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项背部肩胛区解剖汇总
- 格式:ppt
- 大小:2.04 MB
- 文档页数:11
肩颈部解剖知识点总结肩颈部是人体上半身的重要部位,它包括肩部和颈部两个部分。
肩部是连接上肢和躯干的重要部位,其主要是由肩胛骨、锁骨和上肢骨组成的。
而颈部是连接头部和躯干的部位,它包括颈椎、颈部肌肉和颈部血管等结构。
下面将分别对肩部和颈部的解剖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肩部解剖知识点1. 肩胛骨肩胛骨是肩部的主要骨骼结构,它位于躯干的背侧。
肩胛骨由三个部分组成,包括甲状骨、锁骨和肱骨,它与上肢骨形成了肩关节。
肩胛骨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肩部的稳定性和活动度。
2. 锁骨锁骨是连接肩胛骨和胸骨的骨骼结构,它是人体上唯一横向的长骨。
锁骨的主要功能是支撑和固定肩部的位置,它还可以保护重要的血管和神经。
3. 肱骨肱骨是上肢骨的主要骨骼结构,它位于上肢的外侧。
肱骨主要通过肩胛骨与胸骨和锁骨相连,形成了肩部的结构。
4. 肌肉肩部的肌肉主要包括三角肌、菱形肌和肱三头肌等。
这些肌肉主要负责肩部的运动和稳定性。
5. 血管和神经肩部的血管和神经主要包括锁骨下动脉、肩胛上动脉和肩胛神经等。
这些血管和神经为肩部提供了充足的血液供应和神经信息传递。
二、颈部解剖知识点1. 颈椎颈椎是连接头部和躯干的重要骨骼结构,它是由七块颈椎组成的。
颈椎的主要功能是支撑和保护头部以及提供头部的活动度。
2. 颈部肌肉颈部的肌肉主要包括斜角肌、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等。
这些肌肉主要负责头部的旋转和活动。
3. 颈部血管颈部的主要血管包括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等。
这些血管为头部和颈部提供了充足的血液供应。
4. 颈部神经颈部的主要神经包括颈丛神经、副交感神经和副神经等。
这些神经为头部和颈部提供了丰富的神经信息传递。
总结: 肩颈部是人体上半身重要的部位,其结构复杂多样,包括肩部和颈部两个部分。
肩部主要由肩胛骨、锁骨和上肢骨组成,而颈部主要由颈椎、颈部肌肉和颈部血管等结构组成。
对肩颈部的解剖知识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有助于临床医生准确诊断和治疗与肩颈部相关的疾病。
希望上述对肩颈部解剖知识点的总结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人体解剖学》 > 第五章上肢第三节项背部浅层、肩胛区和三角肌区项部上方以上项线与头部分界;前方以斜方肌前缘与颈部分界;腰背部外侧缘为腋后线的延线;第12肋为腰部与背部的分界。
本区重要的体表标志有枕外隆突,第6颈椎以下各椎骨的棘突,以及其它常用作定位的标志;在直立两上肢垂于体侧时,两侧肩胛冈内侧端连线,通过第三胸椎棘突;两侧肩胛下角连线,横过第7胸椎棘突;两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经过第4腰椎棘突。
一、皮肤和浅筋膜项背部皮肤较厚,浅筋膜致密,并有纤维束与深筋膜相连。
腰部的浅筋膜可以分为两层,其间有丰富的脂肪组织。
项部的皮神经主要由枕大神经和第三枕神经分布。
枕大神经greateroccipital nerve 是第二项神经后支的皮支,较粗大,在上项线高度穿斜方肌及深筋膜浅出,分支分布于枕部皮肤,第三枕神经thirdoccipital nerve是第三颈神经后支的皮支,分布于项部和枕外隆凸附近的皮肤。
