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动力学基础2 (7)
- 格式:ppt
- 大小:2.92 MB
- 文档页数:56
空气动力学基础知识目录一、空气动力学概述 (2)1. 空气动力学简介 (3)2. 发展历史及现状 (4)3. 应用领域与重要性 (5)二、空气动力学基本原理 (6)1. 空气的力学性质 (7)1.1 气体状态方程 (8)1.2 空气密度与温度压力关系 (8)1.3 空气粘性 (9)2. 牛顿运动定律在空气动力学中的应用 (10)2.1 力的作用与动量变化 (11)2.2 牛顿第二定律在空气动力学中的体现 (13)3. 空气动力学基本定理 (14)3.1 伯努利定理 (15)3.2 柯西牛顿定理 (16)3.3 连续介质假设与流动连续性定理 (17)三、空气动力学基础概念 (18)1. 流体力学基础概念 (19)1.1 流速与流向 (20)1.2 压力与压强 (21)1.3 流管与流量 (22)2. 空气动力学特有概念 (23)2.1 空气动力系数 (25)2.2 升力与阻力 (26)2.3 空气动力效应与稳定性问题 (27)四、空气动力学分类及研究内容 (28)1. 空气动力学分类概述 (30)2. 理论空气动力学研究内容 (31)一、空气动力学概述空气动力学是研究流体(特别是气体)与物体相互作用的力学分支,主要探讨流体流动过程中的能量转换、压力分布和流动特性。
空气动力学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航空航天、汽车、建筑、运动器材等。
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不可压缩流体,即流体的密度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变。
根据流体运动的特点和流场特性,空气动力学可分为理想流体(无粘、无旋、不可压缩)和实际流体(有粘性、有旋性、可压缩)两类。
在实际应用中,理想流体问题较为简单,但现实生活中的流体大多具有粘性和旋转性,因此实际流体问题更为复杂。
空气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牛顿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
这些原理构成了空气动力学分析的基础框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求解方程,可以预测和解释流体流动的现象和特性。
气体动力学基础气体动力学是研究气体运动规律以及与其他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它的研究对象包括气体的压力、体积、温度和分子速度等特性,以及这些特性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文将介绍气体动力学的基础概念、理论模型和重要定律。
一、气体分子模型气体分子模型是气体动力学研究的基础,它假设气体是由大量极小的分子组成的。
这些分子之间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它们以高速不规则运动,并且具有各向同性的特性。
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是描述气体状态的基本定律之一。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气体的压力(P)、体积(V)和温度(T)之间存在着下列关系:P * V = n * R * T其中,n代表气体的摩尔数,R代表气体常数。
这个方程表明,在一定温度和摩尔数的条件下,气体的压力和体积成反比,而与气体的物理性质(例如分子大小和形状)无关。
三、气体的压强气体分子在容器壁上会产生压力,这种压力被称为气体的压强。
根据气体分子的运动特性,我们可以得到气体的压强与分子速度和撞击频率之间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气体的压强与气体分子的速度平方成正比。
四、气体的温度气体的温度是指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
根据气体分子模型,气体分子的速度与其温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在绝对温标上,温度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
五、气体的体积气体的体积是气体占据的空间大小。
根据观察和实验结果,气体的体积与其分子数量和分子碰撞的频率有关。
