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导论教学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64.00 KB
- 文档页数:4
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全面了解临床药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掌握医疗机构药品应用管理的基本框架;掌握药物治疗学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基础及其常见影响因素,并熟悉药学实践中临床合理用药的要求,药历书写基本内容和临床药师的工作方式,对药物临床研究、药物流行病学、药物经济学、循证药学、中药临床药学有概念性的系统了解,了解药学信息服务、医药伦理学和职业沟通技巧在药学实践中的应用,为毕业后从事临床药学、医院药学或药物临床研究等相关专业的研究与开发奠定基础。
2.设计思路:教学的重点内容主要是针对各种临床药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相关工作中的主要内容;以医疗机构临床药学服务内容为中心,以临床药师参与药物临床应用工作所需知识与技能作为基本内容,以相应的专业基础与专业课程基本知识进行讲授。
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按照由总论到个论,对相关基础学科和主要实践领域进行逐一介绍,并穿插讲解各相关领域当前概况及实践案例;在教学方法上根据学生已具备的药物化学、药理学方面的基础知识,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并- 1 -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和掌握。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临床药学导论其内容涉及到药剂学、药理学等众多知识体系。
重点讲述临床药学学科及实践概况,以及相关专业在临床药学实践中的应用情况。
先修课程包括药剂学、药理学等专业课程。
二、课程目标临床药学是医疗机构药学专业实践的主要领域,也是药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目标是研究药物制剂在临床的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将在进入专业学习之前对临床药学和临床药师有概念性的了解,充分激发学生对临床药学的热情和兴趣,为从事临床药学、医院药学或药物临床研究等相关专业工作打下基础。
三、学习要求1、提前预习课程,按时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随堂测试和问题回答。
《药学导论》教案药理学一、教学目标:1. 了解药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 掌握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
3. 了解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4. 掌握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对药物效果的影响。
5. 了解药物的副作用、毒性作用和药物相互作用。
二、教学内容:1. 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生物体相互作用的学科,主要研究药物的药效、作用机制、剂量效应关系等。
2. 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根据药物的作用靶点和作用机制,将药物分为不同的类别,如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药物等。
3. 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药物通过口服、注射等方式进入体内,经过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最终发挥药效。
4. 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和代谢,进而影响药物的效果和副作用。
5. 药物的副作用、毒性作用和药物相互作用:药物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可能会产生副作用和毒性作用,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效果和安全性。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药理学的基本概念、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药物的吸收和排泄过程等内容,使学生掌握药理学的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的药物案例,使学生了解药物的副作用、毒性作用和药物相互作用。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对药物效果的影响,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对药理学基本概念和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所提交的讨论报告质量。
3. 课后作业:通过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吸收和排泄过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药学导论》教材或相关药理学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药理学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等内容。
3. 案例资料:收集相关的药物案例资料,用于案例分析。
附件1:《药学导论》教学计划课程名称:药学导论课程代码:07950课程类型:学分:1学分总学时:16学时适用专业:中药学、药学先修课程:执笔人:赵丽审订人:揭晶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药学导论》是一门早期导人药学教育的课程,旨在使学生一进人大学就能够受到药学的启蒙教育,了解药学的发展,明确药学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把握学习的方向。
