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第1课时(学生版)
- 格式:docx
- 大小:368.13 KB
- 文档页数:7
化学反应的速率第1课时◆ 教学目标1.知道化学反应是有历程的,认识基元反应。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形成不同的反应可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观念。
2.证据推理: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原理,设计实验学会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方法,通过对比的方法,发展基于变量关系的证据推理素养。
◆ 教学重难点重点:化学反应的概念及计算 难点: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视频】如需使用此资源,请插入资源 “【情境素材】化学反应速率”。
【讲授新课】一、化学反应是有历程的1.基元反应:大多数化学反应都是分几步完成的。
其中的每一步反应称为基元反应。
例如,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在点燃或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可以发生爆炸式反应生成液态水,实际上,要经历大约12步反应才能完成,主要的四步如下: H 2――――――→点燃或催化剂2H· H·+O 2―→·OH +O· O·+H 2―→·OH +H· ·OH +H 2―→H 2O +H·以上每一步都是氢气和氧气生成水的反应中的一个基元反应。
其中微粒H·、·OH 和O·存在未成对电子,它们称为自由基(H·和O·也称为自由原子)。
自由基的反应活性很强,寿命极短。
2.反应历程基元反应构成的反应序列称为反应历程(又称反应机理)。
基元反应的总和称为总反应。
由几个基元反应组成的总反应也称复杂反应。
平常所写的化学方程式是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它只能表示出最初的反应物和最终的反应产物以及它们之间的化学计量关系。
也有一些化学反应是反应物一步直接转化为反应产物的,其总反应就是基元反应,这类反应又称为简单反应。
3.影响反应历程的因素不同的化学反应,反应历程不同,反应物的结构和反应条件决定着一个反应的反应历程。
4.化学反应速率千差万别的原因反应历程的差别是造成化学反应速率不同的主要原因。
高一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三节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第1课时)一、教材分析《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3节《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第1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本节内容是对前两节内容的拓展和延伸。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化学反应特征的认识更深入、更全面,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完整而又合理的知识体系。
本节内容是后面学习化学反应限度概念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2)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3)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1) 通过在化学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理解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培养实验观察能力及分析探究能力;(2)通过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原因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质疑精神。
(2)通过同组合作实验和全班共同交流培养合作精神和与人沟通交流分享的精神。
(3)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的学习中渗透辩证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难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四、教学方法1.实验法:课堂探究实验:实验2-5和实验2-6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完成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6-7人一组,多媒体教室内教学。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化学反应的速率教学设计思路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主要是高一下期普通班的同学。
1、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时内容是前两节内容的延续,在前面两节中,教材着重探讨化学能与形式的能量(如热能和电能)的转化,本节教材则是从另一个角度研究化学反应,探讨人类面对具体的化学反应要考虑的两个基本问题: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的限度的影响。
教材从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大量化学现象和化学实验入手,引出反应速率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又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这部分内容是后面学习化学反应限度概念的基础。
通过学习本节使学生对化学反应特征的认识更深入、更全面,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完整而又合理的知识体系。
2、学情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储备了一定的相关知识,诸如了解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有影响等,积累了一些化学反应及方程式,掌握了最基本的实验技能。
本节内容的教学目标重点不是在知识的深度上,而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问题解决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体会到化学学习的乐趣,并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因此,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探究是本节课关键所在。
教学方案设计一、教学设计知识与技能: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因、外因。
