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八讲中国古代教育.15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1.66 MB
- 文档页数:15
古代教育第八章」、中国古代教育综述(一)中国封建社会重视教育的主要表现1 、突出教师的崇高地位,提倡全社会尊师。
2、强调读书的神圣地位,引导全社会敬学。
(二)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精神1 、基本特点:(1)重视道德的培养,而忽视才能和技能的训练。
(2)重视师生间的承袭,而忽视创造和发明。
2、基本目的:培养统治阶级所需要的各级官吏,而不是建设国家的各种人才。
3、基本方针:教人怎样做人,而不是教人怎样去开拓前进、改造社会。
二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一)古代官学2、官学的重要形式-----国子监(三)书院教育1书院发展情况2、书院教育概述3、书院教育的影响教育形式有别于官学,师生不慕名利,专心学问,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在教育史上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1)追求学术自由,促进学术发展。
(2)提高研究成果,留下许多著作。
(3)宋代的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乾嘉汉学都与其有联系。
(4)自由讲学,抨击朝政。
{其他重要知识点}1.释菜:旧时学校,在学校或开学之初,都要举行祭祀先圣之礼,“释菜”只供奉蔬菜,礼比较轻2.释奠:除蔬菜外,又供奉牲牢布帛,礼比较重3.(重农)和(重教)是中国文化的两大传统特点4.最早的私学创立者是(孔子)5.最早把教育二字联系起来的是(孟子)。
(《孟子•尽心篇》)一文中提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6.荀子曾任“稷下学宫”的祭酒,他所穿做的(《劝学篇》)是中国最早的教育学论文7.束脩:学生与老师初次见面时必须奉敬礼物8.明清国子监:国子监最初只是管理教学的行政机关,后来子啊发展演变中与国子学合一,到明代已取代国子学,称为兼有行政机关和最高学府两种性质的东西。
到清代又取代太学,成为国家唯一的最高学府,但其职权已大大缩小,不再是教育行政领导机关。
9.历代书院都以研究和讲解(理学)为根本,基本教材是(《四书》)和(《五经》)10.书院在教育学方面的最大特点是朱熹创立的(讲会)制度,即学术辩论制度11.第一个完整系统的书院学规是有朱熹制定的(《白鹿洞学规》)12.我国的家庭教育应该最早始于(西周)13.(孔子)是理所当然的家庭教育的鼻祖14.颜之推得(《颜氏家训》)是我国最早的家庭教育学专著15.家训最有代表性的是清代的(朱柏庐)的(《治家格言》)16.旧时家庭教育的启蒙教材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和(《幼学琼林》)17.清代民间小学的办学形式分为三种;(教馆/ 坐馆)、(家塾/ 私塾)、(义学/ 义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