药理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药理学课程代码120008课程类型
- 格式:doc
- 大小:60.50 KB
- 文档页数:6
《药理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3.022.0.1课程名称:药理学Pharmacology开课学院:中药学院课程性质:必修课学分:4学分总学时:本课程总学时为56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4学时,实验教学12学时。
前期课程: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微生物与免疫授课对象:中医学专业(中医方向、骨伤科学方向、运动医学方向五年制,港、澳、台学生五年制,医院管理方向七年制)、针灸推拿学专业(五年制)、护理学专业(四年制)考核方式:期末考试(占70%)和平时成绩评定(占30%,其中平时测验和作业成绩占15%,实验成绩占15%)。
课程基本要求(或课程简介):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和机体相互作用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内容是药物的药效动力学和药代动力学。
总论部分介绍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药物的作用规律,各论部分介绍作用于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内脏系统以及自体活性物质、激素类、抗病原微生物等药物的药理作用、用途和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充分发挥药物的防治作用和防止不良反应提供理论依据。
Basic pharmacology is a science which studies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drugs and organisms,mainly about Pharmacodynamics and Pharmacokinetics. The introduction part deals with the basic concept and mechanisms of the drugs. The specialized part introduce the structure-function relationship, intracorporal process, pharmacological action, effect and adverse effect of the drugs that act on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s,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nd visceral System. Included are also some other drugs, such as autoallergic active compound, hormones, anti-pathogens, anti parasitic diseases, anti-carcinoma and so on.大纲内容:一、前言【课程目的】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和机制的一门科学。
药理学理论、实验课教学大纲(供护理学专业、护理理疗专业、眼视光专业、实验动物、医学多媒体专业教学使用)本大纲供中国医科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专业、护理理疗专业、眼视光专业、实验动物、医学多媒体专业药理学教师备课和学生预习、复习使用。
其内容可通过讲授、实验、讨论、自学等方式进行教学。
本大纲理论部分的内容和顺序是按照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卫生部规划教材的全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理学》第四版的内容和章节顺序编写的。
其内容结合我们的教学经验,并参考了本校医学本科及中等卫生学校《药理学》教学大纲整理而成。
实验部分是根据我教研室的教学内容编写的。
教学内容按三级要求:其中的“黑体字”为重点掌握内容,教师要讲深讲透;以“ ”标出的内容是熟悉内容,教师要重点讲授;其余是了解内容,教师可作一般讲授或指导学生自学。
根据要求,药理学的总学时数为 77 学时,其中理论讲授 56 学时,实验课 21 学时。
•总论第一节绪言[ 要求 ]熟悉药物的概念,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在医学中的地位及学习药理学的目的和学习方法。
了解药物的起源和药理学的的发展史。
学时数:讲授 0.5 学时。
[ 内容 ]药物的概念。
药理学的研究内容:药动学和药效学。
药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药物的起源和药理学的的发展史,解放后我国药理学的科研成果,特别是在中药研究方面。
学习药理学的目的和学习方法。
•药物效应动力学[ 要求 ]掌握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为各论药物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
学时数:讲授 2 学时。
[ 内容 ]药物的基本作用。
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药物作用的临床效果即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
药物量 - 效关系曲线。
非特异性药物作用的作用机制。
特异性药物的作用机制,受体学说(受体激动剂、受体拮抗剂、部分激动剂)。
实验课:药物的急性毒性实验第三节药物代谢动力学[ 要求 ]掌握药物的体内过程及其消除规律。
学时数:讲授 2 学时。
[ 内容 ]药物的跨膜转运:被动转运、主动转运。
《药理学》教学大纲适用专业:制药工程本科课程中文名称:药理学理论学时:48先修课程:人体解剖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开课单位:化学化工学院编写人:李振第一章绪言1.了解药物的发现与药理学的发展简史。
2.熟悉新药开发与研究的基本过程。
3.掌握药物、药理学、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的概念。
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1.了解房室模型及药物速率过程。
2.熟悉药物跨膜转运的主要方式(被动转运、主动转运、膜动转运)及其特点;熟悉影响药物吸收、分布的因素。
