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装置安装检验批验收记录表
- 格式:docx
- 大小:15.32 KB
- 文档页数:3
接地装置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接地装置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工程名称:楼学路整治提升工程
施工单位:___
施工执行标准:CJJ98-2012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符合要求
验收部位:电杆、监控基础
项目经理:___
分包项目经理:/
序号 | 检验项目 | 结果
1 | 接地装置测试点的设置(第24.1.1条)| 符合要求
2 | 接地电阻值测试(第24.1.2条)| 符合要求
3 | 防雷接地的人工接地装置的接地干线埋设(第24.1.3条)| 符合要求
4 | 接地模块的埋设深度、间距和基坑尺寸(第24.1.4条)| 符合要求
5 | 接地模块设置应垂直或水平就位(第24.1.5条)| 符合
要求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符合要求
监理单位验收记录:经检查,所含主控项目全部合格,一般项目符合要求,同意验收。
小幅度改写:
本文记录了___在楼学路整治提升工程中接地装置安装检
验批的质量验收情况。
按照施工执行标准CJJ98-2012和施工
质量验收规范规定,对接地装置测试点的设置、接地电阻值测试、防雷接地的人工接地装置的接地干线埋设、接地模块的埋
设深度、间距和基坑尺寸、接地模块设置应垂直或水平就位等项目进行了检验。
经过检查,所有项目均符合要求,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也符合要求。
监理单位经过验收,认为所含主控项目全部合格,一般项目符合要求,同意验收。
接地装置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1.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接地装置安装
执行标准GB50169-2006《电气装置接地技术规范》
安装地点
安装日期
安装负责人
2. 安装设备信息
2.1 接地棒
序号型号规格生产厂家数量
1
2.2 接地线
序号型号规格生产厂家数量
1
2.3 铜排
序号型号规格生产厂家数量
1
3. 安装质量验收记录
3.1 施工检验
序号检验内容检验结果
1 接地棒和接地线固定牢固
2 接地线焊接牢固,无虚焊、漏焊、冷焊
3 接地线绝缘保护措施到位
4 接地装置与土壤接触电阻符合要求
5 工作现场整洁、无杂物
6 安全措施到位
3.2 器材检验
序号检验内容检验结果
1 接地棒和接地线外观无损坏
2 接地线和铜排的截面符合要求
3 铜排的表面无氧化、锈蚀
4. 安装负责人签字
安装负责人签字接地装置维护责任人签字
5. 备注
1.本表一式两份,一份留存项目档案,一份交施工单位。
2.接地装置安装质量验收记录应当由双方单位代表在验收结束后及时签
署,如有异议及时沟通解决,并作出相应的修改和记录。
说明主控项目1.接地装置水平及垂直接地体所用的材料规格、型号、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要求时,接地体装置的导体截面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检验数量:施工、监理单位均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
钢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最小规格注:电力线路杆塔接地体引出线的截面不应小于50 mm,引出线应热镀锌。
低压电气设备地面上外露的铜和铝接地线的最小截面(mm2)2.在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内除照明设备以外的其他电气设备应采用专用的接地线。
爆炸危险环境内与接地干线相连的接地线应采用多股软绞线,其最小截面铜线应为4mm2。
易受机械损伤的部位应装设保护管。
检验数量:施工、监理单位均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3.接地装置水平及垂直接地体敷设的位置和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规定时,接地体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6 m。
检验数量:施工、监理单位均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
4.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监理单位均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测试检查。
5.人工接地装置或利用建筑物基础钢筋的接地装置应在地面以上按设计要求位置设置测试点。
爆炸危险环境内接地或接零用的螺栓应有防松装置。
检验数量:施工、监理单位均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6.防雷接地的接地干线经人行通道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1 m,且应采取均压措施或在上方铺设卵石或沥青地面。
检验数量:施工、监理单位均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
7.远动装置的直流接地、交流接地和保护接地应分开,但也可分别连接在同一接地网,连接应牢固可靠。
