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存在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74.40 KB
- 文档页数:2
新时期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现状及对策孙雪凡(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摘要:目前我国公民政治参与表现出很多新特点和问题。
历史经验表明,新时期公民政治参与需求急剧增长与我国现有政治制度不能满足其需求之间的矛盾,有可能引发无序政治参与的激增,而无序政治参与的泛滥必然会阻碍经济发展、危害社会稳定。
因此提升公民政治参与水平、扩大有序政治参与,就成为我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关键词: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中图分类号:D6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68(2012)24-0001-01一、公民政治参与的含义及有序政治参与的益处公民政治参与是公民通过一定方式参与公共政治生活、表达自身作为公民的利益诉求、从而规范政府行为、影响公共决策的行为。
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石和核心,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反映一个国家政治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系统良性运行的基本条件,也是影响其政治系统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一)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程度的高低是现代化政治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在现代化国家政治体制建设进程中,公民政治参与的有序扩大能够为公民提供正常的利益诉求和利益表达渠道、增强社会的整合功能,最大限度地保证社会正常有序发展。
公民通过政治参与能够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直接或间接影响政府决策从而使自身的利益得到实现。
(二)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有助于培育公民的民主意识成熟公民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让公民亲自参与到政治生活中去,借以加深对政治生活的理解,从而提高其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责任感,培养成熟公民。
“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对国家政治文化建设以及公民个人成长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有利于克服腐败现象就我国政治现状而言,国家权力具有不断加强的趋势,如果缺乏相应的法律制度加以遏制,国家权力的膨胀将会给社会的正常发展带来巨大的危害。
非制度化政治参与非制度化政治参与是指采取不符合国家宪法、法律、规章、政策、条例等所规定的制度或程序而进行的影响政治决策过程的活动。
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基本形式第一,越级上访和集体上访。
第二,群体性事件。
一个群体性事件的爆发,必须同时具备四个基本要素:一是群体性事件的爆发必须具有共同关心的问题,这是群众参与事件的动力来源。
二是参与群体性事件的群众,在某些共同关心的问题上,必须有相同或类似的思想感情。
三是有了共同关心的问题和类似的思想感情,还不足以引发群体性事件,还必须有个别突出人物的出现和动员。
有了上面三个条件后,为了获取比较好的效果,顺利实现其既定目标,还必须选择最好的时机和最有利的场合。
第三,抗拒行为。
抗拒行为是指一些公民基于对相关组织、部门的规定以及法律法规的不满,或不服法院的终审判决,或认为自身的合法权利遭受国家公共权力部门侵害时,拒不服从行政管理部门的执法管理和司法机关的强制执行,甚至暴力阻碍执法的行为。
第四,非理性的网络参与。
互联网是一种信息能够在瞬间生成、瞬间传播、实时互动、高度共享的传播媒介,是一种新的政治参与手段。
其在公民政治参与方面的最大优势在于,它可以通过高度分散的、无中心的结构模式和运作特征来消除歧视,实现人人平等地参与。
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特点第一,组织的非程序性。
非制度化参与的组织实施大都是相关公民擅自组织实施的,未经国家相关部门的批准和允许,参与的过程、方式大都不符合现行有关程序和步骤。
有的还同时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属于非法参与。
第二,动机的多层次性。
由于社会成员价值观和需求层次不同,参加非制度化参与的行为动机就各异。
有的是个人利益受损或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对社会心存不满;有的是基于忧国忧民的责任感;有的是从根本上反对现行的社会制度;有的并没有明确的政治动机,属“从众心理”使然。
第三,性质的复杂性。
非制度化参与在行为的性质上是对抗性和非对抗性同时存在。
在我国,少数敌对分子(如“持不同政见者”、极少数顽固“法轮功”头目)的参与行为具有明确的反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目的,是对抗性的行为。
现阶段我国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分析由于现阶段我国处在社会转型期,各方面不稳定因素增多,部分公民常常诉诸于非制度化政治参与以卖现自身利益。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形式和内容也呈现出新的特点。
标签:政治参与;非制度化;民主政治;社会稳定1 目前我国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表现形式及特点1、1 当前我国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表现形式公民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政治参与的扩大是国家政治发展和国家民主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把政治参与界定为“平民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
随着经济的发展,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政治参与活动也出现多种形式:(1)越级上访,或违规上访。
主要是上访者没有遵循法定程序逐级反映情况,而是跨越下级部门直接向上级部门反映问题,试图通过上级的行政命令来解决问题。
(2)行贿行为。
主要是公民或团体为了自己或团体的某种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进行贿赂。
如农村中对村干部行贿、各级人大代表的贿选等。
(3)非理性的网络参与。
互联网络的发展给公民提供在网上充分享受信息和言论自由权的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也使得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网上发布虚假信息,散播反动言论,从而破坏社会稳定,阻碍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
(4)非法聚集。
近几年,由于城市居民在房屋拆迁、农民在耕地征用问题上遭到许多不公正的待遇,自身利益受损得不到合理的解决而到政府门前静坐和示威游行等。
这些活动有时还有一些邪教或者地方恶势力的参与。
(5)暴力抗法。
主要指一些公民漠视国家的法律法规,因不满有关决定而产生的抗拒行为。
他们抱着“法不责众”的心态,为了维护自己或团体的利益而对法律法规、有关决定采取不服从的态度。
(6)暴力攻击干部、冲击政府机关。
近年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经常受到暴力恐吓、威胁。
直接暴力攻击执法人员的行为时有发生,更有甚者冲砸国家机关和政府。
1、2 当前我国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特点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社会矛盾不断激化,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现象也呈现出许多新特点:(1)参与动机的狭隘性。
1432016年/第三十二期/十一月(中)我国基层民众政治参与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单桔平周丽颖(湖南警察学院湖南・长沙410138)摘要政治参与是实现公民政治权利的重要方式,也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基层民众人口众多,研究基层民众政治参与有利于改善民众与政府关系,促进民主政治发展和政治现代化进程。
