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的六盒模型实践
- 格式:ppt
- 大小:81.62 KB
- 文档页数:21
阿里巴巴如何培养自己的中层管理者?现代管理之父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曾经写道:管理者不同于技术和资本,不可能依赖进口。
都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德鲁克这段话无疑在告诫我们在企业管理中,管理者还是要依靠企业自己来培养,空降兵是靠不住的!特别是对于企业的中层管理者来讲,尤其显得重要。
中层管理者处于决策层之下,执行层之上,一般是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的主管,他们具体的工作内容包括“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基本囊括了管理的五大职能。
中层管理者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担负着承上启下的重任,是企业高层与基础联系的工作纽带。
中层管理人员得力,则整个企业工作顺畅,令行禁止,上下协调,否则就会出现各自为政,管理混乱,使企业得不到良好的发展。
与此同时,中层是企业执行的核心,许多企业执行不力的原因实际上就是中层不力。
一名中层管理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呢?罗伯特·卡茨,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学者,他认为,领导者必须具备三种技能,即技术技能、人事技能、概念技能,简称为领导者的THC技能。
他进一步提出,如果把领导者分为低、中、高三个层次,那么技术、人事、概念这三个层次结构比例是不一样的。
如下表所示: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层管理者他们所必备的更多的是人事技能和概念技能,而技术技能反而显得不是很重要。
人事技能所展现出来的是一个人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和沟通技巧,而概念技能展现则是洞察力和决策能力等。
那么作为企业,该如何有针对性的去培养这些中层干部呢?有一个关于阿里巴巴是如何去培养中层管理者的案例,特分享给朋友们,希望大家能从中获得有益的启发。
阿里的中级管理者分为叫腰部管理者,阿里把中级管理者比喻成企业的腰,因为腰挺直了,头才能灵活。
腰部管理者是指M4总监~M5资深总监,已经有一定的管理经验,要求管理者从带一个小团队到带多个团队,从原来的执行到资源整合协调。
什么才是好的中层管理者?阿里定义出了中层管理者的能力模型:快速应变、迭代创新、群策群力、协作共赢、把握关键。
阿里组织诊断神器“六个盒子”•来源|茅庐学堂(ID:maoluxuetang)临近年底,大多数企业都开了年度复盘会。
往往也是这时候,老板才发现,原本自以为运转良好的企业,这里有问题,那里也有问题。
当问题暴露出来后,很多管理者会陷入一个误区,叫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根据结果去找问题的思维模式。
比如有一年,因为察觉到B2B业务团队的士气不高,当时阿里的HR想组织一场运动会,活跃气氛、鼓舞士气。
但经过一轮调研下来,我们发现,问题来自次贷危机导致外贸导向型的B2B业务整体下滑,又加上隔壁的淘宝B2C业务蒸蒸日上,让B2B业务内部弥漫着将要失去“主导地位”的紧张感和颓废感。
找到根本原因以后,我们把发力点用在了帮助B2B业务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上。
后来想想,如果当时坚持搞运动会,不但HR作为组织者不轻松,团队也会因为身心俱疲而不满,最终变成好心办坏事。
所以,当问题出现后,正确的做法,不是盲目动手解决,而应该从症状入手,找到病症的根源。
这时候,我们就需要用到一个工具:六个盒子。
就像医生治病要先给你体检,我们在解决组织问题之前,也需要做一次组织诊断。
六个盒子的价值六个盒子,也叫韦斯伯德六盒模型,是由美国组织动力学教授韦斯伯德,在1976年基于组织发展的经验和实践总结提炼而成的。
具体来说,六个盒子对应组织的六个维度,包括使命/目标、结构/组织、关系/流程、回报/激励、支持/帮助、领导/管理,而组织诊断也正是基于这六个维度出发的。
2010年,时任支付宝CPO常扬,将六个盒子引入阿里巴巴,并在2013年推广到整个集团。
