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纲版
- 格式:doc
- 大小:86.50 KB
- 文档页数:19
小学科学教学大纲(全国通用版)一、总体目标本科学教学大纲的目标是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促进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1. 科学基本知识:包括物质的性质、能量的转化、生物的生长与变化等基础知识。
2. 科学观察与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进行简单的科学观察和实验,锻炼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3. 科学方法与思维: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问题的探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4.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习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
三、教学要求1. 简明易懂:教学内容要简单明了,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避免过于复杂的概念和术语。
2. 生动有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
3. 实践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鼓励他们进行科学观察和实验。
4. 综合应用:培养学生将科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实验教学:通过进行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的奥妙,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
3. 课外拓展:鼓励学生参与科学实践活动,如科学展览、科学竞赛等,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评估1. 多元评估: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报告、小组讨论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综合评价: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掌握、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等方面,给予全面的评价和反馈。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择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科学教材,结合教学目标进行教学。
2. 实验器材:提供必要的实验器材和设备,支持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和观察。
3. 多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生动有趣的科学实例和动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教师角色1. 引导者: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大纲版)一、(12分,每小题3分)1.(3分)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龃龉(yǔ)系鞋带(xi)舐犊情深(shi)曲意逢迎(qū)B.倜傥(tǎng)纤维素(xiān 羽扇纶巾(guān )针砭时弊(biān)C.感喟(kuì)揭疮疤(chuāng)按捺不住(nài)大相径庭(jing)D.霰弹(xiàn )涮羊肉(shuàn)以儆效尤(jǐng)纵横捭阖(bì)2.(3分)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在评价某些历史人物时,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对他们盖棺论定,还应该特别注意研究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变化轨迹.B.这把吉他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出国前存在我这里的,本来说存一年,结果朋友一直没回来,这吉他到现在巳经由我敝帚自珍了十年.C.最美的是小镇的春天,草长莺飞,风声鹤唳,走进小镇就如同置身于世外桃源,来此旅游的人一定会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深深吸引.D.这个剧院的大型话剧、歌剧等演出票价不菲,让许多有艺术爱好而又收入不高的普通人叹为观止,无法亲临现场享受艺术大餐.3.(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有的人看够了城市的繁华,喜欢到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去游玩,但这是有风险的,近年来已经发生了多次背包客被困野山的案情.B.他家离铁路不远,小时候常常去看火车玩儿,火车每当鸣着汽笛从他身边飞驰而过时,他就很兴奋,觉得自己也被赋予了一种力量.C.新“旅游法”的颁布实施,让很多旅行社必须面对新规定带来的各种新问题,不少旅行社正从过去拼价格向未来拼服务转型的阵痛.D.哈大高铁施行新的运行计划后,哈尔滨至北京、上海等地的部分列车也将进一步压缩运行时间,为广大旅客快捷出行提供更多选择.4.(3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信息时代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极其便捷的阅读方式,那就是网络阅读。
2024年全国高考数学大纲完整版高考数学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科目之一,其大纲对于广大考生的备考和教师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下是 2024 年全国高考数学大纲的完整内容。
一、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核目标与要求高考数学科考试旨在测试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考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1、知识要求对知识的要求依次是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
(1)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照样模仿,并能(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和认识它。
(2)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知道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能够对所列知识作正确的描述说明并用数学语言表达,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内容对有关问题进行比较、判别、讨论,具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掌握:要求能够对所列的知识内容进行推导证明,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讨论,并且加以解决。
2、能力要求(1)逻辑思维能力:会对问题或资料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会用演绎、归纳和类比进行推理;能准确、清晰、有条理地进行表述。
(2)运算能力:会根据法则、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能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和近似计算。
(3)空间想象能力:能根据条件作出正确的图形,根据图形想象出直观形象;能正确地分析出图形中基本元素及其相互关系;能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与变换;会运用图形与图表等手段形象地揭示问题的本质。
(4)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阅读、理解对问题进行陈述的材料;能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包括解决在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能用数学语言正确地加以表述。
