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医科大学外科护理学考研重点笔记
- 格式:pdf
- 大小:5.04 MB
- 文档页数:40
外科护理学各章节重点一、引言外科护理学是指在外科手术中,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
外科护理学是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和舒适。
二、手术室护理1.手术室环境管理手术室应该保持干净、整洁和无菌。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对手术室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
此外,还需要控制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等因素。
2.手术前准备在手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并为其进行适当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清洗皮肤、消毒和穿戴适当的服装等。
3.麻醉管理麻醉是外科手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麻醉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及时采取措施应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4.手术后护理在手术结束后,需要对患者进行及时而有效的护理工作。
这包括监测生命体征、控制疼痛、预防感染等。
三、外科护理学的基本知识1.解剖学和生理学外科护理人员需要对人体解剖和生理有深入的了解,以便在手术中更好地理解医生的操作,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
2.微生物学由于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引入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因此外科护理人员需要对微生物学有一定的了解,以便预防感染。
3.药物学外科护理人员需要掌握各种药品的用途、剂量和不良反应等信息,以便在手术中正确地使用药品。
四、手术室器械和设备1.手术室常用器械外科手术中常用的器械包括手术刀、钳子、缝合针等。
外科护理人员需要了解这些器械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2.监测设备在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种监测设备来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外科护理人员需要掌握这些设备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五、各种手术类型及其特点1.普通手术普通手术是指常规的外科手术,包括切除、修补和移植等。
外科护理人员需要了解这些手术的特点和操作方法。
2.微创手术微创手术是一种新型的外科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外科护理人员需要掌握这些手术的特点和操作方法。
六、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方法1.感染感染是外科手术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为了预防感染,需要严格控制手术室环境和消毒工作,并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外科护理学知识点外科护理学知识点整理一:[外科护理学知识点]《外科护理学》重点章节必看知识点总结1、休克监测最常用及最简便是CVP.2、低钾血症最早出现肌无力。
3、代酸最突出的症状是呼吸深快。
4、最能反映血浆渗透压的是口渴。
5、临床上最常见的酸碱平衡是代酸。
6、幽门梗阻最常见的酸碱平衡是代碱。
7、输血并发症最严重的是溶血反应。
8、外科最常见的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
9、失血性休克失血量最低为全血量的20%.1、休克监测最常用及最简便是CVP.2、低钾血症最早出现肌无力。
3、代酸最突出的症状是呼吸深快。
4、最能反映血浆渗透压的是口渴。
5、临床上最常见的酸碱平衡是代酸。
6、幽门梗阻最常见的酸碱平衡是代碱。
7、输血并发症最严重的是溶血反应。
8、外科最常见的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
9、失血性休克失血量最低为全血量的20%.10、休克最基本措施为处理原发病。
11、破伤风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是注射破伤风类毒素。
12、甲状腺手术后最危险的并发症:呼吸困难和窒息。
13、甲状腺危象预防最关键措施是冬眠合剂。
14、甲状腺癌中最差的为未分化癌。
15、急性乳腺炎最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16、乳腺癌最常见的为侵润性非特殊癌。
