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家具中的传统文化
- 格式:docx
- 大小:129.32 KB
- 文档页数:8
介绍中国古代家具文化中国古代家具文化历史悠久,自唐代以来,作为日常生活必需品的家具已经成为一种艺术和文化的代表。
中国古代家具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卓越的工艺技术享誉世界。
本文将介绍中国古代家具文化的发展历程和特点,以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保护。
一、发展历程中国古代家具文化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商代,随着中国古代文明的不断演变,传统家具设计和制作也在不断改变和演进。
汉代家具以简洁明快的线条、刻花、嵌饰和雕刻见长。
唐代家具则强调大气、简洁,线条流畅,刻画细腻,更加注重雅致的审美效果。
宋代是我国家具制作的黄金时期,中式家具文化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与多样性,成为中国家具发展的高峰时期。
明清时期则以华丽、精细、朴实为主流,更加注重文化内涵和工艺设计。
二、特点中国古代家具文化的特点在于它具有浓郁的文化底蕴和深刻的哲学意义。
家具制作中所遵循的恒久原则,比如“物极必反”的对称美学理念、“左右对称、上下对称”的讲究等等,反映出中国古代人对自然之美的认识,更代表了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的思想。
中国古代家具还注重内涵、形式的协调性、装饰与实用的平衡,这与中国古代文化的传统美学思想有很大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文以载道”,追求“明德惟馨,以厚质之质为美”,这种思想观念贯穿于个体生活、器物设计、建筑布局、空间感知等方方面面,表现出中国古代家具文化的特有魅力。
三、传承与保护中国古代家具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当代的重大任务。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变迁,许多传统手工技艺正在逐渐消失,传统文化与技艺也失去了传承下去的平台和保护机制。
目前,保护中国古代家具文化的方案主要包括重视家具专业的学术研究,挖掘家具历史与文化价值,培养新一代的家具艺术人才,以及建立起一套科学完善的家具鉴定、维修和保护体系。
在传统文化保护的大背景下,传承中国古代家具文化是一项殊为重要的事业。
它不仅有精神意义,更具有文化和经济价值。
在新时代,希望更多青年人能够加入到家具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之中,推动中式家具这一传统文化走向更加广阔的发展道路。
一、博古架室内陈列古玩珍宝的多层木架,是类似书架式的木器。
中分不同样式的许多层小格,格内陈设各种古玩、器皿,故又称为:"集锦盒子"或"多宝格子"。
每层形状不规则,前后均敞开,无板壁封挡,便于从各个位置观赏架上放置的器物。
博古架可摆放一些玉器、陶瓷、瓷器、镏金。
(古灵精怪)的新旧艺术品古玩。
古:由历史价值,灵:手工灵巧,精:不要太滥要有代表性,怪:奇特少见。
二、挂落我国传统建筑中额枋下的装饰构件,或用作划分室内空间。
常用镂空的木格或雕花板做成。
内缘作方、圆、八角等形式。
在室内的称挂落飞罩。
三、雀替雀替是中国建筑中的特殊名称,安置于梁或是阑额与柱交接处承托梁枋的木构件。
可以缩短梁枋的净跨距离。
也用于柱间的落挂上,但是为纯装饰构件,能增加梁头抗剪能力或减少梁枋间的跨距。
清代称为雀替又称为插脚或托木、牛腿。
安置在梁与柱交点的角落,具有稳定和装饰的功能。
雀替从力学上的构件,逐渐发展成美学构件,就像一对翅膀在柱的上部向两边伸出,一种生动的形式随着柱间框格而改变,轮廓由直线转变为柔和的曲线,由方形变成有趣而更为丰富、更自由的多边形。
于是雀替有龙、凤、仙鹤、花鸟、花篮、金蟾等各种形式,雕法则有圆雕、浮雕、透雕。
四、花板明清的花板、窗花等木雕挂件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精华,也是建筑中传统文化精神的集中表现。
再简单中求丰富,统一中求变化,与现代的装饰设计理念不谋而合。
虽然现代家具空间比以前小了许多,并不合适完全的传统中式家居布置,但如点缀以木雕挂件,屏风隔断和几件雕花案几,就是家居显得现代中蕴含着传统,明快活泼中透着沉静含蓄,简练中显露出渊博,犹如一曲高山流水意境盎然。
装饰木雕在题材内容上体现了民间美术的共性,一般有三类内容:1吉祥图案如喜上眉梢、松鹤延年等象征寓意的图案 2戏曲人物传说故事等寓教于乐的故事画 3民俗民风题材作品,如纺织、放牧、娱乐等现实生活描写。
木雕在表现手法上一般采用具象的方法,造型上大胆的夸张,如头大身小、人大景小,显然活跃、质朴,尤如扬州八怪中金农德画,夸张幽默充满了生气。
浅析家具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是丰富而深厚的,其中包含了许多独特的元素。
