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讲解模板:经腹腔镜肝囊肿切除开窗术
- 格式:ppt
- 大小:155.00 KB
- 文档页数:44
手术知情同意书姓名:*** 住院号:***姓名:*** 性别:男年龄:65岁住院号:***尊敬的患者:您好!根据您目前的病情,您有此手术适应症,医师特向您详细介绍和说明如下内容:术前诊断、手术名称、手术目的、术中拟使用高值医用耗材和仪器、术中或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手术风险及替代医疗方案等。
帮助您了解相关知识,作出选择。
疾病介绍和治疗建议术前诊断:[新建L单元]手术指征:肝囊肿体积较小多无临床症状,可随诊观察,无特殊处理,若体积较大或直径大于5cm,临床可予外科处理。
无手术禁忌症。
手术方式:腹腔镜下肝囊肿开窗术替代医疗方案:根据您的病情,目前我院主要有如下治疗方法和手术方式:1.经皮经肝穿刺肝囊肿硬化治疗:手术创伤小,但有一定复发率。
2.腹腔镜下肝囊肿开窗术--对边缘性肝囊肿,去除囊壁部分,并予以破坏囊肿内壁,创伤较小,恢复快,并复发率低。
3.开腹肝囊肿去顶开窗--创伤大,恢复慢,多用于较特殊部位肝囊肿或多发肝囊肿。
手术目的:去除病灶,缓解症状,明确诊断,控制疾病发展或达到根治目的。
手术部位:上腹部拟行手术日期:[手术日期]。
手术一次完成。
患者自身存在高危因素:无。
高值医疗耗材:无。
手术潜在风险和对策医生告知我如下手术可能发生的风险,有些不常见的风险可能没有在此列出,具体的手术式根据不同病人的情况有所不同,医生告诉我可与我的医生讨论有关我手术的具体内容,如果我有特殊的问题可与我的医生讨论。
1.我理解任何手术麻醉都存在风险。
手术知情同意书姓名:*** 住院号:***2.我理解任何所用药物都可能产生副作用,包括轻度恶心、皮疹等症状到严重的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3.我理解此手术可能发生的风险及医生的对策:1) 麻醉并发症,严重者可致休克,危及生命;2) 术中因解剖位置及关系变异变更术式,如中转开腹;3) 术中损伤神经、血管及邻近器官,如:胆总管、小肠、结肠等,致胆瘘、肠瘘等;4) 切口积液、感染、裂开、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瘘管及窦道形成,切口疝;5) 术中、术后伤口渗血、出血,可能需要行二次手术;6) 术后囊肿复发,继续增大;术后肠粘连,粘连性肠梗阻;7) 二氧化碳气腹造成的并发症:气体栓塞、皮下气肿、术后右侧肩背部疼痛等;8) 脑并发症:脑血管意外;9) 呼吸并发症:肺不张、肺感染、胸腔积液、气胸等;10) 心脏并发症: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衰、心跳骤停;11) 血栓性静脉炎,肺栓塞、脑栓塞、或其他部位栓塞;12) 出现术后腹胀、恶心、呕吐;13) 术中大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14) 其它目前无法预计的风险和并发症。
腹腔镜开窗引流术治疗肝囊肿的围手术期护理【关键词】腹腔镜开窗引流;肝囊肿;围手术期;护理【中图分类号】r65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217-01大多数肝囊肿较小时无任何症状当囊肿逐渐增大压迫邻近脏器,就会出现腹部不适、腹痛、黄疸,甚至门脉高压等症状①,以往肝囊肿的治疗方法包括开腹行囊肿开窗术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囊肿抽液术。
超声引导下穿刺虽损伤小,但术后患者复发率极高,且存在肝脏损伤出血的风险。
而开腹手术对患者造成的损伤大,如伤口疼痛严重,术后腹腔内黏连等②。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在腹腔镜下进行肝囊肿开窗引流术,具有手术视野广阔清晰,切口小,腹腔镜内其他脏器的干扰轻微,术后患者恢复快疼痛轻微,住院时间短等优势,目前已成为公认的肝囊肿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
我科自2006—2011开展该手术以来,共成功收治31例患者,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肝囊肿31例中,男性22例,女性9例;年龄35~67岁,平均40岁。
临床症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腹部饱胀或疼痛。
其中有右上腹胀痛 24例,体检时发现19例。
囊肿部位:右叶22例,其中位于膈面10例(包括膈顶部5 例,膈面右后下2例),脏面12例;左叶12 例,其中位于膈面5例,脏面7例;左右两叶均有多发囊肿2例。
囊肿直径3.7~12.8 cm,平均7.8 cm 合并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 4例。
辅助检查:均行ct扫描以明确囊肿的位置,排除寄生虫性肝囊肿、肝包虫病、肝内胆管囊性扩张症、肝癌及其它肝占位性病变等。
1.2 手术方法: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气腹压力设定为12~14 mm hg。
脐部为观察孔,左、右锁骨中线脐部水平线上约10 cm 为主操作孔及辅助操作孔。
定位囊肿后用电凝钩先穿破囊肿,见胆汁样液体流出则证明囊肿与胆道相通,应中转开腹。
若囊液清亮无色,则用吸引器插人囊腔吸净囊液。
于囊肿的最低部位处进行囊肿壁切除术。
