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7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4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瑰丽(guī lì)B. 惊悚(jīng sǒng)C. 漫不经心(màn bù jīng xīn)D. 沉鱼落雁(chén yú luò yà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在比赛中不仅取得了第一名,还获得了同学们的赞誉。
B. 我每天都会按时完成作业,但也经常忘记复习。
C.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D. 她的歌声优美动听,让人陶醉其中。
3. 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奋不顾身:形容不顾个人安危,勇往直前。
B. 雕虫小技:形容技艺不高,只能在小范围内施展。
C. 风马牛不相及:形容事物之间毫无关联。
D. 水滴石穿:形容坚持不懈,最终能取得成功。
4. 下列诗句中,出自《诗经》的一项是()A.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B.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C.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D.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5. 下列作者与其作品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 莎士比亚——《红楼梦》B. 高尔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C. 雨果——《骆驼祥子》D. 莫泊桑——《巴黎圣母院》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个山清水秀的地方,让我流连忘返。
B. 今天的天气真糟糕,阴沉沉的。
C. 他的笑容如阳光般温暖。
D.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很漂亮。
7. 下列词语中,与“和蔼可亲”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和颜悦色B. 和风细雨C. 和衷共济D. 和气生财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 那个孩子聪明伶俐,像一颗明珠。
B. 他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如同一匹黑马。
C. 那座山峰高耸入云,宛如一把利剑。
D. 他的心情如同晴天霹雳,顿时变得糟糕透顶。
9. 下列词语中,与“行云流水”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碧波荡漾B. 轻歌曼舞C. 风和日丽D. 风调雨顺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手法的一项是()A. 那只小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
鄂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鄂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词语中,加点字音形全对的一项是( )A、畸形jī 洗濯zhuó 睿智ruì 魂牵梦莺yínB、执著zhuó 慷慨k59;i 猝然c&u grave; 晨曦xīC、桎梏gù 寂寥liáo 憧憬chōng 义无返顾gùD、悲恸tòng 逾越yú 馨香xīn面面相觑xū2、依次填入下了横线上的词恰当的一项是( )您的作用无与伦比,可使二者;是人体运动富有 ;是动作变得 ,柔中含有、A、融为一体节律优美坚毅B、与谐统一规律完美刚毅C、与谐统一节律优美刚毅D、融为一体规律完美坚毅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国成功发射并研制了“神九”、B、由于汉字电脑录入技术的广泛运用,使人们书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
C。
吸烟有害健康是人人皆知的道理,然而,吸烟的人数是有增无减。
D、能不能战胜自己思想上的弱点,是一个人在事业上成功的关键。
4、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光的速度是每秒30万公里,一天能走259亿2019万公里,这长度的35倍,就是一光年。
②什么叫做光年呢?③比如从重庆到成都,有450公里,我们步行的话,每天走60公里,因此说重庆到成都有七天半的路程、④这种用时间来表示距离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事实上也时常用到的。
⑤光年是天文学上表示距离的单位,表示光一年所走的路程的长短。
A、②⑤①④③ B、②①⑤④③ C、②①③⑤④ D、④②①③⑤5、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子将安之安:安家B。
吏二缚一人诣王诣:告诉C、且作褥,寻作复裈寻:寻思D。
蜀之鄙鄙:边远的地方二、(共9分,每小题3分)宣纸①宣纸的原产地--安徽泾县,唐代隶属宣州府,宣纸因而得名、②宣纸的制作方法与一般纸有特别大的不同。
鄂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征蓬”两句,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之事,又描写了边塞独特之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B.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C.诗中的“圆”字与“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D.“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3.第三联描写眺望到的景象,那是怎样的景象?2 . 下面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庭下如积水空明——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
B.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水中”的藻荇相互交错,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C.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是缺少像我俩这样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啊。
