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_服务期望与感知
- 格式:ppt
- 大小:294.50 KB
- 文档页数:38
雾里看花
一、什么是期望?
顾客期望是指顾客希望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能满足其需要的水平,达到了这一期望,顾客会感到满意,否则,顾客就会不满。
二、什么是感知?
顾客感知是指顾客按自己对产品的使用目的和需求状况,综合分析市场上各种经由正式或非正式途径获得的相关信息,对一种产品或服务所做的抽象的主观的评价。
三、二者的差距
二者的差距以下是从我自身购买聚美优品感受来说明。
聚美优品是室友介绍,并从她买到的产品实物和网站浏览得到一些相关的信息:
它具有统一的包装且使用了别具一格的粉色纸壳,非常醒目;
发货速度非常快,且邮费比一般的低;
产品种类繁多;
价格视觉冲击强,折扣大,采用的是高低高排序,让人会有一种实惠的感觉;
各限时产品显示当天购买人数,让顾客放心购买;
以信息的形式进行提醒优惠券使用情况。
以上是我个人在购买聚美优品的感觉,整体说是非常喜
欢,所以也行动了。
当收到产品后,与想象中非常符合,但期望与感知的现实差距出现了,脸上起了小痘痘,停止使用后两个月痘痘都没有消完,有些东西必须亲自尝试使用之后才会发现它也有不足之处,比如个人的肤质不同,使用后的效果就会有差距;在一般的化妆品店,销售者会跟你说明并使用来决定购买与否且更有保障性。
期望与感知的距离正如雾里看花一样,只有拨开了云雾你才能发现它到底美不美,也许跟现实很接近,也许会很遥远,所以才会有期望,才会有感知,才会有距离。
服务期望、感知与服务标准
一、顾客期望的基本概念
①期望的服务:期望的两个水平。
②渴望的服务:渴望的服务是顾客希望得到的那种服务。
它一种期望达到的服务水平,是顾客相信并且认为应该得到的可以满足个人需求的服务。
③可接受的服务:顾客能够接受而且不会造成不满意的最低服务水平。
影响这一期望形成的因素包括影响服务表现的情境因素和其他可供选择的服务提供商的服务水平。
④预期的服务:顾客实际期望得到的服务水平,它将直接影响如何定义可接受的服务。
二、容忍区间
进一步理解:如果服务绩效处于容忍区间范围内,顾客并不会特别关注,但是超越这个范围,该项服务就会以积极或消极的方式引起顾客的关注。
三、影响顾客服务期望的因素。
期望—感知质量计算公式
“期望—感知”模型。
即:服务质量(Q)= 用户感知(P)- 用户期望(E) 在评价一项服务的质量时, 只有顾客的评价是有意义的, 其他评价都是无关紧要的; 采用服务质量间隙理论测量用户满意程度, 即测量用户对某项服务的期望水平、实际感知到的水平, 以及最低可容忍的水平, 并计算三者之间的差距。
通过调查问卷用用户的期望水平与感知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来反映服务质量。
顾客感知与期望差距的测量模型测量的5 个层面(维度): 一是有形性(Tangibles); 设备、人员等外在资源二是可靠性(Reliability); 可靠而准确地实现承诺的服务能力三是反应性(Responsiveness); 帮助用户并提供便捷服务四是保
证性(Assurance); 员工的知识、礼貌及传达信用、信心的能力五是关怀性(Empathy)对用户给予关切和个别的关注5个层面分解出22个问题测量三个数值: 期望值、实际感受值、最低容忍值公式:服务质量(Q)= 用户感知(P)- 用户期望(E) 调查时用户对每个问题从可接受的最低服务水平、实际感受服务水平、理想的服务水平三个方面进行评分。
评分为1-9个等级。
用户最低容忍值和期望值之间的差就是“可容忍区”用户的实际感受值在可容忍区之内,显然用户对此服务是可以接受的,可容忍的用户的实际感受值在可容忍区之外,低于可接受的最低服务水平,显然用户对此服务是不满意的用户的实际感受值在可容忍区之外,高于理想的服务水平,表明提供的服
务高于用户的期望值。
论服务中顾客感知与期望的平衡内容提要随着服务经济时代的来临,服务已经成为企业建立、增强和保持竞争优势的有力武器。
此时,完全依靠技术优势已经不能使企业长期保持市场领先地位,只有向顾客提供完整而富有创建性的系统服务才是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的良策。
如何平衡顾客感知与期望,使顾客在交易过程中真正感到满足、获得价值,是企业实施服务战略过程中最为关心的问题。
本文结合顾客感知服务质量衡量体系,从建立长期顾客关系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
首先,通过对感知服务质量管理理论近 20年发展状况的详细评述,总结出西方学者在对顾客感知与期望平衡研究中达成的几点共识,构建了后续研究的理论平台。
其次,利用要素分析法分别对顾客服务感知与服务期望进行了衡量和比较,并由此明确了二者失衡的原因是顾客差距的客观存在。
最后,从静态平衡与动态平衡两个不同的角度提出弥合顾客差距的对策,最终促使顾客感知与期望在服务接触层面和长期顾客关系层面均达到平衡。
目录绪言?1(一)研究涉及的范围?1(二)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理论意义2一、相关文献综述与本文创新点阐释?4(一)相关文献综述?4(二)本文创新点阐释?8二、顾客感知与期望的衡量与比较??9(一)顾客感知服务的分析与衡量??91.顾客感知与服务质量??92.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的衡量93.感知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的相关关系12(二)顾客服务期望的分析与衡量?131.顾客服务期望的界定与现实意义??132.影响顾客服务期望的因素??143.顾客期望与顾客体验之间的互动关系17(三)顾客感知与期望的偏差??顾客差距17三、顾客感知与期望失衡的溯源及理论反思19(一)顾客感知与期望失衡的差距分析191.差距一分析:忽视顾客的需求与期望202.差距二分析:服务质量设计和标准的偏差?203.差距三分析:服务标准强化过程的缺失??214.差距四分析:服务传递与顾客认知的错位?22(二)顾客差距分析理论的反思231.差距分析系统的静态分析方法存在局限性232.忽视了服务质量与服务效益的关系23四、寻求顾客感知与期望平衡的对策探讨24(一) 顾客感知与期望的静态平衡对策?241.了解顾客需求242.提高服务标准243.树立以服务质量为中心的管理文化254.重视市场营销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255.服务补救??25(二)顾客感知与期望的动态平衡对策?261.感知服务质量的动态衡量?262.顾客期望的动态管理293.服务质量层次管理法32结论??37参考文献38论文摘要(中文)论文摘要(英文)绪言(一)研究涉及的范围今天,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想利用核心产品来取得竞争优势已经变的非常困难,除非企业能够保持持久的技术优势或者是持久的低成本优势。
