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滑膜病变诊断与鉴别诊断
- 格式:ppt
- 大小:7.95 MB
- 文档页数:17
膝关节滑膜病变分类及常见疾病滑膜(synovium)滑膜是关节囊内关节软骨周缘含丰富血量的结缔组织,淡红色,平滑闪光,薄而柔润。
被覆于关节囊内面的结缔组织膜。
膝关节滑膜是全身滑膜中面积最广、最复杂的滑膜,滑膜腔也最大。
滑膜表层细胞由巨噬细胞样细胞和纤维母细胞样细胞构成,前者主要功能是吞噬进入关节腔的内源性或外来的异物,后者作用是合成及分泌滑液内的组成物质。
滑膜细胞再生能力强,受损易于修复,且可过度增生形成绒毛、结节,容易形成病变。
滑膜病变大致分两类:1、滑膜肿瘤及肿瘤样变;2、滑膜炎。
滑膜肿瘤及肿瘤样变:①滑膜脂肪瘤、②滑膜血管瘤、③滑膜肉瘤、④滑膜骨软骨瘤病、⑤滑膜囊肿滑膜炎:①创伤性:急性滑膜炎、慢性滑膜炎;②免疫性:类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性关节炎;③代谢性:痛风性关节炎、假性痛风;④出血性: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血友病性关节炎;⑤感染性:滑膜结核、化脓性关节炎详细内容见下文。
01滑膜肿瘤及肿瘤样变01滑膜脂肪瘤(Lipomatosis of the synovium)■ 该病是一种少见的关节滑膜及滑膜下脂肪组织反应性增生性疾病,目前认为该病的发生与滑膜组织受到反复刺激有关。
■ 该病好发于膝关节,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关节肿胀、活动受限,可伴关节疼痛。
病理学表现为病变表面为2~3层正常或轻度增生的滑膜细胞,滑膜细胞下为不均匀薄层富含血管的增生纤维组织并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浆细胞浸润。
病变中央区为大量成熟的脂肪组织,伴扩张的毛细血管以及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 CT及MRI表现较具特征性,为关节腔或滑囊内绒毛状、棕榈叶状、丘状或并排多丘状脂肪密度或信号浮游于中到大量积液内。
MRI:短T1长T2信号、STIR呈低信号、强化不明显。
02滑膜血管瘤(synovial haemangioma,SH)■ 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的膝部、肘部或手指关节的滑囊滑膜。
■肿瘤最表面被覆滑膜上皮,呈指状或绒毛状凸起,滑膜细胞可见含铁血黄素沉积;肿瘤的主体约一半呈海绵状血管瘤的形态,血管水肿或黏液样的基质,可伴有玻璃样变性,偶见炎症细胞和组织细胞。
膝关节弥漫性滑膜病变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关键词】膝关节;弥漫性滑膜病變;磁共振成像;鉴别诊断膝关节滑膜病变是引发膝关节非创伤性功能障碍及疼痛的常见原因,其临床表现无典型性,影像学表现亦无特异性,CT、X线检查通常仅以软组织肿胀、骨质疏松等为主要表现。
MRI具有较高组织分辨率,可清晰显示增生的滑膜,对于滑膜病变的诊断和鉴别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分析膝关节弥漫性滑膜病变的MRI表现,以期积累诊断经验,提高准确率。
1 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经病理明确诊断的54例膝关节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行常规MRI检查。
本组患者中,男31例,女23例,年龄27岁~63岁,平均年龄(48.13±7.11)岁。
纳入标准:①无膝关节外伤及手术史。
②病理诊断为非树枝状脂肪瘤。
排除标准:恶性肿瘤、膝关节外伤及手术史。
1.2 方法所有患者术前均采用西门子3.0TMR扫描仪行常规MRI检查。
患者取平卧位,患膝保持伸直状态,足先进。
扫描序列:矢状位SET1WI、T2WI、脂肪抑制T2WI、轴位、冠状位T2WI。
扫描参数:T1WI,TR/TE460ms/12ms,层厚3.5mm,层距0.5mm,FOV16cm×16cm,矩阵288×288;T2WI,TR/TE4500ms/110ms,层厚3.5mm,层距0.5mm,FOV16cm×16cm,矩阵288×288。
