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审美心理学》第八讲共24页
- 格式:ppt
- 大小:2.13 MB
- 文档页数:24
京剧与审美心理学听觉审美人们听到某些声音感到愉悦、好听,这是最基本的听觉审美活动。
这种悦耳之音可以是声波波形规则的、变化有规律的“乐音”,也可以是某些声波波形不齐整、变化不大规律的“噪音”,如果长时间的受到强大的噪音刺激,人们会产生听力下降,血压升高,情绪烦躁。
突然发生的强烈的声波刺激,不论是乐器产生的乐音,或是自然界产生的霹雳或野兽的吼叫,都会使人受到惊吓而产生不了美感。
但是在特定的情境之下,有精神准备时时听到的“冲击性噪音”如鞭炮的爆炸声,可以引起或加强人们欢乐的情绪。
在看战争电影时,射向敌人的大炮轰鸣声和炮弹的呼啸声、爆炸声,也会上充满复仇之心的的观众感到痛快和欢乐。
当声音按一定的变化规则被组合到一起形成某种腔调时,就形成了音乐。
音乐可以表现出个人的性格、民族的特征和时代的精神。
音乐的种类很多,按音量的大小轻重可以分为轻音乐和“重”音乐(如交响乐)。
戏曲舞台上,轻音乐和“重”音乐都有,京剧曲牌[小开门]轻快明朗;震耳欲聋的开场锣鼓和大花脸的怒吼声则是中国式的“交响乐”或“重”音乐。
按声源的不同可以分为由声带发出的“声乐”和用乐器发出的“器乐”。
中国的戏曲以唱——声乐为主,乐器在绝大多数的场合下都是为唱伴奏。
按照音乐表现出的情绪可以分为欢快的音乐和悲伤的音乐“迎宾曲”和“舞曲”是典型的欢快音乐。
汉字中的“音乐”之“乐”与“快乐”之“乐”是一个字。
可以说我国的民族性格和音乐的基调都是快乐的,哀乐是典型的悲伤之音。
京剧中的曲牌[哭皇天],也是程式化了的“哀乐”。
按照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供欣赏的“艺术音乐”和以实用为主的“功能音乐”。
古希腊人认为当时流行的七种乐调各表现不同的情绪:C调和蔼、D调热烈、E调安定、F调淫荡、G调浮躁、A调发扬、B调哀怨。
亚里士多德最推崇C调,认为它最适宜于陶冶青年人的性情。
音乐对于听者可以引起各种心理活动。
如果音乐配上歌词,则意象就更容易产生也更明确了。
京剧中主要是唱有字词的描述性或抒情性的腔调,如《空城计》中的[二六]:“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
一、单选题(题数:40,共 40.0 分)1中世纪,常于节庆纪念日演出并多取材于圣经上的故事的是()。
(1.0分)1.0分我的答案:D2戏剧本质上是与宗教有关,它是人们()方面的一种需求。
(1.0分)1.0分我的答案:A3古希腊戏剧一经产生就已经完备了各种因素,除了()因素没有成熟。
(1.0分)1.0分我的答案:A4古埃及时代,以戏剧形式出现的宗教祭祀仪式,是戏剧从不自觉发展到自觉的第()个阶段。
(1.0分)1.0分我的答案:C5以音乐旋律为主要创作手段,辅之以人物情节由歌唱艺术家来出演的戏剧是指()。
(1.0分)0.0分我的答案:D6对人物行为和场面的潜在内容起揭示性作用的音乐是()。
(1.0分)1.0分我的答案:D7索福克勒斯根据俄狄浦斯的传说故事写了三连剧分别是《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在科洛诺斯》和()。
(1.0分)1.0分我的答案:A8一般来说,戏剧欣赏基于信任,而信任基于()。
(1.0分)1.0分我的答案:D9一万五千年前人类进入了()社会。
(1.0分)1.0分我的答案:B10想象力的产生需要()。
(1.0分)1.0分我的答案:B11戏剧作品中对话的内在逻辑其实就是()。
(1.0分)1.0分我的答案:A12以下哪些属于古老的宗教崇拜的主题?()(1.0分)1.0分我的答案:C13中世纪戏剧的主题往往采取()开头,()结尾的结构形式。