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大纲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5分)设集合U={1,2,3,4,5},集合A={1,2},则∁U A=()A.{1,2}B.{3,4,5}C.{1,2,3,4,5}D.∅2.(5分)若α为第二象限角,sinα=,则cosα=()A.B.C.D.3.(5分)已知向量=(λ+1,1),=(λ+2,2),若(+)⊥(﹣),则λ=()A.﹣4B.﹣3C.﹣2D.﹣14.(5分)不等式|x2﹣2|<2的解集是()A.(﹣1,1)B.(﹣2,2)C.(﹣1,0)∪(0,1)D.(﹣2,0)∪(0,2)5.(5分)(x+2)8的展开式中x6的系数是()A.28B.56C.112D.2246.(5分)函数f(x)=log2(1+)(x>0)的反函数f﹣1(x)=()A.B.C.2x﹣1(x∈R)D.2x﹣1(x>0)7.(5分)已知数列{a n}满足3a n+1+a n=0,a2=﹣,则{a n}的前10项和等于()A.﹣6(1﹣3﹣10)B.C.3(1﹣3﹣10)D.3(1+3﹣10)8.(5分)已知F1(﹣1,0),F2(1,0)是椭圆C的两个焦点,过F2且垂直于x轴的直线交椭圆于A、B两点,且|AB|=3,则C的方程为()A.B.C.D.9.(5分)若函数y=sin(ωx+φ)(ω>0)的部分图象如图,则ω=()A.5B.4C.3D.210.(5分)已知曲线y=x4+ax2+1在点(﹣1,a+2)处切线的斜率为8,a=()A.9B.6C.﹣9D.﹣611.(5分)已知正四棱柱ABCD﹣A1B1C1D1中,AA1=2AB,则CD与平面BDC1所成角的正弦值等于()A.B.C.D.12.(5分)已知抛物线C:y2=8x的焦点为F,点M(﹣2,2),过点F且斜率为k的直线与C 交于A,B两点,若,则k=()A.B.C.D.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13.(5分)设f(x)是以2为周期的函数,且当x∈[1,3)时,f(x)=x﹣2,则f(﹣1)=.14.(5分)从进入决赛的6名选手中决出1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则可能的决赛结果共有种.(用数字作答)15.(5分)若x、y满足约束条件,则z=﹣x+y的最小值为.16.(5分)已知圆O和圆K是球O的大圆和小圆,其公共弦长等于球O的半径,,则球O的表面积等于.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0分)等差数列{a n}中,a7=4,a19=2a9,(Ⅰ)求{a n}的通项公式;(Ⅱ)设b n=,求数列{b n}的前n项和S n.18.(12分)设△ABC的内角A,B,C的内角对边分别为a,b,c,满足(a+b+c)(a﹣b+c)=ac.(Ⅰ)求B.(Ⅱ)若sinAsinC=,求C.19.(12分)如图,四棱锥P﹣ABCD中,∠ABC=∠BAD=90°,BC=2AD,△PAB与△PAD都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Ⅰ)证明:PB⊥CD;(Ⅱ)求点A到平面PCD的距离.20.(12分)甲、乙、丙三人进行羽毛球练习赛,其中两人比赛,另一人当裁判,每局比赛结束时,负的一方在下一局当裁判,设各局中双方获胜的概率均为,各局比赛的结果都相互独立,第1局甲当裁判.(Ⅰ)求第4局甲当裁判的概率;(Ⅱ)求前4局中乙恰好当1次裁判概率.21.(12分)已知函数f(x)=x3+3ax2+3x+1.(Ⅰ)求a=时,讨论f(x)的单调性;(Ⅱ)若x∈[2,+∞)时,f(x)≥0,求a的取值范围.22.(12分)已知双曲线C:=1(a>0,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离心率为3,直线y=2与C的两个交点间的距离为.(I)求a,b;(II)设过F2的直线l与C的左、右两支分别相交于A、B两点,且|AF1|=|BF1|,证明:|AF2|、|AB|、|BF2|成等比数列.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大纲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5分)设集合U={1,2,3,4,5},集合A={1,2},则∁U A=()A.{1,2}B.{3,4,5}C.{1,2,3,4,5}D.∅【考点】1F:补集及其运算.【专题】11:计算题.【分析】由题意,直接根据补集的定义求出∁U A,即可选出正确选项【解答】解:因为U={1,2,3,4,5,},集合A={1,2}所以∁U A={3,4,5}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补集的运算,理解补集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2.(5分)若α为第二象限角,sinα=,则cosα=()A.B.C.D.【考点】GG: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专题】56:三角函数的求值.【分析】由α为第二象限角,得到cosα小于0,根据sinα的值,利用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即可求出cosα的值.【解答】解:∵α为第二象限角,且sinα=,∴cosα=﹣=﹣.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熟练掌握基本关系是解本题的关键.3.(5分)已知向量=(λ+1,1),=(λ+2,2),若(+)⊥(﹣),则λ=()A.﹣4B.﹣3C.﹣2D.﹣1【考点】9T:数量积判断两个平面向量的垂直关系.【专题】5A:平面向量及应用.【分析】利用向量的运算法则、向量垂直与数量积的关系即可得出.【解答】解:∵,.∴=(2λ+3,3),.∵,∴=0,∴﹣(2λ+3)﹣3=0,解得λ=﹣3.故选:B.【点评】熟练掌握向量的运算法则、向量垂直与数量积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4.(5分)不等式|x2﹣2|<2的解集是()A.(﹣1,1)B.(﹣2,2)C.(﹣1,0)∪(0,1)D.(﹣2,0)∪(0,2)【考点】R5: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专题】11:计算题;59: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分析】直接利用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去掉绝对值后,解二次不等式即可.【解答】解:不等式|x2﹣2|<2的解集等价于,不等式﹣2<x2﹣2<2的解集,即0<x2<4,解得x∈(﹣2,0)∪(0,2).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考查转化思想与计算能力.5.(5分)(x+2)8的展开式中x6的系数是()A.28B.56C.112D.224【考点】DA:二项式定理.【专题】5I:概率与统计.【分析】利用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求出第r+1项,令x的指数为6求出x6的系数.=C x 8﹣r2 r【解答】解:(x+2)8展开式的通项为T r+1令8﹣r=6得r=2,∴展开式中x6的系数是2 2C82=11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是解决二项展开式的特定项问题的工具.6.(5分)函数f(x)=log2(1+)(x>0)的反函数f﹣1(x)=()A.B.C.2x﹣1(x∈R)D.2x﹣1(x>0)【考点】4R:反函数.【专题】51: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把y看作常数,求出x:x=,x,y互换,得到y=log2(1+)的反函数.注意反函数的定义域.【解答】解:设y=log2(1+),把y看作常数,求出x:1+=2y,x=,其中y>0,x,y互换,得到y=log2(1+)的反函数:y=,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对数函数的反函数的求法,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对数式和指数式的相互转化.7.(5分)已知数列{a n}满足3a n+1+a n=0,a2=﹣,则{a n}的前10项和等于()A.﹣6(1﹣3﹣10)B.C.3(1﹣3﹣10)D.3(1+3﹣10)【考点】89: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专题】11:计算题;54: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分析】由已知可知,数列{a n}是以﹣为公比的等比数列,结合已知可求a1,然后代入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可求+a n=0【解答】解:∵3a n+1∴∴数列{a n}是以﹣为公比的等比数列∵∴a1=4由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可得,S10==3(1﹣3﹣10)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求和公式的简单应用,属于基础试题8.(5分)已知F1(﹣1,0),F2(1,0)是椭圆C的两个焦点,过F2且垂直于x轴的直线交椭圆于A、B两点,且|AB|=3,则C的方程为()A.B.C.D.【考点】K3:椭圆的标准方程.【专题】11:计算题;5D: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分析】设椭圆的方程为,根据题意可得=1.