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第2节各种各样的土壤(第1课时)教学目标了解土壤的组成和

第三章第2节各种各样的土壤(第1课时)教学目标了解土壤的组成和

第三章第2节各种各样的土壤(第1课时)教学目标了解土壤的组成和
第三章第2节各种各样的土壤(第1课时)教学目标了解土壤的组成和

第三章第2节各种各样的土壤(第1课时)

教学目标:了解土壤的组成和分类;了解矿物质颗粒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重点:土壤的组成

教学难点:矿物质颗粒性能及土壤的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科学理念。

教具准备:土壤烧杯漏斗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引入问问走过大江南北的学生,观察过不同地方的土壤吗?有些地方寸草不生,有些地方植被茂盛。是什么决定了植物的生长状况?是气候,水分,还是土壤?

--土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客观因素。那么,土壤是否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呢?作为土壤肥力高低的标志是:有机质含量的多少。

一、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第1.土壤的组成:土壤是由矿物质颗粒、腐殖质、水和空气组成的。这些成分是相互影响的,并使土壤形成了一定的结构。如:矿物质颗粒较小,土壤的空隙就较小,于是水和空气也就少。

第2. 土壤的结构是指构成土壤的各成分的比例以及土壤颗粒的大小和排列方式。

土壤主要是由矿物质颗粒构成(矿物质占固体部分的95%,所占体积比例最大的是矿物质),所以影响土壤结构最重要的因素是矿物质颗粒。【矿物质的多少和(大小)颗粒粗细,排列方式就成为影响土壤结构最重要的因素。见课本81页。】

矿物质颗粒有粗有细,粗的叫砂粒,细的叫做黏粒,介于两者之间的叫粉砂粒。(从粗到细或从细到粗是如何排列?)/见课本81页—土壤颗粒的分类/

--砂粒土壤直径大,砂粒之间的空隙大,含空气多,含水分较少。黏粒含水量最多。砂粒比黏粒具有更好的渗水性。

3、不同的土壤,渗水的能力是不同的。

实验土壤的渗水实验(课本82页)--探究土壤渗水的多少与通气性和保水性的关系

实验步骤:1、感觉黏粒与砂粒的颗粒大小。

2、黏粒和砂粒的渗水实验:能渗出更多水分的是装砂粒的漏斗。

讨论粉砂粒的渗水情况--介于砂粒和黏粒之间。

一种土壤渗水性好,那么它的通气性就好,保水性就差。【例题1】见通48页题5,通气性见第6题)

4、土壤的分类:根据土壤中砂粒、粉砂粒和黏粒所占的比例不同,分为砂土类土壤、黏土

--砂土类土壤(渗水性/透水性好,那么它的通气性就好,保水性就差。)3、哪种土壤保水性能最强?--黏土类土壤4、哪种土壤通气性能最差?--黏土类土壤

【课堂作业】:第1.甘蔗在水分充足、通气性能好的土壤中比较适合生长,比较适合种植甘蔗的土壤为:湿润的沙地。(分析:水分多就要湿润的土壤,通气好就要砂土类土壤)

第2节各种各样的土壤(第2课时)

二、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

问题什么样的土壤最适合植物的生长呢?

实验

1、按砂粒:壤土类土壤=20:1的质量分数配制砂土类土壤;按黏土:壤土类土壤=5:1的质量分数配制黏土类土壤。

2、加水用手搓一搓,比较哪个土壤能搓成条状体?

结论:砂土类土壤不能搓成条,说明该土壤黏性差。/黏土类土壤很快搓成条状体,说明黏土类土壤黏性强。

注意:实验后必须洗手,是因为土壤中大量的致病微生物。

分析

土壤的黏性差,如砂土类土壤,表示土壤中空隙较大,较疏松,水易渗入流出,通气性能好,但保水保肥性能差。

土壤黏性很强,如黏土类土壤,表示土壤空隙较小,保水性能好,但通气性能较差。

所以,最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是黏性适度,通气透水,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土壤,即具有充足的水分、空气和无机盐(养分)。

◇问题(通48页13题)你认为哪种土壤更适合于植物的生长?答:植物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空气和无机盐(养分)。所以是否有利于植物的生长由土壤通气性、保水性和保肥等因素决定。

实验土壤的性状于植物生长关系

注意:

1、分别种一株大小相近、同一质量的植物,放在窗台上,浇等量的水,浇水次数相同,不能被雨水淋到--这些做法的意义是:控制变量、防止干扰因素干扰。(防止由于植物种类和生长状况不同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

2、选取“生长旺盛”、“能照到阳光”是希望植物能在最适宜的土壤中继续旺盛生长。便于让3株植物在以后的生长中生长状况出现明显的差异,保证实验的成功。

结论:在壤土类土壤中的植物生长情况最好。

分(矿物质颗粒和腐殖质)占土壤总体积的50%,其中有机质占固体部分的1%-5%;水和空气各占25%。这样既通气、透水,又保水,保肥,能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空气和有机质。(用模型法表示其体积分数组成)。

⊙土壤的保水、保肥、通气、透水的能力主要是与土壤中三种土壤颗粒的比例有关。

⊙壤土类土壤腐殖质的体积分数是最少的。(分析:腐殖质大约占1%-5%左右)

⊙例题见后第2和3题。

【课堂作业】:1查找资料,建立砂土类土壤和黏土类土壤的模型?(体积分数的模型)第2.水稻最适宜种植在黏土类土壤中,原因是:黏土类土壤土性坚实,透水透气性差,黏结性强,有机质分解慢,前期肥力不易发挥,但后期肥力充足。(通47页第1题)

第3.桃树最怕田园积水,所以渗水性能差保水性的黏土类土壤最不适合桃树生长。(通49页7题)

第4.美国提子(通49页11题)

第5.落花生,是因为它开花受精后子房会迅速生长并钻入土中,然后子房在土中发育成荚果,因此适合栽种花生并能提高其产量的土壤类型是砂土类土壤。(花生子房是入土生长的,需要的土壤应该是颗粒疏松间隙大,通气透水性好,而这正是砂土类土壤的特点。