(1.0分)1.0分我的答案:B14下列选项中()不是按照表演角度划分的戏剧类型。
(1.0分)1.0分我的答案:C15欧里庇得斯的哪一代表作着重刻画了女主人公的复仇心理,表达了对妇女的卑微地位和不幸遭遇的同情?()(1.0分)1.0分我的答案:A16古希腊神话的两大源头是现存的两部史诗和赫希俄德的()。
(1.0分)1.0分我的答案:A17戏剧行为发展成戏剧艺术样式经历了()阶段。
(1.0分)0.0分我的答案:B18神话传说中()可以沟通天地。
(1.0分)1.0分我的答案:B19日本能剧主要表现的内容是()。
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戏剧审美接受心理研究纲要姓名:胡庆龄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文艺学指导教师:邵桂兰2002.3.10戏剧审美接受心理研究纲要引论与其他艺术、类相比,我国近十余年来对戏剧的总体研究显得比较系统和深入,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关于中国戏剧美学,年代以来国内出版了许多相关的研究论著,如赵景深的《曲论初探》,夏写时的《中国戏剧批评的产生和发展》,余秋雨的《戏剧理论史稿》,齐森华的《曲论探胜》,叶长海的《中国戏剧学史稿》等等,它们各有特色, 各有优长,为中国戏剧美学研究打下了峰实的基础,取得了可观的实绩。
但是,现实中戏剧演出与发展并不十分景气,出现了剧场上座人数的大量滑坡和社会上只有极少数人关注戏剧的现象,这和我国当前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民文化生活需要的文艺方针是完全不适应的。
作者分析,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戏剧本身的慢节奏与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现代人对戏剧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戏剧的发展却跟不上时代;二是我国目前对戏剧观众学或称戏剧审美心理学研究的人才极端匮乏,缺乏对观众审美心理的深入研究与探讨,戏剧不能很好地把握人们心理的发展变化,造成戏剧本身缺乏吸引力。
对戏剧观众的研究,就作者目前所掌握的材料只有余秋雨《戏剧审美心理学》、赵山林《中国戏曲观众学》等为数不多的几部书。
没有观众,就没有戏剧,观众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着戏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实现。
当前戏剧观众接受心理问题的研究应引起我国文艺界、理论界的关注和重视。
实际上研究接受主体的心理譬如观众心理远比人们的预想要复杂的多。
美国学者劳逊曾经谈到,对于观众心理的研究会“牵扯到许多额外的问题。
观众在看一出戏时所抱的态度和先入之见,比剧作家在创作时的情况更为复杂。
上演时的每一分钟,各个不同的观众可以受到无限多样的以至互相矛盾的影响,在这里面起作用的因素有:剧院的建筑、演员的个性、周围的座客,对该剧已有的了解,以及千利在每次:演时都不一?样的其他因素。