3.掌握有关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及主要代谢动力学参数的概念(首过效应、肝肠循环、半衰期、生物利用度、表观分布容积等);掌握药物体内过程的基本规律。
第三章受体理论与药物效应动力学1.了解受体学说、受体类型、特征、调节剂细胞内信号转导。
2.熟悉药物的量效关系、药物作用的两重性;熟悉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3.掌握药物作用、不良反应、副作用、后遗效应、效能、效价、半数有效量、半数致死量、治疗指数、耐受性、耐药性、药物相互作用等概念;掌握药物的作用机制。
第四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1.了解传出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了解神经递质的生物合成、释放和消除。
2.熟悉传出神经系统受体的分类、分布与效应。
3.掌握传出神经系统药物作用方式及分类。
第五章胆碱能系统激动药和阻断药1.了解阿托品的合成代用品、N胆碱受体激动药等作用与应用。
2.熟悉胆碱酯类胆碱受体激动剂、胆碱酯酶复活剂、NM胆碱受体阻断药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3.掌握胆碱受体激动药毛果芸香碱、阻断药阿托品、胆碱酯酶抑制药新斯的明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结合实验掌握有机磷酸酯类药物中毒原理、临床症状与解救方法。
第六章作用于肾上腺素受体的药物1.了解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与阻断药的基本化学结构及分类。
2.熟悉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与阻断药的代表药物。
3.掌握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药理学》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及机制的学科,药理学作为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与药学的桥梁学科,为防治疾病、合理用药提供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科学思维方法。
1、知识领域的教学目标及要求药理学的教学是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要求学生掌握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防治措施、禁忌症等,指导学生在临床工作中如何合理用药以防治疾病,为培养高质量的临床医生奠定基础。
2、技能及能力领域的教学目标及要求着重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包括学习能力、科学分析综合能力及科学思维方法和初步科研能力的培养),用辩证唯物主义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指导教学。
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掌握和运用新药的能力。
3、情感态度领域的教学目标及要求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层次,深入浅出,化简难度,结合临床实际病例和生活案例讲授,增强学生主动摄取药理知识的兴趣。
让学生感受到药理学的知识能体现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促进学生运用药理学知识解决问题。
二、目的要求与课程内容本大纲按“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要求编写。
学习药理学的重点在于掌握各种药物的分类、主要药理作用和机制,并联系其临床应用,掌握重要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等。
掌握和熟悉的内容是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要求重点学习,也是考核的重点。
第一部分:药理学总论第一章药理学绪论目的要求:掌握药物的本质,药物效应动力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内容。
了解药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学科任务和在医学中的地位。
课程内容:药理学的任务和研究对象,药效学和药动学研究范围,和相邻学科的关系。
药物的基本特性、药物与毒物及食物的关系。
药理学的发展历程。
新药的开发和研究。
教学时间:1学时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目的要求:掌握药物的药理作用,药物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 量效关系,药物作用靶点,药理作用机制、受体动力学和受体类型,教学内容:药物的分子特性、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
《药理学》四年制本科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药理学》英文名称:《pharmacology》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总学时:54 学时讲课学时:54 学时学分:3 学分适用对象:康复、美容、公管、社保、法学专业本大纲参照国家教委高等医药学院校本科生培养目标,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和所用教材编写。
根据当前我国医学教育的发展及我校五年制本科教学的实际情况,药理学总学时为54学时,安排为理论课讲授。
重要章节包括:绪言、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效应动力学、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胆碱受体激动药、M胆碱受体阻断药、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镇静催眠药、镇痛药、解热镇痛抗炎药、抗高血压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抗心绞痛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抗菌药物概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人工合成抗菌药等。
学生应当通过听理论课和自学,掌握上述各章的基本内容,并通过机能学实验学会应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验结果,且得到实验操作训练。
