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窥镜下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30.38 KB
- 文档页数:1
鼻内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摘要】目的:就鼻内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进行探讨。
方法:慢性鼻窦炎鼻息肉100例,术前常规行鼻窦冠状位CT扫描,必要时加横断轴位扫描,在围手术期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
结果:100例鼻内镜手术患者经过上述护理之后,显效(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86例(86%),有效(症状有所减轻)12例(12%),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无改善)2例(2%),总有效率98%,护理效果较好。
结论:应该积极开展舒适护理服务,提升护理专业内涵,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全面履行对患者的专业照顾、病情观察、治疗处置、心理支持及健康指导等护理职责。
【关键词】鼻内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3)10-0399-01鼻息肉为一种常见病,是由于鼻腔和鼻窦黏膜极度水肿,受重力作用而逐渐下垂所形成的肿物,非真性肿瘤[1]。
可分为水肿型、纤维型、血管型、囊肿型等,多见于成年人,好发于筛窦、中鼻游离缘、中鼻道内之钩突、筛泡和上颌窦窦口等处。
可分单个或多个,可发生于一侧或两侧鼻腔。
患者张口呼吸、口干、口臭、咽干、嗅觉减退或消失[2],给患者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不便。
临床上手术治疗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鼻息肉的传统手术方法是用圈套器摘除息肉,但此方法不能彻底摘除息肉,易复发。
鼻窦内窥镜鼻窦手术能够借助内窥镜的良好照明来清晰地观察患者的鼻腔深部结构,能够尽可能保留副鼻窦和鼻腔的正常结构和粘膜,同时也可以将病变进行彻底清除,而不是过去那种将鼻窦内粘膜全部刮除的破坏手术[3]。
鼻窦内窥镜鼻窦手术是治疗鼻息肉及鼻窦炎的理想方法,术后不易复发、手术彻底、术后痛苦小、创伤小的优点,能够依靠鼻窦和鼻腔的恢复和病变的程度来治愈鼻息肉和鼻窦炎[4]。
1临床资料慢性鼻窦炎鼻息肉100例,男54例,女46例,年龄16~68岁,平均426岁;病程2~26年。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鼻塞、头痛、流脓涕等症状。
鼻内镜手术围术期的护理我院2004年1月~2007年1月间,开展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等疾病,取得良好的疗效,现将我们针对患者的需求,临床医师的工作要求所进行的一系列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628例中,男332例,女296例,年龄8~83岁,年龄39.6岁。
病程6个月-36年;以往有鼻息肉手术史198例,最多达8次。
根据术前鼻内镜检查,鼻窦冠状位CT扫描结果,并按照1997海口会议标准:诊断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I型96例,Ⅱ型331例,Ⅲ型201例。
依据病情不同,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要求手术全部切除病变组织,并开放病变鼻窦。
2护理体会2.1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术前由护士到病房进行术前访视,通过与患者的沟通,讲解麻醉及手术的基本知识,客观说明治疗前后的效果,以及手术的必要性。
根据患者的性格特点,用温和的态度,去体贴关心患者,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和恐惧感。
特别是对有传统手术史者,应介绍鼻内镜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如手术创伤小、复发少、痛苦轻、出血少、恢复快、疗效较传统手术高,皮肤无切口、不留疤痕、不影响美观等,以取得患者信任。
同时介绍术中、术后注意事项,使其解除顾虑,以最佳心态配合手术。
2.1.2环境准备: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是维持患者正常体温的基本保证,室内温度控制在22℃-25℃,相对湿度50%-60%,如室温过高,湿度过低,口唇、呼吸道黏膜干燥、口渴、甚至体温升高,如室温过低,患者易感冒,从而导致手术延期进行。
2.1.3术前检查:术前应常规进行心脏、肝肾、血象检查及鼻腔、鼻窦冠状位CT检查,并记录患者的视敏度和眼球活动度,有无溢泪症等。
2.1.4术前准备:术前1日剪鼻毛、剃胡须,清洁口腔,给予爱诺天健含漱液含漱;对患有心脏病、高血压、活动性结核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待症状控制后再手术。
对无手术禁忌证者术前常规选择有效的抗生素3~5天,口服泼尼松龙3~5天,以控制炎症,减少术中出血,有利于术后康复。
