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常用跨度桥梁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5.06 MB
- 文档页数:56
铁路客运专线主要桥涵主要技术标准与施工关键技术第一部分新建客运专线常用跨度桥梁概况一、前言我国现阶段时速350公里客运专线和时速250公里客货混运铁路常用桥梁结构型式包括:整孔简支箱梁、多片式整体T梁、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双线结合梁,高架车站及道岔桥采用的部分刚架。
从统计结果看,大量使用的为跨度32米简支箱梁,其次为跨24米简支箱梁。
国家已批的九条客运专线上,跨度32米双线简支箱梁总计有25781孔,双线结合梁1350孔,单线箱梁296孔,跨度24米简支箱梁1892孔,合计29319孔。
1、桥梁是客运专线土建工程中重要组成部分,比例大、高架桥、长桥多高速铁路与普通铁路的桥梁相比所占比例比较大2、桥梁的主要功能是为高速列车提供高平顺、稳定的桥上线路3 桥上线路与路基上、隧道中的线路不同,由于桥梁结构在列车活载通过时产生变形和振动,并在风力、温度变化、日照、制动混凝土徐变等因素作用下产生各种变形,桥上线路平顺性也随之发生变化。
因此,每座桥梁都是对线路平顺的干扰点,尤其是大跨度桥梁。
为了保证高速列车的行车安全和乘坐舒适,高速铁路桥梁除了具备一般桥梁的功能外,首先要为列车高速通过提供高平顺、稳定的桥上线路。
1)客运专线桥梁可分为高架桥、谷架桥和跨越河流的一般桥梁。
以预应力混凝土桥梁为主a 高架桥以桥代路的桥梁结构。
桥墩范围(3 ~ 8m),跨度较小(≤40m),桥下基本无水,伸展很长,常达10余公里b 谷架桥跨越山谷、丘陵。
其特点高墩、跨度较大2)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优点: 刚度大、噪音小、温度变化引起结构变形对线路影响少、养护工作量小、造价低。
3、全面采用无碴轨道是客运专线发展趋势,桥上无碴轨道对桥梁的变形控制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如台湾高速铁路全长345km,除3km为有碴轨道外全部为无碴轨道)1)无碴轨道的优点a弹性均匀、轨道稳定、乘坐舒适度进一步改善b养护维修工作量减少c线路平、纵断面参数限制放宽,曲线半径减小,坡度增大d无碴轨道基本类型e轨道板工厂预制(日本板式轨道、德国博格型无碴轨道)f现场就地灌筑(德国雷达型无碴轨道、长枕埋入式、双块式)2) 无碴轨道铺设后的调整量十分有限(扣件可调整量为2cm),因此对桥梁的变形控制更为严格4、客运专线和普通铁路是两个时代的产物。
桥梁铁路常用跨度简支T梁SQ M Z型双曲面支座的设计研究任伟,宋顺忱(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桥梁处,天津300142)摘要:双曲面钢支座是一种适应实际桥梁纵桥向、横桥向两个方向不同转动要求的铁路桥梁钢支座,其具有结掏受力合理、使用功能完善、耐久性好等特点。
凭借此优点,双曲面支座已应用于多条铁路桥梁工程中。
简要介绍了S Q M Z型双曲面支座的构造特点、工作原理、设计参数、结构检算及支座试验情况。
关键词:铁路桥;T粱;双曲面支座中图分类号:U44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954(2012)02—0046—03R es ea r ch i nt o t he D esi gn of SQ M Z-T ype H yper bol oi dal St e el B ear i ng U s ed f or Si m pl y Suppor t ed T-B eam w i t h C om m on Span i n R ai l w ayR e n W ei,S ong Shunc hen(T he Th i r d R ai l w ay Su r vey an d D es i g n I ns t i t ut e G r o up Cor por at i on,T i anj i n300142)A bs t r a ct:H ype r bol oi da l s t eel be ar i ng i s a ki nd of r ai l w ay br i dge bea r i ng w hi ch c an a da pt bot hl ongi t u di nal and t r ans ver s e r ot at i on al r e qui r e m ent s.I t has char act er i s t i cs suc h a s r e asonabl e f or ces t r uct ur e,per f ect f unct i ons and good dur abi l i t y.W i t h i ts advant ages,SQ M Z—t ype hyper bol oi dal be ar i ngs ha ve be e n w i del y us e d i n m a ny r ai l w ay br i dge st r uc t ur e s.T hi s pa pe r i nt r o duces t he s t r uct ur echar act er i st i cs,w or ki ng pr i nci pl es,s er i es of des i gn pa r am e t er s,st r uc t ur e cal cul at i o n a nd t he exper i m ent of SQ M Z—t ype hyper bol oi dal bea ri ng.K ey w or ds:r a i l w ay br i dge;T-bea m;hyper bol oi dal bea r i ng1概述近年来,随着桥梁建设的不断发展,铁路桥梁中出现了大量的双线及以上的宽桥,这些横向较宽的桥梁需要支座在顺桥向灵活转动的同时,横桥向也需要有一定的转动能力,以保证桥梁梁端横向挠曲时不受多余约束,从而改善桥梁梁部及支座的受力条件,提高支座的耐久性、减少使用病害。
