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区(间)空气消毒效果及周期验证.(DOC)
- 格式:doc
- 大小:341.00 KB
- 文档页数:26
洁净区臭氧消毒效果验证方案及流程一、洁净区臭氧消毒效果验证方案的重要性。
1.1 洁净区的特殊性。
洁净区啊,那可是个要求特别高的地方,就像一个娇贵的小宝贝,容不得一点脏东西。
它在很多行业里都起着关键作用,像制药啊、食品加工啊这些。
这里面生产的东西,都是要进到咱老百姓身体里的,所以必须得保证干净卫生。
1.2 臭氧消毒的优势与风险。
臭氧消毒呢,有它的好处。
它杀菌能力强,就像一个勇猛的小战士,能把很多细菌啊、病毒啊之类的坏家伙都消灭掉。
而且它消毒完了之后不会留下什么残渣之类的,多干净利落。
但是呢,这臭氧也不是十全十美的,要是浓度控制不好啊,可能会对设备、对人有影响,就像一把双刃剑,用好了行,用不好就麻烦了。
所以得验证它的消毒效果,心里才踏实。
二、验证方案的制定。
2.1 确定验证指标。
这验证指标得好好定。
首先呢,杀菌率肯定是个重要的指标,这就好比是一场战斗,看臭氧这个战士到底能消灭多少敌人。
还有啊,对洁净区内环境的影响,像空气的质量啊,有没有异味之类的,总不能把细菌杀了,结果弄出一股怪味来,那可不行。
2.2 选择验证方法。
验证方法的选择也不简单。
可以采用生物指示剂法,就像给臭氧找个小目标,看看它能不能把这个带有细菌的小目标给干掉。
还可以检测环境中的微生物数量,在消毒前和消毒后都测一测,对比一下,就知道臭氧消毒有没有效果了。
2.3 设定验证周期。
这个验证周期也得考虑好。
不能太长,太长了要是消毒效果不好,那得耽误多少事儿啊。
也不能太短,太短了可能还没看出真实的效果来呢。
得根据洁净区的使用频率啊、生产的产品类型这些因素来确定,就像量体裁衣一样,合适才好。
三、验证流程。
3.1 准备工作。
在开始验证之前,那得做好准备工作。
要把洁净区打扫干净,不能有太多的杂物,就像整理战场一样,这样才能让臭氧充分发挥作用。
还要准备好各种检测设备,这些设备得校准好了,要是设备不准,那测出来的数据就不靠谱了,就像瞎猫抓老鼠,全靠运气可不行。
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洁净区的空气中会有微生物存在。
为保证洁净区空气中微生物数量得到有效控制,特进行洁净区臭氧消毒效果的验证活动。
验证在规定的臭氧浓度条件下保持特定时间后,臭氧消毒对洁净区空气中微生物的消杀效果,以及臭氧在启动空气循环系统条件下达到0.15ppm 的安全阈值所需时间。
本公司十万级洁净车间和万级洁净工作区臭氧消毒效果的验证。
4.1 验证委员会4.2 验证小组4.3 验证涉及部门5.1 编制依据5.1.1 2003 年版《药品生产验证指南》 5.1.2 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5.1.3 《GB 28232-2020 臭氧消毒器卫生要求》 5.2 验证过程中偏差处理在方案实施过程中,若出现不符合测试标准的数据,应立即调查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偏差处理措 施。
在偏差处理措施实施完成后,应确认偏差是否对本次验证结果产生影响,如果偏差影响到本次验证 结果,则判定本次验证失败,并对本系统重新实施验证方案。
如果在实施纠偏措施后,数据已符合测试 标准,不影响验证结果,则继续实施本方案,直至本次验证实施结束。
5.3 验证方案修改申请及批准书验证过程中严格按照验证方案执行。
若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验证方案存在缺陷,立即停止验证,验 证小组成员对验证方案进行修改,并填写《验证方案修改申请及批准表》(附件 4),由验证委员会成员 批准后,重新启动验证。
若验证方案无需修改,不需要填写《验证方案修改申请及批准表》。
