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弦波形振荡电路
- 格式:ppt
- 大小:483.50 KB
- 文档页数:16
第八章 正弦波振荡电路分析振荡产生的机理和条件,讨论正弦波振荡电路的一般结构和分析方法,介绍常见的RC 、LC 和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第一节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基本原理一个放大电路通常在输入端外加信号时才有输出。
如果在它的输入端不外接信号的情况下,在输出端仍有一定频率和幅度的信号输出,这种现象就是放大电路的自激振荡。
自激振荡对于放大电路是有害的,它破坏了放大电路的正常工作状态,需要加以避免和消除。
但在振荡电路中,自激却是有益的。
对于自激振荡的频率和幅度加以选择和控制,就可构成正弦波振荡器。
振荡电路既然不需外接输入信号,那么它的输出信号从何而来?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振荡电路能产生自激振荡的原因和条件。
一、振荡的条件在图6-1中,A是放大电路,F 是反馈网络。
当将开关S 接在端点1上时,就是一般的开环放大电路,其输入信号电压为i U ,输出信号电压为o U 。
如果将输出信号o U 通过反馈网络反馈到输入端,反馈电压为f U ,并设法使f U=i U ,即两者大小相等,相位相同。
那么,反馈电压f U就可以代替外加输入信号电压i U ,来维持输出o U 。
也就是说将开关S 接在端点2,除去外加信号而接上反馈信号,输出信号仍将保持不变,即不需输入而靠反馈来自动维持输出。
这时,放大器就变为自激振荡器了。
由以上的讨论可知,要维持自激振荡,必须满足f U=i U ,即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大小相等,相位相同。
由于放大电路的开环电压放大倍数为i o A U U = o f F U U =若i f U U =,则F A=o fi oU U U U =1(F A称为环路增益)。
因此,振荡电路维持自激振荡的条件是:F A=1 即F A=1称为幅值平衡条件。
其物理意义为:信号经放大电路和反馈网络构成的闭环回路后,幅值保持不变,既无增加也无衰减。
f a ϕϕ+=2n π(n =0,1,2……)称为相位平衡条件。
简述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作用
正弦波振荡电路依据正弦波的特性可以构成一套电路,它是收发信号电路和电子处理系统中重要的部分,用于产生恒定频率的脉冲。
它由波形母管、饱和电路、稳定环节、高频调节、反馈环节和阻抗等部分组成。
波形母管是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核心,是用来振荡的电子管。
它一般由输入管、反馈管、输出管和激励管四个基本部件组成,并用电感或电容作为输入反馈,从而使电路获得外励激发,从而产生一定周期的准确正弦波信号。
饱和电路调制器是保证输出波形基本接近正弦波形的重要因素。
当信号输出是反馈管极限工作条件时,饱和电路就限制了功率或压摆比度,从而调节波形,使其缓慢降低,并向正弦波靠近。
稳定环节的作用是调节频率,它会根据外界条件,改变管和电感或电容的参数,以改变反馈量,达到调节电路频率的目的。
高频调节用于稳定低频区较大变化。
它由外部高频调节电路和电子管构成,外部电路通过外部控制器控制电子管,改变反馈量影响振荡频率,保证电路频率不受低频抖动影响。
反馈环节可以控制振荡的幅值和频率大小,关键看反馈路径的电阻和电容的选择大小。
反馈环节的作用是将波形母管的输出信号通过反馈电容回到输入管,由此形成持续的脉冲振荡,不断放大输出的正弦振荡信号。
最后是阻抗,阻抗的作用是提供阻抗补偿以使正弦波振荡电路稳定工作。
通过改变器件的阻抗,可以改变整个电路中信号去向以便更准确地控制振荡。
总之,正弦波振荡电路由波形母管、饱和电路、稳定环节、高频调节、反馈环节和阻抗等几个部分组成,它们都发挥着关键作用,使正弦波振荡电路可以持续振荡可靠的正弦波信号。
rc正弦波振荡电路波形
正弦波振荡电路波形
正弦波振荡电路用于生成正弦波,是很常见的电路结构,它具有结构简单、可调节范围宽等优点。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输出电压是一种周期性的变化的函数,能够很好地模拟实际的信号。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波形如下:首先,正弦波振荡电路的输入电压是一种直流电压,是一种均匀的、直线变化的直流电压;