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体积与其压强成反比。
六、亚音速和超音速流动亚音速流动是指气体在流动过程中,流速小于音速的情况。
这种流动模式下,气体能够传递信息,且压力和温度分布相对均匀。
超音速流动则是指气体的流速大于音速。
在超音速流动中,气体的压力和温度存在明显的不均匀分布。
七、伯努利定理根据伯努利定理,沿着气体流动的方向,气体的总能量保持不变。
这意味着当气体流速增大时,气体的压强会降低,从而产生较低的静压力。
八、霍金定理霍金定理是描述亚音速气体流动的基本原理。
一、 解释下列各对名词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 轨线和流线2. 马赫数M 和速度系数λ 5.膨胀波和激波二、 回答下列问题1. 膨胀波在自由表面上反射为什么波为什么4.收敛喷管的三种流动状态分别是什么各有何特点 三、(12分)已知压气机入口处的空气温度T1=280K,压力P1=1.0bar ,在经过压气机进行可逆绝热压缩以后,使其压力升高了25倍,即增压比P2/P1=25,试求压气机出口处温度和比容,压气机所需要的容积功。
设比热容为常数,且比热比k=。
四、空气沿如图1所示的扩散管道流动,在截面1-1处空气的压强5110033.1⨯=p N/m 2,温度ο151=t C,速度2721=V 米/秒,截面1-1的面积1A =10厘米2,在截面2-2处空气速度降低到2V =米/秒。
设空气在扩散管中的流动为绝能等熵流动,试求:(1)进、出口气流的马赫数1M 和2M ;(2)进、出口气流总温及总压;(3)气流作用于管道内壁的力。
六、(15分)在超声速风洞的前室中空气的滞止温度为T *=288K,在喷管出口处空气的速度V 1=530米/秒,当流过试验段中的模型时产生正激波(如图1所示),求激波后空气的速度。
图 1 第四题示意图图2 第五题示意图一、解释下列各对名词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共20分,每题4分)1.轨线和流线答:轨线是流体质点运动的轨迹;流线是一条空间曲线,该曲线上任一点的切线与流体在同一点的速度方向一致。
区别:轨线的是同一质点不同时刻的位置所连成的曲线;流线是同一时刻不同质点运动速度矢量所连成的曲线。
联系:在定常流动中轨迹线和流线重合。
2.马赫数M和速度系数λ答:马赫数M是气体运动速度与当地声速的比值;速度系数λ是气体运动速度与临界声速的比值。
区别:速度相同时气体的马赫数与静温有关,最大值为无限大,而速度系数于总温有关,其最大值为有限值。
联系:已知马赫数可以计算速度系数,反之亦然。
3.膨胀波和激波答:膨胀波是超声速绕外钝角偏转或加速时所产生的压力扰动波;激波是超音速气流流动方向向内偏转所产生强压缩波。
气体动力学的基本原理气体动力学是研究气体在运动中的物理性质和行为的学科,其基本原理涉及气体的压力、体积、温度以及分子运动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气体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分子速度分布和碰撞等相关内容。
一、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是描述气体状态的基本关系式,表达为PV = nRT,其中P表示气体的压力,V表示气体的体积,n表示气体的摩尔数量,R表示气体常量,T表示气体的温度。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以推导出布尔定律、盖-吕萨克定律以及查理定律等气体性质和规律。
二、分子速度分布气体分子在运动中具有不同的速度分布,其分子速度与温度有关。
根据麦克斯韦分布定律(麦分布),分子速度分布可以用麦克斯韦-玻尔兹曼速度分布函数来描述。
该函数表示各个速度分量的分布概率密度,可以用于计算气体中分子的平均速度、最概然速度和均方根速度等重要参数。
三、碰撞气体分子之间的碰撞是气体动力学中重要的研究内容。
分子之间的碰撞导致气体分子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发生变化,从而实现了气体的传导、散射和扩散等现象。
碰撞模型可通过玻尔兹曼方程进行描述,该方程反映了气体分子数密度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关系,是研究气体动力学的重要工具。
四、气体扩散气体扩散是气体动力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涉及气体分子的运动和传播过程。
根据菲克定律,气体在压力差驱动下会自然地由高压区向低压区扩散。
扩散速率与温度、压力以及气体分子的大小和形状等因素有关,可通过斯托克斯-爱因斯坦方程进行定量计算。
