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西征之谜
- 格式:ppt
- 大小:1.87 MB
- 文档页数:13
成吉思汗西征的故事(3)1219年6月,成吉思汗带辅臣耶律楚材进至今新疆阿勒泰地区额尔齐斯河上游,西征军在此举行了盛大的出征誓师。
车帐如云,将士如,牛马被野,兵甲辉天,远望烟火,连营万里。
这就是耶律楚材笔下当时在额尔齐斯河畔西征大军威武壮观的写照。
蒙古人高悬惩罚之鞭的军威是一派怎样的气势?耶律楚材在中赞叹道:天兵饮马西河上,欲使西戎献驯象。
旌旗蔽空尘涨天,壮士如虹气千丈。
秦皇汉武称兵穷,拍手一笑儿戏同。
在耶律楚材看来,西征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穷兵黩武的秦皇汉武的战争行动与成吉思汗相比,简直如同儿戏一般可笑。
构思精妙的两河及河中战役1219年春,成吉思汗召集诸王、诸将召开部署西征的最高国事大会,命次子察合台、三子窝阔台、幼子拖雷及诸将,各自率军从额尔齐斯河源头出征,正面进击花剌子模的锡尔河防线。
在此之前,成吉思汗命当时在蒙古西部征服乞儿吉思部的长子术赤率军南下,会同西辽境内的哲别军从南路出征。
早在1218年冬,术赤、哲别率3万骑兵从刚刚占领的西辽领地(今新疆喀什、和田地区)出发,在帕米尔高原人踪绝迹的山谷间探寻通往西域之道。
隆冬季节,蒙古军翻越海拔4000至7000米的冰山岭,这是一条上千里的酷寒与死亡之路,不少人马倒在途中。
经过艰苦跋涉,蒙古军进入天山山脉的阿赖山北麓,于1219年夏季突然出现在费尔干纳盆地,四处袭扰。
正当花剌子模军队密切关注锡尔河以北的动向时,忽闻蒙古军进入锡尔河以南地区,阿剌丁立即将锡尔河沿岸防线军队调向费尔干纳。
与此同时,蒙古远征军迅速出动,行军500千米,经新疆赛里木湖、果子沟、霍城县以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巴尔喀什湖,1219年9月顺利进抵锡尔河,包围了讹答剌。
成吉思汗分兵五路展开两河及河中战役。
第一路由察合台、窝阔台统兵5万(其中畏兀儿军1万)攻打讹答剌;第二路由术赤统兵2万进攻锡尔河流域城镇;第三路是成吉思汗和拖雷率6万主力军,以速不台部1万骑兵为前锋,渡锡尔河直取阿姆河诸城3第四路由阿剌黑等人带5千骑兵进取锡尔河中游城堡;第五路是哲别率5干骑兵袭扰阿姆河上游地区。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成吉思汗西征屠杀一亿多人真相令人震惊!
导语:成吉思汗西征给西方各国带来了很多灾难,那时候被西方人称为黄祸,他的军队被称为上帝的鞭子,如果你了解过蒙古人的性格特点你就会知道,恩...
成吉思汗西征给西方各国带来了很多灾难,那时候被西方人称为黄祸,他的军队被称为上帝的鞭子,如果你了解过蒙古人的性格特点你就会知道,恩必报,可以说他们为了报答你甚至可以付出自己的生命。
同样仇也是必报复。
当时成吉思汗派出500个蒙古族商人去和花剌子模进行贸易,他们都是平民身上没有携带任何武器,花剌子模讹答剌城的海儿汗为了成吉思汗带去的大量财宝,财迷心窍,杀死了蒙古汗国的499名平民商人,而且国王又武断的杀了成吉思汗派去交涉的正使,这才是西征的导火索,成吉思汗怒不可遏,试想下你作为一国之主,你的子民被人随便屠杀,你派去的使者又被屠杀,而且当时你的国家又有着全世界无人能敌的军队,你会这么做?