在家具中,这些传统文化元素也得到了体现。
家具中常见的传统文化元素是“红木”。
红木作为中国古代传统家具的代表,具有历史和文化的厚重感。
红木家具凭借其色泽红润、纹理美观、质地坚硬的特点,成为中国传统家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红木代表了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对于自然美和文化积淀的追求,让人们在生活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家具中常见的辟邪图案也是一种体现传统文化元素的方式。
辟邪图案通常被用来装饰家具表面,以驱邪、避恶、招福的目的。
龙凤纹、蝙蝠纹、福禄纹等都是常见的辟邪图案,它们在家具上的使用,不仅增添了艺术美感,还寓意着吉祥和幸福。
这些图案的设计灵感多来自中国传统文化的神话故事和寓意。
家具中还常见一些传统文化的意象,比如“福”字、古代诗词等。
福字象征着美好的祝愿和吉祥,它常被雕刻在家具表面以示吉利。
而古代诗词的运用,则使家具更具文化内涵。
古代文人墨客以及他们笔下的诗词,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将它们融入到家具设计中能使家具更具情趣和文化底蕴。
中国传统家具中常用的刺绣也是一种传统文化元素的展示。
刺绣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之一,它在家具中的应用赋予了家具更为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
刺绣家具以其精妙的工艺和琳琅满目的图案,为家具增添了独特的艺术价值和传统文化的气息。
中国传统文化在家具中得到了广泛的体现。
从材料、图案、意象到工艺,都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家具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不仅满足了人们对实用性的要求,更使人们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价值和美感。
中国传统木工艺技术有哪些中国传统木工艺技术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风格。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传统木工艺技术。
1. 雕刻艺术:中国传统木工雕刻是一种独特的工艺,以木材作为原料,利用刀、凿等工具雕刻出各种形状和图案。
这种技艺主要有浮雕、线雕、镂空雕等多种形式。
中国传统木工雕刻技艺精湛,形象生动,常常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话故事、神仙人物等元素,给人一种极具艺术感的视觉冲击。
2. 榫卯工艺:榫卯是一种传统的拼接技术,通过将木料加工成相互契合的形状,在拼接时使其紧密连接起来,以达到牢固的效果。
榫卯工艺需要有高超的木工技术和严谨的测量标准,每个榫卯的形状和尺寸都需要精确到毫米级别。
榫卯工艺除了常见的家具、建筑结构外,还广泛运用于中国传统建筑的梁柱、门窗等部分,使得整个建筑更加稳固和美观。
3. 烟熏工艺:中国传统木工烟熏工艺是一种用于木材表面处理的技术。
通过使用烟熏盘,将干燥的木材放置在盘中,点燃火炭,让木材表面产生微小的火焰,同时产生烟熏效果。
这种工艺可以改变木材的颜色和质地,使之更具光泽和质感,同时还可以增加木材的耐久性和防腐性能。
4. 抛光工艺:抛光是一种将木材表面磨光的工艺。
传统的抛光工艺通常是利用手工或工具,将木材表面磨平和磨细,以获得光滑的质感和亮度。
抛光工艺需要熟练的技巧和精密的操作,以避免对木材造成损坏。
抛光通常是在木工制品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可以提升木制品的外观和触感。
5. 染色工艺:染色是一种通过在木材表面上涂抹和渗透染色剂,改变木材颜色的工艺。
传统的染色工艺采用天然植物提取的染料,如茶叶、紫菜、石斛等。
染色工艺除了可以改变木材的颜色外,还可以增强木材的质感和纹理,使其更富有层次感和艺术性。
中国传统木工艺技术丰富多样,每种工艺都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这些技艺不仅在木工制品中得到广泛应用,也成为了中国传统建筑、古代家具等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工艺技术的保护和传承,能够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统,同时也展示了中国木工文化的独特魅力。
宋式家具风格介绍
宋式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具的代表之一,以简约、秀雅、古朴而闻名。
它反映了宋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宋式家具在设计上注重实用性和舒适性,造型简练,线条流畅,色彩自然,强调内在的韵味和美感。