【小结】:区分砂粒、粉砂粒、黏粒的大小于性能。、区分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壤土类土壤的土壤质地特征。区分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壤土类土壤的主要性状。了解壤土类土壤各种成分的比例。说出壤土类土壤最适于植物生长的主要理由。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同步练习附答案第四章第二节 各种各样的土壤

第二节各种各样的土壤1.下列各种土壤颗粒中,直径最小的是() A.砾石 B.砂粒 C.粉砂粒 D.黏粒 2.粉砂粒的渗水不能说明的是() A. 粉砂粒间有空隙 B. 具有透水性 C. 粉砂粒颗粒较小 D. 具有通气性 3.在土壤的成分中,影响土壤结构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A. 矿物质颗粒 B. 腐殖质 C. 空气 D. 水分 4.自然界中最适宜绝大部分植物生长的土壤类型是() A. 砂土类土壤 B. 黏土类土壤 C. 壤土类土壤 D. 人造土 5.研究“土壤性状和植物生长关系”的实验应控制的变量是() A. 大小相近,同一种类的植物 B. 浇等量的水 C. 不能被雨水淋到 D. 以上都是 6.甘蔗在水分充分通气性能好的土壤中比较适合生长,你认为下列区域比较适宜种植甘蔗的是() A.山坡较干的沙地 B.湿润的粘地

C.比较干旱的粘土地 D.河边湿润沙地 7.下列土壤模型中,最适合植物生长的模型是() 8.做土壤渗水实验时,必须控制条件相同的是() ①取用砂粒和黏粒的体积相同②加入的水量一定要相同③漏斗的形状要完全相同④漏斗里放入的脱脂棉花要一样多⑤锥形瓶的大小应完全相同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⑤ 9.土壤主要是由、、和等物质以及多种生物组成的。土壤的矿物质颗粒有粗有细,粗的叫做,细的叫做,介于两者之间的叫做。 10.根据砂粒、黏粒和粉砂粒在土壤中所占的比例不同,可将土壤分为土壤、土壤和土壤三种。黏性较差的土壤,土壤中的空隙,比较疏松,水易渗入或流出,通气性能,但保水和保肥性能。砂土类土壤的通气性能、透水性能最,黏土类土壤的保水性能

土壤的成分,各种各样的土壤(带标准答案)

土壤的成分、各种各样的土壤 1.土壤是植物生长的摇篮,土壤由水、空气、矿物质颗粒和腐殖质组成。 2.土壤生物包括生活在土壤中的动物、植物、微生物。 3.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死亡的生物体和动物体的排泄物。 4.构成土壤的物质有固体、气体和液体三类。土壤固体部分主要由矿物质颗粒和有机物组成,其中矿物质颗粒占固体部分的95%左右。 5. 大小不等矿物质颗粒的多少和排列方式是影响土壤结构最重要的因素。 6.土壤矿物质颗粒有粗有细,一般分为砂粒、黏粒和粉砂粒。根据它们比例不同,可将土壤分为壤土类土壤、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三类,其中最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是壤土类土 植物生长需要土壤提供充分的水分、空气和无机盐。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2006?嘉兴)取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放入相同体积和形状的铁块和干燥土壤,用量筒沿烧杯壁缓缓向烧杯内注水,发现两者完全浸没时,放土壤的烧杯中加入水的体积大于放铁块的烧杯中的体积.这个实验说明() A.土壤中含有水分 B.土壤中含有空气 C.土壤的密度小于铁块D.土壤易溶于水 【分析】土壤能吸收水分,固定植物体,还能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分、空气和无机盐.据此解答. 【解答】解:取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放入相同体积和形状的铁块和干燥土壤,用量筒沿烧杯壁缓缓向烧杯内注水,发现两者完全浸没时,放土壤的烧杯中加入水的体积大于放铁块的烧杯中的体积.说明土壤的颗粒之间有空隙,含有空气,利于根的呼吸作用. 故选:B. 【点评】此类题目我们不常接触,但是只要明确土壤的吸水性,也可解答.

2.(2016秋?高邑县期末)家庭栽培花卉,每隔几年要重新换一次土,其原因是() A.花盆中的土壤被植物吸收了B.土壤的肥力降低 C.土壤中有害物质增加了D.土壤中缺少有机物 【分析】氮肥能促使植物的茎叶旺盛生长,磷肥能使植物多开花多结果,钾肥则有利有机物向植物储存器官内转运. 【解答】解: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花盆中的土壤里的无机盐被花吸收了,要想使花生长良好,必须增施无机盐或者换土.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无机盐对植物的作用. 3.(2015春?嘉兴期末)土壤是植物生长的摇篮.下列有关土壤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自于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 B.构成土壤的物质只有固体和液体 C.土壤中有微生物、动物和植物等土壤生物 D.土壤中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 【分析】①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②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解答】解:A、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自于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A 正确; B、构成土壤的物质有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固体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等.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水分.气体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空气,B 错误; C、土壤中有微生物、动物和植物等土壤生物,C正确; D、腐殖质是植物生长的必需肥料,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腐殖质越多,土壤

第三章 第二节 第1课时 随堂基础巩固

[随堂基础巩固] 1.(2011·上海高考)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F1产生4个配子,比例为1∶1∶1∶1 B.F1产生基因型YR的卵和基因型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 C.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可能自由组合 D.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YR和基因型为yr的比例为1∶1 解析:F1(YyRr)自交时,可产生雌、雄配子各4种,数目很多,且雄配子的数目远多于雌配子的数目。自由组合定律是指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答案:D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下图中的哪个过程() A.①B.② C.③D.④ 解析: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①为形成配子的过程。 答案:A 3.(2011·海南高考)假定五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杂交组合AaBBCcDDEe×AaBbCCddEe产生的子代中,有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四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所占的比率是() A.1/32 B.1/16 C.1/8 D.1/4 解析:杂交组合AaBBCcDDEe×AaBbCCddEe产生的子代中,DD×dd→Dd(等位基因杂合),故只要其他四对等位基因纯合即可,则其比率是(1/2)×(1/2)×(1/2)×(1/2)=1/16。 答案:B 4.(2012·山东高考)某遗传病的遗传涉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已知Ⅰ-1基因型为AaBB,且Ⅱ-2与Ⅱ-3婚配的子代不会患病。根据以下系谱图,正确的推断是()