经鼻内镜鼻咽纤维血管瘤摘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作者:郑晓燕许谦林祥娥来源:《海峡科学》2007年第12期[摘要]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治疗鼻咽纤维血管瘤的围手术期护理。
方法:对采用技术动脉插管造影栓塞配合手术治疗鼻咽纤维血管瘤的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
结果:27例均一次造影栓塞成功, 27例好转出院。
结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治疗鼻咽纤维血管瘤可大大降低手术危险性及术后复发率,减轻病人的痛苦,护理人员应具备相关业务的护理知识。
[关键词] 纤维血管瘤围手术期护理鼻咽纤维血管瘤是耳鼻喉科常见良性肿瘤,是一种生长部位隐蔽,瘤体生长迅速,血管丰富,易侵蚀颅底骨质、并向鼻窦、眼眶及颅底扩展的鼻咽部的良性肿瘤;好发于男性青壮年,常可导致大出血而危及生命。
经鼻内镜鼻咽纤维血管瘤摘除术患者有其特殊的护理方法,充分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
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我科自1983年至2006年间共收治患者27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2例,年龄最大者23岁,最小者11岁。
术前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gioeaphy,DSA)和栓塞术。
均采用经鼻内镜手术摘除治疗,效果良好。
2 护理体会2.1 术前心理护理与术前指导,疾病是一个应激原,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改变患者原有的生活习惯,使病人产生一定的心理变化和心理问题,此类病人常常因鼻腔反复出血导致精神高度紧张,加之对疾病和手术方式的不了解,患者往往会存在恐惧、焦虑、抑郁等多种的心理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沟通,讲解引起出血的各种诱因,介绍成功病例、手术方式步骤及围手术期注意事项;指导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饮食等;善于了解和发现,有针对性的将心理护理贯穿与治疗全过程,使患者减轻心理负担,以良好的身心状态配合治疗。
2.1.1 焦虑恐惧心理这类病人产生这种心理状态的主要原因是:怀疑自己得了鼻咽癌等其他严重疾病,害怕手术及术后出现大出血等并发症。
鼻内窥镜手术和围手术期的护理通过采用鼻内窥镜电视监视系统进行鼻息肉摘除,上颌窦、筛窦、蝶窦、额窦口开放术,鼻中隔偏曲矫正等组织的功能性手术,它可通过各种不同角度的内窥镜可直视并彻底清除病变,此手术损伤小,视野清晰,患者痛苦少,恢复快等优点。
我科自2013 年8月1日~8 月31日行内窥镜手术60例患者,其中男41 例,女19例;年龄15岁~61 岁;其中鼻息肉摘除术7例,上颌窦、筛窦、蝶窦、额窦口开放17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36 例。
60 例患者术后1w 回访都康复,无一例感染及并发症。
标签:鼻內窥镜手术,护理鼻内窥镜手术是近几年来引进的鼻科的一种新的手术方法,其优点在于内窥镜采用冷光源导光纤维照明,亮度强,术野清晰,视角大,操作精确以及损伤小,安全可靠,可采用不同角度对鼻腔、鼻窦做全方位观察等优点,基本上无盲点,分辨率高,有放大作用。
在鼻科多种疾病治疗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
它克服了传统的鼻窦手术方法因损伤大、出血多、术野局限而不能彻底有效清除病灶的诸多弊端[1] 。
手术全过程还可通过监视器显示,便于手术示教、科研。
我科2013 年8月1日~8 月31日行内窥镜手术60例,经术后随访,均取得良好效果。
现就围手术期护理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我科2013 年8月1日~8 月31日行内窥镜手术60例患者,其中男41 例,女19例;年龄15岁~61 岁;其中鼻息肉摘除术7例,上颌窦、筛窦、蝶窦、额窦口开放17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36 例,结果60 例治愈。
2 围手术期护理2.1 手术前护理2.1.1 术前给予心理护理,消除患者及家属的思想顾虑:鼻内窥镜手术是近年来开展的新的手术方法,为使患者在较为愉悦的精神状况下接受手术,术前应主动与患者谈心,了解患者担心的问题,首先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疾病和鼻内窥镜手术的相关知识,介绍该鼻内窥镜手术名称、手术的优点、手术过程、配合要点,方法及成功病例,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有关手术情况的问题,让患者对手术的全过程有所了解,减轻患者紧张恐惧心理,解除患者的心理负担,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小议鼻内镜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鼻窦炎;耳鼻喉外科手术;手术期间;护理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疗效的高低,不仅依赖于精湛的手术技术,也依赖正确的围手术期护理和综合性治疗方法,特别是围手术期护理越来越受到重视。