总结:本文介绍了气体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分子速度分布和碰撞以及气体扩散等方面。
这些原理为我们理解和解释气体的运动和行为提供了基础,也为相关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理解气体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对于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空气动力学基础原理与应用空气动力学是研究空气流动对物体运动和空间结构影响的学科,它是现代工程学和航空航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工程和技术应用中,空气动力学被用于设计和优化飞行器、汽车、摩托车、建筑物、桥梁等结构。
本文将介绍空气动力学的基础原理和应用。
一、气体动力学基础气体动力学是空气动力学的基础,研究气体的流动和力学特性。
气体的动力学性质包括压力、密度、速度和温度等参数,这些参数随着空气流动而发生变化。
气体的流动可以分为层流和湍流两种状态。
在层流状态下,气体流动沿着一条直线或曲线运动,并具有稳定和预测性。
在湍流状态下,气体流动呈现为混沌状态,具有不可预测性和不规则性。
二、空气动力学的基本原理空气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伯努利定理伯努利定理是空气动力学的核心原理之一,它描述了气体在不同速度下的压力变化规律。
伯努利定理认为,在气体流动过程中,流速越大,压力越低,反之亦然。
在翼型表面上,气流在表面上方流动的速度比表面下方流动的速度快,因此表面上方的压力低于表面下方的压力。
这种压力差产生的升力是翼型飞行的基础。
2、牛顿定律牛顿定律是描述力学系统的基本原理之一。
在空气动力学中,牛顿定律用于分析物体在气流中运动的动力学行为。
牛顿第一定律认为,除非受到外力的作用,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则描述了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下的加速度。
在空气动力学中,牛顿定律用于分析物体在气流中所受的阻力和升力。
3、概率论及分布函数在空气动力学中,概率论和分布函数应用十分广泛。
概率论和统计学方法被用于研究气体流动的随机过程和不确定性。
分布函数则用于描述气体动力学参数的变化情况,如速度、压力、密度等参数的空间和时间分布情况。
三、空气动力学的应用空气动力学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包括下列几个方面:1、航空航天工业航空航天工业是空气动力学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
在飞行器设计和优化中,空气动力学可以帮助设计师选择和优化翼型和飞行速度等参数,以达到最佳的升阻比和燃料效率。
第九章气体动力学基础第九章气体动力学基础一、微弱扰动在气流中的传播1、音速和马赫数音速是微弱扰动在流场中的传播速度。
微弱扰动通常是流场中某个位置上的压强产生了微小的变化。
在不可压缩流动中,任何扰动总是立即传播到整个流场,但是在可压缩流里,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传播到整个流场,微弱扰动在流场中是按一定的速度传播的,这个速度就是音速。
一个直圆管,里面充满了压强为p、密度为ρ、温度为T的静止气体。
活塞以dv速度运动,将压缩(或膨胀)最相邻的气体层,致使那层气体的压强升高(或降低)、温度升高(或降低)。
这层气体又去压缩另外的气体层。
这样将在管道内形成微弱扰动的压缩波(或膨胀波),波面的传播速度假设为c,气体本身也将随活塞一起运动,其运动速度将和活塞的运动速度一致,是dv。
请注意,压缩(或膨胀)波的波面速度与活塞(因而是气体)的运动速度不一致的!现在来推导音速公式。
由于微弱扰动在管道里的传播是一个非定常运动,因此假设研究者和波面一同运动。
这样,波面是相对静止的,而波前气流速度为c,波后气流速度为c-dv,同时压强密度和温度分别由p、ρ和T升到p+dp、ρ+dρ和T+dT。
在波面附近取一个微元体,有连续方程:动量方程:因为我们讨论的是微弱扰动,故高阶项可忽略。
把dv消去,得到音速为弱扰动的过程可以认为是一个等熵过程,即有对于微弱扰动,其热力学过程接近于绝热的可逆过程,即等熵过程。
对完全气体,(1)音速的的大小是和流体介质有关:可压缩性大的介质,微弱扰动传播的速度慢、音速就小。
在20度的空气中,音速为343(m/s);在20度的水里,音速为1478(m/s)。