由于当代科技的突飞猛进,知识更新不断加快,教师可在完成大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结合本专业的发展适当介绍相关研究领域的某些新理论、新进展,供同学参考。
第一章药理学总论-绪言目的要求:1、掌握药理学、药物、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的概念。
2、熟悉药理学的学科地位、任务和主要研究内容。
3、了解药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和发展简史。
学时安排:理论课:1学时。
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药理学、药物、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
二、主要教学内容:1、药理学的学科任务:(1)阐明药物的作用及作用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发挥药物最佳疗效、防治不良反应提供理论依据;(2)研究开发新药,发现药物新用途;(3)为其他生命科学的研究探索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研究方法。
2、学科性质: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既是一门理论性学科,又是一门实践性学科。
即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在整体、器官、组织、细胞和分子水平,观察药物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适用对象:供药学专业本科学生使用(学分:3 学时:54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及其原理的科学,是一门重要的医药学基础课程。
它是通过实验研究观察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进而阐明药物的体内过程、作用机理、不良反应等,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本课程通过讲授药理学的基本理论,使学生了解常用药物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及其防治等基本知识,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基础。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含每章教学目的、基本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章药理学总论——绪言【目的要求】1.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
2.熟悉药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研究方法。
3.了解药理学的发展史和新药开发与研究。
【教学内容】1.药物、药理学、药效学、药动学等基本概念。
2.药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研究方法。
3.药理学的发展史及学习目的,新药开发与研究。
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目的要求】1.掌握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排泄及药代动力学基本参数的概念意义。
掌握一级动力学、零级动力学的特点。
2熟悉药物主动转运、被动转运的特点、熟悉血浆蛋白结合的临床意义【教学内容】(一)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二)体内药量变化的时间过程(三) 药物消除动力学(四) 药动学参数的概念、药理学意义及各参数间的相互关系(五) 房室模型第三章药物效应动力学【目的要求】1掌握药物作用、不良反应、受体、激动剂、拮抗剂、效能、效价概念;量效关系概念及其意义。
2熟悉受体分类、信号转导类型。
3了解影响药物作用及相互作用的因素4 熟悉影响药效的因素。
【教学内容】(一)药物的基本作用(二)药物的特异性作用机制(三)药物的非特异性作用机制(四)药物作用的量化关系(五)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1药物因素(剂量、剂型、给药途径、给药时间、反复用药、联合用药)。
2机体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病理因素,遗传因素、其他因素)。
3药物相互作用(药动学方面和药效学方面)。
《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第一章药理学总论--绪言基本要求:理解药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理解药理学的概念: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病原体)互相作用的规律和原理的科学,包括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物效应动力学。
了解药理学的任务是(1)为临床用药提供药理学基础;(2)为生命科学的进步做贡献。
领会药理学的发展,领会药理学发展概况,近代药理学分支及长期以来我国药理学工作者在药理学方面的贡献。
重点和难点:药理学、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物效应动力学的概念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基本要求:了解药物的体内过程是机体对药物处置的过程,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理解药物的转运,药物的跨膜转运形式:(1)被动转运其方式、特点及影响因素,特别是pH的影响。
(2)主动转运及其特点。
了解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领会吸收定义,给药途径对吸收的影响。
理解“首关效应”和“生物利用度”概念;影响吸收的各种因素。
理解血浆蛋白结合率,药物血浆蛋白结合后特点,典型的高血浆蛋白结合型的药物,结合的药理学意义。
了解分布,分布多数为被动转运,少数为主动转运。
理解影响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因素(药物理化性质,器官血流量,屏障作用和膜两侧pH)。
理解药物的转化或代谢,转化是消除药物的重要方式之一,肝脏是进行药物转化的主要器官,通过肝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肝药酶)发挥主要作用。
药物对肝药酶的影响(诱导或抑制)具有实际意义。