我科自2007年1月~2007年12月间,对12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施行鼻内镜手术,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120例中,男67例,女53例;年龄5~73岁,平均31岁;病程6个月~35年。
根据术前鼻内镜检查及鼻窦冠状位扫描结果,按照海口标准分型分期[1],Ⅰ型9例其中1期2例、2期3例、3期4例,Ⅱ型100例其中1期6例、2期54例、3期40例,Ⅲ型11例。
手术以术式为主,Ⅰ型病变切除钩突,开放前筛、上颌窦自然口和额隐窝,Ⅱ型病变切除息肉、钩突,全筛开放,上颌窦自然口和额隐窝开放或全鼻窦开放,Ⅲ型病变作全鼻窦开放术。
术后松除纱条后,隔3~5日清理鼻腔,局部滴用血管收缩剂、抗生素药水及伯克纳等,全身应用抗生素及类固醇激素7天。
出院后继续应用口服抗生素、类固醇激素1~2周。
局部继续应用血管收缩剂,抗生素及类固醇激素伯克纳或辅舒良3~6个月。
依具体情况每1~2周复查冲洗鼻腔、鼻窦1次,清除术腔囊泡、肉芽及息肉,并分离粘连,3个月后每月复诊1次,持续6个月以上。
2结果Ⅰ型治愈率10099,Ⅱ型治愈率900090100,Ⅲ型治愈率8181911,总治愈率为9000,并发症7例次,分别是严重鼻出血2例,眶周血肿3例,术腔粘连2例。
3围手术期护理31术前护理311心理护理无论手术大小,患者都会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
我们针对不同年龄、具体心理问题做好心理疏导。
有反复多次手术史的患者,常有忧虑、紧张、恐惧心理,此时耐心介绍该手术方法的安全性和优越性,手术大夫良好的医德、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手术成功的病例,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
因为患儿亲属的各种心理反应将直接影响患儿[2],对此,向家属介绍鼻内镜手术的优点,并说明手术的大概过程、术后可能发生的情况,使他们对鼻内镜手术有初步的认识。
鼻咽纤维血管瘤摘除术的护理配合针对手术时容易忽视的问题和危险因素,从3方面讨论手术配合要点:提高病人手术适应能力;制订完善的手术配合计划;严格按控制血压要求做好各项护理配合。
配合要点及分析:1、提高患者手术适应能力⑴患者均为年轻人,对手术后脸上是否留有疤痕十分关注,尤其是鼻侧切开进路者。
术前1日巡回护士访视病人,在病房护士术前特殊教育的基础上再一对一进行指导。
介绍手术室的特殊设置和具体手术时间安排,简要介绍麻醉和手术方式、手术后填塞物带来的不适等。
告知病人我们将提供最精细的针线供医生缝合颜面切口,可最大限度减少疤痕形成,使患者对积极配合手术有足够的认识。
⑵本病的主要症状是鼻衄和鼻塞,病人对手术室的环境气氛极为敏感。
有病人进入手术间看见麻醉桌上的喉镜及鼻导管插管钳即发生晕厥。
此后,我们注意保持手术室整洁无血迹,麻醉前不开无影灯,掩蔽手术器械等以避免一切消极暗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患者离开亲人进入手术室就失去了对自己的主宰,一切都由医护人员掌握了。
得体的称谓,恰当地使用指令性语言,有利于使病人在最佳状态下接受手术。
2、制订配合计划由于病情不同,麻醉和手术方式各异,除做好常规的计划外,根据不同病人的具体情况详细制订各个环节的配合措施。
3、控制性降压的管理⑴控制降压程度。
在满足手术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使血压维持在较高水平。
降压程度控制在不超过原水平的40%或收缩压降至比术前舒张压低0~2.7kPa范围,防止降压速度过快,并将降压时间集中在肿瘤剥离尤其是基底剥离时(此时出血最多),且力求不超过50min。
⑵合理调节患者体位。
控制性低血压时将手术床床头逐渐抬高10°~30°,血压下降过低或停止降压后血压回升至正常时放平手术床。
因为身体各部位距心脏水平每垂直升高1.3cm,则升高部位的血压将降低0.13kPa(1mmHg),尽量使手术部位高于身体的其他部位,使手术区局部的脉压更低,血供来源更少,更有效减少出血。
鼻内窥镜术围手术期的护理鼻内窥镜术围手术期的护理【1】【关键词】鼻内窥镜术;围手术期;护理鼻内窥镜手术是通过各种不同角度的窥镜,在直视下清除鼻腔及鼻窦病变组织,改善其通气和引流,促使鼻腔生理功能得以恢复,是目前治疗鼻炎、鼻窦及鼻颅底、鼻眼等相关疾病的先进手术方法。
手术精细准确,它较传统的鼻部手术具有照明好、视野清、损伤小、病变清除彻底等优点[1]。
我院1998年以来,利用鼻内窥镜相继开展了鼻息肉、鼻窦炎、鼻中隔偏曲、鼻窦囊肿等手术,配合围手术期的良好护理,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xx年3月至xx年2月我院行鼻内窥镜手术204例,男136例,女68例;年龄18~59岁;双侧病变159例,单侧病变45例;其中功能性鼻窦手术49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68例、鼻息肉摘除术58例、其它29例。
病程4个月~6年,平均22个月。
2护理2.1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针对手术患者不同年龄、不同心理问题作好心理疏导,讲解鼻内窥镜手术的先进性、科学性,介绍手术的相关知识、手术过程、手术特点及手术的麻醉方法,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和恐惧感,鼓励其树立信心,更好地配合手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2.1.2知识宣教向患者介绍鼻内窥镜手术可保留鼻腔鼻窦的结构和健康黏膜,能改善和恢复鼻腔和鼻窦的生理功能,鼻内的切口并不影响面部美观。
说明术前注意事项、术中配合要点、可能出现的不适和采取的对策等,从而使患者消除恐惧、焦虑心理,以良好的放松的心态接受手术。
