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_25509
- 格式:doc
- 大小:161.50 KB
- 文档页数:11
南方医科大学2023各专业考研分数线(公布)南方医科大学2023各专业考研分数线注:箭头后方分数为院线复试线与国家线的差值硕士类型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总分政治英语专业课一专业课二专业型硕士125200公共管理175--4488--专业型硕士105700中医305↑1040↑140↑1117--专业型硕士105600中药学2963939117--专业型硕士105500药学320↑2450↑1150↑11117--专业型硕士105400护理320↑2450↑1150↑11117--专业型硕士105300公共卫生2963939117--专业型硕士105200口腔医学315↑1950↑1150↑11117--专业型硕士105100临床医学315↑1945↑645↑6117--专业型硕士86000生物与医药27338385757专业型硕士85400电子信息27338385757学术型硕士100700药学320↑2445↑645↑6117--学术型硕士100600中西医结合2953939117--学术型硕士100500中医学2953939117--学术型硕士100400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963939117--学术型硕士100300口腔医学2963939117--学术型硕士100200临床医学2963939117--学术型硕士100100基础医学2963939117--学术型硕士83100生物医学工程27338385757学术型硕士71000生物学27938385757学术型硕士40200心理学360↑1060↑960↑9153--学术型硕士30500马克思主义理论32645456868南方医科大学2022各专业考研分数线是多少注:箭头后方分数为院线复试线与国家线的差值硕士类型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总分政治英语专业课一专业课二专业型硕士105700中医3064141123--专业型硕士105600中药学3094343129--专业型硕士105500药学310↑150↑750↑7129--专业型硕士105400护理340↑3150↑750↑7129--专业型硕士105300公共卫生310↑150↑750↑7129--专业型硕士105200口腔医学320↑1150↑750↑7129--专业型硕士105100临床医学320↑1150↑750↑7129--专业型硕士85400电子信息27338385757专业型硕士45400应用心理3515151153--专业型硕士25200应用统计36052527878学术型硕士120400公共管理35351517777学术型硕士101100护理学370↑6160↑1760↑17129--学术型硕士101000医学技术345↑3650↑750↑7129--学术型硕士100900特种医学3094343129--学术型硕士100800中药学3094343129--学术型硕士100700药学320↑1150↑750↑7129--学术型硕士100600中西医结合3064141123--学术型硕士100500中医学3064141123--学术型硕士100400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3094343129--学术型硕士100300口腔医学3094343129--学术型硕士100200临床医学3094343129--学术型硕士100100基础医学3094343129--学术型硕士83100生物医学工程27338385757学术型硕士71000生物学29039395959学术型硕士40200心理学380↑2960↑960↑9153--学术型硕士30500马克思主义理论33546466969南方医科大学考研难吗南方医科大学考研不太容易,南方医科大学是全国重点大学,考研的难易程度也要看考生的备考情况和所选专业的分数线。
姓名录取专业(一级学科)录取专业方向学位类型分委员会第一临床分委员会张宇昕临床医学儿科学专业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吴伟临床医学儿科学专业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朱娟临床医学妇产科学专业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王辉临床医学妇产科学专业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倪郝临床医学妇产科学专业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孟绿荷临床医学妇产科学专业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佟玉临床医学妇产科学专业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曹小娟临床医学妇产科学专业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倪啸晓临床医学急诊医学专业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黄兴兵临床医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专业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倪吴花临床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李欣临床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陈晓炜临床医学麻醉学专业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龚婷临床医学麻醉学专业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李照菊临床医学麻醉学专业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梁伟东临床医学麻醉学专业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刘艳萍临床医学内科学(传染病) 专业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临床医学专业型张路家内科学(风湿病) 第一临床分委员会陈蕊临床医学内科学(呼吸系病) 专业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陈子盛临床医学内科学(呼吸系病) 专业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陈美姿临床医学内科学(呼吸系病) 专业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王薇临床医学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 专业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贺明娟临床医学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 专业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刘亚红临床医学内科学(肾病) 专业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吴夏菲临床医学内科学(肾病)学术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徐波临床医学内科学(肾病) 专业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周永柏临床医学内科学(消化系病) 专业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李悦临床医学内科学(消化系病) 专业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王为临床医学内科学(消化系病) 专业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周翠屏临床医学内科学(消化系病) 