这正是应了西汉名将陈汤的那句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第一次西征,成吉思汗发兵20万攻打花剌子模,花剌子模虽然号称有40万军队,但完全不是精锐的蒙古军对手,在蒙古铁骑和火器(没错就是火器)下溃不成军,为了追杀花剌子模国王,蒙古大军更是横扫俄罗斯和乌克兰,最远打下了基辅(乌克兰的首都)后来一系列的西征都是围绕着追杀花剌子模的残兵进行的,这也体现了蒙古族人的特点,成吉思汗的铁骑在草原是无敌的,可是到了西征的时候战场就完全不一样了,那时西方已经是城池和城堡互为军事依托,可成吉思汗依然踏着马砍掉了仇人的脑袋,因为成吉思汗有着当时西方没有的四大发明之一火药,这就是文明,同时成吉思汗带动了世界的大融合,让
生活常识分享。
成吉思汗西征的原因和经过成吉思汗西征公元1206年,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各族,并在斡难河(也就是今天的蒙古人民共和国鄂嫩河畔)被推举为全蒙古的大汗,蒙古帝国就此建立,铁木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成吉思汗。
具有雄才大略的成吉思汗,并不满足于已有的功业,他在成为蒙古帝国的最高统帅之后,带领他的大军南征北战,大肆扩张领土,以便为他的子孙拓展更大的疆域。
1、花剌子模国家的由来花剌子模是一个位于今日中亚西部地区的古代国家,位于阿姆河下游、咸海南岸,国土主要分布在今日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土地上,鼎盛时期还包括今天的伊朗、阿富汗的一些地方。
花剌子模曾经是波斯帝国的一个行省。
公元前5世纪,波斯军队远征希腊失败后,波斯帝国走向衰落,约公元前4世纪中期,花剌子模成为独立国。
后来,亚历山大大帝灭亡波斯,花剌子模隶属于马其顿帝国。
公元前后,印度的贵霜王朝强盛起来,统治了花剌子模地区。
这个时期佛教从印度传入花剌子模地区,但是这里的居民长期保留着古老的宗教习惯,大部分人与伊朗人一样,信奉祆教。
3世纪,花剌子模脱离贵霜帝国获得独立,以后较长时间保持相对独立的地位,经济比较繁荣。
波斯萨珊帝国时期,中亚为突厥所据,但是主权归属一直是波斯版图,花剌子模重新被波斯萨珊王朝控制。
7世纪时,被阿拉伯帝国征服。
11到13世纪,受塞尔柱突厥统治,领土扩张到波斯、阿富汗一带。
1142年,西辽与塞尔柱人决战,塞尔柱人战败,西辽军侵入花剌子模,花剌子模被迫向西辽称臣。
2、西辽的由来西辽是辽国被金国灭亡后,由辽国大将耶律大石建立的一个国家,史称西辽。
辽国是1125年灭亡的,在此之前,大将耶律大石率部退至漠北,后来又率部西征,于1132年到达叶密立(今新疆额敏县),并在这里登基称帝,号菊尔汗。
西辽建国后,耶律大石就开始大规模地对外扩张,在十年的时间里,先后征服了高昌回鹘王国(东喀喇汗王朝、西喀喇汗王朝)和花剌子模。
西辽兵进入花剌子模后,大肆屠杀当地平民,迫使其统治者阿即思称臣,每年向西辽进贡。
道教丘处机和成吉思汗西征有什么关系推荐文章道教真人丘处机生平简介热度:成吉思汗历史资料热度:成吉思汗是中国人吗他是什么朝代的人热度:被诅咒的成吉思汗陵墓在哪里热度:成吉思汗的陵墓到底在哪里热度:丘处机你认识吗?听说他和成吉思汗西征有一定的关系哦,下面和店铺一起来看看详细的内容!欢迎阅读!道教丘处机和成吉思汗的关系丘处机生于1148年,山东人,自号“长春子”,曾拜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为师,是著名的“全真七子”之一。
1217年,他成为全真教第五任掌门。
当时,由于战乱纷繁、民生疾苦,很多人为寻找心灵寄托纷纷加入全真教,全真教在北方声名大振。
而年届七旬的丘处机鹤发童颜、碧眼方瞳,于是外界纷纷传说他精通“长生不老之术”和“治天下之术”。
这些传言也传到了率军西征花剌子模国的成吉思汗耳朵里。
此时的大汗已是耳顺之年,感到精力日衰、老之将至,身边人又向他进言:丘处机行年300余岁,肯定有长生之术。
这样的神仙应该赶紧请来。
