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频率综合器
- 格式:pdf
- 大小:1.13 MB
- 文档页数:60
CJD-8电动机综合保护器主要用于交流频率50Hz,额定绝缘电压690V以下的电力系统中作低压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过载、断相等故障保护。
保护器通常与交流电动机回路中的接触器配合使用。
符合标准:GB 14048.4、IEC 60947-4-1。
JD-8电动机综合保护器3.1 海拔高度不超过2000m。
3.2 周围空气温度-5℃~+40℃,24h内平均温度不超过+35℃。
3.3 大气条件:在 +40℃时大气相对湿度不超过50%,在较低的温度下可以有较高的相对湿度,例如+20℃ 时,空气湿度可达90%,并对由于湿度变化偶尔产生的凝露,应采取特殊的措施。
3.4 污染等级为3级。
3.5 安装类别为Ⅲ类。
3.6 安装面与垂直面的倾斜度不超过±5°。
3.7 在无显著摇动、冲击和振动的地方。
3.8 在无爆炸危险介质中,且介质中无足以腐蚀和破坏绝缘的气体及较多导电尘埃存在的地方。
3.9 在有防雨、雪设备及没有充满水蒸气的地方。
4.1 主电路:额定绝缘电压AC690V,额定频率50Hz。
2201.5AC-1553800.95使用类别 额定工作电压(V)额定工作电流(A)约定发热电流(A)型号JD-8/5JD-8/20JD-8/80整定电流范围(A)0.5-52-2020-80适合电动机功率(kW)0.25-2.51-1010-404.2 辅助电路: 额定绝缘电压AC380V,额定频率50Hz。
1 适用范围2 型号及含义3 正常工作条件和安装条件4 主要参数及技术性能控制触点类型 整定电流代号 设计序号 电动机综合保护器JD - □ / □ □5 其它5.1 结构特点5.1.1 三相电子式。
5.1.2 具有断相和过载保护功能(不适于可逆电机)。
5.1.3 具有整定电流连续可调装置。
5.1.4 主电路采用穿芯式的接线方式。
5.1.5 安装方式:螺钉安装。
5.2 保护器在各相负载平衡时的动作特性。
频率综合器的结构引言频率综合器是一种电子器件,用于将一个或多个输入信号的频率按照一定的规律合成为一个输出信号的器件。
频率综合器在通信系统、无线电设备、音频设备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频率综合器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一、频率综合器的基本原理频率综合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相位锁定环(Phase-Locked Loop,简称PLL)来实现输入信号频率的合成。
PLL由相位比较器、低通滤波器、可变频率振荡器和分频器组成。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输入信号与可变频率振荡器产生的信号经相位比较器进行相位对比。
2. 相位比较器的输出经低通滤波器进行滤波,得到控制电压。
3. 控制电压作用于可变频率振荡器,使其输出信号的频率与输入信号的频率相同或相差一个整数倍。
4. 分频器将可变频率振荡器的输出信号进行分频,得到所需的输出频率。
二、频率综合器的结构频率综合器的结构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输入模块、PLL模块和输出模块。
2.1 输入模块输入模块用于接收外部的输入信号作为合成频率的参考信号。
输入模块通常包括滤波器、放大器和相位锁定环。
滤波器用于消除输入信号中的干扰,放大器用于增加信号强度,相位锁定环用于提供输入信号与合成信号之间的相位对比。
2.2 PLL模块PLL模块是频率综合器的核心部分,主要由相位比较器、低通滤波器、可变频率振荡器和分频器构成。
2.2.1 相位比较器相位比较器用于比较输入信号的相位与可变频率振荡器输出信号的相位差,产生控制电压。
2.2.2 低通滤波器低通滤波器对相位比较器的输出信号进行滤波,去除高频噪声,得到平滑的控制电压。
2.2.3 可变频率振荡器可变频率振荡器根据控制电压的调节,改变输出信号的频率,以实现输入信号频率的合成。
2.2.4 分频器分频器将可变频率振荡器的输出信号进行分频,得到所需的输出频率。
2.3 输出模块输出模块用于将频率综合器合成的输出信号输出到外部电路。
输出模块通常包括滤波器和放大器,滤波器用于去除合成信号中的高频噪声,放大器用于增加输出信号的幅度。
