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壁充填采矿法的介绍
- 格式:doc
- 大小:203.00 KB
- 文档页数:3
削壁充填采矿法应用摘要:采矿方法是矿山建设和生产的核心内容,寻求安全、高效、经济、合理的采矿方法,是矿山生产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矿山进行合理规划、经济开采、安全生产的理论基础。
本文就削壁充填法在开采极薄矿脉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削壁充填采矿法;运用;意义Abstract:Mining method is the core contentof the mine construction and production,seeking security,efficient, economic,reasonablemining method,it is in urgent need of mine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but also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minereasonable planning,economic exploitation,production safety.Theapplication ofcut and fillmining inthin veinwere presented in.Key words:resuing method;application;significance引言:削壁充填采矿法是中国岩金地下开采矿山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试验与应用的充填采矿法之一。
削壁充填采矿法是干式充填采矿方法的一种回采方案。
在极薄矿体回采过程中,为保证采场工作的操作空间,减小矿石贫化率,必须采掘部分围岩,而围岩和矿石一般分别回采。
采下的矿石由溜井放出,崩落的围岩则充填采空区,支撑围岩并作为回采作业平台。
削壁充填法的优点是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矿石的废石混入率,充填料能有效地支撑采场顶和底盘围岩,阻止其不发生错动;缺点是劳动生产率低、回采工序复杂、材料消耗多、工效较低。
该法适用于矿脉产状稳定的极薄矿脉,矿脉与围岩接触明显、易分离且围岩不含矿的矿体。
充填采矿法及安全要求充填采矿法是一种将废弃物填充到采矿区域内的采矿方法。
它被广泛应用于煤矿、金矿、铜矿等开采过程中,旨在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并确保开采过程的安全。
充填采矿法的安全要求是确保采矿操作不会造成意外事故和环境破坏的一系列规定。
充填采矿法的原理是将废弃物填充到已经开采完毕的矿区,使矿区重新上盖。
废弃物包括矿石石块、渣土、尘土、尾矿等,在填充过程中添加适量水分、添加剂等,以确保填充物的稳定性和强度。
通过充填填充物,可以确保废弃物和开采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不进入地表水和大气中,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而且,充填采矿法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复原矿区的地表土壤和植被,保护环境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充填采矿法的安全要求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工程设计和规划:在进行充填采矿法开采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工程设计和规划。
这包括选择适当的填充材料、填充工艺、填充方式等,确保填充物的稳定性和强度。
此外,还需进行地质勘探和地质调查,了解矿区地质情况,以便合理设计和规划。