6.1 验证所需文件、资料确认6.3 验证所需仪器仪表确认7.1 方案7.1.1 臭氧消毒浓度要求: 万级达到消毒浓度 15ppm ,十万级达到消毒浓度 10ppm 。
7.1.2 根据臭氧发生器说明书载明 WJ-K-E4 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量为 40g/h ,根据如下公式及房间体积 计算达到消毒浓度时间:V ∗ (1 ∗ 2.14 ∗ n )t = 6040∗ 1000公式解释:V: 房间的体积(m 3) t: 达到消毒浓度的时间(min)n: 消毒浓度要求(ppm )消杀效果。
目录1概述 (1)2验证目的 (1)3验证范围 (1)4验证方案制定的依据 (1)5验证人员职责分工 (1)6验证仪器设备 (2)6.1验证所需仪器设备仪表 (2)6.2仪器仪表校验记录确认 (2)7验证材料 (2)7.1材料的选取 (2)7.2材料的用量 (2)7.3材料的主要用途 (2)7.4材料的确认 (2)8验证方法 (2)8.1熏蒸消毒方法 (2)8.2熏蒸参数 (3)8.3熏蒸时间周期 (3)8.4生物指示剂试验方法 (3)8.5物体表面菌试验方法 (4)8.6沉降菌试验方法 (4)9验证环境 (4)9.1无菌实验室检测环境确认 (4)9.2洁净车间环境确认 (5)9.3洁净车间的清洁 (5)10验证检测 (5)10.1生物指示剂检测 (5)10.2物体表面菌检测 (5)10.3沉降菌检测 (5)10.4 验证标准 (6)11验证结果的综合评价 (6)12 再验证周期 (6)目录附件1 人员资格确认表附件2 计量器具确认记录附件3 洁净车间空气消毒剂的确认记录附件4 洁净车间空气消毒剂的确认记录附件5 洁净车间熏蒸消毒方法确认记录附件6 消毒试验方法确认记录附件7 检测环境确认报告附件8 生物指示剂检测记录附件9 洁净车间消毒后物体表面菌检测记录附件10 洁净室消毒30天后物体表面菌检测记录附件11 洁净车间消毒后沉降菌检测记录附件12 洁净车间消毒后30天沉降菌检测记录附件13 验证结果附件14 验证结果分析及评价附件15 验证结论附件16 验证报告附件17 验证证书1概述甲醛是常用的消毒剂,其3~5%的水溶液或乙醇溶液能破坏细菌繁殖体及许多芽孢、真菌和病毒,使其蛋白质、酶类变性。
甲醛熏蒸消毒法是洁净厂房消毒灭菌的常用方法,当相对湿度在65%以上、温度在24~40℃时,甲醛的消毒效果最好。
每立方米空间用34~40%甲醛液10ml,加热熏蒸,密闭一定时间后,通风,置换室内空气中的甲醛。
D级洁净区臭氧消毒效果及消毒周期验证方案D级洁净区是指在无菌要求相对较低的环境下进行操作和生产的区域。
臭氧消毒是一种常用的消毒方法,具有高效、快速、无残留物等特点。
以下是D级洁净区臭氧消毒效果及消毒周期验证方案的具体步骤和要求:步骤一:准备工作1. 确定消毒区域:根据D级洁净区的大小和布局,确定要进行臭氧消毒的区域。
2. 清洁准备:先进行彻底清洁,包括清理表面上的灰尘、杂物和污垢。
步骤二:臭氧消毒操作1. 操作要求:确保操作人员佩戴防护设备,避免直接接触臭氧。
2. 设备准备:确保臭氧发生器和相应配套设备的正常工作。
3. 操作流程:按照厂家提供的说明书进行臭氧消毒操作,包括设定消毒时间和臭氧浓度等参数。
步骤三:消毒效果评估1. 采样:在臭氧消毒后的区域进行采样,可以采用空气、表面和物品样品等不同类型的采样方法。
2. 实验室分析:将采集的样品送往专业实验室进行分析,例如使用菌落计数法或PCR等方法评估消毒效果。
步骤四:消毒周期验证1. 设定消毒周期:根据消毒需求和实际情况,确定消毒频率和周期。
2. 验证方法:定期进行消毒效果验证,可以根据国家和行业标准,如GB 5749-2006、GMP等要求进行。
3. 调整周期:根据验证结果和实际情况,对消毒周期进行调整,确保消毒效果符合要求。
注意事项:1. 消毒过程中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避免直接接触高浓度臭氧。
2. 确保使用的臭氧发生器以及配套设备的正常工作和维护。