3 . 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暮投石壕村投:投宿B.一男附书至书:信C.死者长已矣已:停止,完结D.急应河阳役应:答应4 . 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
也许你要说它不美。
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①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②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③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④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A.语段中的加点词语“这么”、“土地上”“傲然挺立”、词性依次是:代词、名词短语和偏正短语。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积累运用(23分) (共4题;共23分)1. (8分)(2019·连云港)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阅读经典的过程就是与先贤对话、与智者神交的过程。
品读juàn永、深刻的学术著作,沐浴字里行间弭散的理性光辉,我们能领略历代硕儒的宏博哲思;品读大师的文学作品,浸润其中,含英jǔ华,我们能获得人生的启迪和向美而生的力量。
阅读,为你打开一扇大门,吸引你探寻斑澜的世界;阅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为你点亮一盏明灯,指引你迈向辉煌的未来。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juàn jǔ________永含英________华(2)下划线的句子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3)在横线处续写句子,使之与前后句构成一组排比。
阅读,为你打开一扇大门,吸引你探寻斑澜的世界;阅读,________,________;阅读,为你点亮一盏明灯,指引你迈向辉煌的未来。
(4)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假如明年的世界读书日主题是“阅读关乎文明素养”,请你拟一条宣传标语。
2. (3分)下面在不同场合中使用的敬词或谦语不恰当的一项是()A . 邀请朋友到家中做客,你可以说:“我在家里恭候您的到来。
”B . 主人送客时,客人请主人不要送出去,可以说“请您留步”。
C . 询问长者年龄,应尊敬地问:“您老人家高寿?”D . 老朋友两人分别十多年相遇,见面时都说:“久仰久仰。
”3. (8.0分)(2019·中山模拟)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 ________,不亦君子乎?(《论语》)(2)军听了军愁,________。
鄂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试卷注:1. 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 请将学校、班级、姓名写在密封线内矩形框里。
3. 不得用铅笔答题。
积累与运用(15分)1. 积累。
先将词语填充完整,再按一定的分类标准,给其中某一类词建一个词语积累卡片。
(5分)tì______傥人声dǐng______沸piān piān______起舞哽yâ_______ 百无liáo_____lài_____ shān shān_____来迟商quâ______ 怨天yóu_______人销声nì_______迹zhēn______别风sāo________ 斑lán________2. 默写(6分)(1)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
(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
(3)须晴日,________________,分外妖娆。
(4)___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
(5)《论语》中辩证论述学习和思考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词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英雄建功立业的壮志。
3. 运用(2分)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生回大陆拜祭黄帝陵后发表演讲,文中有两句话很感人,“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兄弟一家亲”。
请你在这两句话的前面或者后面补写两句,使之构成一首诗,表达一种爱国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运用(2分)你们班上有位同学因家庭困难打算退学,如果老师要你去做做他的工作,让他留下来继续学习,完成学业,你打算怎样去劝他?请将你劝说的主要内容分条写在下面,写两条即可。
一.全卷书写分(4分)二.完成下面1—8题。
(26分)1.成语填空。
无动于()扑()迷离哗众取()()然大波2.自制表格分类整理下面的词语。
(案词语感情色彩分类)从从容容蒙骗触目惊心笃信旷世叹为观止倩影恬静聆听顷刻执著开拓猝然晨曦启迪3.仿写。
我把秋天比作一个穿着金色裙的仙女,她那轻飘的衣袖拂去了太阳的焦热,将明亮和清爽撒给大地,她用宽大的衣衫挡着风寒,却捧起沉甸甸的谷物和果实奉献人间。
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秋天,使农民的笑容格外灿烂。
[仿此段的形式和内容,请再以“春天”、“夏天”或“冬天”为主题拟写一段话。
要注意有创新的表达。
]4.如果让你来解说家乡的某处风景或某项特产,你将怎样简明生动地说明,请把你的思路写在下边的横线上(50字内)。
5.提炼出下面这段话中最有新闻价值的一条信息。
5月31日是第17个世界无烟日,主题是“控制吸烟,减少贫困”。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烟草生产和消费的第一大国,分别占到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在全球11亿吸烟者中有3.2亿烟民在中国,每年我国都有100万人死于肺癌、冠心病等与吸烟相关的疾病,超过了结核病、艾滋病、车祸和自杀死亡的总和。
在我国每年180万新发癌症病人中,也有三分之一与使用烟草制品有关。
令人担忧的是,我国未成年人的吸烟比率正在呈逐年上升趋势,每天都有8万青少年成为长期烟民。
我国卫生部门在几年前调查中发现,在大学、高中和初中男生中,吸烟的比率已经分别高达46%、45%和34%。
有关专家告诉记者,对不少染上烟瘾的青少年来说,家庭的作用是最关键的。
根据调查显示,家长禁止孩子吸烟的要求越严,孩子吸烟的比例就低。
