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学笔记
- 格式:docx
- 大小:33.75 KB
- 文档页数:15
第一章水、电解质、酸碱代谢失调病人护理病人的护理——第一难!!第一节正常体液平衡1.正常体液平衡(1)水的平衡(2)电解质的平衡(3)酸碱平衡2.水和钠代谢紊乱的护理(高渗性、低渗性、等渗性脱水、水过多、水中毒)(1)病因(2)病理生理(3)临床表现(4)辅助检查(5)治疗要点3.电解质代谢异常的护理(1)钾代谢异常:低钾、高钾1)病因病理 2)临床表现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5)护理措施(2)钙代谢异常:低钙、高钙1)病因 2)临床表现 3)治疗要点(3)磷代谢异常:低磷、高磷1)病因 2)临床表现 3)治疗要点4.酸碱平衡失调的护理(代酸、代碱、呼酸、呼碱)(1)病因病理(2)临床表现(3)辅助检查(4)治疗要点5.液体疗法及护理(1)护理评估(2)护理措施一、水的平衡(一)体液的含量与分布正常成年男性液体总量占体重的60%,女性为50%,婴幼儿为70%~80%。
体液中细胞内液男性占体重的40%,女性占35%。
细胞外液占20%,细胞外液中组织间液为15%,血浆为5%。
第一间隙——细胞内液所在的空间;第二间隙——细胞外液所在的空间。
这部分细胞外液不断地进行交换,对平衡水、电解质起重要作用——功能性细胞外液。
第三间隙——胸腔、腹腔、脑室和脊髓腔、关节和滑囊等腔隙的少量液体,属细胞外液,在体液平衡及调节中作用不大——非功能性细胞外液。
(二)24小时液体出入量的平衡摄入量(ml)排出量(ml)饮水1600 尿1500食物水700 无形失水800(1)呼吸蒸发300(2)皮肤蒸发500内生水200粪200总入量2500总出量25001.无形失水——不显性失水。
正常状态,皮肤和呼吸蒸发的水分,每日约850ml,在估计病人液体入量时,要计入。
体温每增高1℃,每日每公斤体重将增加失水3~5ml;明显出汗失水更多,汗液湿透一身衬衣裤约失水1000ml;气管切开病人呼吸失水量是正常的2~3倍,大面积烧伤和肉芽创面的病人水分丢失更为惊人。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1.水钠代谢紊乱的临床表现(1)高渗性缺水 依据缺水程度和临床症状轻重不同可分为三度:除缺水症状和体征外,出现脑除极度口渴外,出现缺水体征:约是体重的6%以上功能障碍的症状,如躁狂、幻觉、谵妄,甚至昏迷。
重度缺水约是体重的4%—6%唇舌干燥,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
伴有乏力、尿少和尿比重增高。
常有烦躁现象。
中度缺水约是体重的2%—4%除口渴外,无其他症状轻度缺水缺水量身体状况程度(2)低渗性缺水 依据缺钠程度可分为三度:以上表现加重,出现甚至不清,四肢发除上述表现外,还伴恶心、呕吐、脉搏软弱无力、疲乏、头晕、手足麻木;口轻度缺钠血清钠值0.75—1.25<120凉甚至意识模糊、木僵、惊厥或昏迷;肌痉挛性抽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可出现阳性病理体征;常伴休克重度缺钠0.5—0.75120—130细速,血压不稳定或下降,脉压差变小,表浅静脉塌陷,视力模糊,站力性晕倒;皮肤弹性减退,眼球凹陷;尿量减少,尿比重仍低,尿中几乎不含钠和氯(无渗尿)中度缺钠0.5130—135渴不明显;尿量正常或增多、尿比重低、尿Na +及Cl -含量下降(低渗尿)缺NaCl(g/kg 体重)(mmol/L )身体状况程度(3)等渗性缺水1) 缺水症状口渴不明显,甚至不口渴;尿量减少,尿比重增高;恶心、乏力、厌食、唇舌干燥、皮肤弹性降低、眼球下陷。
2) 缺钠症状以血容量不足的症状为主。
体液丧失达到体重的5%时,就有血容量不足的表现;当体液丧失达到体重的6%—7%时,休克表现明显常伴代谢性酸中毒;若因大量胃液丧失所致的等渗性缺水,可并发代谢性碱中毒。