本着荟萃东西、贯通古今、跨越学科、展望未来的编写方针,力求深人浅出,通俗易懂,有较强的实用性,并尽可能地反映出现代药学的新进展和新成就,作为药学或中药学专业的导入性课程。
二、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药学或中药学专业人员要学习的各门药学相关专业知识基本情况;2、重点掌握药理学、药剂学、生药学、中药学、药物分析及药事管理学课程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方向。
3、通过学习及课堂管理,提高学生学习该专业的兴趣,明确今后的专业方向。
三、教学学时分配表章目教学内容教学时数教学方式或手段备注1 绪论2 教授2 生药学 2 多媒体讲授3 药物化学 2 多媒体讲授4 天然药物化学 2 多媒体讲授5 药理学 2 多媒体讲授6 药剂学 2 多媒体讲授7 药物分析学 2 多媒体讲授8 药事管理学 2 多媒体讲授四、实验项目与类型(有实践性环节的填写,没有的不填写)序号实验项目学时实验性质备注演示验证设计综合必做选做五、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1、考核方式:参加全省统一考试2、成绩评定:期末考试100%六、教材及参考书目1.教材:《药学导论》、毕开顺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药学导论教学计划导论课是中药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为学生介绍中药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为学生打下扎实的中药学基础。
本文将从教学主题、活动安排和教材使用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教学主题中药学导论课的主题应围绕中药学的概念、特点和应用展开。
通过讲解中药学的起源和发展、中药概念、中药药材及其性状特征以及中药药效机制等内容,引导学生全面了解中药学的基本知识,以便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奠定基础。
二、活动安排1. 大课堂讲授:通过理论讲解,向学生介绍中药学的基本概念、分类、制剂制备等内容。
讲授过程中可以加入案例分析、互动提问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2. 实验教学:组织学生参与中药学实验,如中药提取物制备、中药性状鉴别等实验活动。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3. 论文研读:要求学生阅读与中药学相关的学术论文,并进行讨论和分享。
帮助学生掌握查阅文献的方法和技巧,并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中药市场、药用植物园等实地考察,了解中药材的采集、加工和市场流通等情况。
通过实地考察,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中药学的实践应用。
5. 学术报告:要求学生分组进行研究并撰写论文,然后进行学术报告。
通过报告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材使用1. 教材选择:根据中药学导论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选择权威、系统、全面的教材。
如《中药学导论》、《中药学》等,这些教材涵盖了中药学的各个方面内容,适合作为教学主要参考资料。
2. 辅助教材:结合教材内容,使用适当的辅助教材。
如中药学领域的专业杂志、学术论文等,通过让学生进行文献阅读和分析,提高学生对中药学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通过图片、动画、视频等形式展示中药学的内容。
使得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中药学导论课是中药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
****职业学院教案首页专业: 17 级药学专业课程名称:药学导论讲课教师签名:一、组织教学教案续页教学内容及活动备注①2min组织教学秩序,查对学生人数。
二、前提诊断,导入新课,认定目旳复习药物化学有关知识,以不一样药物旳服用次数不一样,引出药理学有关知识。
三、新课教学②2min药理学(一)药理学学科简介1.概念: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互相作用规律和机制旳一门学科。
2.作用:论述药物在临床上旳重要适应证、不良反应、禁忌症、药物旳体内过程及使用方法。
(二)药理学旳发展史1.老式本草阶段《神农本草经》《新修本草》《本草纲目》2.近代药理学阶段德国 R.Buchheim(1820-1879)建立了第一种药理试验室,写出了第一本药理教科书,是世界上第一位药理学专家。
3.现代药理学阶段(1)化学制药技术和构效关系研究阶段:磺胺类药、青霉素等(2)分子生物学研究阶段,即基因工程制药:重组人胰岛素。
(三)药理学旳有关概念1.药物与药物(1)药物:用于治疗、防止和诊断疾病旳物质。
(2)药物:药物制成一定旳剂型,投放市场进行交易,有目旳地调整人旳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症、功能主治、使用方法、用量旳特殊商品。
2.药物、食物和毒物③20min讲授法运用图片故事等简介药理学发展史(1)食物:必需, 如糖、维生素等成分。
当机体缺乏上述食物,外源性供应旳这些成分即为药物。
(2)药物:用于治疗、防止和诊断疾病旳物质。
小剂量治疗作用,大剂量或长期使用毒物。
(3)毒物:对机体产生毒害作用,损害人体健康旳化学物质。
微量时即可中毒。
有些通过减量可成为药物。
小结:三者互相转换,无绝对界线3.处方药和非处方药(1)处方药(prescription drug, Rx):为了保证用药安全, 必须经医生(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诊断开出处方后方可获得,并在医务人员旳指导和监督下才能使用旳药物。
(2)非处方药(nonprescription drug, OTC):不需要凭医生处方,消费者可自行判断、购置和使用旳药物。
