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的治疗进展-研究生课-2009-10-21
- 格式:ppt
- 大小:4.23 MB
- 文档页数:99
一、引言食管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食管癌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创新。
对于初治患者,一线治疗方案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
然而,对于一线治疗失败的患者,即食管癌二线治疗,如何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成为临床医生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针对食管癌二线治疗方案进行综述。
二、食管癌二线治疗方案概述1. 药物治疗(1)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指针对肿瘤细胞特异性信号通路或分子靶点的治疗。
目前,针对食管癌的靶向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EGFR抑制剂: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等。
EGFR抑制剂通过抑制EGFR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2)VEGF抑制剂:如贝伐珠单抗、雷珠单抗等。
VEGF抑制剂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3)mTOR抑制剂:如依维莫司、西罗莫司等。
mTOR抑制剂通过抑制mTOR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2)化疗化疗是指使用化学药物杀灭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
对于食管癌二线治疗,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以下几种:1)5-氟尿嘧啶(5-FU):5-FU是食管癌二线治疗中最常用的化疗药物之一,可与丝裂霉素、顺铂等联合使用。
2)顺铂:顺铂是一种广谱抗癌药物,对多种肿瘤有效。
3)紫杉醇:紫杉醇是一种抑制微管蛋白解聚的药物,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4)多西他赛:多西他赛是一种半合成紫杉醇类药物,对食管癌有一定疗效。
2. 放疗放疗是指利用高能射线对肿瘤进行照射,以达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转移的治疗方法。
对于食管癌二线治疗,放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外照射放疗:通过体外照射肿瘤部位,达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转移的目的。
(2)近距离放疗:通过将放射性源放置在肿瘤内部或周围,对肿瘤进行照射。
3. 综合治疗综合治疗是指将多种治疗方法相结合,以提高治疗效果。
对于食管癌二线治疗,综合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化疗+放疗:将化疗和放疗相结合,提高治疗效果。
食管癌新辅助治疗进展赵元【摘要】食管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估计全球每年有20万人死于该病,占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和病死率的第5位[1].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国家之一.食管癌的治疗是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在内的综合治疗.虽然食管癌的治疗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其效果仍不能令人满意.其中,单纯手术切除治疗的效果一直不佳,其5年生存率维持在8%~30%[2].近年来,随着一些成功的临床试验完成,新辅助治疗成为了关注的热点,其对提高食管癌患者的生存期及生存质量有重要而积极的意义.【期刊名称】《实用医药杂志》【年(卷),期】2011(028)012【总页数】3页(P1126-1128)【关键词】食管肿瘤;新辅助治疗【作者】赵元【作者单位】230022安徽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胸肿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1食管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估计全球每年有20万人死于该病,占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和病死率的第5位[1]。
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国家之一。
食管癌的治疗是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在内的综合治疗。
虽然食管癌的治疗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其效果仍不能令人满意。