戏剧审美心理学《戏剧审美心理学》余秋雨四川人民《布莱希特论戏剧》中国戏剧《布莱希特论戏剧》中国戏剧《九十年代香港剧坛点将录》(第二辑)香港戏剧协会出版《空的空间》[英]彼得?布鲁克中国戏剧《欧里庇得斯悲剧集》[精]罗念生、周启明译人民文学《论焦菊隐导演学派》文化艺术出版社《编剧概论》马琦《戏剧与时代》董健著人民文学出版社《环境戏剧》[美]理查德.谢克纳中国戏剧《论演出的艺术完整性〔苏〕波波夫著张守慎译中国戏剧《剧作法》[英]阿契尔中国戏剧《中外戏剧美学比较简论》牛国玲著中国戏剧《萨特戏剧集》(上、下)人民文学《萨特戏剧集》(上、下)人民文学《小林宏剧作选》[日]小林宏著于黛琴译新华出版社《易卜生与现代性:西方与中国》百花文艺《话剧艺术概论》谭沛生路海波著中国戏剧《荒原与人---李龙云剧作选》[精装] 社科《小井胡同---李龙云剧作选》北京十月文艺《台湾现代戏剧概况》文化艺术《中国现代独幕话剧选》(1919--1949)(二)人民文学《中国现代独幕话剧选》(1919--1949)(三)人民文学《章泯戏剧选》中国戏剧《高尔基选集——戏剧集》[精装]《‘日出’导演计划》欧阳山尊著中国戏剧《戏剧散论》胡安娜著(签赠葛红兵)中国文联《90年代中国戏剧研究》蔺海波著(签名本)《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史料集》文化部党史资料征集工作委员会编中国戏剧《台前幕后散论》蔡体良著(蔡体良签赠本)中国戏剧《当代戏剧散论》刘平著(签赠本)中国戏剧《陈恭敏戏剧论文集》中国戏剧《剧事文稿》胡可著解放军《西欧戏剧史》廖可兑中国戏剧《傩戏论文选》(著者之一潘朝霖签名本)贵州人民《李健吾剧作选》中国戏剧《李健吾戏剧评论选》〔精〕中国戏剧《李健吾戏剧评论选》中国戏剧《绝对信号》中国文学(内收戏剧七部:《绝对信号》《天下第一楼》《狗儿爷涅磐》《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街上流行红裙子》《陈毅市长》《潘金莲》)《论戏剧性》谭霈生著北京大学出版社《论戏剧性》〔精〕谭霈生著北京大学出版社《杜家福剧作选》(杜家福签名钤印本)海南国际新闻《中国现代话剧文学史略》黄会林著安徽教育《心灵的诗学----朱栋霖戏剧论集》(朱栋霖)江苏人民《中国现代喜剧观念研究》张健著北京师大《顾仲彝戏剧文稿选辑》金向父编中国戏剧《二十世纪中国话剧回眸》宋宝珍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中国话剧通史》葛一虹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中国话剧通史》葛一虹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秋实春华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三十五周年纪念文集》北京出版社《红房间白房间黑房间-探索戏剧选萃》北京师大(内收戏剧六部:《魔方》《红房间白房间黑房间》《潘金莲-一个女人的沉沦史》《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狗儿爷涅磐》《十五桩离婚案的调查剖析》)《刁光覃朱琳论表演艺术》中国戏剧《悲剧意识与悲剧艺术》尹鸿安徽教育《戏剧人类学论稿》马也著(马也签名本)文化艺术《张庚评传》安葵著(著者签名本)文化艺术出版社《陈川剧作选》[精装] (作者签名本)长江文艺出版社《哗变》人艺、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编文化艺术出版社(内含《哗变》(演出台词本)演出资料、评论、观众谈《哗变》)《李宇梁剧作选》(澳门)澳门日报出版社、澳门戏剧协会出版(内收澳门戏剧家李宇梁话剧作品10部,主要有:《请于讯号后留下口讯》《倒数十八的男孩》《冥中行》《男儿当自强》等)《胡国年戏剧文集》[澳门](胡国年签名本)澳门出版社《中国现代戏剧美学思想发展史》焦尚志著东方出版社《导演艺术民族化求索集》杨村彬中国戏剧(本书收集作者论述导演艺术规律的重要论文,研究导演理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研究论文集》[责编签名本] 辽宁民族《苏区‘红色戏剧’史话》[精装] 