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大一轮精讲:专题8 7 专题综合检测(8)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 格式:doc
- 大小:259.25 KB
- 文档页数:8
突破全国卷专题讲座(九)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综合应用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包括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平衡以及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三大部分内容,其中的概念、规律体系、中和滴定实验以及四大平衡常数非常重要,是高考重点设题的部分,这部分内容的考试热点有:(1)强、弱电解质的比较。
(2)勒夏特列原理在“三大”平衡中的应用。
(3)水的离子积常数、电离常数的应用与计算。
(4)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5)pH的简单计算及应用(包括pH的变化规律、盐溶液pH的大小比较)。
(6)微观粒子数的大小比较与计算(三大守恒的应用)。
(7)溶度积常数的计算及应用(包括沉淀的生成、溶解及转化规律)。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考查题型既涉及选择题,又涉及非选择题;既有正误判断,也有大小比较、守恒关系、计算,还有图像分析、反应过程分析等等。
该部分内容的知识网络可以用下图概括: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是很重要的基本理论知识,通过此类试题可以体现命题者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重视。
此类试题的综合性较强,主要考查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内因和外因)、电离平衡常数、电离度以及pH的相关计算、图像分析等。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判断是高考常考的知识点。
这类试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溶液的酸碱性判断、K w和pH的简单计算,其中K w 只与温度有关是计算和判断pH的关键。
盐类的水解及应用盐类的水解是重要的基本理论知识,该类试题综合性较强,注意考查影响盐类水解的本质及规律、水解平衡常数和盐类水解的应用,其中盐类水解的本质及规律、水解平衡常数的巧妙运用尤为重要。
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关系粒子浓度的关系是重要的基本理论知识,此类试题体现了命题者对基本理论知识的重视。
该类试题综合性强,主要考查单一电解质溶液、混合时不发生反应的电解质溶液、混合时反应的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关系及等量关系,其中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三大守恒”关系往往可以帮助解决粒子浓度关系问题。
研析最新考纲洞悉命题热点B.曲线上各点的溶液满足关系式c(Ag+)·c(Cl-)=K sp(AgCl)C.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400 mol·L-1 Cl-,反应终点c移到aD.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500 mol·L-1 Br-,反应终点c向b方向移动[解析]由题图可知,当AgNO3溶液的体积为50.0 mL时,溶液中的c(Cl -)略小于10-8 mol·L-1,此时混合溶液中c(Ag+)=0.100 mol·L-1×50.0 mL-0.0500 mol·L-1×50.0 mL100 mL=2.5×10-2 mol·L-1,故K sp=c(Ag+)·c(Cl-)≈2.5×10-2×10-8=2.5×10-10,A项正确;因反应过程中有沉淀生成,溶液中必然存在平衡AgCl(s)Ag+(aq)+Cl-(aq),故曲线上的各点均满足c(Ag+)·c(Cl-)=K sp(AgCl),B项正确;根据Ag++Cl-===AgCl↓可知,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AgNO3溶液的体积为0.0400 mol·L-1×50.0 mL0.100 mol·L-1=20.0 mL,C项错误;相同实验条件下,沉淀相同量的Cl-和Br-消耗的AgNO3的量相同,由于K sp(AgBr)<K sp(AgCl),当滴加相等量的Ag+时,溶液中c(Br -)<c(Cl-),故反应终点c向b方向移动,D项正确。
[答案] C3.(20xx·全国卷Ⅲ)在湿法炼锌的电解循环溶液中,较高浓度的Cl-会腐蚀阳极板而增大电解能耗。
可向溶液中同时加入Cu和CuSO4,生成CuCl沉淀从而除去Cl-。
根据溶液中平衡时相关离子浓度的关系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K sp(CuCl)的数量级为10-7B.除Cl-反应为Cu+Cu2++2Cl-===2CuClC.加入Cu越多,Cu+浓度越高,除Cl-效果越好D.2Cu+===Cu2++Cu平衡常数很大,反应趋于完全[解析]由题图可知,当-lg c(Cl-)mol·L-1=0时,lgc(Cu+)mol·L-1约为-7,即c(Cl-)=1 mol·L-1,c(Cu+)=10-7 mol·L-1,则K sp(CuCl)=c(Cu+)·c(Cl-)的数量级为10-7,A项正确;根据题目信息可知B项正确;Cu为固体,浓度视为常数,只要满足反应用量即可,过多的铜也不会影响平衡状态的移动,C项错误;由题图可知,交点处c (Cu +)=c (Cu 2+)≈10-6 mol·L -1,则2Cu +===Cu 2++Cu 的平衡常数K =c (Cu 2+)c (Cu +)≈106,该平衡常数很大,因而反应趋于完全,D 项正确。