高速铁路桥梁结构型式高速铁路上的桥梁,应能在列车达到最高设计速度的条件下,满足行车安全和旅客乘坐的舒适度。
因而桥梁结构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刚度和耐久,并且保持桥上线路的平顺状态。
(一)桥梁结构体系1.小跨度刚架桥的截面形式以现浇板梁为宜;简支梁与连续梁桥的截面以单箱单室箱梁为宜;板梁的截面推荐用日本高架桥的截面形状,箱梁截面推荐采用德国新干线标准设计截面。
钢桁架桥的桥面系以采用正交异性板为宜;组合梁桥也以箱形截面形状为宜。
2. 混凝土简支梁结构构造简单、技术成熟、架设快捷、更换方便,是我国既有铁路桥梁的主要型式,总数90%以上。
近年来,拼装式移动支架造桥机研制成功,使混凝土简支梁的跨度达56。
这就更加扩大了铁路混凝土简支梁的使用范围。
在特殊条件下,其它型式的混凝土简支梁,如槽形梁等,也可采用。
3. 混凝土连续梁70年代以来,在我国新线铁路上修建了大量混凝土连续梁,以扩大混凝土梁桥的使用范跨度多在40~80m之间,最大达 84m,成为中等跨度铁路混凝土梁桥的主要型式。
作为一个实例,在小跨度范围内应用不多,钱塘江二桥的引桥,采用了7 ~9孔1联,共6孔跨度32 联47孔跨度32m等高度箱形截面双线铁路连续梁桥,是目前我国跨度最小的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
4. 混凝土刚架桥是一种空间超静定结构,整体性好,具有较好的刚度和抗震性能。
在日本高速铁路高架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刚架桥多为3 ~ 5 孔一联,跨度 6 ~ 8 m 左右,联间以简支挂孔相连。
填土高度7~12 m,基础多采用打入桩和扩大基础型式。
与我国京沪高速铁路沪宁段的线路和地质情况相近,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二)上部结构型式1. 分离式结构与整体式结构的比较。
在双线并列的情况下,梁部结构可采用两单线桥的分离式结构,也可采用双线桥整体式结构,对于中等跨度混凝土连续梁结构,考虑到一般采用悬臂灌注法施工。
尤其重要的是,双线单箱整体式结构,虽不能有效降低桥梁的动力系数,但从车辆运动平稳性考虑,由于结构自重增大,旅客乘坐舒适度有进一步改善,是值得重视的。
文章编号:1001-8360(2002)01-0104-05秦沈客运专线常用跨度桥梁的动力分析黎 国 清(铁道科学研究院科学技术处,北京 100081)摘 要:铁路列车通过桥梁时将引起桥梁结构的振动,而桥梁的振动又反过来影响列车的运行,其中线路的轨道不平顺对列车和桥梁的振动起很大作用,这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问题就是列车-线路-桥梁耦合振动问题。
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桥梁的动力特性和列车运行安全性与舒适性在设计桥梁时必须加以充分考虑。
本文利用160km/h、200km/h、300km/h三种等级的列车参数以及对应的轨道不平顺波,综合考虑列车-线路-桥梁的共同作用。
全面分析秦沈客运专线设计过程中的62种不同设计方案的桥梁,评价以上桥梁动力特性及列车走行性,为客运专线桥梁设计提供技术依据,其中有27种方案经有关单位审查后在秦沈客运专线中使用。
关键词:客运专线;桥梁;动力分析中图分类号:U448.212 文献标识码:ADynamic analysis of general bridges for Qin-Shen passenger railwayLI Guo-qing(R&D M anag ement Department,China Academy of Railw ay Science,Beij ing100081,China)Abstract:Bridg es under m ov ing v ehicle loads produce v ibratio n having an effect on the v ibratio n of vehicles at the same time,and the track irreg ula rity affects the vibra tio ns of bo th bridg e a nd v ehicle.This is called“vehi-cle-track-bridg e coupling vibration”.With the increase of train speed,it must be co nsidered that the ride com-for t creteria a nd train operation safety including load reductio n coefficient ratio w hen desig ning bridge.In this paper,parameters o f three kinds of passeng er trains who se v elocity is160o r200or300km/h a re used,a nd different track ir reg ularity is picked o ut.By using these parameters and track irreg ula rity,62type bridg es o n design tim e fo r Qin-Sh en passeng er railway a re analysed roundly.To provide technical g ro und fo r design of pas-senger railway,this paper appraise dy namic character of these bridg es and train running perfo rmance.After ex-amined by co rrelative sections,27type bridg es a re made use of Qin-Shen passeng er railw ay.Keywords:dedicated pa ssenger railw ay;bridg e;dynamic a nalysis 秦沈客运专线是我国修建的第一条设计时速200 km的客运专线,桥梁动力分析是客运专线桥梁设计的关键技术。