过程与方法:能够设计简单实验方法测定并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通过实验的过程强化控制变量这一思想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科学探究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并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热点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教学难点:控制变量的对比实验思想在科学探究实验中的综合运用。
三、教学过程【教师小结】MnO2粉末、KI粉末、K2Cr2O7粉末、CuCl2粉末都可以催化H2O2溶液的分解,并且催化作用不同。
2.1.1化学反应速率(第1课时)一、核心素养发展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形成不同的反应可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观念。
2.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原理,设计实验学会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相关计算;2.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方法。
难点:化学反应速率相关计算。
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总结归纳法、分析法、推导法等四、教学过程【导入】展示相关图片,有些化学反应人们希望能快一些,如合成氨、工业炼铁等;有些化学反应人们希望其越慢越好,如塑料老化、钢铁生锈,因此,调控化学反应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讲解】回顾高一的相关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1)概念: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过程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2)表示方法:可用单位时间内或者(均取正值)来表示。
【生】反应物浓度的减少,生成物浓度的增加。
【问】表达式和常用单位是?【生】【讲解】注意:用浓度变化表示化学反应速率适用于气体和溶液中的溶质,不适用于固体和纯液体。
计算反应速率一般用“三段思维法”,即起始、转化、某时刻量的情况来考虑,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各物质的量及变化非常清晰,一目了然。
m A(g)+n B(g)⇌p C(g)+q D(g)c始/mol·L-1a b00c转/mol·L-1mx nx px qxc t/mol·L-1a-mx b-nx px qx计算中注意以下量的关系:①对反应物:c(转化)=c(起始)-c(某时刻)①对生成物:c(转化)=c(某时刻)-c(起始)对于化学反应a A+b B===c C+d D若用v表示化学反应速率;Δc表示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绝对值);Δt表示一定时间间隔,则用A、B、C、D四种物质分别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表达式为:v(A)=____________;v(B)=____________;v(C)=____________;v(D)=____________。
《化学反应速率》说课稿(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化学反应速率》说课稿《化学反应速率》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的XX号考生,我说课的题目是《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第1课时的内容: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第一课时)说课稿作者:许丹萍衷明华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年第22期【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01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第一课时。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三维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首先是教材分析,本课题选自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
课本内容从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化学现象和化学实验入手,引出反应速率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又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这部分内容是后面学习化学反应限度概念的基础。
本节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理论性强。
为了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部分内容,教材中列举了大量的生活和生产实际。
同时,利用了“思考与交流”和“科学探究”等小栏目来帮助学生一步一步由浅入深地掌握这部分内容。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普通班学生。
在知识的储备上,通过前一專题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化学反应的本质和化学键的相关知识。
在此既基础上,就比较容易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首先取决于反应物分子的内部结构即内因,外界条件如温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因。
在能力储备上,学生已经学了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已有一定的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能够对实验有很好的把握,具备了一定的化学思维能力。
能够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并较好地把握学习内容。
结合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确定了以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基本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2.能够学会有关反应速率的简单计算。
3.熟悉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化学反应速率定义的探究,培养学生对比分析、归纳总结能力。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第1课时 化学反应的速率一、化学反应速率1.概念: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过程进行的快慢的物理量。