3. 在操作前,需要对操作人员进行消毒操作的相关培训。
以上是D级洁净区臭氧消毒效果及消毒周期验证方案的基本步骤和要求,具体操作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建议在实施方案前咨询专业机构或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指导。
湖南斯奇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空气消毒效果验证报告报告编号:V-GS-007-05-01起草人:王旭起草日期:2012年12月24日报告目录一、验证报告的审批 (2)二、系统描述 (4)三、相关的验证文件 (4)四、实施验证的人员及职责 (5)五、验证合格标准 (5)六、验证内容 (6)6.1、安装确认 (6)6.1.1 验证试验项目: (6)6.1.2 验证实施过程: (6)6.1.2.1 仪器、仪表的校验: (6)6.1.2.2甲醛熏蒸用设备的确认 (6)6.1.2.3 臭氧发生器消毒剂量的计算: (7)6.1.2.4 臭氧发生器的安装确认: (8)6.1.3安装确认过程中偏差及漏项情况: (8)6.1.4 安装确认结果及分析评价 (8)6.2 运行确认 (8)6.2.1 验证试验项目: (8)6.2.2 验证实施过程: (9)6.2.2.1甲醛熏蒸运行情况检查: (9)6.2.2.2 臭氧发生器设备运行情况检查: (9)6.2.3运行确认过程中偏差及漏项情况 (10)6.2.4 运行确认结果 (10)6.3性能确认 (10)6.3.1 验证试验项目: (10)6.3.2 验证实施过程: (10)6.3.2.1 甲醛消毒效果的确认: (10)6.3.2.2 臭氧消毒效果的确认: (13)6.3.2.3 消毒周期测试: (15)6.3.3性能确认过程中偏差及漏项情况: (16)6.3.4性能确认结果 (16)七、验证变更审批表 (17)八、再验证注意事项 (18)九、验证评价、建议 (18)十、验证总结报告 (19)一、验证报告的审批3、验证报告的审核:4、验证报告的批准:二、系统描述我公司洁净区空气消毒采用40%浓度的甲醛溶液和臭氧。
当相对湿度在65%以上、温度在24-40℃时,甲醛气体的消毒效果最好。
臭氧的氧化能力极强,对微生物有极强的杀灭能力,它与微生物细胞中多种成分产生反应,从而产生不可逆转的变化而灭亡。
洁净区甲醛消毒效果验证方案(文件编号:)一、验证组织与职责二、验证方案概述1、概述XX洁净区拟产用甲醛熏蒸和臭氧消毒两种方式交替,甲醛消毒拟定为每月一次,臭氧消毒拟定为每三天一次。
2、目的确认已选定的消毒剂甲醛对XX洁净区进行熏蒸方式的消毒效果,保证洁净区达到洁净级别要求。
3、验证范围:本验证方案适用于XX洁净区净化空调系统甲醛消毒。
4、验证要求:验证过程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规定执行,整个验证过程应在验证小组人员的监督下进行,检查过程中任何与文件或规范的偏差或遇到任何例外的情况都要记录下来,以供文件偏差报告表的审查。
记录的偏差要进行调查,而且决定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文件偏差报告表中需记录有调查、纠正性措施及其理由。
5、验证时间:20年8月27-9月30日。
三、消毒方式:按每立方米空间用甲醛10g计算消毒剂用量,用蒸汽加热发生罐使甲醛蒸汽随空调送风进入洁净区,时间60分钟,停止送风,焖消3小时。
开启空调送风、排风,恢复正常运行.其各洁净区体积及甲醛用量如下表:四、验证方案在甲醛消毒后分别抽取各洁净的关键或主要房间做为代表房间,对以上代表性房间进行分别取样检测,其试验项目如下:1、表面微生物判断标准:(1)B级表面微生物标准1/10即[接触555mm)1cfu /碟]2;(2)C级表面微生物标准的1/10即[接触555mm)3cfu /碟]「(3)D级表面微生物标准的1/10即[接触W55mm)5cfu /碟]2.检测记录如下:编号确认人:日期:审核人:日期:2、沉降菌检测(1)取样方法:执行洁净区沉降菌检测操作规程检测,沉降菌(*90mm) cfu/4小时。