检验数量:施工、监理单位均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一般项目1.接地线在与公路、铁路或管道等交叉及其他可能使接地线遭受损伤处,穿过墙壁、楼板和地坪处均应加套钢管或其他坚固的保护套管,钢套管应与接地线间焊接金属跨接线。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2.明敷接地线及室内接地干线的支持件间距离应均匀,水平直线部分应为0.5~1.5 m,垂直部分应为1.5~3 m,转弯部分距转角应为0.3~0.5 m,跨越建筑物伸缩缝、沉降逢处应有补偿装置。
接地装置安装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DQ3.1.8工程名称鹏胜家园19#楼检验批部位基础承台、梁项目经理丁正群工程施工单位名称江苏中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分包项目经理/专业工长戎冠男分包单位/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GB50303-2002施工班组长陈叔君序号GB50303-2002的规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1人工接地装置或利用建筑物基础钢筋的接地装置必须在地面以上按设计要求位置设测试点。
按设计要求的位置装设2个测试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符合设计要主控项目2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求3防雷接地的人工接地装置的接地干线埋设,经人行通道处埋地深度不应小于1m,且应采取均压措施或在其上方铺设卵石或沥青地面。
4接地模块顶面埋深不应小于O.6m,接地模块间距不应小于模块长度的3-5倍。
接地模块埋设基坑,一般为模块外形尺寸的1.2-1.4倍,且在开挖深度内详细记录地层情况。
5接地模块应垂直或水平就位,不应倾斜设置,保持与原土层接触良好。
一般项目1当设计无要求时,接地装置顶面埋设深度不应小于O.6m。
圆钢、角钢及钢管接地极应垂直埋人地下,间距不应小于5m。
接地装置的焊接应采用搭接焊,搭接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扁钢与扁钢搭接为扁钢度的2倍,不少于三面施焊;2困钢与困钢搭接为困锅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3圆钢与扁钢搭接为圆钢直径的6倍,双西施焊;4扁钢与钢管,扁钢与角钢焊接,紧贴角钢外侧两面,或紧贴3/4钢管表面,上下两侧施焊;符合设计要求5除埋设在混凝土中的焊接接头外,有防腐措施。
2当设计无要求时,接地装置的材料采用为钢材,热浸镀铸处理,最小允许规格、尺寸应符合表24.2.2的规定。
3接地模块应集中引线,用于线把接地模块并联焊接成一个环路,干线的材质与接地模块焊接点的材质应相同,钢制的采用热浸镀铮扁钢,引出线不少于2处。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经检查,主控项目、一般项目均符合设计和《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的规定,评定合格。
接地装置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编号:填表说明:1、检验批的划分按施工段、单元及系统划分,对与分项工程可统一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检验批容量单位组。
2、材料、器具、设备进场质量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需要进行质量检查的产品应包括智能建筑工程各子系统中使用的材料、硬件设备、软件产品和工程中应用的各种系统接口;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或实施生产许可证和上网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应进行产品质量检查,未列入的产品也应按规定程序通过产品质量检测后方可使用。
(2)材料及主要设备的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按照合同文件和工程设计文件进行的进场验收,应有书面记录和参加人签字,并应经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验收人员确认;②应对材料、设备的外观、规格、型号、数量及产地等进行检查复核;③主要设备、材料应有生产厂家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及性能的检测报告。
(3)设备及材料的质量检查应包括安全性、可靠性及电磁兼容性等项目,并应由生产厂家出具相应检测报告。
3、采用建筑物共用接地装置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Ω: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4、采用单独接地装置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5、接地装置的焊接应符合规定:接地装置的焊接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第24.2.1条的规定。
6、接地装置测试点的设置、防雷接地的人工接地装置的接地干线埋设、接地模块的埋设深度、间距和基坑尺寸、接地模块设置应垂直或水平就位:当接地装置由多根水平或垂直接地体组成时,为了减小相邻接地体的屏蔽作用,接地体的间距一般为5m,相应的利用系数约为0.75~0.85。
当接地装置的敷设地方受到限制时,上述距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减小,但一般不小于垂直接地体的长度。