理解排泄是消除药物的另一种重要方式。
肾脏排泄:药物可由肾小球滤过或肾小管分泌被转运进肾小管内。
药物在肾小管内通过被动扩散方式被肾小管重吸收,尿液pH对重吸收有影响;领会药物经肾脏排泄的意义(治疗作用或毒性及药物间相互影响)。
理解胆汁排泄,“肠肝循环”的概念及意义。
药物其它排泄途径(乳汁、肺、胃、汗腺)的实际意义。
理解药物代谢动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时量曲线;一级消除动力学及零级消除动力学;药-时曲下面积;多次给药的时量曲线和稳态血药浓度;消除半衰期;清除率;表观分布容积;生物利用度;生物等效性;维持量、负荷量;房室概念及房室模型;不同给药方式、间隔、剂量对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和水平的影响。
《药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任务药理学是高职高专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研究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规律及机制的科学。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禁忌证及药物相互作用等。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药品生产、经营、管理、检验,及指导合理用药等工作所必需的药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执业药师、医药商品购销员等资格考试奠定基础,毕业后能胜任药品营销、药房管理、药学服务等岗位的工作。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药效学、药动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掌握各类代表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药动学特点、临床应用、主要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
2.熟悉药物的分类;熟悉常用药物的作用特点、临床应用、主要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
3.了解一般性药物的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了解临床药理学新进展。
(二)技能目标1.熟练掌握药理学常用的整体、离体动物实验方法及技能,了解新药临床前药理学研究的方法,具备观察、分析、综合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会应用药理学知识分析解释常用处方,具备提供用药咨询服务的能力。
(三)职业素质和态度目标1.拥有安全合理用药意识,具备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2.具有良好的药学工作者应有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3.具备参加西药执业药师、医药商品购销员等资格考试的基本药理学知技能。
三、教学时间安排教学内容课时理论实践合计一、总论 6 7 13二、传出神经系统药物9 7 16三、中枢神经系统药物8 7 15四、心血管系统药物 6 2 8五、内脏和血液系统药物9 2 11六、内分泌系统药物 4 4七、化学治疗药9 1 10八、综合技能实训8 8九、机动合计51 34 85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篇总论教学时数:13学时,其中理论6学时,实践7学时理论教学:1.药物、药理学、药效学和药动学2.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和药物作用的选择性3.药物作用的临床效果:治疗作用、对因和对症治疗、不良反应、副反应、毒性反应、后遗效应、变态反应4.药物的量效关系:量效关系、效价与效能的概念、治疗指数、安全范围5.药物作用机制的受体学说:受体概念、受体激动药与受体拮抗药6.药物的转运:PH值改变对弱酸性及弱碱性药物转运的影响7.药物体内过程:首关消除、药酶诱导剂和药酶抑制剂的概念;药物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排泄等过程8.药物代谢动力学基本参数及概念:生物利用度和血浆半衰期的概念9.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自学内容:1.药物作用的其他机制2.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3.时量曲线的意义、表观分布容积、药物消除的动态规律、消除速率常数、清除率实践教学:1.常用动物的捉拿和给药方法;注射器的使用2.药物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3.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4.普鲁卡因半数致死量(LD50)的测定和计算5.磺胺类药的药动学实验教学方法:理论讲授、多媒体教学、自学讨论、技能操作第二篇传出神经系统药物教学时数:16学时,其中理论9学时,实践7学时(一)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理论教学:1.传出神经按递质的分类2.传出神经系统受体的分类、分布和效应3.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作用原理、分类自学内容:1.递质的合成、释放和消除的过程教学方法:理论讲授、多媒体教学、自学讨论(二)拟胆碱药理论教学:1.毛果芸香碱对眼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2.新斯的明的作用特点、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自学内容:1.毒扁豆碱、吡斯的明等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教学方法:理论讲授、多媒体教学、自学讨论(三)抗胆碱药理论教学:1.阿托品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禁忌证2.山莨菪碱、东莨菪碱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3.有机磷酸酯类中毒机制、中毒症状、中毒解救;胆碱酯酶复活药的解毒机制和临床应用自学内容:1.后马托品、丙胺太林等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2.N1胆碱受体阻断药的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及中毒解救实践教学:1.传出神经药物对瞳孔的影响2.