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术20例临床治疗体会杨昂;潘耀振【摘要】@@ 非寄生虫性肝囊肿(non-parasitic hepatic cyst,NPHC)是肝脏较为常见的良性疾病,发展慢,预后好.目前国内一般认为对于直径<5 cm无症状的囊肿不需特殊治疗,而对于>5 cm或出现压迫症状时,可考虑外科治疗.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20例肝囊肿患者采用腹腔镜开窗引流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期刊名称】《贵州医药》【年(卷),期】2011(035)009【总页数】2页(P804-805)【作者】杨昂;潘耀振【作者单位】贵州省六枝特区人民医院外一科,553400;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肝胆外科,55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7.3+3非寄生虫性肝囊肿(non-parasitic hepatic cyst,NPHC)是肝脏较为常见的良性疾病,发展慢,预后好。
目前国内一般认为对于直径<5 cm无症状的囊肿不需特殊治疗,而对于>5 cm或出现压迫症状时,可考虑外科治疗[1]。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20例肝囊肿患者采用腹腔镜开窗引流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肝囊肿病人20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 6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 51.5岁。
有上腹胀痛不适16例,体检时发现4例。
术前诊断均经B超及CT或MRI确诊,并排除肝包虫病的可能。
囊肿情况:单发性肝囊肿15例,多发性肝囊肿5例,最大囊肿直径 20 cm,最小7.5 cm,平均直径为11.5 cm,单纯肝右叶囊肿11例,单纯肝左叶囊肿7例,双侧均有者2例。
1.2 手术方法1.2.1 麻醉和体位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取头高脚低仰卧位,根据肝囊肿部位可采用向左或向右倾斜30°,以便于手术野显露。
1.2.2 手术步骤首先于脐上缘做1 cm弧形切口置入气腹针。
建立人工气腹(CO2),压力维持在1.6 kPa。
单纯性肝囊肿腹腔镜开窗术后复发原因分析及对策目的探讨单纯性肝囊肿腹腔镜开窗引流术后复发的原因,并探讨降低其复发率的策略。
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本院67例单纯性肝囊肿腹腔镜下开窗引流术的临床资料。
结果65例随访1~5年,6例复发,复发率为9.23%(6/65)。
4例由于囊肿位置特殊(Ⅶ、Ⅷ段)开窗过小致复发;1例由于囊壁处理不当复发;1例由于多房性囊肿之间的透明隔未予切开而遗留小囊肿致复发。
结论适应证选择不当、囊肿开窗过小、囊壁周围粘连闭合、遗漏小囊肿以及囊壁处理不当是导致复发的主要原因。
严格掌握单纯性肝囊肿腹腔镜开窗术手术适应证,并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是降低复发率的关键。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auses of recurrence of hepatic cysts after laparoscopic fenestration and to reduce their recurrence rate.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67 cases clinical dates of laparoscopic fenestration of hepatic cyst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Sixty five cases were followed up from 1 to 5 years, and found 6 cases of recurrence, their recurrence rate was 9.23%(6/65). 4 cases fenestration were made too small because of unusual positions(Ⅶ, Ⅷabove)and recurred; improper management of the cyst wall caused 1 case recurrence; the recurrence of 1 cases multilocular hepatic cyst because its pellucidum septums were not cut absolutely and left small cysts. Conclusion Improper selection of patients, too small fenestration of cyst, adhesion between the residual cyst wall and the surrounding tissue, omissing small cysts and improper management of the cyst wall are main reasons for the the recurrence. Controlling the indications of laparoscopic fenestration of simple hepatic cyst strictly and choosing appropriate treatments are the key of decreasing the recurrence rate.[Key words] Simple hepatic cyst; Fenestration; Laparoscopic; Recurrence单纯性肝囊肿的治疗并不要求囊肿完全切除,故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因其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成为治疗肝囊肿有效的、可选择的治疗手段。