在结构上,宋式家具采用了传统的榫卯结构,使得家具坚固耐用,同时也避免了使用钉子等金属连接件,保持了家具的质朴和自然。
宋式家具的材质多为优质硬木,如紫檀、黄花梨、铁力木等,这些木材纹理美观,质地坚硬,耐久性好,能够保证家具的品质和寿命。
此外,宋式家具在细节处理上也十分讲究,如雕刻、镶嵌、彩绘等工艺的应用,使得家具更加精美绝伦。
总的来说,宋式家具风格体现了宋代文化的简约、内敛和含蓄的特点,同时也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种风格的家具至今仍受到广泛的欢迎和追捧,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
国学与中华传统家具的关联中华传统家具作为中国古代家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国学作为中国传统学问的瑰宝,也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华传统家具紧密相连。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国学与中华传统家具之间的关联。
一、文化积淀与审美理念1. 文化积淀:中华传统家具历经千余年的演变,融合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
其中,孔孟之道、儒家思想、道家哲学等国学理念对家具设计和制作有着深刻的影响。
家具的形制、材质和纹饰等方面都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和传承。
2. 审美理念:国学注重以“中和”、“和而不同”为核心的审美理念与古代家具极为契合。
中国古代家具注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强调奈何桥、秩序、和谐的结构与修饰。
这与孔孟之道中有序的庶民道德、道家对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的追求等思想相呼应,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审美追求。
二、象征意义与文化传承1. 象征意义:中华传统家具中的每一件家具都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
例如红木家具中的“紫檀木”,寓意“才”,代表拥有紫檀木家具的人具备高尚的品性和修养。
而屏风则象征“自由与开放”,寓意放飞自我的精神。
这些象征意义与国学中的阴阳五行、六艺等符号密切相关,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2. 文化传承:中华传统家具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家具的制作、使用和传承,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国学研究和传承国家的经典文化,通过研读经典著作、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方面,为中华传统家具的发展提供了更坚实的文化基础。
三、艺术表达与创作灵感1. 艺术表达:中华传统家具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注重工匠精神和艺术表现力。
通过木材的纹理、结构的优雅和精致的雕刻,展现了中华传统家具作为艺术品的价值。
这种追求卓越的态度与国学中对道德修养、品格提升和人文精神追求的共同点相契合。
2. 创作灵感:国学经典中蕴含着丰富的意蕴和审美价值,对中华传统家具创作和设计提供了深厚的灵感。
例如,中国古代诗词中的山水意境、画作中的鸟兽花卉等都可以成为中华家具设计的创作素材,使家具充满着文化底蕴和古典气息。
中国传统家居文化的精髓中国传统家居文化源远流长,蕴含了丰富的精髓。
它是中国优秀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念、价值观以及对生活方式的追求。
中国传统家居文化的精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和谐统一的空间布局中国传统家居文化注重空间的布局和谐统一。
在传统家居中,一般采用“中轴对称”的布局方式,即以中轴线为对称中心,左右呈对称。
这样的布局方式体现了中国人对和谐、统一的追求,也体现了中国人对空间的精神追求。
二、精致的家具艺术中国传统家居文化的精髓还表现在精致的家具艺术上。
传统家具注重工艺的精湛和形式的美观,通常采用天然材料,如红木、黄花梨等。
家具的设计华丽而不失庄重,具有独特的线条和雕刻。
三、充满哲理的装饰品中国传统家居文化中的装饰品也是其精髓所在。
传统家居的装饰品多以景德镇瓷器、紫砂壶、青花瓷等传统工艺品为主。
这些装饰品富有中国文化内涵,经过雕刻、绘制等工艺制作而成,既具有实用性,又能体现中国人的审美追求和文化品位。