制药学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导论制药学是一门涉及药物制备、质量控制、药理学和药物代谢等方面的学科。
本大纲旨在规范制药学专业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使其具备从事制药相关工作的能力。
第二部分:课程设置1. 制药学概论- 介绍制药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理解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和应用范围2. 药物化学- 学习药物的结构特点和合成方法- 掌握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及药效关系3. 药剂学- 学习药物配方设计和制剂技术- 熟悉不同制剂的制备方法和贮存条件4. 药理学- 理解药物在机体内的作用机制- 掌握药物的药效学和毒理学知识5. 药物分析- 学习药物的分析方法和质量评价标准- 掌握各种分析仪器的操作原理和应用技术6. 药物管理学- 了解药品注册、生产和销售管理制度- 掌握药品质量管理和药品不良反应处理方法第三部分: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制药学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2.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引导其进行科研和实习3. 培养学生对药品质量和安全的意识,提高其职业道德和责任感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其成为复合型人才第四部分:教学方式1. 课堂教学- 采用讲授、案例分析、讨论等形式进行教学-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加强互动交流2. 实验教学- 安排实验课程,进行实际操作和实践训练- 指导学生掌握实验技术和操作规范3. 实习实践- 安排实习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升和应用知识第五部分:考核方式1. 期中考试- 考核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采用笔试、实验等方式进行评估和监测2. 期末考试- 考核学生对整个课程的综合应用能力- 采用笔试、实验、论文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3. 平时成绩- 考核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 采用出勤率、作业质量等方式进行评定第六部分:教学资源1. 教材- 选用权威、系统的制药学教材- 配套教辅资料和实践指导书籍2. 实验设备- 配备齐全的实验设备和仪器- 确保实验环境安全和实验条件规范3. 师资力量- 优质的教师团队,具备丰富的教学和研究经验- 指导学生进行科研项目和实习实践结语:通过本大纲的制定和实施,将进一步提高制药学专业教育质量,培养更多优秀的制药学人才,为我国药品研发和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药学导论》教案-生药学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生药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意义。
2. 掌握生药学的起源、发展历程和现状。
3. 熟悉生药学的分支学科和研究方法。
4. 理解生药学的应用领域和前景。
二、教学内容1. 生药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生药学的定义生药学的研究内容和目标生药学的起源和发展2. 生药学的分支学科和研究方法植物生药学动物生药学矿物生药学生药学的常用研究方法3. 生药学的应用领域和前景生药学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生药学在中药产业中的作用生药学的未来发展前景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药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意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生药学的重要发现和应用实例。
3. 小组讨论法:探讨生药学的分支学科和研究方法。
4. 学生展示法:让学生展示生药学相关的研究成果或应用案例。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报告质量。
3. 学生展示报告:评估学生的展示内容和表达能力。
4.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生药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药学导论》相关章节。
2. 参考资料:生药学相关的学术论文、书籍和网站资源。
3. 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生药学的重要概念和应用案例。
4. 网络资源:用于查找生药学相关的信息和最新研究动态。
教学计划:第一课时:生药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讲解生药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介绍生药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第二课时:生药学的分支学科和研究方法讲解植物生药学和动物生药学的特点和应用介绍生药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第三课时:生药学的应用领域和前景分析生药学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案例探讨生药学在中药产业中的作用和发展前景第四课时:生药学的重要发现和应用实例讲解生药学的重要发现和突破性成果分析生药学在实际应用中的典型案例第五课时:生药学的未来发展前景探讨生药学的发展趋势和挑战评估生药学在未来的应用前景和机遇六、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通过展示生药学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生药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药学导论》教学大纲(药学专业)《药学导论》教学大纲Introduction of Pharmacy Courses(供四年制药学本科专业使用)前言本课程作为药学类本科各专业的启蒙课程和学习向导,以药物的研发、生产、流通、使用为线索,介绍相应的药学分支学科,向学生展现药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研究内容与方法、主要成就和最新前沿,使学生在进入专业学习之前对药学有概念性的了解,目的是引领学生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对药学的热情和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和研究性学习,培养药学类专业学生的专业意识、职业使命感和科学素养。