2.1.3做好术前准备术前1d剪鼻毛,男患者剃胡须,清洁鼻腔及面部,以减少手术并发症。
教会患者正确的点鼻、擤鼻方法,术前禁食8~10h,禁水4h。
对精神紧张、恐惧患者,术前1d的晚上可服安定等镇静剂。
术前应进行必要的检查,观察记录生命体征,注意出凝血时间和血小板计数,协助进行视力、视野、眼球运动、鼻窦CT检查等,对指导手术、防止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2.2术中护理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动态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防止咳嗽及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腔内分泌物及血液。
鼻内窥镜下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分析
发表时间:2018-09-21T15:03:34.953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上第11期作者:倪欢
[导读] 分析鼻内窥镜下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情况。
倪欢
四川邻水县人民医院邮政638500 四川邻水
【摘要】目的:分析鼻内窥镜下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情况。
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鼻内窥镜下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患者18例作为研究组,对研究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内容进行回顾分析,了解护理结果。
结果:研究组患者经一系列优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均顺利出院,护理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满意度达96.44%,护理效果良好。
结论:鼻内窥镜下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进行优质的护理干预,能够给患者提供更好的手术准备,帮助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恢复,护理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鼻内窥镜;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鼻咽纤维血管瘤是良性肿瘤的一种,发病率较低且多发于青春期男性或青年身上。
鼻咽纤维血管瘤中由丰富的血管,并且扩张性较强,常侵及患者颅底、眼眶等部位,临床治疗多选用手术治疗方式。
使用鼻内窥镜下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对鼻咽纤维血管瘤进行治疗是常用手术方式,在治疗围手术期对患者进行有效护理干预,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降低术后并发症率,促进患者尽快康复等,对于提高患者治疗效率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1]。
本文选取2016年4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鼻内窥镜下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患者18例作为研究组,通过回顾分析研究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的情况,具体探讨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内容,详细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4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鼻内窥镜下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患者18例作为研究组,研究组患者均为男性,年龄7—26岁,患者临床诊断确诊为鼻咽纤维血管瘤,并选择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及鼻内窥镜下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进行治疗。
1.2 方法
1.2.1 术前护理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帮助患者正确的认识鼻咽纤维血管瘤的相关知识,告知患者鼻内窥镜下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取得患者在治疗上的配合;通过心理护理的方式了解患者术前的不良心理状态,帮助患者克服恐惧、悲观、焦虑等情绪。
为患者进行充足的术前准备,采集患者血液标本并进行常规检查,了解患者凝血功能等情况;指导患者进食营养丰富且易消化的食物,帮助患者纠正贫血、消瘦等情况,为手术顺利进行做好准备。
术前为患者进行常规抗感染治疗,提前预防手术感染;清洁患者面部区域,避免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术前对患者进行常规禁食、禁水等安排;手术开始前检查手术相关器械的性能[2]。