四、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传统家居文化的精髓不仅体现在家具和装饰品上,更蕴含在文化底蕴中。
在中国传统家居中,常可见到对诗词、书法、绘画等优秀文化传统的体现。
这些文化元素给人以内涵和艺术享受,彰显了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尊重。
五、生活方式的追求中国传统家居文化的精髓还体现在对生活方式的追求上。
传统家居强调净化身心,讲究心灵的宁静和舒适。
传统家居的布局和家具摆设都注重尊重人的身心需求,提供安逸的生活环境。
通过展示大自然的美丽和唤起人们对宇宙和谐的体验,传统家居文化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总结而言,中国传统家居文化的精髓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审美观念、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追求。
它通过空间布局、家具艺术、装饰品、文化底蕴以及生活方式的追求等多个方面,塑造了独特的中国家居文化风貌,并将其代代相传。
传统家居文化不仅是中国人的精神支柱,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继续传承和弘扬。
中国传统家具中国传统家具简介中国传统家具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
它是中国古代艺术与工艺的结晶,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本文将介绍中国传统家具的特点、材料、制作工艺以及其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
第一部分:传统家具的特点中国传统家具以其独特的设计和制作工艺而闻名于世。
首先,中国传统家具注重形式的简洁和谐,追求自然和谐的美。
其次,中国传统家具以实用性为主导,追求舒适和便利。
此外,中国传统家具强调木材的质感和纹理,注重和谐的色彩搭配。
第二部分:传统家具的材料中国传统家具使用各种不同的材料,但最常见的是木材。
根据用途的不同,中国传统家具使用各种不同的木材,如松木、榆木、枫木等。
这些木材具有天然的颜色和纹理,给家具带来独特而自然的美感。
此外,中国传统家具还使用铜、玉、漆等材料进行装饰,增添了家具的美观和价值。
第三部分:传统家具的制作工艺中国传统家具的制作工艺独特而精细。
其中,传统的榫卯结构是制作家具的关键技术之一。
榫卯结构采用凹槽和榫头的结合,使家具结构稳固而牢固。
此外,传统家具的制作工艺还包括精湛的雕刻、镶嵌、漆画等技术,使家具呈现出精美的装饰和细腻的纹理。
第四部分:传统家具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尽管现代家具市场充斥着各种样式和设计的家具,但中国传统家具在现代生活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地位。
首先,中国传统家具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具有独特的审美和历史意义。
其次,中国传统家具注重自然材料和手工制作,符合现代人对环保和绿色生活的追求。
最后,中国传统家具以其独特的设计和风格,为现代家居空间增添了文化韵味和艺术气息。
结论中国传统家具作为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艺术形式,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为现代人们提供了一种与传统文化相连的家具选择。
通过传承和发扬传统家具的制作工艺和设计理念,我们可以将中国传统家具的精髓传承下去,让其在现代生活中绽放出独特的光芒。
(注:本文以论述形式书写,段落之间用空行分隔,字号可适当调整以保持版式整洁美观。
我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例子一、概述在当今社会,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重要性。
我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其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被奉为国粹。
在室内设计领域,传统文化也被广泛运用,不仅在传统建筑中体现,更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融入其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本文将以我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例子为主题,探讨传统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二、我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例子1. 中式家居风格中式家居风格是我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典型代表。