A .Ⅰ-3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 B .Ⅱ-2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 C .Ⅲ-1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 或AABb D .Ⅲ-2与基因型为AaBb 的女性婚配,子代患病的概率为3/16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推出当个体基因型中同时含有A 和B 基因时个体表现正常,当个体基因型中只含有A 或B 基因时或不含有显性基因时个体表现为患病。Ⅱ-2和Ⅱ-3婚配的子代不会患病,说明其子代基因型同时含有A 和B 基因,结合Ⅱ-2、Ⅱ-3的表现型,可判定Ⅱ-2和Ⅱ-3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 和AAbb ,Ⅲ-1和Ⅲ-2的基因型为AaBb ;Ⅲ-2与基因型为AaBb 的个体婚配,则子代患病的概率为3/16(A_bb)+3/16(aaB_)+1/16(aabb)=7/16。 答案:B 5.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圆粒豌豆进行杂交,对其子代表现型按每对相对性状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黄、绿用Y 、y 表示,圆、皱用R 、r 表示) (1)亲本的基因型:黄色圆粒豌豆是________,绿色圆粒豌豆是__________。 (2)杂交后代有____________种表现型,各种表现型及其在总数中所占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杂交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数量占总数的________。 (4)杂交后代中,重组类型所占比例是________,其中双隐性类型占重组类型的________。 解析:(1)据子代性状分离比推断亲本基因型如下: ? ????黄色∶绿色=1∶1?Yy×yy 圆粒∶皱粒=3∶1?Rr×Rr ?YyRr×yyRr (2)杂交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Yy×yy →2种,比例1∶1;Rr×Rr →2种,比例3∶1。因此表现型种类数为2×2=4种,比例为(1黄∶1绿)×(3圆∶1皱)=3黄圆∶1黄皱∶3绿

2021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第三章第一节 第1课时《醇》word学案

第一节 醇 酚 第1课时 醇 [学习目标定位] 1.认识乙醇的组成、结构特点及物理性质。2.能够结合乙醇的化学性质正确认识—OH 在乙醇中的作用。3.会判断有机物的消去反应类型。 1.消去反应是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或几个小分子(如H 2O 、HX 等),生成含不饱和键化合物的反应。 (1)溴乙烷在NaOH 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 3CH 2Br +NaOH ――→乙醇△ CH 2===CH 2↑+NaBr +H 2O 。 (2)下列卤代烃在KOH 醇溶液中加热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 答案 D 2.乙醇的结构和性质 (1)填写下表 分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官能团 C 2H 6O CH 3CH 2OH —OH

(2)乙醇是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易挥发液体,能以任意比与水互溶。不能用乙醇从水中萃取物质。 (3)写出下列乙醇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与Na 反应:2CH 3CH 2OH +2Na ―→2CH 3CH 2ONa +H 2↑; ②催化氧化:2CH 3CH 2OH +O 2――→Cu/Ag △2CH 3CHO +2H 2O ; ③燃烧:CH 3CH 2OH +3O 2――→点燃2CO 2+3H 2O 。 探究点一 醇类概述 1.观察下列几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回答下列问题: ①CH 3OH ②CH 3CH 2CH 2OH ③H—OH (1)上述物质中的②和④在结构上的相同点是分子中都含有羟基,结构上的不同点是②中羟基直接和烷烃基相连,④中羟基直接和苯环相连。 (2)按羟基连接的烃基不同,有机物可分为醇和酚。醇是羟基与脂肪烃基或苯环侧链相连的化合物,酚是羟基直接与苯环相连的化合物,上述有机物中属于醇的是①②⑤⑥⑦⑧。 (3)按分子中羟基数目的多少,醇可分为一元醇、二元醇和多元醇。上述有机物中属于一元醇的是①②⑤⑦,属于多元醇的是⑧。 (4)②和⑦在结构上主要不同点是羟基连接碳链的位置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②的名称是1-丙醇,⑦的名称是2-丙醇。 2.观察下列几种物质的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①CH 3CH 2OH ②CH 3CH 2CH 2OH (1)①和⑤的分子式都是C 2H 6O ,但是含有的官能团不同。 (2)②和⑥的分子式都是C 3H 8O ,但是在分子中—OH 的位置不同。 (3)③属于醇类,④不属于醇类,但它们的分子式相同,属于同分异构体。

《各种各样的土壤》教案

第2节各种各样的土壤 1教学目标 1、区分砂粒、粉砂粒、黏粒的大小及性能。 2、区分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壤土类土壤的土壤质地特征。 3、区分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壤土类土壤的主要性状。 4、了解壤土类土壤各种成分的比例。 5、说出壤土类土壤最适于植物生长的主要理由。 2重点难点 重点:土壤的类型、土壤的性状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科学理念 3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土壤 【引入】问问走过大江南北的学生,观察过不同地方的土壤吗?有些地方寸草不生,有些地方植被茂盛。是什么决定了植物的生长状况?是气候,水分,还是土壤?--土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客观因素。那么,土壤是否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呢? 一、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1、土壤的组成:土壤是由矿物质颗粒、腐殖质、水和空气组成的。这些成分是相互影响的,并使土壤形成了一定的结构。 如:矿物质颗粒较小,土壤的空隙就较小,于是水和空气也就少。 2、土壤主要是由矿物质颗粒构成(矿物质占固体部分的95%),所以矿物质的多少就成为影响土壤结构最重要的因素。 矿物质颗粒有粗有细,粗的叫砂粒,细的叫做黏粒,介于两者之间的叫粉砂粒。

土壤颗粒的分类 名称 直径/毫米 砂粒 2.0-0.02 粉砂粒 0.02-0.002 黏粒 <0.002 【思考】砂粒、粉砂粒、黏粒分别堆在一起,哪种颗粒之间的空隙大?含水和空气最多? 类别 土壤空隙 空气与水的含量 砂粒 大 多 粉砂粒 适中 适中

