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院班级量化考核表
- 格式:doc
- 大小:131.50 KB
- 文档页数:5
附三:
外国语学院班级学风建设评估量化考核表
说明:
一、计分方法
总得分= 学业成绩总分×40% + 组织纪律总分×30%+素质拓展总分×30% 100分≧学业成绩总分=基本分+加分-扣分
100分≧组织纪律总分=基本分+加分-扣分
100分≧素质拓展总分=基本分+加分-扣分
二、考核组织
班级学风建设考核评选工作由学院学工办负责组织实施和考核,各班委会要安排专人负责做好原始记录,建立档案资料,作为考核评审的主要依据。
三、考核程序
1.本次“班级学风建设”评比时间从2012年3月—11月。
2.班级自评:2012年12月各班级根据本办法内容,认真总结本学期本班开展学风建设活动情况,评出本班学风建设自评分上报院学工办。
3.院考核评审:学工办每学期末根据各班级开展学风建设实际情况和班级学风的整体表现,对照本办法内容,认真考核评出各班级得分及考核结果。
四、考核结果
1.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档。
“优秀”等级的考核分须达90分以上;“良好”等级的考核分须达80分以上;“合格”等级的考核分为60分以上;“不合格”等级的考核分为60分以下。
2.考核良好以上的班级才有资格参加本学期或本学年度学院、学校各类先进集体评比。
五、本考核办法解释权归外国语学院学生工作室。
班级量化考核细则(试行)为了加强班级管理力度,促使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学习习惯、道德素养的养成,创设良好的班风和学风,特制订本细则。
一、纪律1.自习铃响后不进入班级每人次扣0.5分,上自习时大声说话、下地乱走、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扣班级1分。
2.迟到、早退每人次扣0.5分,提前来校每人次0.5分(根据学校作息时间执行)3.班级提前放学每次扣1分(以学校铃声为准)4.说脏话每人次扣1分,打仗斗殴每人次扣2分,情节严重、影响极大的每人次扣3-5分5.参加各种集会时随意讲话、不听从指挥或做其它事情者扣班级1分6.携带管制刀具每人次扣3分,带手机每人次扣2分,带充电式电热宝等每人次扣1分7.校内骑自行车每人次扣0.5分8.故意破坏公物每人次扣2分。
9.到非活动地点逗留每人次扣0.5分。
10.校内吸烟、喝酒每人次扣1分二、卫生1.不按学校规定时间打扫室内外卫生扣1分(特殊情况等除外),不值日扣2分。
2.打扫卫生不彻底扣1分,不听从学生会、老师检查、指导扣2分。
3.不爱护校园环境、乱扔垃圾每人次扣1分4.留长指甲、佩带手饰等每人次扣0.5分,三、两操无故不上操,每人你扣0.1分,做操、跑操不认真每人次扣0.05分(共10分加入平时考试成绩和中考成绩。
扣完为止)同时扣班级1分四、其它:发现其它违纪情况视情节扣分五、每周一统计、公布,每月一总结、公布。
每周一公布上周检查统计结果。
六、各班级6:20开始打扫卫生,6:40结束,(周一打扫时间为6:50-7:10 )学生会6:41-6:50检查,第二节、第六节检查两操情况,中午13:10分到校门口检查。
其它检查听从主管领导安排。
七、学生会成员要求和注意事项1.学生会成员要有较强有组织、领导、协调的能力,有较强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学习刻苦、品德高尚,人际关系良好,学习成绩中等以上。
必须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开展工作,不许徇私舞弊,倾向本班级,不得参与打仗斗殴等。
(完整版)大学班级量化考核表(参考)大学班级量化考核表(参考)1. 考核目的该考核表的目的是量化评估大学班级的表现,以便对班级进行全面评估和改进。
2. 考核指标考核指标是衡量班级综合表现的关键要素。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指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学术表现:考察班级成员的研究成绩和学术能力。
- 课堂参与度:评估班级成员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 团队合作:考核班级成员在团队项目中的协作和贡献。
- 社会活动:评估班级成员参与学校社会活动的积极程度。
- 作业完成度:考察班级成员按时完成作业的情况。
3. 考核方法考核方法需要体现客观、公正和可量化的原则。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考核方法:- 学术表现:综合考虑学生的期末成绩以及平时作业和测验成绩。
