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肿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 格式:ppt
- 大小:8.30 MB
- 文档页数:60
卵巢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引言卵巢肿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肿瘤之一,影响了众多女性朋友的健康。
卵巢肿瘤的病因尚不清楚,但其影像学表现和鉴别对于卵巢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卵巢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与其他良性或恶性卵巢肿瘤的鉴别。
影像学表现肿瘤大小和形态特征在超声检查过程中,卵巢肿瘤的大小和形态特征是最容易被观察到的。
常见的卵巢肿瘤包括囊性肿瘤、实性肿瘤和混合性肿瘤。
囊性肿瘤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一,有的甚至可以达到10厘米以上。
实性肿瘤则更加不规则,呈现出分叶状甚至是公主团状的形态。
混合性肿瘤的形态则介于囊性肿瘤和实性肿瘤之间。
总的来说,卵巢肿瘤的大小、形态是其影像学层面的最显著特征。
内部结构特征卵巢肿瘤的内部结构特征主要包括囊实性程度、囊壁和实性部分的回声、囊实性部位和有无隔膜。
囊性肿瘤主要以其囊壁和内部分隔的数量来进行鉴别,通常囊壁在0.5cm以下,内部分隔<3,囊性部分占肿瘤体积的比例多。
实性肿瘤则表现为在囊性肿瘤内出现实性部分,在超声检查时呈现为向前突出的实性回声。
实性部分的回声强度与周围卵巢组织一致或略低于周围组织,也可以是不规则的回声。
但是隔膜的存在和强烈性是恶性肿瘤的有力证据。
血流灌注情况颜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一种评估卵巢肿瘤血流灌注情况的常见方法。
良性肿瘤往往血流灌注均匀或缺乏血流信号,而恶性肿瘤往往血流灌注不均,甚至有高度血流灌注区。
因此,颜色多普勒超声可以作为卵巢肿瘤恶性肿瘤的诊断手段之一。
MRI检查MRI检查在卵巢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MRI检查可以展示卵巢肿瘤的大小和形状,以及其与周围卵巢组织的关系。
另外,MRI检查还可以提供详细的组织学信息、腹腔的转移情况和恶性程度的评估等内容,更有针对性的做出诊断和治疗措施。
鉴别诊断卵巢肿瘤的鉴别诊断主要包括良性囊性卵巢肿瘤、恶性卵巢肿瘤和功能性卵巢囊肿。
良性囊性卵巢肿瘤良性囊性卵巢肿瘤一般是单侧性、卵圆形或椭圆形,囊壁光滑,多个的内部分隔,囊壁和内部分隔<2mm(以内部分隔由囊状形态包绕的部分为准),内部分隔总长度<3cm,有液性的内部成分,内部无实质成分,血流灌注不显著。
DOI:10.3969/j.issn.1672-9463.2020.02.0DOI:10.3969/j.issn.1672-9463.2020.02.020卵巢甲状腺肿的CT、MR表现及诊断和鉴别诊断鲍志国 杜森 张二宁 周青 车睿贞卵巢甲状腺肿(strums…ovarii,SO)临床少见,是起源于卵巢性细胞高度特异性的单胚层畸胎瘤,病理上全部或大部分由甲状腺组织构成的特殊型成熟性畸胎瘤,也是卵巢少见的良性肿瘤,常以腹痛、腹胀或盆腔包块就诊,仅有少部分患者伴有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状[1,2],若伴有胸腔及腹腔积液者,影像易误诊为卵巢恶性肿瘤。
本研究系统地回顾性分析17例SO患者影像及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其规律及其CT与MR特征,旨在提高对SO的认识及诊断水平。
1 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住院手术后病理证实且临床影像资料完整的SO患者17例,年龄19~67岁,平均44.6岁;临床症状多以下腹部包块、腹痛、腹胀就诊,阴道不规则出血2例,下腹胀痛1例,腹部包块7例,无明显诱因腹痛就诊5例,体检发现2例,合并盆腔积液3例,其CA125、CA199均有不同程度升高。
术前甲状腺功能检查,1例血清T3、T4升高,sTSH下降,其余均无异常发现。
17例患者术前均行3.0T…MRI或宝石能谱CT平扫、增强扫描,术前影像检查1例误诊为卵巢癌,3例误诊为巧克力囊肿伴出血,2例误诊为卵巢畸胎瘤,4例误诊为卵巢囊肿,其中2例合并畸胎瘤,1例合并卵巢囊肿。
1.2检查方法 采用宝石能谱CT(GE…Discovery…HD……750…CT扫描仪)扫描。
平扫体位:仰卧位,头先进;扫描范围:自耻骨联合下缘至脐上水平;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140mAs,螺距1.0,层厚5.0mm,重建层厚1.25mm。
增强扫描采用VISTRON 高压注射器VCT610经前臂静脉团注对比剂碘海醇(300mgI/ml)80~100ml。
