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公路路网改造工程国道315线K2008至K2651段公路安
- 格式:doc
- 大小:51.50 KB
- 文档页数:4
国道208线K825+300~K879+085段一级公路新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环保信息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交通运输厅•【公布日期】2018.02.26•【字号】•【施行日期】2018.02.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影响评价正文国道208线K825+300~K879+085段一级公路新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环保信息公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及《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要求,我单位于2018年1月在山西交通网和拟建工程途经的村镇公告了国道208线K825+300~K879+085段一级公路新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相关信息。
现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已基本编制完成,根据有关规定,我单位公告相关信息,征求公众意见。
(一)建设项目情况简述:国道208线K825+300-K879+085段一级公路新建工程位于太原市清徐县和晋中市祁县及太谷县境内,主线起点位于清徐县常家庄村G208与X914交叉口处(国道208桩号K825+300处),终点位于晋中市与长治市交界(国道208桩号K879+085处),与国道208长治市境内改扩建工程相接,主线全长56.013公里。
支线位于晋中市祁县及太谷县境内,支线全长5.2公里。
拟建公路等级为四车道一级公路,设计车速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5.5米。
工程投资估算364672.7023万元。
施工期36个月。
工程永久占地297.15公顷,路基土石方514.59万立方米,防护排水605.296千立方米,设置大中桥21座,涵洞160道,隧道3座,隧道管理站1座,互通立体交叉3处,分离立体交叉3处,平面交叉77处。
(二)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概述:1)该项目的建设对改善区域路网结构,缓解国道208线交通压力,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加快经济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2)公路建设对生态的影响主要是在施工期,主要表现为施工工程(包括取弃土场等临时工程)造成的水土流失以及施工占地对土地利用、农业生产、野生动植物的影响。
青海省交通运输厅印发《关于公路工程质量安全综合督查问题的整改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海省交通运输厅•【公布日期】2017.07.26•【字号】青交建管〔2017〕225号•【施行日期】2017.07.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公路正文青海省交通运输厅印发《关于公路工程质量安全综合督查问题的整改方案》的通知青交建管〔2017〕225号各建设单位:2017年7月3日至8日,交通运输部对我省进行了公路建设质量安全综合督查,现将综合督查问题的整改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青海省交通运输厅2017年7月26日关于公路工程质量安全综合督查问题的整改方案根据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质量安全综合督查年度工作安排,7月3日至8日,部安全与质量监督管理司黄勇巡视员带领督查专家组,对我省公路建设质量安全监管总体情况及扎麻隆至倒淌河公路改扩建工程、国道310线大力加山(省界)至循化段公路和海东市乐都区郎家村至白崖子农村公路进行了综合督查,并于7月8日反馈了督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为全面落实整改交通运输部综合督查组反馈的问题,深入排查全省在建项目合同履约、标准化施工、专业化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强化参建各方责任意识,加强公路建设质量和安全监管能力,提升我省公路建设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促进工程质量不断提升,建设更多人民满意的“品质工程”,现制订整改方案如下:一、总体原则按照“厅建管处牵头制定问题整改方案、被检单位抓好问题整改、各建设单位举一反三对照排查、省交通质监局开展问题整改‘回头看’”的原则,逐级落实责任人,以问题整改促进管理精细化水平提升。
二、整改内容部督查组反馈问题71个,其中共性问题40个,个性问题31个。
按照整改切实可行、责任落实到人、限时完成任务的原则,制定了详细的整改措施(附件)。
建设单位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督促各参建单位进一步细化方案,明确问题整改的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人、整改措施、时限等,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整改任务。
