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工时测量手册201707
- 格式:docx
- 大小:20.77 KB
- 文档页数:3
标准工时测定一、标准工时的结构1、标准工时是以各个作业为对象所测定的结果﹐即为单一工序的时间。
2、标准工时要包括准备工时与单件工时﹐而且要个別测定。
3、标准工時是该项作业所含的各单元或动作的整合。
是整合而非集合﹗生产批工时=准备工时+完工件数×单件工时二、标准工时的内涵标准工时﹕是指在一定的工作方法、条件下﹐任何正常的人﹐以正常的速度能完成某项作业的时间。
正常工时﹕是指所测定的对象(作业员)未必正好在正常状态、正常速度下。
最后运用评比系数作调整﹐使之接近正常的速度水平。
标准工时=正常时值× (1+宽放率)正常时值=平均时值× (1+评比系数)三、标准工时必须依据的基本条件1、正常作业环境状态下2、确定而合理的最佳工作方法3、适任合格的作业员4、以一定的正常的速度进行作业四、测定标准工时的方法标准工时的运用是一种科学管理,所以一定要使用科学的方法來测定它。
但是有些企业贪图方便而采用简陋的方式﹐如﹕经验臆测法﹑历史记录法。
经验臆测法﹕是指求教于车间有经验的人员,包括技术工或车间主管﹐依他們的经验直接提出某工件﹑某作业工时基准﹐而不作实地測定。
历史记录法﹕是指以工时记录单为依据﹐由现场作业员在实际作业时﹐依实况填入某工作件﹑某制程的产量及作业工时﹐经过对大量的同样数据加以统计比较(其实只是简单平均)﹐而得出所谓的标准工时。
秒表测时法﹕在作业现场针对作业内容﹐以秒表为工具﹐作深入的观测与记录。
同時要了解作业员的实际速度予以评比调整﹐使之达到接近标准速度的狀态。
综合数据法﹕以作业单元为中心﹐按统计方法把相同或很类似的单元综合起来建立标准时值表。
工作件设计完成后﹐并确定了它的制程工序与作业方法﹐就拿以单元为基准的时值表加以组合。
預定动作时间标准法﹕先测定各种动作的标准时值﹐作为统一标准。
测时只要确定待测定的工作方法与动作內容﹐最后把預定的动作时值組合起來。
五、标准工时的应用方向1、生产排程上的应用排程工时=准备工时+单件标准工时×排程量2、产能负荷管理的应用负荷工时=准备工时+单件标准工时×周排程量3、作业绩效管理的应用1)、生产净效率淨效率=Σ有效工时÷ (总工时-损失工时) × 100﹪2)、时间损失率时间损失率=总损失时间÷投入总工时× 100﹪六、运用标准工时的限制1、必须在正确科学的方法方式下测定2、必须善用调整方法3、不适用办公室管理事务作业4、未能确定的工作方法七、建立维护(修订)标准工时的机制1、工作方法变化时2、生产设备变化时3、产品种类变化时秒表测时法一、秒表测时法的精神1、了解基本背景1)、产品的制程与作业2)、作业的方法与标准3)、进行该项作业的人或机器2、必须坚持的精神1)、必须测时于正确的工作方法2)、必须观测于现场实际作业3)、必须具有明确的原始记录三、秒表测时的执行程序1、确定测时对象(工件)与目的2、確定工作方法与工作环境3、预先观测并建立作业单元4、实地观测并记录单元时值5、基本的时值整理6、计入评比与宽放四、划分作业单元的理由与技巧理由﹕1、为了正确的给予评比2、明确作业细节﹐提示改善3、作业条件、方法改变时的局部重测4、日后综合数据编定之用技巧﹕1、要有明确的始止点2、工时太短的单元不宜划分3、区分手动单元与机械自动单元4、区分机械内、外手动作业单元5、分离规则与不规则单元五、连续测时法需注意的技巧连续测时法﹕测时工作开始就按下秒表﹐中间包括各周程各作业单元﹐直到完成时才按停秒表。
标准工时测定方法一、标准工时定义标准工时指对于必要能力受过充分训练的作业人员,在适当的速度和作业环境下执行作业所需要的时间。