| 工程设计| Engineering Design·210·2017年1月高速铁路大跨度连续梁拱桥设计刘叶行(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天津 300000)摘 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发展推动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我国的地形地势较为多样,大跨度的连续梁拱桥拥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科学合理的设计是高速铁路大跨度连续梁拱桥正常施工和顺利运行的重要保障。
文章结合我国目前大跨度连续梁拱桥的设计和施工实例,就桥体的受力特点、分析计算过程以及设计要点进行了分析,并对拱桥变形的影响因素以及结构改进措施等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高速铁路;组织结构;连续梁拱桥设计中图分类号:TU20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2789(2017)01-0210-02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高速铁路的经济性、安全性、平顺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连续梁拱桥与传统拱桥相比,对于材料指数和地基的要求较低,跨越能力和动力稳定性更高,且造型更为美观,施工更为方便,拥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这种大跨度连续梁拱桥可以适应较大的荷载,直接跨越运河的设计在满足通航要求的同时降低了施工成本。
1 连续梁拱桥工程概述大跨度连续梁拱桥可充分满足现代交通运输对于桥体荷载和运河通航的要求,这种新型组合结构由于刚度较大因而稳定性和安全性更高。
连续梁拱桥的手里特点变现为拱肋与梁体共同受力,其中轴压拉力与弯矩主要由主梁承担力主要由拱肋承担。
其中拱肋轴力可以竖向分力承担剪力,为了使主梁处于最佳的受力状态确保桥梁的正常使用可以对吊杆的拉力进行适当的调整。
梁拱桥的结构外形较之传统的拱桥结构更为轻巧美观,这主要是因为梁拱组合结构可以减小剪力的峰值以及弯矩,结构的竖向刚度更大,主梁的梁体界面高度更矮,对竖向荷载的承受能力更强。
某大跨度连续梁拱桥的主桥立面布置图如图1所示。
这种一跨跨越运河的设计不需要在河内设置桩基、承台等建筑,桥梁的建设工期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成本也有所降低,对运河航道的影响也更小。
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关于发布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简支箱梁系列通用参考图的通知正文:---------------------------------------------------------------------------------------------------------------------------------------------------- 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关于发布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简支箱梁系列通用参考图的通知为满足铁路建设需要,根据原铁道部《铁路工程建设标准设计管理办法》(铁建设〔2004〕146号文)的规定,经铁路主管部门同意,我院组织完成了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简支箱梁及桥面附属设施系列通用参考图的修订工作,现予发布。
图号为通桥(2013)2322-Ⅰ、Ⅱ、Ⅳ~Ⅶ,通桥(2013)2322A-Ⅰ、Ⅱ、Ⅳ~Ⅶ、通桥(2013)2321-Ⅱ、Ⅴ,通桥(2013)2321A-Ⅱ、Ⅴ,通桥(2013)8388、通桥(2013)8388A,自发布之日起使用。
原通桥(2005)2322-Ⅰ、Ⅱ、Ⅳ、Ⅴ,通桥(2006)2322-Ⅵ、Ⅶ、Ⅹ,通桥(2005)2321-Ⅱ、Ⅴ,通桥(2006)8388等图纸,同时停止使用。
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及时反馈给我院。
附件1:批准使用通用参考图目录附件2:停止使用通用参考图目录二〇一三年五月二十九日附件1:批准使用通用参考图目录序号图号图名主要内容1通桥(2013)2322A-Ⅰ-1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预制,CRTSⅠ型板式、双块式等无砟轨道)跨度23.5m(梁宽12.6m)2通桥(2013)2322A-Ⅰ-2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预制,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跨度23.5m(梁宽12.6m)3通桥(2013)2322A-Ⅱ-1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预制,CRTSⅠ型板式、双块式等无砟轨道)跨度31.5m(梁宽12.6m)4通桥(2013)2322A-Ⅱ-2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