青海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G315线德令哈至大柴旦(盐湖北)公路竣工验收鉴定书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青海省交通运输厅
•【公布日期】2017.07.13
•【字号】
•【施行日期】2017.07.13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公路
正文
关于印发G315线德令哈至大柴旦(盐湖北)公路竣工验收鉴
定书的通知
青海省公路建设管理局:
G315线德令哈至大柴旦(盐湖北)公路起点位于德令哈市站前西路与长江南路的交叉口处,向西经德令哈农场、可鲁克湖、怀头塔拉镇、饮马峡火车站路口、绿黄公路叉口向西过波门河、大头羊煤矿叉口、至终点大柴旦镇,路线全长
226.967公里。
其中新建工程157.431公里,原路整治工程51.196公里,德令哈市城市支线18.34公里。
按二级公路改建,路基宽度12米。
该项目2007年9月开工建设,2009年12月通过交工验收。
省厅依据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交通部[2004]第3号令)和《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实施细则》(交公路发[2010]65号),已于2015年10月30日组织竣工验收,经竣工验收委员会认真检查和综合评定,该项目竣工验收工程质量评分83.2分,建设项目综合评分87.31分,评定等级均为合格,同意该项目通过竣工验收。
现将G315线德令哈至大柴旦(盐湖北)公路工程竣工验收鉴定书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17年7月13日附件
G315线德令哈至大柴旦(盐湖北)公路工程竣工验收鉴定书(略)。
徐州经济开发区铁路专用线工程下穿京福高速段路基专项设计安全评价报告目录目录 1第一章概述 (2)1.1 项目概况 (2)1.2 评价咨询内容、范围 (3)第二章评价咨询依据 (4)2.1评价咨询依据 (4)2.2评价咨询原则及法律、法规符合性检查 (5)2.3检查结论 (8)第三章大黄山铁路专用线概况 (9)3.1铁路专用线的设计概况 (9)3.1.1专用线设计主要技术标准 (9)3.1.2铁路专用线设计年度及货运量 (9)3.1.3铁路专用线行车量 (10)3.1.4铁路专用线布设方案及与京福高速关系 (10)3.1.5下穿京福高速路段专用线设计施工方案 (11)3.2 铁路专用线处京福高速的概况 (13)3.2.1 京福高速徐州东段概况 (13)3.2.2 铁路专用线处大黄山铁路大桥概况 (13)3.3 铁路专用线下穿京福高速处地质概况 (14)第四章评价结论及建议 (18)4.1 安全评价结论 (18)4.1.1 法律、法规及相关规范检查 (18)4.1.2 设计方案评价 (18)4.1.3铁路专用线施工组织方案对京福高速安全评价 (20)4.1.4 运营阶段铁路专用线对京福高速安全评价 (20)4.1.5 专用线的修建对京福高速将来拓宽改造的影响 (20)4.2 建议 (21)第一章 概述1.1 项目概况徐州经济开发区铁路专用线工程是在充分恢复利用原大黄山煤矿铁路专用线的基础上,结合徐州经济开发区企业新增运量及运输品名,对大黄山煤矿铁路专用线进行改扩建的一项工程。
徐州经济开发区铁路专用线在DK3+019.377处于京福高速主干线徐州绕城公路东段公路中心线交叉,交叉点对应京福高速公路的桩号为K33+232.85。
图1-1 项目区域位置本项目位置京福高速公路徐州绕城公路东段是交通部规划的“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和江苏省“五纵九横四联”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项目北起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张山子乡附近的苏鲁两省交界处,南止徐州市铜山县吴邵乡林东村附近,与徐连高速相交叉并与徐宿淮盐高速公路相连接,路线全长43.498公里。
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编制依据、主要工程量及施工部署第一节编制依据1、国道315线德令哈至小柴旦湖公路(二期工程)安全设施施工招标文件。
2、国道315线德令哈至小柴旦湖公路(二期工程)安全设施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第一册、第二册。
3、交通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4、《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
第二节主要工程量我工程部承建标志标线工程,桩号为GK0+000-GK152+000段,主要工程量有:第三节施工布署根据设计文件,我工程部采取交通工程和路面工程交叉施工的方式,计划于2011年9月20日至2011年11月30日完工。
我工程部组织技术人员对本合同段的图纸进行了复核及技术交底,并对原材料进行了实验,做到不合格的材料不准进入工地,无合格证的成品不准进入施工现场。
为保证工程质量派具有丰富经验的领工员领工,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按照监理程序进行施工。
第二章主要工程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第一节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Ⅰ、标志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一、基础施工1、标志定位与设置标志的设计原则应符合《国家高速公路网相关标志更换工作实施技术指南》(2007年第30号公告)的规定和设计图纸的要求。