其中,单纯手术切除治疗的效果一直不佳,其5年生存率维持在8%~30%[2]。
近年来,随着一些成功的临床试验完成,新辅助治疗成为了关注的热点,其对提高食管癌患者的生存期及生存质量有重要而积极的意义。
1 新辅助治疗的目的及适应证新辅助治疗,是在成功的术后辅助治疗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术前辅助治疗,包括新辅助化疗、新辅助放疗及新辅助放化疗。
新辅助治疗的目的在于降低肿瘤期别或缩小原发肿瘤以确保手术切除的完整性和尽早消灭微小的远处转移灶,从而减少术后复发、转移的可能[3]。
对于临床分期为T1、T2期且可手术切除的食管癌患者,原则上不进行新辅助治疗。
对于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如T3期(肿瘤侵犯食管壁全层),T4期(肿瘤侵及食管周围组织或器官)及N1期(有区域淋巴结转移)为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术后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可以考虑进行新辅助治疗,而后根据疗效决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食管鳞状细胞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食管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
2018年全球新诊断和死亡的食管癌患者分别为57.2和50.8万,为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和病死率的第8和6位。
我国是食管癌高发的国家,病理类型与西方国家不同,90%以上为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
2014年我国新诊断和死亡的食管鳞癌病例分别为25.8和19.3万,是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与病死率的第6和4位。
进展期食管鳞癌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整体疗效已达平台,尤其在以化疗为主的药物治疗和全身治疗方面,多年来疗效一直无显著提高。
对于复发或晚期转移性食管鳞癌,一线化疗的客观缓解率为30%-50%,中位PFS为4-6个月,中位OS为9-12个月。
二线化疗客观缓解率6%-34%,中位PFS为2-4.5个月,中位OS为5-8.1个月。
众多食管鳞癌分子靶向治疗的Ⅲ期临床研究多以失败告终。
免疫治疗的兴起打破了僵局,2019年III期临床研究KEYNOTE-181发布结果,对于PD-L1 CPS≥10的食管癌的二线治疗,帕博利珠单抗显著优于化疗。
一石激起千层浪,免疫治疗让食管鳞癌的药物治疗与全身治疗领域复燃起希望之光。
本文综述了食管鳞癌免疫治疗的相关临床研究,包括肿瘤疫苗、过继性免疫细胞疗法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食管鳞癌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01食管鳞癌的肿瘤疫苗1.1 癌睾抗原肿瘤疫苗食管鳞癌的主动免疫治疗主要为肿瘤疫苗,癌睾抗原为肿瘤疫苗的重要靶点之一。
癌睾是一类通常只在睾丸、早期胚胎发育和胎盘中表达的抗原,个别抗原如MAGE-A12(MAGE)在脑组织中也有表达。
癌睾抗原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而在正常组织极少或不表达,被认为是较为理想的肿瘤免疫治疗的靶点。
表1总结了食管鳞癌中常见的癌睾抗原及其表达情况。
(1)NY-ESO-1整蛋白疫苗与肽疫苗NY-ESO-1(New York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1)是首先在食管鳞癌患者中发现的癌睾抗原,食管鳞癌中的表达率为21%~41%,但同一患者的肿瘤组织细胞间表达差异显著。
食道癌的治疗方法
食道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
1. 手术切除:对早期食道癌患者,可采用内镜下切除、黏膜切除术或食道癌根治术等手术方法进行切除。
对于晚期患者,可能需要进行食道癌根治术或姑息手术来减轻症状。
2. 放疗:放射线可以杀死癌细胞并缩小肿瘤,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患者或术后病灶残留的患者,放疗可以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式。
3. 化疗:使用抗癌药物通过杀死癌细胞来治疗癌症。
化疗可以用于术前或术后辅助治疗,也可用于晚期或不能手术治疗的患者。
4. 靶向治疗:通过针对癌细胞的特定分子靶点使用药物来治疗食道癌。
这些药物可以干扰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从而阻止肿瘤的进展。
5. 免疫治疗:利用免疫细胞的反应来治疗食道癌。
通过激活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以加强机体免疫反应。
治疗方法的选择会根据食道癌的分型、患者的整体状况、病情进展和个体差异等因素综合考虑。
同时,综合治疗方法也往往比单一疗法更有效。
请咨询专业医生
以获取更详细的指导。
食道癌的治疗1、方法颈段食管癌放疗或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术仅限于放疗失败者。