黏粒 小 少 土壤矿物质颗粒越大,土壤的空隙越大,土壤中的空气和水就越多。 3、不同的土壤,渗水的能力是不同的。 【实验】土壤的渗水实验--探究土壤渗水的多少与通气性和保水性的关系 棉花的作用:防止颗粒物进入锥形瓶 防止颗粒物进入锥形瓶 实验步骤: 1、感觉黏粒与砂粒的颗粒大小。 2、黏粒和砂粒的渗水实验:能渗出更多水分的是装砂粒的漏斗。 【讨论】粉砂粒的渗水情况--介于砂粒和黏粒之间。 砂粒空隙越大,通气性和透水性越强,但保水性越差。黏粒空隙小,通气性能和透水性差,保水性好。粉砂粒介于二者之间。 4、土壤的分类: 根据土壤中砂粒、粉砂粒和黏粒所占的比例不同,分为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壤土类土壤。 土壤名称 土壤质地 砂土类土壤 砂粒多,黏粒少。土壤颗粒较粗。

第三章 第二节 第一课时 课时跟踪训练

[课时跟踪训练] (满分50分时间2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关于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具有染色质,真核细胞具有染色体 B.原核细胞中没有核糖体,真核细胞中含有核糖体 C.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真核细胞有细胞核 D.原核细胞的DNA分布于拟核,真核细胞的DNA分布于细胞核 解析:原核细胞无染色质,在拟核中有裸露的DNA分子,真核细胞中有染色体或染色质。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都有核糖体。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于拟核,细胞质中的质粒是环状DNA分子;真核细胞中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分布。 答案:C 2.如图所示若用圆圈表示原核生物(a)、真核生物(b),乳酸菌(c)、硝化细菌(d)、酵母菌(e)、细菌(f),则这些概念的从属关系正确的是() 解析:题干中乳酸菌、硝化细菌属于细菌,而细菌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是真菌中的一种,属于真核生物。 答案:B 3.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判断某单细胞生物是否为真核生物的依据() A.有无以核膜包围的细胞核 B.有无多种细胞器 C.有无染色体 D.有无核糖体 解析:原核生物细胞内无核膜、染色体以及除核糖体以外的细胞器。真核生物细胞与原核生物细胞内都含有核糖体。 答案:D 4.下图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具有①的一侧为细胞膜的外侧 B.细胞膜表面①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关 C.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② 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③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解析:①为糖蛋白,分布在细胞膜外侧,起识别等功能;糖蛋白具有识别功能,与细胞间信息交流密切相关;②是磷脂分子,而构成细胞膜基本骨架的应为磷脂双分子层,故C 错误;图中的③为膜蛋白,如载体,其种类及含量能决定物质进出,因此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 答案:C 5.每年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是“世界防治麻风病日”。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黏膜和周围神经,也可侵犯人体深部组织和器官。下列生物与麻风杆菌结构相似的是() A.黑藻B.草履虫 C.蓝藻D.艾滋病病毒 解析:麻风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所以选项中与其结构相似的是蓝藻。黑藻和草履虫为真核生物。艾滋病病毒无细胞结构。 答案:C 6.下列关于细胞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纤维素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 B.食物中的纤维素在人体内水解成葡萄糖后才能被吸收 C.细菌的细胞壁也可以用除去植物细胞壁的方式除去 D.细胞壁是各种细胞最外层的结构 解析:细菌细胞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与植物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的成分不同。细菌细胞壁一般用溶菌酶除去,而植物细胞壁用纤维素酶或果胶酶除去。人的消化液中不含纤维素酶,所以食物中的纤维素在人体内是不能消化的。细胞壁并不是各种细胞最外层的结构,如有些细菌,其细胞壁外面还含有荚膜等。 答案:A 7.在处理污水时,人们设计出一种膜结构,有选择地将重金属离子阻挡在膜的一侧,以降低重金属离子对水的污染。这是试图模拟细胞膜的() A.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的功能 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C.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D.细胞膜的流动性 解析: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人们设计出一种膜结构,有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 第一节 第1课时.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第三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一、选择题 1.(2015·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三中高二期末)据报道,2011年5月3日上升,墨西 哥北部一处煤矿发生瓦斯爆炸,造成多名矿工死伤。瓦斯爆炸往往与矿坑中的甲烷有关,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点燃甲烷不必事先进行验纯 B .甲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所以是一种很好的气体燃料 C .煤矿的矿井要注意通风并严禁烟火,以防爆炸事故的发生 D .点燃混有空气的甲烷不一定会爆炸 2.(2015·重庆市一中高三期末)下列关于甲烷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甲烷分子具有正四面体结构,两个碳氢键之间的夹角为109°28′ B .甲烷分子中两个氢原子被氯取代后,可形成两种不同结构的分子 C .甲烷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分解产物可用于合成氨和橡胶工业 D .“抽”出坑道中的甲烷,既可用作清洁燃料,又可防止爆炸 3.(2015·浙江省严州中学高一4月阶段性测试)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 .CH 4――→高温 C +2H 2 B .CH 3CH===CH 2+Br 2――→CCl 4CH 3CHBrCH 2Br C .CH 4+2O 2――→点燃CO 2+2H 2O D .C 2H 6+Cl 2――→光C 2H 5Cl +HCl 4.(2015·湖南省益阳市六中高二期中)下列物质中,不能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的是 ( ) A .CH 3Cl B .CCl 4 C .CH 2Cl 2 D .CH 4 5.(2015·安阳一中高一下学期二次考试)取1 mol 甲烷与4 mol 氯气放入一密闭容器 中,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反应,充分反应后,容器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和一定为( )

八年级科学下(华师大版)第三章第二节第一课时

第二节《常用电器》(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常见的导体、绝缘体; (2)知道导体、绝缘体在导电性能上的区别; (3)了解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的界线; (4)通过实验归纳使学生体会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 (5)当条件改变时,绝缘体可变成导体这一事实,对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导体、绝缘体的区别,绝缘体能变成导体; (2)难点:导体导电,绝缘体不导电的原因; (3)强调绝缘体并不是缺少电荷,而是缺少自由电荷。 三、教具 干电池若干、电键、1.5V小灯泡、2.5V小灯泡、导线、金属夹、硬币、铅笔芯、橡皮、塑料尺、铜条、铁条、铝条、碳棒两条、纯水、油、酸碱盐溶液、金属棒、验电器、绝缘手套、塑料布、废灯泡玻璃芯、酒精灯、电流表。 四、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现代生活中离不开各种电器,照明用的电灯(教室里的实物),你还知道哪些生活中的电器?(学生举例回答) 答: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电脑…… 小结:所有的这些电器它们有着不同功能,电冰箱制冷使食物保鲜,洗衣机用来清洗衣服……,那组成这些电器的材料是否有一些共同 之处呢? 问:有谁可以帮助右图中小灯泡亮起来?(接上开 关,使电路连通) 没有开关行吗? 请说出你的理由。 问:能用其它物体代替开关吗? 活动1: 观察开关和插座的内部构造 观察开关和插座中里有哪些部件是金属做的?哪些部分的材料是塑料、胶木或陶瓷做的?为什么要选用这些不同的材料呢?(金属的导电性良好,而塑料、胶木或陶瓷的导电性不好。) 【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猜一猜: 铜条、塑料直尺、食盐水、玻璃棒、瓷管、铅笔芯、橡皮,哪些物质容易导电? 讨论:用什么方法可以显示或说明物质能导电? 设计实验方案: 活动2: 制作简易测通器 [演示1]在A、B间依次接入铜条、塑料直尺、