预制,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跨度31.5m(梁宽12.6m)5通桥(2013)2322A-Ⅳ-1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预制,CRTSⅠ型板式、双块式等无砟轨道)跨度19.5m(梁宽12.6m)6通桥(2013)2322A-Ⅳ-2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预制,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跨度19.5m(梁宽12.6m)7通桥(2013)2322A-Ⅴ-1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预制,CRTSⅠ型板式、双块式等无砟轨道)跨度23.5m(与31.5m等高,梁宽12.6m)8通桥(2013)2322A-Ⅴ-2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预制,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跨度23.5m(与31.5m等高,梁宽12.6m)9通桥(2013)2322A-Ⅵ-1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现浇,CRTSⅠ型板式、双块式等无砟轨道)跨度31.1m(梁宽12.6m)10通桥(2013)2322A-Ⅵ-2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现浇,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跨度31.1m(梁宽12.6m)11通桥(2013)2322A-Ⅶ-1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现浇,CRTSⅠ型板式、双块式等无砟轨道)跨度23.1m(与31.1m等高,梁宽12.6m)12通桥(2013)2322A-Ⅶ-2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现浇,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跨度23.1m(与31.1m等高,梁宽12.6m)13通桥(2013)2321A-Ⅱ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有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预制)跨度31.5m(梁宽12.6m)14通桥(2013)2321A-Ⅴ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有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预制)跨度23.5m(与31.5m等高,梁宽12.6m)15通桥(2013)8388A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常用跨度梁桥面附属设施桥面布置、桥面附属构造、排水体系、防水体系、伸缩缝、桥梁综合接地(梁宽12.6m)16通桥(2013)2322-Ⅰ-1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预制,CRTSⅠ型板式、双块式等无砟轨道)跨度23.5m(梁宽13.4m)17通桥(2013)2322-Ⅰ-2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预制,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跨度23.5m(梁宽13.4m)18通桥(2013)2322-Ⅱ-1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预制,CRTSⅠ型板式、双块式等无砟轨道)跨度31.5m(梁宽13.4m)19通桥(2013)2322-Ⅱ-2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预制,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跨度31.5m(梁宽13.4m)20通桥(2013)2322-Ⅳ-1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预制,CRTSⅠ型板式、双块式等无砟轨道)跨度19.5m(梁宽13.4m)21通桥(2013)2322-Ⅳ-2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预制,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跨度19.5m(梁宽13.4m)22通桥(2013)2322-Ⅴ-1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预制,CRTSⅠ型板式、双块式等无砟轨道)跨度23.5m(与31.5m等高,梁宽13.4m)23通桥(2013)2322-Ⅴ-2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预制,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跨度23.5m(与31.5m等高,梁宽13.4m)24通桥(2013)2322-Ⅵ-1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现浇,CRTSⅠ型板式、双块式等无砟轨道)跨度31.1m(梁宽13.4m)25通桥(2013)2322-Ⅵ-2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