1.仅能在水溶液中导电的物质是()A.NaOH B.NaHSO4C.CH3CH2OH D.NaHCO32.下列物质有导电性的是()①NaCl(S) ②溴水③明矾④液溴⑤蔗糖⑥HCl ⑦盐酸⑧液态 HCl(A)①④⑤ (B)②⑦ (C)⑤⑥⑧ (D)④⑧3.HCl 是一种强电解质是因为()(A)HCl 在熔化状态下不导电(B)HCl 水溶液导电(C)0.1mol HCl 气体溶解于水配成 1L 溶液后,pH=1。
D)HCl 气体极易溶于水。
4.下列溶液中c(OH-)最小的是()(A)向 0.1mol/L 氨水中加同体积水(B)向 0.1mol/L KOH 溶液中加同体积水(C)向 0.2mol/L 氨水中加同体积 0.1mol/L 盐酸(D)向 0.2mol/L KOH 溶液中加同体积的 0.1mol/L 盐酸5.用水稀释0.1 mol∙L-1 氨水时,溶液中随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A)c(OH-)/c(NH3∙H2O) (B)c(NH3∙H2O)/c(OH-)(C)c(H+)∙c(OH-)的乘积(D)n(OH-)6.pH 和体积都相同的醋酸和硫酸,分别跟足量的 Na2CO3溶液反应,在相同条件下,放出 CO2气体的体积是()(A)一样多(B)醋酸比硫酸多(C)硫酸比醋酸多(D)无法比较7.对于100℃纯水,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c(H+)=c(OH-)=10-7mol/L (B)微弱导电(C)离子积常数大于 10-14 (D)100℃纯水中c(H+)大于25℃纯水中 c(H+)8.把 1ml 0.1mol/L H2SO4溶液加水稀释制成 2L 溶液,在此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接近于()(A)1×10-4mol/L (B)1×10-8mol/L(C)1×10-11mol/L (D)1×10-10mol/L9.在99℃,水的离子积常数 K w=1.0×10-12,该温度下 0.1mol/L 的NaOH 溶液的pH (设水的密度近似为1g∙ml-1)()(A)10 (B)11 (C)13 (D)1210.pH=13 的强碱溶液与 pH=2 的强酸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液 pH=11,则强碱和强酸的体积比为()(A)11:1 (B)9:1 (C)1:11 (D)1:93 3 3 1.叠氮酸(HN 3)与醋酸酸性相似,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HN 3 水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顺序为: c(HN 3)>c(H +)>c(N - )>c(OH -)B .HN 3 与 NH 3 作用生成的叠氮酸铵是共价化合物C .NaN 3 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 c(Na +)>c(N - )>c(OH -)>c(H +)D .N -与 CO 2 含相等电子数2.分别在 pH=1 的酸和pH=13 的NaOH 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铝,放出的H 2 的量前者多,其原因可能是( )。
三观一统十年高考真题精解专题07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高考对本专题内容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水的离子积、有关溶液pH的计算、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操作等方面,利用滴定实验原理设计计算型试题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运用数学工具(图表)进行推理是本专题的常见考查形式。
考查学生的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
高考对本专题内容的考查主要包括盐类的水解平衡和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考查重点侧重于对平衡的影响以及平衡移动的分析。
常用的规律有勒夏特列原理(平衡移动结果的分析)、三大守恒(离子浓度大小的判断)等。
考查学生的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
预计以后高考中对本专题内容的考查点主要有:一是强瑞电解质的判断与比较;二是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三是影响水电离平衡因素及K W的应用,四是溶液酸碱性的判断判断及pH的计算;五是滴定原理的应用及定量研究的计算。
盐类水解和难溶性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与热点,预计以后高考命题中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二是盐类水解平衡的影响及平衡的移动;三是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和守恒关系;四是盐类水解的工农业和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一)2020考纲考点2020考纲要求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
2.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与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理解强电Ⅰ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并能正确书写电离方程式。
