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课程-有限元共35页
- 格式:ppt
- 大小:3.30 MB
- 文档页数:18
《有限元分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学分:总学时:54讲课学时: 50 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4 适用专业:机械工程开课时间:第1学期授课教师:王建明课程性质:学位课授课形式:双语教学一. 本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有限元分析》是机械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一门学位课。
本课程是计算机辅助分析的理论基础和重要工具。
涉及到《计算机辅助设计》、《材料力学》和《计算机算法语言及程序设计》等基础课程的相关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有限元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建模技术,以便能正确使用商业有限元软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特别是涉及到复杂工程结构的力学分析问题。
二.本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固体力学和结构力学简介;有限元法基础;桁架、梁、刚架、二维固体、板和壳、三维固体的有限元法;建模技术;热传导问题的有限元分析;ANSYS软件的使用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简要了解二维和三维固体以及桁架、梁和板结构的三组基本力学方程,即表示位移-应变关系的几何方程,表示应力-应变关系的本构方程和表示内力-外力关系的平衡方程。
2.了解利用能量法形成有限元离散系统方程的基本原理,即哈密尔顿原理。
掌握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方法及步骤,包括域的离散、位移插值、构造形函数、单元有限元方程的建立、坐标变换、整体有限元方程的组装、整体有限元方程的求解技术。
3.具体深入的了解并掌握桁架结构、梁结构、刚架结构、二维固体、板和壳结构、三维固体的有限元法分析技术,包括他们具体的形函数构造,应变矩阵,局部坐标系和整体坐标系中的单元矩阵。
各种结构的实例研究。
4.了解并掌握建立高质量建模所涉及的各种关键技术。
包括单元类型的选择,单元畸形的限制,不同阶数单元混用时网格的协调性问题,对称性的应用(平面对称、轴对称、旋转对称、重复对称),由多点约束方程形成刚域及应用(模拟偏移、不同自由度单元的连接、网格协调性的施加)等,以及多点约束方程的求解。
5. 了解并掌握利用有限元的加权残值法求解场问题的概念,重点介绍1维和2维热传导问题有限元分析。
有限元复习宝典重点掌握一般问题的描述、模型简化、有限元的基本思想及分析原理、位移法求解基本过程、位移函数构造、单元特性、有限元计算的具体操作(单元刚阵形成、总纲阵组装)、边界条件处理(载荷等效/边界约束施加)、有限元分析的具体操作一.基本概念1. 平面应力/平面应变问题;空间问题/轴对称问题;板壳问题;杆梁问题;温度场;线性问题/非线性问题(材料非线性/几何非线性)等平面应力问题(1) 均匀薄板(2)载荷平行于板面且沿厚度方向均匀分布在六个应力分量中,只需要研究剩下的平行于XOY 平面的三个应力分量,即x y xy yx σσττ=、、 (000z zx xz zy yz σττττ=====,,)。
一般0z σ=,z ε并不一定等于零,但可由x σ及y σ求得,在分析问题时不必考虑。
于是只需要考虑x y xy εεγ、、三个应变分量即可。
平面应变问题(1) 纵向很长,且横截面沿纵向不变。
(2)载荷平行于横截面且沿纵向均匀分布z yz zx εγγ===只剩下三个应变分量x y xy εεγ、、。
也只需要考虑x y xy σστ、、三个应力分量即可 轴对称问题物体的几何形状、约束情况及所受外力都对称于空间的某一根轴轴对称单元的特点(与平面三角形单元的区别):轴对称单元为圆环体,单元与单元间为节圆相连接;节点力与节点载荷是施加于节圆上的均布力;单元边界是一回转面;板壳问题一个方向的尺寸比另外两个方向尺寸小很多,且能承受弯矩的结构称为板壳结构,并把平分板壳结构上下表面的面称为中面。
如果中面是平面或平面组成的折平面,则称为平板;反之,中面为曲面的称为壳。
杆梁问题杆梁结构是指长度远大于其横断面尺寸的构件组成的系统。
在结构力学中常将承受轴力或扭矩的杆件成为杆,而将承受横向力和弯矩的杆件称为梁。
线性问题/非线性问题线性问题:基于小变形假设他,应力与应变,应力与位移,平衡方程都是线性的。
非线性问题:材料非线性(非线性弹性、非线性弹塑性),几何非线性(大变形大应变如金属橡胶,小应变大位移如薄壁结构)空间问题、温度场问题,略2. 不同类型单元的节点自由度的理解和不同单元连接的处理不同单元连接的处理如果两相邻单元在连接处节点重合且节点自由度相同,可直接连接,则此时不同单元的刚度矩阵可类似单一单元分析一样直接组集。
附件4: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小四宋体,右对齐,加粗工程有限元分析Finite Element Analysis In Engineering一、计划总学时:36 学分: 3 开课学期:Ⅱ授课方式:课堂教学考核方式:其他形式(大作业)二、适用专业:机械工程及其相关应用专业三、预修课程:高等数学、CAD三维设计基础、工程力学、材料力学四、教学目的:有限元分析方法是一种现代设计方法。