客户服务管理之服务感知概述在现代商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提供优质的客户服务已经成为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之一。
客户服务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各种策略和手段,以满足客户需求并提高客户满意度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在客户服务管理中,服务感知是一个关键概念。
服务感知是指客户对于所接受服务的感受和体验。
它包括客户在接受服务过程中,对服务质量、服务效率、服务态度等方面的感知和评价。
客户的服务感知直接影响其对企业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进而影响企业的形象和竞争力。
为了提高客户的服务感知,企业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管理和优化。
首先,企业需要关注服务质量。
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客户对服务的满意度。
通过制定明确的服务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企业可以确保服务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打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和氛围,提供便捷的服务渠道,以提升客户的服务感知。
其次,企业还需要注重服务效率。
客户对于服务的快速响应和高效处理有很高的期望。
通过引入信息技术和自动化系统,企业可以提高服务的响应速度和处理效率,减少客户等待时间,增强客户对服务的感知。
此外,企业还应注重服务态度。
客户希望在接受服务的过程中感受到来自企业的关怀和尊重。
企业可以通过培训和激励员工,提升他们的服务意识和专业素养,确保他们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最后,客户参与也是提高服务感知的重要手段之一。
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客户反馈渠道,主动收集客户对服务的意见和建议,以及通过举办客户活动,提供客户参与的机会,增强客户对于服务的感知和认同。
综上所述,服务感知是客户服务管理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通过关注服务质量、服务效率、服务态度和客户参与等方面,企业可以提高客户的服务感知,从而提升客户满意度,增加客户忠诚度,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
在现代商业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客户服务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彰显。
随着消费者对服务质量和体验的要求不断提高,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客户服务,以满足客户需求,保持竞争优势。
服务感知与期望及质量控制内容摘要:服务质量不仅取决于企业实际提供的功能质量和技术质量,而且还取决于顾客的期望与感知之间的对比。
本文分析了顾客感知的五个维度、顾客期望的三种类型及其控制、感知与期望之间的差距,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服务质量顾客感知顾客期望一般而言,企业提供的功能与技术质量越高,顾客感知到的服务质量就越好,但有时企业提供了优异的质量,顾客却感到平平甚至不满,有时企业提供的质量一般甚至有瑕疵,但顾客却感到满意,因此,认清顾客对服务的感知,调控好顾客对服务的期望,使顾客的感知符合甚至超越其期望,成为提高和改进服务质量的关键。
顾客感知及其维度顾客在接受服务之后就有了亲身感受,知道服务实际是什么样的,由此形成对服务经历的主观评价,这就是顾客感知。
同产品质量相比,服务质量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顾客的感知性。
首先,由于服务的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顾客参与服务过程之中,服务是在企业与顾客的互动和真实瞬间过程中实现的,要靠顾客的体验、感受来评价;其次,服务是由服务人员来执行,顾客来体验,不同的服务人员有不同的心理状态、服务技能,不同的顾客有不同的知识水平、兴趣和爱好,服务带给顾客的感受和效用存在差异,即使同一服务,顾客在不同的时间来接触,其感受也可能不相同。
也就是说,服务质量更多地是按顾客主观的感知加以衡量和检验。
因此,芬兰学者Christian Gronroos将服务质量称之为感知服务质量。
如今,感知服务质量的概念已被普遍接受。
顾客对服务质量的感知是多方面的,美国的A·Parasuraman等学者将顾客感知分为五个维度:可靠性可靠性是指企业准确可靠地执行所承诺服务的能力。
可靠性意味着公司按照其承诺行事,包括送货、提供服务、问题解决、价位方面的承诺。
顾客喜欢与信守承诺的公司打交道,许多以优质服务著称的企业都是通过可靠的服务来建立自己的声誉。
有形性是指服务产品的“有形部分”,如各种设施、设备以及服务人员的形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