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课堂同步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50.50 KB
- 文档页数:2
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课堂同步练习课题2 氧气自主梳理一、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气体,密度稍________________空气,氧气________________溶于水,通常状况下,1 L水中能溶解30 mL 氧气。
氧气有三态变化,在加压降温时,氧气可变成________________色的液体,甚至可变成________________色的雪花状固体。
答案:无色无味大于不易淡蓝淡蓝二、氧气的化学性质反响物在氧气中的燃烧现象反响表达式木炭〔_________色固体〕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_____________;③放出___________;④生成的气体能使_____________碳+氧气__________硫〔____________色固体〕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___________;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___________;③放出___________;④生成有___________气味的气体硫+氧气__________磷〔________色〕①红磷燃烧产生浓厚的;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光;③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________;④放出________磷+氧气________铁〔________色〕①剧烈燃烧;②________;③放出________;④生成________铁+氧气________蜡烛〔________色固体〕①火焰明亮,发出________;②放出________;③瓶壁上有________出现;④生成能使________的气体石蜡+氧气________+________小结: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拟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气体,许多物质可与氧气发生反响。
在某些条件下,物质与氧气的反响比拟剧烈;而在另一些条件下,物质与氧气发生缓慢的氧化反响,如动植物的新陈代谢、金属器皿的锈蚀、食物的腐烂、有机肥的腐熟等变化过程都包含_______________作用。
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课堂同步练习一、酸碱指示剂我们知道,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的石蕊溶液中,溶液的颜色变为红色。
那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溶液变红了。
那么,还有哪些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呢?实验【10-1】将8只试管分成两组,每组的四只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食醋、石灰水、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向其中一组试管中加入紫色的石蕊溶液,向另一只试管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
(如下图)现象: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后的颜色变化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后的颜色变化食醋红色无色石灰水蓝色红色盐酸红色无色氢氧化钠溶液蓝色红色结论:食醋和盐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使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
石蕊和酚酞溶液,叫做酸碱指示剂,遇到酸或碱时可以显示不同的颜色。
紫色石蕊溶液遇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无色酚酞溶液遇酸不变色,遇碱变红色。
上面四种物质中,食醋和盐酸属于酸溶液;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属于碱溶液。
活动与探究: 常见蔬菜、花卉在溶液中颜色的变化状元笔记指示剂遇到酸或碱变色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生成了有颜色的物质。
在描述这一变化时,一般说“酸或碱使指示剂变色”,而不是说“指示剂使酸或碱变色”。
(1)取紫卷心菜榨汁,分别向菜汁中滴加盐酸、醋酸、氢氧化钠溶液、纯碱溶液、食盐溶液,观察汁液的颜色变化,实验记录如下表:盐酸醋酸氢氧化钠溶液纯碱溶液食盐溶液紫卷心菜红色红色绿色绿色不变色(2)取紫萝卜皮、芹菜、韭菜、白菜、月季花、紫罗兰花、喇叭花等榨汁,再分别向这些榨汁中加入醋酸和纯碱溶液,观察汁液的颜色变化,实验记录如下表:紫萝卜皮芹菜韭菜白菜月季花紫罗兰花喇叭花醋酸红色黄绿色不变色不变色浅红色红色紫色纯碱溶液蓝色不变色不变色不变色黄色蓝色黄色面对试验结果,你可能很惊讶吧!生活中有这么多物质与实验室中的指示剂相似!结论:紫卷心菜和酸碱指示剂一样,在酸碱性不同的溶液中显示不同的颜色;自然界中有很多植物可以作酸碱指示剂,但不是所有的植物都可以作酸碱指示剂。
江苏省南京三中(六中校区)九年级化学《酸碱盐》同步练习1一、选择题:、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A、稀硫酸B、氧化钙C、浓盐酸D、二氧化碳2、醋酸、柠檬酸等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酸,它们在水中都能解离出A、H+B、OH-C、C-D、SO42-3、D4(2实验(O 使酚酞变色,实验(2)看到的现象是,得出的结论是Na+离子。
实验(3)看到的现象是,得出的结论是。
24、某同学利用所学化肥的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初步区分常见化肥碳酸氢铵、氯化铵、磷矿粉、硫酸钾。
(1)看外观,白色晶体是,灰白色粉末的物质是。
(2)闻气味,有的是。
(3)加水,全部溶于水的是,不溶于水的是。
(4)加熟石灰,研磨,放出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
25、有下列4组物质,每组中均有一种与其他物质所属类别不同,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这种物质的化学式和名称......。
⑴.食盐、牛奶、加碘盐、水⑵.冰、干冰、氧化铁、盐酸、硝酸铝⑶.氯化钠、硫酸铜、盐酸、硝酸铝⑷.纯碱、烧碱、碳酸钙、氯化亚铁⑴.⑵.⑶.⑷.三、计算题26以下是某地生产的加钙食盐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
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包装标签上的钙含量是指(填“单质钙”、“碳酸钙”、“钙元素”)。
2为了检验此盐中是否含有碳酸钙,在家庭厨房里可选用的物质是。
3为了测定此盐中钙元素含量,取10g这种盐溶于水,加入足量盐酸,生成0.132g二氧化碳。
请计算此加钙食盐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Ca—40)。