1.2.2 术中护理术中密切配合医生执行手术操作,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内容,谨防患者出现大出血、机体缺氧等情况。
适当调节患者的手术体位,控制患者低血压情况,同时减少术中出血量。
1.2.3 术后护理术后对患者进行常规抗感染相关治疗,并密切留意患者的出血情况和血压变化情况,注意观察患者的面部状态和精神状态等,谨防术后并发症。
对患者口腔进行护理,由于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后,患者鼻腔堵塞,需要使用口腔进行通气,应当格外重视此时对患者吸入氧气的控制,调节室内空气湿度,必要时给予患者雾化吸入治疗,防止患者吸入空气过干,可以使用浸湿纱布、石蜡油涂抹等方式对患者的嘴唇进行保湿,避免患者嘴唇干裂[3]。
保持患者呼吸畅通,术后患者鼻腔堵塞,无法良好的使用鼻腔呼吸,护理人员要格外注意患者呼吸情况,并对患者的气管切开、吸引器、吸氧治疗等内容进行管理控制,保证患者呼吸畅通。
饮食护理,患者术后6h可开始进食流质食物,患者术后饮食控制应当保证营养均衡,且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能量。
格外注意患者术后鼻腔渗血、渗液情况,及时处理患者口咽分泌物,避免造成感染或呛咳[4]。
1.3 观察指标了解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统计患者护理有效率情况,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了解患者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率。
2 结果
经一系列优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均顺利出院,护理有效率100%,护理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护理满意11例,基本满意6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达96.44%,护理效果良好。
3 讨论
鼻内窥镜下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是目前用以治疗鼻咽纤维血管瘤的常用手段之一,由于鼻咽纤维血管瘤内部血管较为丰富,术中术后经常容易并发大出血等情况,为了保证患者手术治疗的安全,在围手术期对患者进行有效护理干预十分关键。
鼻内窥镜下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前的护理干预,能在安抚患者情绪的同时,让患者做好术前准备,纠正患者不良身体体征降低手术治疗风险的发生;术中护理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大出血情况,配合医生完成相应手术操作,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术后对患者的卧床休息、呼吸道畅通以及术后饮食、起居等内容进行有效的护理,能促进患者术后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鼻内窥镜下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患者进行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
本次研究中,通过回顾分析研究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内容,结果显示,经一系列优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均顺利出院,护理有效率100%,护理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满意度达97.37%,护理效果良好。
综上可知,鼻内窥镜下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进行优质的护理干预,能够给患者提供更好的手术准备,帮助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恢复,护理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杜军.内镜下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的出血观察与护理[J].上海护理,2012,12(06):52-53.
[2]韩杰,杜晓霞,杜玉凤,田梓蓉.影像导航鼻内镜下行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患者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08):743-744.
[3]陆静,李梦华,许倩茹.两种手术方法对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后护理的影响[J].甘肃医药,2012,31(06):474-476.
[4]吴莉,邱云.鼻内镜下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患者术前及术后护理[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2,14(02):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