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伪随机序列及编码
- 格式:ppt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77
伪随机序列可由线性移位寄存器网络产生。
该网络由r级串联的双态器件,移位脉冲产生器和模2加法器组成,下面以4级移位寄存器为例,说明伪随机序列的产生。
规定移位寄存器的状态是各级从右至左的顺序排列而成的序列,这样的状态叫正状态或简称状态。
反之,称移位寄存器状态是各级从左至右的次序排列而成的序列叫反状态。
例如,初始状态是0001,那么an-4=0,an-3=0,an-2=0,an-1=1。
如果反馈逻辑为an= an-3⊕an-4,对于初始状态为0001,经过一个时钟节拍后,各级状态自左向右移到下一级,未级输出一位数,与此同时模2加法器输出值加到移位寄存器第一级,从而形成移位寄存器的新状态,下一个时钟节拍到来又继续上述过程。
未级输出序列就是伪随机序列。
其产生的伪随机序列为an=100110101111000100110101111000…,这是一个周期为15的周期序列。
改变反馈逻辑的位置及数量还可以得到更多不同的序列输出。
从上述例子可以得到下列结论:1、线性移位寄存器的输出序列是一个周期序列。
2、当初始状态是0状态时,线性移位寄存器的输出全0序列。
3、级数相同的线性移位寄存器的输出序列和反馈逻辑有关。
4、同一个线性移位寄存器的输出序列还和起始状态有关。
5、对于级数为r的线性移位寄存器,当周期p=2r-1时,改变移位寄存器初始状态只改变序列的初相。
这样的序列称为最大长度序列或m序列。
module M15Serial(input c_clk,input iN_rst,output o_ser);reg [3:0]flow = 4'b0001;assign o_ser = flow[0];always@(posedge c_clk or negedge iN_rst) beginif(~iN_rst)flow <= 4'b0001;elsebeginflow[3:1] <= flow[2:0];flow[0] <= flow[3] ^ flow[2];endendendmodule//output o_ser 是序列输出。
第十二章 正交编码与伪随机序列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¾ ¾正交编码 正交编码 ¾ ¾伪随机码 伪随机码 ¾ ¾伪随机序列应用 伪随机序列应用12.1 引言正交编码广泛用于纠错码、码分多址技术。
伪随机码广泛用于误码测量、扩频通信、通信加密等方面。
12.2 正交编码1. 正交的概念 模拟信号:周期为T的模拟信号s1(t),s1(t)相互正交,则有∫T0s1 (t )s 2 (t )dt = 0M个周期为T的模拟信号s1(t),s2(t),…,sM(t)构成正交信号集合∫T0s i (t )s j (t )dt = 0i ≠ j, i , j = 1,2,..., M数字信号:码组间的正交性用互相关系数表示。
x = ( x1 , x 2 ,..., x n )y = ( y 1 , y 2 ,..., y n )(1)xi,yj 取+1或-1,则x,y间的互相关系数定义为1 n ρ( x , y ) = ∑ x i y i n i =1若ρ=0,则称码组x,y正交。
− 1 ≤ ρ ≤ +1(2)xi,yj 取0或1,则x,y间的互相关系数可以表示为A−D ρ(x, y ) = A+DA: x,y中对应码元相同的个数, D: x,y中对应码元不同的个数.(3)若y为x的j次移位得到的码组,则得到x的自相关系数ρx(j). (4)若ρ<0, 则称两个码组互相超正交。
若编码中任意两码组间超正交, 则称这种编码为超正交编码。
(5)正交编码与其反码的集合构成双正交编码。
例:如图为4个数字信号波形。
1 4 由 ρ( x, y ) = ∑ x i y i 4 i =14个码组任意两个间的ρ=0均为0,故称 为正交编码。
2. 哈达玛(Hadamard)矩阵特点:其每一行(或列)均为正交码组,且由其容易构成超正交码和双正交码。
2阶H矩阵 高阶H矩阵⎡ + 1 + 1⎤ H2 = ⎢ ⎥ ⎣ + 1 − 1⎦或⎡+ + ⎤ H2 = ⎢ ⎥ ⎣+ − ⎦HN = HN/2 ⊗ H2⎡H 2 H4 = H2 ⊗ H2 = ⎢ ⎣H 2N = 2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H 2 ⎤ ⎢+ =⎢ ⎥ − H 2 ⎦ ⎢+ ⎢ ⎣++ − + − + − + − + + − − + + − −⎡H H8 = H4 ⊗ H2 = ⎢ 4 ⎣H 4⎡+ ⎢+ ⎢ ⎢+ H 4 ⎤ ⎢+ =⎢ − H4 ⎥ ⎦ ⎢+ ⎢+ ⎢+ ⎢ ⎢+ ⎣H矩阵可以看成是一种长为n的正交编码,包含n个码组。
扩频通信原理
一般的无线扩频通信系统都要进行三次调制。
一次调制为信息调制,二次调制为扩频调制,三次调制为射频调制。
接收端有相应的射频解调,扩频解调和信息解调。
根据扩展频谱的方式不同,扩频通信系统可分为:直接序列扩频(DS)、跳频(FH)、跳时(TH)、线性调频以及以上几种方法的组合。
在发端,信息码经码率较高的PN码调制以后,频谱被扩展了。
