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3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 格式:ppt
- 大小:520.00 KB
- 文档页数:28
常用物理量
在物理学中,常用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或现象的基本度量。
这些物理量是物理学研究和应用的基础。
下面列举了一些常用的物理量及其单位:
1. 长度:米(m)
2. 质量:千克(kg)
3. 时间:秒(s)
4. 温度:开尔文(K)或摄氏度(°C)
5. 电流:安培(A)
6. 电压:伏特(V)
7. 电阻:欧姆(Ω)
8. 电导:西门子(S)
9. 电容:法拉(F)
10. 电感:亨利(H)
11. 力:牛顿(N)
12. 功率:瓦特(W)
13. 能量:焦耳(J)或电子伏特(eV)
14. 功:焦耳(J)
15. 压力:帕斯卡(Pa)
16. 流速:米每秒(m/s)
17. 流量:立方米每秒(m³/s)
18. 频率:赫兹(Hz)
19. 波长:米(m)
20. 速度:米每秒(m/s)
21. 加速度:米每秒平方(m/s²)
22. 角速度:弧度每秒(rad/s)
23. 密度:千克每立方米(kg/m³)
24. 比热容:焦耳每千克开尔文(J/(kg·K))
25. 热导率:瓦特每米开尔文(W/(m·K))
这些物理量可以通过各种物理传感器和测量设备进行测量。
它们在科学研究、工程技术、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各种测量仪器的使用测量仪器是用于测量和记录物理量的设备,包括长度、质量、时间、温度、压力、电流、电压等。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测量仪器的种类越来越多,应用于各个领域。
下面我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测量仪器及其使用方法。
1.温度计温度计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常见的温度计有水银温度计、电子温度计和红外线温度计等。
使用水银温度计时,将温度计插入待测液体或气体中,等待数分钟,读取温度计上的刻度数值即可。
电子温度计和红外线温度计通过电子器件或红外线检测技术快速测量温度。
2.血压计血压计用于测量人体动脉血液的压力。
常见的血压计有水银血压计、数码血压计以及手腕式血压计。
使用水银血压计时,将袖带绑在上臂上,调整气袋使其饱满,使袖带紧贴肤面,然后打开气袋,缓慢放气并同时注意指针的动态,当指针开始动时,记录此刻的数值即为收缩压。
接着继续放气至压力彻底消失,记录此刻的数值即为舒张压。
数码血压计和手腕式血压计使用方法类似,但更加便携且操作更为简便。
3.测量尺测量尺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测量工具,用于测量长度。
常见的测量尺有钢尺、软尺、卷尺等。
使用方法是将测量尺紧贴被测物体的两端,读取标尺上的刻度数值,注意准确度和精确度。
4.频谱分析仪频谱分析仪是一种用于测量输入信号的频谱特性的仪器。
它可用于分析和研究信号的频率、幅度、相位、功率等参数。
使用频谱分析仪时,首先将输入信号与频谱分析仪连接,然后设置相应的参数,如频率范围和分析窗口等。
最后观察频谱分析仪上显示的频域图,并分析信号特性。
5.示波器示波器是一种用于测量和显示电压随时间变化的仪器。
它通常用于观察和分析电路信号的波形、频率、幅值和相位等。
使用示波器时,将被测信号与示波器连接,调整触发模式、扫描范围和时间基准等参数,然后观察示波器屏幕上显示的波形。
总结起来,不同的测量仪器有不同的使用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的测量对象和目的来选择合适的仪器。
在测量过程中,要注意仪器的准确性、精确度和操作规范,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初中物理中考重点知识点归纳一、声现象。
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例如,敲响的音叉放入水中会溅起水花,说明音叉在振动发声。
-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2. 声音的特性。
- 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例如,女高音歌唱家的音调比男低音歌唱家的音调高。
- 响度:由发声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如用力敲鼓,鼓面振幅大,响度大。
- 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因素决定。
不同的发声体音色不同,我们可以根据音色辨别不同的乐器或人说话的声音。
3.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 噪声的定义:从物理学角度看,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噪声;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 控制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如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如在道路两旁植树)、在人耳处减弱(如戴耳塞)。
二、光现象。
1. 光的直线传播。
-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如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都是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
-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c = 3×10^8m/s。
2. 光的反射。
-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镜面反射的反射面光滑,平行光入射后反射光仍然平行;漫反射的反射面粗糙,平行光入射后反射光向四面八方传播。
3. 平面镜成像。
-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 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4. 光的折射。
物理学的基本量和单位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各种现象和规律的科学,其基石是对物理量的测量和描述。
在物理学中,有一些被广泛接受和使用的基本物理量,它们被定义为基础量,并且有各自对应的基本单位。
本文将介绍物理学的基本量和单位。
一、基本物理量基本物理量是物理学中最基础的量,它们是不能通过其他物理量来定义的。
国际单位制(SI)中确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它们分别是:长度、质量、时间、电流、热量、物质的物质量以及光强。
1. 长度(Length):长度是指测量物体的延伸程度,使用的单位是米(m)。
米是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2. 质量(Mass):质量是物体所具有的惯性和引力作用效果的测量,使用的单位是千克(kg)。
千克也是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3. 时间(Time):时间是事件发生的顺序关系和持续性的测量,使用的单位是秒(s)。
秒是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4. 电流(Electric Current):电流是电荷流动的测量,使用的单位是安培(A)。