专业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季雪梅临床医学内科学(消化系病)专业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陈怀生临床医学内科学(心血管病) 专业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陈骁临床医学内科学(心血管病) 专业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朱雁洲临床医学内科学(心血管病) 学术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劳翼临床医学内科学(心血管病) 学术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李静临床医学内科学(心血管病) 专业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高君临床医学皮肤病与性病学专业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钟笑梅临床医学神经病学专业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林建春临床医学外科学(骨外) 专业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任明亮临床医学外科学(骨外) 专业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张国雷临床医学外科学(骨外) 学术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刘雅普临床医学外科学(骨外) 专业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唐国柯临床医学外科学(骨外) 专业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何帆临床医学外科学(骨外) 专业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李之琛临床医学外科学(骨外) 专业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廖新惠临床医学外科学(泌尿外) 专业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徐文清临床医学外科学(泌尿外) 专业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陈潮江临床医学外科学(泌尿外) 专业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林阳彦临床医学外科学(泌尿外) 专业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钟义洋临床医学外科学(泌尿外) 专业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邓天勤临床医学外科学(泌尿外)专业型余强锋临床医学外科学(普外) 专业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刘三虎临床医学外科学(普外) 专业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姓名录取专业(一级学科)录取专业方向学位类型分委员会第一临床分委员会隋建临床医学外科学(普外) 专业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彭绵临床医学外科学(普外)专业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俞海波临床医学外科学(普外)专业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高进临床医学外科学(普外) 专业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赵曰圆临床医学外科学(神外) 专业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孙荣辉临床医学外科学(神外) 专业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钟海临床医学外科学(胸心外) 专业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伍传新临床医学外科学(胸心外) 专业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周俊杰临床医学外科学(胸心外) 专业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李晓强临床医学外科学(整形) 专业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付记乐临床医学外科学(整形) 专业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田举临床医学外科学(整形) 专业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徐维敏临床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朱桥华临床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赵玮临床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郝鹏临床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黄春旺临床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刘佳临床医学肿瘤学专业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刘勇刚临床医学肿瘤学专业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曹启军临床医学肿瘤学专业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罗何三临床医学肿瘤学专业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成浩临床医学肿瘤学专业型第一临床分委员会赵淑芬临床医学肿瘤学专业型第二临床分委员会林刚曦临床医学儿科学专业型第二临床分委员会彭秋莹临床医学儿科学专业型第二临床分委员会孙跃玉临床医学儿科学专业型第二临床分委员会李敬春临床医学儿科学专业型第二临床分委员会陈佳临床医学儿科学专业型第二临床分委员会罗景华临床医学儿科学专业型第二临床分委员会谭宁临床医学儿科学专业型第二临床分委员会石计朋临床医学儿科学专业型第二临床分委员会于超生临床医学耳鼻咽喉科学专业型第二临床分委员会杨念念临床医学耳鼻咽喉科学专业型第二临床分委员会杨海艳临床医学妇产科学专业型第二临床分委员会黄艳君临床医学妇产科学专业型第二临床分委员会姜金娜临床医学妇产科学专业型第二临床分委员会彭伟临床医学内科学(呼吸系病)专业型第二临床分委员会刘新强临床医学急诊医学专业型第二临床分委员会何小燕临床医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专业型第二临床分委员会赵一瑾临床医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专业型第二临床分委员会李新平临床医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专业型第二临床分委员会张广防临床医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专业型第二临床分委员会唐建成临床医学麻醉学专业型第二临床分委员会陈源汉临床医学内科学(肾病)专业型第二临床分委员会汪延辉临床医学内科学(肾病)专业型第二临床分委员会李锐钊临床医学内科学(肾病)专业型第二临床分委员会何敏临床医学内科学(肾病)专业型第二临床分委员会钟馨临床医学内科学(肾病)专业型第二临床分委员会雷向宏临床医学内科学(肾病)专业型卢敏第二临床分委员会临床医学内科学(消化系病学)专业型第二临床分委员会孟凡临床医学内科学(消化系病学)专业型陈伟燕临床医学内科学(心血管病)专业型第二临床分委员会姓名录取专业(一级学科)录取专业方向学位类型分