即是在下列条件下,完成一单位作业所需的时间: 1.采用标准作业及标准设备 2.在标准化的作业条件下3.作业者均具备制程所要求的熟练度和适应度4.在不妨害生理健康的情況下熟练度与适应度5.以企业所设定的正常作业速度,完成一個单位作业量二、标准工时的角色三、标准工时的构成四、宽放时间种类a. 生理宽放:又称私事宽放。
标准工时标准准备时间标准主体时间净准备时间宽放时间净作业时间宽放时间一般时间特殊时间特殊时间一般时间标准工时工厂管理外包价格的決定标准价目格的決定进货价格的決定设备管理设备机种的选定设备台数的決定设备定位的決定生产管理生产计划日程计划作业管理适当的人员配置作业制程改善效率管理工程管理价格管理效率与生产性能的评价奖励津帖的策略价格的预估b. 疲劳宽放:分为体力疲劳和精神疲劳。
c. 管理宽放:又称连接宽放。
d. 以上三种宽放以外的各种情况,一般不列入标准工时宽放范围。
ILO国际劳动组织变动疲劳宽放表项目区分男女立姿操作1% 2%不自然姿势稍不舒适 2% 3% 悬挂向上 5% 5% 很不舒适 7% 7% 重量 5磅以上 0 1% 阻力10磅以上1%2%表1一般情况下的宽放率生理宽放疲劳宽放管理宽放 5%6% 4%表2五、标准工时测定方法a. 秒表测时法b. PTS测时法(多采用MTM法)c. MOD测时法标准工时测定方法有很多种,各IE作业者由于喜好及运用熟练程度不同而选择不同的动作方法。
以上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实际操作中往往结合运用。
a. 秒表测时法秒表测时法是最古老、最常用的测时方法,目前多数企业广泛采用。
1.局限性1> 必须在生产效率达到一定水平时采集到数据才有效。
2> 评比比较困难,人为因素较多。
3> 采集数据周期比较长,时间成本耗费较大。
2.优势性1> 采集数据简单,较为直接,操作比较简单。
标准工时测量方法手册修订日期:2017/7/25 一、目的
利用时间研究马表测时法搜集的数据,配合生产线的作业方式,研拟一套标准工时的测量作业方法及流程,以此作为各厂IE工程人员测量工时依循的步骤及方法,俾使标准工时更合理化,以符合实际应用之需求。
二、适用范围
凡各厂作业工时测定均适用之。
三、内容
A、标准工地之定义:所谓标准工时,是指在一定的标准状况下(工作环境舒适,无压力)一个合格正常且有良好训练之操作员,以正常操作速度完成指定作业所需之工时。
B、影响标准工时之因素
1、操作方式。
2、材料及零件。
3、设备及工具。
4、工作位置及布置。
5、工作环境。
6、质量之要求。
7、日产量之设定。
C、标准工时测量作业流程图。
(见附件<一>)
D、马表直接测时法之定义(Stop-Watch Time Study):以马表直接测量所欲测量之作业单元(Element),再视受测员之精神状况,及工作之难易程度,给予宽放值及评比。
E、标准工时测量作业程序
1、步骤一
准备测量设备及时间研究表格:
a)、马表(Stop Watch)
b)、时间观测板(Time Study Board)
c)、时间研究表格(Time study Board)
d)、计算器(Calculator)
2、步骤二
收集研究操作之相关资料:时间研究作业之前必需对受测试的机种,材料的规格,观测对象的选定,与操作方法等有充份的了解,数据必需相当齐全,才不至于观测期间造成不必要的困扰。
3、步骤三
决定工时量测方式:
a)、AI、RI、SMD零件植件工时计算,请依各厂实际机器设备状况来决定工时。
计算方法请参考附录(一)。
b)、其余制程人工操作工时量测步骤请参考附录(二)。
4、步骤四