药物对离体豚鼠回肠的作用(虚拟实验)3.有机磷农药的中毒及解救教学方法:理论讲授、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自学讨论、技能操作(四)拟肾上腺素药理论教学:1.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禁忌证;麻黄碱的作用特点;多巴胺的作用特点和临床应用2.去甲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防治;间羟胺的作用特点3.异丙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禁忌证自学内容:1.去氧肾上腺素、多巴酚丁胺等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实践教学:1.药物对家兔动脉血压的作用(虚拟实验)教学方法:理论讲授、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自学讨论、技能操作(五)抗肾上腺素药理论教学:1.α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2.β受体阻断药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禁忌证自学内容:1.β受体阻断药进展实践教学:1.药物对动物缺氧耐受性的影响教学方法:理论讲授、多媒体教学、自学讨论、技能操作(六)麻醉药理论教学:1.局麻药的药理作用、作用机理、给药方法及应用注意事项2.普鲁卡因、利多卡因和丁卡因的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3.静脉麻醉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4.吸入性麻醉药的作用特点和复合麻醉的常用药物实践教学:1.普鲁卡因的传导麻醉作用教学方法:理论讲授、多媒体教学、技能操作第三篇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教学时数:15学时,其中理论8学时,实践7学时(一)镇静催眠药理论教学:1.地西泮的药理作用、作用机理、临床应用、主要不良反应及应用注意事项2.地西泮催眠作用与巴比妥类不同之处3.巴比妥类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解救自学内容:1.其他镇静催眠药的作用特点实践教学:1.地西泮的抗焦虑作用教学方法:理论讲授、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自学讨论、技能操作(二)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自学内容:1.苯妥英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防治2.乙琥胺、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3.抗癫痫药的合理选用4.硫酸镁的抗惊厥作用及临床应用教学方法:自学(三)抗精神失常药理论教学:1.氯丙嗪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防治自学内容:1.其它抗精神病药的作用特点2.碳酸锂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3.丙咪嗪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实践教学:1.氯丙嗪的镇静和降温作用教学方法:理论讲授、多媒体教学、自学讨论、技能操作(四)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药自学内容:1.左旋多巴、苯海索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2.其它抗帕金森病药的作用特点3.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药的作用特点。
《药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药理学(Pharmacology)。
二、教学对象本大纲适用于医学影像学专业五年制本科学生。
三、学分与学时理论48学时。
四、课程模块类别及课程属性:本课程为医学影像专业本科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必选课。
五、课程性质、任务和要求:药理学是医学影像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主要任务是讲解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规律,主要是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作用规律,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机制。
同时也阐明机体对药物的处置的动态变化,特别是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认识药物防治疾病的原则及新药研发的药理学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和熟悉常用药物的药理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为临床能安全、有效和合理用药奠定基础。
六、教学重点: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规律及原理,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也是药学与医学的桥梁学科。
教学内容以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药物为主,以药物的分类、药理作用(包括作用机制)、临床用途和主要不良反应为重点。
对每类药物的代表药要讲深讲透,同类药物比较其作用特点或作简要介绍。
七、主要先修课程: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微生物学及免疫学等。
八、教学目的要求和主要内容:第一章药理学总论—绪言【教学要求】1.掌握药物、药理学、药效学和药动学的概念。
2.了解药理学的内容、任务、在医药学中的地位。
3.了解药物与药理学的发展史和新药开发与研究。
【主要内容】1.基本概念:药物(是指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可以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化学物质)、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的学科)和药动学(是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的学科)。