现浇,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跨度31.1m(梁宽13.4m)26通桥(2013)2322-Ⅶ-1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现浇,CRTSⅠ型板式、双块式等无砟轨道)跨度23.1m(与31.1m等高,梁宽13.4m)27通桥(2013)2322-Ⅶ-2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现浇,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跨度23.1m(与31.1m等高,梁宽13.4m)28通桥(2013)2321-Ⅱ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有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预制)跨度31.5m(梁宽13.4m)29通桥(2013)2321-Ⅴ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有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预制)跨度23.5m(与31.5m等高,梁宽13.4m)30通桥(2013)8388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常用跨度梁桥面附属设施桥面布置、桥面附属构造、排水体系、防水体系、伸缩缝、桥梁综合接地(梁宽13.4m)附件2:停止使用通用参考图目录序号图号图名主要内容1通桥(2005)2322-Ⅰ时速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预制)跨度23.5m2通桥(2005)2322-Ⅱ时速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简支箱梁(双线,预制)跨度31.5m3通桥(2005)2322-Ⅳ时速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预制)跨度19.5m(与23.5m等高)4通桥(2005)2322-Ⅴ时速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预制)跨度23.5m(与31.5m等高)5通桥(2006)2322-Ⅵ时速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现浇)跨度31.1m6通桥(2006)2322-Ⅶ时速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现浇)跨度23.1m(与31.1 m等高)7通桥(2006)2322-Ⅹ时速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预制)跨度31.5m8通桥(2005)2321-Ⅱ时速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有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跨度31.5m9通桥(2005)2321-Ⅴ时速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有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跨度23.5m(与31.5m等高)10通桥(2006)8388客运专线铁路常用跨度梁桥面附属设施桥面布置、桥面附属构造、排水体系、防水体系、伸缩缝、桥梁综合接地——结束——。
新建时速200km客货共线铁路桥梁设计作者:柯在田,殷宁骏摘要:通过铁路桥梁在提速状态下的实测结果研究分析,结合国外最新的铁路桥梁结构设计,分析我国既有铁路常用桥梁对速度200km/h客车、120km/h货车的适用性,提出新建时速200km客货共线铁路桥梁设计一般规定的建议。
关键词:时速200km铁路;客货共线铁路;铁路桥梁;箱梁;T梁;桥墩中图分类号:442.5+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42954(2004)070030031概述我国既有铁路桥涵大量采用标准设计,常用跨度桥梁一般采用单线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双片式T梁桥,两片T梁通常用横隔板联结,部分20m以下的双片式T梁无横向联结;钢桥跨度小于等于40m时多采用简支钢板梁,再大跨度多采用半穿式或穿式桁梁桥,桥面系采用明桥面;桥墩一般采用实体墩,为节省圬工,也采用了一些轻型墩台和柔性桥墩。
由于当时考虑的列车设计速度较低,客车一般按120km/h,货车在规范中没有明确规定,但实际运营速度一般只能达到60km/h。
因此,桥梁设计主要满足承载能力和节省材料,而对桥梁的结构构造、刚度、长期变形、动力性能和耐久性考虑不足,造成了在长期运营中桥梁存在整体性和耐久性差、养护维修投入大等问题;并在提速试验中发现一些跨度和结构形式的桥梁(包括梁体和桥墩)刚度不足和动力性能差等问题。
这些桥梁的设计在当时条件下应该是正常的,但随着桥龄增长,铁路交通发展很快,客货车的速度不断提高,既有桥梁的问题便逐渐显露出来。
因此,桥梁的设计标准和理念急需更新。
为适应铁道部跨越式发展的要求,部建设司组织编制《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本文通过我国铁路桥梁在提速状态下的实测结果研究分析,总结了既有桥梁设计经验教训,结合国外最新的铁路桥梁结构设计,分析了常用铁路桥梁结构形式对速度200km/h客车、120km/h货车的适用性,提出了新建时速200km客货共线铁路桥梁设计一般规定的建议。
7.1.1 客运专线铁路车流量大,技术标准高,为保证列车正常运行不受限制,桥涵的洪水频率标准,按我国铁路干线最高等级的Ⅰ级干线标准办理。