再由AB经过右焦点F2且垂直于x轴且|AB|=3算出A、B的坐标,代入椭圆方程得,两式联解即可算出a2=4,b2=3,从而得到椭圆C的方程.【解答】解:设椭圆的方程为,可得c==1,所以a2﹣b2=1…①∵AB经过右焦点F2且垂直于x轴,且|AB|=3∴可得A(1,),B(1,﹣),代入椭圆方程得,…②联解①②,可得a2=4,b2=3∴椭圆C的方程为故选:C.【点评】本题给出椭圆的焦距和通径长,求椭圆的方程.着重考查了椭圆的标准方程和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等知识,属于基础题.9.(5分)若函数y=sin(ωx+φ)(ω>0)的部分图象如图,则ω=()A.5B.4C.3D.2【考点】HK:由y=Asin(ωx+φ)的部分图象确定其解析式;HL:y=Asin(ωx+φ)中参数的物理意义.【专题】11:计算题;57: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分析】利用函数图象已知的两点的横坐标的差值,求出函数的周期,然后求解ω.【解答】解:由函数的图象可知,(x0,y0)与,纵坐标相反,而且不是相邻的对称点,所以函数的周期T=2()=,所以T==,所以ω==4.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函数解析式以及函数的周期的求法,考查学生的视图用图能力.10.(5分)已知曲线y=x4+ax2+1在点(﹣1,a+2)处切线的斜率为8,a=()A.9B.6C.﹣9D.﹣6【考点】6H: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专题】53:导数的综合应用.【分析】先求导函数,再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建立方程,即可求得a的值.【解答】解:∵y=x4+ax2+1,∴y′=4x3+2ax,∵曲线y=x4+ax2+1在点(﹣1,a+2)处切线的斜率为8,∴﹣4﹣2a=8∴a=﹣6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11.(5分)已知正四棱柱ABCD﹣A1B1C1D1中,AA1=2AB,则CD与平面BDC1所成角的正弦值等于()A.B.C.D.【考点】MI: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专题】15:综合题;16:压轴题;5G:空间角;5H:空间向量及应用.【分析】设AB=1,则AA1=2,分别以的方向为x轴、y轴、z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x,y,z)为平面BDC1的一个法向量,CD与平面BDC1所成角为θ,则sinθ=||,在空间坐标系下求出向量坐标,代入计算即可.【解答】解:设AB=1,则AA1=2,分别以的方向为x轴、y轴、z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下图所示:则D(0,0,2),C1(1,0,0),B(1,1,2),C(1,0,2),=(1,1,0),=(1,0,﹣2),=(1,0,0),设=(x,y,z)为平面BDC1的一个法向量,则,即,取=(2,﹣2,1),设CD与平面BDC1所成角为θ,则sinθ=||=,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考查空间向量的运算及应用,准确理解线面角与直线方向向量、平面法向量夹角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2.(5分)已知抛物线C:y2=8x的焦点为F,点M(﹣2,2),过点F且斜率为k的直线与C 交于A,B两点,若,则k=()A.B.C.D.2【考点】9O: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性质及其运算;K8:抛物线的性质.【专题】11:计算题;5D: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分析】斜率k存在,设直线AB为y=k(x﹣2),代入抛物线方程,利用=(x1+2,y1﹣2)•(x2+2,y2﹣2)=0,即可求出k的值.【解答】解:由抛物线C:y2=8x得焦点(2,0),由题意可知:斜率k存在,设直线AB为y=k(x﹣2),代入抛物线方程,得到k2x2﹣(4k2+8)x+4k2=0,△>0,设A(x1,y1),B(x2,y2).∴x1+x2=4+,x1x2=4.∴y1+y2=,y1y2=﹣16,又=0,∴=(x1+2,y1﹣2)•(x2+2,y2﹣2)==0∴k=2.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考查向量的数量积公式,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13.(5分)设f(x)是以2为周期的函数,且当x∈[1,3)时,f(x)=x﹣2,则f(﹣1)=﹣1.【考点】3T:函数的值.【专题】11:计算题.【分析】利用函数的周期,求出f(﹣1)=f(1),代入函数的解析式求解即可.【解答】解:因设f(x)是以2为周期的函数,且当x∈[1,3)时,f(x)=x﹣2,则f(﹣1)=f(1)=1﹣2=﹣1.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考查函数的周期的应用,函数值的求法,函数的定义域是解题的关键,考查计算能力.14.(5分)从进入决赛的6名选手中决出1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则可能的决赛结果共有60种.(用数字作答)【考点】D9:排列、组合及简单计数问题.【专题】11:计算题.【分析】6名选手中决出1名一等奖有种方法,2名二等奖,种方法,利用分步计数原理即可得答案.【解答】解:依题意,可分三步,第一步从6名选手中决出1名一等奖有种方法,第二步,再决出2名二等奖,有种方法,第三步,剩余三人为三等奖,根据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得:共有•=60种方法.故答案为:60.【点评】本题考查排列、组合及简单计数问题,掌握分步计数原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属于中档题.15.(5分)若x、y满足约束条件,则z=﹣x+y的最小值为0.【考点】7C:简单线性规划.【专题】11:计算题;16:压轴题;59: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分析】作出题中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得如图的△ABC及其内部,再将目标函数z=﹣x+y对应的直线进行平移,可得当x=y=1时,目标函数z取得最小值,从而得到本题答案.【解答】解:作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得到如图的△ABC及其内部,其中A(1,1),B(0,),C(0,4)设z=F(x,y)═﹣x+y,将直线l:z=﹣x+y进行平移,当l经过点A时,目标函数z达到最小值=F(1,1)=﹣1+1=0∴z最小值故答案为:0【点评】题给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求目标函数z=﹣x+y的最小值,着重考查了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和简单的线性规划等知识,属于基础题.16.(5分)已知圆O和圆K是球O的大圆和小圆,其公共弦长等于球O的半径,,则球O的表面积等于16π.【考点】LG:球的体积和表面积.【专题】16:压轴题;5F: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正确作出图形,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即可求得结论.【解答】解:如图所示,设球O的半径为r,AB是公共弦,∠OCK是面面角根据题意得OC=,CK=在△OCK中,OC2=OK2+CK2,即∴r2=4∴球O的表面积等于4πr2=16π故答案为16π【点评】本题考查球的表面积,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0分)等差数列{a n}中,a7=4,a19=2a9,(Ⅰ)求{a n}的通项公式;(Ⅱ)设b n=,求数列{b n}的前n项和S n.【考点】84: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8E:数列的求和.【专题】11:计算题;54: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分析】(I)由a7=4,a19=2a9,结合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求a1,d,进而可求a n(II)由==,利用裂项求和即可求解【解答】解:(I)设等差数列{a n}的公差为d∵a7=4,a19=2a9,∴解得,a1=1,d=∴=(II)∵==∴s n===【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裂项求和方法的应用,试题比较容易18.(12分)设△ABC的内角A,B,C的内角对边分别为a,b,c,满足(a+b+c)(a﹣b+c)=ac.(Ⅰ)求B.(Ⅱ)若sinAsinC=,求C.【考点】GP: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HR:余弦定理.