2.低钾血症临床表现:(低钾三联征:肌无力、腹胀/肠麻痹、心律失常)1) 肌无力为最早表现、严重者有腱反射减弱、消失或软瘫2) 恶心、厌食,肠蠕动减弱,肠鸣音减弱,腹胀,麻痹性肠梗阻及绞痛,便秘3) 传导阻滞和节律异常4) 意识混乱,易受刺激,急躁不安, 嗜睡,抑郁5) 夜尿多、尿潴留6)反常性酸性尿诊断检查:血清K+浓度低于3.5mmol/L;尿量增多,尿比重下降;缺钾时典型的心电图改变为:T波降低、增宽、双相或倒置,随后出现ST段降低、QT间期延长和U波。
第四十一章骨科病人的一般护理【大纲】第一节牵引术与护理(一)牵引的目的和作用1.骨折、脱位的复位和固定。
2.矫形治疗。
3.缓解肌肉痉挛,防止畸形。
4.肢体制动,减轻疼痛,预防畸形和病理性骨折。
(二)牵引的种类1.皮肤牵引——间接牵引。
(1)胶布牵引(2)海绵带牵引优点:操作简便、无创,易于为病人接受。
缺点:承受力量小,一般不能大于4~5kg。
时间短,常常只能应用2~4周。
2.兜带牵引(1)枕颌带牵引——颈椎骨折、脱位,颈椎病和颈椎间盘突出症。
(2)骨盆带牵引——腰椎间盘突出症。
(3)骨盆悬吊牵引——骨盆骨折。
3.骨牵引——直接牵引。
优点:直接牵拉骨组织,力量大,对皮肤无刺激,可较长时间牵引。
缺点:要切开皮肤,骨钻打眼等,不易为病人接受。
同时有骨感染的可能。
(三)牵引用物(略)(四)护理措施1.对抗牵引——床脚抬高15~30cm。
2.并发症(1)皮肤破溃、压疮。
(2)牵引针滑脱。
(3)牵引针孔感染。
(4)足下垂:牵引时足部保持功能位。
(5)关节僵硬。
(6)坠积性肺炎。
(7)泌尿系感染和结石。
(8)过度牵引——定时测量肢体长度。
第二节石膏绷带术与护理(一)医用石膏的特性及其在骨科中的应用1.医用石膏的特性当熟石膏重新遇水后,形成结晶而硬化,在临床骨科中应用这一特性,固定骨折复位后的肢体。
X线不易穿透——包扎过厚影响X线观察。
2.医用石膏在骨科中的应用骨折固定、肢体制动。
(二)护理措施1.石膏干固前护理(1)禁止搬动和压迫——易折断和变形,严禁手指托扶和压迫。
(2)加速干固:可提高室温,加强通风,灯泡烘烤,红外线照射等。
但要防止烫伤。
2.保持石膏清洁石膏如轻微污染,可用湿布擦拭,但不要浸湿石膏。
3.观察血循环和神经患肢抬高,以利于静脉回流,注意观察肢体远端颜色、温度、感觉和运动。
如有疼痛、苍白、冰冷、发绀、麻木时——警惕石膏过紧——骨筋膜室综合征。
4.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1)压疮:不可向石膏内塞垫。
(2)失用性骨质疏松和关节僵硬——加强功能锻炼。
外科护理学重点知识点总结归纳一、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患者的护理。
1. 水和钠代谢紊乱。
- 等渗性缺水。
- 病因:消化液的急性丧失(如大量呕吐、肠瘘等)、体液丧失在感染区或软组织内(如腹腔内或腹膜后感染、肠梗阻、烧伤等)。
- 临床表现:恶心、呕吐、厌食、口唇干燥、眼窝凹陷、皮肤弹性降低等,但不口渴。
若在短期内体液丧失量达到体重的5%,即丧失细胞外液的25%时,患者则会出现脉搏细速、肢端湿冷、血压不稳定或下降等血容量不足的症状。
当体液继续丧失达体重的6% - 7%时(相当于丧失细胞外液的30% - 35%),则有更严重的休克表现。
- 治疗:消除病因,补充平衡盐溶液或等渗盐水。
- 低渗性缺水。
- 病因:胃肠道消化液持续性丢失(如反复呕吐、长期胃肠减压等)、大创面慢性渗液、应用排钠利尿剂而未注意补充钠盐、等渗性缺水治疗时补充水分过多。
- 临床表现:根据缺钠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轻度缺钠者血清钠浓度在135mmol/L以下,患者感疲乏、头晕、手足麻木,尿中Na⁺减少。
中度缺钠者血清钠浓度在130mmol/L以下,除上述症状外,还有恶心、呕吐、脉搏细速、血压不稳定或下降、脉压变小、浅静脉萎陷、视力模糊、站立性晕倒等表现。