委员会第二临床分委员会戴闽临床医学内科学(心血管病)专业型第二临床分委员会董小莉临床医学内科学(心血管病)专业型第二临床分委员会杭丽玮临床医学内科学(心血管病)专业型第二临床分委员会帅付杰临床医学内科学(心血管病)专业型第二临床分委员会夏树亮临床医学内科学(心血管病)专业型第二临床分委员会谢斌临床医学内科学(心血管病)专业型第二临床分委员会张铭华临床医学内科学(心血管病)专业型第二临床分委员会陈健临床医学神经病学专业型第二临床分委员会李斯颖临床医学神经病学专业型第二临床分委员会于晓杰临床医学外科学(骨科)专业型第二临床分委员会刘良乐临床医学外科学(骨科)专业型第二临床分委员会雷中华临床医学外科学(骨科)专业型第二临床分委员会黄帅豪临床医学外科学(骨科)专业型第二临床分委员会万俊明临床医学外科学(骨科)专业型第二临床分委员会刘照国临床医学外科学(泌尿外)专业型第二临床分委员会樊恒临床医学外科学(普外)专业型第二临床分委员会雷姗姗临床医学外科学(普外)专业型第二临床分委员会袁杰临床医学外科学(普外)专业型第二临床分委员会钟隆柱临床医学外科学(普外)专业型第二临床分委员会赵东临床医学外科学(普外)专业型第二临床分委员会张翌临床医学外科学(普外)专业型第二临床分委员会舒金勇临床医学外科学(普外)专业型第二临床分委员会金浩生临床医学外科学(普外)专业型第二临床分委员会欧阳满照临床医学外科学(普外)专业型第二临床分委员会柯炎斌临床医学外科学(神外)专业型第二临床分委员会李百升临床医学外科学(神外)专业型第二临床分委员会谭齐家临床医学外科学(神外)专业型第二临床分委员会李戈辉临床医学外科学(神外)专业型第二临床分委员会孙晶临床医学外科学(神外)专业型第二临床分委员会敖翔临床医学外科学(胸心外)专业型第二临床分委员会戴汉军临床医学眼科学专业型第二临床分委员会裴书芳临床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型第二临床分委员会李志勇临床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型第二临床分委员会柏瑞临床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型第二临床分委员会安绍宇临床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型第二临床分委员会陈敬华临床医学肿瘤学专业型第二临床分委员会邓恋临床医学肿瘤学专业型第二临床分委员会李西山临床医学肿瘤学专业型第二临床分委员会王秀文临床医学肿瘤学专业型第二临床分委员会李德育临床医学肿瘤学专业型第三临床分委会范伟荣临床医学妇产科学专业型第三临床分委会田峰临床医学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专业型第三临床分委会陈巧聪临床医学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专业型第三临床分委会吕良冬临床医学内科学(心血管病) 专业型第三临床分委会洪国保临床医学内科学(肾病)专业型第三临床分委会陈建明临床医学外科学(骨外)专业型第三临床分委会裴世深临床医学外科学(骨外)专业型第三临床分委会叶晖临床医学外科学(骨外)专业型第三临床分委会周益昭临床医学外科学(骨外)专业型第三临床分委会刘国强临床医学外科学(骨外)专业型第三临床分委会何桂松临床医学外科学(骨外)专业型王炳卫临床医学外科学(泌尿外)专业型第三临床分委会姓名录取专业(一级学科)录取专业方向学位类型分委员会第三临床分委会高钢龙临床医学外科学(普外)专业型第三临床分委会李志旺临床医学外科学(普外)专业型第三临床分委会孙鹏涛临床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型第三临床分委会徐守军临床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型第三临床分委会代海洋临床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型第三临床分委会李文敏临床医学肿瘤学专业型第三临床分委会蔡思娜临床医学肿瘤学专业型第三临床分委会刘龙阳临床医学肿瘤学专业型基础医学分委员会王小拍临床医学临床病理学专业型。
南方医科大学生物技术学院抗体工程研究所
佚名
【期刊名称】《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年(卷),期】2016(0)5
【摘要】南方医科大学生物技术学院抗体工程研究所位于广州市广州大道北1838号,前身为第一军医大学热带军队卫生学系热带病研究室,是广东省高等学校科研型重点实验室,器官衰竭国家重点实验室组成单位,广东省热带病研究重点实验室、【总页数】1页(PF0003-F0003)
【关键词】南方医科大学;抗体工程;生物技术;研究所;学院;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一军
医大学;军队卫生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
【相关文献】
1.防治早期大肠癌:医生和高危人群应该怎样做?——访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研究所姜泊教授 [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编辑部
2.勤述勤作教研路无怨无悔桃李情——记南方医科大学检验与生物技术学院院长、二级教授马骊 [J], 门涛;何洁;
3.防治早期大肠癌:医生和高危人群应该怎样做?——访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研究所姜泊教授 [J], 姜泊
4.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集体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新型疫苗与抗体
工程研究组:在科学攻关路上勇往直前 [J],
5.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医学研究所郭洪波博士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南方医科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一、研究生教育平台简介南方医科大学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1951年10月创建,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首批重点大学。
2004年8月,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学校整体移交广东省,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
学校座落在经济发达的历史文化名城广州,校园绿树成荫,花团锦簇,是广东省一级园林式院校。
学校学科涵盖医学、工学、理学、法学、管理学、文学、教育学、经济学八大领域,下设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中医药学、公共卫生等16个二级学院和6所附属医院。
2011年起我校新增生物学、药学、护理学、特种医学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目前共拥有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5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98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
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
学校拥有一大批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国家级临床药理基地、国家级中医药理基地,形成了以医科为主、理工医结合、中西医结合、热带医学、生物高技术等为代表的优势学科群。