【专题】58:解三角形.【分析】(I)已知等式左边利用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计算,整理后得到关系式,利用余弦定理表示出cosB,将关系式代入求出cosB的值,由B为三角形的内角,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即可求出B的度数;(II)由(I)得到A+C的度数,利用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函数公式化简cos(A﹣C),变形后将cos(A+C)及2sinAsinC的值代入求出cos(A﹣C)的值,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求出A ﹣C的值,与A+C的值联立即可求出C的度数.【解答】解:(I)∵(a+b+c)(a﹣b+c)=(a+c)2﹣b2=ac,∴a2+c2﹣b2=﹣ac,∴cosB==﹣,又B为三角形的内角,则B=120°;(II)由(I)得:A+C=60°,∵sinAsinC=,cos(A+C)=,∴cos(A﹣C)=cosAcosC+sinAsinC=cosAcosC﹣sinAsinC+2sinAsinC=cos(A+C)+2sinAsinC=+2×=,∴A﹣C=30°或A﹣C=﹣30°,则C=15°或C=45°.【点评】此题考查了余弦定理,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函数公式,以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熟练掌握余弦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19.(12分)如图,四棱锥P﹣ABCD中,∠ABC=∠BAD=90°,BC=2AD,△PAB与△PAD都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Ⅰ)证明:PB⊥CD;(Ⅱ)求点A到平面PCD的距离.【考点】LW:直线与平面垂直;MK:点、线、面间的距离计算.【专题】5F: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I)取BC的中点E,连接DE,则ABED为正方形,过P作PO⊥平面ABCD,垂足为O,连接OA,OB,OD,OE,证明PB⊥OE,OE∥CD,即可证明PB⊥CD;(II)取PD的中点F,连接OF,证明O到平面PCD的距离OF就是A到平面PCD的距离,即可求得点A到平面PCD的距离.【解答】(I)证明:取BC的中点E,连接DE,则ABED为正方形,过P作PO⊥平面ABCD,垂足为O,连接OA,OB,OD,OE由△PAB和△PAD都是等边三角形知PA=PB=PD∴OA=OB=OD,即O为正方形ABED对角线的交点∴OE⊥BD,∴PB⊥OE∵O是BD的中点,E是BC的中点,∴OE∥CD∴PB⊥CD;(II)取PD的中点F,连接OF,则OF∥PB由(I)知PB⊥CD,∴OF⊥CD,∵,=∴△POD为等腰三角形,∴OF⊥PD∵PD∩CD=D,∴OF⊥平面PCD∵AE∥CD,CD⊂平面PCD,AE⊈平面PCD,∴AE∥平面PCD∴O到平面PCD的距离OF就是A到平面PCD的距离∵OF=∴点A到平面PCD的距离为1.【点评】本题考查线线垂直,考查点到面的距离的计算,考查学生转化的能力,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20.(12分)甲、乙、丙三人进行羽毛球练习赛,其中两人比赛,另一人当裁判,每局比赛结束时,负的一方在下一局当裁判,设各局中双方获胜的概率均为,各局比赛的结果都相互独立,第1局甲当裁判.(Ⅰ)求第4局甲当裁判的概率;(Ⅱ)求前4局中乙恰好当1次裁判概率.【考点】C5: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C8:相互独立事件和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专题】5I:概率与统计.【分析】(I)设A1表示事件“第二局结果为甲胜”,A2表示事件“第三局甲参加比赛结果为甲负”,A表示事件“第四局甲当裁判”,可得A=A1•A2.利用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即可得出;(II)设B1表示事件“第一局比赛结果为乙胜”,B2表示事件“第二局乙参加比赛结果为乙胜”,B3表示事件“第三局乙参加比赛结果为乙胜”,B表示事件“前4局中乙恰好当1次裁判”.可得B=,利用互斥事件和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即可得出.【解答】解:(I)设A1表示事件“第二局结果为甲胜”,A2表示事件“第三局甲参加比赛结果为甲负”,A表示事件“第四局甲当裁判”.则A=A1•A2.P(A)=P(A1•A2)=.(II)设B1表示事件“第一局比赛结果为乙胜”,B2表示事件“第二局乙参加比赛结果为乙胜”,B3表示事件“第三局乙参加比赛结果为乙胜”,B表示事件“前4局中乙恰好当1次裁判”.则B=,则P(B)=P()=+=+=.【点评】正确理解题意和熟练掌握相互独立事件和互斥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21.(12分)已知函数f(x)=x3+3ax2+3x+1.(Ⅰ)求a=时,讨论f(x)的单调性;(Ⅱ)若x∈[2,+∞)时,f(x)≥0,求a的取值范围.【考点】6B: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6E: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最值.【专题】16:压轴题;53:导数的综合应用.【分析】(I)把a=代入可得函数f(x)的解析式,求导数令其为0可得x=﹣,或x=﹣,判断函数在区间(﹣∞,﹣),(﹣,﹣),(﹣,+∞)的正负可得单调性;(II)由f(2)≥0,可得a≥,当a≥,x∈(2,+∞)时,由不等式的证明方法可得f′(x)>0,可得单调性,进而可得当x∈[2,+∞)时,有f(x)≥f (2)≥0成立,进而可得a的范围.【解答】解:(I)当a=时,f(x)=x3+3x2+3x+1,f′(x)=3x2+6x+3,令f′(x)=0,可得x=﹣,或x=﹣,当x∈(﹣∞,﹣)时,f′(x)>0,f(x)单调递增,当x∈(﹣,﹣)时,f′(x)<0,f(x)单调递减,当x∈(﹣,+∞)时,f′(x)>0,f(x)单调递增;(II)由f(2)≥0,可解得a≥,当a≥,x∈(2,+∞)时,f′(x)=3(x2+2ax+1)≥3()=3(x﹣)(x﹣2)>0,所以函数f(x)在(2,+∞)单调递增,于是当x∈[2,+∞)时,f(x)≥f(2)≥0,综上可得,a的取值范围是[,+∞)【点评】本题考查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涉及函数的最值问题,属中档题.22.(12分)已知双曲线C:=1(a>0,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离心率为3,直线y=2与C的两个交点间的距离为.(I)求a,b;(II)设过F2的直线l与C的左、右两支分别相交于A、B两点,且|AF1|=|BF1|,证明:|AF2|、|AB|、|BF2|成等比数列.【考点】K4:椭圆的性质;KH: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专题】14:证明题;15:综合题;16:压轴题;35:转化思想;5D: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分析】(I)由题设,可由离心率为3得到参数a,b的关系,将双曲线的方程用参数a表示出来,再由直线建立方程求出参数a即可得到双曲线的方程;(II)由(I)的方程求出两焦点坐标,设出直线l的方程设A(x1,y1),B(x2,y2),将其与双曲线C的方程联立,得出x1+x2=,,再利用|AF1|=|BF1|建立关于A,B坐标的方程,得出两点横坐标的关系,由此方程求出k的值,得出直线的方程,从而可求得:|AF2|、|AB|、|BF2|,再利用等比数列的性质进行判断即可证明出结论.【解答】解:(I)由题设知=3,即=9,故b2=8a2所以C的方程为8x2﹣y2=8a2将y=2代入上式,并求得x=±,由题设知,2=,解得a2=1所以a=1,b=2(II)由(I)知,F1(﹣3,0),F2(3,0),C的方程为8x2﹣y2=8 ①由题意,可设l的方程为y=k(x﹣3),|k|<2代入①并化简得(k2﹣8)x2﹣6k2x+9k2+8=0设A(x1,y1),B(x2,y2),则x1≤﹣1,x2≥1,x1+x2=,,于是|AF1|==﹣(3x1+1),|BF1|==3x2+1,|AF1|=|BF1|得﹣(3x1+1)=3x2+1,即故=,解得,从而=﹣由于|AF2|==1﹣3x1,|BF2|==3x2﹣1,故|AB|=|AF2|﹣|BF2|=2﹣3(x1+x2)=4,|AF2||BF2|=3(x1+x2)﹣9x1x2﹣1=16因而|AF2||BF2|=|AB|2,所以|AF2|、|AB|、|BF2|成等比数列【点评】本题考查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关系,考查了运算能力,题设条件的转化能力,方程的思想运用,此类题综合性强,但解答过程有其固有规律,一般需要把直线与曲线联立利用根系关系,解答中要注意提炼此类题解答过程中的共性,给以后解答此类题提供借鉴.第21页(共21页)。