T2脂肪抑制:TR/TE6000ms/100ms,层厚3.5mm,层距0.5mm,FOV16cm×16cm,矩阵288×288。
由两名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师对MRI图像进行阅片,分析滑膜病变的信号特点、强化方式、骨质侵蚀等情况,取一致意见为最终诊断结果。
1.3 图像评价标准1.3.1 滑膜厚度分级:依据增生滑膜的最大厚度进行分级,≤3mm为1级,3~6mm为2级,7~9mm为3级,9mm为4级。
膝关节滑膜囊肿的CT及MRI诊断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滑膜囊肿的CT、MRI表现及诊断价值。
资料及方法收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6例膝关节滑膜囊肿患者的CT(12例)、MRI(36例)资料。
复习CT、MRI各种征象及病理作回顾性分析、记录。
结果囊液CT呈均匀低密度,MRI明显长T1、长T2信号,增强无强化,囊壁呈均匀薄膜状,CT上呈中等密度,MRI中等信号,增强中度强化。
关节囊滑膜疝16例,腓肠-半膜肌滑囊积液15例,胫侧副韧带囊肿3例,鹅足腱囊肿2例;手术见囊肿位置、大小、形态与关节腔交通情况均与术前CT、MRI检查结果吻合。
合并骨质增生21例伴关节积液16例,半月板退变13例,半月板损伤17例,关节软骨损伤15例,韧带损伤12例,滑膜骨软骨瘤病5例,类风湿关节炎2例。
MRI显示关节内病变与手术结果相吻合。
结论 CT、MRI对膝关节滑膜囊肿均可作出正确诊断,MRI优于CT,能发现关节内病变,为临床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提供重要信息。
【关键词】膝关节滑膜囊肿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膝关节滑膜囊肿是最常见膝关节周围病变,其中腘窝囊肿最常见,约占膝关节异常4.7%,与关节外伤、退变、炎症有关,是引起膝关节痛的一个重要原因[1]。
笔者收集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膝关节滑膜囊肿的CT、MRI资料并详细分析,进一步提高对膝关节滑膜囊肿CT、MRI的认识,探讨膝关节滑膜囊肿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及观察项目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0年9月经手术证实36例中,男24例,女12例,年龄25-80岁,平均47.2岁。
右膝25例,左膝11例。
膝关节疼痛(25例),腘窝酸胀不适、疼痛(24例),腘窝内包块(23例),19例较软且有波动感,15例包块随膝关节伸直而隆起,张力增高而变硬,9例膝关节屈曲缩小,2例膝关节屈曲消失。
膝关节内侧包块(3例),局部压痛明显。
8例偶然发现。
12例有外伤史,24例无明显外伤史。
/1 滑膜炎的诊断方法有哪些通常得了滑膜炎的患者会感到两腿沉重,上下楼关节疼痛、不敢使劲、不敢下蹲或下蹲后站起无力,劳累及遇寒后加重,活动时关节咔咔响、久坐站起时关节僵硬迈不动步,脚步发空,严重者关节肿胀、积水、变形、肌肉萎缩甚至关节僵直下肢瘫痪。
对膝关节积液多者或反复出现积液者,可做关节积液检查,它能反应出滑膜炎的性质及其严重性。
故关节穿刺和滑液检查,对膝关节滑膜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膝关节创伤滑膜炎,易误诊为“良性关节痛”,给予单纯对症治疗,效果差且常遗留后遗症。
因为滑膜病变及关节液渗出性变化程度与关节腔内压升高及氧分压下降正相关系,所以提高关节腔氧分压,降低关节腔内压,具有促进炎症吸收及滑膜修复作用。
1、股骨头骨骺炎,此病虽有跛行,髋部疼痛,但病史较长,X 线片可见股骨头骨骺的变形和压缩现象。
2、儿童风湿性关节及风湿热 该病也常见于儿童,也有髋部疼痛、肌肉痉挛、跛行等症状,但其病情常呈逐渐性进行性发展,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及血沉可有升高,且本病多累及多个关节。
3、化脓性关节炎 该病也有髋部疼痛、跛行、骨盆倾斜,但其体温高于正常,血象亦高于正常值,而且病情较重,髋关节穿刺可抽出脓液。
4、髋关节结核 为慢性疾病,病史长,并可同时表现出结核的全身症状。