17、乳腺癌最常见转移部位为肺。
18、肋骨骨折最易发生的部位为第4~7肋骨。
19、肺癌最常见的是:鳞癌。
20、肺癌中预后最差的是小细胞癌。
对放疗最敏感的是小细胞癌。
21、食管癌最好发的部位是中段。
22、食管癌最常见的是鳞癌。
23、继发性腹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为大肠杆菌。
24、腹膜炎最主要症状是腹痛。
25、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最常见部位GU胃小弯DU球不后壁。
26、消化性溃疡穿孔最常见部位GU胃小弯DU急性,前壁。
慢性,后壁。
27、胃癌最好发部位:胃窦。
最常见转移途径:淋巴道。
28、肠梗阻最常见是粘连型。
治疗最关键措施是:纠正水电解质平衡。
29、急性阑尾炎最重要体征:右下腹有明显固定压痛点。
30、急性阑尾炎手术最常见并发症:切口感染。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1.水钠代谢紊乱的临床表现(1)高渗性缺水 依据缺水程度和临床症状轻重不同可分为三度:除缺水症状和体征外,出现脑除极度口渴外,出现缺水体征:约是体重的6%以上功能障碍的症状,如躁狂、幻觉、谵妄,甚至昏迷。
重度缺水约是体重的4%—6%唇舌干燥,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
伴有乏力、尿少和尿比重增高。
常有烦躁现象。
中度缺水约是体重的2%—4%除口渴外,无其他症状轻度缺水缺水量身体状况程度(2)低渗性缺水 依据缺钠程度可分为三度:以上表现加重,出现甚至不清,四肢发除上述表现外,还伴恶心、呕吐、脉搏软弱无力、疲乏、头晕、手足麻木;口轻度缺钠血清钠值0.75—1.25<120凉甚至意识模糊、木僵、惊厥或昏迷;肌痉挛性抽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可出现阳性病理体征;常伴休克重度缺钠0.5—0.75120—130细速,血压不稳定或下降,脉压差变小,表浅静脉塌陷,视力模糊,站力性晕倒;皮肤弹性减退,眼球凹陷;尿量减少,尿比重仍低,尿中几乎不含钠和氯(无渗尿)中度缺钠0.5130—135渴不明显;尿量正常或增多、尿比重低、尿Na +及Cl -含量下降(低渗尿)缺NaCl(g/kg 体重)(mmol/L )身体状况程度(3)等渗性缺水1) 缺水症状口渴不明显,甚至不口渴;尿量减少,尿比重增高;恶心、乏力、厌食、唇舌干燥、皮肤弹性降低、眼球下陷。
2) 缺钠症状以血容量不足的症状为主。
体液丧失达到体重的5%时,就有血容量不足的表现;当体液丧失达到体重的6%—7%时,休克表现明显常伴代谢性酸中毒;若因大量胃液丧失所致的等渗性缺水,可并发代谢性碱中毒。
2.低钾血症临床表现:(低钾三联征:肌无力、腹胀/肠麻痹、心律失常)1) 肌无力为最早表现、严重者有腱反射减弱、消失或软瘫2) 恶心、厌食,肠蠕动减弱,肠鸣音减弱,腹胀,麻痹性肠梗阻及绞痛,便秘3) 传导阻滞和节律异常4) 意识混乱,易受刺激,急躁不安, 嗜睡,抑郁5) 夜尿多、尿潴留6)反常性酸性尿诊断检查:血清K+浓度低于3.5mmol/L;尿量增多,尿比重下降;缺钾时典型的心电图改变为:T波降低、增宽、双相或倒置,随后出现ST段降低、QT间期延长和U波。
护理学考研外科护理学知识要点串讲外科护理学是护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外科护理服务。
在护理学考研中,外科护理学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本文将从外科护理学的知识要点出发,对该领域的关键内容进行串讲,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考点。
一、外科护理学概述外科护理学是研究和应用外科护理知识、技能及其相关学科理论的一门学科。
其主要任务是为患者提供全面、科学、人性化的护理服务,确保外科手术过程安全顺利进行,促进患者康复。
1. 外科护理的分类外科护理可以根据手术类型进行分类,包括普通外科护理、神经外科护理、心脏外科护理等。
不同类型的手术需要不同的护理措施和技能。
2. 外科护理的原则外科护理的原则是安全、舒适、有效、经济和人性化。
在实际护理操作中,护士需要遵循这些原则,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3. 外科护理的职责外科护士的职责包括术前准备、术中护理、术后护理以及康复护理。
护士需要参与手术的各个环节,协助医生进行手术操作,并对术后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
二、外科手术与护理外科手术是一种重要的医疗行为,护理在手术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外科手术与护理的要点:1. 术前准备术前准备工作是外科护理的重要环节。
护士需要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并进行相关的准备工作,如患者体位的调整、皮肤的净化等。
2. 麻醉护理麻醉护理是外科手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患者在麻醉过程中的安全。
3. 手术操作护理手术操作护理是外科护理中最关键的一部分。
在手术中,护士需要协助医生进行手术操作,保持手术区域的清洁,预防感染。