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大纲版)一、选择题(共5小题)1.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A.刺激神经纤维中部,产生的兴奋沿神经纤维向两侧传导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至未兴奋部位C.神经纤维的兴奋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D.在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2.关于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所用培养基相同B.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都要用到胰蛋白酶C.烟草叶片离体培养能产生新个体,小鼠杂交瘤细胞不可离体培养增殖D.动物细胞培养可用于检测有毒物质,茎尖培养可用于植物脱除病毒3.关于HIV的叙述,正确的是()A.HIV在活细胞外能大量增殖B.HIV仅含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C.HIV主要攻击B细胞,使人体无法产生抗体D.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中可以检出HIV这种病毒4.关于植物生长素和生长素类似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无子果实的发育B.同一植株和芽生长所需的最适生长素浓度相同C.单侧光照射燕麦胚芽鞘可使其生长素分布发生变化D.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可促进其生根5.下列实践活动包含基因工程技术的是()A.水稻F1花药经培养和染色体加倍,获得基因型纯合新品种B.抗虫小麦与矮秆小麦杂交,通过基因重组获得抗虫矮秆小麦C.将含抗病基因的重组DNA导入玉米细胞,经组织培养获得抗病植株D.用射线照射大豆使其基因结构发生改变,获得种子性状发生变异的大豆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满分22分)6.某研究小组测得在适宜条件下某植物叶片遮光前吸收CO2的速率和遮光(完全黑暗后释放CO2的速率。
吸收或释放CO2的速率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吸收或释放CO2的速率是指单位面积叶片在单位时间内吸收或释放CO2的量),回答下列问题:(1)在光照条件下,图形A+B+C的面积表示该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叶片光合作用,其中图形B的面积表示,从图形C可推测该植物存在另一个的途径,CO2进出叶肉细胞都是通过)的方式进行的。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基础考试大纲一、高等数学1、空间解析几何向量代数直线平面柱面旋转曲面二次曲面空间曲线2、微分学极限连续导数微分偏导数全数分导数与微分的应用3、积分学不定积分定积分广义积分二重积分三重积分平面曲线积分积分应用4、无穷级数数项级数幂级数泰勒级数傅里叶级数5、常微分方框可分离变量方程一阶线性方程可降阶方程常系数线性方程6、概率与数理统计随机事件与概率古典概型一维随机变量的分布和数字特征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一元回归分析7、向量分析8、线性代数行列式矩阵 n 维向量线性方程组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二次型二、普通物理2.1热学气体状态参量平衡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相气体的压力和温度的统计解释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原理理想气体内能平均碰撞次数和平均自由度麦克斯速率分布律功热量内能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对理想气体等什过程和绝热过程的的应用气体的摩尔热容循环过程热机效率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统计意义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熵2.2波动学机械的产生和传播简谐波表达式波的能量驻波声速声波超声波次声波多普勒效应2.3光学相干光的获得杨氏双缝干涉光程薄膜干涉迈克尔干涉仪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单缝衍射光学仪器分辨本领X射线衍射自然光和偏振光布儒斯特定律马吕斯定律双折射现象偏振光的干涉人工双折射及应用。
三、普通化学3.1 物质结构与物质状态原子核外电子分布原子、离子的电子结构式原子轨道和电子云概念离子键特征共价键特征及类型分子结构式杂化轨道及分空间构型极性分子也非极性分子分子间力与氢键分压定律用计算液体蒸气压沸点汽化热晶体类型与物质性质的关系3.2溶液溶液的浓度及计算非电解质稀溶液通性及计算渗透压概念电解质溶液的电离平衡电离常数及计算同离子效应和缓冲溶液水的离子积及 PH 盐类水解平衡及溶液的酸碱性多相离子平衡溶度积常数溶解度概念及计算3.3周期性周其表结构:周期、族原子结构与周其表达关系元素性质及氧化物及其水化物的酸碱性递变规律3.4化学反应方程式化学反应速度与化学平衡化学反应方程式写法及计算反应热概念热化学反应方程式写法化学反应速度表示法浓度、温度地反应速度的影响速度常数与反应级数活化能及催比剂概念化学平衡特征及平衡常数表达式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及计算压力商与化学反应方向判断3.5氧化还原与电化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写法及配平原电池组成符号电极反应与电池反应标准电极电势能斯特方程及电极电势的应用电解与金属腐蚀3.6有机化学有机物特点、分类及命名官能团及分子结构式有机折的重要化反应:加成取代消去加聚与缩聚典型有机物的分子式、性质及用途:甲烷乙炔苯甲苯乙醇酚乙醛丙酮乙酸乙酯乙胺苯胺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酸酯类工程塑料(ABS)橡胶尼龙66四、理论力学4.1静力学平衡刚体力约束静力学公理受力分析力对点之矩力对轴之矩力偶理论力系的简化主矢主矩力系的平衡物体系统(含平面静定桁架)的平衡滑动磨擦磨擦角自锁考虑滑动磨擦时物体系统的平衡重心4.2运动学点的动动方程轨迹速度和加速度刚体的平动刚体的定轴转动转动方程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刚体内任一点的速度和加速度4.3动力学动力学基本的定律质点运动微分方程动量冲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的条件质心质心运动定理质心运动守恒的条件动量矩动量矩定量动量矩守恒的条件刚体的定轴转动微分方程转动惯量回转半径转动惯量的平行轴定理功动能势能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惯性力刚体惯性力系的简比达朗伯原理单自由度系统线性振动的微分方程振动周期频率和振幅约束自由度广义坐标虚位移理想约束虚位移原理五、材料力学5.1轴力和轴力图拉、压杆横截面和斜截面上的应力强度条件虎克定律和位移计算应变能计算5.2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剪切虎克定律剪应力互等定理5.3外力偶矩的计算扭矩和扭矩图圆轴扭转剪应力及强度条件扭转角计算用刚度条件扭转应变能计算5.4静矩和形心惯性矩和惯性积平行移轴公式形心主惯矩5.5梁的内力方程剪力图和弯矩图 q`Q和M 之间的微分关系弯曲的正应力和正应力强度条件弯曲剪应力和剪应力强度条件梁的合理截面弯面中心概念求梁变形的积分法迭加法和卡氏第二定理5.6平面应力状态分析的数解法和图解法一点应力状态的主应力和最大的剪应力广义虎克定律四个常用的强度理论5.7斜弯曲偏心压缩(或拉伸)拉---变或压---弯组合扭---弯组合5.8细长太杆的临界力公式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临界应力总图和经验公式压杆的稳定校核六、流体力学6.1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6.2流体静力学流体静压强概念重力作用下静水压强的分布规律总压力的计算6.3流体动力学基础以流场为对象描述流动概念流体运动的总流分析恒定总流连续性方程、能量方程和动量方程6.4流动阻力和水头损失实际流体的两种流态---层流和紊流圆管中层流动动、紊流运动的特征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边界层附面层基本概念和绕流阻力6.5孔口、管嘴出流有压管道恒定流6.6明渠恒定均匀流6.7渗流定律井各集水廊道6.8相似原理和量纲分析6.9流体运动参数(流速、流量、压强)的测量七、建筑材料7.1材料科学与物质结构基础知识材料的组成:化学组成太物组成及其对材料性质的影响材料的微观结构及其对材料性质的影响:原子结构离子键、金属键、共价键和范德华力晶体与无定形体(玻璃体)材料的宏观结构及其对材料性质的影响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密度表观密度与堆积密度孔隙与孔隙率特征:亲水性与增水性吸水性吸湿性耐水性抗水性抗渗性抗冻性导热性强度与变形性能脆性与韧性7.2材料的性能与应用无机胶凝材料:气硬性胶凝材料石膏和石灰技术性质与应用水硬性胶凝材料:水泥的组成水化与凝结硬化机理性能与应用混凝土:原材料技术要求拌合物的和易性及其影响因素强度性能与变形性能耐久性一抗渗性抗冻性碱--骨料反应混凝土外加剂与配合比设计沥青及改性沥表:组成、性质和应用建筑钢材:组成、组织性性能的关系加工处理及其对钢材性能的影响建筑钢材的种类与选用八、电工学8.1电场与磁场:库仑定律高斯定理环路定律电磁感应定律8.2直流电路:电路基本元件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8.3正弦交流电路:正弦量三要素有效值复阻抗单相和三相电路计算功率及功率因素串联与并联谐振安全用电常识8.4 