我国基层民众政治参与现状主要表现为制度化与非制度化并存、组织形式多样、参与程度参差不齐。
其中存在的问题有基层民众政治参与认知与效能感不足,民众与政府人员关系不甚和谐,参与制度创新不足、机制改革缓慢。
要优化基层民众政治参与,应加强教育建设和普法宣传,营造基层政治参与文化,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和民主基层政治制度,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
关键词基层民众政治参与对策中图分类号:D621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z.2016.11.069The Current Situation,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Grassroot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ChinaSHAN Juping,ZHOU Liying(Hu'nan Police Academy,Changsha,Hu'nan 410138)Abstract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realize the political rights of citizens,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modern democratic politics.At the grassroots level,the study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ublic and the government,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democratic politics and the process of poli-tical modernization.In our country,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the grass-roots people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coexistence of institutional and non institutional,diverse forms of organization,and the level of participation is uneven.The existing problems are lack of awareness and effectiveness of grassroot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ublic and the government is not very harmonious,participate in the system of innovation,the mechanism of slow reform.To optimize the grassroot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should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and publicity of construction,build-ing grassroot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culture,establish and improve relevant laws and grass-roots democracy political system,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service oriented government.Keywords grassroots people;political participation;countermeasures 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二)当前我国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表现形式
1.越级上访,也叫违规上访。
主要是上访者没有遵循法定程序和操作规则逐级反映情况,而是跨越下级部门、基层政府直接向上级部门、高层领导反映问题,试图通过上级的行政命令来解决问题。
2.行贿行为。
主要是公民或团体为了自己或团体的某种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进行贿赂。
如各级人大代表的贿选,农村中对村干部行贿或者宴请村干部的行为等。
3.非法聚集。
近几年,由于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居民在房屋拆迁、农民在耕地征用问题上遭到许多不公正的待遇,由于自身利益受损得不到合理的解决而到政府门前静坐、请愿和示威游行。
这些活动有时还有一些邪教或者地方恶势力的参与。
4.非理性的网络参与。
互联网络的发展在给公民提供在网上充分享受信息和言论自由权的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也使得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网上发布虚假信息,捏造各种政治谣言,散播反动言论,蛊惑民心,从而破坏社会稳定,阻碍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
5.暴力抗法。
主要表现为一些公民漠视国家的法律法规,并因不满有关的决定而产生的抗拒行为。
他们在有组织或无组织的情况下,抱着“法不责众”的心态,为了维护自己或团体的利益而对法律法规、有关决定采取不服从的态度。
如农民因自认为负担过重而拒交农业税、工厂工人因抗议领导而罢工等。
二、当前我国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特点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社会矛盾不断激化,由于诸多原因,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现象日益增多并呈现出许多特点,这些对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与社会稳定都产生了不利影响,与制度化政治参与相比,我国的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具有如下一些特点:(一)参与动机的狭隘性
非制度化参与的主体主要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参与主要是在自身利益受损后才进行的参与。
这种政治参与本身并不是参与者的目的,只是为维护自身利益的一种手段性参与,“他们的利益要求通常是向某个官员或政治家提出的个人或家庭的利益”
,通过互联网可以降低公民非制度化参与的成本,提高公民非制度化参与的效率,从而提高公民非制度化参与的能力。
但互联网也常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个人或组织利用制造不利于经济发展、政治和社会稳定的危机。
(三)参与行为的极端性、非理性
由于非制度化参与的主体主要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的政治素质和文化水平相对比较低,守法意识不强,在参与过程中常不通过法定渠道,容易采取极端手段,对自己行为是否合法以及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不加考虑,所以很容易导致严重的后果。
(四)参与过程的无序性、非组织性
非制度化政治参与主要是个人或小团体为维护自己的利益而聚到一起的,只有当利益受损时才临时组织起来,没有一定的组织和规章制度,常呈现无秩序和无组织的特征。
(五)参与结果的低效率
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在行为上常采取极端的手段,缺乏合法性,所以不容易达到预期的参与目的,参与效果不甚理想,并且一些参与行为还会受到司法机关的追查和处理。
这种较差的参与结果使社会矛盾更加激化,影响社会的稳定。
三、当前导致我国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原因分析
作者简介:张海燕,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政法论坛
(三)正常的参与渠道不畅和利益表达机制不健全
非制度化政治参与与制度化政治参与密切相关,呈此消彼长的关
系。
英国工党著名的理论家哈罗德・拉斯基曾指出:“人们一般是习
惯于服从的,如果他们离开了政治行为的常规,那就是说明国家存在
有严重弊端。
”
[美]亨廷顿・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
周巍,申永丰.论互联网对公民非制度化参与的影响及对策.湖北社会科学.2006(1)
.
蒋云根.政治人的心理世界.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政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