左莱、梁化群著文化艺术《戏剧交响——演剧艺术撷萃》复旦大学《中国现代戏剧重大现象研究》施旭升主编北京广播学院《舒强戏剧论文集》[精装] 中国戏剧《西藏戏剧选》西藏人民《欧阳逸冰剧作选》(签名本)现代出版社(作者欧阳逸冰系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国家一级编剧,此书共收作者7部儿童戏剧)《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问题》中国戏剧《西方喜剧美学的现代发展与变异》苏晖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舞台美术文集》中国戏剧《1909-1922南开话剧运动史料》南开大学出版社《1909-1922南开话剧运动史料》夏家善南开大学出版社《莫里哀喜剧》第一卷李健吾译湖南人民《莫里哀喜剧选》(上)(插图本)《东方舞台上的奇迹——《茶馆》在西欧》〔西德〕乌苇.克劳特《导演艺术创新讨论集》《戏剧报》编辑部中国戏剧出版社《中国戏曲文化史》刘文峰著中国戏剧《中国话剧史研究概述》田本相天津古籍出版社《欧阳予倩研究资料》中国戏剧《戏剧技巧》〔美〕乔治.贝克著余上沅译中国戏剧《戏剧技巧》〔美〕乔治.贝克著余上沅译中国戏剧《演艺妙语》[精] 叶涛主编上海文艺(是一部关于演艺艺术的中外名家言论汇集)《尤金.奥尼尔戏剧研究论文集》〔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奥尼尔戏剧研究论文集》中国戏剧《奥尼尔戏剧研究论文集》(内部资料)山西省文化厅创作室、山西省话剧院编《尤金.奥尼尔和东方思想》詹姆斯.罗宾森著郑柏铭译辽宁教育出版社《中国当代先锋戏剧1979-2000》陈吉德著(陈吉德钤印本)中国戏剧《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二)----演员自我修养》(精装)《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四)----演员创造角色》(精装)《聪明误》〔俄〕亚?格里鲍耶多夫著黑龙江人民《戏剧剖析》[英]艾斯林中国戏剧《表演艺术论》华东师范外国戏剧理论小丛书:《荒诞派戏剧》马丁.艾斯林中国戏剧《外国戏剧选》(上、下)湖南人民(内收戏剧12部:哈姆莱特、熙德、伪君子、一仆二主、阴谋和爱情、茶花女、钦差大臣、大雷雨、玩偶之家、樱桃园、在底层、伽利略传)西方现代剧作选:《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中国社科(内收5部戏剧)1、〈根〉(三幕剧)〔英〕阿?威斯克2、〈窦马兹〉(四幕剧)〔法〕马?巴尼奥尔3、〈热铁皮屋顶上的猫〉〔美〕田?威廉斯4、〈奥本海默案件〉〔德〕海?基普哈特5、〈毕德曼和纵火犯——一部没有教育意义的教育剧〉〔瑞士〕马?弗利施《玛兰公主-梅特林克剧作选》湖南人民《影视表现艺术讲课笔记》刘诗兵著南海出版社《表演入门与表演考试》马惠田等中国戏剧《简明世界戏剧史》〔英〕菲利斯.哈特诺尔中国戏剧《中国戏剧批评的产生和发展》夏写时中国戏剧《戏剧文学的理论与技巧》孟昭燕著中国戏剧家协会贵州分会编115页(封底有一部分破损) 10元《剧作家的沉思》王正著(签赠本)中国戏剧《论导演艺术》(著者严政钤印签名本)知识《编剧理论与技巧》(上、中、下)顾仲彝河南戏曲工作室翻印《编剧理论与技巧》(上、下)顾仲彝河南戏曲工作室翻印《广播剧编剧艺术》朱宝贺著广播电视《编剧常识广播讲座》广播出版社《人生奇观——戏剧》中国美术学院《话剧文学研究》中国戏剧历史的转折与戏剧的命运(董健)论戏剧文学的美学研究(朱栋霖)论曹禺和奥尼尔(刘珏)对老舍、果戈里、马雅可夫斯基讽刺喜剧的比较思考(李振潼)论杨绛喜剧的外来影响和民族风格(庄浩然)“五四”话剧与西方新浪漫主义(胡志毅)夏衍戏剧艺术初探(会林绍武)揭示人物心灵的奥秘(陈坚)中国现代喜剧论(张东)中国话剧批评的回顾与展望(李培澄)为中国话剧的黎明而呼喊(孙庆升)舶来品与遗留物(曹晓乔)…………等共18篇论文《近代英国戏剧》〔英〕休.亨特等著中国戏剧全三册:150元《现代戏剧的理论与实践》(一)J.L.斯泰恩中国戏剧19 86年1印 1900册 8品《现代戏剧的理论与实践》(二)J.L.斯泰恩中国戏剧19 89年1印 710册 95品《现代戏剧的理论与实践》(二)J.L.斯泰恩中国戏剧19 89年1印 1500册 9品。