江苏初三初中化学同步测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够共存,而且加入酚酞溶液显红色的是 A .NaOH 、CuSO 4、H 2SO 4 B .NaCl 、Na 2SO 4、NaOH C .NaCl 、Ba (NO 3)2、HCl D .NH 4NO 3、NaOH 、Na 2SO 42.下列物质的俗名错误的是 ( ) A .NaOH(烧碱) B .Ca(OH)2(熟石灰)C .CaO(生石灰)D .Na 2CO 3(小苏打)3.固体氢氧化钠具有较强的吸水能力,因而可以作为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下列气体中,能用氢氧化钠进行干燥的是( ) A .CO 2 B .HCl C .CO D .SO 24.下列有关氢氧化钠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氢氧化钠有腐蚀性B .固体氢氧化钠有挥发性C .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而变质D .固体氢氧化钠能吸收水蒸气而潮解5.某品牌厨房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其俗称为 A .纯碱 B .小苏打C .烧碱D .生石灰6.向含有酚酞的NaOH 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红色褪去变为无色,此时溶液的pH 可能是 A .5 B .9 C .12 D .137.下列数据是相应物质的pH ,其中呈碱性的是( ) A .液体肥皂(9.5﹣10.5) B .菠萝汁(3.3﹣5.2) C .柠檬汁(2.0﹣3.0) D .酱油(4.0﹣5.0)8.下列有关NaOH 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 ) A .用NaOH 固体干燥CO 2气体B .用酚酞溶液检验NaOH 溶液是否变质C .用熟石灰和纯碱为原料制取NaOHD .用CaCl 2溶液除去NaOH 溶液中的少量Na 2CO 39.某些金属氢化物与水反应可生成碱和氢气,如CaH 2+2H 2O═Ca (OH )2+2H 2↑,NaH 与CaH 2的化学性质相似,则将NaH 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生成的新物质为( ) A .NaOH 和H 2 B .NaOH 和NaCl C .NaOH 、H 2和NaCl D .NaCl 和H 2二、探究题1.小红同学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如图所示)。
心尺引州丑巴孔市中潭学校中考化学课堂同步练习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概述碳和碳的化合物〔氧化物〕是物质世界中最庞大的家族,它们在工农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将了解碳单质的组成、结构和物理性质,了解HY石、石墨和C60的应用,激发探究物质世界奥秘的热情;认识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备方法,掌握二氧化碳气体制备的根本实验操作,培养根本实验能力,掌握通过实验学习物质根本性质的一般方法,培养学习兴趣;了解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组成、性质和差异,把握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通过比照,了解二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课题1 HY石、石墨和C60自主梳理一、碳的单质1.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HY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因此它们的____________________有很大差异。
2.HY石、石墨和C60的物理性质和用途3.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木炭、活性炭、炭黑、焦炭等物质都是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的。
由于木炭和活性炭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构,因此它们都具有较强的_________________能力,可以吸附毒气、色素以及有异味的物质等。
4.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物质的组成结构物质的性质物质的用途1.答案: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物理性质3.答案:疏松多孔吸附二、碳的化学性质1.稳定性常温下,碳受日光照射或跟空气、水分接触,都________________发生变化。
但是随着温度的升高,碳的活动性大大增强,在高温下,碳能够跟很多物质起反响。
2.可燃性氧气充足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
氧气缺乏时: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用煤生炉子,燃烧不旺时就会发生这一反响。
3.复原性(1)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响,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煤炉中经常发生这一反响。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氧B.硅C.铝D.钙2.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B.状态C.熔点D.氧化性3.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A. B. C. D.4.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弱的是A.金B.银C.铜 D.铁5.能用酒梢灯干脆加热的仪器是A.漏斗B.量筒C.试管 D.烧杯6.我国科技创新成果卓越,下列成果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是A.侯德榜独创联合制碱法B.屠呦呦发觉抗疟新药青蒿素C. 闵恩泽研发石油炼制催化剂D.张青莲主持测定了几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7.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锌B.硫酸铜 C.C60 D.金刚石8.下列行为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A.治理工地扬尘 B. 露天焚烧垃圾C. 运用公共自行车D.禁止焚烧秸杆9.下列关于干冰升华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分子的体积变大 B. 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变小C.二氧化碳分子的种类变更D.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10.试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装置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①和⑤组合可以用来制取氧气B.装置②和③组合可以用来制取氢气C.装置②和④组合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D.装置②可以较好地限制反应速率11.下列材料中属于复合材料的是A.不锈钢B.聚氯乙烯C.玻璃钢D.自然橡胶1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蒸馏的方法,可以得到净化程度较离的水B.用食醋浸泡鸡蛋的方法,可以制得无壳鸡蛋C.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以试分棉制品和羊毛制品D.用喷水的方法,可以扑灭全部物质燃烧引起的火灾13.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Cu2+、Na+、Cl-、OH-B.H+、K+、NO3-、SO42-C.Na+、NH4+、NO3-、OH-D.Ag+、Ba2+、NO3-、Cl-14.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甘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试验方案不行行的是A. FeCl2溶液(CuCl2)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B.KCl固体(KClO3)——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并加热C.CO气体(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干燥D. NaCl溶液(MgCl2)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滤液中加稀盐酸至中性15.按右图所示装置,持续通入气态物质X,可以看到玻璃管中有红色物质生成,无水CuSO4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X不行能是A.氢气和水蒸气与B.氢气和二氧化碳C.一氧化碳和氛气D.一氧化碳和水蒸气二、(本题包括2小题,共13分)16. (6分)2024年5月,我国首次海疆可燃冰试采胜利,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少量二氧化碳等物质。
