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生命生命(最新版)
- 格式:ppt
- 大小:1.82 MB
- 文档页数:20
19《生命生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5 个生字,会写8 个生字。
正确读写" 动弹、欲望、糟蹋、珍惜"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句子的含义,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感悟生命的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
1、“一颗貌不惊人的种子,却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条丑陋的毛毛虫,却蜕变为一只五彩斑斓的蝴蝶。
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
”这是台湾著名女作家杏林子对生命的感悟。
今天,我们要学习她写的一篇文章《生命生命》。
2、出示课题齐读师:和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题目相比,你发现了什么?题目中间有一个空格,注意读的时候,中间要停顿一下,再读课题。
是啊!作者为什么要用两个“生命”作题目呢?其实这是作者在思考。
3、读(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读出思考。
4、过渡:是啊,人人都有生命,我们却很少去关注它,思考它,作者在思索:“生命是什么?”我们也在问:“生命是什么?”二、检查词语(指名读、齐读)骚扰欲望动弹挣扎竟然冲破不屈向上茁壮生长沉稳震撼糟蹋有限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出示学习任务单一:1、指名学生分节读课文,其余学生边听边思考。
2、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段意。
板书:飞蛾求生香瓜子生长静听心跳3、师:作者用自己亲身经历的三个事例告诉了我们生命是什么(生命是求生的飞蛾;生命是顽强生长的瓜苗;生命是沉稳而有规律的心跳。
)4、师:同学们看,作者由写动物到写植物,再到写自己。
她关注动物,但不是大象或者老虎,是一只飞蛾。
她关注植物,但不是参天大树,而是一粒小小的香瓜子,她关注的都是弱小的生命,这跟她的亲身经历有关,与她的心境有关。
课题名称19 《生命生命》备课时间2015.5.5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2015.5.8 一、教材内容分析(教材中的地位、作用)1.教材说明本课选自人教版小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9课,位于教材第89页。
本单元共有4篇课文,《生命生命》是其中的第三篇课文。
本单元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人们对生命的思考,展现了人们对生命的热爱,书写了对人生的感悟。
学习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词句的意思,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2.课文简说课文开头首先提出问题:生命是什么?下面的内容却没有从正面回答,而是从飞蛾求生、砖缝中长出的瓜苗、倾听心跳等几件小事中,展示了生命的意义: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作者还表达了自己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这篇课文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朴实,思想含蓄深邃。
形象描写与理性思考有机结合,是一篇抒写感悟人生的好文章。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继续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感悟生命的意义;二是继续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本课的重难点是理解三个事例中蕴含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正确读写“鼓动、跃动、欲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
4.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三、学情分析(与本节内容相关知识储备)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对文本的理解与感受逐渐接近作者的情感。
在教学中,作为教师应紧扣教学重点,重视朗读,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文本,体会情感。
为了全面准确的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肢体语言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师生间不断进行思维交流和心灵沟通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