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工艺ppt
- 格式:ppt
- 大小:3.44 MB
- 文档页数:7
CRTS 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精调作业1 精调作业流程1.1 CRTS 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精调作业流程图如图1.1。
图1.1 CRTS 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精调作业流程图2 底座(支承层)混凝土边模精确定位及外形检测2.1底座(支承层)混凝土边模精确定位应符合规定。
2.2混凝土支承层外形尺寸检测应符合表2.2的规定。
表2.2混凝土支承层外形尺寸允许偏差3 标准轨排组装检测及粗调定位3.1 轨排组装流程如图3.1。
图3. 1 轨排组装流程图3.2轨排组装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 用墨线在底座板上弹出轨排组纵、横向位置;2 双块式轨枕布枕允许偏差为±5mm;3 用钢尺丈量每两组轨排之间的纵向间距,在底座两边确定轨排的横向位置,如图3.2;图3.2 出轨排组位置示意图4 安装扣件及工具轨并检查外观质量。
5 轨排组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2规定。
表3.2 轨排组装允许偏差3.3轨排粗调定位流程如图3.3。
图3.3 轨排粗调定位流程图3.4轨排粗调定位设备见表3.4。
表3.4轨排粗调定位设备表3.5轨排粗调定位测量与调整应遵循以下步骤:1 粗调设备支撑轨排;2 通过CPⅢ测量轨排;3 计算获得轨排调整量;4 按调整量调整轨排;5 轨排粗调到位后,安装螺杆固定轨排;6 螺杆支撑器安装的间距以2个轨枕距离为宜,每组轨排的端头应单独用螺杆支撑器加密;7安装轨排侧向固定装置。
3.6轨排粗调定位允许偏差差应符合表3.6的规定。
表3.6粗调定位允许偏差4 轨排精调作业4.1 轨排精调作业流程如图4.1。
图4.1 轨排精调作业流程图4.2轨排精调设备见表4.2。
表4.2轨排精调设备表4.3 轨排精调作业应遵循以下步骤:1将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置于待调轨道上,启动测量程序;2用程序控制的全站仪测量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上的棱镜,计算和显示轨道调整量;在每个螺杆支撑点进行平面位置和高程的调整;4 重复步骤2和3,直至满足轨道几何状态静态检测精度及允许偏差的要求;5 锁定侧向支撑装置,固定轨排。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双梁型轨排框架法施工工艺工法1 前言1.1 工艺工法概况CRTS 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一般采用简易轨排法、双梁型轨排框架法、单梁型轨排框架法。
其中,双梁型轨排框架法是采用型钢横向双梁将两根标准工具轨连接成一个框架整体,采用支撑在钢轨上的螺杆支腿进行高程调整,撑拉体系进行水平调整,精调后浇筑混凝土,形成无砟轨道整体道床。
1.2 工艺原理采用人工散枕、龙门吊配合框架安装形成轨排,利用轨排上的高程螺杆调节器和轨向锁定装置调整轨排的高程和水平,然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形成整体道床。
2 工艺工法特点1 刚性控制轨距和轨底坡。
2 直线地段高程和水平易调整。
3 适用范围适用于CRTS 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CRTS Ⅱ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可参照施工。
4 主要标准《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4-2010)《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 241)《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客运专线250Km/h和350Km/h钢轨检验及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 402)《客运专线铁路双块式无砟轨道双块式混凝土轨枕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74号)5 施工方法测设轨道中心线以及轨枕边线,铺设底层钢筋,人工散枕, 利用龙门吊将双梁轨排框架铺设到轨枕上,每榀框架之间采用鱼尾板连接,形成整体,轨排粗调定位,绑扎安装上层钢筋,焊接综合接地钢筋和套筒并测试,安装模板及支撑体系,轨道精调合格后覆盖轨枕、扣件、工具轨的保护套。
验收合格后浇筑混凝土。
6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6.1 施工工艺流程图施工工艺流程见图6.1-1。
6.2 操作要点6.2.1 施工准备1沉降观测、梁体收缩徐变观测、CPⅢ控制网评估通过。