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表示。
2.计算公式及单位:化学反应速率常用v (B)表示,其计算公式为v (B)=Δc (B )Δt 其中,v 表示B 物质的反应速率,Δc 表示B 物质浓度的变化值,Δt 表示反应的时间变化,化学反应速率的常用单位为mol·L -1·min -1或mol·L -1·s -1。
3.实例:某反应的反应物A 浓度在5 min 内由6 mol·L-1变成了1 mol·L -1,则v (A)= 。
判断正误将4 mol A 和2 mol B 在2 L 容器中混合,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固)+B(气)===2C(气)+D(液)+3E(气),若2 s 后测C 的物质的量为2 mol 。
现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v (A)=0.5 mol·L -1·s -1( ) (2)v (B)=-0.25 mol·L -1·s -1( ) (3)v (C)=0.5 mol·L -1·s -1( ) (4)v (D)=0.25 mol·L -1·s -1( ) (5)v (E)=0.75 mol·L -1·s -1( ) (6)以上物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是某一时刻的瞬时速率( ) (7)以上物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是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深度思考已知反应:4NH 3(g)+5O 2(g)===4NO(g)+6H 2O(g)在5 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
20 s 后,NO 的物质的量增加了1.6 mol 。
(1)此时用NO 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v (NO)是多少?(2)20 s 后,NH 3、O 2、H 2O 物质的量变化了多少?用NH 3、O 2、H 2O 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v (NH 3)、v (O 2)、v (H 2O)分别是多少?(3)同一反应在相同时间内,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其数值是否相同?表示的反应快慢是否相同?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其数值有什么规律?归纳总结对化学反应速率的正确理解(1)化学反应速率无负值。
不论是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还是用单位时间内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均为正值。
(2)化学反应速率是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而不是某一时刻的瞬时速率。
(3)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视为常数,Δc =0,因此不用固体或纯液体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4)在同一化学反应里,用不同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可能不同,但意义相同,所以描述反应速率时必须指明具体的物质。
(5)关系式法: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量之比=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之比=化学计量数之比。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内因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决定因素。
2.外因(其他条件不变)[实验探究] (1)探究温度对H 2O 2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产生气泡由快到慢的顺序: > >实验结论升高温度,反应速率 降低温度,反应速率(2)探究催化剂对H 2O 2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产生气泡速率的相对大小: > , > 实验结论催化剂 H 2O 2分解反应的速率(3)浓度、固体的表面积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问题探究](1)实验室常用约30%左右的硫酸(浓度约3.7 mol·L -1)与锌粒反应制取氢气,当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气泡变得稀少(锌粒还有剩余),如果添加一些适当浓度的硫酸溶液到反应容器中,气泡又重新增多。
原因是什么? 提示: (2)人们常把固体试剂溶于水配成溶液后再进行化学实验,原因是什么? 提示: 。
(3)实验时,通常要将两种块状或颗粒状的固体药品研细,并混匀后再进行反应。
原因是什么? 提示: [探究结论]影响因素 规律内因 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反应物的化学性质越活泼,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反之化学反应速率越慢外因浓度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减小温度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降低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减小催化剂一般地,使用催化剂能极大地加快反应速率固体的表面积增大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其他光照、溶剂、形成原电池等,也能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判断正误(1)钾与水反应的反应速率比钠与水反应的反应速率快的原因是钾、钠本身性质决定的,钾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钠的()(2)铁粉与一定浓度的盐酸反应时,增加铁粉的用量可以加快反应速率()(3)夏天的时候,牛奶保存时间短,原因是夏天温度高,加快牛奶腐败速度()(4)化工生产过程中常常使用催化剂来加快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5)实验室常用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取CO2,不用纯碱与盐酸反应制取CO2的原因是大理石是块状的,纯碱是粉末状,纯碱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太快,难于控制和收集()(6)相同条件下,铁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硫酸和盐酸制取氢气,反应速率相同()深度思考1.下表是某种金属与稀硫酸反应时测得的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金属质量/g金属状态c(H2SO4)/mol·L-1V(H2SO4)/mL溶液温度/℃金属消失所需时间/s反应前反应后①0.10丝0.5502034500②0.10粉末0.550203550③0.10丝0.7502036250④0.10丝0.8502035200⑤0.10粉末0.850203625⑥0.10丝 1.0502035125⑦0.10丝 1.050355050⑧0.10丝 1.1502034100⑨0.10丝 1.150304440(1)反应速率最大的是实验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下同),反应速率最小的是__________。