RC和RL电路暂态过程:三要素分析法8.5变压器与电动机:变压器的电压、电流和阻抗变换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使用常用继电---接触器控制电器8.6二极管用整流、滤波、稳压电路8.7三极管用单管放大电路8.8运算放大器:理想运放组成的比例加、减和积分运算电路8.9门电路和触发器:基本门电路 RS 、D、JK触发器九、工程经济9.1资金锂间价值计算常用公式及应用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9.2建筑设计方案评价的要求和准则居住、公共、小区设计方案的评价指标施工方案评价的特点方案评价的基本方法9.3建筑产品价格形成的特点和构成建筑工程定额工程量及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建筑工程预算文件和费用组成施工图预算和概算编制9.4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作用、阶段、步骤、内容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盈亏平衡分析和效益费用分析方法、财务分析基本报表静态和动态分析的基本方法9.5预测作用和步骤定性和定量预测的基本方法及应用决策的作用和步骤期望值、决策树和非肯型决策方法9.6固定资产直线、工作量和加速折旧法及应用9.7工程概念、实施步骤及基本方法9.8建筑工程招标形式和程序投标程序和策略工程中标条件和评价方法工程承包合同管理工程成本和资源控制工程索赔十、计算机数值方法10.1计算机操作知识硬件的瓮面用功能软件的组成及功能数制转换10.2 DOS操作系统系统启动文件与磁盘管理有关文件操作的常用命令有关目录操作的常用命令其它操作的常用命令10.3 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程序结构和基本规定数据变量数组指针赋值语句输入输出的语句转移语句选择语句循环语句函数子程序(或称过程)顺序文件随本文件注:鉴于目前情况,暂采用FORTRAN语言10.4数值方法误差多项式插值与曲线拟合样条插值数值微分数值求积的基本原理牛顿--柯特斯公式复合求积龙贝格算法常微分方程的欧拉方法、改进的欧拉方法、龙格---库截方法方程求根的迭代法牛顿---雷扶生方法(Newton-Raphson)解线性方程组的高斯主元消支法、平方根法、追赶法十一、结构力学11.1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名词定义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律及其应用11.2静定结构受力分析与特性静定结构受力分析方法反力、内力的计算与内力图的绘制静定结构特性及其应用11.3静定结构的位移广义与广义位移虚功原理单位荷载法荷载下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图乘法支卒位移和温度变化引起的位移互等定理及其应用11.4超静定结构受力分析及特性超静定次数力法基本体系力法方程及其意义等截面直杆刚度方程位移法基本未知量基本体系基本方程及其意义等截面直杆的转动刚度力矩分配系数与传递系统数单结点的力矩分配对称性利用半结构法超静结构位移超静定结构特性11.5影响线及应用影响线概念简支梁、静定多跨梁、静定桁架反力及内力影响线连续梁影响线形状影响线应用最不利荷载位置内力包络概念11.6结构动力特性与动力反应单自由度系周期、频率、简谐荷载与突加荷载作用下简单结构的动力系数、振幅与最大动力阻尼对振动的影响多自由度体系自振频率与主振型主振型正交性十二、土力学与地基基础12.1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土的生成和组成土的物理性质土的工程分类12.2土中应力自重应力附加应力12.3地基变形土的压缩性基础沉降地基变形与时间关系12.4土的抗剪强度抗剪强度的测定方法土的抗剪强度理论12.5土压力、地基承载力和边坡稳定土压力计算挡土墙设计、地基承载力理论边坡稳定12.6 地基勘察工程地质勘察方法勘察报告分析与应用12.7浅基础浅基础类型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浅基础设计减少不均匀沉降损害的措施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共同工作概念12.8 深基础深基础类开桩与桩基础的分类单桩承载力群桩承载力桩基础设计12.9地基处理地基处方法地基处理原则地基处理方法选择十三、工程测量13.1测量基本概念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面点位的确定测量工作基本概念13.2水准测量水准测量原理水准仪的构造、使用和检验校正水准测量方法及成果整理经纬仪的构造、使用和检验校正水平角观测垂直观测13.4距离测量卷尺量距视距测量光电测距13.5测量误差基本知识测量误差分类与特性评定精度的标准观测的精度评定误差传播定律13.6控制测量平面控制网的定位与定向导线测量交会定点高程控制测量13.7地形图测绘地形图基本知识地物平图测绘等高线一形图测绘13.8地形图应用地形图应用的基本知识建筑设计中的地形图应用城市规划中的地形图应用13.9建筑工程测量建筑工程控制测量方程式放样测量建筑安装测量建筑工程变形观测十四、结构设计14.1钢筋混凝土结构材料性能:钢筋混凝土粘结基本设计原则:结构功能极限状态及萁设计表达式可靠度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受弯构件受构件受压构件受拉构件冲切局压疲劳为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抗裂裂缝挠度预应力混凝土:轴拉构件受弯构件构造要求梁板结构:塑性内力重分布单向板肋梁楼盖双向板肋梁单层厂房:组成与布置排架计算柱牛腿吊车梁屋架基础多层用高层房屋:结构体系及布置框架近似计算叠合梁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设计要点基础抗震设计要点:一般规定构造要求14.2钢结构钢材性能:基本性能影响钢材性能的因素结构钢种类钢材的选用构件:轴心受力构件受弯构件(梁)拉弯和压弯构件的计算和构造连接:焊缝连接普通螺栓和高强度螺栓连接构件间的连接钢屋盖:组成布置钢屋架设计14.3砌体结构材料性能:块材砂浆砌体基本设计原则:设计表达式承载力:受压局压混合结构房屋设计:结构布置静力计算构造房屋部件:圈梁过梁墙梁挑梁抗震设计要求:一般规定构造要求十五、建筑施工与管理15.1土石方工程桩基础工程土方工程的准备与辅助工作机械化施工爆破工程预制桩、灌注桩施工地基加固处理技术15.2钢筋混凝土工程与预应力混凝土工程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混凝土冬、雨季施工预应力混凝土施工15.3结构吊装工程与砌体工程起重安装机械与液压提升工艺单厂与多层房屋结构吊装砌体工程与砌块墙的施工15.4防水工程地下室防水屋面防水15.5装饰工程抹灰、饰面工程铝金及幕墙工程油漆刷浆和裱糊工程15.6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分类施工方案进度计划平面图措施15.7流水施工原理节奏专业流水非节奏专业流水一般的搭接施工15.8网络计划技术双代号网络图单代号网络图网络计划优化15.9施工管理现场施工管理的内容用组织形式进度、技术、全面质量管理竣工验收十六、结构试验16.1结构试验的试件设计、荷载设计、观测设计、材料的力学性能试验的关系16.2结构试验的加载设备和量的测仪器16.3结构静力(单调)加载试验16.4结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伪静力试验)16.5结构动力试验结构动力特性量测方法、结构动力响应量测的方法16.6模型试验模型试验的相似原理模型设计与模型材料16.7结构试验的非破损检测技术十七、职业法规17.1我国有关基本建设、建筑、房地产、城市规划、环保等面的法律法规17.2我要的有关基本建设、建筑设施工、建材及建筑制品等方面的标准规范体系17.3工程设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与行国准则。
(修订版)初级中学体育课程大纲(全国版)引言本课程大纲旨在根据我国教育方针和体育课程标准,结合初级中学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可行的体育课程方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课程目标1. 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2. 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形成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爱好。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技体育道德。