自此,六个盒子在阿里得到广泛应用,甚至还有一句专门的俗语,叫“不管业务怎么变,六个盒子跑一遍”。
阿里人这么推崇六个盒子,主要是因为它能够为组织中的问题诊断提供全方位的视角。
一个组织如果出现问题,原因通常不止一个,而且相互关联,你必须从不同的视角切入,才能看清楚问题的本质所在,从而发现每个关联部分的内在关系。
6个盒子——组织诊断一,业务诊断靠业务和HR共同推进二,6个盒子一)使命、战略、目标使命——愿景战略——三到五年的蓝图、里程碑目标——一年左右切实可行的衡量指标1,战略大图1)是否有清晰的客户价值2)是否清晰3)是否让人兴奋4)大家是否有Buy in2,战略大图回到落地1)战略路径是否清晰2)核心抓手是什么——能够最体现战略的落地点核心点或是核心事件或活动例如阿云今年的:200个HC,搜索:移动搜索、云搜索3)是否被合理分解为各个部门的目标:化学分解而非物理分解3,如何衡量1)KPI是什么4,拼大图分享:1,这个环节主要是了解业务目标,业务逻辑,暂时不需要考虑人的因素。
2,抓手——从量变到质变3,关于客户价值——1)客户是谁,细分客户市场2)客户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3)什么情况出现才表示的问题解决了(解决问题的展现结果)例如:运维的客户需求:系统的稳定/系统的灵活/成本4,怎么判断客户价值已经清楚了?——看业务部门是否已近达成一致客户的声音是被清晰的在内部传递的。
阿云是技术驱动业务。
二)结构&组织1,排兵布阵分工&职责是否都清晰1)模糊边界越来越多,挑战在于:各司其职、混战2)如何看待跨界2,核心关键部门Leader是否胜任?1)如何搭配2)有什么好处和风险3)能力有啥缺失?有没有发展计划?3,战略所需要的核心能力是否具备?4,扁平化是趋势、弹性、自我驱动分享:1,清晰的分析组织,从业务和人来看,哪些人是外招、哪些是内招、培养的周期。
2,阿云之前的业务需要,主要招聘技术人员,但目前技术稳固的情况下,人员可能要更多的进行内部流转。
通过人才盘点的形式,了解组织的需求。
1,呼之即来,来之即战,战之及散——未来的方向。
三)关系&流程1,部门和主体其他部门的关系1)与集团相关业务块的关系2)产品、工程、技术的关系3)和客户部门、横向部门的关系4)创新小组和本职业务的关系2,关注官方的流程,更要关注民间的流程3,边界模糊是常态4,组织文化:让大家在面临选择时判断一致,而不依赖于流程制度,人际依赖越来越强。
阿里巴巴诊断组织工具“六个盒子”有很多组织发展的研究认为,未来的组织形态会偏个体化、个人化,小企业会越来越多。
对此,我的判断是相反的,从阿里整个组织成长的轨迹来看,未来一定会出现更多超级组织。
为什么会给出这样的判断?首先,回到战略的大图景下,组织会有相应的HR战略大图,具体可分为组织的心力、脑力、体力。
心力是什么?是使命和文化,让组织有强大的驱动力往前跑。
脑力是什么?组织本身有实现目标的能力。
体力是什么?是组织的结构、流程、机制。
心、脑、体整个是为了激发组织能量,让整个组织都是围绕使命和愿景而努力。
在此工具思维的前提下,组织的架构师要对整个组织作一个全面的把握和诊断,我们叫“望闻问切全局思维”。
当了解组织整体状况以后就要对它提前引导,有经验的HRD们为了在业务上保证方向的一致,一般会用到两个工具方法:一是战略协同工作法,“共创”和“通混晒”;二是团队成长工作法,包括业务复盘和review;最后,通过文化去修炼心法。
让组织有一致的使命、愿景、价值观,由文化和政委体系打造。
那么,在实施业务战略和组织战略过程中,阿里究竟使用了哪些打造组织能力的工具和方法?一、诊断组织健康的“六个盒子”“六个盒子”是阿里用来诊断组织究竟健康与否的典型工具,具体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第一,目的和目标公司或团队经常会定KPI,比如今年业绩要达到1个亿,背后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这是最关键的。
回到本源,还是在回答“我们为谁创造什么价值?”这个命题,其实就是在谈使命。
在阿里做业务,基本上每个人都谈客户价值。
追求利润是销售人员的天职,但作为技术人员也在想这个问题,这家公司是不会长久的。
阿里是一家以运营为特色的公司,这是它业务为什么那么强大的原因。
要打几个爆点,让爆点去带动整个业务往前跑,即所谓的运动战。
这里面有三个衡量,一是目标是否清晰、是否明确。
二是目标上下和左右是否一致。
三是大家对目标是不是兴奋。
比如有些残疾人通过淘宝就业,甚至做得很大很成功,淘宝年会上邀请他们,员工看了很感动,就会很认同自己的努力是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
