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装置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3
接地装置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接地装置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工程名称:楼学路整治提升工程
施工单位:___
施工执行标准:CJJ98-2012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符合要求
验收部位:电杆、监控基础
项目经理:___
分包项目经理:/
序号 | 检验项目 | 结果
1 | 接地装置测试点的设置(第24.1.1条)| 符合要求
2 | 接地电阻值测试(第24.1.2条)| 符合要求
3 | 防雷接地的人工接地装置的接地干线埋设(第24.1.3条)| 符合要求
4 | 接地模块的埋设深度、间距和基坑尺寸(第24.1.4条)| 符合要求
5 | 接地模块设置应垂直或水平就位(第24.1.5条)| 符合
要求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符合要求
监理单位验收记录:经检查,所含主控项目全部合格,一般项目符合要求,同意验收。
小幅度改写:
本文记录了___在楼学路整治提升工程中接地装置安装检
验批的质量验收情况。
按照施工执行标准CJJ98-2012和施工
质量验收规范规定,对接地装置测试点的设置、接地电阻值测试、防雷接地的人工接地装置的接地干线埋设、接地模块的埋
设深度、间距和基坑尺寸、接地模块设置应垂直或水平就位等项目进行了检验。
经过检查,所有项目均符合要求,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也符合要求。
监理单位经过验收,认为所含主控项目全部合格,一般项目符合要求,同意验收。
防雷设备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一、项目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项目地点:
- 防雷设备类型:
- 防雷设备供应商:
- 防雷设备安装单位:
- 安装日期:
二、检验项目及要求
三、检验结果
根据对防雷设备安装的检验,现将检验结果汇总如下:
- 防雷设备的型号及规格:符合要求
- 防雷设备的数量:符合要求
- 防雷设备的接地装置:符合要求
- 防雷设备的电气连接:符合要求
- 防雷设备的标志标识:符合要求
- 防雷设备的外观质量:符合要求
四、结论
根据检验结果,防雷设备安装工作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规范。
确认通过质量验收,并可以正式投入使用。
五、备注
(可列出对防雷设备安装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如存在问题需注明处理结果)
六、检验机构签章。
接地装置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1.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接地装置安装
执行标准GB50169-2006《电气装置接地技术规范》
安装地点
安装日期
安装负责人
2. 安装设备信息
2.1 接地棒
序号型号规格生产厂家数量
1
2.2 接地线
序号型号规格生产厂家数量
1
2.3 铜排
序号型号规格生产厂家数量
1
3. 安装质量验收记录
3.1 施工检验
序号检验内容检验结果
1 接地棒和接地线固定牢固
2 接地线焊接牢固,无虚焊、漏焊、冷焊
3 接地线绝缘保护措施到位
4 接地装置与土壤接触电阻符合要求
5 工作现场整洁、无杂物
6 安全措施到位
3.2 器材检验
序号检验内容检验结果
1 接地棒和接地线外观无损坏
2 接地线和铜排的截面符合要求
3 铜排的表面无氧化、锈蚀
4. 安装负责人签字
安装负责人签字接地装置维护责任人签字
5. 备注
1.本表一式两份,一份留存项目档案,一份交施工单位。
2.接地装置安装质量验收记录应当由双方单位代表在验收结束后及时签
署,如有异议及时沟通解决,并作出相应的修改和记录。
说明主控项目1.接地装置水平及垂直接地体所用的材料规格、型号、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要求时,接地体装置的导体截面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检验数量:施工、监理单位均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
钢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最小规格注:电力线路杆塔接地体引出线的截面不应小于50 mm,引出线应热镀锌。
低压电气设备地面上外露的铜和铝接地线的最小截面(mm2)2.在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内除照明设备以外的其他电气设备应采用专用的接地线。
爆炸危险环境内与接地干线相连的接地线应采用多股软绞线,其最小截面铜线应为4mm2。
易受机械损伤的部位应装设保护管。
检验数量:施工、监理单位均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3.接地装置水平及垂直接地体敷设的位置和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规定时,接地体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6 m。
检验数量:施工、监理单位均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
4.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监理单位均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测试检查。
5.人工接地装置或利用建筑物基础钢筋的接地装置应在地面以上按设计要求位置设置测试点。
爆炸危险环境内接地或接零用的螺栓应有防松装置。
检验数量:施工、监理单位均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6.防雷接地的接地干线经人行通道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1 m,且应采取均压措施或在上方铺设卵石或沥青地面。
检验数量:施工、监理单位均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
7.远动装置的直流接地、交流接地和保护接地应分开,但也可分别连接在同一接地网,连接应牢固可靠。
检验数量:施工、监理单位均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一般项目1.接地线在与公路、铁路或管道等交叉及其他可能使接地线遭受损伤处,穿过墙壁、楼板和地坪处均应加套钢管或其他坚固的保护套管,钢套管应与接地线间焊接金属跨接线。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2.明敷接地线及室内接地干线的支持件间距离应均匀,水平直线部分应为0.5~1.5 m,垂直部分应为1.5~3 m,转弯部分距转角应为0.3~0.5 m,跨越建筑物伸缩缝、沉降逢处应有补偿装置。