3.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1.了解水的电离及离子积常数。
Ⅱ2.认识溶液的酸碱性、溶液中c(H+)和c(OH-)、pH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3.了解溶液pH的测定方法。
4.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
5.了解溶液pH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1.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掌握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和盐类水解的应用。
2.能够理解离子浓度大小比较中三种守恒关系的本质。
并能利用三种守恒关系解决相关问题。
Ⅱ1.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的电离方程式:H2O===H++OH-B.pH=7的溶液一定是中性溶液C.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增大D.将稀醋酸加水稀释时,c(H+)减小,c(OH-)也减小【答案】C2.(2019·山东威海检测)中和滴定是一种操作简单、准确度高的定量分析方法。
实际工作中也可利用物质间的氧化还原反应、沉淀反应进行类似的滴定分析,这些滴定分析均需要通过指示剂来确定滴定终点。
下列对几种具体的滴定分析(待测液置于锥形瓶内)中所用指示剂及滴定终点时的溶液颜色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用标准酸性KMnO4溶液滴定Na2SO3溶液以测定其浓度:KMnO4——浅红色B.利用“Ag++SCN-===AgSCN↓”原理,可用标准KSCN溶液测定AgNO3溶液浓度:Fe(NO3)3——红色C.利用“2Fe3++2I-===I2+2Fe2+”,用FeCl3溶液测定KI样品中KI的百分含量:淀粉——蓝色D.利用OH-+H+===H2O来测定某盐酸的浓度:酚酞——浅红色【答案】C【解析】滴定反应一旦开始就有I2生成,溶液就呈现蓝色,故无法判断终点。
3.现有pH=5的CH3COOH溶液10 mL,要使其pH增大3,可采取的方法有( )A.向溶液中加水稀释至10 L B.加入一定量的NaOH固体C.加入一定量pH=8的NaOH溶液D.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答案】B4.(2018·河南郑州质检)25 ℃时,将两种不同浓度的某一元酸HA分别与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体积等于混合前两溶液体积之和),测得反应后溶液的pH如表所示。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实验编号起始浓度/(mol·L-1)反应后溶液的pH c(HA) c(NaOH)①0.10 0.10 9②x0.05 7 AB .x >0.05C .实验①所得溶液中:c (A -)+c (HA)=0.10 mol/L D .实验②所得溶液中:c (Na +)=c (A -) 【答案】C【解析】实验①所得溶液中c (A -)+c (HA)=0.05 mol/L,C 项错误。
2020-2021高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化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专题解析含详细答案一、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1.水合肼(N2H4·H2O)又名水合联氨,无色透明,是具有腐蚀性和强还原性的碱性液体,它是一种重要的化工试剂。
利用尿素法生产水合肼的原理为:CO(NH2)2+2NaOH+NaClO=N2H4·H2O+Na2CO3+NaCl。
实验1:制备NaClO溶液。
(已知:3NaClO Δ2NaCl+NaClO3)(1)如图装置Ⅰ中烧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用NaOH固体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NaOH溶液时,所需玻璃仪器除量筒外还有__________(填字母)。
a.烧杯b.容量瓶c.玻璃棒d.烧瓶(3)图中装置Ⅱ中用冰水浴控制温度的目的是__________ 。
实验2:制取水合肼。
(4)图中充分反应后,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A中溶液即可得到水合肼的粗产品。
若分液漏斗滴液速度过快,部分N2H4·H2O会参与A中反应并产生大量氮气,降低产品产率。
写出该过程反应生成氮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实验3:测定馏分中水合肼的含量。
(5)称取馏分3.0g,加入适量NaHCO3固体(滴定过程中,调节溶液的pH保持在6.5左右),加水配成250 mL溶液,移出25.00 mL置于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淀粉溶液,用0.15 mol·L-1的碘的标准溶液滴定(已知:N2H4·H2O+2I2=N2↑+4HI+H2O)。
①滴定时,碘的标准溶液盛放在 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
②下列能导致馏分中水合肼的含量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_________(填字母)。