- 课堂参与度:统计学生在课堂上的回答问题次数和提问问题次数。
- 团队合作:评估团队项目的完成情况,包括团队成果和成员之间的协作。
- 社会活动:记录学生参与学校社会活动的次数和活动组织情况。
- 作业完成度:统计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的比例。
4. 考核结果根据考核指标和方法,可以得出每个班级的考核结果。
考核结果可以通过排名、评分或等级来表示。
考核结果应该在班级内公示,并用于班级管理和绩效改进。
5. 优化策略班级根据考核结果可以制定相应的优化策略,针对不足进行改进。
优化策略可能包括:- 提供辅导和研究支持,以提升学生学术表现。
- 设计互动课堂活动,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
- 加强团队项目的培训和指导,以提升团队合作效果。
- 推动学生参与更多社会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
- 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惯。
6. 结论大学班级量化考核表可以帮助评估班级的整体表现,并为班级管理提供参考和改进方向。
根据考核结果,采取相应的优化策略可以提升班级绩效和学生发展。
大学班主任量化考核表大学班主任量化考核表本考核表是针对大学班主任的综合考核工具,通过量化指标和评分维度对班主任在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个人素质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
本考核表的目的是帮助班主任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促进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进而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质量。
考核表格分为五个维度,包括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家长沟通、自身学习和个人素质,每个维度下有若干具体指标。
考核标准针对不同指标给出评价等级,从A+到E,分别代表优秀、良好、合格、一般和不合格。
一、教学管理1. 教学计划制定和执行情况a. 计划内容的合理性及可行性b. 执行中的具体方案和措施2. 教学进度管理a. 教学进度的合理安排b. 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3. 教学评价与反馈a. 学生考试成绩的分析与评价b. 提供学生学习的评价和建议二、学生管理1. 学生日常学习指导a. 学生学习任务的分配和布置b. 课后作业的批改和评价2. 学生纪律管理a. 对学生遵守课堂纪律的要求和管理措施b. 处理学生违纪行为的能力和方法3. 学生考勤管理a. 学生考勤的记录和管理b. 处理学生请假和缺勤情况的能力和方法三、家长沟通1. 家长会和家访a. 家长会的组织和安排b. 家访的频率和质量2. 家长信件和通知a. 发送家长通知的及时性和内容质量b. 回复家长来信和咨询的及时性和专业性四、自身学习1. 学习心得和成果展示a. 积极参加培训和学术交流的情况b. 自身学习成果的整合和应用情况2. 教学方法改进a. 对教学方法的不断探索和改进b. 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实践情况3. 学科知识更新a. 对学生学科知识更新的关注和学习b. 学科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五、个人素质1. 领导能力a. 协调班级各项工作的能力b. 处理困难和冲突的能力2. 沟通能力a. 与学生、家长和同事的沟通能力b. 表达和倾听的质量和效果3. 服务意识和责任感a. 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关心和照顾程度b. 对班级工作和学校利益的担当和贡献根据上述指标和维度,班主任将分别被评估并给出相应的等级评价。
班级评估细则量化表(1)该细则量化表旨在评估班级的研究表现和整体水平,并为提高班级质量和效果提供指导。
以下是评估细则的详细内容:一、学术方面1. 学科成绩:统计班级内学生的平均学科成绩,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并与全校平均成绩进行比较。