(2)音速是状态参数的函数。
在相同介质中,不同点的音速也不同。
提到音速,总是指当地音速。
(3)同一气体中,音速随气体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马赫数的定义在音速定义后,可以定义马赫数1)马赫数是判断气体压缩性的标准, 它是个无量纲量,也是气体动力学的一个重要参数(2)按马赫数,可以将气流分成亚音速、音速和超音速流动。
我读书只是蜻蜓点水,对一些公式的理解可能有错误;写的只是大致的推导过程,难免有不细致严谨之处;对一些英文的翻译可能不标准,同时可能输入有误。
希望大家批评指正、私下交流。
真心希望我们共同为之润色添彩,使其更加准确无误。
同时,大家有什么学习资料都记得共享啊,让我们共同进步!大家可以再看看领域导论书,看了这个总结,再看书就比较简单了。
看书最好也看看例题,例题不仅是对公式的简单应用,而且有些还包含新的知识,能增进我们对公式的理解。
这些内容只能算是一些变来变去的简单代数问题,大家不要有压力。
不过有几条注意事项:1、注意公式的限定条件,避免错误地加以应用。
2、大物书上的理想气体方程是Pv=RT,其中的R是普适气体常量(universal gas constant),领域导论书上的P=ρRT是经过变换的等价形式,其中的R是个别气体常量(specific gas constant),等于普适气体常量R普适/M,大家变一下马上就懂了。
2、谈谈我的一个理解:本书中的研究好像不太强调质量和体积,可能是因为空气动力学研究没必要也不方便强调。
在一、基本方程——7、能量方程的推导中,v=1/ρ,这里的1应理解为单位质量,后面的能量方程中的V2也包含单位质量1,不然与h的量纲就不统一了;在二、公式应用——3、空速测定——C、高速亚声速流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本书中,Pv=RT,同样把大物书上的状态方程Pv=R普适T中的m当成单位质量1,并利用普适气体常量和个别气体常量的关系R个别=R普适/M,即可推出Pv=RT。
3、本书中涉及到比热(specific heat),用c v (对于等体过程)和c p(对于等压过程)在表示。
我们在大物中也学有c v和c p,不过它们不一样,不要混淆。
大物中那两个是摩尔热容(molar heat capacity),分别为定体摩尔热容(molar heat capacity at constant volume)和定压摩尔热容(molar heat capacity at constant pressure)。
一、 解释下列各对名词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 轨线和流线2. 马赫数M 和速度系数λ 5.膨胀波和激波二、 回答下列问题1. 膨胀波在自由表面上反射为什么波为什么4.收敛喷管的三种流动状态分别是什么各有何特点三、(12分)已知压气机入口处的空气温度T1=280K,压力P1=1.0bar ,在经过压气机进行可逆绝热压缩以后,使其压力升高了25倍,即增压比P2/P1=25,试求压气机出口处温度和比容,压气机所需要的容积功。
设比热容为常数,且比热比k=。
四、空气沿如图1所示的扩散管道流动,在截面1-1处空气的压强5110033.1⨯=p N/m 2,温度 151=t C,速度2721=V 米/秒,截面1-1的面积1A =10厘米2,在截面2-2处空气速度降低到2V =米/秒。
设空气在扩散管中的流动为绝能等熵流动,试求:(1)进、出口气流的马赫数1M 和2M ;(2)进、出口气流总温及总压;(3)气流作用于管道内壁的力。
六、(15分)在超声速风洞的前室中空气的滞止温度为T *=288K,在喷管出口处空气的速度V 1=530米/秒,当流过试验段中的模型时产生正激波(如图1所示),求激波后空气的速度。
图 1 第四题示意图图2 第五题示意图一、解释下列各对名词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共20分,每题4分)1.轨线和流线答:轨线是流体质点运动的轨迹;流线是一条空间曲线,该曲线上任一点的切线与流体在同一点的速度方向一致。
区别:轨线的是同一质点不同时刻的位置所连成的曲线;流线是同一时刻不同质点运动速度矢量所连成的曲线。
联系:在定常流动中轨迹线和流线重合。
2.马赫数M和速度系数λ答:马赫数M是气体运动速度与当地声速的比值;速度系数λ是气体运动速度与临界声速的比值。
区别:速度相同时气体的马赫数与静温有关,最大值为无限大,而速度系数于总温有关,其最大值为有限值。
联系:已知马赫数可以计算速度系数,反之亦然。
3.膨胀波和激波答:膨胀波是超声速绕外钝角偏转或加速时所产生的压力扰动波;激波是超音速气流流动方向向内偏转所产生强压缩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