背部的皮神经为胸神经后支的皮支,上半部者在靠近正中线的两侧穿出斜方肌至皮下,下半部者则距正中线约4~5厘米处穿出(图5-7)。
图5-7 背部浅层结构腰部的皮神经来自第1~3腰神经后支,它们从骶棘肌外侧缘穿出深筋膜,除分支布于腰部外,主支越过髂嵴,分布臂上部皮肤,叫做臂上皮神经(已见于臂部解剖)。
与上述皮神经伴行尚有细小的动脉支,它们是肋间动脉和腰动脉的分支。
二、深筋膜1.项部深筋膜项部深筋膜包绕项部的浅层肌和深层肌,与颈部深筋膜相续。
2.腰背部深筋膜腰背部深筋膜叫胸腰筋膜thoracolumbar fascia,可分为三层。
浅层最厚,位于骶棘肌的表面,背阔肌和下后锯肌的深面,向上与项部深筋膜相续,向下附于髂嵴和骶骨背面;中层位于骶棘肌深面,即骶棘肌与腰方肌之间,在骶棘肌外侧缘处,与浅层愈合,共同形成包绕骶棘肌的筋膜鞘,同时为背阔肌和腹内斜肌、腹横肌腱提供了广阔的起点;深层较薄弱,复于腰方肌的前面,叫做腰方肌筋膜,属于腹内筋膜的一部分。
背部浅层解剖报告背部是人体的重要部位之一,由于其复杂的结构和功能,对其解剖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本文将按照步骤逐渐深入,介绍背部浅层解剖的相关知识。
第一步:背部的整体结构背部位于人体的后方,从颈部到骶部。
它由肩胛骨、肩峰、脊柱以及肌肉组织等组成。
其中,肩胛骨位于背部上部,负责连接上肢和躯干;肩峰则位于背部中部,起到支撑和保护内脏的作用;脊柱是背部最重要的结构之一,由一系列的椎骨组成,起到支撑和保护脊髓的作用。
第二步:脊柱的解剖脊柱是背部最重要的部位,它由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组成。
每个椎骨都有特定的形状和功能,它们之间通过椎间盘连接,并由椎旁韧带和椎间韧带固定。
脊柱的主要功能是支撑身体重量、保护脊髓和神经根以及提供运动的灵活性。
第三步:背肌的解剖背肌是背部最重要的肌肉组织,它包括大范围的肌肉和筋膜。
背肌可分为上背肌和下背肌两部分。
上背肌包括斜方肌、菱形肌和菱形肌等,它们的主要功能是控制肩胛骨的运动。
下背肌包括胸腰肌和腰方肌等,它们的主要功能是支撑和稳定脊柱。
第四步:背部浅层的神经和血管背部浅层的神经主要包括脊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脊神经位于脊柱两侧,它们通过脊神经节与脊髓相连,负责传递运动和感觉的信号。
副交感神经位于脊神经节旁,主要控制内脏器官的功能。
背部浅层的血管主要包括静脉和动脉,它们负责为背部提供血液供应。
第五步:背部的常见疾病和损伤背部作为人体的重要部位,容易受到各种疾病和损伤的影响。
常见的背部疾病包括背痛、脊柱侧凸和颈椎病等。
此外,背部还容易受到外伤的影响,如扭伤、肌肉拉伤和骨折等。
总结:背部是人体重要的解剖部位之一,它复杂的结构和功能使其对于医学研究至关重要。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到背部的整体结构、脊柱的解剖、背肌的组成、背部浅层的神经和血管以及常见的疾病和损伤。
对于医学专业人员和对解剖学感兴趣的人来说,深入了解背部浅层解剖的知识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希望本文能够为读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彩⾊⽴体】项背部解剖汇总项背部浅层、肩胛区和三⾓肌区项部上⽅以上项线与头部分界;前⽅以斜⽅肌前缘与颈部分界;腰背部外侧缘为腋后线的延线;第12肋为腰部与背部的分界。
本区重要的体表标志有枕外隆突,第6颈椎以下各椎⾻的棘突,以及其它常⽤作定位的标志;在直⽴两上肢垂于体侧时,两侧肩胛冈内侧端连线,通过第三胸椎棘突;两侧肩胛下⾓连线,横过第7胸椎棘突;两侧髂嵴最⾼点的连线,经过第4腰椎棘突。