(2)判断标准:B 级W1 CFU/4 小时,C 级W5 CFU/4 小时,D 级W10 CFU/4 小时。
确认人:日期:审核人:日期:3、生物指示剂细菌挑战性试验(1)指示剂:枯草黑色变种芽孢菌片,5X105-6 cfu/片(2)方法:甲醛气体消毒前,在阳性菌室将枯草黑色变种芽孢菌片分装于玻璃瓶(每瓶一片),将装有菌片的玻璃瓶置于规定房间的中央地面,并编号。
1. 概述在洁净室内,不仅要控制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数,还要控制微生物数。
由于产品生产时,在洁净室的地面、墙面、顶棚、机器表面可能有微生物存在,当温度合适时,细菌即在这些表面繁殖,对产品质量产生隐患。
为保证洁净区的洁净状态,应定期对洁净区空气进行整体消毒。
我公司菌检间消毒采用的是臭氧消毒法。
每周进行一次臭氧消毒,每天开启紫外照射半小时。
主要技术参数:产品名称臭氧发生器规格型号 JF-K10外形尺寸 420*280*230mm 控制柜尺寸 330*270*180mm 臭氧产量(g/h) 10±10% 工作电压(V) 220/50工作电流 0.3±10% 功率(W) 60±10%各房间紫外灯数量统计:房间名称紫外灯数量房间名称紫外灯数量男二更 1个女二更 1个缓冲间 1个洁净走廊 1个清洗消毒间 2个洗衣间 1个工具间 1个制剂间 4个内包间 4个 ------- -------2.验证目的2.1 确认该空气消毒系统的安装、运行和性能是否能达到预计设计要求。
2.2 确认消毒周期以及该消毒方式能够对一车间洁净厂房的消毒有效,洁净区内微生物限度达到法定标准要求。
3. 职责研发生产总监:确认总负责人,负责批准确认文件。
质量部:负责制定确认主计划,协助起草确认方案,负责确认方案和确认报告的审核。
负责确认过程中检验。
生产部:负责设备及公用工程系统的预确认、安装确认。
4.验证内容4.1安装确认4.1.1 开箱验收确认文件、资料:文件名称档案存放处保管人臭氧发生器使用手册生产部设备档案柜产品合格证生产部设备档案柜内置式臭氧发生器检测报告生产部设备档案柜检查人:检查日期:复核人:复核日期:4.1.2 安装检查:项目确认标准检查结果臭氧发生器输入电源220V/50Hz 额定臭氧产量60g/h安装环境清洁、干燥、通风良好,粉尘较少安装地点主机安装于空气净化中效后端机壳接地机壳应有可靠接地牢固度安装应牢固不松动结论:检查人:检查日期:复核人:复核日期:4.2 运行确认:4.2.2 设备运行情况确认:在空载情况下设备各部分功能应正常,符合设备要求。
YZJS000300消毒方法及效果验证方案1引言1.1 概述:医药工业洁净室与其他工业洁净室不同,不仅要控制空气中一般的悬浮粒子,还要控制活微生物数。
另一方面,不能认为进入洁净室的空气无菌了,室内各种表面就不沾污细菌了。
如果这些地方有营养源,细菌繁殖的可能性就存在。
在洁净室中人体是主要菌源之一,不仅皮肤带有细菌,人体通过呼吸、讲话也会散布细菌,所以在洁净室中除戴口罩外,对洁净室表面消毒仍是一个重要措施。
药品生产时由于在洁净室的地面、墙面、顶棚、机器、人体及衣服表面可能有活的微生物存在,当温度合适时,细菌即在这些表面繁殖,并不时被气流吹散到室内,因此洁净室一般只安排两班生产,使每天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清洁、消毒。
1.2 消毒方法及其特点使用的消毒方法有紫外线消毒、消毒剂消毒、臭氧消毒等。
1.2.1 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消毒主要用层流罩、传递窗、风淋室乃至整个洁净房间的消毒。
1.2.1.1 紫外灯的特点a、紫外线波长为136-390nm,以253.7 nm的杀菌力最强,但其穿透力很弱,只适用于环境消毒及表面消毒。