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课堂同步练习课题3 制取氧气自主梳理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在实验室里可用________________溶液来制取氧气。
(1)原理:(用文字表达式来表示)过氧化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探究二氧化锰的作用:实验编号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Ⅰ在试管中加入5 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在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分解____________Ⅱ加热上述试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温度升高,过氧化氢分解速度_________Ⅲ在另一只试管中加入 5 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并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二氧化锰使过氧化氢分解速度_________若在实验前准确秤出二氧化锰的质量,实验后将二氧化锰回收、干燥、再称量,会发现它的质量____________改变。
结论:二氧化锰可使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迅速分解,作催化剂。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反应速率,但本身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2)实验装置(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发生装置的选择:由于过氧化氢是____________,二氧化锰是____________,且反应不需要____________,故采用锥形瓶作为反应容器,配双孔胶塞,一孔插入分液漏斗,另一孔插入导管。
收集装置的选择: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和水反应,故要制取较纯净的气体,需采用____________法。
又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平均密度大,故要制取较干燥的气体时,需采用____________排空气法。
(3)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果____________,说明该瓶内的气体是氧气。
(4)验满方法用排水法收集时,当气泡从____________冒出时,说明该瓶内的气体已满。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处,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气体已满。
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课堂同步练习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单元概述水是生命之源。
数十亿年以前,最简单的生命就产生于海洋。
今天,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人们对于生命与水的认识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将了解水的组成,掌握探究水的组成的基本实验方法,了解氢气的基本性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探究问题的基本能力和素养;了解分子、原子的基本概念,进而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认识世界,激发探究物质奥秘的热情;知道水的净化方法,熟悉净化水源的一般步骤,了解水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
课题1 水的组成自主梳理一、水是由什么组成的1.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通电分解水的简易装置2.实验现象:与电源相连的两极上都有______________产生,且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气体体积少,与负极相连的一端产生气体体积多,体积比约_____________为。
3.气体检验:用______________检验乙管中的气体,发现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用______________检验甲管中的气体,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说明是氢气。
4.实验结论:水在通电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产生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此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2.答案:气泡1∶23.答案:带火星的木条燃着的木条4.答案:氢气氧气 H2 O2氢元素氧元素二、氢气1.物理性质氢气是一种没有_________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________的气体,__________________溶于水,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________,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__________________的气体,所以命名为氢气。
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课堂同步练习课题2 分子和原子自主梳理一、物质的构成物质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答案:分子原子二、分子的基本性质1.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都很小,我们看不见,摸不着,需要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等设备来观察。
2.分子总是在不断____________________着,在受热情况下,分子能量__________________,运动速率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子间有__________________,气体分子的间隔__________________,而固体和液体分子之间的间隔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水变成水蒸气时,分子间的间隔__________________,而不是分子本身的体积变大。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__________________,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_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体积质量2.答案:运动增大增加3.答案:间隔较大较小变大4.答案:相同不同三、分子与原子的关系1.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_构成的,如1个水分子由1个______________和2个____________构成;1个氢分子由2个__________________构成;1个氧分子由2个____________构成。
2.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更小的粒子——_______________,又重新组合成__________,在此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没有发生变化,因此,__________________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1.答案:原子氧原子氢原子氢原子氧原子2.答案:原子原子新的分子分子原子原子四、用分子的知识解释1.混合物与纯净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构成的物质。