接地装置安装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统表2)
电缆电线导管敷设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DQ1.4
电线电缆敷设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DQ1.4
电缆头制作接线及线路绝缘测试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DQ1.4
配电箱、柜安装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DQ1.4
灯具安装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DQ1.4
插座开关风扇安装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DQ1.4
建筑照明通电试运行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DQ1.4
桥架安装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DQ1.4
接地装置安装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DQ1.4
防雷接地引下线敷设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DQ1.4
接闪器安装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DQ1.4
等电位安装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DQ1.4。
《接地线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格示例及填写说明【规范名称及编号】《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GB50606-2010)【条文摘录】摘录一:3.5.1 材料、器具、设备进场质量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 需要进行质量检查的产品应包括智能建筑工程各子系统中使用的材料、硬件设备、软件产品和工程中应用的各种系统接口;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或实施生产许可证和上网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应进行产品质量检查,未列入的产品也应按规定程序通过产品质量检测后方可使用;2 材料及主要设备的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按照合同文件和工程设计文件进行的进场验收,应有书面记录和参加人签字,并应经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验收人员确认;2)应对材料、设备的外观、规格、型号、数量及产地等进行检查复核;3)主要设备、材料应有生产厂家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及性能的检测报告。
3 设备及材料的质量检查应包括安全性、可靠性及电磁兼容性等项目,并应由生产厂家出具相应检测报告。
摘录二:16.1.2 接地线的安装除应执行国家标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第6.3节和《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2002第25章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利用建筑物结构主筋作接地线时,与基础内主筋焊接,根据主筋直径大小确定焊接根数,但不得少于2根;2 引至接地端子的接地线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4mm2的多股铜线。
【规范二名称及编号】《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2002)【条文摘录】25避雷引下线和变配电室接地干线敷设25.1主控项目25.1.1暗敷在建筑物抹灰层内的引下线应有卡钉分段固定;明敷的引下线应平直、无急弯,与支架焊接处,油漆防腐,且无遗漏。
25.1.2变压器室、高低压开关室内的接地干线应有不少于2处与接地装置引出干线连接。
25.1.3当利用金属构件、金属管道做接地线时,应在构件或管道与接地干线间焊接金属跨接线。
至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
综合结果监理(建设)
单位验收
综合结论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要求
项目专业质检员签名:
年 月 日项目专业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负责人)签名:年 月 日
专业工长(施工员)签名检测调试负责人签名热镀锌扁钢,形成环形接地网。
2、防雷接地安装采用搭接焊接,焊接接头不小于10d,焊口的焊渣已清除,无夹渣现象。
3、防雷接地安装的位置、标高均符合设计图纸及施工质量验收要求。
验收日期:2021年06月11日2021年06月11日
简介隐蔽工程范围(内容)/隐蔽方式/施工方法/隐蔽前已进行的检测调试项目及其结果(根据具体情况和需要,可附相关的示图、照片和附页、附表等作说明):
1、防雷接地连接线:利用基础地梁两根底部主筋通长焊接,跨接及交接处采用12厘钢筋连接,无地梁处采用-40*4施工依据文件名称及编
号
建筑电气施工方案质量验收依据文件名称及编号《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5相关施工图名称及其图
号
基础接地平面图 电施E01施工单位
项目负责人分包单位
/项目负责人/分部/子分部/分项
(系统/子系统)
建筑电气-防雷及接地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安装检验批编号GD-C5-71250所在的施工部位
基础接地隐蔽工程验收记录(通用表式二)
GD-C4-611/1
单位(子单位)工程名
称。
机房防雷与接地系统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注:本表内容的填写需依据《现场验收检验批检查原始记录》。
本检验批质量验收的规范依据见本页背面。
填写说明一、填写依据1 《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GB50606-2010。
2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62-2008。
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二、检验批划分可按照系统、区域、楼层划分检验批。
