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热力学第二章另一部分
- 格式:doc
- 大小:14.52 MB
- 文档页数:14
授课内容第二章p-V-T关系和状态方程§2-1 引言1 流体最基本的性质有两大类,一类是p、V、T、组成和热容数据,另一类是热数据(如标准生成焓和标准生成熵等)。
本章重点讨论p-V-T关系和状态方程2 推算流体p-V-T行为的途径1)状态方程(EOS)p-V-T关系的解析式。
2)对应态原理(CSP)一种特别的状态方程,以对比参数来表达方程,使流体性质在对比状态下便于比较,并统一到较好的程度。
3 p-V-T关系和状态方程的重要性在计算热力学性质时需要输入流体最基本的性质以及表达系统特征的模型。
状态方程不仅本身是重要的p-V-T关系式,而且从p-V-T的角度反映了系统的特征,是经典热力学中推算其它性质不可缺少的模型之一。
4 本章主要内容1)纯物质的p-V-T行为2)常见的状态方程3)常用的对应态原理4)混合法则§2-2 p-V-T 相图该图是表示纯物质在平衡状态下压力、摩尔体积与温度关系的p-V-T 曲面。
包括: 1 单相区:S 、L 和V (G )分别表示固相、液相和蒸汽(气相); 2 两相共存区:S/L 、V/S 和V/L 分别代表固/液、汽/固、汽/液两相平衡区3 临界点C :汽/液共存的最高温度或压力点,该点的温度、压力和摩尔体积分别称为临界温度Tc 、临界压力Pc 和临界体积Vc 。
数学上表示为:(在C 点) 流体在临界的特性和临界参数在状态方程研究中有重要作用。
在T >T c 和p >pc 的区域内,气体和液体变得不可区分,称为超临界流体。
在临界点附近,流体的许多性质有突变的趋势,如密度、溶解其它物质的能力等,已开发的工业过程有超临界分离技术、超临界化学反应等 。
4 饱和线:ACB 是汽/液两相共存区的边界线。
AC 为饱和液体线也称为泡点线,BC 为饱和蒸汽线也称为露点线。
5 三相线:通过A 、B 的直线,是三个两相平衡区的交界线。
在三相线上有固定的温度、压力,此状态下的纯物质处于气-液-固三相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