中外医疗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MEDICAL TREATMENT卵巢囊腺瘤(Ovarian Cystadenomas)分浆液性囊腺瘤(Serous Cystadenoma)和黏液性囊腺瘤(Mucinous Cystadenoma)是卵巢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约占卵巢肿瘤的25%。
该文收集了该院经手术病理证实并有CT 资料的3例卵巢囊腺瘤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卵巢囊腺瘤的CT 表现特征及其诊断与鉴别诊断。
1材料与方法收集了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并有CT 资料的3例卵巢囊腺瘤,年龄20~65岁。
临床症状、体征:腹胀、腹部明显膨隆,表现为下腹部巨大肿块者2例,盆腔巨大肿块1例。
CT 检查使用螺旋CT 机。
层厚5~10mm,层距5~10mm,距阵5122窗宽180~250Hu,窗位80~100Hu,扫描前2h 饮1%稀释的泛影葡胺600~800mL,在扫描时需保持膀胱充盈,所有病例常规平扫后,注射对比剂后再次扫描,用量为80~100mL(非离子造影剂)碘普罗胺,病灶巨大者加大扫描范围。
2结果2例为黏液性囊腺瘤(图1~3),均以囊性为主,囊样密度影中伴有结节状密度影及索条状间隔影,分隔影密度较高,增强后间隔及实性部分轻度强化,囊性部分不强化。
1例为浆液性囊腺瘤(图4~6),囊壁清楚,其内未见明显间隔,周围肠管受压移位,增强扫描见囊壁均匀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
3讨论3.1临床和病理卵巢囊腺瘤好发于育龄妇女,年龄在20~40岁之间。
临床上常伴有下腹部明显不适,有时可以摸到明显包块,较大肿瘤者可以压迫膀胱引起明显尿频。
浆液性囊腺瘤单房者居多,大约有15%为双侧性[1]。
分为单纯性、乳头状两种,前者囊壁较光滑而且较薄,后者常伴有乳头状的突起,其囊壁往往比较厚,其肿瘤间质或乳头状组织中可以伴有钙盐的沉着,形成沙粒状体,这是此类肿瘤的一个较显著的特征[2]大约有30%~50%为黏液性囊腺瘤。
健康域影像卵巢癌是妇科常见肿瘤,是女性三大恶性肿瘤之一。
卵巢癌发病较为隐匿,在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难以发现,临床缺少敏感且特异的诊断方法,通常在就诊时已经到了晚期,预后较差,病死率位居妇科肿瘤之首。
为此,在日常生活中,一旦发现与卵巢癌发病相关的高危因素,就应当尽快到医院接受正规检查和治疗。
目前,卵巢癌的检查手段丰富多样,影像学属于其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检查手段。
但不少女性疑惑,确诊卵巢癌是否真的有必要接受影像学检查呢?检查中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卵巢癌为什么要做影像学检查?我们提倡卵巢肿瘤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效果才最佳。
因此,到医院接受相关检查是及时发现肿瘤性病变的重要方法。
医生通常会安排妇科B 超、盆腔CT、MRI等影像学检查,不少女性就疑惑影像学检查会不会给身体带来辐射影响。
一定要做影像学检查吗?答案是肯定的。
影像学检查是现代医学诊疗和预后评价的重要辅助手段,特别是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妇产科疾病中应用逐渐增多,在肿瘤的检出、定性、分级、疗效监测等方面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了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卵巢癌主要影像学检查手段相信,看到这里,不少女性已经了解到卵巢癌诊疗中行影像学检查的目的和必要性。
那么目前有哪些影像学检查手段呢?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检查(TVS)可通过探头探查卵巢部位,以高分辨率图像反馈病变情况,且检查中不容易受到肠气和肥胖等因素干扰,是一种具有较高敏感度和特异度的卵巢癌诊断方法。
针对没有性生活的女性还可通过经直肠超声进行检查。
经腹超声是阴道超声检查的补充方法,例如:当发现肿瘤过大,经阴道超声无法全面获取整个肿瘤视野情况时,就可以通过腹部超声来进一步了解肿瘤情况。
除此之外,腹部超声检查还能够观察卵巢肿瘤对周围的脏器侵犯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腹腔转移种植情况,明确是否存在腹水、输尿管扩张积水以及腹膜种植情况。
超声造影则是基于常规二维超声诊断下的一种检查手段,能够帮助医生更为客观地了解肿瘤内部血供情况,尤其是在微血管病变反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