2.药理学的内容、任务、在医药学中的地位。
3.药物与药理学的发展史和新药开发与研究。
【重点内容】药物、药理学、药效学和药动学的概念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教学要求】1.掌握药物首过消除、吸入给药、注射给药、局部给药、血浆蛋白结合率、解离度、血脑屏障、胎盘屏障、药物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系)、药酶的诱导与抑制、肠肝循环、一级及零级消除动力学、消除半衰期、生物利用度、清除率、表观分布容积定义及相关临床意义。
《药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一)课程性质、地位与任务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机制的科学。
药理学作为药物治疗学的理论基础,为临床防治疾病、合理用药提供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药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医学与药学之间的桥梁课。
在药理学科学的理论指导下进行临床实践,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丰富药理学理论。
药物的研究和应用除了要尊重科学规律,还要依靠法律,法规和指导原则,以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
药理学与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医学有广泛联系,与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及精神病学等护理学密切相关。
本课程为必修课,是临床专业学生所学重要课之一,为后继所修内、外、妇、儿等专业课奠定了基础。
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是:1.阐明药物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和规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2.药效学和药动学是新药研究、开发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3.药理学的理论和研究进展为阐明生物机体的生物化学及生物物理学现象提供重要的科学资料,是推动生命科学发展的重要学科之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要严格按照大纲的规定,即要注重掌握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又应当掌握具体药物的药理学内容,包括药物的作用与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以及药动学特点等。
在掌握“重点药”的基础上,了解或熟悉“非重点药”与“重点药”的异同及其主要特点。
(三)课程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上突出重点和难点,理论联系实际。
反对填鸭式,采用启发式,选用灵活多样先进教学方法;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药理学总论4学时第一节绪论 1学时知识点:1.药理学的概述:药物的概念及特性, 研究药物的学科,药理学研究对象和任务。
2.药学基本知识药物分类,常用药物制剂,药品标示。
3.学习药理学的方法。
第二节药效学 1学时知识点:1.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作用与效应,药物效应的基本表现,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及其意义。
《药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药理学课程代码:120008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程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课程总学时:90学时实验学时:18学时
前期课程: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微生物及免疫学
使用专业:临床、护理、助产、药学、影像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间相互作用、作用规律的学科。
其研究内容是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
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机制,包括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等;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及规律,包括药物的体内过程及药物在体内随时间而变化的动态规律。
药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药学与医学之间一门双重桥梁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临床合理用药,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提供基本理论。
药理学实验课是药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进实验课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本实验室所开的实验课均随相应的理论课进行,通过药理学实验课教学应达到以下三方面的教学目的:
1、验证药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2、使学生掌握药理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实验方法。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独立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学会药理学常用实验仪器的使用。
3、培养学生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实验教学基本要求
为达到以上教学目的,对所有参加药理学实验课的学生做出以下具体要求:
1、实验课前要预习实验教程,了解实验的目的、原理及基本操作规程。
2、实验时应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及实验结果,及时并如实地做好记录。