上颈段食管癌行全喉全食管切除,咽胃吻合术:下颈段食管癌行全食切除,咽胃吻合术。
2、可以用推拿疗法作为食管癌的辅助治疗手段。
一般认为推拿背部俞穴可以减轻胸背部的癌性疼痛;揉按合谷、足三里、涌泉可以扶正固本,启膈降逆。
3、可以用放射疗法利用该方法在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前,将肿瘤缩小,或者是选择在手术后消灭其残留的癌细胞,以便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若是患者肿瘤的大小、性质以及其生长位置或者由于其他的某些因素不适于选择切除手术时,该方法是取代手术的最佳选择。
4、可以用中药治疗临床上表明,方法也是有点,但是,目前各种西医治疗的方式都在治疗疾病的时候,给自己的身体上存在了一定的缺陷,不会实现让人们满意的治疗效果。
因此,近年来中医治疗食管癌日益受到临床的广泛重视。
总体上说,西医的各种疗法均对食管癌的治疗有较为直接的作用,但其对人体造成损伤的弊端也很大。
中医则是从人体全身情况出发,祛邪与扶正并重。
观食管癌病程发展,是因虚而致实,因实而更虚,致虚实夹杂,本虚而标实。
食管癌象其他的恶性肿瘤一样虽然有基因的变化背景,涉及多因素、多阶段、多基因变异积累及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在分子水平上涉及众多原癌基因、抑癌基因以及蛋白质的改变。
但长期不良的生活或饮食习惯可能是导致食管癌发生的元凶。
食管癌起病隐匿,早期可无症状。
部分患者有食管内异物感,或自食物通过时缓慢或有梗噎感。
也可表现为吞咽时胸骨后烧灼、针刺样或牵拉样痛。
进展期食管癌则常因咽下困难就诊,吞咽困难呈进行性发展,甚至完全不能进食。
常伴有呕吐、上腹痛、体重减轻等症状。
病变晚期因长期摄食不足可伴有明显的营养不良、消瘦、恶病质,并可出现癌转移、压迫等并发症。
如癌肿压迫喉返神经引起的声嘶、骨转移引起的疼痛;肝转移引起的黄疸等症状。
肿瘤侵犯邻近器官并发穿孔时,还可引起纵隔脓肿、肺炎等。
部分患者在上腹部偶可摸到质硬的腹部包块,或触到锁骨上肿大淋巴结。
『食管癌』食管癌的治疗正常食管上皮细胞的增生周期在人体消化道中是最长的。
食管基底细胞由重度增生到癌变的过程大约需要1~2年的时间;早期食管癌(细胞学检查发现癌细胞,而X线食管粘膜造影正常或仅有轻度病变)变成晚期浸润癌,通常需要2~3年,甚至更长时间;个别病例甚至可"带癌生存"达6年以上。
因此,食管癌的早期治疗效果良好。
即使是晚期病例,若治疗得当,也可向好的方面转化。
一般对较早期病变宜采用手术治疗;对较晚期病变,且位于中、上段而年龄较高或有手术禁忌证者,则以放射治疗为佳。
(一)手术治疗手术切除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早期切除常可达到根治效果。
近20年来,食管癌的手术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手术切除率已由50年代的60%~70%上升到90年代的80%~90%,手术死亡率由50年代的14.6%~25%,下降至80年代的3%~5%,I期食管癌手术切除后5年存活率达90%,10年存活率达60%,吻合口瘘发生率降至3%左右,均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河南省林县对29,388个可疑患者进行检查,发现食管癌1,118例,其中早期癌占31.4%;对30岁以上的农村居民11,564人进行普查,发现食管癌136例,其中早期者占70.6%。
所有早期食管癌均经手术切除治疗,5年存活率达90.3%。
手术疗效与癌肿部位、病变长度和范围有关。
文献报告,上段食管癌的切除率为66.7%~89.5%,中段为79.1%~94.5%,下段为87.2%~98.4%。
肿瘤长度<5cm者切除率明显高于>7cm者。
(二)放射治疗食管癌放射治疗包括根治性和姑息性两大类。
照射方法包括外放射和腔内放射、术前放射和术后放射。
治疗方案的选择,需根据病变部位、范围、食管梗阻程度和患者的全身状况而定。
颈段和上胸段食管癌手术的创伤大,并发症发生率高,而放疗损伤小,疗效优于手术,应以放疗为首选。
凡患者全身状况尚可、能进半流质或顺利进流质饮食、胸段食管癌而无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无气管侵犯、无食管穿孔和出血征象、病灶长度<7~8cm而无内科禁忌证者,均可作根治性放疗。
晚期食管鳞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与未来方向通讯作者沧州市人民医院【摘要】食管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六大常见原因,其中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约占所有食管癌的80%,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恶性肿瘤前列。
目前 ESCC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主,但随着对肿瘤生物学行为认识的深入,以及对肿瘤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因素的深入研究,ESCC治疗已取得了显著进步。
本综述介绍了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它们有助于减少食管癌的生长,改善患者的生存。
此外,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出现,结合免疫治疗的策略可能会随着临床试验的结果在未来对食管癌的多模式治疗产生帮助,从而进一步控制疾病进展。