其特点是注重线条的流畅、色彩的淡雅、布局的对称和素雅的装饰。
中式家居风格常常采用木材、竹子、花岗岩等作为装饰材料,以营造一种质朴和雅致的氛围。
中式家居还会融入我国传统的文化元素,如书法、绘画、文房四宝等,使整个空间更具我国传统文化的韵味。
2. 园林式室内设计我国古代园林艺术被誉为“我国造园艺术之精华”,园林式室内设计便是将古代园林的设计理念和手法运用于室内空间中。
这种设计风格通过运用水池、假山、石桥等元素,营造出一种自然、幽静的氛围,让人有置身于山水之间的感觉。
园林式室内设计在今天的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不仅可以增添室内空间的特色,更能让居住者在忙碌的城市生活中找到片刻宁静。
3. 仿古家具的运用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家具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仿古家具便是一种将我国传统家具的精髓进行再现和创新的设计风格。
这种家具常常采用红木、酸枝木等传统材质制作,结合我国古代家具的雕刻工艺和结构特点,如圆形几、驼背椅、榻榻米等,使室内空间充满浓厚的我国传统文化氛围。
4. 我国传统艺术品的摆放在室内设计中,我国传统艺术品的摆放也是一种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方式。
我国的书法、国画、瓷器等传统艺术品经过精心的摆放和搭配,不仅可以丰富室内空间的装饰效果,更能让人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5. 风水文化的融入风水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的平衡。
文化·艺术文 张永强探究传统文化下的红木家具我国红木家具始于汉唐,盛于明清,是比较高档的家具。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对中国传统文化不懈追求,红木古典家具逐渐成为雅俗共赏的艺术品。
红木文化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欣赏它时,不应只注重它的现实价值,而是更应该注重它华丽外表背后隐藏着的中国传统文化。
一、传统文化对红木家具设计理念的影响1.中国古代哲学对红木家具设计理念的影响中国古代哲学讲求“天人合一”,所谓“天人合一”就是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辅相成。
这一点在红木家具设计理念上的体现就是不对天然的木材做过多的修饰,保持它这种色泽优雅而不沉闷、肌理华丽而不艳俗的天然木纹的韵味,使之具有天然之美。
每件家具独一无二,不失自己的个性,充分表现出造物者与自然之物的和谐,顺应自然的哲学思想。
红木家具经常会出现圆中有方、方中有圆的设计理念,圈椅就是最好的例子,这样的设计理念正是传统儒家思想中天圆地方哲学思想的体现。
中国人历来都是讲究中庸之道的,红木家具中也可看出中庸之道的影子。
红木家具大多色泽都不是过于引人注目的,造型设计也是中规中矩,讲求左右对称,偶尔简单雕饰也不会过于华丽,这些都是中庸内敛的体现。
2.中国古代礼仪习俗对红木家具设计理念的影响红木家具的设计理念受礼仪习俗的影响也比较大,设计者在设计红木家具时会考虑使用者的身份,并在中国古典家具中体现使用者身份,这在红木家具的设计理念中占一席之地。
比如太师椅,它并不是根据功能或者外形而命名,而是为了体现使用者的尊贵地位。
线条刚直的红木家具一般象征着正直、刚毅和权力,多为男人使用,而线条弯曲的绣墩、梅花凳则多为闺房之物,象征着柔弱、服从。
由此可见,红木家具中也蕴藏着男尊女卑、等级制度的传统思想。
明式红木家具中,椅子坐面与扶手都相对较高和较宽,这样的椅子舒适度并不好,它的设计理念就是受到礼仪的影响,体现“正襟危坐”的礼仪。
传统家具中的传统文化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中国传统家具中的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的灿烂文明,造就了凝聚民族精神,展现民族风貌的中华传统家具文化。
中华文化是人类文明花园中的奇葩,中国传统家具是世界艺术殿堂中的瑰宝,一直都是为世人所影仰,研究、收藏的对象。
“人类学之父”泰勒把文化定义为“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获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
随着民族的产生,文化具有民族性,它通过民族语言、民族性格、生活方式等民族形式,形成民族传统性格、生活方式等民族形式,形成民族传统与特色。