于是,1219年,成吉思汗写下一封言词谦虚、恳切的诏书,派刘仲禄前去邀请丘处机。
起初,接到诏书的丘处机颇感为难,全真教一向主张清心寡欲、清静无为,不希望与乱世的政治有任何瓜葛。
为此,他曾先后拒绝过金和南宋的邀请。
但丘处机审时度势,认为蒙古统治者很有可能一统天下。
为了全真教的发展,他最终决定应诏。
同时,他也想借机为民请命,劝蒙古大汗少杀无辜1219年腊月,丘处机带领尹志平、__等18位弟子从山东启程西行。
次年2月20日,他们抵达当时蒙古统治下的燕京(今北京),当地官吏、士庶、僧道纷纷前往卢沟桥迎接这位大汗请来的神仙。
而求丘处机题字签名的平民更是络绎不绝,他们希望有了丘处机的墨宝做护身符,就能免受蒙古大军的烧杀抢掠。
此时,率军西征的成吉思汗却越行越远,丘处机眼见在燕京见不到成吉思汗,便上书《陈情表》表明自己年事已高,并无治国才能,盼望能等大汗东返后陛见。
刘仲禄以为丘处机是在讲条件,就建议选一些漂亮女孩随行,没想到这一下子激怒了丘处机。
[键入文字]成吉思汗西征:横扫欧亚三西征蒙古西征之战是公元13 世纪上半期蒙古帝国征服中亚和东欧的战争。
成吉思汗和他的继承者以骠悍的武功征服了欧亚地区,以蒙古为中心,建立起由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利汗国组成的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帝国。
蒙古族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古老民族,长期过着原始的游牧生活,到12 世纪时,在长城以北、贝加尔湖以南、东到大兴安岭、西至阿尔泰山的广大地区,形成了许多蒙古部落。
随着蒙古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原始公社制度逐渐解体,私有制产生,12 世纪末和13 世纪初,蒙古各部落面临着迫切的统一问题。
孛儿只斤部落的首领铁木真在统一蒙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先后打败了塔塔儿、克烈、乃蛮、蔑儿乞诸部,统一了蒙古各部。
公元1206 年,蒙古各部落首领在斡难河(今鄂嫩河)畔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国家。
蒙古国建立后,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贵族不断发动掠夺战争,用兵的主要方向是南下与西征,南下攻击的主要目标是南宋和金朝,西征则是征服中亚东欧各国。
蒙古西征共有3 次,第一次是1217 年至1223 年成吉思汗西征,第二次是1234 年至1241 年拔都西征,第三次是1253 年至1258 年旭烈兀西征。
成吉思汗在中都(今北京)附近停留期间,中亚大国花剌子模沙(国王)阿拉乌定?摩诃末(穆罕默德)派遣以巴哈?阿丁?吉剌为首的使节晋见成吉思汗,其目的是为了了解蒙古征服金国后的真实情况。
成吉思汗盛情款待了使团成员,并表示:朕为东方的统治者,沙就成为西方的统治者吧。
我们双方保持和平友好的关系,要让商人自由通行(阿奇尔译小林高四郎《成吉思汗》)。
1216 年,成吉思汗派使者和商队回访花剌子模国(居今黑海东、威海西,锡尔河南)。
1218 年春,花剌子模沙在布哈拉接见了蒙古使者,同意成吉思汗的提议,双方缔结了和平通商协定。
可是事后不久,双方就发生了两起伤害友好关系的事件。
第一件是边界纠纷和武装1。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死亡及墓葬之谜鄂尔多斯草原上一直流传着这么一个美丽的传说。
1226年,成吉思汗率领军队西征西夏时,路经鄂尔多斯草原的包尔陶勒盖,目睹这里水草丰美、花鹿出没的美景,十分陶醉,留恋之际失手将马鞭掉在地上,随从要拾马鞭时,被成吉思汗制止。
大汗有感而发,吟诗一首:“花角金鹿栖息之所,戴胜鸟儿育雏之乡,衰落王朝振兴之地,白发老翁享乐之邦。
”并对左右说:“我死后可葬此地。