学科成绩:统计班级内学生的平均学科成绩,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并与全校平均成绩进行比较。
2. 期末考试成绩:记录各个学科的期末考试成绩,并计算平均分数。
期末考试成绩:记录各个学科的期末考试成绩,并计算平均分数。
3. 学科进步情况:对比学生的初始评估和期末考试成绩,评估学生在学科上的进步程度。
学科进步情况:对比学生的初始评估和期末考试成绩,评估学生在学科上的进步程度。
4. 作业完成情况:记录班级内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包括作业的及时性和质量。
作业完成情况:记录班级内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包括作业的及时性和质量。
二、课外活动方面1. 社会实践活动:记录班级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次数和具体活动内容。
社会实践活动:记录班级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次数和具体活动内容。
2. 文体活动:统计班级参与的文体活动次数和种类,包括运动会、文艺汇演等。
文体活动:统计班级参与的文体活动次数和种类,包括运动会、文艺汇演等。
3. 志愿者服务:记录班级内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的次数和形式。
志愿者服务:记录班级内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的次数和形式。
三、班级管理方面1. 纪律表现:评估班级内学生的纪律表现情况,包括迟到早退、课堂纪律等。
纪律表现:评估班级内学生的纪律表现情况,包括迟到早退、课堂纪律等。
2. 师生互动:记录班级内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情况,包括师生交流、教学方式等。
师生互动:记录班级内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情况,包括师生交流、教学方式等。
3. 班级团结:评估班级内学生之间的团结程度,包括互助合作、彼此关心等。
班级团结:评估班级内学生之间的团结程度,包括互助合作、彼此关心等。
四、班级评估根据以上细则的评估结果,对班级的整体表现进行评估,给出相应等级和评价,如优秀、良好、一般、待改进等。
九十一班学生管理量化考核细则一、总则为了加强班级管理力度,促使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学习习惯、道德素质的养成,创设良好的班风和学风,特制订本细则。
二、实施方案1、在老师的指导下,实行班委负责制。
班委会各成员及科代表等为每周量化成绩的统计者填写人员。
周五将总成绩一式两份,一份存档,一份张贴在教室宣传栏内。
2、每人基础分为100分。
根据平时表现给予加分或减分。
每周根据个人成绩之和评选出优秀同学。
每月根据个人成绩最高分评出本周班级之星。
学期末算出每位同学的得分,作为评优奖励的依据;对表现极差的学生,进行家长陪读、家长带回、或者劝退等处理。
3、遵循公平、公正、合理和公开的原则,不得徇私舞弊,不得打击报复。
若有此类现象发生,严肃处理。
(一)纪律/学习学习(责任人:学习委员、各科课代表)1.每次考试,满分者加10分,90分以上加6分,80分以上加4分,70分以上加3分,60分以上加2分。
50—60扣2分,40—50扣3分,30—40扣5分,30以下扣10分。
2.学校大型考试,年级级前100加20分,101-150名加15分,150-200名加10分。
201—250名加5分,如前进名次多者,视情况加分。
500-550扣5分,550—600扣10分,600后扣20分。
3. 多次主动帮助他人学习加1分。
4.多次主动向老师同学请教疑难问题的加1分。
5.课堂上多次表现积极主动者由任课教师视情况加1-2分。
6.日清连续一周合格者加10分,日清不合格者每次0.5分,各科罚分最多的由任课教师放假时家长来校监督指导,11点后再走。
7.课堂上讨论效果好的组加1分。
纪律(责任人:李佳雨)1、上课不认真听讲或受老师点名批评扣3分。
(睡觉的,说话的,回头等)。
2、骂人、说脏话者每人一次扣2分,两次以上扣5分。
3.在自习课上不学习者扣1分。
4、上课做姿不端正每次扣0.5分5、唱班歌站立姿势不端正、唱歌没有激情者每次扣2分.6、不服从班委每次1分。
中北大学软件学院个人(班级)量化考核细则每人基本分数为一百分,加减分情况详见以下细则。
加减分实施由分团委学生会主席团统一管理。
所有奖惩措施均需院团委统一批准。
班级量化考核分数=(班级个人分数之和/班级人数)+班级量化分数。