2.安全生产管理:充填采矿法的安全生产是保证采矿过程的关键。
必须制定和实施严格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确保安全生产措施能够得到有效执行。
此外,还需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3.安全设备和技术:在充填采矿法的开采过程中,必须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设备和技术。
这包括机械设备、安全检测设备、通风设备、照明设备等。
同时,还需对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
4.防尘和防火措施:采矿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有害气体,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和安全构成威胁。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防尘和防火措施,包括加强通风系统、使用合适的湿法采矿技术、采用防尘剂、使用防爆设备等。
5.环境监测和治理:充填采矿法的开采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因此需要对环境进行监测和治理。
监测包括对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土壤等环境因素进行定期检测,确保环境质量符合标准。
削壁充填采矿方法试验汇报1前言河南发恩德矿业有限公司开发的矿产资源位于河南省洛宁县下峪乡沙沟银、铅、锌矿区,属于阶段地质普查成果,随着地质勘探和开拓工程的进行,对于矿区内几条主要矿体有了更全面地认识;长春黄金研究院应邀曾两次到现场考察,双方认为:根据矿床开采技术条件试验与之相适应的安全、高效、经济合理的采矿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2 矿区简要地质特征2.1地质特征普查区位于华北地台南缘熊耳山变质核杂岩构造西端,含矿构造发育,成矿环境有利。
主要地层有太古界太华群草沟组,石板沟组的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混合岩化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及中元古界熊耳群的流纹斑岩,鞍山玢岩,火山角砾岩等。
构造极为发育,主要走向北东或北北东,个别近南北向及东西向,延展规模最大达3000余米;北东,北北东向断裂带蚀变强烈,银铅锌矿化明显,局部存在富矿段。
2.2矿化特征矿化类型为薄脉型构造蚀变岩银铅锌矿,矿体(脉)严格受构造蚀变破碎带控制,形态呈板状、透镜状或囊状产于其内部,产状与控矿构造完全一致。
控矿构造为压扭性构造,以北北东向为主,其次为近南北向和近东西向。
普查区的主要控矿及含矿构造北北东向的是:S2、S4、S6、S14、S7、S8、S22等,近南北向的主要是S16,近东西向主要是S17。
该矿区矿石类型以银、铅、锌矿石为主,铅主要以方铅矿形式存在,锌主要以闪锌矿形式存在,银一般情况下赋存在方铅矿中,呈正相关分布,为共生矿产,仅在个别矿脉中为伴生矿,如S14矿脉则以银、铅为主,锌为伴生矿。
区内主要矿体(脉)分述如下:S8号矿脉,为区内矿化规摸最大的矿体,以银铅锌矿化为主,全长3000余m,倾向298°-325°,倾角65-85°;矿体厚度0.95-1.65m,平均1.25m;估算资源量:银:792.57t,品位223.05×10-6;铅:18.34万吨,品位5.17%;锌:10.86万吨。
主要内容削壁充填法基本特征及适用条件采场结构参数2采准切割工程3回采工艺41基本特征u开采极薄矿脉的一种干式充填法;在回采过程中分别崩落围岩和矿石,采下矿石经溜井放出;崩落的废石则存留在采空区进行充填,支撑围岩并作为回采工作平台。
u自下而上分层回采时,可根据具体条件先采矿石或先采围岩。
当矿石易于采掘,则先采矿石;反之,先采围岩(一般采下盘围岩)。
u在落矿之前,应铺设垫板,以防粉矿落入充填料中。