各种各样的土壤(科学八年级下)教案

第二节各种各样的土壤 (八年级下第三章)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区分砂粒、粉砂粒、黏粒的大小与性能 2.区分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壤土类土壤的土壤质地特征 3.区分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壤土类土壤的主要性状 4.说出壤土类土壤最适于植物生长的主要理由 能力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增强实验能力 情感目标:体会“结构适应功能”这一科学理念 二.重点难点:三类土壤的质地特征和主要性状 三.教学方法:实验法,讲授法,提问法 四.教学用具: 实验器材:两只漏斗、两只锥形瓶、烧杯、脱脂棉花、砂粒、粉砂粒、黏粒、水。(砂粒:可在建筑工地的砂堆中提取。粉砂粒:可在农林作物生长良好的壤土类土壤中提取。黏土:可在水稻田或制作 砖瓦用的泥土中提取。) 五.教学过程 导入:地球的陆地表面各种各样,有的地方寸草不生,有的地方植被茂盛,有的是沙漠,有的是草原,有的是高山。不同的陆地表面,土壤是不同的,有的肥沃,适于植物生长,有的贫瘠,植物生长困难。 土壤是否有利于植物生长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呢?今天我们就学习“各种各样的土壤”这一节内容,来共同解决这个问题。(板书) 师:我们知道,事物的功能总是与它的结构相关联的,首先我们来学习土壤的结构。(板书)课前已经让同学们预习过课文,现在请一位同学回答土壤的组成。 生:矿物质颗粒、腐殖质、水和空气(板书) 师:这些成分相互影响,并使土壤形成了一定的结构。其中矿物质颗粒是土壤的主要成分,大小不等的矿物质颗粒的多少和排列方式是影响土壤结构最重要的因素。根据颗粒的粗细,我们可以把矿物质颗粒分为砂粒(直径2.0—0.02)、粉砂粒(直径0.02—0.002)、黏粒(直径<0.002)。(板书) (思考)砂粒、粉砂粒、黏粒分别堆在一起,哪种颗粒之间的空隙大?含水和空气最多? 生:砂粒之间的空隙大,含空气多,含水少。 师:含空气多也就是说通气性好,含水少也就是保水性不好。不同的土壤含水量的多少不同,渗水的能力也是不同的。那么土壤渗水的多少与通气性和保水性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来做个实验看看。 实验:土壤的渗水实验--探究土壤渗水的多少与通气性和保水性的关系 黏粒和砂粒的渗水实验:能渗出更多水分的是装砂粒的A漏斗。(画图) 讨论:设想一下粉砂粒的渗水情况,说说它的特性? 生:介于砂粒和黏粒之间。 师:根据土壤中砂粒、粉砂粒和黏粒所占的比例不同,分为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壤土类土壤。 (板书:二、土壤的分类) 师: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条件? 生:水,阳光,空气,无机盐 师:哪些是要由土壤提供的? 生:水,(空气),无机盐

江苏省九年级化学 第三章 第二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一课时)教案 沪教版

第二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2)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 (3)是学生认识到分子、原子、离子存在的真实性。 过程与方法: (1)积极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2)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科学研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 (2)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 学习重难点: 1、知道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 学习重难点: 在实验中建立分子、原子、粒子在化学变化重的形象,完成对化学变化宏观现象中的微观解释。 课前准备 教师:1、大屏幕;不同微粒构成的物质。 2、氢气、氧气、水的性质实验。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分子真实存在的例子。 教学过程: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不可再分。 学生谈感想2、为什么氧气、氢 气、水的性质不同 呢? 创设情景: 1、我们学过水通电 生成氢气和氧气,你 能有分子原子的观 点解释这个化学变 化吗? 2、投影 水分解过程的微观 解释。 3、在上述过程中, 发生变化的是什 么?不变的又是什 么? 你有什么收获? 思考、交流、讨论 交流与讨论 观看投影。 思考回答问题。 谈收获 通过交流与讨论,是 学生在交流中互相 学习,互相帮助,并 能够清楚的表达自 己的观点。是不同层 次的学生在交流中 都有收获。 通过交流与讨论,是 学生从宏观物质走 进微观世界,提高 学生的想象力和创 新精神。 使学生在认识分子、 原子的基础上解释 化学反应的原因,是 学生从微观角度巩 固和加深对化学变 化的理解。 通过交流和讨论,是 学生明确化学变化 的本质,明确分子、 原子的本质区别。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科学下册 第三章《第2节 各种各样的土壤》学案 浙教版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第2节各种各样的土壤》 学案浙教版 联想情景导入 你生长在农村吗?你见过农民种植过的庄稼吗?同样一种农作物种植在不同的田地里,长势会有很大的区别,产量也会有很大的区别,有时还会出现植物死亡现象,这些现象有时会与土壤的种类有关。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区种植不同的作物,南方常种植水稻,而北方却常种植小麦、大豆、玉米。种植什么样的作物,除了与气候有关外,还取决于土壤的种类,你家乡的土壤是什么类型的?种植了哪些作物呢? 重点知识详解 一、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1.土壤的组成:土壤是由矿物质颗粒、腐殖质、水和空气组成的。这些成分是相互影响的,并使土壤形成了一定的结构。矿物质颗粒较小,土壤的空隙就较小,于是水和空气也就少。 2.土壤颗粒:土壤主要是由矿物质颗粒构成(矿物质占固体部分的95%),所以矿物质的多少就成为影响土壤结构最重要的因素。矿物质颗粒有粗有细,粗的叫砂粒,细的叫黏粒,介于两者之间的叫粉砂粒。 土壤颗粒的分类 3.土壤的分类: 根据土壤中砂粒、粉砂粒和黏粒所占的比例不同,分为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壤土类土壤。 4.土壤的渗水性实验。 器材:取2只漏斗、锥形瓶两只、烧杯、脱脂棉花、砂粒、黏粒、水。 实验步骤:在漏斗口放一些脱脂棉花,在漏斗A中放一些砂粒,在漏斗B中放一些黏粒。将漏斗分别搁在锥形瓶上,往漏斗中倒半烧杯水。5分钟后观察两个漏斗中各有多少水流到下面的小烧杯内。能渗出更多水分的是砂粒的漏斗。 实验结论:砂粒空隙大,通气、透水性能强,但保水性能差。 黏粒空隙小,通气、透水性能差,但保水性能强。 粉砂粒的渗水性介于砂粒和黏粒之间。