7.1.2 客运专线上的桥梁设计,除须满足一般铁路桥梁的要求外,还需满足一些特殊的要求,这是因为在列车高速运行条件下,结构的动力响应加剧,从而使列车运行的安全性、旅客乘坐的舒适度、荷载冲击、材料疲劳、列车运行噪声、结构耐久性等问题都与普通铁路不同。
所以,桥梁结构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必须保证可靠的稳定性和保持桥上轨道的高平顺状态,使客运专线铁路的桥梁结构能够承受较大的动力作用,具备良好的动力特性。
再一方面,高速列车的运营要求较高,能用于检查、维修的时间有限。
因此,从总体上来说,客运专线铁路上的桥梁结构应构造简洁,规格和外形力求标准化,消除构造上的薄弱环节,使得便于施工、建造质量容易得到控制,达到少维修的目的。
7.1.3 国内外大量桥梁的使用经验说明,结构的耐久性对桥梁的安全使用和经济性起着决定的作用。
经济合理性应当使建造费用与使用期内的检查维修费用之和达到最少,片面地追求较低的建造费用而忽视耐久性,往往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客运专线铁路的桥梁结构,设计中应十分重视结构物的耐久性设计,统一考虑合理的结构布局和结构细节,强调要使结构易于检查维修以保证桥梁的安全使用。
从而满足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0年的要求。
7.1.4 国家和铁道部都颁布了较多的关于工程材料的规范和规定,国内由于地域比较辽阔,特别针对特殊气候条件如高原高寒地区也都根据当地情况制定了特定的规定。
在设计中应重视材料的合理选用及设计,这是保证结构具有长期耐久性的根本。
7.1.5 各国已建成的高速铁路中,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数量占有绝对优势,这是因为与其他混凝土建桥材料相比,预应力结构具有一系列适合高速铁路要求的特性,如刚度大、噪音低,由温度变化引起的结构位移对线路结构的影响小,运营期间养护工作量少等,而且造价也较为经济,所以本设计规范要求桥梁上部结构应优先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高速铁路常用跨度桥梁技术摘要:中国高铁的快速发展促进了高铁桥梁技术的快速进步,分析总结了高速铁路桥梁技术在以下领域的发展情况:普通通行桥的施工、大通行桥的变化控制和通行极限、混凝土梁的组合结构、大通行桥的无缝轨道技术、桥梁的应用。
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速铁路;跨度桥梁;现状特征;技术分析;前言高铁是一个多学科综合系统项目。
高速列车应由联络网供电,通信信号发出指示,其运行轨道应由轨道和叉加以保证。
桥梁结构作为支撑轨道系统的基础,不仅要满足承载能力,还要为高速列车提供稳定的支撑基础。
高速铁路跨度桥梁技术是通过研究我国高速铁路跨度桥梁的主要设计参数、设计理论、技术标准和制造方法,结合我国高速铁路特点而建立的一套技术。
一、高速铁路桥梁发展现状21世纪初,我国高速铁路建设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到2020年底,中国高铁里程将超过3.5万公里,其中高铁桥梁1万多座,全长约1.6万公里,占线路长度的45.2%。
其中京沪、京津、海夫高铁占全线长度的85%以上,居世界第一位。
桥梁工程已成为我国高速铁路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缩影。
学会了追赶和跟踪两个发展阶段后,现已进入全面创新突破阶段,形成了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理论技术体系,如我国铁路桥梁梁标准体系、设计技术、施工技术、运营管理和系统掌握了功率性能、大型设备等综合研发技术,实现900t级箱体梁和全场地孔的大规模施工。
40 m级梁和1000t级运输设备的研制已成功应用于郑基高速铁路,促进了我国高速铁路跨度桥梁技术的发展。
除了设计、制造、运输和铺设轨道的常用技术外,高速铁路桥梁在控制大规模混凝土桥梁改造、大规模拱形桥梁建设、困难山区大规模斜拉桥建设和并建造了典型的高铁桥梁群,表明中国高铁桥梁技术已进入世界最先进的行列。
200米以上正在建造110多座桥梁,其中25座在400米以上,11座在500米以上。
桥梁结构类型包括结构造型,例如斜拉桥、悬索桥、拱桥以及梁拱组合结构。
桥梁的数量、大小和技术标准是世界上最高的。
1 绪论1.1 概述自1964年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日本东海道新干线建成以来,日本、法国、德国、西班牙、比利时、英国、韩国等国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时速250km高速铁路已达6350多km。
可以说铁路客运专线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是适应交通运输要求的必然产物。
按照国务院审议通过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0年,我国铁路运营里程将达到10万km,其中客运专线1.2万km。
目前已经开工建设的京津、武广、郑西等高标准的铁路客运专线规模已达3200多km。
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在基础工后沉降、无碴轨道技术、系统集成等方面环节多,技术难度大,虽然有秦沈客运专线建设的经验,但尚没有采用无碴轨道客运专线系统成熟的经验。
在客运专线铁路建设中尚有一些问题需要统筹考虑以保证我国未来铁路客运网的安全、先进和合理。
1.2 客运专线的线路选线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服务运输、强本简末、着眼发展”的铁路建设新理念,由于其铁路建设标准,线路选线的控制因素多,难度大,但线路选线的优化与合理性直接关系铁路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所以,是客运专线建设重视的首要问题。