本课程也为药学类相关专业如化学、生物学、医学和管理学等专业学生提供药学的基本知识,介绍与相关学科的交叉点和应用点,开拓学生视野。
本大纲可与毕开顺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药学导论》第2版配套使用,适用于四年制药学专业本科生的教学。
大纲所列教学内容可通过课堂讲授、自学、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大纲教学内容中有下划线部分为要求重点把握的内容。
总学时为27学时(均为理论教学),记1.5学分。
本课程为院级考试课程,课终考核采用闭卷笔答考试方式为主,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60,,平时成绩(包括课堂提问、作业与练习、课堂讨论发言等)占35%,课堂考勤占5%。
教学内容与参考学时分配教学内容理论学时实验学时绪论 1生药学 3药物化学 3天然药物化学 3药理学 2药物分析 3药剂学 3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3临床药学 3药事管理学 327 0 合计27 总学时绪论目的要求掌握药学与药物的概念。
熟悉药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了解药学的起源、发展、在现代科学及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我国的药学职业现状。
教学内容1、药物的概念与起源;药学的概念与发展简史。
2、药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范畴。
3、药学的地位与作用。
4、药学人才及其培养。
生药学目的要求掌握生药学的概念、性质与研究任务。
熟悉生药的鉴定方法和生药的质量标准。
药学导论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和背景药学导论是药学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介绍药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对药学的兴趣和认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课程面向药学专业本科生,通过系统学习,使学生了解药学的发展历程、基本理论和学科特点。
二、课程内容和安排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药学概述- 药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药学的学科分类和专业领域- 药师职业发展和现状分析2. 药物化学- 药物分类和命名规则- 药物的化学结构和性质- 药物合成和分离纯化技术3. 药物分析与质量评价- 药物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药物质量评价指标及其检测方法- 药物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4. 药剂学- 药剂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药物剂型与给药途径- 药物配制和贮存技术5. 药理学- 药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 药物在机体内的作用机制- 药物代谢与药效学6. 药物信息学- 药物信息的收集和管理- 药物信息的检索和利用- 药物信息的发布和传播三、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等,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考试成绩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教材和参考资料1. 主教材:- 《药学导论》(第三版),作者:XXX,出版社:XXX。
2. 参考资料:- 《药学基础》(第二版),作者:XXX,出版社:XXX。
- 《药学前沿与挑战》(第一版),作者:XXX,出版社:XXX。
五、考核办法和成绩评定学生的课程成绩将由平时表现和期末考试成绩综合决定。
具体考核办法如下:1. 平时表现(占总成绩的30%):- 出勤情况(10%)- 课堂表现(10%)- 作业完成情况(10%)2.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 笔试(60%)- 实验报告(10%)六、教学进度安排本课程共分为16周,按照以下进度进行教学:第一周:课程介绍及药学概述第二周:药物化学第三周:药物分析与质量评价第四周:药剂学第五周:药理学第六周:药物信息学......第十六周:复习及总结七、结语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药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为深入学习相关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药学导论》教学大纲
大纲说明
课程代码:**********
总学时:16学时(讲课16学时)
总学分:1学分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
适用专业:药学
预修要求:无