⼀、⽪肤和浅筋膜项背部⽪肤较厚,浅筋膜致密,并有纤维束与深筋膜相连。
腰部的浅筋膜可以分为两层,其间有丰富的脂肪组织。
项部的⽪神经主要由枕⼤神经和第三枕神经分布。
枕⼤神经greateroccipital nerve 是第⼆项神经后⽀的⽪⽀,较粗⼤,在上项线⾼度穿斜⽅肌及深筋膜浅出,分⽀分布于枕部⽪肤,第三枕神经thirdoccipital nerve是第三颈神经后⽀的⽪⽀,分布于项部和枕外隆凸附近的⽪肤。
背部的⽪神经为胸神经后⽀的⽪⽀,上半部者在靠近正中线的两侧穿出斜⽅肌⾄⽪下,下半部者则距正中线约4~5厘⽶处穿出(图5-7)。
图5-7 背部浅层结构腰部的⽪神经来⾃第1~3腰神经后⽀,它们从骶棘肌外侧缘穿出深筋膜,除分⽀布于腰部外,主⽀越过髂嵴,分布臂上部⽪肤,叫做臂上⽪神经(已见于臂部解剖)。
与上述⽪神经伴⾏尚有细⼩的动脉⽀,它们是肋间动脉和腰动脉的分⽀。
⼆、深筋膜1.项部深筋膜项部深筋膜包绕项部的浅层肌和深层肌,与颈部深筋膜相续。
2.腰背部深筋膜腰背部深筋膜叫胸腰筋膜thoracolumbar fascia,可分为三层。
浅层最厚,位于骶棘肌的表⾯,背阔肌和下后锯肌的深⾯,向上与项部深筋膜相续,向下附于髂嵴和骶⾻背⾯;中层位于骶棘肌深⾯,即骶棘肌与腰⽅肌之间,在骶棘肌外侧缘处,与浅层愈合,共同形成包绕骶棘肌的筋膜鞘,同时为背阔肌和腹内斜肌、腹横肌腱提供了⼴阔的起点;深层较薄弱,复于腰⽅肌的前⾯,叫做腰⽅肌筋膜,属于腹内筋膜的⼀部分。
项背部浅层、肩胛区和三角肌区(项部上方以上项线与头部分界;前方以斜方肌前缘与颈部分界;腰背部外侧缘为腋后线的延线;第12肋为腰部与背部的分界。
本区重要的体表标志有枕外隆突,第6颈椎以下各椎骨的棘突,以及其它常用作定位的标志;在直立两上肢垂于体侧时,两侧肩胛冈内侧端连线,通过第三胸椎棘突;两侧肩胛下角连线,横过第7胸椎棘突;两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经过第4腰椎棘突。
一、皮肤和浅筋膜项背部皮肤较厚,浅筋膜致密,并有纤维束与深筋膜相连。
腰部的浅筋膜可以分为两层,其间有丰富的脂肪组织。
项部的皮神经主要由枕大神经和第三枕神经分布。
枕大神经greateroccipital nerve 是第二项神经后支的皮支,较粗大,在上项线高度穿斜方肌及深筋膜浅出,分支分布于枕部皮肤,第三枕神经thirdoccipital nerve是第三颈神经后支的皮支,分布于项部和枕外隆凸附近的皮肤。
背部的皮神经为胸神经后支的皮支,上半部者在靠近正中线的两侧穿出斜方肌至皮下,下半部者则距正中线约4~5厘米处穿出(图5-7)。
图5-7 背部浅层结构腰部的皮神经来自第1~3腰神经后支,它们从骶棘肌外侧缘穿出深筋膜,除分支布于腰部外,主支越过髂嵴,分布臂上部皮肤,叫做臂上皮神经(已见于臂部解剖)。
与上述皮神经伴行尚有细小的动脉支,它们是肋间动脉和腰动脉的分支。
二、深筋膜1.项部深筋膜项部深筋膜包绕项部的浅层肌和深层肌,与颈部深筋膜相续。
2.腰背部深筋膜腰背部深筋膜叫胸腰筋膜thoracolumbar fascia,可分为三层。
浅层最厚,位于骶棘肌的表面,背阔肌和下后锯肌的深面,向上与项部深筋膜相续,向下附于髂嵴和骶骨背面;中层位于骶棘肌深面,即骶棘肌与腰方肌之间,在骶棘肌外侧缘处,与浅层愈合,共同形成包绕骶棘肌的筋膜鞘,同时为背阔肌和腹内斜肌、腹横肌腱提供了广阔的起点;深层较薄弱,复于腰方肌的前面,叫做腰方肌筋膜,属于腹内筋膜的一部分。
三、项背部肌项背部肌可分为三类:一类为背部上肢肌,起于项背部,止于上肢带骨或肱骨,参与上肢的运动,当上肢固定时,则可运动躯干;另一类为背部肋骨肌,起于背部,止于肋骨,参与呼吸运动;第三类为项背部固有肌。
*肩部和胸部肌肉解剖(视频文字)胸部前面浅层观【胸骨】:位于胸壁前部正中的一块扁骨,其外侧缘有肋骨连结并与其形成胸前壁,其上部为胸骨柄,并能在体表触及。
其前表面有胸肌附着。
【胸锁乳突肌】:位于颈部皮肌深面的一块颈肌。