b、紫外灯的杀菌力随使用时间增加而减弱。
国产紫外灯平均寿命一般为2000h,超过平均寿命时就达不到预期的灭菌效果,因此必须到期更换。
c、紫外灯杀菌力随菌种不同而不同,杀霉菌的照射量要比杀杆菌大40-50倍。
d、紫外灯通常按相对湿度为60%的基准设计,室内湿度增加时,照射量应相应增加。
e、紫外线强度要求在操作面上达40μw/cm2以上。
1.2.1.2 紫外灯的安装方法紫外灯一般安装在顶棚上,其杀菌效果最好。
如图:吊顶1.2.2 消毒剂消毒洁净区墙表面、天花板、门窗、机器设备、仪器、操作台、车、桌、椅等及手表面都应定期清洁,并用消毒剂消毒。
常用的消毒剂有:75%的乙醇、2%甲酚皂溶液、0.2%新洁尔灭溶液等。
1.2.2.1 75%乙醇乙醇属中效消毒剂,具有中效、速效、无毒、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金属无腐蚀性,受有机物影响很大,易挥发、不稳定等特点。
洁净区消毒剂清洁效果验证1 验证申请表目录1.概述12.验证目的13.验证范围14.人员及分工15.验证的具体内容及可接受标准16.验证周期 27.验证的具体操作及取样方法28.检验方法与结果计算59.再验证周期 510.验证结果及评价 611.验证结论附件洁净区消毒剂清洁效果验证方案1.概述洁净室的清洁和消毒是清除微生物的主要手段,必须保证消毒的有效性、彻底性,因此必须对洁净室的消毒效果进行验证。
洁净室消毒效果的验证是以物理、化学、及微生物方法考察洁净室人员的手部、操作间、设备、器具应用相应的消毒剂消毒后的消毒效果,确保消毒剂使用的有效性,为生产合格产品提供环境保障。
2.验证目的:通过对0.1%、0.2%新洁尔灭和75%医用酒精消毒剂,对人员双手消毒、设备内外表面及容器、生产场地的消毒效果的验证,证明该消毒剂使用效果符合生产工艺要求。
3.验证的范围:微生物室、洁净室人员手、操作间(工作台、设备表面、墙壁、地板)、器具所使用的各种消毒剂的消毒效果验证。
4.人员及分工6.验证周期消毒液更换周期为1个月1次,每月底进行1次采样,一次采样的采样周期为3天,重复1个更换周期,以确定消毒液更换周期的有效性。
7.验证的具体操作及取样方法7.1 试验前准备:7.1.1 环境在进行消毒剂消毒效果验证前,微生物室空调系统应经验证合格并正常运行。
微生物室内设施、仪器及室内卫生等均按规定的清洁操作规程进行清洗。
7.1.2人员操作人员均已经过培训,并能够完成取样及检验方法操作,确保取样样品的安全性及检验数据的准确性。
7.1.3仪器所用的仪器及玻璃器皿应经过计量局的校验,确保使用的仪器运作正常且测量数据准确。
7.1.4器具准备:所有与菌检试验有关的器具置高压蒸汽灭菌器内121℃,灭菌30min备用。
7.1.5试剂及培养基:取试管若干支,每支加入10mL 0.9%氯化钠溶液,置高压蒸汽灭菌器内121℃,灭菌30min备用。
验证文件类别:消毒验证报告编码:YZ029R00验证编号:YZ-29 页码:共 16 页第1页洁净区环境消毒方法及效果验证报告版次□新订□替代起草部门年月日审阅、、、。
(验证委员会)批准年月日复印数:批准:复印人:分发至:目录1、概述2、验证小结3、综合评价报告4、结论1.概述。
30万级洁净厂房于2001年8月交付使用。
其消毒方法及效果验证于2001年11月~2002年6月开始全面进行。
其验证方案由生产技术部主笔,经验证委员会审核实施。
在本验证过程中,各部门严格按照方案中规定的内容进行。
若因特殊原因需要变更时,应填写消毒验证方案变更申请表,报验证委员会批准。
2. 验证小结。
2.1 消毒方法及效果评价。
2.1.1 臭氧消毒。
2.1.1.1臭氧灭菌结果见表1。
臭氧灭菌时间2小时结果如下洁净区溴氧消毒效果评价表2.1.1.2 效果评价:评价人:日期:2.1.2 甲酚皂消毒剂消毒。
2.1.2.1 甲酚皂消毒效果见下表:洁净区甲酚皂消毒效果评价表2.1.2.2效果评价评价人:日期:2.1.3 新洁尔灭菌消毒剂:2.1.3.1新洁尔灭消毒效果见下表洁净区新洁尔灭消毒效果评价表2.1.3.2效果评价评价人:日期:2.2 消毒剂消毒频次验证小结。