教学设计:第2节 各种各样的土壤

第2节各种各样的土壤 【教学目标】 1.了解矿物质颗粒的特点和分类. 2.了解土壤的结构与类型. 3.知道黏土类土壤适合大部分植物生长的原因. 【教学重点】 土壤的组成. 【教学难点】 矿物质颗粒性能、土壤的分类及各类土壤的特点. 【新课引入】 问问走过大江南北的学生,观察过不同地方的土壤吗?有些地方寸草不生,有些地方植被茂盛.是什么决定了植物的生长状况?是气候,水分,还是土壤? ——土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客观因素.那么,土壤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呢?判断土壤肥力高低的标志是:有机质含量的多少. 【进行新课】 知识点1 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1.土壤的组成 土壤是由矿物质颗粒、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以及多种生物组成的.这些成分是相互影响的,并使土壤形成了一定的结构.如:矿物质颗粒较小,土壤的空隙就较小,于是土壤中的水和空气也就少了. 2.土壤的结构是指构成土壤的各成分的比例以及土壤颗粒的大小和排列方式. 土壤主要是由矿物质颗粒构成(矿物质占固体部分的95%,所占体积比例最大的是矿物质),所以影响土壤结构最重要的因素是矿物质颗粒. 矿物质颗粒有粗有细,粗的叫砂粒,细的叫做黏粒,介于两者之间的叫粉砂粒.

师:从粗到细如何排列? 生:砂粒、粉砂粒、黏粒. 土壤颗粒的分类 引导学生思考:砂粒、粉砂粒、黏粒分别堆在一起,哪种颗粒之间的空隙大?含水和空气最多? 生:砂粒直径大,砂粒之间的空隙大,含空气最多,含水分较少.黏粒含水量最多. 3.不同的土壤,渗水的能力是不同的. 【实验】土壤的渗水实验(课本第135页)——探究土壤渗水的多少与通气性和保水性的关系. 实验步骤: 1.取沙粒的黏粒少许,用大拇指和食指蘸一些砂粒和黏粒,感觉它们的不同. 2.取2只漏斗,在漏斗口里放一些脱脂棉花.在漏斗A中放适量的砂粒,在漏斗B中放等量的黏粒。将漏斗分别搁在锥形瓶上,往每个漏斗中倒半烧杯水.5分钟后,观察2只漏斗各有多少水流到下面的锥形瓶内. 现象:砂粒比黏粒颗粒大;漏斗A中渗出得较快较多. 【讨论】粉砂粒的渗水情况如何? 介于砂粒和黏粒之间. 结论:一种土壤渗水性好,那么它的通气性就好,保水性就差. 4.土壤的分类 根据土壤中砂粒、粉砂粒和黏粒所占的比例不同,将土壤分为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壤土类土壤.

2020版浙教版八年级下册_4.2 各种各样的土壤 练习科学试卷A卷

2020版浙教版八年级下册_4.2 各种各样的土壤练习科学试卷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小明取两个相同的量筒,分别放入相同体积的铁块和土壤,发现完全浸没两者时,土壤中加入水的体积数要大于铁块中的体积数,则说明() A.土壤中含有水分B.土壤中含有空气C.土壤的密度大于铁块D.土壤容易形变 2 . 没有参与土壤形成过程的外力作用是 A.水B.风 C.闪电D.阳光 3 . 下列各种土壤颗粒中,直径最小的是() A.砾石B.砂粒C.粉砂粒D.黏粒 4 . 下列最适宜土壤生物生活的环境是 A.阴暗、潮湿、寒冷的无氧环境 B.坚硬、干燥、温暖的无氧环境 C.阴暗、潮湿、温暖的有氧环境 D.阴暗、干燥、寒冷的有氧环境 5 . 科学已经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下列不属于科学研究的是() A.小明到横店旅游,为许多雄伟的景观而叹服 B.麦哲伦环球航行,发现地球是圆的 C.牛顿好奇于苹果落地,结果他发现了万有引力 D.天空布满了乌云,小明觉得特别闷热,由此他认为天快要下雨了 6 . 如图所示为测定植物蒸腾作用的简易装置,整个装置密封且充满水(装置中的水不蒸发),仅细管中部留有一个气泡。根据标尺可测出气泡移动的位置,进而计算出水分变化的数量。这一数量代表 A.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 B.光合作用消耗的水量 C.植株吸收的水量 D.呼吸作用消耗的水量 7 . 为了验证土壤成分,小金用矿泉水瓶装了1/3瓶的土壤,盖上瓶盖,放在太阳光下晒了一个小时,结聚在矿泉水瓶的内壁出现大量水珠。这实验说明土壤中含有 A.水B.空气C.腐殖质D.矿物质颗粒 8 . 近年来,沙尘暴仍然频繁在我国北方发生,严重干扰和危害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引起沙尘暴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盲目地开发森林和草原B.北方地区降水量低,常年干旱 C.环境污染导致植被大量死亡D.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锐减 二、填空题