在收端,扩频信号经同PN码解调以后,信息码被恢复;
信息码经调制、扩频传输、解调然后恢复的过程,类似与PN码进行了二次"模二相加的过程。
正交编码与伪随机序列————————————————————————————————作者: ————————————————————————————————日期:ﻩ3. 正交编码与伪随机序列在数字通信中,正交编码与伪随机序列都是十分重要的技术。
正交编码不仅可以用作纠错编码,还可用来实现码分多址通信。
伪随机序列在误码率测量、时延测量、扩频通信、通信加密及分离多径等方面有十分广泛的应用。
3.1. 正交编码一、几个概念 1、互相关系数设长为n的编码中码元只取+1、-1,x 和y是其中两个码组)...,(21n x x x x =,)...,(21n y y y y =,其中)1,1(,-+∈i i y x则x、y 间的互相关系数定义为∑==ni i i y x n y x 11),(ρ如果用0表示+1、1表示-1,则DA DA y x +-=),(ρ,其中A 是相同码元的个数,D 为不同码元的个数。
2、自相关系数自相关系数定义为:∑=+=ni j i i x x x n j 11)(ρ,其中下标的计算按模n 计算。
3、正交编码若码组C y x ∈∀,,(C 为所有编码码组的集合)满足0),(=y x ρ,则称C 为正交编码。
即:正交编码的任意两个码组都是正交的。
例1:已知编码的4个码组如下:)1,1,1,1();1,1,1,1();1,1,1,1();1,1,1,1(4321--=--=--=++++=S S S S试计算1S 的自相关系数、21,S S 的互相关系数。
4、超正交编码若两个码组的互相关系数0<ρ,则称这两个码组互相超正交。
如果一种编码中任何两个码组间均超正交,则称这种编码为超正交编码。
例2:例1中取后三个码组,且去掉第1位构成的编码为超正交编码。
(0,1,1),(1,1,0)(1,0,1) 5、双正交编码由正交编码及其反码便组成双正交编码。
例3:正交编码(1,1,1,1)(1,1,0,0)(1,0,0,1)(1,0,1,0) 反码为(0,0,0,0)(0,0,1,1)(0,1,1,0)(0,1,0,1) 双正交码中任意两个码组间的互相关系数为0或-1。
目录伪随机序列 (2)1 基本原理 (2)1.1 背景 (2)1.2 实现原理 (2)2 实现方式 (3)3 FPGA的实现 (5)3.1 设计思路 (5)3.2 代码实现分析 (5)3.2.1斐波那契方式 (5)3.2.2伽罗瓦方式 (9)4 总结 (12)伪随机序列1 基本原理1.1 背景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在某些情况下,为了实现最有效的通信应采用具有白噪声统计特性的信号;为了实现高可靠的保密通信,也希望利用随机噪声;另外在测试领域,大量的需要使用随机噪声来作为检测系统性能的测试信号。
然而,利用随机噪声的最大困难是它难以重复再生和处理。
伪随机序列的出现为人们解决了这一难题。
伪随机序列具有类似于随机噪声的一些统计特性,同时又便于重复产生和处理,有预先的可确定性和可重复性。
由于它的这些优点,在通信、雷达、导航以及密码学等重要的技术领域中伪随机序列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而在近年来的发展中,它的应用范围远远超出了上述的领域,如计算机系统模拟、数字系统中的误码测试、声学和光学测量、数值式跟踪和测距系统等也都有着广阔的使用。
伪随机序列通常由反馈移位寄存器产生,又可分为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和非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两类。
由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产生出的周期最长的二进制数字序列称为最大长度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即为通常说的m序列,因其理论成熟,实现简单,应用较为广泛。
m序列的特点:(1)每个周期中,“1”码出现2n-1次,“0”码出现2n-1次,即0、1出现概率几乎相等。
(2)序列中连1的数目是n,连0的数目是n-1。
(3)分布无规律,具有与白噪声相似的伪随机特性。
1.2 实现原理在二进制多级移位寄存器中,若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LFSR)有n 阶(即有n级寄存器),则所能产生的最大长度的码序列为2n-1位。
如果数字信号直接取自LFSR(非翻转信号)的输出,那么最长的连0数为n-1。
除了字符串的连0和连1,伪随机序列在一个长度为n的字符串中将包含任何可能的0和1的组合。
伪随机序列的构造及其性质分析伪随机序列的构造及其性质分析随机序列在现代密码学和计算机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伪随机序列(Pseudo-Random Sequence,简称PRBS)是一种通过确定性算法构造出的近似随机序列。
本文将探讨伪随机序列的构造方法,以及分析其性质。