安培是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5. 温度(Temperature):温度是物体热平衡状态下的测量,使用的单位是开尔文(K)。
开尔文是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6. 物质的物质量(Amount of Substance):物质的物质量是物质微观粒子数量的测量,使用的单位是摩尔(mol)。
摩尔是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7. 光强(Luminous Intensity):光强是指光源在特定方向上发射光的强度,使用的单位是坎德拉(cd)。
坎德拉是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二、国际单位制(SI)国际单位制是一套国际上通用的量和单位标准,用于确保全球范围内的物理量测量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国际单位制的单位是通过特定定义和测量方法确定的。
在国际单位制中,有一套基本单位,它们是用于描述基本物理量的单位。
除了基本单位,还有一些衍生单位,即从基本单位中导出的单位,它们用于表示派生的物理量。
以下是一些基本单位及其符号的示例:1. 长度(Length):米(m)2. 质量(Mass):千克(kg)3. 时间(Time):秒(s)4. 电流(Electric Current):安培(A)5. 温度(Temperature):开尔文(K)6. 物质的物质量(Amount of Substance):摩尔(mol)7. 光强(Luminous Intensity):坎德拉(cd)除了基本单位和衍生单位,还有一些前缀用于表示数量级,如千(k)、兆(M)、纳(n)等。
12.3、长度、时间及其测量课时:1课时【学习目标】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2.体验通过日常经验、物品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长度和时间的方法。
3.认识计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重点难点】1.重点是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多种途径。
2.难点是怎样进行长度和时间的准确测量。
【导学指导】1.阅读课本第35页及36页,完成下面的问题:(1)要对物体的某些情况进行定量的描述,必须用仪器来。
(2)确定测量标准时,应当选取,世界各国人民都接受的事物为标准,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叫。
(3)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_。
在日常生活中,还常用到其它的长度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们和米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2.科学探究:如何使用刻度尺?(1)学生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
(2)请同学们测一下课本的长、宽、厚,讨论交流并记录测量的结果。
(3)小组讨论:归纳刻度尺的使用方法:3.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38页及39页上面两段,完成下面的问题:(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符号是。
时间单位还有、等。
我们现在使用测量时间,在运动场和实验室常用来测时间。
(2)1h=____min;1min=____s;(3)误差是如何造成的?(4)错误与误差有什么不同?(5)减小误差的方法是什么?【课堂练习】1.(多选)减小误差常常采用的方法是()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B、改进测量方法C、选择精密的测量工具D、多人同时测量同一物理量2.完成课本40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第3、5题【要点归纳】1.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长度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使用刻度尺时,要将尺子放正并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2.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时间的主单位是秒。
初二物理长度时间及其测量试题答案及解析1.最近一段时间仪征也出现了雾霾天气,其中PM2.5是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单个PM2.5是隐藏在空气的浮尘中,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2.5μm="2.5" μm×10-6m B.2.5μm=2.5×10-6cmC.2.5μm="2.5" ×10-5dm D.2.5μm=" 2.5" ×10-9m【答案】C【解析】1μm=10-6m,所以2.5μm=2.5×10-6m,A、D错;1 μm=10-4cm,所以2.5μm=2.5×10-4cm,B错;1μm=10-5dm,所以2.5μm="2.5" ×10-5dm,C对;【考点】长度单位换算2.图中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A.1 cm、5.50 cm B.1 cm、8.30 cmC.1 mm、8.30 cm D.1 mm、2.80 cm【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在(5~6)cm之间有10个格,那么每一个小格就是1mm,即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从图中可看出,测量的起始刻度不是零刻度,而是5.50cm的刻线,金属片末端对着的刻度线为8.30cm,所以金属片的长度即为两刻度值差L=8.30cm-5.50cm=2.80cm.故选D.【考点】刻度尺的使用3.(1)图中,木块的长度是是 cm。
(2)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 ___N【答案】(1)1.82~1.88;(2)2.6【解析】(1)刻度尺的读数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木块并没有对齐刻度尺的零刻线,而是从2cm开始。
二:读数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即0.1mm。
八年级物理一到三章知识点
以下是八年级物理一到三章的知识点:
第一章:机械运动
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了解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掌
握使用刻度尺和停表测量长度和时间的方法。
2. 运动的描述:理解参照物的概念,掌握如何选择参照物描述物
体的运动状态。
3. 运动的快慢:掌握速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能利用速度公式
进行简单的计算。
4. 测量平均速度: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掌握用刻度尺和停表测
量平均速度的方法。
第二章:声现象
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知道声音
的传播需要介质,掌握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2. 声音的特性:理解音调、响度和音色的概念,知道影响音调、