”成吉思汗在六盘山逝世后,属下准备将他的灵柩运回故地安葬,但灵车路过鄂尔多斯草原时,车轮突然深陷地里,人架马拉也纹丝不动。
这时,大家想起了成吉思汗生前的话,于是,就地将成吉思汗安葬在了鄂尔多斯草原上,并留下500户“达尔扈特”人守护。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1155年——1227年),原名铁木真,他戎马倥偬,一生征战,建立了蒙古汗国,是蒙古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统一蒙古后,他和他的子孙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
对内向南发展,建立元朝;对外向西一直打到多瑙河流域,建立了察合台汗国、钦察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尔汗国,威震欧亚。
虽然他后来被誉为“一代天骄”,但命运给他安排的却是一条坎坷而曲折的道路。
(图1 成吉思汗画像)蒙古族是我国境内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居住在蒙古高原一带,他们以部落逐水草而居,为争夺水草,部落间战争不断,互相征讨,结成了血海深仇。
铁木真出生于蒙古部乞颜孛儿只斤氏的一个贵族家庭,他9岁的时候与翁吉剌部贵族德薛婵的女儿孛儿贴订婚,并在其家过着赘婿的生活。
翁吉剌部临近汉地,铁木真从小就深受汉族先进文化影响,开阔了眼界。
好景不长,不久铁木真的父亲由于部落间的仇杀,被塔塔儿人毒死。
从此,铁木真家道中落,开始了颠沛流离的困苦生活,受尽磨难。
他曾被另一部落抓取又逃回,妻子曾被人抢去又抢回。
重重困难磨炼了他的意志,他变得坚强和机敏。
后来在其岳父德薛婵的保护下,联合了其父昔日的盟友克烈部的首领王罕,使他的贵族地位日渐恢复,成为一个雄心勃勃的贵族。
蒙古军西征的经过及其原因在蒙古历史上有一位出类拔萃的伟大军事家和政治家,这位不得不提的就是成吉思汗,亦即铁木真。
他不但对今天的中国疆域上的蒙古、西夏、西辽、金国、南宋、大理、吐蕃等进行军事及政治的变革,为元朝定下基础,使大元朝成为第一个由蒙古族为统治民族的中国统治民族,且国家版图远胜汉唐两个朝代。
1219~1225年,成吉思汗拉开了大蒙古汗国的西征的第一幕。
他发动第一次蒙古军西征蒙古西征,以战争手段严惩杀害蒙古使者和商队的花刺子模国(位于今天的中亚地区),此次西征远抵里海与黑海以北、伊拉克、伊朗、印度等地,为日后第二次及第三次的西征定下基础。
1235~1242年,成吉思汗孙子拔都再次率领西征,远至钦察、俄罗斯、匈牙利、波兰等国家和地区,并且建立了第一个元朝西北宗藩国--钦察汗国。
1252~1260年,成吉思汗孙子旭烈兀进行第三次西征,远至叙利亚、埃及、伊拉克等国家或地区,并在波斯地区建立了又一个元朝西北宗藩国-伊利汗国。
此三次西征,令成吉思汗及其子孙被人称为“世界征服者”。
西征经过第一次西征第一次由元太祖铁木真率四个儿子御驾亲征,统骑兵二十万(一说六十万),前后用上了八年时间,因为成蒙古军西征吉思汗西征,主要是因灭西辽后,接着灭它邻国花剌子模(回回族)而引起的,故西征的时间是八年。
1219年,成吉思汗以花剌子模的剌守杀害蒙古商队和使臣为由,亲领大军西征,分兵四路进攻花剌子模诸城。
长子术赤进攻阐河下游,得手后转入咸海北部;察合台、窝阔台围攻讹答剌城,成吉思汗与其幼子拖雷越忽阐河攻入阿母河以北地区,直取花剌子模新都撒麻耳干(今萨马尔罕)和撒曼王朝旧都不花剌(今布哈拉),而后入阿姆河以南、及今兴都库什山以南诸地。
花剌子模国势虽强,但立国时间不长,统治基础并不稳固,加之以其统治集团在蒙古入侵面前采取守势(作长期消耗战),便于为机动性强的、主力作游击战的蒙古军各个击破。
成吉思汗西征的故事(2)
实际上,讹达剌虐杀商人事件不过是蒙古军西征的导火索,所谓复仇仅是借口而已,两个蓬勃兴起的大国在历史进程的激流中不可避免要发生碰撞。
此前,花剌子模的军队一直在同西辽军队作战,蚕食着西辽的西部领土并继续东扩。
1218年,蒙古哲别军2万骑兵攻入西辽东境,灭亡了西辽帝国。