3、实验结束后,及时整理和总结实验结果,按规定格式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格式:
实验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一、目的要求
二、实验用品
三、操作步骤
四、实验结果
五、结果分析
三、主要仪器设备
721分光光度计、离心机、计算机、智能化药理生理检测仪、记纹鼓、压力换能器、生理实验多用仪、电刺激仪、热板测痛仪、离体肠肌实验装置、电冰箱、恒温水箱、手术器械等。
四、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
实验一药物的一般知识(选修,2学时)
1、了解药物的来源、有效成分、特殊药品的概念。
2、熟悉药物的制剂与剂型、药品管理基本知识、处方规则等。
3、实物展示、练习开写处方。
实验二动物实验基本技术(必修,2学时)
1.了解药理学实验室一般规则。
2.熟悉药理实验课的目的、要求。
3.掌握注射器的使用;逐步学会常用实验动物的捉拿和给药方法。
实验三药物的基本作用(选修,2学时)
1、验证盐酸普鲁卡因兴奋、抑制、局部和吸收作用。
2、初步练习家兔椎管、肌肉、静脉注射法。
实验四药物血浆浓度半衰期(t
)测定(选修、4学时)
1/2
)的简单测定方法,学习家兔采血技术。
1. 了解药物血浆浓度半衰期(t
1/2
2、熟悉721分光光度计、离心机、计算器的原理及基本操作。
2. 掌握药物血浆浓度半衰期(t
)测定的临床意义。
1/2
实验五药物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必修,2学时)
1.验证药物的不同剂量对作用的影响。
2、初步学会小白鼠的捉拿和腹腔注射。
3、了解药物的安全范围有何临床意义。
实验六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必修、2学时)
1. 验证药物的给药途径不同对作用的影响。
核酸的三大组成成分。
2. 进一步学会小白鼠的捉拿、腹腔注射及灌胃方法。
3. 掌握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实验七药物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必修,2学时)
1.验证药物间的协同及拮抗作用。
2.掌握联合用药时药物作用的相互影响。
实验八传出神经药对瞳孔的影响(必修、2学时)
1、验证药物的缩瞳、散瞳作用。
2、掌握它们的作用机制,联系临床应用。
3、熟悉家兔的捉拿、滴眼及量瞳方法。
实验九去甲肾上腺素的缩血管作用(必修,2学时)
1.观察去甲肾上腺素的缩血管作用。
2.掌握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
3.练习蛙(小白鼠)捉拿及破坏其脑、脊髓(剖腹探查)等。
实验十传出神经药对血压的影响(选修,4学时)
1.验证传出神经药对血压、呼吸、心跳的影响。
2、掌握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
3、了解实验方法,记录血压变化。
实验十一有机磷酸脂类的中毒和解救(必修,2学时)
1. 验证农药敌百虫的中毒现象。
2. 掌握阿托品、碘解磷定的解毒特点。
3. 初步学会家兔的耳静脉注射方法。
实验十二局部麻醉药对兔角膜的麻醉作用比较(必修,2学时)
1、比较丁卡因及普鲁卡因对兔角膜的麻醉强度。
2、熟练进行家兔的捉拿及滴眼药。
3、掌握丁卡因及普鲁卡因的作用特点及用途。
实验十三普鲁卡因及丁卡因的毒性比较(必修,2学时)1.观察普鲁卡因及丁卡因对小白鼠全身作用结果。
2、判断两药的毒性大小,联系临床应用。
3、了解普鲁卡因溶液中加入少量肾上腺素有何临床意义。
实验十四药物的抗惊厥作用(必修,2学时)
1.观察地西泮的抗惊厥作用。
2、学习药物致惊方法及特点。
实验十五镇痛药的镇痛作用比较(选修,2学时)
1. 观察镇痛药的镇痛作用。
2. 掌握镇痛药的作用及意义。
实验十六强心苷对离体蛙心的作用(选修,2学时)
1、学习氏斯离体蛙心灌注法。
2、观察强心苷对离体蛙心收缩强度、心率和节律的影响,与钙离子的协同作用。
3、学习离体蛙心标本制备,掌握生理实验多用仪使用方法。
实验十七枸橼酸钠的抗凝血作用(必修,2学时)
1. 熟悉枸橼酸钠的抗凝血作用及应用。
2. 掌握家兔心内采血方法。
实验十八呋塞米对家兔的利尿作用(必修,2学时)
1、观察呋塞米对水电解质排泄的影响。
2、学会输尿管插管法。
3、掌握尿液测钠的临床意义。
实验十九硫酸镁急性中毒及其解救(必修,2学时)
1、观察硫酸镁急性中毒的症状及钙盐的解救作用
2、掌握拮抗作用的临床意义,能熟练的进行兔耳静脉给药。
实验二十硫酸镁导泻作用原理的分析(必修,2学时)
1、观察硫酸镁、液体石蜡对肠管影响,分析其作用机制。
2、学会小肠给药(剖腹手术)的操作过程。
3、掌握硫酸镁导泻原理及临床应用。
实验二十一链霉素的毒性反应及氯化钙的对抗作用(必修,2学时)
1、观察链霉素阻断神经肌肉接头的毒性作用及钙离子的对抗作用
2、掌握拮抗作用的临床意义。
五、考核方式
实验对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加深理解、掌握课堂理论教学内容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了加强实验教学工作,提高师生上好、学好实验课程,特制定实验技能考
核办法。
实验课考核内容如下:
1、考勤:四分之一实验课未做者,实验成绩为不合格。
2、预习:课前要预习所做实验的目的、内容。
3、实验课:上课时必须穿白大褂。
严格实验课纪律,熟悉实验的目的、方法。
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能较好的完成实验。
4、实验成绩包括以下几方面:
(1)考勤(10分);
(2)实验技能掌握优劣(50分);
(3)实验结果(20分);
(4)实验报告完成情况(20分)。
5、教师要精心组织实验教学,认真带教,学期末教师应将学生实验成绩按30%记入学期总成绩。
六、推荐实验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实验教材:王开贞于肯明主编.《药理学》实验教程(供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使用).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
参考书:弥曼主编. 《药理学》(供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使用).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
七、说明
选修实验不计在总学时内,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使用。
本大纲中编写的有些简单实验项目可以合并上,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争取开设设计性实验项目,给学生增加动手的机会,加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