腹腔镜下肝囊肿去顶减压术围手术期护理常规【概念】单纯性肝囊肿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肝囊肿传统的治疗方法为开腹手术治疗,包括囊肿切除、肝叶切除。
目前应用较多的是腹腔镜下肝囊肿去顶减压术。
此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瘢痕小、痛苦轻,与传统开腹手术护理相比简便容易。
【临床表现】囊肿大多数因为很小对人体没有什么影响,对肝脏也没有影响,因此也没有什么症状,绝大部分都是在体检时发现。
当囊肿越长越大、越长越多时就会出现症状。
当囊肿直径达10多厘米时可能会出现压迫症状,比如压迫胃、压迫肠出现上腹部饱胀感;压迫膈肌影响呼吸;肝门部的囊肿压迫胆管可出现黄疸;多囊肝压迫使正常肝组织越来越少,肝功能受到影响。
如果囊肿内细菌入侵感染,可以出现腹痛与发热。
创伤性肝囊肿除了有外伤史外,可以有右上腹部疼痛,发热等。
炎症性肝囊肿常见的症状是反复发作的腹痛、发热、黄疸。
肿瘤性肝囊肿可以出现腹部膨隆、腹胀、消瘦等。
肝包虫性可以有过敏反应、腹痛、腹胀、腹部包快、肝大、发热、黄疸、腹水等。
【手术方式】手术治疗方法患者取仰卧位,碘伏消毒,铺巾取剑突下、脐下缘、及右侧腹分别0.5~1。
ocm的穿刺口,造气腹置镜气腹压力设定为10~12mmhg.囊肿开窗去顶后,吸净其液体后其旁放置引流管。
腹腔镜肝囊肿去顶减压术【适应症】1 位于肝脏表面直径大于5厘米以上的单发性肝囊肿,除外寄生虫性囊肿、肝囊腺病、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症2 肝囊肿合并较大的肾囊肿或脾囊肿,可同时行开窗术3 经穿刺抽液效果欠佳或复发者4 单纯性肝囊肿合并感染出血者,无全身其他脏器严重疾病【禁忌症】1 曾有上腹部手术史者2 近期有囊肿穿刺治疗史者3 囊肿恶变者4 囊肿位于右肝后叶或与膈肌之间有广泛粘连,腹腔镜下难以接近囊肿者5 影像检查发现与胆道相通者【术前护理】1.术前常规化验检查:完善肝功能系列、血常规、凝血、传染病、彩超,CT ,心电图,心脏彩超,2. 腹腔镜手术的皮肤准备非常重要,特别是脐部,因为脐部是腹腔镜最常用的戳口部位,所以要彻底清洁脐部的污渍。
腹腔镜开窗术与开腹开窗术治疗肝囊肿临床疗效比较观察发表时间:2015-10-21T14:19:30.850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24期供稿作者:薛军[导读] 陕西省韩城市人民医院肝囊肿是一种常见且多发的肝脏良性疾病[1]。
临床上具有多种手术方式治疗肝囊肿,其中包括开腹开窗术、囊肿引流术等。
薛军(陕西省韩城市人民医院 715400)【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开窗术与开腹开窗术治疗肝囊肿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我院接受肝囊肿治疗的4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
对照组采用开腹开窗术,治疗组采用腹腔镜开窗术。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也低于对照组,且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对照组为50.00%,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且P<0.05。
结论:腹腔镜开窗术与开腹开窗术治疗肝囊肿均有改善作用,但是腹腔镜开窗术疗效更为显著,且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开窗术;开腹开窗术;肝囊肿【中图分类号】R4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4-0046-02前言肝囊肿是一种常见且多发的肝脏良性疾病[1]。
临床上具有多种手术方式治疗肝囊肿,其中包括开腹开窗术、囊肿引流术等。
目前,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发展,腹腔镜开窗术被广泛地应用于肝囊肿疾病治疗中,且疗效较为显著。
因此,为了更好地治疗肝囊肿,我院对肝囊肿患者分别行开腹开窗术和腹腔镜开窗术进行治疗,并取得满意成绩,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肝囊肿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排除心、肾、肝等严重疾病的患者,随后通过随机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
对照组20例,11例男性,9例女性;年龄26~58岁,平均年龄(32.15±8.95)岁;肝囊肿直径为4.81~10.21cm,平均直径(8.23±2.07)cm;其中12例单个囊肿、8例2个以上囊肿。