图10-9a 削壁充填法方案图22222下中段运输平巷(2*2.2)m 上中段运输平巷(2*2.2)m 17底柱(3m )6探矿及出矿穿脉(2*2)m 5溜矿铁溜井(?1.om)4溜矿井(2*1.5)m 3人行通风天井(2*1.5)m 76541600050000500002321500070°40000图10-9b 河南某铅锌银矿无间柱连续阶梯式回采削壁充填采矿法1、采场结构及参数u矿房布置方向:一般沿矿体走向布置u阶段高度:30-50m(随围岩稳固、矿体形态而变);u矿房长度:40-60m(取决于工作面的顶板和上盘围岩所允许的暴露面积),如围岩稳固可高达80-120m;u矿柱尺寸:一般不留间柱、顶、底柱厚2-3m;u最小工作面宽度: 0.8~0.9米;合理的削壁量计算:M+m=m·KM为矿层厚;m为削壁厚;K为围岩的松散系数2. 采切工作:u 采准工程:以图10-9b为例,包括阶段运输平巷1、人行通风天井3、溜井(顺路架设)4等;22222下中段运输平巷(2*2.2)m上中段运输平巷(2*2.2)m17底柱(3m)6探矿及出矿穿脉(2*2)m5溜矿铁溜井(?1.om)4溜矿井(2*1.5)m3人行通风天井(2*1.5)m7654160005000050000232157°43. 回采作业:u回采过程中分别崩落围岩和矿石,采下矿石经溜井放出;崩落的废石则存留在采空区进行充填,支撑围岩并作为回采工作平台;u分层回采时依次完成打眼、装药崩矿,通风,放矿,顶板管理,平场、附助作业等工作形成一个回采循环。
削壁充填采矿法分采充填采矿法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削壁充填采矿法(分采充填采矿法)1.适用条件矿石品位价高的薄矿体(小于),保证正常开采工作空间()。
矿块尺寸不大(段高30-50m,天井间距50-60m),运输巷布置在脉外岩石中。
为了缩短运搬距离,常在矿块中间架设顺路天井2.回采方法将矿石和岩石分别采下,运走矿石,岩石留在空区作充填料,也作为继续上采工作平台。
自下向上分层回采时,可根据具体条件决定先采矿石或先采岩石。
当矿石易于采掘,有用矿石又易被震落,则先采矿石;反之则先采岩石。
采用小孔径炮孔,间隔装药,进行松动爆破。
3.削壁充填法回采在回采时,若矿石比围岩稳固则先采围岩,若围岩比矿石稳固则先采矿石。
削壁充填法回采工艺过程包括:落矿、矿石运搬、崩落围岩和充填、铺设垫层、架设顺路天井等。
崩落矿石和围岩削壁充填采矿法要求对矿石和围岩分次崩落,崩落矿岩的先后顺序取决于矿脉倾角和矿岩的稳固程度。
开采急倾斜矿脉时,一般先崩落矿石,而在围岩稳固条件差时应先崩落围岩。
先落矿时,由于矿脉过薄夹制性大,宜用小直径钎头钻凿深度不超过的浅孔,孔间距为,并采用间隔装药进行爆破以减轻对围岩的破坏。
围岩的崩落量必须满足最小回采空间的要求,开采急倾斜矿体采场宽度的最小尺寸是:采用人工、电耙或独轮车运搬矿石时,不小于;当采用CT-500HE型电动铲运机运搬矿石时,不小于。
确定崩落围岩量时,还应满足充填采空区的要求,力争既不外取充填料,也不放出多余的废石。
矿石运搬崩落的矿石在采场内可用人工或用机械运搬至矿石溜井。
人工运搬矿石时,由于工作面狭窄作业条件差,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为实现窄工作面矿石运搬机械化,目前已成功地使用小型电耙和CT-500HE型电动铲运机运搬矿石。
铺设垫层为避免高品位的碎块矿石或粉矿混入充填料中,在充填体面上必须铺设垫层。
垫层的材料可以是木板、铁板、胶带、水泥砂浆或混凝土等。
湘西金矿削壁充填采矿法湘西金矿沃溪区为中低温热液充填金、锑、钨伴生的石英脉状矿床。
成矿热液沿层间断裂及其派生的节理裂隙充填形成层间状、网脉和节理脉三种类型.矿脉倾角20°~28°脉厚平均0。
5m,矿石较稳固,矿石和围岩接触明显易分离.上下盘围岩均系紫红色板岩及蚀变板岩,呈中厚薄层状,其断层、节理和层理都十分发育,上盘围岩易顺层剥落或沿断层、节理面塌落.地面有溪流、建筑物和构筑物不允许陷落。
该矿自50年代至今一直用削壁充填法开采极薄矿脉。
最初用锯齿形工作面上向回采不留间柱和底柱的削壁充填法,后来用过阶梯工作面、单斜工作面和V形工作面等多种方案,目前用扇形工作面方案,采场结构如图1。