a.锥形瓶清洗干净后未干燥b.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滴定后有气泡c.读数时,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d.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水洗后,直接装标准液③实验测得消耗I2溶液的平均值为20.00mL,馏分中水合肼(N2H4·H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回夺市安然阳光实验学校第八章电解质溶液检测题(三)一、选择题1.室温时,盐酸和硫酸的混合溶液20mL,向混合物中逐滴加入0.05mol·L-1Ba(OH)2溶液时,生成的BaSO4和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不考虑溶液混合时体积的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A点对应溶液的pH:a=1B.生成沉淀的最大质量m=2.33gC.原混合液中盐酸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1D.当V[Ba(OH)2(aq)]=10mL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 + SO42-BaSO4↓2.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25℃时,pH=7的NH4Cl与NH3·H2O混合溶液:c(H+)= c(OH-)=c(NH4)=c(Cl -)B.0.1mol/LNa2S溶液:c(OH-)=c(H+)+c(HS-)+c(H2S)C.25℃时,pH=2的HCOOH与pH=12的NaOH等体积混合:c(HCOO-)+ c(H+)>c(Na+)+c(OH-)D.0.1mol/LNa2CO3溶液与0.1mol/L 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2c(CO32-)+2c(HCO3-)+2c(H2CO3)=3c(Na+)3.向100mL 0.1mol/L醋酸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混合溶液有关量或性质变化趋势正确的是4.已知:HCl为强酸,下列对比实验不能用于证明CH3COOH为弱酸的是A.对比等浓度的两种酸的pHB.对比等浓度的两种酸,与相同大小镁条反应的初始速率C.对比等浓度、等体积的两种酸,与等量NaOH溶液反应后放出的热量D.对比等浓度、等体积的两种酸,与足量Zn反应,生成H2的体积5.常温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醋酸溶液加水稀释后,各离子浓度均减小B.pH=7的NH4Cl和氨水混合溶液中,c(NH+4)=c(Cl—)C.加热滴有酚酞的CH3COONa溶液,溶液颜色变浅D.0.1 mol·L-1 Na2CO3溶液中,c(HCO—3)>c(OH—)6.对H2O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粒子是A.HCl B.13M3+C.CH3COO-D.+17288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Ca(OH)2固体,CO32-水解程度减小,溶液的pH 减小B.25℃时,用醋酸溶液滴定等浓度NaOH溶液至pH=7,V(醋酸)<V(NaOH) C.向NaAlO2溶液中滴加NaHCO3溶液,有沉淀和气体生成D.CH3COOH 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c(CH3COOH)c(CH3COO-)的值减小8.一化学兴趣小组在家中进行化学实验,按照图1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不亮,按照图2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亮,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NaCl固体中没有离子B.N aCl溶液是电解质C.N aCl在水溶液中电离出了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D.N aCl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出大量的离子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易溶于水的物质一定是电解质B.液态氯化氢能导电C.液态氯化钠能导电D.熔融的液态钠是电解质10.常温下,下列各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NaHSO3与Na2SO3混合溶液中:3c(Na+)=c(HSO3-)+c(SO32-)B. 0.1 mol/L 的醋酸钠溶液20 mL与0.1 mol/L盐酸10mL 混合后溶液显酸性:c(CH3COO-)>c(CH3COOH)>c(Cl-)>c(H+)C. 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H4HSO4和NaOH溶液混合:c(Na+)=c(SO42-) >c ( NH4+)> c(H+)>c(OH-)D. 向1.00L 0.3 mol/L NaOH溶液中缓慢通入0.2 mol CO2气体,溶液中:c(Na+)>c(CO32-) >c(HCO3-)>c(OH-)> c(H+)11.图8是一水溶液在pH从0到14的范围内,H2CO3、HCO3-、CO32-三种成分平衡时的组成分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图8A.此图是1.0 mol/L碳酸钠溶液滴定1.0 mol/L HCl溶液的滴定曲线B.在pH为6.37及10.25时,溶液中c(H2CO3) = c(HCO3-) = c(CO32-)C.人体血液的pH约为7.4,则CO2在血液中多以HCO3-的形式存在D.若用CO2和NaOH反应制取Na2CO3,溶液的pH必须控制在12以上12.常温下,向20 mL 0.2 mol /L H2A溶液中滴加0.2 mol /L NaOH溶液。