关于DDS技术的高精度频率综合器频率源是雷达、通信、电子对抗与电子系统实现高性能指标的关键,很多现代电子设备和系统的功能都直接依赖于所用频率源的性能,因此频率源被人们喻为众多电子系统的"心脏"。
而当今高性能的频率源均通过频率合成技术来实现。
传统的频率合成器有直接频率合成器和锁相环两种。
直接频率合成方法具有频率转换时间短、近载频相位噪声性能好等优点,但由于采用大量的倍频、分频、混频和滤波环节,导致直接频率合成器结构复杂、体积庞大、成本高,而且容易产生过多的杂散分量,难以达到较高的频谱纯度。
锁相环式频率合成器具有很好的窄带跟踪特性,可以很好地选择所需频率的信号,抑制杂散分量,并且避免了大量的滤波器,有利于集成化和小型化。
但由于锁相环本身是1个惰性环节,锁定时间较长,故频率转换时间较长。
除此之外,由模拟方法合成的正弦波的参数,如幅度、频率和相位都很难控制。
一:直接数字式频率合成(DirectDigitalFrequencySynthesis,简称DDS或DDFS)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1种新的频率合成技术。
它将先进的数字处理理论与方法引入信号合成领域,标志着第三代频率合成技术的出现。
其主要优点是相对带宽很宽、频率转换时间极短(可小于20ns)、频率分辨率很高(典型值为0.001Hz)、全数字化结构便于集成、输出相位连续、频率、相位和幅度均可实现程控。
因此,能够与计算机紧密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软件的作用。
DDS技术的实现完全是高速数字电路D/A变换器集合的产物。
由于集成电路速度的限制,目前DDS的上限频率还不能做得很高。
但GaAs(砷化镓)材料在集成电路中的应用,使得DDS上限频率不够高的缺陷正在不断地被克服。
作为应用,现在已有DDS产品用于接收机本振、信号发生器、通信系统、雷达系统等,特别是跳频通信系统。
在上世纪中期对于传统的模拟电路而言这几乎是很难实现的,因为三者之间存在无法克服的矛盾。
2018•6(下)《科技传播》112信息科技探索下变频器是无线电接收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在微波通信、电台通信、卫星通信和雷达系统中。
下变频器能够抑制带外干扰并提供一定的变频增益,将射频频谱搬移到解调器所需的中频频谱,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通信系统的线性度和接收灵敏度。
本文通过使用LT5512有源混频器和ADF4360-8集成锁相芯片,实现UHF 频段的350MHz 至中频70MHz 的频率变换,采用有源混频器LT5512在变频增益相同的情况下,减少下变频模块的复杂程度、缩小尺寸并提高系统可靠性。
1 工作原理下变频器的工作原理是将低噪声放大器输出的射频小信号,经过混频器混频产生中频信号,再经过带通滤波器滤除掉谐波和本振端口、射频端口泄露过来的杂波信号得到干净的中频信号,再将中频信号进行放大后得到所需幅度的中频信号输出。
2 下变频器的组成下变频器是指将信号从射频频率搬移到中频频率的过程,其实质是频谱线性搬移的过程,在接收机中,变频的目的是保证接收机获得较高的灵敏度、适当的动态增益和有效的通带带宽,下变频器的组成包括三大部分:混频器部分、频率综合器部分、滤波放大部分。
2.1 混频器设计混频器按不同标准可以进行不同分类,其中根据混频器能否提供信号增益,可将混频器分为无源混频器和有源混频器。
无源混频器结构非常简单,具有低功耗、高线性度、噪声低的优点;有源混频器具有较高的隔离度,而且可以提供高增益,从而将来混频噪声对整机噪声系数的影响,同时对本振信号的电平要求低。
有源混频器与无源混频器相比,虽然线性度略差,但是可提供较正的变频增益和较高的隔离抑制度,因而是目前广泛采用的混频器类型。
本文的下变频器选用LINEAR 的公司的下混频器LT5512,该混频器在RF=350MHz,IF=70MHz 时和无源滤波器的指标对比。
表1 LT5512和ADE-30的典型指标对比表有源混频器LT2212无源混频器ADE-30变频增益 1.7dB -7dB IP319dBm 14dBm LO-RF泄漏-52dBm -35dBm LO-IF隔离40dB 35dB LO功率-10dBm+7dBm根据表1可以直观看出来,有源混频器LT5512在变频增益和本振泄漏抑制等方面优于无源混频器ADE-30,降低了整个下变频器的放大和滤波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