图1 湘西金矿扇形工作面削壁充填法1—探矿巷道;2—运输巷道;3—拉底巷道;4-电耙硐室;5-电耙绞车6-溜井;7—上山;8—扇形界面;9—废石挡墙;10—炮孔阶段高25~30m,采场长30~50m,底柱高5m,不留间柱和顶柱。
工作面宽度2。
5~3.0m,采幅高1.2~1.6m.运输巷道掘进在距沿脉探矿巷道12~14m的下盘岩石中;天井在采场两侧沿矿脉倾向掘进,切割巷道与天井贯通;电耙绞车硐室位于靠近漏斗的上盘岩石中。
回采从设有漏斗的一侧开始,以切割巷道为自由面,使斜工作面呈扇形推进,直至采完整个矿块。
由于围岩的爆破性能好,先用1.5~2。
0m深的浅孔崩落,从而使落矿能用大孔距、间隔装药结构,保证矿石呈块状崩落,减少了粉矿损失。
为保持顶板的完整性,一般崩落下盘围岩.采场内用17或28kw电耙将矿石耙运至漏斗。
先崩落的围岩充填采空区,每隔1。
5~2。
0选用大块废石砌筑一道挡墙,并使墙面与底板间夹角小于90°,墙内充以小块废石。
充填工作自下而上逐段进行,且严密接顶。
为防止冒顶,充填体至回采工作面的距离不应超过3m。
根据脉厚和顶板稳固程度可采用全面充填或间隔充填.。
立志当早,存高远
削壁充填法回采工作
这种方法的回采工作是向上而上水平分层进行回采。
先采矿石,还是先采围岩,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如果围岩比矿石较固,矿石易于采掘,矿体有足够的厚度,矿石易于脱邦,以后有用成份易于震落,此时可先开采矿石后开采围岩,反之先采用围岩,后采矿石。
(总之,若矿石围岩软,则在分层上超前崩矿,反之情况时,则先崩围岩)。
当先采矿石时,则将矿石崩落在产生铺好的热层上,按照这种工作循环,重复工作。
如果是先采围岩,则应将充填所用的崩落下来的围岩加以平整,铺好垫层,然后再崩落矿石。
(1)凿岩工作:
用上向式凿岩机打浅眼,炮眼间距一般为0.3~0.6 米,炮眼深度一般为1.2 米。
炮眼多布置在矿脉中间。
一个炮眼所担负的面积为0.1~0.25 米2。
回采分层高度一般为1.0 米。
当矿脉厚度很小时,最好用小直径炮眼(30 毫米左右),这样可以将炮眼之间的距离缩短一些,这样有利于减少,矿石损失和节省人工。
(虽然炮眼数目增加了,可是凿岩速度随着炮眼直径的减小而加大了)。
(2)装药爆破工作:
炮眼打完之后,即可进行装药爆破工作。
一般用人工装药包的办法装药。
在崩矿之前,先要在采场内的充填料上铺设好垫层。
垫层的种类很多,可用下面铺一层草袋、麻袋或油布之后再铺一层木板;有的铺钢板。
前面的方法垫层易损坏,复用次数少,且易出矿,同时也不利于采矿内矿石运搬,不便于电耙耙矿。
选择的垫层应当是材料可就地取材、廉价,坚固耐用,复用次数多,便于运搬。
铺钢板就具有这些优点。
目前有的矿山采用运输皮带作为垫层材。
立志当早,存高远削壁充填采矿法的回采削壁充填法回采工艺包括:落矿、矿石运搬、崩落围岩和充填、铺设垫层、架设顺路天井等。
(1)崩落矿石和围岩。
削壁充填采矿法要求对矿石和围岩分次崩落,崩落矿岩的先后顺序取决于矿脉倾角和矿岩的稳固程度。
开采急倾斜矿脉时,一般先崩落矿石,而在围岩稳固条件差时应先崩落围岩;开采缓倾矿脉时,先崩落围岩,当矿石稳固性差时,应崩落顶板围岩。
先落矿时,由于矿脉过薄夹制性大,宜用小直径钎头钻凿深度不超过1.0~1.5m 的浅孔,孔间距为0.4~0.6m,并采用间隔装药进行爆破以减轻对围岩的破坏。
先崩落围岩时,落矿参数可适当加大,围岩的崩落量必须满足最小回采空间的要求,开采急倾斜矿体采场宽度的最小尺寸是:采用人工、电耙或独轮车运搬矿石时,不小于0.8m;当采用CT-500HE 型电动铲运机运搬矿石时,不小于1.1~1.2m。
开采缓倾斜矿脉时,采幅高度不小于1.8~2.0m。
确定崩落围岩量时,还应满足充填采空区的要求,力争既不外取充填料,也不放出多余的废石。
(2)矿石运搬。
崩落的矿石在采场内可用人工或用机械搬运至矿石溜井。
人工运搬矿石时,由于工作面狭窄作业条件差,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为实现窄工作面矿石运搬机械化,目前已成功地使用5.5kw 小型电耙和CT-500HE 小型电动铲运机运搬矿石。
开采缓倾斜矿脉时,多采用电耙运搬。
(3)铺设垫层。
为避免高品位的碎块矿石或粉矿混入充填料中,在充填体面上必须铺设垫层。
垫层的材料可以是木板、铁板、胶带、水泥砂浆或混凝土等。