(摘自《北京晨报》)6.默写。
(1)细雨鱼儿出,。
(2)睛川历历汉阳树,。
(3)归来见天子。
,。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4)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5)去郭轩楹敞,。
(6)日暮乡关何处是?。
鄂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语文测试卷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题号一 (34分) 二 (26分) 三 (40分) 总分得分亲爱的同学:如果把这份试卷比作一片蔚蓝的天空,你就是那翱翔的雄鹰;如果把这份试卷比作一片碧绿的草原,你就是那奔驰的骏马。
请自信地举起你的笔,尽情施展你的才华,也许你比雄鹰飞得更高,比骏马跑得更快。
一、积累及运用 (34分)1.抄写下列句子,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3分)人迹罕至,倜傥呵斥,妒忌哽咽。
2.根据语境依次选择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3分)①油菜子和豌豆的长长荚儿,被圆圆的喜欢了。
③黄瓜的绿藤、四季豆的青藤、葡萄的长藤,把瓜棚、豆架、篱笆了。
选择:C.装满爬满挤满3.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B.相得益章,妥帖暝思,苦想林林总总。
4.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A.①默而识之,识:认识②居数月,居:过了。
选择:A5.下列译句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3分)B.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译句:医生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并以此拿来。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4分)1)我们只要了解了文学作品的社会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它的内涵。
2)人生的成功,就在于是否能够正视失败。
3)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居民的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
4)这篇报道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7.将下面句子组成文段,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题号一 (34分) 二 (26分) 三 (40分) 总分得分亲爱的同学:如果把这份试卷比作一片蔚蓝的天空,你就是那翱翔的雄鹰;如果把这份试卷比作一片碧绿的草原,你就是那奔驰的骏马。
请自信地举起你的笔,尽情施展你的才华,也许你比雄鹰飞得更高,比骏马跑得更快。
一、积累及运用 (34分)1.抄写下列句子,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3分)人迹罕至,倜傥呵斥,妒忌哽咽。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此套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由整理,所有试卷与七年级语文鄂教版教材大纲同步,试卷供大家免费使用下载打印,转载前请注明出处。
如有疑问,请联系网站底部工作人员,将第一时间为您解决问题!试卷内容预览: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练习测试卷积累与运用(22分)1. 积累。
将词语填充完整。
(12分)tì______傥人声dǐng______沸piān piān______起舞哽yè_______ 百无liáo_____lài_____ shān shān_____来迟商què______ 怨天yóu_______人销声nì_______迹zhēn______别风sāo________斑lán________2. 默写(6分)(1)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
(2)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_。
(3)须晴日,________________,分外妖娆。
(4)___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
(5)《论语》中辩证论述学习和思考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运用(2分)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生回大陆拜祭黄帝陵后发表演讲,文中有两句话很感人,“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兄弟一家亲”。
请你在这两句话的前面或者后面补写两句,使之构成一首诗,表达一种爱国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运用(2分)你们班上有位同学因家庭困难打算退学,如果老师要你去做做他的工作,让他留下来继续学习,完成学业,你打算怎样去劝他请将你劝说的主要内容分条写在下面,写两条即可。
(禁空话、大话,每条30字以内)。
鄂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
鄂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期末试题鄂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期末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洗濯()诅()咒面面相觑()慷慨()
íng(萦)绕阴ái(霾)晨xī(曦)开tuò ()
2、朗读要注意重音和停顿。
读下面一段字,标出重音和停顿。
(用“/”划分诗句的节奏,用“·”标示出朗读重音。
)(2分)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3、原填空(4分)
⑴旧时王谢堂前燕,___。
(刘禹锡《乌衣巷》)⑵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⑶一儿曰“_____,_____,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两小儿辩日》)
⑷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______,_________。
(《木兰诗》)
4、用准确的语言对下列算式作出表述。
(不超过15字,2分)
9—6÷3=?