这种特色有唯一性、继承性、独立性。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传统家具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具在满足人们坐、卧、支撑或储藏……功能性需求之后,就成为了传统、特色和民族性的象征;成为了一种文化形态、文化载体和文化现象;成为了物质、精神、艺术文化的综合;更成为了由一定习俗、观念和规范形成的某一群体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
因此,家具所体现出来的历史信息与人文气息以及特殊的文化内涵说明,中国传统家具发展的进程就是一部展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
中华传统文化对传统家具的影响中国传统家具包含和体现着中国传统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具有深厚的文化艺术内涵,其独具特色的造型、精妙奇巧的结构,无不凝聚着中国历代工匠的聪明才智和精湛技艺,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下面笔者尝试从传统文化对传统家具的影响这一角度出发,进行一点浅显的探讨。
1、古代哲学、道德思想对传统家具的影响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是“天人合一”思想。
早在周代,《易传·乾卦》中就有云:“夫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道出了天人合一思想的主旨: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等“普遍和谐”的观念。
表现在传统家具上,其一,在对质地坚硬、色泽幽雅、肌理华美珍贵认识、运用中,力求充分展示了木材本色的自然之美;其二,传统家具稳健凝重、简洁流畅均给人以舒展之感,有大气;其三是灵气,马蹄腿、三弯腿、椅子搭脑、牙板、撑子等曲线形式体现了予情于理、予动于静的哲学要义:黄花梨木圈椅不正是一番“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境吗?其四,传统家具通体轮廓及装饰部件的轮廓讲求方中有圆、圆中求方。
圈椅上圆下方的设计,就是源于中国古代的“天圆地方”、“承天象地”的哲学思想;其五,
传统家具具有严密的比例关系,舒适宜人的惊讶,家具的外形比例、尺度与其使用功能紧密联系起来,力求达到形式与功能的和谐统一。
中国古代道德以“中庸”为至高的德性。
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说:“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他的孙子,子思在《中庸》中强调:“和而不流”。
“中立而不倚”,“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之道在形式上重视“中正”、“中行”,在内涵上主张凡事都不要过度,以免适得其反。
表现在传统家具上,其一,传统家具着力塑造木材色泽与纹理之美。
但在不影响整体效果的前提下,局部饰以小面积漆雕或透雕,以繁补简,相素而不俭,精美而不繁缛。
束腰带罗锅枨方凳就是一例;其二,传统家具整体的长、宽和高以及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的比例都非常适宜。
例如,圆后背交椅的比例恰到好外,坐上令人感到非常惬意;其三,在传统家具,如各类御宝座、太师椅、官帽椅等的造型中以及在屏风、平头案、翘头案、品子栏杆橱架、书架等的雕刻图案上大多按中轴线对称分布,体现中规中矩这美。
2、古代宗教、学术思想对传统家具的影响中国历史自汉代以后,宗教和学术思想流派形成了主要以儒、佛、道三家并举的文化格局,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以儒治世,以佛治心。
以道治身”,三家共同维系着中国古代社会心
理结构的和谐与稳定,因此自然也对中国传统家具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中国古代宗教学术思想的共同之处就在于:倡导顺应自然、崇俭抑奢的生活信条,不与物迁的处世原则和抱朴守真、寂空无为的价值取向。
具体表现在传统家具上其特点是:空灵、飘逸、柔婉、沉穆等。
其一,传统家具的造型多采用曲线与直线对比与变化。
集中了直线与曲线的优点,柔中带刚,虚中见实。
如运用于圈椅、交椅、官帽椅、灯挂椅、圆角柜、架子床等家具中的罗涡撑、搭脑、“S”型靠背、马蹄腿、三弯腿等简洁、流畅、舒展、刚劲的线型变化。
其二,传统家具如四足带托泥坐墩、弯腿带托泥高香几和玫瑰椅均以上下构件为实,中间“开光”为虚和靠背留空的形制为其构造要素,让人产生空灵寂静中而富含流动、在厚实弥笃中又处处向虚的意境,无不给人静谧、深邃以感。
3、古代审美思想观念传统家具的影响自中国进入文明社会后,审美观念就开始逐渐形成了:早在夏朝以前的大禹时代,人们已知道在席子缘包边,并开始使用漆来装饰器物了;至春秋战国及两汉时期,油漆,彩绘、雕刻、镶嵌和错金银工艺空前发展;到明清时期各种工艺手法趋于完善,审美观念走向成熟。