4. 术后护理术后护理是患者恢复的重要环节。
护士需要观察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提供必要的护理和康复指导。
三、外科护理中的常见问题与应对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外科护士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外科护理中的常见问题与相应的应对方法:1. 术中出血外科手术中出血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外科护理学各章重点
第一章:外科手术患者的评估和护理
-了解外科手术患者的评估标准和护理流程
-熟悉术前准备的要求和操作技巧
-了解患者术中和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及其护理方法
第二章:外科手术的护理环境
-了解外科手术室的设备和环境要求
-熟悉无菌操作技巧和消毒灭菌方法
-了解手术器械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第三章:常见外科手术的护理
-了解不同类型的外科手术和其对应的护理要点
-熟悉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等常见手术的护理方法
-了解手术切口的处理和伤口愈合的护理原则
第四章:外科手术并发症的护理
-了解术中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及其护理方法,如感染、出血、创伤等
-熟悉危重病人的监护和护理技巧
-掌握急救技能,能迅速应对突发状况
第五章:急诊外科护理
-了解急诊外科手术的处理流程和护理要点
-熟悉创伤患者的抢救和稳定技巧
-掌握应对大面积烧伤、中毒、骨折等急危重症状的护理方法
第六章:手术后的恢复和康复护理
-了解手术后的恢复和康复阶段需要注意的护理重点
-熟悉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处理和病人安全的保证
-掌握有效的疼痛管理方法和术后感染预防技巧
第七章:外科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了解围手术期护理的目的和原则
-熟悉围手术期的药物管理和输液技术
-掌握围手术期病人的体位、康复训练和营养支持等护理方法
第八章:外科手术后病人的护理
-了解术后病人的护理需求和复杂情况的处理技巧
-熟悉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和处理方法
-掌握有效的病人教育和术后康复指导技巧
以上是外科护理学各章的重点内容,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护理人员能够更好地进行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康复率。
外科护理学重点知识点总结归纳一、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患者的护理。
1. 水和钠代谢紊乱。
- 等渗性缺水。
- 病因:消化液的急性丧失(如大量呕吐、肠瘘等)、体液丧失在感染区或软组织内(如腹腔内或腹膜后感染、肠梗阻、烧伤等)。
- 临床表现:恶心、呕吐、厌食、口唇干燥、眼窝凹陷、皮肤弹性降低等,但不口渴。
若在短期内体液丧失量达到体重的5%,即丧失细胞外液的25%时,患者则会出现脉搏细速、肢端湿冷、血压不稳定或下降等血容量不足的症状。
当体液继续丧失达体重的6% - 7%时(相当于丧失细胞外液的30% - 35%),则有更严重的休克表现。
- 治疗:消除病因,补充平衡盐溶液或等渗盐水。
- 低渗性缺水。
- 病因:胃肠道消化液持续性丢失(如反复呕吐、长期胃肠减压等)、大创面慢性渗液、应用排钠利尿剂而未注意补充钠盐、等渗性缺水治疗时补充水分过多。
- 临床表现:根据缺钠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轻度缺钠者血清钠浓度在135mmol/L以下,患者感疲乏、头晕、手足麻木,尿中Na⁺减少。
中度缺钠者血清钠浓度在130mmol/L以下,除上述症状外,还有恶心、呕吐、脉搏细速、血压不稳定或下降、脉压变小、浅静脉萎陷、视力模糊、站立性晕倒等表现。
重度缺钠者血清钠浓度在120mmol/L以下,患者神志不清、肌痉挛性抽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甚至昏迷。
- 治疗:积极处理病因,静脉输注含盐溶液或高渗盐水。
- 高渗性缺水。
- 病因:摄入水分不足(如食管癌患者吞咽困难、重危患者给水不足等)、水分丧失过多(如高热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暴露疗法等)。
- 临床表现:根据缺水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轻度缺水者除口渴外,无其他症状,缺水量为体重的2% - 4%。
中度缺水者有极度口渴、乏力、尿少和尿比重增高,唇舌干燥,皮肤失去弹性,眼窝下陷,烦躁不安等表现,缺水量为体重的4% - 6%。
重度缺水者除上述症状外,出现躁狂、幻觉、谵妄,甚至昏迷等脑功能障碍的症状,缺水量超过体重的6%。