5、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跛行明显,“4”字试验阳性,如为单侧发病,则双下肢不等长,但无明显髋部疼痛、肌肉紧张、压痛阳性,X 线片有特殊表现。
膝关节疾病的种类有很多,其中一种便是滑膜炎,这种疾病在目前患病的比例还是相当高的。
所以说我们要重视滑膜炎疾病,因为它给健康的危害是很大的,让患者在生活中有诸多的不便。
众所周知,关节疾病的发生会给病人带来很大发热痛苦,当然滑膜炎疾病也不会例外,但是滑膜炎为患者带来身体上的同时,还在悄无声息的影响着患者的生活,比如,无法正常上下楼、去厕所,更甚者在严重时候基本就是行动不便,所有的日常生活都要靠家人帮助。
16种膝盖痛鉴别诊断
1. 前交叉韧带损伤:在跌倒或类似的运动活动中膝部前方感到
剧痛,并伴有搏动感。
2. 后交叉韧带损伤:膝部后方受伤,活动时感到剧痛和不稳定。
3. 内侧副韧带损伤:内膝部剧痛,可能伴有骨折。
4. 外侧副韧带损伤:外膝部剧痛,可能伴有骨折。
5. 半月板损伤:膝部感到剧痛,并出现"卡住"的感觉。
6. 股骨髁股骨沟疼痛综合征:疼痛位于股骨髁和股骨沟之间,
伴有髌骨的不稳定感。
7. 骨骺缺血性坏死:膝关节深部疼痛,活动时加重。
8. 半月板后位位错:锁定状况和膝关节活动受限。
9. 髌骨韧带扭伤:髌骨周围疼痛和肿胀。
10. 膝关节滑膜炎:膝关节红、肿、热、疼痛。
11. 关节炎:膝关节疼痛和僵硬。
12. 长韧带炎症:长韧带周围疼痛。
13. 腸脛骨关节炎:儿童膝部疼痛,活动受限。
14. 越骨间质性骨炎:儿童膝部疼痛和红肿。
15. 法格奈骨骺炎:股骨骨骺疼痛。
16. 退行性关节炎:年长者膝盖疼痛和僵硬。
以上是16种常见的膝盖痛鉴别诊断。
请在特定情况下向专业医生寻求帮助以确诊和制定适当的治疗计划。
今天中医学为滑膜炎患者带来了福音引言滑膜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红肿等症状。
传统医学中,中医学在滑膜炎的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方法。
今天,中医学为滑膜炎患者带来了一些福音,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医治疗滑膜炎的方法。
一、中医学认识滑膜炎根据中医学的理论,滑膜炎多属于“痹证”范畴,主要与气滞、湿邪、寒邪等因素有关。
一般病因有外感风寒湿邪,以及内伤湿热,均可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滑膜受阻,从而引发滑膜炎的发生。
二、中医诊断滑膜炎的方法中医诊断滑膜炎主要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法进行。
具体包括1.望诊观察患者面色是否晦暗,皮肤是否有湿气,关节是否红肿等情况。
2.闻诊通过闻气味判断疾病的性质,如是否有湿气、腐败之味等。
3.问诊询问患者病情、症状等细节,了解疾病发展情况。
4.切诊通过脉搏的变化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轻重。
通过以上四诊法,中医能够初步确定滑膜炎的病位、病因等信息,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三、中医治疗滑膜炎的方法中医治疗滑膜炎的方法多样,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
1.温经散寒法滑膜炎多与寒湿有关,采用温经散寒的方法可以缓解疼痛和红肿。
常用的方法有热敷、艾灸、温针等。
热敷是一种简便、安全、经济的治疗方法,可以通过热敷关节区域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炎症,减轻疼痛。
2.活络通络法活络通络法是中医治疗滑膜炎的常见方法,主要通过刺激穴位来调整气血运行,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肿胀。
常用的方法有针灸、拔罐、刮痧等。
3.化湿祛湿法湿邪是导致滑膜炎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医治疗滑膜炎时,可以采用一些化湿祛湿的方法,如中药熏洗、艾灸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温热作用将湿邪排出体外,有助于缓解炎症和疼痛。
4.调理气血法滑膜炎与气血运行不畅有关,中医治疗滑膜炎时,可以通过调理气血来改善病情。