审美思想观念是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将家具的每个部件施以不同艺术造型,或以各种手法对构件表面装饰各类纹饰,使器物既具实用性,又具
观赏性,在视觉效果上给人以舒畅的感受。
对传统家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彩绘、雕刻、镶嵌图案的题材上,根据古代传统习俗立意选题。
例如,在“飞禽”题材的选择上,传统风俗认为燕子落在好人家、凤凰落过出人才、白鹤到过有吉祥之兆、孔雀能给人们带来幸福和安宁、喜鹊报喜、相思鸟痴情、鸳鸯忠贞等;在“走兽”题材的选择上,传统风俗认为龙能兴云雨利万物、狮子猛以示以寓意中华太平、瑞象敦厚,喻五谷丰登、虎示圣明之世为祥为祯、麒麟祥瑞,喻人生有德,早生贵子、瑞鹿纯善,喻禄寿康宁;在植物题材的选择上,传统风俗把松、竹、梅并称为“岁寒三友”,把竹、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寓意高风亮节和傲霜斗雪的品格。
此外,将吉祥要素相互组合成纹饰题材,如“六合同春”、“年年有余”、“凤穿牡丹”、“莲生贵子”、“祥云捧日”、“双龙戏珠”、“洪福齐天”、“五福捧寿”等。
汲取民族传统家具文化精髓,开创中国家具特色黑格尔曾经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进入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经济、生活、文化呈现全球化、趋同化的特点,从而导致了工业产品无个性的后果。
因此越富有个性和民族传统的东西就越能被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所接受。
中国有希望成为家具强国的关键在于其设计的家具产品能引起世界的广泛兴趣、能赢得世界的青睐和认可,当
然,最重要的是能占领国际市场。
实现这一理想的要本是潜心技术先进和树立中国家具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家具的核心竞争力力是指家具产品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关键能力,是有可能超越对手的关键之处,是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笔者认为,中国家具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对优秀民族传统家具的融会贯通和继承发展。
那么作为炎黄子孙,我们究竟该怎样面对世界上这份绝无仅有、博大精深的民族家具传统遗产而开创中国特色呢?日本现代建筑大师黑川纪章认为对传统的继承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眼睛看的见的内容,比如传统家具的造型要素、结构特征、装饰风格等外在的东西;另一方面是眼睛看不见的内容,比如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念的要义等等内在的东西。
继承发扬民族家具传统应表现在:其一,对传统家具文化的超越与创新;其二,对传统家具功能的取舍与形式仿造;其三,对传统家具风格的修改与简化;其四,传统家具造型符号(如:构件、线脚、装饰图案等)的提炼与重构。
因此,我们在设计实践中不能只停留在把继承理解为将家具外形设计成与古代相近或相似的模样,在这样肤浅的层面上,用死搬硬套的方式来维护传统。
因为仅仅将样式和结构作为家具设计考虑的要素,就会很容易落入到单
一俗套和条条框框之中去。
笔者认为,必须更深层次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思想和家具装饰、造型要素的内涵,领悟其实质,只有在把这些元素注入到设计师的大脑中,扎下根来,作为创作灵感的一部分这后,设计才能真正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也才能很好的继承和发扬民族风格。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家具文化是国家和民族永远追求的目标,尽管在实践与认识的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仍要坚定地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
这样就要求中国家具设计师们以一种负责作的态度和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的姿态将自己深深根植于民族文化的沃土中,勇于借鉴国际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站在时代的高度去创造凝聚中国风格、现代风范和人文精神的家具产品;去设计与制作技术先进兼具民族、国际与时代性,富有强在生命力,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本土家具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