起自颞骨乳突和枕骨,下行分为两股肌束:一束止于胸骨柄,另一束止于锁骨。
该肌能够屈颈并使头向一侧旋转。
胸锁乳突肌受副神经(XI)和第2、3颈神经前支支配,由甲状腺上动脉和枕后动脉供血。
【气管】:由一系列软骨环相互重叠形成的一个连续性管道,与喉相续。
下行垂直穿过颈部中央,最终分为左、右支气管进入肺部。
其使得空气能进(吸)出(呼)肺部。
【斜方肌】:覆盖项部和背部大部分肌肉的一块极其宽大的三角形肌肉。
起自枕骨上项线、项韧带、第7颈椎和12个胸椎的棘突,止于肩部的肩胛冈、肩峰、锁骨。
该肌可以上提、向内移动和上下旋转肩胛骨。
斜方肌受副神经和颈神经支配,由颈横动脉供血。
【锁骨】:扁平的长骨,与胸骨和肩胛骨相关节,是颈、胸部多块肌肉以及肩部三角肌的附着点。
【背阔肌】:分布于背下部的一块宽大的扁肌。
中部起于腰椎和第12胸椎的棘突,下部起于骶骨和髂嵴,上部起于下位3〜4对肋骨。
该肌向上走向腋窝,以一个扁腱止于肱骨小结节嵴。
当臂上举时,该肌的收缩能使肱骨下降,同时内旋,也能使肩胛骨向下方转动。
接受第5颈神经的分支胸背神经支配,腰动脉和肩胛下动脉供血。
【前锯肌】:位于胸外侧壁的扁肌。
由一系列肌束起于第1-9肋骨的外面和上缘,止于肩胛骨的脊柱缘,形成胸腔的侧壁。
前锯肌收缩时能牵肩胛骨脊椎缘向前,并上提肩部。
另外,它还能上提肋骨、扩大胸腔而帮助吸气,并能转动肩胛骨。
前据肌接受胸长神经支配,乳房外动脉和肩胛前、后动脉供血。
【腹直肌銷】覆盖腹直肌的一层腱膜,两内侧缘相结合形成腹白线。
向外侧延续为腹外侧肌群腱膜。
其上下部均有腹直肌的附着点。
【腹白线】:连接覆盖腹壁浅表肌肉腱鞘的腱性膜,为前腹壁连接胸骨剑突和耻骨的垂直正中线。
不得不学的解剖——肩胛骨肌动学“脖子又发紧了,肩膀好沉呀!”长期坐在办公室的你,是不是每天下午,颈肩疼就跟定时了一般,按时来报到。
大家也许还不知道,我们身体的肩胛骨,也就是老百姓口中的琵琶骨,其实就是颈椎的“保护伞”。
每天锻炼肩胛骨,也许能收到不错的效果。
肩胛骨位于胸廓背部,在第2至第7肋骨的高度,为一大的三角形扁平骨。
肩胛骨的前面为肩胛下窝,是一大而浅的窝。
后面有一横行的骨嵴,称肩胛冈,冈上、下的浅窝,分别称为冈上窝和冈下窝。
肩胛冈的外侧扁平,称肩峰。
外侧角肥厚,有梨形关节面,称关节盂。
上角和下角位于内侧缘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平对第2肋和第7肋,可作为计数肋的标志。
内侧缘长而薄,对向脊柱。
外侧缘肥厚,对向腋窝。
上缘最短,在靠近外侧角处,有一弯向前外方的指状突起,称喙突,左右各一,略作三角形。
肩胛骨、锁骨和肱骨构成肩关节。
展开剩余82%肩胛骨附近的肌肉依肩胛骨的运动形式,分为使肩胛骨前伸、后缩、上提、下降、上回旋、下回旋等六个肌群。
使肩胛骨上提的作用肌包括斜方肌上部肌束、小菱形肌、大菱形肌和肩胛提肌。
近固定收缩,各肌的拉力线方向斜向上,其向上的分力可使肩胛骨上提。
斜方肌位于:颈部和背上部皮下,为三角形阔肌,两侧相合成斜方形。
结构:肌束呈放射状排列,可分为3部分,上部肌束斜向外下方,中部肌束平行向外,下部肌束斜向外上方。
起点:上项线、枕外隆凸、项韧带、第7颈椎和全部胸椎的棘突。
止点:上、中、下3部肌束分别止于锁骨外侧1/3部分、肩峰和肩胛冈。
功能:近固定收缩时,上部肌束使肩胛骨上提、上回旋和后缩,当上肢带负重时可以防止上肢带下沉;中部肌束使肩胛骨后缩并贴紧背部;下部肌束使肩胛骨下降、上回旋及后缩。
整块肌肉收缩使肩胛骨后缩、上回旋。
远固定收缩时,一侧斜方肌收缩使颈向同侧屈、头转向对侧;两侧斜方肌同时收缩,使脊柱颈、胸部伸直。
菱形肌位于:斜方肌中部深层,上部胸椎两侧,为菱形扁肌。
结构:肌束从内上向外下斜行,可分为上部的小菱形肌和下部的大菱形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