然后,RC元件开始振荡,元件产生的电压,会经过反馈线路,而这个反馈线路的输出电压,会随着振荡的次数增加,变得更加密集,而每次振荡的输出电压,包括正弦波、方波和当量波。
最后,对于振荡电路的输出电压,可以看到正弦波和方波的组合,它们之间相互连接,经过多次振荡后,输出的电压波形就是如图所示的正弦波。
由于振荡电路的输入电压是一个直线变化的直流电压,所以振荡电路的输出电压也是一个稳定的正弦波,跟随着振荡的次数而增加,可以很好地模拟实际的信号。
- 1 -。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荡条件(一)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荡条件引言•正弦波振荡电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的电路,它能够产生稳定的正弦波信号。
•在设计和分析正弦波振荡电路时,我们需要遵循一些振荡条件,以确保电路能够正常工作。
振荡条件的定义•振荡条件是指电路中必须满足的一系列条件,以产生稳定的振荡信号。
•如果振荡条件没有被满足,电路将无法产生振荡,或者振荡的频率和幅度将不稳定。
振荡条件的要点1.正反馈:正弦波振荡电路需要正反馈回路,以提供自激振荡的机制。
2.相位移:正反馈回路必须引入至少360度的相位移,确保振荡信号能够持续产生。
3.放大器:正弦波振荡电路需要一个放大器,以放大振荡信号并提供足够的反馈。
振荡条件的细节解释•正反馈:正反馈回路使得一部分输出信号回馈到输入端,增强输入信号的幅度。
这对于振荡电路来说是关键的,因为它能够提供持续的能量输送。
•相位移:在振荡电路中,相位移是通过反馈网络中的电容器和电感器实现的。
相位移确保了振荡信号能够保持相位差,并循环地在放大器和反馈网络之间传输。
•放大器:正弦波振荡电路中的放大器通常是一个反馈式放大器,它可以放大输入信号并将一部分输出信号回馈到输入端。
这种放大器能够提供足够的增益和反馈来维持振荡信号的稳定。
总结•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荡条件是满足正反馈、相位移和放大器等要求。
•只有当这些条件被充分满足时,电路才能够产生稳定的正弦波振荡信号。
以上是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荡条件的一些基本信息和解释。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电路设计和要求来选择合适的元件和参数,以确保电路能够满足振荡条件并产生稳定的振荡信号。
调节振荡条件的方法在设计和调节正弦波振荡电路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满足振荡条件并优化振荡性能:1.选择合适的反馈网络元件:反馈网络中的电容器和电感器决定了振荡信号的频率和相位移。
根据所需的频率和相位差,选择合适的元件数值和连接方式。
2.控制反馈增益:反馈增益决定了信号在电路中的放大程度。
*第五章正弦波振荡电路教学重点1.掌握正弦波振荡条件、电路组成。
2.掌握LC振荡电路振荡频率计算、起振条件。
3.掌握RC桥式振荡电路组成和振荡条件。
4.搭建、调试RC桥式正弦波振荡器功能电路。
教学难点1.正弦波振荡可能性的判断。
2.理解各种振荡电路组成。
学时分配5.1自激振荡振荡器产生的信号是“自激”的,通常称为自激振荡器。
5.1.1自激振荡的形成1.自激振荡的现象通过扩音系统中的自激现象,感受放大器自激的效果。
2.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正弦波振荡电路由放大器、反馈电路、选频网络和稳幅电路等部分组成。
(1)放大电路(2)反馈网络u i=0(3)选频网络(4)稳幅电路由于电路通电的瞬间,电路将产生微小的噪声或扰动信号一电路对频率为f0的正弦波产生正反馈过程,则输出信号u o f-u. (U/T)T u o ff。
于是u o越来越大,由于管子的非线性特性,倍数将减小当u o的幅值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放大(稳幅)一电路达到动态平衡。
5.1.2自激振荡产生的条件1.相位平衡条件要维持振荡,电路必须是正反馈,其条件是:①=0或①=嶙+ Q=2n n (n=0, 1, 2, 3…)。
其中^A为放大器的相移,Q为反馈电路的相移,中为相位差。
即,反馈电压的相位与净输入电压的相位必须相同,即反馈回路必须是正反馈。
2.振幅平衡条件自激振荡的振幅平衡条件是:AF三1。
即,要维持等幅振荡,反馈电压的大小必须等于净输入电压的大小,即u f= u「。