第三章第二节第一课时

第三章第一节水的电离 1、水是一种极弱的,它能微弱的电离,离方程式为,可简写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的表达式为,25℃水的离子积常数K W = ,升温时,水的电离平衡移动,c(H+)= c(OH-) 10-7mol/L, 100℃时,纯水中c(H+)= c(OH-)=10-6 mol/L,则K W = 。 2、水的电离是吸热的,故升温,水的电离平衡向移动,降温,电离平衡向移动,降温时水电离出的c(H+)和c(OH-)都。 3、向水中加酸,水的电离平衡向移动,水电离出的c(H+)和c(OH—)都,若加碱,平衡向移动,水电离出的c(H+)和c(OH—)都,只要温度一定,K W ;向水中加入能水解的盐,水的电离平衡向移动,水电离出的c(H+)和c(OH—)都,温度不变则K W 。 4、常温下,酸性溶液中,c(H+) c(OH-),c(H+) 1×10-7mol/L 中性溶液中,c(H+) c(OH-) 1×10-7mol/L 碱性溶液中,c(H+) c(OH-),c(H+) 1×10-7mol/L 溶液酸碱性的本质判断标准是。 5、pH可以用来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计算溶液pH的表达式为,反之,如果知道了溶液的pH,也可用pH来表示溶液中c(H+)和c(OH—),如c(H+)= ,c(OH —)= 。 6、100℃时,纯水pH=6,那么酸性溶液的pH ,碱性溶液的pH 。 7.常温下,某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OH-)=1×10-13mol/L,对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显酸性 B.溶液一定显碱性 C.溶液一定显中性 D.溶液可能是c(OH-)=0.1mol/L的溶液8.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酸性B.水的离子积不变,pH不变,呈中性C.水的离子积变小,pH变大,呈碱性D.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中性9.下列说法正确地是() A.盐酸溶液中无氢氧根离子B.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氢离子 C.氯化钠溶液中既无氢氧根离子也无氢离子 D.常温下,任何物质的水溶液中都有H+和OH-且K w=c(H+)·c(OH-)=1×10-14 10.下列水溶液肯定是酸性的是() A.含氢离子的溶液B.能使酚酞显无色的溶液 C.pH<7的溶液D.c(H+)>c(OH-)的溶液 11.下列试纸,使用时预先不能用蒸馏水润湿的是() A.红色石蕊试纸B.蓝色石蕊试纸C.淀粉KI试纸D.pH试纸12.(1)25℃时, 0.05 mol/LH2SO4溶液的pH= ;0.05 mol/LBa(OH)2溶液c(H+)= 。 (2)某温度下纯水中的c(H+)= 2×10-7mol/L,则此时溶液中的c(OH-)= ;若温度不变,滴入稀盐酸,使c(H+)= 5×10-4mol/L,则溶液中c(OH-)= 。

高中化学第三章第二节第一课时训练全程跟踪新人教版必修1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 【创新方案】高中化学第三章第二节第一课时训练全程跟踪新 人教版必修1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1.(2010·临沂高一期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2O2可用于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 B.Na2O和Na2O2投入水中都能生成NaOH,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C.Na2CO3可用于制玻璃、肥皂、造纸、纺织等工业,而NaHCO3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制造发酵粉等 D.NaCl的性质稳定,可用作调味品 解析:反应Na2O+H2O===2NaOH,不是氧化还原反应,Na2O是碱性氧化物.反应2Na2O2+2H2O===4NaOH+O2↑是氧化还原反应,但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 答案:B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酵粉中主要含有氢氧化钠,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 B.碘盐中的碘可以直接用淀粉检验 C.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硫酸氢钠属于盐类,其水溶液显中性 解析:发酵粉中主要含有小苏打(NaHCO3)或少量苏打(Na2CO3),碘盐中的碘主要是碘酸钾,它不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硫酸氢钠属于盐类,是一种酸式盐,它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可表示为NaHSO4===Na++H++SO2-4,呈酸性. 答案:C 3.用光洁的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直接观察到火焰呈黄色,下列各判断正确的是( ) A.只含有Na+ B.一定含有Na+,可能含有K+ C.既含有Na+,又含有K+ D.可能含有Na+,可能还会有K+ 解析:要进一步判断是否含钾元素,需透过蓝色钴玻璃进行观察. 答案:B

2021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醇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5

2021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醇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 版选修5 目标要求 1.从乙醇断裂化学键的角度学习乙醇的化学性质。2.由乙醇的化学性质类比醇类的化学性质,了解多元醇的用途。 一、醇的概述 1.概念 ________与________或____________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也可以看作是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苯环上的氢原子除外)被________取代后的生成物。 2.分类 按所含羟基数目可分为????? 醇,如 等; 醇,如 等; 醇,如 等。 3.通式 饱和一元醇的通式为__________或__________。 4.醇类的物理性质 (1)乙二醇、丙三醇的物理性质 都是____色、______、有____味的液体,都____溶于水和乙醇,其中________可作汽车用防冻液,________可用于配制化妆品。 (2)醇的沸点规律 ①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和烷烃相比,醇的沸点____烷烃,这是由于醇分子间存在______。另外,甲醇、乙醇、丙醇均可与水以______________,是由于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具有相同碳原子数的饱和醇,分子内的羟基个数越多,沸点越________。 二、乙醇的化学性质 醇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官能团羟基决定,氧原子吸引电子能力________碳原子和氢原子,所以碳氧键和氢氧键易断裂。以乙醇为例,可发生如下反应 1.与钠等活泼金属反应 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消去反应 乙醇在______作用下,加热到______时可生成乙烯。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取代反应 (1)与氢溴酸反应 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子间脱水反应 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各种各样的土壤教案