外科护理学各章节重点一、引言外科护理学是指针对外科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学科,其目的是通过维持患者的生理平衡,促进患者康复,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外科护理学涵盖了许多章节,每个章节都有其重点内容和要点。
本文将深入探讨外科护理学各章节的重点内容。
二、清创术及皮肤护理1. 清创术的目的和原则•清除伤口和创面上的污物和坏死组织•促进创面愈合•预防创口感染2. 清创辅助工具和技术•切口剪和镊子•水枪和生理盐水•高效清创剂和抗菌剂3. 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预防皮肤损伤和压疮•依据患者状况选用适当的护肤品和抗菌药物三、围手术期护理1. 术前准备•确认手术部位和手术方式•术前麻醉和镇痛措施•术前皮肤消毒和防感染措施2. 术中护理•提供器械、药物和设备支持•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麻醉效果•配合手术医生进行手术操作3. 术后护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意识恢复•提供适当的疼痛缓解和镇痛措施•观察伤口和引流液情况,预防感染和并发症4. 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和护理•血栓形成和深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和护理•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处理和护理•泌尿系统并发症的处理和护理四、肠道外科护理1. 肠道外科手术的护理重点•术前肠道准备和清洁•术中肠道保护和修复技术•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和护理2. 肠梗阻的护理•患者病情评估和监测•提供适当的液体和营养支持•配合医生进行解除梗阻手术或其他治疗3. 肠瘘和瘻管护理•管路的护理和管理•皮肤的护理和防护•患者心理和社会支持五、心血管外科护理1. 心脏手术的护理关键点•胸腔开放和心脏停搏•心肺转流和体外循环•快速、准确地恢复心律和心脏功能2. 血管外科手术的护理要点•监测血管通畅和血流动力学稳定•预防血栓形成和血管狭窄•术后伤口和引流液的观察和护理3. 心脏起搏器和除颤器的护理•装置和电极的护理和管理•术后监测和调整•患者的安全和心理支持六、神经外科护理1. 脑部手术的护理重点•术前脑部影像学评估和病情监测•麻醉和麻醉深度监测•术后脑压的监测和控制2. 脊椎外科手术的护理要点•术前脊椎准备和受限措施•术中脊髓保护和神经监测•术后脊柱稳定和功能恢复3.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内科并发症的护理•预防和控制感染的扩散和恶化•对症治疗和适当的支持护理•患者康复、康复和出院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结论外科护理学的各章节都有其独特的重点内容和要点。
外科护理学重点和笔记哎呀,一提到外科护理学,我的脑袋里就像塞进了一团乱麻。
不过,这门课虽然复杂,却也有它的重点和有趣之处。
先来说说外科护理学中的伤口处理吧。
记得有一次在医院实习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个腿部受伤的病人。
那伤口,看着可真让人揪心。
病人是个年轻的小伙子,骑摩托车不小心摔倒了,小腿上划开了一道长长的口子,血不停地往外渗。
带教老师带着我一起处理这个伤口,那时候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了。
老师先让我准备好消毒药水、纱布、绷带这些东西。
我手忙脚乱地把它们摆在治疗车上,心里紧张得不行,就怕自己弄错了。
老师特别耐心,她先轻轻地清洗伤口周围的血迹和脏东西,动作又轻又稳。
我在旁边看着,大气都不敢出。
然后,老师开始消毒伤口,那刺鼻的消毒水味儿一下子弥漫开来。
病人疼得直咧嘴,我在旁边都能感觉到他的痛苦。
接着,老师仔细地检查伤口里有没有异物。
她拿着镊子,一点点地拨弄着,眼睛紧紧地盯着,那专注的神情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确定没有异物之后,老师开始给伤口缝合。
那针和线在老师的手里就像是听话的小精灵,一针一线,又准又稳。
我在旁边看得眼睛都不眨一下,心里默默地想着:“这得多难啊,我什么时候才能像老师这么厉害。
”缝合完伤口,就是包扎了。
老师教我怎么把纱布平整地覆盖在伤口上,然后用绷带一圈一圈地缠好,既要保证包扎牢固,又不能缠得太紧影响血液循环。
我小心翼翼地跟着老师的指示做,手还有点抖。
这一次的经历让我对外科护理学中的伤口处理有了特别深刻的认识。
原来,书上那些枯燥的步骤,在实际操作中是这么的关键和重要。
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都关系着病人的恢复和健康。
再说说术后护理吧。
有一次,我们病房里来了一位刚做完阑尾炎手术的大爷。
大爷脾气有点倔,术后不太愿意配合护理。
他觉得在床上躺着难受,总想起来活动活动。
我们护士就不停地跟他解释,刚做完手术不能乱动,不然伤口容易出问题。
大爷就是不听,还跟我们嚷嚷。
这可把我们急坏了,又不能跟大爷发脾气,只能好言好语地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