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与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107.00 KB
- 文档页数:6
目录一、编制依据、编制目的 (2)1.1编制依据 (2)1.2编制目的 (2)二、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2)2.1 桥梁底座概述 (2)2.2 桥梁底座施工工艺 (3)2.3 桥梁底座施工方法 (3)2.4 施工作业标准 (5)三、人员配置 (9)四、底座主要施工设备配置 (10)五、施工安全与劳动保护 (10)5.1 一般规定 (10)5.2 各工序作业注意事项 (11)CRTS I 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桥梁底座施工作业指导书一、编制依据、编制目的1.1编制依据1、《桥上双块式无砟轨道设计图》;2、《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一收标准》(TB10754-2010);3、《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5、《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4-2010 )1.2编制目的明确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桥梁底座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和规范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桥梁底座施工。
二、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2.1 桥梁底座概述桥梁地段道床板支承结构为底座板,底座板直接浇筑在桥面混凝土上,并用连接钢筋与桥面混凝土间采用预埋套筒连接,当连接钢筋无法拧入预埋套筒时,需依据设计要求进行植筋处理,混凝土强度等级设计为C40。
结构宽度为2800mm,长度分6400mm、5750mm、6075mm、6825mm 四种类型,底座板顶面设置4mm厚的聚丙烯土工布,每块底座板底座设置2个限位凹槽,顶面尺寸为1000mm ×700mm,底面尺寸为978×678mm,凹槽侧面铺设8mm厚的弹性垫板,弹性垫板四周使用泡沫板填平,并使用胶带粘贴牢固。
32m梁上底座板由2块6400mm、1块5750mm、2块6825mm组成,24m梁上底座板由1块6400mm、2块6075mm组成,1块5750mm组成。
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精调测量施工工法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精调测量施工工法一、前言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精调测量施工工法是一种在铁路铺设无砟轨道时的高精度施工工法。
通过对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采取的技术措施进行分析和解释,本文旨在让读者了解该工法的理论依据和实际应用。
二、工法特点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精调测量施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 高精度:采用先进的测量技术,可实现毫米级的轨道位置控制,保证了轨道的平整度和几何稳定性。
2. 快速施工:采用机械化作业,配合高精度仪器设备和现代化施工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轨道的铺设和调整。
3. 环保节能:无砟轨道减少了使用传统的道砟,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同时降低了工程的能耗和运维成本。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和轻轨等各类铁路线路的无砟轨道施工和调整。
四、工艺原理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精调测量施工工法的工艺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铺轨准备:测量轨道基线和参考点,确定施工的起点和终点。
清理施工段道床,喷涂钢轨相对位置标记。
2. 定位施工:使用高精度全站仪和激光系统,测量轨道的位置和高程,通过调整扳道器和螺栓实现轨道的位置校正。
3. 对齐调整:采用现代化调整设备,调整轨道的对中和水平度,保证轨道的几何稳定性。
4. 精度测量:使用高精度测量仪器对轨道的位置、高程和水平度进行检测和校正,确保满足设计要求。
5. 固定固定:施工完成后,使用紧固装置固定轨道,提高轨道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五、施工工艺1. 铺轨准备:测量轨道基线和参考点,清理道床,喷涂标记。
2. 定位施工:使用全站仪和激光系统测量轨道位置和高程,进行调整。
3. 对齐调整:使用调整设备进行对齐和水平度调整。
4. 精度测量:使用高精度测量仪器对轨道进行检测和校正。
5. 固定固定:使用紧固装置固定轨道。
六、劳动组织施工过程中需要合理组织施工人员,包括测量人员、调整人员、机械操作人员和安全监督人员等,确保施工过程的协调和高效进行。
CRTS 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排法施工工法CRTS 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排法施工工法一、前言现代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为了提高运行速度和安全性,无砟轨道轨排法成为一种主流的施工工法。
CRTS 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排法是其中一种常用的工法,本文将对该工法进行详细介绍。
二、工法特点CRTS 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排法是一种采用预制轨排的施工工法。
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工法简单直观,易于操作和施工。
2. 施工速度快,能够大幅缩短工程周期。
3. 满足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要求,能够提供平稳的行车条件。
4. 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和客流量。
5. 施工质量高,能够确保轨道线性度和平整度。
三、适应范围CRTS 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排法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高速铁路等要求较高的铁路项目。
同时,它也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包括软土、淤泥、砂土和岩石等。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主要通过预制轨排,将轨道的底床和轨枕分离,采用可拆卸的夹具将轨排固定在底床上,然后将轨板安装在轨排上。