第一章评分细则加分细则表:表一(活动赛事加分表)表二(学生会日常工作加分表)表三(学生干部加分表)表四(各项等级考试加分表)减分细则表:表五(各班委未完成学院任务减分表)表六(早操签到减分表)表七(有关卫生检查、查寝、查课减分表)表八(有关青志队任务、记者站投稿减分表)表九(有关受校级处分减分表)第二章评分细则说明表一:活动包括各种辩论赛、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合唱、歌咏等比赛,篮球、足球、羽毛球等各种大型活动。
表二:学院规定每班每学期应完成至少两次青志队任务,如扫雪等。
该任务以班级为单位,由班级向软件学院青志队提出申请,经青志队登记批准后,组织执行。
要求:参与青志活动的人数至少为本班人数的80%。
学生会每两周检查一次宿舍卫生,时间为每双周周六上午。
每次检查后,将评选出卫生状况优秀的十个宿舍以及卫生状况较差的十个宿舍,并予以奖励与惩罚。
表五:学院下达的任务包括:文件领取、班会记录、各项活动人员名单的上交等。
表六:软件学院的同学周一到周五早晨6:40——7:30在软件学院签到,共六个窗口,每班均有对应的窗口。
同学们签到时应遵循签到秩序,勿插队、与同学或负责签到的人员发生口角。
收指纹机时间为7:30,以指纹机时间为准,若未签到,则按旷签一次处理。
签到时,如果指纹机未能读出指纹,则出示学生证或住宿证,由相关负责人进行登记。
每周安检部会对签到情况进行统计,并给予相应的处罚。
表七:学生会会在周日至周四晚上,不定期抽查夜不归宿情况。
学生会将不定期组织查课,了解同学们的到课情况。
中北大学软件学院个人(班级)量化考核细则(文字版)惩罚措施:(班级)1、班级开会签到制度:每次以班级为单位开会签到,无故旷到者扣1分,迟到者扣0.5分2、各班上交文件制度:每次以班级为单位上交文件,无故旷交者扣1分,迟到者扣0.5分3、班级文体活动制度:每次以班级为单位参加院级活动,报名后无故不到者扣1分,迟到者扣0.5分。
大学考核量化评分表(教师岗)本文将编写一份大学考核量化评分表,用于教师岗位的绩效评估。
一、教学质量(40分)1. 教学设计合理性(10分)(1)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与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相符合(5分);(2)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学场所整洁、有序(5分)。
2. 教学方法有效性(20分)(1)教学形式新颖,启发学生思考(5分);(2)讲解清楚,知识点有条理(5分);(3)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5分);(4)课后一定时间内完成作业量合理(5分)。
3. 教学评价规范性(10分)(1)考试卷子设置合理,有区分度(4分);(2)批改规范,作业评定合理(3分);(3)评价方式多样,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3分)。
二、科学研究(30分)1. 指导学生科研能力(10分)(1)指导学生科研课题有难度,有一定实际意义(5分);(2)指导学生实验有效,获得成果(5分)。
2. 科研成果产量(10分)(1)发表期刊论文数量(5分);(2)参与承担课题数量(5分)。
3. 研究方向拓宽(10分)(1)开拓研究方向新领域(5分);(2)引进新技术方法,增加研究手段(5分)。
三、师德师风(20分)1. 教育情操(10分)(1)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关心、照顾学生成长(5分);(2)行为举止和谐,符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师德规范(5分)。
2. 工作态度(10分)(1)工作任劳任怨,能适应临时任务安排(5分);(2)规范考勤,不早退、不迟到,勇担责任,文明服务(5分)。
四、社会服务(10分)1. 教育服务(5分)(1)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学术活动,并能组织或主持(2.5分);(2)获得学术或教育区域性或国家性奖项(2.5分)。
2. 社会服务(5分)(1)参与或组织开展社会公益活动(2.5分);(2)在普及科学知识、科普、技能培训和岗前培训等方面有突出表现(2.5分)。
五、综合评价(评委自评;评价专家评价)(约30分)1.组织能力(10分)(1)组织能力强,可领导同事完成合作任务(5分);(2)反应力强,在工作中有良好的应对能力(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