于是,蒙古与花剌子模疆界相连,摩擦迭起。
战争的根本起因在于蒙古草原上的游牧群体渴望着中亚草原的河流、牧场,而代表他们利益的蒙古贵族统治集团则觊觎着充满商机和财富的丝绸之路上的所有国度。
西征前,蒙古汗国进行了战争总动员,从阿尔泰山脉到黄河之滨征召青壮年入伍。
西征联军由蒙古军(8~9万)、汉军、钦察军、畏兀儿军、契丹女真军、西辽军、哈剌鲁军等多民族组成,约计15万众,号称60万大军。
西征联军以轻骑兵为主,配备炮石火器、攻城器械和筑路、架桥、造船器具,准备了预备马匹和军械备件以及充足的军粮肉食。
尽管这支军队与花剌子模相比人数不多,却代表着当时世界上军事力量的最高水准。
特别是其中的蒙古军,从1189年起在成吉思汗带领下连续不断地打了30年仗,早已成为一架战争机器。
花剌子模征集了40多万军队准备迎战。
阿剌丁的战略方针是
全面防守;作战策略是重兵屯守城镇,坚壁清野,迫使蒙古军退兵。
具体战略部署是:将军队主力配置在锡尔河、阿姆河及河中地区,分城据守,防御中心设在都城撒马耳干(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和旧都玉龙杰赤(今土库曼斯坦库尼亚乌尔根奇);将战略预备队配置在河中地区待命机动,准备在撒马耳干外围地区与蒙古军进行战略决战。
成吉思汗的十个世界之最(一)创建了世界上版图最大的帝国铁木真历经二十几年浴血奋战,终于消灭了所有对手,降服了各部落,统一了蒙古草原,整个大漠草原全部统一于他的旗帜之下。
从这一天开始,他带领他的子孙接连发动了大规模征服战争,铁蹄所向,势如破竹,以龙卷风“核”爆炸的威力席卷了整个欧亚大陆,先后有四十多个国家,七百多个民族都归附于蒙古帝国。
他的子孙创立了蒙古帝国、察合台汗国、伊儿汗国、金帐汗国,以及后来的帖木儿汗国,几乎整个亚洲和欧洲的大部分都成了蒙古帝国的领地,建立起了一个疆域恢弘日不落的巨大王朝即草原帝国,亦称之为大陆帝国。
其版图之大真可谓前无古人后,后无来者,它的版图究竟有多大,直到今天仍然是“X”。
据有关史料记载,当时的版图相当于三千万平方公里,是现在中国版图的三倍之多。
东起朝鲜半岛,西抵波兰、匈牙利,北至西伯利亚俄罗斯诸国,南达爪洼中南半岛,在北纬15°~60°、东经15°~130°。
苏俄著名学者巴托尔德说:“成吉思汗帝国的建立从某一点上说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事件;把远东和前亚的文明国统一在一个王朝的政权下是空前绝后的”。
因此,他以“世界征服者”的称号载入史册。
这个帝国的规模在历史上没有出现过与他媲美的国家,它远远超过亚历山大大帝马其顿重枪骑兵的铁骑、罗马军的剑、拿破仑军的大炮所到的境界线,造成了基督教文化和伊斯兰教文化及其他文化直接会面的地理和交通条件。
美国学者塔夫里·阿塔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一个政权横跨欧亚大陆,……”日本学者太田三郎说:“看蒙古民族宠图伟业,俯仰六百年间,当时都为这龙蹯虎踞之大版图而惊叹。
自有地球以来,不知道有多少英雄席卷大陆;自有历史以来,不知道有多少帝王君主削平邦土。
然而规模之大,版图之广数成吉思汗,旷古无比”。
(二)发动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成吉思汗所发动的战争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成吉思汗与蒙古悍军的不败之谜最近网上流行一个帖子,讨论中国古代战斗力最强的军队,据网友评论公认最强的有5支,分别是:比山还难撼动的岳家军,唐朝初期的唐军,名将如云的汉武帝军队。
还有灭六国的秦军。
再有就是曾经征服世界的蒙古军队。
这种评比虽然说不完全准确.倒也挺有意思。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讲讲。
成吉思汗与他的蒙古大军为什么这么强大。