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本课程作为药学本科专业的启蒙和学习向导,以药物的发现与开发、生产、流通、使用为线索,介绍相应的药学分支学科,向学生展现药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研究内容与方法、主要成就和最新前沿,提供一个药物相关学科的全景图式介绍,使学生在进入专业学习之前对药学有概念性了解,目的是引领学生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对药学的热情和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和研究性学习,培养药学类专业学生的专业意识、职业使命感和科学素养。
本课程也能为药学类相关专业如化学、生物学、医学和管理学等专业学生提供药学的基本知识,介绍与相关学科的交叉点和应用点,开拓学生视野。
教学基本方式: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第一章绪论,介绍药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药学专业的概况,为药学导论的引论;以后各章为药学各研究领域的概要。
大纲的使用说明:由于授课对象是一年级新生,专业知识相对比较薄弱,建议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讲授内容以图片、表格和动画等形式将有关内容深入浅出地介绍给学生,使学生从大量的事例介绍中获取知识。
第一章绪论学时:2学时(讲课2学时)
基本要求:
掌握药学与药的概念;了解药学的起源、发展、在现代科学及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了解我国的药学职业现状;熟悉药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重点:药学学科的基本内容与任务
难点:药学的骨干学科及与相关基础学科的关系
教学内容:
1、药物的起源和发展
2、现代药学的概念与特点
3、药学人才及其培养
第二章中药学和天然药物化学学时:4学时(讲课4学时)基本要求:
掌握中药与天然药物的概念;了解中药的研究范围;了解中药与天然药物中主要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所涉及的基本方法;了解实现中药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重点:中药与天然药物的概念
难点:中药活性成份研究的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
1、中医药概要
2、药用植物学
3、生药学
4、中药现代化
5、天然药物化学
第三章药物化学学时:2学时(讲课2学时)
基本要求:
掌握药物化学的基本概念;了解药物化学的发展历史、药物化学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了解药物化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了解新药研究与开发的基本过程。
重点:药物化学的基本内容与任务
难点:药物发现的主要途径
教学内容:
1、药物化学的性质和任务
2、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效、转运及代谢的关系
3、药物的化学结构修饰
4、常见有机药物类型简介
5、药物化学发展新方向
第四章药理学学时:2学时(讲课2学时)
基本要求:
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了解药理学的发展历程及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了解药物作用的一般规律和药物体内的基本过程;了解药物毒理学的基本概念。
重点:药理学的基本内容与任务
难点:药物的基本作用和作用方式
教学内容:
1、药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2、药理学的研究内容
3、药物的基本作用和作用方式
第五章药剂学学时:2学时(讲课2学时)基本要求:
掌握剂型与制剂的基本概念;了解药剂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了解药物剂型与给药途径间的关系;了解药剂学的发展历史。
重点:药剂学的基本内容与任务
难点:药剂的主要类别及作用
教学内容:
1、药剂学的历史与任务
2、药剂学的内容
3、药剂学分支学科与发展
第六章药物分析学学时:2学时(讲课2学时)基本要求:
熟悉我国药品质量标准体系,《中国药典》的内容及有那些主要国外药典;了解药品质量标准制定的主要内容和制定原则;了解药品的基本检验内容;了解新技术与新方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重点:药品质量标准
难点:药物分析新方法新技术
教学内容:
1、药物分析学的性质与任务
2、药物分析的主要内容
3、药物分析的新技术
第七章药事管理学学时:2学时(讲课2学时)基本要求:
掌握药事管理学的学科性质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了解药品作为特殊商品其监督与管理的重要性;了解药品监督与管理的主要内容。
重点:药事管理学的基本内容与任务
难点:药品管理中的相关概念
教学内容:
1、概述
2、药事管理学内容
3、药事管理的发展
本课程对学生自学的要求:本课程采用教师主讲与学生自学相结合方式,有些章节的教学,教师将从大的方面给予引导,具体内容留给学生自己学习、理解、充实,必要的时候要求同学将自学心得在课上相互交流。
较好解决课时紧与内容多的矛盾,并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考核方式与评分说明:
1、评分采用笔试与作业相结合的形式
2、期末:闭卷考试。
3、总成绩:平时作业30% + 期末70%
推荐教材:毕开顺.药学导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9(第2版)
参考书目:
1、叶德泳主编.药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
2、吴春福主编.药学概论,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年
3、蒋学华主编.临床药学导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4、中国药学杂志等专业期刊
审核人:(签名)执笔人:(签名)参与讨论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