响度和音色的因素。
3. 声的利用:了解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掌握超声波和次声
波的应用。
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了解噪声的来源、危害和控制噪声的方法。
第三章:物态变化
1. 温度:理解温度的概念,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2. 熔化和凝固: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掌握晶体熔化和凝固的条件和特点。
3. 汽化和液化: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掌握汽化和液化的两种方式及其特点。
4. 升华和凝华:了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和凝华在生活中的应用。
初三物理长度时间及其测量试题答案及解析1.(8分)新学期开学,八年级学生领到了新的物理课本.(l)如图甲所示,用刻度尺测出课本的宽度是 cm.(2)一本书的质量为240g,将它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480cm2,它对桌面的压强为多少帕?(g取10N/kg)(3)将书由平放改为立放,如图乙所示,它对桌面的压强如何变化?写出判断的依据,【答案】(1)18.50 (2)50Pa (3)它对桌面的压强增大,因为书由平放改为立放,压力大小不变,受力面积减小。
【解析】(1)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读数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读数是18.50cm。
(2)书对桌面的压力,它对桌面的压强。
(3)将书由平放改为立放,它对桌面的压力不变,桌面的受力面积减小,它对桌面的压强增大。
【考点】长度的测量压强2.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你所在考场的温度约50度B.你答题所用2B铅笔的质量约为8gC.你正常呼吸一次所用时问约1min D.你考试所用答题卡的宽度约30dm【答案】 B【解析】A、考场的温度,即室温约30℃,所以选项错误;B、铅笔的质量比较轻,约10g,所以选项正确;C、人正常呼吸时每分钟大约60次,所以选项错误;D、考试的答题卡的长度约30cm,所以选项错误;所以选择B。
【考点】估测3.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放置正确的是刻度尺,该物体的长度是.【答案】A ;2.21cm【解析】为了减小误差,放置刻度尺时,要把刻度贴近被测物体,所以A的方法是正确的;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A尺的分度值是1mm,所以要读到毫米的下一位,记为2.21cm。
【考点】长度的测量4.碳纳米管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力学性能最好的材料之一,清华大学魏飞团队近日成功制造出世界上最长的、单根长度达半米以上的碳纳米管,其直径只有1.4nm,5万个这种碳纳米管并排起来只有一根头发丝那么粗,则每根这种碳纳米管的直径约等于 m。
第一章机械运动基础知识梳理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米(m) 、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 、纳米(nm)。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尺面,④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录数据时不但要记录数据,还要注明测量单位。
2、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小时(h) 、分(min)。
3、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或“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法比较。
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计算公式:v=S/t其中:s——路程——米(m);t——时间——秒(s);v——速度——米/秒(m/s)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 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 或km·h-1,1m/s =3.6km/h。
v=S/t,变形可得:s=vt,t=S/v。
四、测量平均速度1、测量平均速度的测量工具为:刻度尺、秒表2、停表的使用:读数:表中小圆圈的数字单位为min,大圆圈的数字单位为s。
3、测量原理:平均速度计算公式v=S/t第二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等等);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课题:12.3长度、时间及其测量教学⽬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和实验掌握刻度尺和停表的正确使⽤。
2.会正确记录测量所得的数据,知道测量存在误差以及误差和错误的区别,会进⾏长度、时间单位的换算。
⼆、过程与⽅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法,经历测物体长度和时间的过程,体验通过⽇常经验粗略估测长度的⽅法;2.通过学⽣的活动,锻炼学⽣的动⼿能⼒和掌握⽤估测法去研究⽣活中物体的长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师、学⽣的双边活动,激发学⽣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2.认识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实事求是、热爱科学的精神,以及培养学⽣与他⼈合作的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掌握⽤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法。
教学难点组织、引导学⽣在实验过程中观察、体会刻度尺的使⽤和正确读数。
教学设施直尺、三⾓板、卷尺、铅笔、钢笔、停表、⼿表、棉线、硬币、地图、多媒体等。
教学⽅法实验法、讨论法、观察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景,引⼊新课引⼊1你听说过阿凡提量渠⽔的故事吗?有⼀次国王问阿凡提:“⼈⼈都说你智慧过⼈,那么你知道眼前这条渠⾥的⽔有多少桶吗?”阿凡提说:“若桶有这条渠⼀样⼤的话,那就只有⼀桶⽔;若桶有这条渠的⼀半⼤的话,那就有两桶⽔;若桶只有渠的⼗分之⼀,就有⼗桶⽔……”为什么同⼀条渠却不能确定到底有多少桶⽔呢?1.体验活动:学⽣⽤⼿测量(拇指尖到中指尖的距离称为⼀柞)课桌的长度。
教师:⽐较每个学⽣测的柞数是否相同?为什么同样的课桌却有不同的柞数呢?是因为作为测量标准不同,那如何才能获得确定的测量值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所要学习的长度、时间及测量。
(板书课题:长度、时间及测量)引⼊2利⽤书上的“想想议议”,体验⼈的直觉不可靠。
若要准确测量帽檐直径和帽⼦的⾼度,你们觉得该怎么办?⼆、师⽣共同活动,进⾏新课长度的国际单位制1.教师:通过这两个例⼦,告诉我们⼀个道理:进⾏测量时要选定⼀个统⼀的、⼈们公认的标准作为⽐较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