《第2节各种各样的土壤》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通过一系列学生实验、观察和必要的知识的呈现,在认识土壤的成分的基础上引出土壤的分类,并进一步提出三类土壤的性状,最后在三类土壤性状的比较中得出了最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壤土类土壤的结构特征,也呈现了“结构适应功能”这一科学理念。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根据颗粒大小、通气、透水性强弱区分砂粒、粉砂粒、黏粒 (2)通过观察、搓摸的方法区分砂土类、黏土类、壤土类土壤三种土壤的不同质地(3)通过观察、对比和实验,感悟土壤的性状与颗粒大小和质地有关 (4)了解壤土类土壤各种成分的比例 (5)能解释壤土类土壤最适于植物生长的主要理由。 2.能力目标: 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科学探究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亲近土壤、热爱土壤,为以后的保护土壤铺垫。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土壤的结构和类型,土壤的不同性状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2.土壤的渗水性、通气性与保水性、保肥性之间的关系。 难点:土壤的性状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科学理念 教法与学法 实验探究、启发归纳 课前准备 教师演示用具:自取土壤标本(砂粒、黏粒、粉砂粒),漏斗3个,棉花,锥形瓶,量筒、烧杯等 学生实验器材:自取土壤标本(砂粒、黏粒、粉砂粒),烧杯、水 教学过程 教学 流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引课播放课件,分别介绍东北平原的黑 钙土与农业生产,四川盆地紫色土 与农业生产,江南地区的红壤土与 农业生产,水稻土与农业生产。 什么因素决定了土壤是否有利于植 观看

物的生长呢?思考 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土壤有哪些成分组成? 1.矿物质颗粒、腐殖质、水和空气这些 成分之间是相互影响,形成一定的组合 排列就是土壤的结构。 2.土壤主要是由矿物质颗粒构成(矿物 质占固体部分的95%),所以矿物质的 多少就成为影响土壤结构最重要的因 素。 矿物质颗粒有粗有细,粗的叫砂 粒,细的叫做黏粒,介于两者之间的叫 粉砂粒。 生活中的例子: 砂粒:河边; 粉砂粒:花糖里的; 黏粒:深层土壤。 砂粒、粉砂粒、黏粒分别堆在一起, 哪种颗粒之间的空隙大?含水和空 气最多? 土壤是由矿物质颗粒、腐殖质、 水和空气组成的。 读课本P81页“土壤颗粒的分 类”表,学生知道矿物质颗粒 因大小不同分为砂粒、黏粒、 粉砂粒。 思考、猜想 分组活动:每小组分别取干的 砂粒、粉砂粒、黏粒各100克, 分别倒入标有尺度的烧杯中, 充分抖动(使土壤严实),仔细 观察分析,将结果填入下表1. 类 别 所占 体积 土壤 空隙 空气 的含 量 水的 含量 砂 粒 大大多少 粉 砂 粒 居中适中适中适中 黏 粒 小小少多 得出:砂粒之间的空隙大,含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第1课时-《甲烷》练习题

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第1课时甲烷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易溶于汽油、酒精等有机溶剂的物质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B.所有的有机化合物都是非电解质 C.有机化合物和无机物在性质上的差别并不是绝对的 D.所有的有机化合物都易燃烧 2.下列事实中能证明甲烷分子是以碳原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结构的是() A.$ Cl只代表一种物质 B.CH3 C.CH3Cl2只代表一种物质 D.甲烷的四个碳氢键的键长相等 E.甲烷的四个碳氢键之间的夹角相等 3.甲烷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从该实验事实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甲烷的分子式为CH4 B.甲烷气体中含碳元素和氢元素 C.甲烷分子中只含碳元素和氢元素 D.《 E.甲烷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4.在光照条件下,将1molCH4与 Cl2反应,得到物质的量的4种取代物,则消耗Cl2的物质的量为()

A.1mol B.2mol C.2.5mol D.10mol 5.完全燃烧一定量在甲烷,其燃烧产物通过浓硫酸,再通过碱石灰,使装有碱石灰的玻璃管增加质量8.8g。则原来的甲烷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A.4.48L $ B.2.24L C.1.12L D.0.56L 6.某无色混合气体可能由CH4、NH3、H2、CO、CO2和HCl组成的无色混合气体.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将此混合气体通过浓H2SO4时,总体积基本不变;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未见变浑浊,但混合气体的总体积减小,把剩余气体导出后,在O2中能够点燃,燃烧产物不能使CuSO4粉末变色.则原混合气体的成份是() A.HCl和CO B.HCl和CH4 C.CH4和NH3 D.H2和CO2 7.#

第三章第2节各种各样的土壤(第1课时)教学目标了解土壤的组成和

第三章第2节各种各样的土壤(第1课时) 教学目标:了解土壤的组成和分类;了解矿物质颗粒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重点:土壤的组成 教学难点:矿物质颗粒性能及土壤的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科学理念。 教具准备:土壤烧杯漏斗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引入问问走过大江南北的学生,观察过不同地方的土壤吗?有些地方寸草不生,有些地方植被茂盛。是什么决定了植物的生长状况?是气候,水分,还是土壤? --土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客观因素。那么,土壤是否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呢?作为土壤肥力高低的标志是:有机质含量的多少。 一、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第1.土壤的组成:土壤是由矿物质颗粒、腐殖质、水和空气组成的。这些成分是相互影响的,并使土壤形成了一定的结构。如:矿物质颗粒较小,土壤的空隙就较小,于是水和空气也就少。 第2. 土壤的结构是指构成土壤的各成分的比例以及土壤颗粒的大小和排列方式。 土壤主要是由矿物质颗粒构成(矿物质占固体部分的95%,所占体积比例最大的是矿物质),所以影响土壤结构最重要的因素是矿物质颗粒。【矿物质的多少和(大小)颗粒粗细,排列方式就成为影响土壤结构最重要的因素。见课本81页。】 矿物质颗粒有粗有细,粗的叫砂粒,细的叫做黏粒,介于两者之间的叫粉砂粒。(从粗到细或从细到粗是如何排列?)/见课本81页—土壤颗粒的分类/ --砂粒土壤直径大,砂粒之间的空隙大,含空气多,含水分较少。黏粒含水量最多。砂粒比黏粒具有更好的渗水性。 3、不同的土壤,渗水的能力是不同的。 实验土壤的渗水实验(课本82页)--探究土壤渗水的多少与通气性和保水性的关系 实验步骤:1、感觉黏粒与砂粒的颗粒大小。 2、黏粒和砂粒的渗水实验:能渗出更多水分的是装砂粒的漏斗。 讨论粉砂粒的渗水情况--介于砂粒和黏粒之间。 一种土壤渗水性好,那么它的通气性就好,保水性就差。【例题1】见通48页题5,通气性见第6题) 4、土壤的分类:根据土壤中砂粒、粉砂粒和黏粒所占的比例不同,分为砂土类土壤、黏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