重度缺钠者血清钠浓度在120mmol/L以下,患者神志不清、肌痉挛性抽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甚至昏迷。
- 治疗:积极处理病因,静脉输注含盐溶液或高渗盐水。
- 高渗性缺水。
- 病因:摄入水分不足(如食管癌患者吞咽困难、重危患者给水不足等)、水分丧失过多(如高热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暴露疗法等)。
- 临床表现:根据缺水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轻度缺水者除口渴外,无其他症状,缺水量为体重的2% - 4%。
中度缺水者有极度口渴、乏力、尿少和尿比重增高,唇舌干燥,皮肤失去弹性,眼窝下陷,烦躁不安等表现,缺水量为体重的4% - 6%。
重度缺水者除上述症状外,出现躁狂、幻觉、谵妄,甚至昏迷等脑功能障碍的症状,缺水量超过体重的6%。
外科护理学重点和笔记哎呀,一提到外科护理学,我的脑袋里就像塞进了一团乱麻。
不过,这门课虽然复杂,却也有它的重点和有趣之处。
先来说说外科护理学中的伤口处理吧。
记得有一次在医院实习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个腿部受伤的病人。
那伤口,看着可真让人揪心。
病人是个年轻的小伙子,骑摩托车不小心摔倒了,小腿上划开了一道长长的口子,血不停地往外渗。
带教老师带着我一起处理这个伤口,那时候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了。
老师先让我准备好消毒药水、纱布、绷带这些东西。
我手忙脚乱地把它们摆在治疗车上,心里紧张得不行,就怕自己弄错了。
老师特别耐心,她先轻轻地清洗伤口周围的血迹和脏东西,动作又轻又稳。
我在旁边看着,大气都不敢出。
然后,老师开始消毒伤口,那刺鼻的消毒水味儿一下子弥漫开来。
病人疼得直咧嘴,我在旁边都能感觉到他的痛苦。
接着,老师仔细地检查伤口里有没有异物。
她拿着镊子,一点点地拨弄着,眼睛紧紧地盯着,那专注的神情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确定没有异物之后,老师开始给伤口缝合。
那针和线在老师的手里就像是听话的小精灵,一针一线,又准又稳。
我在旁边看得眼睛都不眨一下,心里默默地想着:“这得多难啊,我什么时候才能像老师这么厉害。
”缝合完伤口,就是包扎了。
老师教我怎么把纱布平整地覆盖在伤口上,然后用绷带一圈一圈地缠好,既要保证包扎牢固,又不能缠得太紧影响血液循环。
我小心翼翼地跟着老师的指示做,手还有点抖。
这一次的经历让我对外科护理学中的伤口处理有了特别深刻的认识。
原来,书上那些枯燥的步骤,在实际操作中是这么的关键和重要。
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都关系着病人的恢复和健康。
再说说术后护理吧。
有一次,我们病房里来了一位刚做完阑尾炎手术的大爷。
大爷脾气有点倔,术后不太愿意配合护理。
他觉得在床上躺着难受,总想起来活动活动。
我们护士就不停地跟他解释,刚做完手术不能乱动,不然伤口容易出问题。
大爷就是不听,还跟我们嚷嚷。
这可把我们急坏了,又不能跟大爷发脾气,只能好言好语地劝。
外科护理学各章节重点笔记
外科护理学涵盖了众多章节和重点内容,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
为你详细介绍:
1. 术前护理,术前护理是外科护理的重要环节,包括患者术前
准备、手术室准备、患者情绪疏导等。
患者术前准备包括术前指导、皮肤准备、饮食禁忌等,手术室准备包括手术器械准备、手术室环
境消毒等,患者情绪疏导则需要护士具备一定的沟通技巧。
2. 术中护理,术中护理是外科护理的关键环节,包括手术器械
的熟悉与准备、围手术期监护、术中安全等。
护士需要熟悉各类手
术器械的名称和用途,保证手术进行过程中的器械准确使用,同时