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课堂同步练习课题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自主梳理一、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1.煤的燃烧煤燃烧时会排放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形成________________,会使________________受到破坏,________________受到腐蚀。
2.汽车用燃料的燃烧目前,多数汽车使用的燃料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
为了减少对空气的污染,某些城市的汽车改用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作为燃料。
1.答案: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酸雨森林雕像2.答案:汽油柴油压缩石油气液化石油气二、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1.乙醇乙醇俗称________________,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如若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___作为汽车燃料,可节省______________,也可减少______________。
2.氢气氢气本身________________,极易燃烧,燃烧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被认为是________________的燃料。
由于氢气的制取成本高和贮存困难,作为燃料暂时还不能广泛使用,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它终将会成为________________之一。
在实验室里常用锌和稀硫酸反应来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与制取________________气体的发生装置相同。
3.开发其他新能源目前,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其他新能源,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这些能源的利用,不但可以部分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的问题,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课堂同步练习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自主梳理
一、利用_________________的化学方程式,才能进行计算,每个方程式中各物质间都有固定的质量比,质量比_________________相等,但等号左右质量比之和_________________相等,根据一种反应物或_________________的质量,可以来求算其他反应物或生成物的_________________。
在计算过程中要以_________________定律为基础,利用正确的反应为依据。
答案:正确 不一定 一定 生成物 质量 质量守恒
二、在2H 2+O 2 2H 2O 反应中,________________份质量的氢气与________________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________________份质量的水,这三种物质之间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4 32 36 1∶8∶9
三、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一般分为五步: 第一步:设未知数;
第二步:写出化学方程式;
第三步:写出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写出已知量和未知量; 第四步:列比例式,求解; 第五步:写出简明的答案。
师生互动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需注意的问题
探究:要正确地进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需注意以下几点:
(1)化学方程式是化学计算的依据,因此必须书写正确,并且一定要配平,未配平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来的量是不正确的。
(2)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求出的质量比是纯物质间的质量比,所以代入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必须是纯物质的质量。
(3)当题目给出量的单位不统一时,一定要换算成统一单位。
(4)关于计算的精确值,若题目中没有要求,一般应保留一位小数。
(5)解题过程要完整规范。
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要认真审题分清题意,找出哪些是已知量,哪些是已知关系,哪些是未知量,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有什么关系,也就是发生了什么反应,属于哪种类型的计算,需进行哪些换算,该题的突破口在哪里。
通过分析整理出清晰的解题思路,并根据思路完整规范地解题。
【例题】某同学发现养鱼师傅向鱼塘中撒一种微黄色的固体,咨询得知,这种固体的主要成分是过氧化钙(CaO 2),是为了解决鱼塘中氧气不足的问题。
他回家后查阅资料,查到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原理:2Na 2O 2+2H 2O====4NaOH+O 2↑,且CaO 2与Na 2O 2的化学性质非常相似。
(1)写出CaO 2与H 2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为测定这种固体中CaO 2的质量分数,称取20 g 样品加入到足量的水中,结果生成3.2 g O 2(假设样品中其他成分与水不反应)。
请你帮助计算该样品中CaO 2的质量分数。
解析:要求CaO 2的质量分数,应先求出CaO 2在样品中的质量,这一质量可借助化学方程式中生成氧气的质量求得。
设20 g 样品中CaO 2的质量为x , 2CaO 2+2H 2O====2Ca(OH)2+O 2↑ 144 32 x 3.2g 144∶32=x ∶3.2 g x =14.4 g
该样品中CaO 2的质量分数为
g
g
204.14×100%=72%。
答案:(1)2CaO 2+2H 2O====2Ca(OH)2+ O 2↑ (2)72%
绿色通道:本题以实际生活中的信息为蓝本,综合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在解题时应注意代入化学方程式中计算的数据必须是参加反应的纯净物,在本题中应是生成氧气的质量,同时还应注意解题格式的规范和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针对训练:
石灰石是我市主要矿产之一,小江同学为了寻找纯度超过85%的石灰石,对一样品进行了如下定量实验。
(1)该实验中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克?
(2)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是否符合要求?(假设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解析:本题是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
解题时一定注意,代入化学方程式中计算的数据必须是参加反应的纯净物,要结合质量守恒定律求出二氧化碳的质量,从而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出碳酸钙的质量。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m(CO 2)=(100.0 g +12.0 g)-107.6 g =4.4 g 。
(2)设12.0 g 石灰石样品中含CaCO 3质量为x , CaCO 3+2HCl====CaCl 2+CO 2↑+H 2O
100 44 x 4.4 g x=
44
4.4100g
=10.0 g
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为
g
g
0.120.10×100%=83.3%(或83%) 因83.3%<85%,所以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不符合要求。
答案:(1)4.4 g (2)不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