肝囊肿的腹腔镜开窗治疗体会目的观察分析腹腔镜下肝囊肿开窗引流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88例患者,分为腹腔镜组和传统开腹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
结果腹腔镜组在各项临床数据方面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开窗引流术完全可以取代开腹手术治疗单纯性肝囊肿。
标签:开窗引流术;单纯性肝囊肿肝囊肿是较为常见的肝脏良性疾病,主要原因是胚胎发育期肝内胆管及淋巴上皮异常增生及分泌物潴留所致[1]。
大多数患者临床无症状不需特殊治疗,出现症状或并发症时予以干预。
传统的开腹治疗存在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多、术后恢复较慢等弊端。
而腹腔镜开窗引流术成为目前微创治疗该疾病最常用的方法。
笔者回顾性分析武警北京总队第二医院普通外科2004年10月~2014年6月行腹腔镜开创引流术治疗的单纯性肝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单纯性肝囊肿最佳治疗方案。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①经腹部超声、CT确诊的单纯性肝囊肿患者;②伴有症状或并发症;③行腹腔镜开窗引流术治疗,并排除多囊肝及肝内胆管囊性扩张患者。
1.2临床资料经腹部彩超或CT确诊的伴有症状或并发症的单纯性肝囊肿患者88例,其中腹腔镜组51例患者,男20例,女31例。
年龄26~73岁,囊肿直径5~13cm;传统开腹治疗37例患者,男11例,女26例。
年龄19~69岁,囊肿直径6~17cm。
1.3方法腹腔镜开窗引流术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脐部建立压力为12mmHg的二氧化碳气腹,置入腹腔镜后探查肝囊肿的位置、大小和数目。
穿刺囊肿抽液检查证实囊肿没有与胆道相通者,沿着囊肿与肝正常组织交界处尽可能切除囊壁,电凝处理残余的囊壁,创面检查止血,残余囊壁较多时放置引流管,待引流液低于20ml后拔除。
传统开腹手术采用硬膜外麻醉,在右上方腹部斜切口开腹,开腹后切除囊壁,吸净囊液,碘伏涂抹内壁后关腹。
腹腔镜治疗肝囊肿的指征及手术操作技巧分析作者:李浩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第29期【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肝囊肿的指征及手术操作技巧。
方法进行腹腔镜治疗的40例肝囊肿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总结其指征和处理方法。
结果 40例患者手术成功,无一例进行中转开腹。
术后随访, 5例患者肝囊肿原位复发,占12.5%, 1例患者发生术后胆漏,占2.5%,无一例患者出现腹腔脓肿及出血现象。
结论腹腔镜治疗肝囊肿应严格掌握其指征,同时按照患者囊肿的数目、大小及部位等选择最适宜的治疗方法,以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患者复发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腹腔镜;肝囊肿;指征;手术操作肝囊肿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属于肝脏良性疾病[1]。
临床治疗肝囊肿具有多种有效手段,包括开腹囊肿开窗术、囊肿切除术及囊肿引流术等,目前,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之上,其疗效显著且患者创伤小,恢复较为迅速。
故本文对腹腔镜治疗肝囊肿的指征及手术操作技巧进行了分析讨论,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院于2012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40例肝囊肿患者中,男12例,女28例,患者的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36.5±10.2)岁,病程0.5~14年,平均病程(5.7±1.3)年。
其中, 26例为单发囊肿, 14例为多发囊肿;14例为肝左叶, 19例为肝右叶, 7例为左右叶。
肝囊肿直径4~14.5 cm,平均直径(5.3±2.4)cm, 10例为10 cm以上,23例为5~10 cm, 7例为5 cm以下。
13例患者无临床症状但囊肿呈渐进性增大, 27例患者伴有腹痛、上腹部不适及腹胀等症状。
40例患者均经MRI或者CT检查确诊,排除肝脏囊性肿瘤、肝血管瘤和肝包虫病的患者。
1. 2 方法患者进行手术前,常规放置胃管以避免出现胃胀气现象,防止对手术操作和观察造成影响。
肝囊肿实施腹腔镜开窗引流术的临床分析目的:分析肝囊肿实施腹腔镜开窗引流术的效果。
方法:将2015年6月-2017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6例肝囊肿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使用开腹开窗引流术治疗;观察组使用腹腔镜开窗引流术治疗。
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