2桥梁段底座板与道床板间隔离层及弹性垫板安装完成,监理验收合格。
3双梁型轨排框架、双块式轨枕、扣件等施工材料进场且检验合格。
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精调作业1精调作业流程1.1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精调作业流程图如图1.1。
图1.1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精调作业流程图2底座(支承层)混凝土边模精确定位及外形检测2.1底座(支承层)混凝土边模精确定位应符合规定。
2.2混凝土支承层外形尺寸检测应符合表2.2的规定。
表2.2混凝土支承层外形尺寸允许偏差3标准轨排组装检测及粗调定位3.1轨排组装流程如图3.1。
图3.1轨排组装流程图3.2轨排组装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用墨线在底座板上弹出轨排组纵、横向位置;2双块式轨枕布枕允许偏差为±5mm;3用钢尺丈量每两组轨排之间的纵向间距,在底座两边确定轨排的横向位置,如图3.2;图3.2出轨排组位置示意图4安装扣件及工具轨并检查外观质量。
5轨排组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2规定。
表3.2轨排组装允许偏差3.3轨排粗调定位流程如图3.3。
图3.3轨排粗调定位流程图3.4轨排粗调定位设备见表3.4。
表3.4轨排粗调定位设备表3.5轨排粗调定位测量与调整应遵循以下步骤:1粗调设备支撑轨排;2通过CPⅢ测量轨排;3计算获得轨排调整量;4按调整量调整轨排;5轨排粗调到位后,安装螺杆固定轨排;6螺杆支撑器安装的间距以2个轨枕距离为宜,每组轨排的端头应单独用螺杆支撑器加密;7安装轨排侧向固定装置。
3.6轨排粗调定位允许偏差差应符合表3.6的规定。
表3.6粗调定位允许偏差4轨排精调作业4.1轨排精调作业流程如图4.1。
图4.1轨排精调作业流程图4.2轨排精调设备见表4.2。
表4.2轨排精调设备表4.3轨排精调作业应遵循以下步骤:1将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置于待调轨道上,启动测量程序;2用程序控制的全站仪测量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上的棱镜,计算和显示轨道调整量;在每个螺杆支撑点进行平面位置和高程的调整;4重复步骤2和3,直至满足轨道几何状态静态检测精度及允许偏差的要求;5锁定侧向支撑装置,固定轨排。
CRTS 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工法CRTS 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工法一、前言CRTS 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是一种新型的轨道施工技术,通过在铺轨现场进行轨枕联合装载和铺设连续长轨,实现高速铁路轨道的快速施工。
本文将详细介绍CRTS 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1.快速施工:该工法采用机械化铺设技术,施工速度快,可以达到每天数公里的铺轨速度。
2.质量可控:通过精确计算和严格控制,确保铺轨和联接质量,以保证轨道的安全和舒适。
3.无砟施工:无需传统的石质或混凝土轨道基底,减少工程施工周期,降低施工成本。
4.弹性调整:通过轨枕的弹性连接和轨枕基座的设计,可以对轨道进行调整,适应各种复杂的地质条件。
5.环保节能:节约了大量的天然材料和能源,减少了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三、适应范围CRTS 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工法适用于新建和改建的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尤其适用于在土石方工程后期进行的铁路基础建设。
四、工艺原理CRTS 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工法的核心原理是将特殊设计的轨枕通过机械装载方式固定在轨枕基座上,然后在轨枕之间铺设连续长轨并进行焊接。
其中,轨枕基座能够对轨道进行弹性调整,以适应地质条件的变化。
五、施工工艺1.准备工作:包括土方工程、基底处理、轨枕基座安装等。
2.连续长轨敷设:使用特殊设备将长轨从一侧推进至另一侧,并与轨枕连接。
3.焊接:对相邻的长轨进行场焊接,确保整个轨道的均匀性和连接强度。
4.终验、修正和收紧:对轨枕进行终验,修正和收紧轨道,确保轨道的平直度和几何要求。
六、劳动组织该工法采用机械化施工技术,需要具备相应的机械操作和维修人员,以及工地组织和管理人员。
七、机具设备主要包括轨枕联合装载机、连续长轨敷设机、轨道焊接机、轨道终验仪等。
八、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每个环节的质量,包括轨枕基座的安装质量、焊接质量、轨道的平直度和几何要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