要进行围手术期监护,包括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维持呼吸道通畅等,确保术中安全。
3. 术后护理,术后护理是外科护理的延续,包括术后监护、伤
口护理、疼痛管理等。
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时
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同时做好伤口护理,预防感染,进行疼痛管理,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4. 专科护理,外科护理学还包括了各种专科护理,如心胸外科护理、神经外科护理、整形外科护理等。
每个专科都有其特殊的护理重点,护士需要根据不同专科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保证患者得到最佳的护理效果。
总的来说,外科护理学的各章节都有其独特的重点内容,需要护士们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才能够做好外科护理工作。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到你,如果你有任何关于外科护理学的问题,都可以向我提出。
临床表现★、细胞外液量过少的处理原则1.治疗原发病,去除失衡的原因。
2.补液能口服者,可给液体口服。
不能口服者,给予静脉补液:①高渗性脱水,给5%葡萄糖溶液或0.45%氯化钠溶液。
②低渗性脱水,轻、中度者,给5%葡萄糖盐溶液;重度者,先晶后胶再高渗盐水,以尽快恢复血容量和纠正血钠过低。
③等渗性脱水,以等渗溶液补充。
★、补液时严格遵循定量、定性和定时的原则1.定量:生理需要+已丧失量+继续丧失量正常需要量(2000~2500ml/d)。
每日生理需要量为:体重的第一个10kg*100ml/ kg d+体重的第二个10kg*50ml/kgd+其余体重*20ml/kgd。
继续丧失量:体温每增高1℃,失水3~5ml/kg。
中度出汗,失水500~1000ml,失钠1.25~2.5g;出汗湿透一套衣裤时约失水1000ml,失钠2.5~3.8g。
气管切开,失水800~1200ml/d。
2.定时:先快后慢,第一个8小时补充总量的1/2,剩余的1/2总量在16个小时内均匀输入。
低钾血症:血清K+低于3.5mmol/L高钾血症:血清K+大于5.5mmol/L★、低钾血症1.口服补钾:10﹪氯化钾或枸橼酸钾2.静脉补钾:常用10%氯化钾静点。
静脉补钾注意事项①总量:根据低钾程度每日补钾60~80mmol/L(3~6g/d)。
②浓度:一般不大于3 g/。
③速度:不超过20~40mmol/h。
④尿量:一般在40ml/h或500ml/d以上,才能补钾。
⑤禁止静推:以免血钾突然升高,引起心跳骤停。
★、高钾血症5%碳酸氢钠或葡萄糖液加胰岛素,或口服阳离子交换树脂或保留灌肠,或予以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
★、休克休克前期失血量占全身血容量20%(800ml)以下→休克期20~40%(800~1600ml)→休克晚期40%(1600ml)以上。
休克指数:脉率/收缩压 0.5为无休克;>1.0~1.5表示休克;>2.0为严重休克。
第二十七章肠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解剖生理概要大纲1.解剖生理概要(1)小肠的解剖生理(2)阑尾的解剖生理(3)大肠的解剖生理(一)小肠的解剖生理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动脉——来自肠系膜上动脉;静脉——汇入门静脉。
(二)阑尾的解剖生理体表投影: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麦氏点。
阑尾动脉——无侧支的终末动脉——血运障碍时易致阑尾坏死。