【关键词】食管鳞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免疫治疗;食道癌是全球第七大常见癌症,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六大原因[1],食管癌最常见的两种组织学亚型是鳞癌(SCC),约占所有食管癌病例的 80%,以及腺癌(AC)。
当食管癌患者出现吞咽困难等症状时,通常提示疾病已进展到局部晚期或已发生转移。
尽管针对晚期食管癌的治疗手段包括了手术切除、化疗、放疗和放化疗在内的多学科综合治疗,但预后仍然很差[2]。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成为晚期或转移性食管癌患者治疗的选择。
本文回顾了近期食管癌免疫治疗的关键证据,这些证据可能有助于临床医生为食管癌患者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免疫检查点,如抑制性受体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表达于活化的淋巴细胞表面,其配体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和程序性死亡配体-2(PD-L2)表达于肿瘤细胞表面。
这些免疫检查点维持着T细胞活化、免疫耐受和免疫介导的组织损伤之间的平衡[3]。
PD-L1的过度表达与肿瘤进展有关,因为癌细胞利用PD-1/PD-L1和PD-1/PD-L2途径创造免疫抑制环境。
此外,癌细胞介导的T细胞表面抗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的上调增加了免疫抑制性T细胞的募集,并作为一种共抑制途径来逃避宿主的免疫反应。
食管癌的全身治疗进展一、引言食管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消化道肿瘤,常常由于并发症而导致晚期确诊。
治疗食管癌所面临的挑战包括局部和远处转移病灶的处理。
在过去几年中,全身治疗作为食管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了显著进展。
本文将回顾最新的全身治疗方法,并讨论其应用前景。
二、局部晚期食管癌的全身治疗1. 化学药物治疗化学药物是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常规接受的全身治疗手段之一。
包括靶向药物和化疗药物的联合使用,以提高患者生存率和预后。
近年来,调控PD-1/PD-L1信号通路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局部晚期食管癌中取得了较为令人鼓舞的结果。
这些药物通过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
2.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在局部晚期食管癌的全身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高能量X射线或粒子束的照射,可直接杀死食管癌细胞,同时减少肿瘤负荷。
然而,放射治疗也会对正常组织造成一定的损伤和毒副作用。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需要合理控制剂量和选择性照射,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三、转移性食管癌的全身治疗1. 靶向药物治疗靶向药物是一种针对特定分子或信号通路的抑制剂,可以干扰癌细胞生长和转移过程。
对于转移性食管癌患者,靶向药物如曲妥珠单抗、赫赛汀等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并显示出较好的疗效。
这些药物不仅可以减小肿瘤体积,还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2.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近年来食管癌全身治疗的重要突破之一。
通过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如DC-CIK细胞治疗等,可以提高转移性食管癌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
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也被广泛应用于转移性食管癌的治疗中。
这些药物可以调节PD-1/PD-L1信号通路,并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四、新型全身治疗手段的前景1. 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是一种针对特定基因进行干预的手段,通过改变癌细胞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实现肿瘤生长和转移的控制。
近年来,基因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为食管癌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可能。
包括基因编辑、CAR-T细胞疗法等在内的新型基因工程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