5、你知道阴历二月是什么时节吗?下面是对阴历二月的描写,请续写两个句子。
太阳在二月升高,柳条在二月长垂。
白雪在二月消融,
6、选出下列企业、商场、茶楼、书屋楹联对偶不太工整的一项()(2分)
A、创建名牌企业,铸造精品工程。
B.百货百样百拿不烦,千客千意千言送暖。
c、善待东西南北客,畅谈兄弟姐妹情。
D.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七年级下册期末练习卷积累与运用(22分)1. 积累。
将词语填充完整。
(12分)tì______傥人声dǐng______沸piān piān______起舞哽yâ_______ 百无liáo_____lài_____ shān shān_____来迟商quâ______ 怨天yóu_______人销声nì_______迹zhēn______别风sāo________ 斑lán________2. 默写(6分)(1)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
(2)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_。
(3)须晴日,________________,分外妖娆。
(4)___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
(5)《论语》中辩证论述学习和思考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运用(2分)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生回大陆拜祭黄帝陵后发表演讲,文中有两句话很感人,“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兄弟一家亲”。
请你在这两句话的前面或者后面补写两句,使之构成一首诗,表达一种爱国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运用(2分)你们班上有位同学因家庭困难打算退学,如果老师要你去做做他的工作,让他留下来继续学习,完成学业,你打算怎样去劝他?请将你劝说的主要内容分条写在下面,写两条即可。
(禁空话、大话,每条30字以内)。
第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一. 文言文阅读(18分)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
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
”予愠为戏,趋行。
及半,小奚仆,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矣。
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
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而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其犹是也夫!5. 对下面各句中的“束”字意义和用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
②束断书崩,啼未即起。
③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矣。
A. 三个“束”字都用作动词,意为“捆绑”。
B. 三个“束”字都用作名词,意为“绳子”。
C. 两个用作动词,一个用作名词。
D. 两个用作名词,一个用作动词。
6. 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A. 望城二里许(左右)B. 穷暮而无所归宿者(贫穷)C. 予愠为戏(怨恨)D. 因问渡者(于是)7. 作者写“西日沉山,晚烟萦树”一句用意是()(2分)A. 描写蛟川城郊景色的优美动人。
B. 说明时间紧迫。
C. 强调时间尚早,为渡者主张“徐行”做铺垫。
D. 强调天色已晚,为渡者“熟视小奚”埋下伏笔。
8. 翻译: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狼子野心(8分)[清]纪昀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
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一日,主人尽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
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
乃伪睡以俟①,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
乃杀而取其革。
“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②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
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③患耶?注:俟(sì):等待。
遁逸:原指逃跑,这里有“隐藏”之意。
贻(yí):这里是“遗留”的意思。
25、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2分)①与家犬杂畜.②信.不诬哉26、指出下面的“其”各指代什么:(3分)(1)竟忘其.为狼:(2)将啮其.喉:(3)乃杀而取其.革:27、“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表现了狼的的特点。
(1分)28、文中划线句子除了对狼表示谴责以外,还表达了什么意思?(从主人方面来理解)(2分)二. 现代文阅读(45分)(一)他(戈文亮)轻轻钻出蚊帐,蹑手蹑脚取下阿爸挂在墙上的长刀、竹弩、箭囊和那副古老的捕兽铁夹;然后悄悄拨开门栓,像猫一样悄然无声地溜下竹楼,溜出寨子。
连狗都没有惊动。
没有月亮,只有一处模糊的星光。
他顺着被猎人、野兽和淘金者踩出来的牛毛细径,朝山谷后面的南温河走去。
树林的地上铺着厚厚一层落叶腐草,松软而富有弹性,像踩在海绵上,一脚一个凹坑,清凉的汁液从脚丫缝冒出来,浸过脚背。
附近不时传来野兽怪声怪调的吼叫,不知是虎啸还是狼嚎,令人毛骨悚然。
他有点紧张,将竹弩拉满弦,扣好竹箭,端在手里,随时准备击发。
他对这片树林很熟,对这条山路也很熟,经常来捡蘑菇采木耳。
要是在白天,他才不会害怕呢,太阳能给人壮胆。