专题综合检测(八)[学生用书P322(单独成册)](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5分,共45分)1.正常人胃液的pH 在0.3~1.2之间,胃酸(一般用盐酸表示)多了需要治疗。
某些用以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中含MgCO 3、NaHCO 3,也可用酒石酸钠来治疗。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碳酸、酒石酸都不是强酸B .对人而言,酒石酸是必需的营养品C .MgCO 3、NaHCO 3与胃酸作用产生CO 2,在服药后有喝汽水的舒服感D .酒石酸钠水解显酸性解析:选A 。
用NaHCO 3、 酒石酸钠治疗胃酸过多,说明NaHCO 3、酒石酸钠能与H +反应生成弱电解质,碳酸、酒石酸都不是强酸。
C 选项由于生成大量CO 2,胃有膨胀的感觉,会不舒服。
2.某合作学习小组的同学对冰醋酸在25 ℃下的稀释过程,有如下思辨,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醋酸的电离常数不变 B .溶液中c(H +)持续增大 C .pH 先减小后增大 D .醋酸的分子数不断减少解析:选B 。
电离常数只与温度有关,A 正确;c(H +)先增大后减小,B 不正确,C 正确;稀释过程中,电离平衡右移,CH 3COOH 分子数不断减少,D 正确。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用100 mL 容量瓶配制50 mL 一定浓度的HCl 溶液B .中和滴定前,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直接装入待测液C .用稀硫酸洗涤久置石灰水的试剂瓶D .测pH 时用pH 试纸蘸取稀盐酸,取出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解析:选B 。
A 项中100 mL 容量瓶只能配制100 mL 的溶液。
C 项中硫酸钙是微溶物,应用稀盐酸或稀硝酸洗涤。
D 项中会污染盐酸且所测pH 不准确,应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pH 试纸中部,再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4.(2019·石家庄高三模拟)25 ℃时,关于①0.1 mol·L -1的NH 4Cl 溶液 ②0.1 mol·L -1的NaOH 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若向①中加适量水,溶液中c(Cl -)/c(NH +4 )的值减小 B .若向②中加适量水,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 C .若将①和②均稀释100倍,①的pH 变化更大D .若将①和②混合,所得溶液的pH =7,则溶液中的c(NH 3·H 2O)>c(Na +)解析:选B 。
A 项,NH 4Cl 溶液中加适量水,若不考虑NH +4 水解,则c(NH +4)、c(Cl -)成比例减小,c(Cl-)/c(NH +4)不变,但加水稀释促进NH +4 水解(NH +4+H 2ONH 3·H 2O +H +),c(NH +4 )减小的更多,比值增大,错误;B项,NaOH溶液抑制水的电离,加水稀释,c(OH-)减小,则c(H+)增大,H+均来源于水的电离,所以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正确;C项,加水稀释100倍,NaOH的pH变化2,NH4Cl pH变化小于2,错误;D 项,溶液呈中性,由电荷守恒有c(Na+)+c(NH+4)=c(Cl-),Cl-均来源于NH4Cl,有c(Cl-)=c(NH+4)+c(NH3·H2O),则c(NH3·H2O)=c(Na+),错误。
5.(2016·高考全国卷Ⅰ)298 K时,在20.0 mL 0.10 mol·L-1氨水中滴入0.10 mol·L-1的盐酸,溶液的pH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0.10 mol·L-1氨水的电离度为1.3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滴定过程应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B.M点对应的盐酸体积为20.0 mLC.M点处的溶液中c(NH+4)=c(Cl-)=c(H+)=c(OH-)D.N点处的溶液中pH<12解析:选D。
当恰好完全中和时,生成NH4Cl,而NH4Cl溶液呈酸性,酚酞的变色范围为pH=8.2~10.0,甲基橙的变色范围为pH=3.1~4.4,故应选甲基橙作指示剂,A项错误;当V(盐酸)=20.0 mL时,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酸性,B项错误;M点时由溶液中电荷守恒知c(NH+4)+c(H+)=c(Cl-)+c(OH-),298 K 时,pH为7的溶液呈中性,即c(H+)=c(OH-),则c(NH+4)=c(Cl-),但c(NH+4)=c(Cl-)≫c(H+)=c(OH-),C项错误;该温度下,0.10 mol·L-1一元强碱溶液的pH=13,若0.10 mol·L-1一元弱碱溶液的电离度为10%,则其pH=12,而0.10 mol·L-1氨水的电离度小于10%,故溶液的pH<12,D项正确。