5.2 常用振荡电路正弦波振荡电路按反馈网络性质分类可分为两大类:RC振荡电路由电阻、电容元件和放大电路组成的振荡电路LC振荡电路(含石英晶体振荡电路)是由电感、电容元件和放大电路组成的振荡电路5.2.1RC桥式振荡电路做一做:用示波器观察RC振荡电路产生的正弦波形1.RC网络的选频特性将电阻R1与电容C1串联、电阻R2与电容C2并联所组成的网络称为RC串并联选频网络,如图所示。
通常选角1= R2=R, C1=C2=C。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正弦波振荡电路是一种能够产生稳定正弦波信号的电子电路。
它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 放大电路:放大电路是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核心部分,其作用
是对输入信号进行放大,使其能够驱动负载。
放大电路通常采用晶体管放大器,其输入信号来自反馈网络,输出信号则连接到选频网络。
2. 反馈网络:反馈网络是将放大电路输出信号反馈到输入端的
电路,其作用是使放大电路产生自激振荡。
反馈网络通常采用正反馈方式,其反馈信号通过一个电容或电感元件连接到放大电路的输入端。
3. 选频网络:选频网络是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滤波器部分,其作
用是选出放大电路产生的特定频率的正弦波信号,并抑制其他频率的信号。
选频网络通常采用电容、电感、电阻等元件组成,其通带和阻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4. 稳幅环节:稳幅环节是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稳定部分,其作用
是使输出信号的幅度保持稳定。
稳幅环节通常采用稳压管或稳流管等元件,其作用是调整放大电路的输出电流或电压,以保持输出信号的幅度稳定。
正弦波振荡电路正弦波振荡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路,它可以产生稳定的正弦波信号,被广泛应用于通信、测量、音频等领域。
本文将从电路原理、设计和应用等方面介绍正弦波振荡电路。
一、电路原理正弦波振荡电路是一种自激振荡电路,其主要原理是利用放大器的正反馈作用,使放大器输出的信号反馈到输入端形成振荡。
具体来说,正弦波振荡电路由三个基本元件构成:放大器、反馈网络和振荡器。
放大器是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核心部件,它的作用是放大输入信号。
反馈网络是将放大器输出信号反馈到输入端的部件,它的作用是使放大器输出的信号与输入信号同相位。
振荡器是将放大器输出的信号反馈到输入端后形成的振荡电路。
在正弦波振荡电路中,放大器和反馈网络的组合是关键。
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和反馈网络的反馈系数决定了电路的稳定性和频率特性。
如果反馈系数过大,正弦波振荡电路将失去稳定性,形成尖峰波振荡电路。
如果反馈系数过小,电路将无法形成振荡。
二、电路设计正弦波振荡电路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放大器的选择、反馈网络的设计和电路参数的计算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方面的内容。
1. 放大器的选择放大器是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核心部件,其放大倍数和频率特性对电路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通常选择运放作为放大器,因为运放具有高放大倍数和良好的频率响应特性。
2. 反馈网络的设计反馈网络是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关键部件,其设计需要考虑反馈系数和相位等因素。
通常采用RC网络作为反馈网络,其反馈系数和相位可以通过电路参数进行调节。
3. 电路参数的计算电路参数的计算是正弦波振荡电路设计中的关键步骤。
需要根据电路元件的特性和工作频率等因素进行计算。
具体来说,需要计算放大器的增益、反馈网络的反馈系数和相位等参数。
三、电路应用正弦波振荡电路在通信、测量、音频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在通信中产生稳定的载波信号。
此外,正弦波振荡电路还可以用于音频振荡器、频率计、信号发生器等领域。
在通信中,正弦波振荡电路主要用于产生载波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