这样,轨道就能够达到平整度和线性度的要求。
工程实际中,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的技术措施包括: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合理选择施工机械和工具,加强施工质量控制等。
五、施工工艺 1. 基础处理:对基础进行清理和加固处理。
2. 底垫施工:将混凝土底垫铺设在基础上,并保护好底垫面。
3. 轨道底床铺设:将预制的轨道底床组合安装在底垫上,并使用夹具固定。
4. 轨排安装:使用夹具将轨排固定在底床上,并进行调整和校正,以保证轨道的平整度和线性度。
5. 轨板安装:将预制的轨道板安装在轨排上,并进行校正和固定。
6. 铺设轨道板:安装轨道板,保证轨道连接的牢固和平整。
7.轨道调整:进行轨道调整和校正,确保轨道的平整和线性度。
8. 固定和固定:最后进行轨道的固定和调整。
六、劳动组织根据具体工程的规模和要求,合理调配施工人员和设备,确保施工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七、机具设备CRTS 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排法所需的机具设备包括:轨道底床组合机、轨道板安装机、调整机、固定机等。
CRTS 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轨排框架法施工作业指导书一、工法特点采用轨排框架将工具轨、轨枕、扣件系统连接成整体,能有效的控制轨排的稳定性、可靠度,利用框架自带的高程调节螺杆和轨向调节螺杆来调整轨道的几何形态,易于调节且精度较高。
(1)轨排框架集成化程度高,通过制定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标准,过程控制容易,实现了“提高一级精度控制”的目标。
(2)可以使用高效率的粗调测量系统进行轨排框架粗调,然后用轨检小车测量工艺进行精调和复测,提高了施工过程中轨道调整速度和控制精度。
(3)将轨排框架做为工具用于现场组装轨排,集成化性能好;排架及其支撑系统使轨距、中线、水平、轨面高低、三角坑均可精确控制;轨排组装、吊运、定位机械化,混凝土运输灌注等全作业过程为平行流水式,施工程序容易掌握、各工序衔接紧凑有序,环境污染小,安全性好,利于工序质量控制和现场施工管理使用范。
(4)通过对框架轨向锁定器的改进,使其支撑在支撑层或者底座上,把以前仅运用于隧道中的框架法,运用于路基及桥梁中。
二、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适合于高精度的无砟轨道铺设,尤其是连续长段落路基、桥梁的无砟轨道施工。
三、工艺原理1、根据偏差逐步消除的原则,轨排框架调整分为准确就位、粗调和精调三个工步;准确就位目的是减少粗调工作量、提高整体施工效率和减少排架的变形;粗调目的是使轨道分级逐步接近设计位置,精调目的是使轨道结构达到精确的三维定位、整体趋于均匀和平顺。
2、轨道排架主要部件有:托梁、工具轨(60Kg/m钢轨线上一级轨)、楔形夹板、中心标、螺柱支腿和轨向锁定器等。
螺柱支腿进行轨道排架的高低、水平的调整;轨向锁定器进行轨道排架的横向调整和固定。
配属专用制式吊具的龙门吊吊铺排架,粗调测量系统控制粗调、轨道检测小车控制精调和固定轨道,泵送混凝土入模,道床板施工采取多次抹面收光、分阶段养护等综合措施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减少表面裂纹。
四、施工工艺本工程中采用的单梁轨排框架长度为6.45米,根据双线的特点,配属2台双线龙门吊,轨排直接在施工作业面进行组装;首先委托有资质和经验的工厂按照精度要求制作单梁轨排框架;轨排进场时需对其进行检验、编号,并按工装设备进行全过程管理。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铁路隧道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作业指导书一、编制依据及原则1、新建铁路《隧道内双块式无砟轨道设计图》(**施(轨)-02);2、《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3、《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4、《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24-2003);5、《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6-2007);6、《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7、《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函[2007]85号);9、《铁路隧道无砟轨道施工组织设计》。
二、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新建铁路***标段隧道进口段CRTS I 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施工。
三、主要设计技术标准及参数1、CRTSI 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由钢轨、扣件、双块式轨枕、道床板组成,结构高度为515mm,如图1所示。
2、施工工具轨采用60kg/m的新轨,其质量符合《250km/h客运专线60kg/m 钢轨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函[2005]298号)及《客运专线和350km/h钢轨检验及验收暂行标准》(铁科技[2005]402号)的要求。
3、轨枕采用SK-2型双块式轨枕(图号《通线[2008] 2251-I》),配套采用WJ-8A型扣件。
过渡段轨枕采用《通线[2008] 2201》,基本轨采用WJ-7A型扣件,铺助轨扣件采用研线0607,轨枕间距为650mm。
图1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隧道断面图4、扣件系统应符合《客运专线扣件系统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函[2006]248号)的规定。
5、隧道内道床混凝土连续浇筑在隧道仰拱回填层或混凝土底板上,混凝土等级为C40,直线地段结构尺寸为:宽度2800mm,厚度260mm。
隧道内若有结缝,道床板应在结构缝处断开。
TA1-3铁路III类施工方案报审表编号:标段名称施工单位施工方案名称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专项施工方案我单位已根据要求编制完成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专项施工方案,并经我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予以审查。
附: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单位(章)负责人日期监理分站审核意见:监理分站(章)监理组长日期监理站审批意见:监理站(章)总监理工程师日期注:本表一式4份,施工单位2份,公司、监理各1份。