一、伪随机序列的构造方法:1. 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Linear Feedback Shift Register,简称LFSR):LFSR是最常见的构造伪随机序列的方法之一。
它是一个位寄存器,其中的每一个比特都是由寄存器中之前的多个位的线性组合得到的。
通过不同的初始状态和反馈多项式,可以构造出不同长度和周期的伪随机序列。
2. 循环冗余校验码(Cyclic Redundancy Check,简称CRC):在数据传输和存储过程中,CRC常用于错误检查和校正。
CRC算法利用多项式除法的原理,将输入数据与一个预设的除数进行除法运算,生成校验码。
将输入数据与校验码连接起来,就得到了伪随机序列。
二、伪随机序列的性质分析:1. 均匀性:伪随机序列应当具有均匀分布的特性,即每个元素出现的概率相等。
通过统计分析伪随机序列的频率分布,可以验证其均匀性。
2. 独立性:在伪随机序列中,相邻的元素应当是独立的,即前一个元素不能推断出下一个元素的值。
通过计算伪随机序列的自相关函数和互相关函数,可以评估序列中元素的独立性。
3. 周期性:伪随机序列应当具有较长的周期,周期越长,序列的重复性就越低。
通过寻找伪随机序列中的重复模式,并计算出其周期,可以评估序列的周期性。
4. 伪随机性:伪随机序列应当具有足够的伪随机性,即难以被预测。
通过应用统计学方法,如Chi-square检验和Kolmogorov-Smirnov检验,可以验证伪随机序列的随机性。
三、总结:伪随机序列的构造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方法包括LFSR和CRC。
对于生成的伪随机序列,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其均匀性、独立性、周期性和伪随机性来评估其质量和安全性。
《通信信号处理》专题姓名:杨晶超学号:s2*******目录1 伪随机序列的概念2 伪随机序列的相关函数3 m序列• 3.1 m序列的定义• 3.2 m序列的构造• 3.3 m序列的性质• 3.4 m序列的相关性4 M序列5 Gold序列• 5.1 m序列优选对• 5.2 Gold序列的产生方法• 5.3 Gold序列的相关特性6 伪随机序列的应用• 6.1 扩展频谱通信• 6.2 码分多址(CDMA)通信• 6.3 通信加密• 6.4 误码率的测量• 6.5 数字信息序列的扰码与解扰• 6.6 噪声产生器• 6.7 时延测量1 伪随机序列的概念扩频系统的扩频运算是通过伪随机序列来实现的。
从理论上来讲,用纯随机序列来扩展信号的频谱是最理想的,但是接收端必须复制同一个随机序列,由于随机序列的不可复制性,因此在工程中,无法使用纯随机序列,而改为采用伪随机序列。
随机序列通信的基本理论源于香农的编码定理。
香农编码定理指出:只要信息速率R d 小于信道容量C ,则总可以找到某种编码方法,使得在码字相当长的条件下,能够几乎无差错地从高斯白噪声干扰的信号中恢复出原发送的信号。
伪随机序列应当具有类似理想随机序列的性质。
在工程上常用二元{0,1}序列来产生伪随机序列,它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随机序列中的“0”的个数和“1”的个数接近相等;(2)随机序列中长度为1的游程约占游程总数的1/2,长度为2的游程约占游程总数的(1/2)2,长度为3的游程约占游程总数的(1/2)3…… 在同长度的游程中,“0”的游程数和“1”的游程数大致相等;(3)随机序列的自相关函数具有类似白噪声自相关函数的性质。
2 伪随机序列的相关函数(1) 凡自相关函数满足()120111,011,0N i i a N i i j i a j N R j a a j N N -=-+=⎧==⎪⎪=⎨⎪=-≠⎪⎩∑∑ 则为狭义伪随机序列。
(2) 凡自相关函数满足()1201011,011,0N i i aN i i j i a j N R j a a c j N -=-+=⎧==⎪⎪=⎨⎪=<≠⎪⎩∑∑ 则为广义伪随机序列。
伪随机序列与误码检测原理建模与设计
一、伪随机序列的原理
伪随机序列(PRS)是一种预先定义好的序列,它是在固定的硬件运算器(称为伪随机算术器)上按照一定的规则反复计算产生的,用于数据传输、接收身份认证、密码及多媒体网络加密等,是现代信息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经典技术之一
(1)状态码
状态码是伪随机序列产生的基础,它是一个固定的、确定的二进制序列。
若产生长度为n的伪随机序列,状态码的长度也为n。
(2)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
它是状态码的变形,是根据状态码的每一位来选择计算模型,根据计算模型,由上一个序列生成下一个序列。
它具有一定复杂性,即状态码每次改变后,影响下一个状态码的位置和长度。
(3)混淆器复位
混淆器复位是伪随机序列的最主要的特性,它把LFSR的输出作为输入,利用复杂的非线性函数来把LFSR的输出和输入交叉,从而使每次都会有新的序列产生,使序列生成更为随机。
误码检测原理也分三个层次:编码、校验和复位。
(1)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