常用的方法有中药调理、针灸等。
除了以上常见的治疗方法,中医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如针灸配合中药、中药熏洗等。
四、中医治疗滑膜炎的注意事项在接受中医治疗滑膜炎时,患者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遵医嘱在接受中医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严格遵守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配合治疗。
膝关节滑囊及其周围病变1.滑囊:关节周围、滑膜内衬的充液的小囊,主要起减小摩擦力的作用,可与关节腔相通或不相通。
2.膝周滑囊分三组:前方、外侧、内侧。
3.前方滑囊:①髌上囊②髌前皮下囊:髌骨-皮肤间③髌下浅囊:髌韧带下1/3皮肤间④髌下深囊:髌韧带下止点-胫骨上端间(呈反三角)*髌上囊一般与关节腔相通4.外侧滑囊:①腓肠肌外侧头滑囊:腓肠肌腱外侧头与关节囊间。
有时为关节腔的延续②腓骨滑囊:外侧副韧带与股二头肌腱间。
③腓腘滑囊:外侧副韧带与胭肌腱间。
④腘肌滑囊:关节腔的延伸,起自腘肌裂孔,沿腘肌腱近端蔓延。
⑤髂胫束滑囊:髂胫束止点与骨之间。
5.内侧滑囊:①腓肠肌内侧头滑囊②腓肠肌内侧头-半膜肌滑囊( Baker's囊)膝关节内后方,其颈部位于腓肠肌腱内侧头-半膜肌腱间,与关节腔通过细小裂隙相通,常为单向相通机制。
③鹅足囊鹅足囊(Pes Anserine ):位于膝内侧间隙下约2英寸处,鹅足腱(缝匠肌、股薄肌、半腱肌)与胫骨间。
④半膜肌滑囊位于胫骨内髁及内侧半月板后角水平、介于内侧副韧带和半膜肌腱间,扩张时呈反转“U"形包绕半膜肌腱⑤内侧副韧带滑囊:位于内侧副韧带浅层与深层之间;浅层为胫侧副韧带;深层为中1/3的内侧关节囊(半月板胫骨韧带和半月板股骨韧带)⑥半膜肌腱-半腱肌腱间(偶尔存在)6.滑膜囊肿·定义:滑囊的病理性扩张。
·病因:①局部病变:过度摩擦、外伤、关节内紊乱、感染、出血。
②系统性疾病累及:弥漫性结缔组织病、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痛风。
·症状:疼痛和肿胀。
·基本影像征象:滑囊积液或碎屑积聚; 或关节内液体进入滑囊;滑囊壁增厚。
·基本病理改变:滑囊积液扩张.特定部位的囊性;滑囊壁增厚:MR 最佳,但滑囊壁须增厚到一定程度才能被显示。
7.髌上囊炎:·髌上囊积液,一般为关节积液的后果。
·液液平:提示关节内积血。
中医辩证治疗膝关节滑膜炎西医:膝关节滑膜炎就是指膝关节受到急性创伤或慢性劳损时,引起滑膜损伤或破裂,导致膝关节腔内积血或积液得一种非感染性炎症反应疾患。
可分为急性创伤性滑膜炎与慢性损伤性滑膜炎。
急性创伤性滑膜炎,多发生于爱运动得青年人;慢性损伤性滑膜炎多发于中老年人,身体肥胖者或过用膝关节负重得人。
1.急性膝关节滑膜炎多因打击、扭转、运动过度以及外科手术后1—-2小时发生肿胀、疼痛、活动困难、走路跛行,局部皮肤温度高,皮肤肿胀紧张,关节穿刺出血性液体。
本病常就是膝关节其她损伤得合并症,须与骨折、脱位、韧带及半月板损伤相鉴别。
2.慢性膝关节滑膜炎一般由急性创伤性滑膜炎失治转化,或由老年其她得慢性劳损导致滑膜得炎症渗出,产生关节积液造成、多见于中老年人,有劳累或关节疼痛得病史、患者感觉两腿沉重,关节肿胀、下蹲困难,或上下楼梯疼痛,劳累后及遇寒后加重,休息后及遇暖时减轻、病程日久者,股四头肌萎缩,关节不稳,活动受限,关节穿刺可抽出淡黄色、清亮得积液、X线片示膝关节骨与关节结构无明显异常或骨赘形成,可见关节肿胀与活动不利。
病因:膝关节就是全身关节中滑膜最多得关节,滑膜细胞分泌液体,可以润滑与滋养关节,机体运动时膝关节所产生得热能全赖于滑膜液体及其血液循环而得以散发。
当关节受外在性与内在性因素影响时,滑膜产生病变,引起充血或水肿,并且渗出液体,导致膝盖积水、中医学认为,关节滑膜炎分为外伤及慢性劳损两方面。
膝关节遭受骨折、脱位、韧带断裂、软骨损伤等,都可使关节滑膜同时受损。
伤后积瘀积液,湿热相博,使膝关节发热、胀痛、灼热、肌肉拘挛,关节屈伸障碍,形成急性滑膜炎;如受伤较轻,或长期慢性劳损,加之风寒、湿邪侵袭可使膝部逐渐出现肿胀,功能障碍,形成慢性滑膜炎。
这时要及时治疗不可就拖,可外用滑膜炎安舒贴及时治疗。
临床表现:1。
如果就是急性损伤,膝关节血肿、关节血肿一般就是在伤后即时或之后1——2小时内发生,膝及小腿部有广泛得瘀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