(三)大肠的解剖生理包括: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下接直肠。
结肠的静脉——经肠系膜上下静脉——门静脉。
第二节阑尾炎病人的护理(1)急性阑尾炎1)病因、病理2)临床表现3)辅助检查4)治疗要点5)护理措施6)特殊类型急性阑尾炎的特点(2)慢性阑尾炎1)病因病理2)临床表现3)治疗要点一、急性阑尾炎(一)病因、病理1.病因最常见——阑尾管腔阻塞。
细菌感染——G-杆菌和厌氧菌。
2.病理——【总结TANG】病理改变临床表现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炎症只限于粘膜及粘膜下层较轻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病变扩展到阑尾壁各层并有小脓肿形成可形成局限性腹膜炎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阑尾腔内积脓,压力升高使阑尾壁血液循环障碍——坏疽、穿孔弥漫性腹膜炎阑尾周围脓肿化脓、坏疽或穿孔,被大网膜包裹并形成粘连形成炎性肿块块或阑尾周围脓肿——局限转归:①炎症消退;②炎症局限化;③炎症扩散:弥漫性腹膜炎,或引起化脓性门静脉炎、感染性休克。
(二)临床表现1.症状典型——转移性右下腹疼痛。
穿孔——腹膜炎和麻痹性肠梗阻。
盆腔位阑尾炎或出现盆腔脓肿时——大便次数增多、里急后重、黏液便(直肠刺激症状)。
较重者——全身中毒症状:体温升高、脉率增快等。
如发生门静脉炎——寒战高热和轻度黄疸,严重者可发生感染性休克。
2.体征最重要的体征——右下腹固定的压痛。
如腹膜刺激征范围扩大——阑尾穿孔。
右下腹触及边界不清、较为固定的压痛性包块——阑尾周围脓肿。
3.其他检查(1)结肠充气试验(Rovsing征):病人仰卧位,先用右手压迫左下腹部,再用左手反复挤压近侧结肠,结肠内积气可传至盲肠和阑尾,引起右下腹疼痛者为阳性。
外科护理学知识点背诵一、外科护理概述1. 外科护理的定义与目标2. 外科护理的历史与发展3. 外科护理的基本原则和实践二、术前护理1. 患者评估与准备- 病史收集- 心理支持- 术前指导2. 术前健康教育- 手术流程说明- 饮食与药物指导- 术后恢复预期3. 术前身体准备- 皮肤准备- 肠道准备- 血液准备三、术中护理1. 手术室环境与设备- 无菌原则- 手术室布局- 设备操作与维护2. 患者体位与安全- 体位安置- 压力点预防3. 手术配合与护理- 手术团队协作- 手术器械传递- 术中并发症处理四、术后护理1. 术后监测与评估- 生命体征监测- 伤口观察- 疼痛管理2. 术后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感染控制- 深静脉血栓预防- 肺栓塞预防3. 术后恢复指导- 活动与锻炼- 饮食调整- 复诊与随访五、特定外科疾病护理1. 创伤护理- 创伤评估- 急救措施- 长期护理2. 肿瘤患者护理- 化疗与放疗护理- 心理支持- 症状管理3. 器官移植护理- 术前评估- 免疫抑制药物管理六、外科护理操作技能1. 无菌技术操作- 洗手与消毒- 无菌物品处理- 无菌操作技巧2. 伤口护理- 伤口清洁与换药- 伤口感染识别- 伤口愈合促进3. 引流管护理- 引流管的放置与维护- 引流液的观察与记录- 引流管的拔除七、外科护理伦理与法律1. 患者隐私与信息安全2. 护理伦理原则3. 医疗事故处理与法律知识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外科护理学知识点的一个概览,每个部分都需要更详细的解释和实际的操作指导。
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还需要结合最新的临床指南和医院政策来执行护理操作。
此外,护理人员应当定期参加培训和继续教育,以保持知识和技能的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