新建铁路客运专线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复核:审核:铁路客专项目经理部二○一年月目录1、编制依据 (1)2、适用范围 (2)3、工程概况 (2)4、施工资源配置 (3)4.1主要施工人员配置 (3)4.2主要机械配置 (3)4.3施工技术培训 (4)5、施工进度计划 (5)6、工程运输组织 (5)7、施工工艺 (6)7.1 基本工艺流程 (6)7.2 支承层施工 (7)7.3 端梁施工 (10)7.4 桥上混凝土底座施工 (11)7.5 混凝土道床板施工 (16)7.6 路桥、路隧无砟轨道过渡段施工 (27)8、质量目标、体系及措施 (28)8.1质量目标 (28)8.2质量保证体系 (28)8.3质量管理制度 (30)8.4质量保证措施 (31)9、安全目标、体系及措施 (33)9.1安全目标 (33)9.2安全保证体系 (33)9.3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34)9.4安全保证措施 (36)9.5安全应急救援预案 (37)10、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目标及措施 (40)10.1环境保护目标 (40)10.2环境保护措施 (40)10.3文明施工目标 (41)10.4文明施工措施 (41)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专项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国家相关法律、法规;(2)《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3)《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4)《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4-2010);(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6)《铁路轨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5-2009);(7)《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8)《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9)《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5】101号);(10)《客运专线250Km/h和350Km/h钢轨检验及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402);(11)《客运专线综合接地技术实施办法(暂行)》(铁集成〔2006〕220号);(12)《新建铁路***客专(***)段无砟轨道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13)《***客专******段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2013年度动态调整》;(14)《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2009〕9301号);(15)《路基地段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设计》(***客专(***段)施轨01-1-01~12);(16)《隧道地段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设计》(***客专(***段)施轨02-1-01~14);(17)《桥梁地段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设计》(***客专(***段)施修轨03-1-01~23);(18)《桥上CRTS 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预埋件设计》(***客专(***段)施轨04-3-01~07);(19)《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过渡段结构设计桥台与路基过渡》(***客专(***段)施轨15-1-01~25);(20)《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工点结构设计》(***客专(***段)施轨14-2-01~35)(21)《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工点结构设计》(***客专(***段)施轨14-3-01~70)(22)《***局***客专***标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23)《CRTS 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及管理骨干室内培训材料》(24)《关于明确******段曲线超高设置标准的通知》(工管函【2013】3号);(25)现场调查相关资料。
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1、《路基上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设计》
1.2、《横店东越行站平面布置图》
1.3、《无砟轨道施工要点手册》。
2、工程概况
我项目部施工的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位于黄陂境内,始于跨合武特大桥武台(DK1159+467.78),止于横店东站(DK1166+100)中点,全长4.32公里。
线路左临合武下行线,右临合武上行线,无便道可用。
部分施工段在横店车站内,与道岔区施工存在交叉作业。
路基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系统从上至下由道床板、水硬性支承层组成。
我项目部主要任务是道床板施工。
3、工程重难点
工程重点:无砟轨道施工精度。
工程难点:施工段无便道,施工段有七组道岔,存在交叉作业,如何合理组织物流及施工顺序,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4、人员配置计划
4.1 管理人员
管理人员
4.2 施工人员
劳动力组织表
5、施工设备配置
施工机具设备表
6、施工方案及施工进度
6.1 施工方案
由于在路基段存在无砟轨道与道岔交叉施工,因此合理的安排施工与物流至关重要。
针对该段路基情况,结合工期要求,前期无砟轨道与道岔施工如下表:
横店东站道岔区无砟轨道工期安排表
与道岔交叉施工区,仅安排一支施工队伍,交叉区施工完成后,安排两支队伍施工后段,一支队伍施工左线,一支队伍施工右线。
施工时左线应保持在右线前200米。
施工右线时,可将左线物资直接吊到右线。
每个施工队伍下设8个工班,即散枕、轨排组装、粗调、钢筋绑扎、模板安装、精调、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
6.2 施工进度
施工进度计划表
7、施工物流组织
主要施工设备:
1、龙门吊2台。
主要用于模板、工具轨的安装、倒运、拆除。
2、内燃机扳手台。
主要用于轨枕螺栓的紧固。
3、散枕机1台。
用于散枕。
两个工作面共用。
4、25吨吊车1台。
用于卸放轨枕。
两个工作面共用。
5、汽油发电机2台。
用于钢筋焊接、模板安装。
6、水车1辆。
用于混凝土的养护。
两个工作面共用。
7、精调设备一套。
用于轨道精调。
8、国产精调设备一套。
用于轨道粗调。
9、汽车泵1台。
用于混凝土浇筑。
两个工作面共用。
10、大型发电机1台。
用于夜间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