(2)实验③和实验④是探究________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⑥和实验⑦是探究__________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3)实验②中金属消失的时间比实验①短,原因是_________,实验②反应后温度较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归纳总结变量控制科学研究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研究方法,使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几个单因素的问题,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将几个单因素问题的研究结果加以综合。
2.一定条件下,分别对反应C(s)+CO2(g)2CO(g)进行如下操作(只改变该条件):①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②增加反应物C的用量;③缩小反应体系的体积;④减少体系中CO的量。
上述措施中一定能使反应速率显著变大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D.①③归纳总结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有气体参加的反应,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质是改变体积,使反应物的浓度改变。
(1)压缩体积或充入气态反应物,使压强增大,都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2)体积不变,充入不参与反应的气体。
虽然总的压强增大,但反应物浓度不发生变化,故化学反应速率不变。
随堂演练知识落实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B.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反应物的性质C.化学反应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生成某物质的质量的多少来表示D.化学反应速率常用单位有mol·L-1·s-1和mol·L-1·min-12.已知合成氨反应N2(g)+3H2(g)高温、高压2NH3(g),其浓度数据如下:催化剂N2H2NH3起始浓度/mol·L-1 1.0 3.002 s末浓度/mol·L-10.6 1.80.8当用氨气浓度的增加来表示该化学反应的速率时,其速率为()A.0.2 mol·L-1·s-1B.0.4 mol·L-1·s-1 C.0.6 mol·L-1·s-1D.0.8 mol·L-1·s-13.把下列四种X溶液分别加入四个盛有10 mL 2 mol·L-1盐酸的烧杯中,均加水稀释到50 mL,此时,X和盐酸缓慢地进行反应,其中反应最快的是()A.10 ℃ 20 mL 3 mol·L-1的X溶液B.20 ℃ 30 mL 2 mol·L-1的X溶液C.20 ℃ 10 mL 4 mol·L-1的X溶液D.10 ℃ 10 mL 2 mol·L-1的X溶液4.实验室用锌粒与2 mol·L-1硫酸溶液制取氢气,下列措施不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是()A.用锌粉代替锌粒B.改用3 mol·L-1硫酸溶液C.改用热的2 mol·L-1硫酸溶液D.向该硫酸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水5.在下列事实中,什么因素影响了化学反应速率?(1)集气瓶中有H2和Cl2的混合气体,在瓶外点燃镁条时发生爆炸。
__________。
(2)黄铁矿煅烧时要粉碎成细小的矿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熔化的KClO3放出气泡很慢,加入少量MnO2后很快产生气体。
__________。
(4)同浓度、同体积的盐酸中放入同样大小的锌粒和镁块,产生气体的速率有快有慢。
__________。
(5)同样大小的石灰石分别在0.1 mol·L-1的盐酸和1 mol·L-1的盐酸中反应,反应速率不同。
________。
(6)夏天食品容易变质,冬天就不易发生该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对点练题组一 化学反应速率及计算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越明显B .化学反应速率通常表示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任何一种生成物浓度的增加C .化学反应速率为0.8 mol·L -1·s-1是指1 s 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 mol·L -1D .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2.一定条件下反应N 2(g)+3H 2(g)2NH 3(g)在10 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测得2 min 内,N 2的物质的量由20 mol减小到8 mol ,则2 min 内N 2的反应速率为( ) A .1.2 mol·L -1·min-1B .6 mol·L -1·min -1C .0.6 mol·L -1·min -1D .0.4 mol·L -1·min -13.已知4NH 3(g)+5O 2(g)=====催化剂△4NO(g)+6H 2O(g),若反应速率分别用v (NH 3)、v (O 2)、v (NO)、v (H 2O)表示,则正确的关系式为( ) A .4v (NH 3)=5v (O 2) B .5v (O 2)=6v (H 2O) C .2v (NH 3)=3v (H 2O) D .4v (O 2)=5v (NO) 4.在2A(g)+B(g)3C(g)+4D(g)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v (A)=0.5 mol·L -1·s -1B .v (B)=0.3 mol·L -1·s -1C .v (C)=0.8 mol·L -1·s -1D .v (D)=1 mol·L -1·s -15.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 L 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对该反应的推断合理的是( )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B +4D 6A +2CB .反应进行到1 s 时,v (A)=v (D)C .反应进行到6 s 时,B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 mol·L-1·s -1D .反应进行到6 s 时,各物质的反应速率相等6.(2019·甘肃临夏期末)在2 L 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g)+B(g)2C(g)+D(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