在客运专线引入特大、大城市区段的铁路,建议加强客运专线移入地下的设计方案研究。
我国城市扩容的潜力很大,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人口多的国情实际,铁路作为百年大计应充分考虑今后城市发展需要,不对其造成过多的制约。
从国外高速铁路的经验看,轨道交通在进入大城市的主城区时,引入地下对城市的发展制约相对要小,比如日本东京、法国巴黎等国际都市的地铁和城郊铁路大多采用这种方式。
由此带来的问题是铁路建设投资成本的增加,到这部分投资的增加主要受益者是城市本身,应调动相关地方政府的积极性,研究确定铁路与地方政府合理的投资比例加以解决。
1.3 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概况京津城际轨道交通是环渤海京津冀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沟通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的便捷通道。
线路由北京南站东段引出,沿京津高速公路第二通道至杨村,后沿京山铁路至天津站,正线全长113.544km。
2005年7月4日正式开工建设,将于2008年奥运会前正式通车运营,是我国开工建设并将最早建成的第一条高速客运专线铁路,即一流的工程质量、一流的装备水平、一流的运营管理。
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无碴轨道技术,确保列车高速平稳舒适运行,使京津两地间实现30分钟到达。
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全线桥梁总长度100.171km。
其中最长的桥梁为杨村特大桥,全桥长36.5km;该桥最大跨度大128m.1.4 京津城际轨道交通桥梁工程特点①技术标准高全线采用无杂轨道技术,桥梁必须满足高速客运专线无杂轨道铁路技术标准要求,桥梁的动力性能、刚度指标、变形控制等均达到目前国内铁路桥梁技术标准最高水平;②桥梁长度占线路长度的比例高桥梁总长度占线路长度比例达88.22%,其中以32、24m等常用跨度桥梁均占全线桥梁总长度的90%以上;③自然条件复杂,桥梁工程难度大沿线处于华北冲积平原,大部分地段分布有广泛的软土和松软土,地基承载力不高,具有含水量高、压缩性高、透水性差和强度低的特点;并且处于环渤海地震带的中心位置,沿线地震峰值加速度大,并且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普遍较高;沿线又分布大范围的地震可液化层等复杂的自然条件;④景观设计要求高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将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客运专线,这不仅要体现在工程结构、技术装备本身,还要体现在铁路主体形象上,必须脱离旧铁路给人们的印象,况且本线连接北京与天津两大现代化城市,更应该注重景观效果,体现时代特征,做好工程建筑美学和景观设计要求。
1.5 客运专线中常用跨度桥梁所占比重目前,我国的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正处于高潮,拟建和在建客运专线铁路项目已达10条以上。
在这些客运专线中,桥梁总长均占线路总长的30%以上,其中以32、24m等常用跨度桥梁均占全线桥梁总长度的90%以上。
常用跨度桥梁是指经技术经济比较,被广泛应用的一种或几种跨度的简支梁或连续梁桥。
综合各方面的技术经济因素,客运专线常用跨度桥梁一般以32、24m跨度为经济。
所以,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具有规模大、桥梁比重大、常用桥梁跨度为主的特点。
综合以上分析,本设计选取京津客运专线中常用跨度桥梁进行模拟设计。
2 桥式方案比选2.1 京津客运专线工程概况京津客运专线是环渤海京津冀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沟通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的便捷通道。
线路由北京南站东段引出,沿京津高速公路第二通道至杨村,后沿京山铁路至天津站,正线全长113.544km。
其中全线桥梁总长度100.171km。
2.2 京津客运专线桥梁工程特点2.2.1 技术标准要求全线采用无碴轨道技术,桥梁必须满足高速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技术标准要求,桥梁的动力性能、刚度指标、变形控制等均达到目前国内铁路桥梁技术标准最高水平。
2.2.2 以桥代路设计由于无碴轨道客运专线铁路沉降控制标准高,路基工程对沉降的控制难度更大,京津客运专线沿线分布较为广泛的软土和松软土,沉降控制问题更加突出。
根据武广、郑西客运专线,京津客运专线桥梁总长占线路总长度约88%;武广客运专线桥梁总长占线路总长度约40.6%;郑西客运专线桥梁总长占线路总长度约45.7%。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土地资源的保护,考虑环境保护等多种问题,未来客运专线将必然涉及平原、丘陵和山地等不同环境地形,以桥代路建设新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3 客运专线沿线自然条件复杂,桥梁工程难度大沿线处于华北冲积平原,大部分地段分布有广泛的软土和松软土,地基承载力不高,具有含水量高、压缩性高、透水性差和强度低的特点。
沿线黏性土土层厚,可达数十米甚至百米以上。