划分并记述操作单元(Element):操作单元划分对测量的时间点有相当大的影响,同一零件会因联板及单板操作方式的差异,而造成有不同工时的现象。
有关(操作单元的划分方法请参考附件(二)
5、步骤五
决定观测次数:观测次数的多寡会影响工时的可信度,最好依照信赖度的原则,并考虑经济性,决定最后的次数。
通常以操作单元的时间周期为依据来决定观没次数,下表(一)为决定观测次数的建议参考标准。
操作单元0.10分0.25分0.50分0.75分 1.00分 2.00分时间周期为止为止为止为止为止为止观测次数200 100 60 40 30 20
6、步骤六
归纳观测样本数据:通常在整个观测过程中,会因测时人员的疏失、不熟练,或外来因素,如换刀具、领班询问等,造成作业的延迟,这些数值观测值必需作特殊记录,在归纳观测值时必需予以排除。
7、步骤七
摒弃异常值:将步骤六归纳的观测值进行数据分析,将异常数值予以摒弃。
再将摒弃异常值后,所剩的有效样本值,求其平均值。
决定异常值的方法参考附件(三)。
8、步骤八
决定评比(Performace Rating):
a)、意义:评比是一种判断或评价的技术,目的在使实际的操作时间,在正常标准的工作环境之下,调整至正常速度的基准之下。
b)、实施时机:观测各操作单元之时,必须同时依据实际操作情况给予评比。
c)、方法:评比的方法中,最被广泛应用的为“平准化法(Leveling)”此法系以熟练(Skill)、努力(Effort)、工作环境(Conditions)、和一致性(Consistency)、四项为主要的衡量因素。
每个评比因素再分成若干程度的等级,各等级赋予固定而适当的系数,评比时将各因素之系数相加即得评比系数。
通常<一致性>与<熟练>近似相关,可并入<熟练>因素中考虑。
而<工作环境>在评比时一般视为<平均>,其调整通常并在<宽放>中。
所以,严格说来,只需评比<熟练>及<努力>两项因素。
各因素之评比系数参考附件(四)。
9、步骤九
决定宽放值(Allowance):
a)、意义:操作员在作业过程中,不可能一直以相同的速度操作,会有干扰,或因精神上的疲劳造成速度降低,这些<非作业时间>就是所谓的<宽放时间>。
b)、宽放时间的种类:宽放时间可分为一般宽放及特殊宽放。
(1)、一般宽放时间可分为:私事、疲劳、及作业等三种。
(a)、私事宽放---例如:上厕所、喝水等方面的宽放时间。
(b)、疲劳宽放---恢复疲劳所必需的休息时间。
(c)、作业时间进行作业时发生的小事。
例如:清扫铁屑、作业上的讨论等琐事所造成时间上的延迟。
(2)、特殊宽放时间可分为:管理、小组、特殊干扰等。
(a)、管理宽放:上班时间到医护室等情况所造成的匙时间延迟。
(b)、小组宽放:小组工作中,作业员碰到一时没有工作的情况。
(c)、特殊干扰宽放:例如:一个人看管多部机器,因顾及某部机器而造成其它机器空转或停止,这种时间就是机器干扰之宽放。
c)、宽放时间的求法:
(1)、通常宽放率的范围在10~15%,观测人员可依被观测人员的实际情况赋予宽放率。
(2)、实际时间乘以宽放率即为宽放时间。
10、步骤十
计算标准工时:
标准工时=测时时间×(1+%评比) ×(1+%宽放率)
四、附录:
A、附录(一):自动化设备标准工时设定方法。
B、附录(二):马表观测时间现场操作顺序。
五、附件:
A、附件(一):标准工时测量作业流程图。
B、附件(二):时间观测板的格式。
C、附件(三):时间研究表格的格式。
D、附件(四):「操作单元」划分的举例说明。
E、附件(五):摒弃异常值的计算方法。
F、附件(六):评比因素及系数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