第五章审美心理审美活动是审美主体的多种心理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因此,我们对审美活动的考察,就不能离开审美心理的分析,而应以这种分析为基础。
审美心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需要做多方面、系统的、综合的考察。
从横向上来看,审美活动包含多种审美心理要素的共同作用;从纵向上来看,审美活动又是一个动态的心理过程,其终极效果总是呈现为某种独特的心理愉快。
同时,审美活动作为主体的一种精神追求,又总是带有指向人的生命活动的自由境界的超越性。
因此,本章将从审美心理要素、审美心理过程、审美愉快和审美超越四个方面,对审美心理进行初步的考察。
第一节审美心理要素审美主体的审美心理,是由多种审美心理要素共同组成的一种系统的功能结构。
一般认为,参与审美活动的心理因素包括感觉、知觉、表象、记忆、联想、想象、情感、理解等等;但其中最基本的,则是感知、想象、情感、理解,即通常所说的“四要素”。
这是从传统的认识论框架对审美心理所作的概括。
然而,这种概括是片面的。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审美活动当成是一种认识活动,因而也就把审美心理当成一种认识心理。
但实际上,人类的审美活动首先是、而且本质上也是一种价值活动,它体现了人类对“美”这一价值的追求。
在这一价值追求过程中,人类必然要对审美对象有所发现、有所领悟,这就是审美活动中的认识。
由此可见,人类的审美活动是一种伴随着认识活动的价值活动,人的审美心理因而也就是一种交融着认识心理的价值心理。
按照美学家蒋培坤的说法,审美活动包括两个系列的心理因素:首先是审美价值心理,由审美欲望、审美兴趣、审美情感、审美意志等构成;其次是与审美价值心理交融互渗的审美认识心理,由审美知觉、审美想象、审美理解等构成。
这两个系列的心理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人的审美心理。
一审美价值心理要素审美活动是一种以主体内在的审美需要为根据和动因的活动。
所谓审美价值心理要素就是指人类审美需要的心理表现形态,包括审美欲望、审美兴趣、审美情感、审美意志等等方面。
戏剧革新与观众的审美心理-评析《江城子董生中举》
罗绮琪
【期刊名称】《俪人:教师》
【年(卷),期】2016(000)010
【摘要】戏剧总是需要不断的革新,优秀的戏剧离不开对观众审美心理的考虑.从演员与观众的反馈交流以及舞台力度的感知两个角度进行探析,《江城子·董生中举》应进一步深探观众在戏剧欣赏时存在的审美心理,以此获得更长久的生命力.
【总页数】1页(P157-157)
【作者】罗绮琪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65
【相关文献】
1.我们的"上帝"需要什么——浅析现代戏剧观众的审美心理 [J], 蒋鑫
2.戏剧观众审美心理探析 [J], 周泽平;
3.大后方戏剧观众审美心理需要论略 [J], 李江
4.从把握观众审美心理看当代戏曲革新 [J], 孙昭
5.回归戏剧本质走近戏剧观众——从“第四届北京国际戏剧演出季”管窥戏剧现状 [J], 杨乾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