对这些土层地段在设计时需进行地基的稳定及沉降验算,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由于无碴轨道对沉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本线桥梁基础设计难度不同于一般线路。
京津地区处于环渤海地震带的中心位置,沿线地震峰值加速度为0.2g和0.15g,并T值普遍较高;况且沿线分布大范围的地震可液化层,使得桥且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g梁地震作用影响严重。
京津地区由于多年来对地下水进行过度开采,正在引起局部区域性地面整体沉降,其对桥梁工程会产生长期性的影响且难以预测。
所以,京津地区复杂的地形条件更加大了本线桥梁工程的难度。
2.2.4 工程景观设计要求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将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客运专线,这不仅要体现在工程结构、技术装备本身,还要体现在铁路主体形象上,必须脱离老铁路给人们的老印象,况且本线连接北京天津两大现代化城市,更应该注重景观效果,体现时代特征,做好工程建筑美学和景观设计要求。
2.3. 常规桥梁式样、孔径选择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全线采用无碴轨道结构,由于本线广泛采用软土、松软土地基,且处于环渤海中心带的中心位置,部分地段由于抽取地下水造成区域性地面沉降,加之施工工期短。
为保证铁路运营的安全,维修的便捷,需要综合分析,经过技术经济比较,选用合理的常用跨度桥梁梁型、梁跨。
在本桥设计中,主要结合本地区的地质情况和桥高情况,再充分考虑桥梁技术条件、桥梁景观、多种施工方法、经济合理工期和施工组织前提下,对于常用跨度桥梁考虑了箱梁和T梁,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简支和连续及小跨度刚构等多种形式进行了综合的分析比选。
由于比选内容庞大,繁杂,因此将整个比选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常用跨度简支梁和连续梁的技术经济比较。
比较内容见表2.1图2.1技术经济比较结果(注:摘自铁道标准设计文望青写的“客运专线桥梁设计的思考”)经综合经济、技术比较,结合本桥情况,推荐用预置架设为主,现浇和移动模架为辅的架梁方案。
梁型以32m简支梁为主,24m简支梁为辅的桥式方案(见图2.1)。
第二部分为常用跨度简支箱梁、T梁和小跨度刚构的技术经济比较,见表2.2综合经济、技术比较,对本设计推荐梁型以简支箱梁为主、32m为主。
3 桥墩设计3.1 概述目前,我国的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正处于高潮,拟建和在建客运专线铁路项目已达10条以上。
在这些客运专线中,桥梁总长均占线路总长的30%以上,其中以32m、24m等常用跨度桥梁均占全线桥梁总长度的90%以上。
所以,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具有规模大、桥梁比重大、常用桥梁跨度为主的特点。
3.2 主要设计要点3.2.1 桥墩外观的选择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财力的增长,人们对桥梁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再单纯追求经济实用,而开始追求技术经济合理和与环境协调的景观效果。
为此在桥墩造型选择时,按照尊重自然环境,减少人工行为对自然的坡坏,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设计原则,选用与梁部协调统一、适当的艺术造型的桥墩外观,并考虑到实用性好、施工简便、易与养护维修等原则,对常用跨度桥墩的造型比选。
通过优化计算、合理的断面形式,并力求减小桥梁的结构尺寸,最大限度减小桥梁本身对强度的影响。
设计中选用了矩形桥墩(见图3.1 a)和圆端形桥墩(见图3.1 b)。
根据本桥的结构设计特点,笔者选用了矩形实体桥墩(见图3.1 a)作为本次设计的重点。
a 矩形桥墩b 圆端形桥墩图3.1 客运专线中常用桥墩类型3.2.2 桥墩设计的内容和设计资料桥墩设计的内容包括:①合理选择桥墩类型和截面形状;②确定建筑材料及圬工规格;③确定桥墩各部分详细尺寸。
设计资料包括:地形地质资料(见初拟方案图)、线路桥跨设计资料等(见设计任务书)。
3.2.3 桥墩初步尺寸拟定3.2.3.1 顶帽的构造及尺寸拟定 1.顶帽构造的选取顶帽的类型有飞檐式(见图3.2)和托盘式(见图3.3)两种。
8m 及更小跨度的普通钢筋混凝土梁配用的矩形或圆端形截面桥墩,其顶帽一般采用飞檐式,顶帽的形状均随墩身形状而定。
10~32m 的普通钢筋混凝土梁及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桥墩,顶帽常做成托盘式以节省圬工。
托盘式顶帽的形状除圆形墩采用圆端形外,其它桥墩常采用矩形顶帽。
托盘的形状则按墩身形状而定。
顶帽顶面要设置不小于3%的排水坡。
3.2 飞檐式顶帽 3.3 托盘式顶帽所以,在本设计中的桥墩顶帽和托盘采用矩形截面四周抹圆角形式,顶帽上设排水坡,顶帽、托盘及墩身相互间不设飞檐。
2.顶帽的尺寸拟定 ①顶帽厚度本设计中初步拟定顶帽加支撑垫石厚度为1.15m ; ②顶帽的平面尺寸支座底板的尺寸及位置是决定顶帽平面尺寸的主要依据。
由于本设计中所用钢筋混凝土梁为31.5m 通专梁,其截面尺寸及细部构造见梁图。
此外,决定顶帽的平面尺寸时,还要考虑架梁和养护时的移梁、顶梁的需要。
顶帽的纵向宽度c 应满足下式:01234c c +2c +c +2c +2c ≥ (式3.1)式中 0c —考虑梁及墩台的施工误差的梁缝,对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跨度L 16m ≤时,0c =60m m ;L 20m ≥时,0100c 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