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和TCD联合应用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 格式:pdf
- 大小:184.70 KB
- 文档页数:3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超声诊断应用作者:李亚芹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0年第10期[摘要] 目的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检测,观察锁骨下动脉(SubA)盗血综合征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探讨TCD对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方法对18例患者采用BMS-9型TCD仪以2MHz、4MHz探头分别检测颅内外各大血管,分析其收缩期血流速度(Vs)、搏动指数(PI)及频谱形态。
结果 18例患者颅内大动脉血流速度、搏动指数及频谱形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其中的11例为盗血-Ⅰ期,5例为盗血-Ⅱ期,2例为盗血-Ⅲ期。
结论 TCD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关键词] TCD;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中图分类号] R543.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10-67-02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是锁骨下动脉(SubA)起始部严重狭窄、闭塞并向其它颅内外血管盗血,导致不同程度的缺血性脑功能障碍、患侧肢体缺血症状,当活动患肢后症状可诱发或加重。
它的病因主要是脑动脉粥样硬化,其次为大动脉炎,少数与外伤有关。
SubA起始部狭窄、闭塞性病变的诊断包括三部分内容:(1)SubA起始部局限性血流速度增快或无血流;(2)SubA远端和桡动脉呈狭窄远端低血流改变;(3)同侧VA是否有盗血,盗血程度和盗血通路。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05年5月~2009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患者18例。
男13例,女5例,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为59岁。
头晕者3例,发作性晕厥者5例,双眼发作性黑矇6例,患侧肢体疼痛、无力、发沉、发凉、苍白者4例。
其中3例上述症状都有。
14例患者两侧收缩压差≥20mmHg,只有4例患者两侧舒张压差≥20mmHg。
所有患者锁骨上窝皆可闻及血管杂音。
2例行血管造影示LSubA起始部狭窄90%,7例彩超示SubA起始部重度狭窄。
对照组20例,年龄18~40岁,平均26岁,无头疼、头晕及心血管病史。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D)对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经TCD诊断后进一步经MRA或CT检查明确的32例SSS患者的超声和临床特点。
结果32例SSS 患者中Ⅰ期盗血2例;Ⅱ期盗血13例,其中7例出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表现,占53.85%;Ⅲ期盗血17例,其中14例出现VBI,占82.35%;基底动脉参与盗血20例,其中18例有VBI症状,占90.00%,未参与盗血12例,其中3例有VBI症状,占25.00%。
结论TCD不仅能早期诊断SSS,且能提供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各种参数,对SSS有较大的临床诊断价值。
[关键词]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基底动脉;椎动脉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就诊经TCD诊断的SSS患者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48~76(63.61±17.72)岁,其中原发性高血压19例,糖尿病6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5例,大动脉炎病史2例,所有患者均分别测量两上肢血压。
1.2仪器和方法:采用PHILIPS公司生产的iE33超声诊断仪,S5_1探头,频率2.5MHZ;L12_5探头,频率10MHZ。
颅外段椎动脉用L12_5探头扫查,颅内段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用S5_1探头扫查,锁骨下动脉用L12_5和S5_1联合扫查,观察上述血管的血流方向并检测其频谱。
所有经TCD诊断SSS的病例进一步行MRA或CT检查。
1.3锁骨下动脉狭窄诊断标准[1]:锁骨下动脉起始段内膜不规则增厚或斑块形成,彩色血流束变细,频谱检测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大于120cm/s;锁骨下动脉起始段闭塞诊断标准[1]:起始段管腔见低回声充填,血流信号消失,如图1~3。
图1彩色多普勒示左锁骨下动脉起始段管腔闭塞,血流信号消失(注:LSCA为左锁骨下动脉,LCCA为左颈总动脉,ARCH为主动脉弓);图2MRA 图中箭头所指为闭塞的左锁骨下动脉;图3CT三维血管重建箭头处示闭塞的左锁骨下动脉。
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症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发表时间:2014-04-28T13:10:38.7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0期供稿作者:武淑红范杰[导读] 观察血管管径、内中膜的厚度及回声,腔内回声情况,彩色多普勒血流充盈状态。
武淑红范杰(邹城市兖矿总医院特检科山东邹城 273500 )【摘要】目的探讨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症的的彩超影像表现及其应用价值。
方法对15例锁骨下动脉窃血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对其图像表现进行分析,结合TCD证实。
结果 2例早期窃血,9例部分性窃血,4例完全性窃血,其中锁骨下动脉起始段狭窄10例,闭塞5例。
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锁骨下动脉窃血的有效、经济、无创的检查方法。
【关键词】锁骨下动脉窃血彩色多普勒超声椎动脉【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0-0169-02 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症(ubclavian steal syndrome)通常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或大动脉炎,使锁骨下动脉起始段或无名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脑血流经wills动脉环,再经同侧椎动脉“虹吸”引流,使部分脑血流逆行灌入患侧上肢,从而引起脑局部缺血。
本文分析15例sss患者彩色多普勒表现,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1]。
1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55岁-74岁,平均65岁。
临床多以头晕,乏力,肢体无力,脉弱,就诊颈部动脉血管,部分患者颅脑MRI诊断为腔隙性梗塞。
超声检查方法:应用彩超机LOGIQ-7,线振探头10MHZ,测量血流速度夹角<60°,患者取仰卧位,头稍转向对侧。
常规检查颈总动脉及颈内、外动脉起始段,椎动脉。
观察血管管径、内中膜的厚度及回声,腔内回声情况,彩色多普勒血流充盈状态,血流方向以及血流频谱形态特点,并测量血流参数,重点观察流速及阻力指数改变。
必要时观察椎动脉频谱,可同时行束臂试验观察其改变情况。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对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标签: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是指由于动脉硬化或大动脉炎使无名动脉或锁骨下动脉(SA)近端部分狭窄或闭塞,发生患侧椎动脉压力下降,血液反流,使对侧椎动脉供应脑部的血液部分被盗取,经患侧椎动脉逆流入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及其分支,引起脑干与枕叶供血不足和患侧上肢缺血的症状。
2005年5月~2006年5月,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4 000例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筛选出SSS 40例,检测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经TCD检测证实SSS 40例患者中,无症状23例,表现为头昏10例,双侧视力障碍、复视及晕厥3例,运动时患侧上肢无力疼痛及间歇性上肢活动受限等4例。
40例患者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40~65岁,有糖尿病3例,高血压13例,两者兼有5例,有高血脂5例,同时有高血压、高血脂10例,合并冠心病3例,无动脉硬化相关危险因素1例。
40例中有患侧上肢无脉或桡动脉搏动减弱,锁骨上区闻及血管杂音,患侧血压低于对侧20 mmHg以上体征者16例。
1.2 TCD检测方法采用国产EMS-9B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仪。
探头频率2 MHz,经颞窗探测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前动脉(ACA)、后动脉(PCA),经枕窗探测椎动脉(V A)、基底动脉(BA)。
1.3 TCD检测SSS标准典型盗血型:TCD发现患侧V A血流速度减低,血流方向逆转,由负向变为正向血流。
健侧V A流速代偿性升高,BA血流速度正常或相对降低,血流方向基本正常,但在BA近端可探测到部分逆转的血流信号。
随着深度的增加,逆转的血流信号消失。
对于不典型逆转血流信号,可嘱患者增强上肢运动或束臂试验,观察到切迹加深或逆转信号增强时,即可考虑SSS[1]。
2 结果据锁骨下动脉病变程度不同,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分为隐匿型、部分型、完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