现有来自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全日制在校学生20000余人,留学生800余人,其中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4000余人,在职博士、硕士研究生1500余人,港澳台研究生200余人。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大批在国际国内有影响的著名学者、专家,现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名,博士生导师393名、硕士生导师640名,正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人员1100多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200余名,国家学位评议组成员2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名,全国骨干教师2名,军队突出贡献奖5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名,有54人次先后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部级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中医药局重点实验室,2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学校基础设施配套完善,资产总值逾40亿元人民币,有着良好的信息化教学环境,生活设施配套先进,研究生公寓全部安装了空调、热水系统、直饮水系统,实现电话、网络、电视三通。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开放分类:教育、大学、军校、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创建于1951年,1979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被批准为全国8所试办八年制医学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2004年8月按照国务院、中央军委下达的命令,整体移交广东省,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
现有校本部、南校区、顺德校区等3个校区,占地面积176.6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5.41万平方米。
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地区招生。
办学规模: 现有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中医药学院、护理学院、生物技术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与国际交流学院、研究生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医学职业技术学院等14个学院,拥有5所直属附属医院(南方医院、珠江医院、华瑞医院、江都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开设了22个本科专业,其中6个为广东省名牌专业。
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 302人,其中本科生7343人、研究生2442人、留学生229人。
学科建设: 学科覆盖医学、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等7大学科门类。
现有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生物医学工程),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预防医学),5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6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拥有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内科学(消化系病)、中西医结合临床3个国家重点学科,拥有中医内科肾病学、中药制剂学、中医内科脑病学3个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
拥有10个广东省重点学科,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12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3个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
国家重点学科分别布局在3个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覆盖24个二、三级学科。
人才队伍: 现有专业技术人员2478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944人。
南方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南方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是南方医科大学下属的一个重要
教育机构,致力于培养医学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
研究生院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和丰富的科研资源,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研究和培养环境。
南方医科大学研究生院的教学体系全面,课程设置丰富
多样,旨在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与此同时,研究生院注重学术创新和科学研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科研项目。
学院设有多个研究中心和实验室,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和科研平台,为学生的科研工作提供重要支持。
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南方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注重学术交流与合作。
学院经常举办各类学术会议和研讨会,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进行学术报告和学术交流。
学生也有机会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并与其他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研究。
研究生成果得到了同行的认可,并在国内外发表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此外,南方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和实践能力。
学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业实践和科技创新项目,提供创业培训和指导,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并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研究生院与多家医疗机构和企业保持紧密联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南方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致力于培养具有专业素养、创新
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医学人才。
通过优质的教育资源和良好的教学环境,学生能够全面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就业竞争
力。
南方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将继续努力,培养更多优秀的医学研究人才,为医学领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