他还是第一次在树林里走夜路,想不到白天看起来那么迷人的山谷和树林,在夜里会变得这样阴森可怖。
树上猫头鹰在尖啸,还有一只怪鸟发出婴儿啼哭声。
草丛传来大蛇吞吐信子的噬噬声,连迎面刮来的风都带着一股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使人心惊胆颤的阴气。
夜的树林是野兽的世界。
他咬着牙一步一步往前走。
突然,漆黑的树丛里闪出一对绿莹莹的眼睛,摇摇晃晃朝他逼来。
他急忙躲到一棵大树背后,将竹弩对准绿光。
星光太暗,看不清究竟是什么东西。
他吓得心咚咚乱跳,屏住呼吸,怕轻微的喘息声传过去会招来灾祸。
他虽然握着竹弩,却不敢贸然出箭,要是前面是条豺狗,竹箭只会招来豺群疯狂的报复;要是前面是头凶残的山豹,竹箭即使射中豹眼也无济于事。
那对绿莹莹的眼睛越逼越近,他的心快跳到嗓子眼了,手也哆嗦得快抓不住竹弩……谢天谢地,那东西在离他两步远的地方突然一拐弯,消失在浓浓的夜色中。
他长长吐了一口气,这才发现自己出了一身冷汗,把单薄的衣衫都弄潮了。
西双版纳虽然没有大雪纷飞的冬天,但正月的夜晚,却也寒气袭人,料峭的山风刮来,冷得他像筛糠似的瑟瑟发抖。
他真的害怕了。
他毕竟只是一个14岁的少年,没有成年猎手那种在多年的血腥生涯中磨炼出来的胆魄。
他想转身跑回家去,竹楼里有温暖的火塘,有温馨的被窝,还有一种安全感。
但是,一种更为强烈的要为自己雪耻的感情,迫使他放弃逃回家的念头。
他一定要猎到那只该死的红狐。
10. 为选段拟一个恰当的标题:____________(2分)11. 作者不以事件的起因––––“红狐叼鸡,文亮蒙羞”作为小说开头,而以选段内容作为开头,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12. 第一段划横线的句子能否删去,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13. 第二段中,作者笔下自然环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此处自然环境描写有利于表现戈文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14. 第三段“咬着牙”这个细微的动作,写出了戈文亮虽然紧张害怕但还是坚持挺住的心理状态,假如让你来写这种心理状态,你怎样写?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步一步往前走。
(3分)15. 选段中“毛骨悚然”、“瑟瑟发抖”等词语,用以表现人物紧张害怕的心理。
请你再写出2个这样的四字词语(多写一个加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6. 小说的中心事件是“捉狐––––放狐”,省略第四段所写的“丛林遇险”这个情节,照样可以完成对中心事件的叙述,因此,有人建议将“从林遇险”这个情节删掉,对此,你的意见如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二)“诺曼底”号遇难记⑴全速前进的“玛丽”号向“诺曼底”号的侧舷撞过去,在它的船身上剖开一个大窟窿。
⑵震荡可怕极了。
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
海水哗哗往里灌,汹涌湍急,势不可当。
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
⑶船上没有封舱用的防漏隔墙,救生圈也不够。
⑷哈尔威船长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
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
必须把60人救出去。
”⑸船员赶紧解开救生艇的绳索。
大家一窝峰(拥,抢,奔)了上去,这般你推我搡的势头,险些儿把小艇都弄翻了。
奥克勒大副和3名船员拼命维持秩序,但整个人群因为猝然而至的变故简直都像疯了似的。
乱得不可开交。
几秒钟前大家还在酣睡,蓦地,随时都可能丧命,这怎么不叫人(失魂落魄,鬼哭狼嗥,垂头丧气)!⑹“哪个男人胆敢抢在女人前面,就开枪打死他。
”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呼号和嘈杂。
⑺大家立刻不出声了。
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
⑻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几乎没有什么急执或殴斗。
事情总是这样,哪里有(可悲,可卑)的利己主义,哪里也会有悲壮的舍己为人。
⑼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领导着大家。
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胸有成竹,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在给灾难下达命令。
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⑽20分钟到了,轮船沉没了。
⑾哈尔威船长,他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
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18. 注音(2分)湍急____________ 猝然而至_____________19. 在括号里选择恰切的词语,并划上“√”(3分)20. 将“实际上一共有61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
”还原到文中,应放在第□段之后;这句话体现了船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格和人格。
(3分)21. 面对灾难,乘客们起初的反应怎样?后来又有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分)22. 揣摩心理活动。
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此时此刻,他在想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 选文最后一段中的“定格”镜头让一位英雄屹立在我们面前,请你品析文中两个比喻句的精妙之处(4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 简要语言概括选文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