外部原因:花刺子模做了扫雷先锋突厥人为蒙古人留下了丰富的知识遗产,花剌子模也为蒙古做嫁衣裳,为什么花剌子模王无法集中优势兵力对抗蒙古军队?有不少人有这样的误解,认为蒙古军队只顾低着头往前打,见人就杀,见城就攻,两眼一抹黑,但事实却不是这样的。
蒙古军队经常会兵分几路,然后再到某一个地点会合,而这个地点之前他们可能并没有去过,可在那个年代他们就能够准确地说出这样一个地点,说明他们还是很有方向感的。
这种对于外界的了解能力,就是他们的先驱突厥人留下的一份丰厚遗产。
在蒙古人之前,突厥人就沿着蒙古草原向西,从整个欧亚草原带由北向南,征服了中亚的那一片绿洲农耕地区。
突厥文化因此成为蒙古人接近中亚穆斯林农业文化的一个中介环节,而且蒙古语和突厥语也有很多相近的地方。
另一方面,花刺子模国也为蒙古做嫁衣裳,它辛辛苦苦赢得的胜利果实,没费什么劲就到了蒙古人手里,使蒙古人少打了很多仗,捡了个大便宜。
这也是一个历史机会。
因为花刺子模国是一个新成立的政权,所以被它征服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城邦,都还不愿意死心塌地为这个新政权去作战,而花刺子模的国王也不敢把优势兵力集中起来,以便于在任何一个战场上形成对蒙古的优势,他害怕某支军队一旦打败了蒙古人,很有可能就会调转马头,变成吞噬他自己的一种军事力量。
因此他的优势就在蒙古人的进攻面前完全没有办法发挥出来,甚至变成了一种劣势。
自身力量:四大致胜法宝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外部原因当然不会是最重要的,蒙古军队自身又有哪些长处呢?速度、耐力、战术、武器是蒙古军队的致胜法宝。
成吉思汗留在宁夏的未解之谜成吉思汗铜像 ⼀代天骄成吉思汗 ⼀代天骄成吉思汗,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
13世纪初开创了蒙古历史的新纪元,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和世界的历史发展产⽣了重⼤影响,成为⼈类纪元第⼆个千年中最著名的历史⼈物之⼀。
他南征北战,统⼀蒙古各部。
为了进⼀步扩⼤⾃⼰的统治范围,对西辽、⾦、西夏等进⾏了多次战争,为后来建⽴元朝奠定了基础。
他的⼀⽣在戎马⽣活中度过,挥军征服中亚和欧洲,⼀直征战到现在的俄罗斯、匈⽛利、波兰等地,征服了⼤⼩四⼗多个国家,在欧亚两⼤洲建⽴了空前的⼤帝国。
关于成吉思汗的葬地和陵园,⼀直是历史学家们争议并⼗分感兴趣的话题。
成吉思汗葬地⾄今难寻 由于蒙古的安葬习俗和保密传统(墓地驱马踏平,坟地密林不可辨,送葬途中见路⼈皆杀等)使葬地确切地点的考察成为⼗分困难的事。
近200年来,世界各国有100多个考察队寻找过这位伟⼈的陵墓,都以失败告终。
⽇本、美国的考古专家甚⾄动⽤了卫星探测⼯具,也未能找到成吉思汗实际葬处的蛛丝马迹。
时⾄今⽇,不少国家和地区都加⼊到了寻探之列,其中以⽇本、美国、俄罗斯、韩国和台湾最为积极。
关于成吉思汗的葬地,《元史》上给出的答案也只有四个字“葬起辇⾕”,⽐描述成吉思汗死亡经过的20个字,还少了16个,真可谓惜墨如⾦。
我们只知道有这样⼀个传说:1226年成吉思汗统帅⼤军出征西夏,路经今伊⾦霍洛时⼿中的银柄蟒鞭掉落地上。
成吉思汗认为这⾥是他百年之后的葬⾝之地,当即令兵⼠在此筑敖包作记,将马鞭埋下。
第⼆年,成吉思汗病死后,⼫体运经此地时⽆法前⾏,灵车轮⼦就是不动。
众⼈跪拜⼤呼“起辇”,车轮果真转动了,于是就下葬此处,名“起辇⾕”。
但“起辇⾕”的具体位置到底在哪⾥,争议很⼤,说法不同。
有⼈说在内蒙古境内,有⼈说位于外蒙(今蒙古国),还有⼈说在宁夏、⽢肃、新疆、北京⼀带,⾄今争论不休。
要找到“萨⾥川哈⽼徒之⾏宫”的确切位置,⼀是要追踪成吉思汗病死前半年内的主要战事、⾏军路线和起居地点;⼆是要找到⾦国、南宋和西夏“交界之地”六盘⼭地区的“萨⾥川”究竟在哪⾥。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历史真实的郭靖与蒙古大军西征之谜导语:金庸武侠小说,大家都耳熟能详。
金庸小说的特色就是可以把虚拟情节与历史的真实相结合。
我们不妨走出小说,探索小说背后的历史真相。