三、GB50606-2010规范摘要3.5.1 材料、器具、设备进场质量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 需要进行质量检查的产品应包括智能建筑工程各子系统中使用的材料、硬件设备、软件产品和工程中应用的各种系统接口;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或实施生产许可证和上网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应进行产品质量检查,未列入的产品也应按规定程序通过产品质量检测后方可使用。
2 材料及主要设备的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按照合同文件和工程设计文件进行的进场验收,应有书面记录和参加人签字,并应经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验收人员确认;2)应对材料、设备的外观、规格、型号、数量及产地等进行检查复核;3)主要设备、材料应有生产厂家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及性能的检测报告。
3 设备及材料的质量检查应包括安全性、可靠性及电磁兼容性等项目,并应由生产厂家出具相应检测报告。
17.2.3 防雷与接地系统工程的施工应执行国家标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62-2008第4章和本规范第16章的规定。
四、GB50462-2008规范摘要5.4.1 验收检测应包括下列内容:1 检查接地装置的结构、材质、连接方法、安装位置、埋设间距、深度及安装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
2 对接地装置的外露接点应进行外观检查,已封闭的应检查施工记录。
3 验证浪涌保护器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浪涌保护器安装位置、安装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或产品安装说明书的要求。
4 检查接地线的规格、敷设方法及其与等电位金属带的连接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
系统接地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一、项目概述本次系统接地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是针对建设项目进行的接地装置安装工程的检验和验收,以确保接地装置的正确安装和符合规范要求。
本次安装工程包括接地体、接地极、接地电缆及其连接件的安装。
二、前期准备工作1.验收组人员及仪器设备准备:本次验收由一名项目经理、一名现场监理和一名施工负责人组成验收组。
验收所需仪器设备包括接地电阻测试仪、绝缘电阻测试仪、接地电缆阻力测试仪等。
2.验收文件准备:准备好验收项目的相关规范标准、设计文件、施工图纸等文件。
3.验收前检查:对安装工程的整体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所有情况符合规范要求。
三、验收过程1.验收人员进行签到并讨论验收工作流程和方法。
2.验收人员对接地体、接地极、接地电缆及其连接件的安装进行逐一检查。
3.检查内容包括:(1)接地体是否按照设计要求正确埋设,埋设深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2)接地极是否按照设计要求完整安装,连接是否牢固;(3)接地电缆线路长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电缆是否完好,并与接地体和接地极连接牢固;(4)接地电缆的绝缘电阻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4.针对每一项检查内容,验收人员使用相应的仪器设备进行实测,记录测试结果。
5.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如安装不规范、连接松动、绝缘电阻过高等。
6.在检查和实测结束后,验收人员进行讨论,并形成会议纪要,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改进措施。
四、验收结果1.验收结果表明接地装置的安装工程符合规范要求,并经实测验收达到设计要求。
2.在实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如接地体不同程度的异常、接地极连接不牢固、接地电缆绝缘电阻过高等,需要及时整改,并重新进行验收。
3.验收人员对整个工程的安装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合理化建议和改进措施。
五、验收记录1.实测数据记录表:记录每项检查内容的实测数据,包括埋设深度、接地体电阻、接地极电阻、接地电缆绝缘电阻等。
2.问题记录表:详细记录发现的问题,包括问题描述、问题原因和整改措施。
接地装置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GB50303—2002
060109□□
060206□□
060608□□
说明
060109
060206
060608
060701 主控项目
1 人工接地装置或利用建筑物基础钢筋的接地装置必须在地面以上按设计要求位置设测试点。
2 测试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 防雷接地的人工接地装置的接地干线埋设,经人行通道处埋地深度不应小于1m,且应采取均压措施或在其上方铺设卵石或沥青地面。
4 接地模块顶面埋深不应小于0.6m,接地模块间距不应小于模块长度的3~5倍。
接地模块埋设基坑,一般为模块外形尺寸的1.2~1.4倍,且在开挖深度内详细记录地层情况。
5 接地模块应垂直或水平就位,不应倾斜设置,保持与原土层接触良好。
一般项目
1 当设计无要求时,接地装置顶面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6m。
圆钢、角钢及钢管接地极应垂直埋入地下,间距不应小于5m。
接地装置的焊接应采用搭接焊,搭接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扁钢与扁钢搭接为扁钢宽度的2倍,不少于三面施焊;
2)圆钢与圆钢搭接为圆钢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3)圆钢与扁钢搭接为圆钢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4)扁钢与钢管,扁钢与角钢焊接,紧贴角钢外侧两面,或紧贴3/4钢管表面,上下两侧施焊;5)除埋设在混凝土中的焊接接头外,有防腐措施。
2 当设计无要求时,接地装置的材料采用为钢材,热浸镀锌处理,最小允许规格、尺寸应符合表24.2.2的规定。
3 接地模块应集中引线,用于线把接地模块并联焊接成一个环路,干线的材质与接地模块焊接点的材质应相同,钢制的采用热浸镀锌扁钢,引出线不少于之处。
检查数量:主控项目全数检查。
一般项目1、2抽查10处,少于10处,全数检查;3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见本规范第28.0.7条。
判定:应检数量全部符合本规范规定判为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