应用于工程设计中,可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是一种具有重要意义和巨大潜力的先进数字化分析技术。
该课程为机械工程及其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基础选修课。
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会在机械设计中应用有限元分析技术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掌握有限元分析方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使用方法和解题步骤,并能够对轴对称结构、梁结构、桁架结构等变形进行具体的分析,熟悉ANSYS、ABAQUS、LS-DYNA等常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五、大纲内容及学时分配:第1章绪论(2学时)1.1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概念及其适用性1.2 有限元分析的发展概况及工程应用第2章常见有限元分析软件介绍(3学时)2.1 ANSYS介绍2.2 ABAQUS介绍2.3 LS-DYNA介绍2.4 HyperWorks介绍2.5 I-DEAS介绍第3章有限元分析方法的一般步骤(4学时)3.1 物体的离散化及插值函数3.2 平面问题有限元分析方法和程序3.3 边界条件和约束3.4 单元刚度矩阵和总刚度矩阵3.5 静力平衡问题求解第4章ANSYS7.0有限元分析的典型过程(4学时)4.1 前处理4.1.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4.1.2 ANSYS 图元4.1.3 设置工作平面4.1.4 定义单元属性4.1.5 划分网格4.1.6 细划局部网格4.2 加载和求解4.2.1 加载4.2.2 求解4.3 结果后处理第5章静力分析(6学时)5.1 静力分析的基本步骤5.1.1 建立有限元模型5.1.2 施加载荷并求解5.1.3 查看分析结果5.2 梁结构静力分析5.2.1 自重对结构影响的分析5.2.2 均布载荷对结构影响的分析5.2.3 三维梁受集中载荷弯曲的分析5.3 桁架结构静力分析5.3.1 二维桁架分析5.3.2 三维桁架分析5.4 平面应力分析5.4.1 平面应力分析实例5.4.2 通过自定义路径查看分析结果5.4.3 P法分析第6章非线性分析(4学时)6.1 非线性分析简介6.1.1 非线性行为的原因6.1.2 非线性分析的特殊性6.1.3 非线性分析的主要步骤及注意事项6.1.4 非线性分析实例6.2 几何非线性分析6.2.1 几何非线性分析的注意事项6.2.2 几何非线性分析实例6.2.3 屈服分析及实例6.3 材料非线性分析6.3.1 材料塑性理论介绍6.3.2 塑性分析选项6.3.3 材料非线性分析实例6.4 状态非线性分析6.4.1 接触分析类型及其主要分析步骤6.4.2 接触分析实例第7章动力学分析(4学时)7.1 动力学分析简介7.1.1 动力学分析的类型7.1.2 动力学分析建模的注意事项7.2 模态分析7.2.1 模态分析的主要步骤7.2.2 模态分析实例7.3 谐响应分析7.3.1 谐响应的分析方法7.3.2 谐响应分析步骤7.3.3 谐响应分析实例7.4 瞬态分析7.4.1 瞬态动力学分析的分析方法7.4.2 瞬态动力学分析的主要步骤7.4.3 瞬态动力学分析实例第8章APDL及其应用(3学时)8.1 APDL简介8.2 APDL应用实例分析第9章MATLAB语言及应用(4学时)9.1 基础准备及入门9.2 符合计算9.3 数值数组及向量化运算9.4 数值计算9.5 数据和函数可视化9.6 M文件和函数句柄9.7 Simulink仿真第10章ANSYS7.0拓扑优化设计方法(2学时)10.1 拓扑优化设计方法简介10.2 拓扑优化的主要步骤和实例分析六、教材及主要参考书:(一) 理论课教材1、张亚欧,谷志飞,宋勇等. ANSYS7.0有限元分析实用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张志涌,杨祖樱.MATLAB教程,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二) 主要参考书1、李亚智.有限元法基础与程序设计.科学出版社,2004.2、李黎明.Ansys有限元分析实用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3、曾攀. 有限元分析及应用.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4、周昌玉,贺小华.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方法及工程应用研究.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5、曹戈,赵阳. MTALAB实用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6、朱衡君,肖燕彩,邱成. MA TLAB语言及实践教程,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七、任课老师:杨志贤,申祥八、大纲撰写人:杨志贤,申祥填表说明:1.开课学期请填写Ⅰ或Ⅱ2.授课方式: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与研讨、研讨、其他形式,其他形式请注明3.考核方式:笔试(开卷、闭卷),论文报告,其他形式,其他形式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