《射雕金庸武侠小说,大家都耳熟能详。
金庸小说的特色就是可以把虚拟情节与历史的真实相结合。
我们不妨走出小说,探索小说背后的历史真相。
《射雕英雄传》中成吉思汗率大军西征花剌子模的故事,郭靖随蒙古军队西征,这是真实的历史还是金庸大师虚构呢,本文将会为大家一一揭开谜底。
金庸的武侠名着《射雕英雄传》中描写了成吉思汗率大军西征花剌子模,郭靖随蒙古军队出征,黄蓉暗中协助他用《武穆遗书》屡次化险为夷,最终帮蒙古大军攻破花剌子模都城撒麻尔干(今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郭靖用所得赏赐做交换,救了城中百姓性命。
小说刻画出了一个光辉的大侠形象,也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蒙古大军西征图。
成吉思汗率蒙古大军西征的真实情况又如何呢?其实,金庸在小说中所铺陈的大背景在历史中是确实存在的,只不过在这个大背景中又加入武侠这一鲜活的元素,使得整个故事情节跌岩起伏,人物惟妙惟肖、有血有肉。
杀害蒙古商队,处死蒙古使节,花剌子模激怒成吉思汗13世纪初,在成吉思汗的统治下,蒙古部族的势力逐渐强大起来,先后攻灭了草原上的多个部落。
1218年,成吉思汗灭掉西辽,蒙古帝国开始与中亚国家花剌子模接壤。
花剌子模人以经商着称于世。
蒙古帝国兴起后,大批花剌子模商人来到蒙古,通过与蒙古人的贸易,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由于花剌子模商人贩卖来的珍稀商品引起了蒙古贵族们的强烈兴趣,成吉思汗曾专门降旨,命令在商路沿途设立驿站,生活常识分享。
蒙古三万铁骑"茹毛饮血"翻越四千多米雪山,震惊欧洲各国成吉思汗的大迂回战略,在世界战争史上绝对是独一无二的典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是,我们也很清楚,做出史无前例的的大迂回战略决策,需要雄才大略的伟大统帅;执行大迂回战略任务,更需要一支训练有素、坚韧勇猛的军队,否则大迂回战略只能是纸上谈兵。
战国时期的赵括了解一下,谈起战略兵法口若悬河,打起仗来一塌糊涂。
放眼蒙古大军,在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麾下,将星闪耀。
除了成吉思汗赫赫有名的四个儿子之外,还有诸多如木华黎、苏布台、忽必烈等等很多杰出的将领,其中最为耀眼的当属大将者别莫属。
正是者别带领三万蒙古大军,穿越死亡地带,完美执行成吉思汗的伟大大迂回战略。
名将者别:大汗的宏图伟略,赴汤蹈火,舍我其谁蒙古第一次西征花剌子模时,成吉思汗面对复杂时局和敌情权衡利弊,做出正确判断,果断决策:采用震慑策略稳住西夏、留下木华黎带领少数蒙古铁骑及部分从军牵制金朝,然后带领蒙古大军主力鞭指花剌子模,势必报仇雪恨。
西征花剌子模兵分三路进军,在大军开进的过程中,成吉思汗派出自己麾下擅长突袭破阵,最为忠诚勇猛的四杰之首——者别将军带领一支人马,一路向西先行绕到敌后,三万蒙古铁骑向花剌子模国战略上的致命方向纵深迂回,彻底切断花剌子模国与当时阿富汗等地的联系,掩护成吉思汗主力战略的展开。
者别在成吉思汗的心目中绝对是数一数二的、智勇兼备的将才,他不仅能够深刻领悟成吉思汗的意图,难得的是他对成吉思汗绝对的忠诚,这个美德终其一生从未失去。
者别按照成吉思汗的指令,带领三万大军迅速开拔,穿过正真意义上的死亡地带——帕米尔和天山山脉。
据史料记载:当时,他们在一丈多深的积雪中快速行军,攀越四千多米被终年大雪覆盖的两座大山高峰。
我们的确无法想象他们可是骑兵穿越雪山!在狂风暴雪之中,蒙古人的坚韧意志与勇猛彪悍的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在大风雪中,蒙古大军用牛皮包住战马的四肢,士兵穿双层的皮毛大衣。
冰天雪地中,为了取暖,用蒙古小刀(现在叫做蒙古剔,平时用于吃肉)切开战马的血管,喝战马的血液,随即又把血管封闭起来,以防止战马流血过多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