实践表明,木板或铁板在崩落矿石时易被砸断或变形,从而造成大量粉矿损失。
利用半旧胶带铺设垫层时,为防止胶带在爆破时被砸坏,应在胶带下铺设一层草袋等缓冲材料。
为回收从胶带搭接处漏掉的粉矿,还应在胶带与草袋层间铺一层帆布。
用混凝土铺面的厚度为0.1~0.15m,强度达3MPa 即可满足落矿和机械运。
充填法采矿方法摘要:一、充填法采矿方法简介二、充填法采矿方法的主要类型及特点1.膏体充填采矿法2.固体充填采矿法3.废石充填采矿法三、充填法采矿方法的优缺点1.优点2.缺点四、我国充填法采矿方法的应用及前景五、结论与建议正文:充填法采矿方法是一种环保、高效的矿产资源开采方式。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需求不断增加,传统的采矿方法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环保、高效的要求。
因此,充填法采矿方法在我国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充填法采矿方法主要包括膏体充填采矿法、固体充填采矿法和废石充填采矿法。
膏体充填采矿法是将尾矿、水泥、石灰等原料混合后,通过管道输送至采空区进行充填。
这种方法具有充填体强度高、抗渗性能好、环境污染小等优点。
但缺点是投资较高,对输送设备要求较高。
固体充填采矿法是将废石或尾矿经过处理后,制成一定规格的固体充填料,用输送设备输送至采空区。
这种方法具有投资较低、设备简单等优点。
但缺点是充填体强度较低,对采矿环境的适应性差。
废石充填采矿法是将开采出的废石进行处理,达到一定要求后,用于充填采空区。
这种方法具有投资较低、环保性能好等优点。
但缺点是充填体强度较低,对采矿环境的适应性差。
总的来说,充填法采矿方法具有很多优点,如减少土地破坏、降低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等。
但同时,各种方法也存在一定的缺点,需要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在我国,充填法采矿方法已成功应用于金属矿山、非金属矿山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环保意识的加强,我国充填法采矿方法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此外,政府也在大力支持矿山绿色开发,为充填法采矿方法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结论:充填法采矿方法是一种具有广阔前景的采矿技术。
在我国,随着环保政策的加强和科技进步,充填法采矿方法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为此,建议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高充填法采矿技术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为我国矿产资源开发贡献力量。
削壁充填采矿法的介绍
这种采矿方法的突出优点是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矿石的废石混入率,充填料能有效地支撑围岩使之不发生大面积错动。
与混采方法比较其缺点是回采工序多且复杂,落矿效率低,材料消耗多,对垫层的铺设质量要求严格,矿块生产能力和工效较低,人工运搬矿石时劳动强度大。
该方法与混采相比较,虽然采矿成本高,但由于降低了废石混入率和提高了出矿品位,条件适合时,矿山的最终效益会明显提高。
使用削壁充填矿山的开采条件、结构参数及技术经济指标列于表1、表2及表3中。
削壁充填法开采技术条件
表2 削壁充填法结构参数
表3 削壁充填法技术经济指标
发展趋势为通过多种形式实现窄工作面矿石运搬机械化和寻求低成本高质量的辅垫材料。
小型电耙适合在中小型矿山推广使用,而电动铲运机将能大幅度提高开采强度和矿块生产能力。
近年来国外有些矿山趋向于加大采场宽度,以利于实现矿石运搬机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