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实施开腹开窗引流术相比,对肝囊肿患者实施腹腔镜开窗引流术治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身体的康复。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laparoscopic open window drainage of hepatic cyst.Method:86 patients with hepatic cysts admitted by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5 to May 2017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laparotomy open window drainage.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laparoscopic open window pared the clinical indicators of the two groups.Result:The operation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recovery time of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and the time of hospitalization were all shor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was less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Compared with the operation of open ventral drainage,the operation of laparoscopic open window drainage for patients with hepatic cyst can reduce the blood volume and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the body.[Key words] Liver cyst;Laparoscope;Open window drainage肝囊腫是一种良性肝脏病变,是临床上的常见病。
腹腔镜单纯性肝囊肿去顶开窗术的手术配合张小玲;尹金华【摘要】@@ 肝囊肿开窗术是治疗单纯性肝囊肿的主要方法,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患者创伤小,目前已成为首选术式[1].2009年4月至2010年9月我院成功施行25例腹腔镜肝囊肿去顶开窗术,疗效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道如下.【期刊名称】《腹腔镜外科杂志》【年(卷),期】2011(016)006【总页数】2页(P465,470)【关键词】肝囊肿;开窗术;腹腔镜检查【作者】张小玲;尹金华【作者单位】南城人民医院,广东,东莞,523071;南城人民医院,广东,东莞,523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7.3肝囊肿开窗术是治疗单纯性肝囊肿的主要方法,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患者创伤小,目前已成为首选术式[1]。
2009年4月至2010年9月我院成功施行25例腹腔镜肝囊肿去顶开窗术,疗效满意。
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25例患者中男18例,女7例,31~62岁,平均38岁。
病程2个月~2年,平均9个月;右上腹不适6例,无症状19例;肝左叶囊肿8例,肝右叶囊肿14例,肝左、右叶多发性囊肿3例。
囊肿直径4.0~15cm,平均8.9cm。
手术时间45~70min,术中出血量2 ~3ml。
2 护理2.1 术前准备2.1.1 术前访视术前1d访视患者。
由于腹腔镜技术未被患者所熟知。
因此,医护人员需详细、耐心地介绍腹腔镜手术的优点,如诊断明确、创伤小、康复快、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
借助播放手术视频,图文并茂、简单通俗地讲解整个麻醉及手术过程。
重点介绍术前注意事项,以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取得患者对手术及护理工作的理解和配合。
2.1.2 患者准备按医嘱进行皮肤准备,彻底清洁脐部污垢,以防感染。
术前12h禁食,4h禁饮,并留置胃管、尿管。
2.1.3 器械准备腹腔镜手术系统及专用器械一套,冲洗吸引系统,高频电刀,长穿刺针。
术前保证各器械消毒到位,仪器设备性能正常。
165CH INA FO REIGN MEDIC AL TRE ATMENT 中外医疗现 代 护 理肝囊肿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肝脏良性疾病,一般分为多发性肝囊肿或多囊肝及单发性肝囊肿[1]文献报道本病多见女性尤以中老年女性更多,男女发病比率之比为1∶4[2]。
发病部位以肝右叶居多,约为肝左叶的2倍。
对直径>6cm的肝囊肿比较适合行囊肿开窗引流术[3]。
我科2000年至2003年共收治肝囊肿患者12例,2004年1月至2010年8月收治85例,其中2004年以后收治的患者采用了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去顶引流术的方法,经过系统综合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4年1月至2010年8月我科收治了85例肝囊肿患者,其中男性19例,女性66例,年龄28~85岁。
多发性肝囊肿32例,单发性肝囊肿53例。