6.(2017·高考江苏卷改编)常温下,K a(HCOOH)=1.77×10-4,K a(CH3COOH)=1.75×10-5,K b(NH3·H2O)=1.76×10-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浓度均为0.1 mol·L-1的HCOONa和NH4Cl溶液中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前者小于后者B.用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等体积pH均为3的HCOOH和CH3COOH溶液至终点,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相等C.0.2 mol·L-1 HCOOH与0.1 mol·L-1NaOH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c(HCOO-)+c(OH-)=c(HCOOH)+c(H+)D.0.2 mol·L-1 CH3COONa与0.1 mol·L-1盐酸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pH<7):c(CH3COO-)>c(Cl-)>c(CH3COOH)>c(H+)解析:选D。
HCOONa溶液中存在c(Na+)+c(H+)=c(HCOO-)+c(OH-),NH4Cl溶液中存在c(NH+4)+c(H+)=c(Cl-)+c(OH-),两溶液中有c(Na+)=c(Cl-),只要比较HCOONa溶液中c(H+)与NH4Cl溶液中c(OH-)的大小即可,由电离常数可知,NH+4的水解程度比HCOO -的大,则NH4Cl溶液中c(H+)较HCOONa溶液中c(OH-)大,即NH4Cl溶液中c(OH-)较HCOONa溶液中c(H+)小,所以有 c(Na+)+c(H+)>c(Cl-)+c(OH-)=c(NH+4)+c(H+),A项错误;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比HCOOH的小,即CH3COOH的酸性弱,则相同pH的CH 3COOH 溶液的浓度大于HCOOH 的,和NaOH 反应时,CH 3COOH 溶液消耗NaOH 溶液的体积较大,B 项错误;反应后得到c(HCOOH)与c(HCOONa)相等的混合溶液,溶液呈酸性,由电荷守恒得:c(HCOO -)+c(OH -)=c(Na+)+c(H +),由物料守恒得:2c(Na +)=c(HCOOH)+c(HCOO -),则 c(HCOO -)>c(Na +)>c(HCOOH),所以c(HCOO -)+c(OH -)>c(HCOOH)+c(H +),C 项错误;反应后得到c(CH 3COONa)=c(CH 3COOH)=c(NaCl)的混合溶液,由物料守恒得:c(CH 3COO -)+c(CH 3COOH)=2c(Cl -),pH <7,则CH 3COOH 的电离程度大于CH 3COO -的水解程度,即c(CH 3COO -)>c(Cl -)>c(CH 3COOH),电离和水解均很微弱,故c(H +)小于 c(CH 3COOH),D 项正确。
7.常温下,取一定量的PbI 2固体配成饱和溶液,T 时刻改变某一条件,离子的浓度变化如图所示[注:第一次平衡时c(I -)=2×10-3mol ·L -1,c(Pb 2+)=1×10-3mol ·L -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下,PbI 2的K sp =2×10-6B .温度不变,向PbI 2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铅浓溶液,PbI 2的溶解度不变,Pb 2+浓度不变 C .常温下K sp (PbS)=8×10-28,向PbI 2的悬浊液中加入Na 2S 溶液,PbI 2(s)+S 2-(aq)PbS(s)+2I-(aq)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5×1018D .T 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PbI 2的K sp 增大 解析:选C 。
由PbI 2Pb 2++2I -得K sp =c(Pb 2+)·c 2(I -)=1×10-3×(2×10-3)2=4×10-9,A 错误;由于硝酸铅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产生Pb 2+,Pb 2+浓度增大,PbI 2的溶解度减小,B 错误;PbI 2(s)+S2-(aq)PbS(s)+2I -(aq)反应的平衡常数K =c 2(I -)c(S 2-)=K sp (PbI 2)K sp (PbS)=4×10-98×10-28=5×1018,C 正确;T 时刻若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c(Pb 2+)、c(I -)均呈增大趋势,D 错误。
8.(2018·高考天津卷)LiH 2PO 4是制备电池的重要原料。
室温下,LiH 2PO 4溶液的pH 随c初始(H 2PO -4)的变化如图1所示,H 3PO 4溶液中H 2PO -4的分布分数δ随pH 的变化如图2所示⎣⎢⎡⎦⎥⎤δ=c(H 2PO -4)c 总(含P 元素的粒子)。
下列有关LiH 2PO 4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溶液中存在3个平衡B .含P 元素的粒子有H 2PO -4、HPO 2-4和PO 3-4 C .随c 初始(H 2PO -4)增大,溶液的pH 明显变小D.用浓度大于1 mo l·L-1的H3PO4溶液溶解Li2CO3,当pH达到4.66时,H3PO4几乎全部转化为LiH2PO4解析:选D。
LiH2PO4溶液中存在H2PO-4的电离平衡:H2PO-4H++HPO2-4、HPO2-4H++PO3-4,H2PO-4的水解平衡:H2PO-4+H2O H3PO4+OH-,H2O的电离平衡:H2O H++OH-,溶液中存在4个平衡,A项错误;含P元素的粒子有H2PO-4、HPO2-4、PO3-4、H3PO4,B项错误;根据图1,随着c初始(H2PO-4)增大,溶液的pH先逐渐减小后趋向不变,C项错误;根据图2,当pH=4.66时,δ=0.994,即H2PO-4的分布分数为0.994,故当pH达到4.66时,H3PO4几乎全部转化为LiH2PO4,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