接地装置埋设深度一般不小于0.6m,这一深度既能避免接地装置遭受机械损坏,同时也减小气候对接地电阻值的影响。
7、接地装置埋设深度、间距和搭接长度和防腐措施、接地装置的材质和最小允许规格尺寸、接地模块与干线的连接和干线材质选用:当接地装置由多根水平或垂直接地体组成时,为了减小相邻接地体的屏蔽作用,接地体的间距一般为5m,相应的利用系数约为0.75~0.85。
接地装置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一、工程概况项目名称:XXXX接地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单位:XXXX有限公司验收单位:XXXX检测中心验收时间:XXXX年XX月XX日二、施工条件及材料准备1.施工条件接地装置的施工地点为XXXX工地,施工环境较为复杂。
施工单位按照工程要求进行了现场勘测和施工准备,确保了施工条件满足要求。
2.材料准备施工单位按照设计方案,准备了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材料。
材料包括接地体、接地极、连接材料等。
三、施工过程1.施工准备施工单位按照设计方案进行了施工准备工作。
先对施工区域进行了标识,并清理了施工区域。
确定了接地体和接地极的安装位置,并准备了相应的材料。
2.接地体安装根据设计要求,施工人员挖掘了适当的深度和直径的坑洞,并按照设计要求放入接地体。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排列,并进行了初步的固定。
3.接地极安装施工人员将接地极与接地体连接,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了固定。
同时,施工人员进行了接地极的安装调整,以确保接地极垂直。
4.连接材料安装施工人员按照设计要求,连接了接地体、接地极和主接地网等。
连接过程中,施工人员使用了合适的连接材料,并严格按照要求检查了连接是否牢固。
5.验收施工单位完成接地装置的安装后,通知验收单位进行验收工作。
验收单位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对接地装置进行了检测和验收。
验收包括表面检查、电阻测量等。
四、检验结果1.表面检查接地装置的表面没有发现明显的破损、损坏和锈蚀等情况;接地体和接地极的连接部位也没有松动和变形的现象。
2.电阻测量验收单位对安装完成的接地装置进行了电阻测量。
主要测量了接地体与接地极间的接触电阻及总电阻。
测量结果显示,接地体与接地极间的接触电阻在要求的范围内,总电阻符合设计要求。
五、验收结论根据对接地装置的检测和验收结果,我单位作出以下结论:接地装置的安装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达到了验收标准。
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意见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以下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意见:1.接地体与接地极连接处有些松动,可能会对接地装置的稳固性造成一定影响。
接地装置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GB50303-2002说明:⒈主控项目:①人工接地装置或利用建筑物基础钢筋的接地装置必须在地面以上按时间要求位置设测试点。
②测试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必须符合时间要求。
③防震接地的人工接地装置的接地干线埋设,经人行通道处埋地深度不应小于1m,且应采取均压措施或在其上方铺设卵石或沥青地面。
④接地模块顶面埋深不应小于0.6m,接地模块间距不应小于模块长度的3-5倍。
接地模块埋设基坑,一般为模块外形尺寸的1.2-1.4倍,且在开挖深度内详细记录地层情况。
⑤接地模块应垂直或水平就位,不应倾斜设置,保持与原土层接触良好。
⒉一般项目:①当设计无要求时,接地装置顶面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6m。
圆钢、角钢及钢管接地极应垂直埋入地下,间距不应小于5m。
接地装置的焊接应采用搭接焊,搭接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⑴扁钢与扁钢搭接为扁钢宽度的2倍,不少于三面施焊;⑵圆钢与圆钢搭接为圆钢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⑶圆钢与扁钢搭接为圆钢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⑷扁钢与钢管,扁钢与角钢焊接,紧贴角钢外侧两面,或紧贴3/4钢管表面,上下两侧施焊⑸除埋设在混凝土中的焊接接头外,有防腐措施。
②当设计无要求时,接地装置的材料采用为钢材,热浸镀锌处理,最小允许规格、尺寸应符合表24.2.2的规定。
③接地模块应集中引线,用干线把接地模块并联焊接成一个环路,干线的材质与接地模块焊接点的材质应相同,钢制的采用热浸镀锌扁钢,引出线不少于2处。
接地装置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GB50303-2002说明:⒈主控项目:①人工接地装置或利用建筑物基础钢筋的接地装置必须在地面以上按时间要求位置设测试点。
②测试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必须符合时间要求。
③防震接地的人工接地装置的接地干线埋设,经人行通道处埋地深度不应小于1m,且应采取均压措施或在其上方铺设卵石或沥青地面。
④接地模块顶面埋深不应小于0.6m,接地模块间距不应小于模块长度的3-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