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奋发图强艰苦创业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938.50 KB
- 文档页数:20
第5课奋发图强艰苦创业内容提要一、从1956年到1966年的十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讨中曲折前进,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绩。
涌现出了石油工人代表“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县委书记的表率”焦裕禄。
二、1964年10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导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探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程中的严峻失误和国民经济的调整把握中共八大确信的要紧任务,社会主义建设的成绩,先进人物的奉献能力训练进程方式阅读资料分辨图片通过熟悉“大跃进”时期的壁画,了解“左”倾错误实质;通过先进人物图片,感受他们高贵品质对比辨别辩证分析取得建设成绩和造成探讨失误的缘故,总结体会教训情感态度价值观崇拜表率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是民族脊梁,值得学习唯物史观探讨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进程。
产生失误后,党和人民有能力自我纠正,并通过艰苦尽力取得新成绩教学重点八大确信的要紧任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庞大成绩教学难点探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显现严峻失误的缘故教学时刻:一课时教学形式:新授教师讲解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忆前一节课学过的内容:1 建国初期的“三大改造”在哪些行业里进行?(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2“三大改造”的历史作用是什么?(推动了生产力的进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使我国初步成立起社会主义的大体制度。
到三大改造大体完成的1956年末,我国就进入了社会主义低级时期。
)3“三大改造”的后期,存在着哪些缺点?(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产生了一些后遗症。
)承先启后,教师教学:因此,在探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进程中,既取得了庞大成绩,也显现了严峻失误。
党和政府自己纠正失误,调整国民经济,不久就取得明显成效。
(要求学生阅读课文,依照自己的明白得标出大体知识点和重要内容)组织学生学习和探讨新课探讨中的良好开端与失误1中共什么缘故要召开八大?(1956年,我国进入社会主义低级时期后,面临着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和新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