4.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二、课程内容1. 体育基础知识1. 体育概述2. 体育锻炼与健康3. 运动生理学基础4. 运动损伤与预防5. 体育赛事与欣赏2. 体育技能1. 田径:短跑、中长跑、跳跃、投掷2. 球类: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3. 体操:队列、韵律操、健美操、基本体操动作4. 武术:太极拳、南拳、剑术、棍术5. 水上:游泳、龙舟6. 冰雪:速度滑冰、冰球7. 极限运动:轮滑、攀岩3. 体育保健1. 运动营养2. 运动生理卫生3. 运动心理调节4. 常见运动损伤及处理4. 体育欣赏1. 体育赛事直播与解说2. 优秀运动员事迹介绍3. 体育艺术作品欣赏三、教学方法1. 实践教学:以学生实践为主,教师指导为辅,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
2. 情境教学:创设丰富的体育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分组教学: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分组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4. 竞赛教学:组织各类体育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技能力。
5. 电化教学:运用多媒体等电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团队协作等方面。
2. 终结性评价:对学生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测试,包括体能、技能、体育理论知识等方面。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发展能力。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 2022年,我们正式启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本大纲旨在准确考核考生的基本语文素养,以期培养社会最缺乏的责任心、创造力和精神审美等素质,为推动中华文明全面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一、考试目的1.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招生统考)是实施普通高等学校就业分流的重要手段,旨在通过全国统一的就业考试,客观准确地评价考生的学习成绩在普通高等学校就业环境下的能力水平。
2.招生统考语文考试以实现文化素养全面提升为目标,突出考查学生认识文化, 识记文字, 鉴赏文艺, 理解文本, 表达能力, 掌握语言知识结构以及拓展文化教育等综合运用语文能力的考查。
二、考试范围1.文字:考查考生基本汉字书写(含字形、笔画、结构)、流畅性读写,以及在阅读实践中的汉字识记力。
2.鉴赏文艺:考查考生艺术鉴赏性,注重了解艺术精神内涵、独立分析艺术形象以及形式组合等,主要考查诗词鉴赏能力、戏剧鉴赏能力、故事鉴赏能力、乐曲鉴赏能力以及对绘画、雕塑、摄影和其他艺术形式的理解与分析能力等。
3.理解文本: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要求考生根据文本进行内容理解、层次理解、概括理解等,并能按照要求进行回答。
4.表达能力:考查考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要求考生按照要求完成提供的材料,以逻辑性、流畅性及适当的表达方式完成笔试任务。
5.掌握语言知识结构:考查考生基本文字概念、语言形式、语法、修辞、常用汉字及其结构、常用成语、用字正确、训练一字多义等内容。
6.拓展文化教育:考查考生了解国家文化知识、科学知识以及世界文化知识的综合能力,通过对文本内容的分析思考,考查考生熟悉文化传统、传承文化文化的精神、理解历史的能力以及世界文明的形成及发展,并在符合国家思想政治方向的前提下,扩展考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三、考试内容1.文字方面:汉字书写、字形、笔画、结构、读写流畅性、汉字分析和记忆、汉字部首以及字源等。
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2023版《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2023版》——引领家庭教育的指南针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指导家长们科学、有效地开展家庭教育,国家教育部门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2023版)》。
本文将围绕该大纲,探讨其背景、内容、实施建议以及意义。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大纲的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家庭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家长们需要更加科学、系统、全面的家庭教育指导,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因此,国家教育部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这部指导大纲,旨在为家长们提供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大纲的内容。
该大纲涵盖了家庭教育的基本理念、方法、技巧等方面,旨在帮助家长们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品德。
大纲中明确了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家庭教育重点,如幼儿期、小学阶段、初中阶段等,为家长们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建议。
此外,大纲还强调了家庭教育中的沟通、关爱、信任等方面的内容,帮助家长们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实施建议方面,大纲建议家长们要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等方面,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决定。
同时,家长们还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性、独立性和责任感,鼓励孩子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增强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此外,家长们还要注重与学校、社区等各方面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2023版)》是一部科学、系统、全面的家庭教育指导大纲。
它的发布和实施,将为家长们提供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这对于培养有道德、有情感、有追求的下一代具有重要意义。
展望未来,我们相信,《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2023版)》的实施将带来一系列积极的影响。
首先,它将有助于提高家长们的家庭教育水平,使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更加科学、系统、全面的指导。
(全国大纲版)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解析)全国大纲版)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解析)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I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汇总,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D)A.逾越(yú)鸟瞰(kàn)一丘之貉(luî)栩栩如生(xǔ)B.溃败(kuì)凹陷(wā)贻笑大方(yí)兢兢业业(jīng)C.咀嚼(zǔ)桧柏(guì)罄竹难书(qìng)饕餮大餐(tiã)D.觊觎(jì)攻讦(jiã)光阴荏苒(rǎn)心怀叵测(pǒ)【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字字音”能力,多涉及多音多义字、形声字、形似字、难读字、统读字、口语读音和书面语读音等。
A项中“一丘之貉”的“貉”读“hã”,不读“luî”(没有这个读音);这个字是个多音多义字,也读“h áo”(貉子,“貉”的统称),口语读音。
B项中“凹陷”的“凹”读“āo”,属书面语读音;这个字是多音多义字,也读“wā”(多用于地名、人名,如贾平凹),属于口语读音。
C项“咀嚼”的“咀”读“jǔ”,不读“zǔ”(没有这个读音),这个字是多音多义字,也读“zuǐ”(义同“嘴”,如山咀、壶咀儿);“饕餮大餐”中的“餮”读“tiâ”,不读“tiã”(没有这个读音),属于难读字。
D项所有读音都正确,属于难读字。
【点睛】这个考点的难点在于多音多义字、形声字、形似字、统读字、口语读音和书面语读音这五个方面。