组织诊断工具方法及实操:六个盒子一、六个盒子的价值阿里这么推崇六个盒子,主要是因为它能够为组织中的问题诊断提供全方位的视角。
一个组织如果出现问题,原因通常不止一个,而且相互关联,你必须从不同的视角切入,才能看清楚问题的本质所在,从而发现每个关联部分的内在关系。
它相当于一面镜子,帮助我们去看到组织所存在的问题。
六个盒子,还是非常好的沟通工具,不同的人对组织状态,大家开诚布公的讨论、分享,让每个人最后对组织的状况、状态了然于心。
分享完六个盒子最重要的两个价值后,接下来是我们的重点内容:六个盒子包括哪些内容?怎么应用呢?相信这都是大家非常感兴趣的问题。
二、六个盒子内容和应用六个盒子对应组织的六个维度,包括使命/目标、结构/组织、关系/流程、回报/激励、支持/帮助、领导/管理,而组织诊断也正是基于这六个维度出发的。
盒子一:使命与目标使命与目标是组织的根基,没有这两者,就没有组织。
在这个盒子里,我们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而存在?为谁提供什么样的产品或服务?关于使命,我们在之前的课分享过了,不再赘述。
目标,就是一个阶段要实现什么样的工作成果。
好目标可以帮助我们指引方向、激发每个人的斗志、热情。
不好的目标是什么样的呢?定了和没定差不多,甚至比没定还糟糕。
比如目标不清晰、与团队关联不高、超出能力太多,甚至大家根本看不懂目标,不理解目标,不认同目标。
所以,一个好的目标需要清晰、明确,上下达成共识,具有挑战性,并对人有激励。
使命与目标是组织诊断的基础,只有明确了这两个,我们的诊断才能保持正确的方向。
盒子二:结构/组织组织、结构是为了看组织的效能、运转是否高效?是否有助于战略、业务的成功?内容包括我们上文提到的战略和组织结构的关系是什么样的?目标是如何被分配的?组织之间的职责、流程、衔接是否清晰?是否有遗漏?是否有重复的工作?工作关系是什么样的?人才分配是否合理?人的能力够不够?数量是否合理?等等盒子三:关系与流程盒子三的关键在于公司各部门关系、流程是否顺畅,只有顺畅的关系、流程,才能让大家齐心协力、共同为了一个目标努力。
印象阿里--六个盒子关乎天下:道、谋、断、人、阵、信阿里“聚能环”常用组织诊断工具大PK 翰威特19D盖洛普Q12麦肯锡7S六个盒子是什么?六个盒子,江湖人称"六个BOX",也叫韦斯伯德的六盒模型,是组织内部视角、不断检视业务实现过程的利器目的(使命/目标)• 业务方向是什么?帮助机制(支持/工具)结构(组织/结构)• 有足够的协调手段?领导(领导/管理)• 怎么来分工?• 能否保持平衡?关系(关系/流程)奖励(奖励/激励)• 关系质量• 奖励和期望的差异• 冲突管理外部环境对我们的影响是什么?我们实现了什么价值?环境(文化、氛围)摩托罗拉-6西格玛六个盒子的应用•1970s韦斯伯德提出一个顾问工具•2010年引入支付宝•2013年得到广泛应用:天猫、阿里云、菜鸟等团队六个盒子是什么?•扫描仪--组织诊断工具(望、闻、问、切)•工程图--企业和组织的规划工具•避雷针--自我发现和疏导六个盒子的价值l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全面的视角,多维度看问题l创业、守业、兴业-企业发展过程中必备的工具l内外兼修-向内看,向外看自我剖析•您认为您的企业当下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最好把这个问题现象化,例如问题是员工没有工作动力,现象化经常迟到早退;)Box1(使命/目标)何为使命?规划和布局时✉被赋予的那道光,神圣,虚幻而现实✉软性,遵循真实的声音,内心驱动✉起点、活力、价值•是什么:是否清晰?•怎么样:内部一致性如何?•使命感:是否让人兴奋?战略落地和执行时何为目标?✉具体的,量化的,合理的,可实现的。
✉硬的,刻在岩石上的•落地执行的路径是否清晰?核心抓手是什么?•是否合理分解到各部门,化学而非物理。
•衡量标准是什么?(KPI)核心问题:个人内心愿景与组织愿景的连接通过目标激发大家的意愿,晒KPIBox2(结构/组织)架构•职责和分工是否清晰、合理?•需要什么样的架构?金字塔?--扁平化是趋势组织•为实现目标而设•人员配比是否合适?是否都各尽其能?诊断依据:•是什么:是否清晰和明确?•怎么样:组织运转的效能如何?核心问题:关键部门的Leader能否胜任?Box3(关系/流程)关系•部门内部和各部门之间是怎样都合作?•相互合作都桥梁和纽带是什么?如何设立和引导?流程•自动化流水线•官方重要,民间流程更需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