85例均采用了腹腔镜开窗去顶引流术进行治疗,住院时间为3~7d。
1.2 手术治疗方法患者取仰卧位,碘伏消毒,铺巾取剑突下、脐下缘、及右侧腹分别0.5~1.0cm的戳口,造气腹置镜气腹压力设定为10~12mmHg。
囊肿开窗去顶后,吸净其液体后其旁放置引流管。
2 护理2.1 心理护理腹腔镜手术是近年来开展的手术,多数患者可能对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不了解而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担心不能把囊肿处理干净,责任护士主动向患者介绍腹腔镜手术的过程、优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帮助患者消除手术顾虑。
2.2 术前护理腹腔镜手术的戳口虽然小,但皮肤准备也非常重要,特别是脐部,因为脐部是腹腔镜最常用的戳口部位,所以要彻底清洁脐部的污渍。
2.3 术后护理2.3.1 一般护理 术后给予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血压和意识,每30分钟测量1次,术后去枕平卧6h,头偏向一侧,给予氧气吸入氧流量为2~3L/min,保持呼吸道畅通,6h后给予半卧位。
2.3.2 引流管护理 保持引流管通畅,每2小时挤压1次,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性状,妥善固定,应可能不固定于床上。
***医院
*** HOSPITAL 手 术 记 录
姓名:*** 住院号:***
第(1)页
姓名***,性别男,年龄72岁,病室肝胆外科,床号09。
手术日期: [手术时间] 至 [手术时间]
术前诊断:1.
术中诊断: 1.
手术名称:[手术名称]
手术指导者:[手术指导者]
手术者:[手术者] 助 手:[助手]
麻醉方式:[麻醉方式] 麻醉者:[麻醉者]
手术经过、术中出现的情况及处理: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巡回护士三方核查无误后,患者取仰卧位,气管插管全麻,常规消毒术野,铺巾。
脐下切开皮肤1.0cm ,气腹穿刺针建立CO2气腹。
右侧锁骨中线上置1.0cm Trocar ,左侧锁骨中线上置0.5cm Trocar ,分别置入腹腔镜及相应器械。
镜下探查:肝脏色泽、大小、质地正常,肝右叶表面可见一囊肿,直径约cm ,切除囊肿壁,保留正常肝组织,囊腔未见明显出血及胆瘘,所切除囊壁自右侧穿刺孔取出,创面放置一橡胶引流管自右下腹穿刺孔引出固定,查无活动性出血,清点器械纱布无误后,排除气腹,拔除各Trocar ,各穿刺口无活动性出血,缝合关闭各切口,腹壁无皮下气肿。
手术顺利,术中出血少,麻醉效果好,术后病人送PACU 。
给予补液对症治疗。
术者签名:[术者签名]
记录者:[记录者]
日期:[日期]。
必要时需加查项目费用是价格注:医疗机构申报时应明确治疗方案及结算价格。
肝囊肿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肝囊肿(ICD-10:K76.811)行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术(ICD-9-CM-3:50.296)。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普通外科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第1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7版)、《黄家驷外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症状:早期无明显症状。
囊肿增大压迫邻近脏器可有食后饱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右上腹部隐痛不适,偶有压迫胆道致梗阻性黄疸。
囊液感染时可出现寒战、发热、腹痛。
囊肿破裂、囊内出血或带蒂囊肿扭转时可出现急腹痛。
2.体征:右上腹肿块及肝肿大,肿块随呼吸移动,表面光滑,有囊性感,无明显压痛,多发肝囊肿在肝脏表面可触及散发囊性结节。
3.实验室检查:多无特异性表现,合并感染时可有白细胞增高;压迫肝脏及胆管时可出现肝功异常及胆红素升高;肿瘤标志物阴性。
4.影像学检查:B超、CT检查可明确诊断。
根据病情可选择X线、钡餐、MR、放射性核素肝扫描等。
5.多发性肝囊肿应注意肾及其他脏器有无并发囊肿及先天性畸形。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普通外科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第1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7版)、《黄家驷外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拟行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术:适合大的出现压迫症状的单纯性肝囊肿。
(四)标准住院日为6-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76.811肝囊肿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2天(指工作日)。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3)腹部超声,上腹部CT;(4)心电图、胸部X线透视或平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