识记读音首先要记忆“难读字”(往往只有一个读音),记熟了就排除这一类,统读字是把混乱的读音定型为一个读音,也可以归于这一类,如“呆板”的“呆”,现在统读为“dāi”;其次是抓住多音多义字、形声字、形似字、口语读音和书面语读音的意义来区分读音,同时还需要积累大量的汉语词汇,考试是用词语来考呀!总之,对于这个考点要采用一个总的原则——音、形、义、词结合,除此别无他法。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便用恰当的一项是(A)A.我读过弗莱的著作,很喜欢他那高屋建瓴的气势和包罗万象的体系,更欣赏他努力摆脱主观印象式品评的文学批评方法。
B.吴羽先生知道弟子写论文时强调,学术论文要有的放矢,论证严密,语言准确而简洁,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繁文缛节。
C.这是一家国家级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喜爱的精品图书,不少作家都对他趋之若鹜。
D.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候车大厅里依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喇叭的广播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声不绝如缕。
【答案】A【解析】“繁文缛节”适用于交往过程中待人接物方面礼节过多,不用于撰写学术论文,属于适用对象错误;“趋之若鹜”属于感情色彩有误,用于消极方面的聚集、集中之意;“不绝如缕”指声音的延长,且多指一种或几种清晰的声音,而不用于嘈杂的声音。
“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往往用于议论、演讲、文艺创作等方面,符合句意。
故选A。
【点睛】“成语的正确运用”是高考语文试题的重点,年年都出,可见高考语文试题的社会语言导向。
现实社会中,成语的运用往往出问题,不是望文生义,就是不知出处、来源、适用对象、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等。
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缩微景观,站在这样的高度来对待成语的正确运用,是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大原则。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B)A、不同的生活习俗、自然条件以及地理环境,使各地的民居在平面布局、结构方法、造型等方面呈现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
B、历时三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一次成功的国情大盘点,其数据将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和政府的相关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C、失眠是指因睡眠时间不足、质量不佳对身体产生损害而出现的不舒服的感觉,应对失眠需要了解相关的睡眠卫生知识,进行自我调护。
D、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教风和学风建设,而中小学是人生品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这样的活动应着力于中小学就要抓紧抓好。
【答案】B【解析】A句“呈现出……特色(特点)”是一个标准句式,但是又与“有着……特色(特点)”这个句式相杂糅,只能用一个句式,根据整个句子的表意来看,应该用“呈现出……特色(特点)”这一句式。
C句“因睡眠时间不足、质量不佳对身体产生损害而出现的不舒服的感觉”中“因”这个介词的使用造成了“缺主语”的毛病,去掉“因”即可。
D句逻辑有问题,属于“表意不明”,究竟是想说“教风、学风”呢?还是想说“经典诵读活动要在中小学抓紧抓好”呢?实际上是犯了表意上“模棱两可”的错误。
这个句子是一篇缩微议论文,从议论文角度来看,是旗帜不鲜明。
【点睛】语病的辨析与修改是高考语文试题年年必出的一个版块。
要养成良好的语感,迅速辨别出语病,对于大多数学生(包括语文老师在内)来说,都是一个难点,是最能反映语文学习成果、语文基本能力的经典性题目。
要形成熟练的语言运用能力,就必须在长期的说话、写作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从逻辑(语意)和结构(形式)两个大的方面来衡量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同时要对六种主要语病熟练把握,并能在实际运用中迅速辨别;除此而外,还有啰嗦、重复,“的”字运用,使动句运用,复句运用等方面的问题,有时候还可能涉及到修辞。
从广义的语言运用来开,锤炼词语和选用句式都是修辞,只不过这属于消极修辞罢了。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C)今天的日子很短,正在自己的脚下悄悄地流逝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营好每一个今天就等于经营好昨天和明天。
①今天的事应该今天完成,不能推到明天②脚踏实地,全身心地经营好今天,才会有一个个实在的昨天③因此,面对今天,我们不要太多地怀念过去④接力棒交得好,才能走向辉煌的明天⑤如果总是站在今天望明天,结果明天也会悄悄地溜走⑥今天是昨天和明天的接力处A. ⑤①⑥②④③B. ⑤⑥①④③②C. ⑥④③②①⑤D. ⑥②③①④⑤【答案】C 特别说明,此题高考答案有误(所谓的标准答案为D)。
请看下面解析——【解析】排列句序题也是高考语文试题的经典性题目,这种试题实际上是“微型写作”,是写作考查的“短平快”。
“短平快”自然有它的特点,这个特点就是偏重于逻辑思维(表意)考查,当然也可能涉及语段的修辞、句式、语言特色等问题,但最重要的是逻辑思维的明确性、层次性。
首先要说明的是,这个语段是经过润色后形成的,语言运用修改得不错,但是整体逻辑出现了问题(就设置答案来说),若这样出题,势必导致语文教学的混乱;不知道多少老师要按照所谓的标准答案去给学生讲题,自己又不做思考,照本宣科,或者硬往答案上套,最后以己之混混,焉能使学生昭昭!下来我们在看本语段的大的逻辑思维以及层次——本段文字主要论述昨天、今天、明天,观点是“经营好今天是关键”——这是每个学生都能看出的。
为了论述自己的观点,作者先从今天说起,这是必然的,因为作者要强调的是“今天”;紧接着自然要论述的就是“不要太多地怀念过去”,因为昨天已经过去,已经难以决定其好坏(出题人润色文段时略去了这层意思,这是造成设置答案时逻辑混乱的关键!),走向明天才是人生的大方向,而要走向辉煌的明天,就必须经营好今天;最后再论述不能“总是站在今天望明天”,实际上强调的依然是“经营好今天”,文路至此,自然接住了结尾一句话,突出了中心。
(要说明的是,这样的逻辑层次符合人类认识的一般规律,而给出的答案确违背了这一规律,不能不说是高考试题对广大学生的一大误导!)再看看文段的“文理”——即语言运用的内在规律,主要体现为虚词、关联词语的“焊接作用”。
“今天是昨天和明天的接力处”,这一句排为第一句,相信大多数学生都能看得出来,但是按照给出的答案往下套,学生就傻眼了,答案既不符合逻辑事理,也不符合“文理”。
这一句中既然有“接力处”,下句自然就要顺着这一比喻来论述,那么紧接的句子就应该是“接力棒交得好,才能走向辉煌的明天”,从逻辑事理来看,接力之后自然是“向前”,怎么会“向后”呢?解析至此,答案自明矣!【点睛】“排列句序”实际上就是写作,只不过是“微型写作”而已。
既然是写作,就得以写作的规律对待之。
首先要弄清文段的性质(即文体),然后在文体大语境的指导下,再注意“事理”“文理”,还要注意文段相应的修辞、表现手法、语言特色等,做到这些,这种试题的解答就变得比较简单了。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
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
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
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
那么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是什么呢?唐代刘禹锡有句话:“境生于象外。
”“境”是对于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象”的突破,只有这种象外之“境”才能体现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西方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
而中国艺术家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很逼真、很完美。
相反,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中国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是如同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说,在于可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有意味的世界。
陶渊明有两句诗说得好:“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