对于路侧单柱、双柱标志,标志板下缘距路面的高度为180cm~250cm,并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对于单悬臂、双悬臂、门架标志,标志板下缘距路面的高度不得小于550cm。
为了消除路侧标志表面产生的眩光,标志向后旋转约5°以避开车前灯光射来的直射,悬臂式、门架式标志应沿垂直轴向后倾成2º。
对于路侧标志,标志板内缘距土路边缘水平距离为250mm,或者根据监理工程师的指示确定。
安装的标志应与交通流向成直角或锐角,在曲线路段,标志的设置角度应由交通流的行近方向来确定。
2、基础施工2.1、根据设计图纸用经纬仪定位放样,定出基坑位置。
2.2、按设计图纸放出基坑大样,立模板、扎钢筋、敷设线管。
和田地区G315线至于田县达里雅布依乡公路建设项目第一合同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第一章、前言本项目于2014年6月17日-6月20日进行外业验收。
审查意见:【路线主线起点位于G315线斯也克乡K2277+590处,终点于田县斯也克乡以北42km沙漠腹地与第二合同段起点相接,全长41.71759km;支线1起点位于G315线K2263+158处,终点K19+553.97位于主线K4+644.41处,全长19.55311km;支线2起点K0+000位于主线K47+940处,终点位于阔勒买日村,全长4.08km;支线3K0++569.9相交于主线K3+896.77,全长2.19653km;支线4起点位于支线1K18+782.4处,终点位于主线K5+513.5处,全长1.52368km。
】执行情况:路线走向、主要控制点与批复一致。
项目组和新疆交通科学研究院协商决定将支线3和支线4改为支线四和支线五。
审查意见:【由新疆交通科研院为总协调单位,统一标准,统一设计指导思想,统一深度,统一出版格式,以《沙漠公路设计指南》为依据,确保设计质量。
】执行情况:外业验收后,公司组织人员与新疆交通科研院多次沟通,并与外审单位召开沟通会议。
由新疆交通科研院提供出版格式,以《沙漠地区公路设计与施工指南》为依据,精心设计。
审查意见:【应补充沿线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包括:风力风向、风积沙路用性能、植被覆盖度、盐渍土范围、湖泊平原区范围及土工特征、沿线老路状况、料场等资料,合理确定相关设计参数。
】执行情况:外业验收后,公司组织人员对现场进行必要补测,并对料场、探坑等重新取样送检,确定了相关设计参数。
对于原有地质探坑的试验资料,仍保留原有桩号。
1.1 项目概况于田县位于东经81°9'-82°51',北纬35°14'-39°29'。
东连民丰,北临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与沙雅县相接壤,西临策勒县,南与西藏自治区改则县、日吐县相接全县总面积达3.95万平方公里。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综合说明一、编制依据(一)业主与我单位共同签订的工程承包施工《合同书》和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及补充澄清、修改函。
(二)国道315线德令哈——大柴旦公路A标段工程施工设计图。
(三)现场踏勘、调查所掌握的第一手资料。
(四)本合同段资格预审强制性履约标准、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1999年版)。
(五)国家现行的施工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及《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及《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六)我单位现有技术力量、队伍素质、机械装备、财务实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及多年来在类似工程施工中积累的丰富施工经验。
二、编制原则(一)遵循设计图纸、施工规范、规程、验收标准的原则。
在编写主要项目施工方法中,严格按设计图纸要求,执行现行施工规范、规程及验收标准,确保工程质量。
(二)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在制定各具体项目实施方案过程中,充分研究、分析本工程的特点、难点,坚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确保优质高效完成本合同段建设任务。
(三)坚持施工全过程严格管理的原则。
在各道工序施工中,认真自检,严格执行监理工程师指令,尊重业主和设计代表意见,严格管理。
(四)坚持推广应用“四新”成果的原则。
在施工中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施工中的先导作用。
(五)坚持专业化作业与综合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在施工组织安排上,以专业队为基本组成形式,机械化作业为主,充分发挥专业人员和先进优良设备之优势,并采取综合管理手段合理配置,以达到整体优化目的。
(六)实施项目法管理,利用网络技术对生产资源及生产诸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保证实现成本、工期、质量、安全及社会信誉等预期目标。
三、编制范围国道315线德令哈——大柴旦公路A标段天峻路K0+000~K5+093.037;滨河东路:K0+000~K2+800.269;滨河西路:K0+000~K3+258.977;昆仑北路:K0+000~K0+500;乌兰西路:K0+000~K307.876;长江南路:K0+000~K4+700;黄河北路:K0+000~K0+360;连湖路:K0+00~K0+684.229;八一西路:K0+000~K0+443.943;茫崖路:K0+000~K0+73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