2.2.1 消毒剂在消毒后,连续十天内跟踪检查情况:甲酚皂消毒频次评价表新洁尔灭消毒频次评价表2.2.2消毒剂消毒频次评价评价人:日期:2.3消毒剂更换频次验证小结2.3.1各消毒剂更换频次验证结果如下洁净区新洁尔灭消毒更换频次评价表洁净区甲酚皂消毒更换频次评价表2.3.2消毒剂更换频次评价评价人:日期:3.综合评价报告:质量管理部:日期:4.结论:验证委员会:日期:。
目录1概述 (1)2验证目的 (1)3验证范围 (1)4验证方案制定的依据 (1)5验证人员职责分工 (1)6验证仪器设备 (2)6.1验证所需仪器设备仪表 (2)6.2仪器仪表校验记录确认 (2)7验证材料 (2)7.1材料的选取 (2)7.2材料的用量 (2)7.3材料的主要用途 (2)7.4材料的确认 (2)8验证方法 (2)8.1熏蒸消毒方法 (2)8.2熏蒸参数 (3)8.3熏蒸时间周期 (3)8.4生物指示剂试验方法 (3)8.5物体表面菌试验方法 (4)8.6沉降菌试验方法 (4)9验证环境 (4)9.1无菌实验室检测环境确认 (4)9.2洁净车间环境确认 (5)9.3洁净车间的清洁 (5)10验证检测 (5)10.1生物指示剂检测 (5)10.2物体表面菌检测 (5)10.3沉降菌检测 (5)10.4 验证标准 (6)11验证结果的综合评价 (6)12 再验证周期 (6)目录附件1 人员资格确认表附件2 计量器具确认记录附件3 洁净车间空气消毒剂的确认记录附件4 洁净车间空气消毒剂的确认记录附件5 洁净车间熏蒸消毒方法确认记录附件6 消毒试验方法确认记录附件7 检测环境确认报告附件8 生物指示剂检测记录附件9 洁净车间消毒后物体表面菌检测记录附件10 洁净室消毒30天后物体表面菌检测记录附件11 洁净车间消毒后沉降菌检测记录附件12 洁净车间消毒后30天沉降菌检测记录附件13 验证结果附件14 验证结果分析及评价附件15 验证结论附件16 验证报告附件17 验证证书1概述甲醛是常用的消毒剂,其3~5%的水溶液或乙醇溶液能破坏细菌繁殖体及许多芽孢、真菌和病毒,使其蛋白质、酶类变性。
甲醛熏蒸消毒法是洁净厂房消毒灭菌的常用方法,当相对湿度在65%以上、温度在24~40℃时,甲醛的消毒效果最好。
每立方米空间用34~40%甲醛液10ml,加热熏蒸,密闭一定时间后,通风,置换室内空气中的甲醛。
2验证目的为确认熏蒸消毒法能够对洁净室(区)空气进行有效的消毒,选择最安全合理的熏蒸时间和空气消毒周期,制定特制订本验证方案,进行验证。
3验证范围适用于本厂洁净室(区)的空气消毒效果及周期的验证。
4验证方案制定的依据GB15980-1995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YY0033-2000《无菌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范》GB\T16294-2010《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5验证人员职责分工确认结果记录于附录1 《人员资格确认记录》验证仪器设备6.1验证所需仪器设备仪表温控仪(干燥箱) SX-JQ-007温控仪(细菌培养箱) SX-JQ-009电子天平SX-JS-001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压力表)SX-JQ-004尘埃粒子计数器SX-JS-011温湿度表SX-JQ-010温湿度表SX-JQ-012微压表SX-JQ-0276.2仪器仪表校验记录确认。
确认结果记录于附录2《计量器具确认记录》7验证材料7.1消毒材料的选取①熏蒸材料选取:甲醛溶液与高锰酸钾②生物指示剂挑战性试验:黑色枯草变种芽孢杆菌7.2材料的用量:①甲醛(40%)10毫升/立方米、高锰酸钾5克/立方米计算用量②生物指示剂:注挤吹车间、中转库、组装车间远离风口处各两组。
7.3材料的主要用途:①甲醛(40%):对细菌、病毒、霉菌、芽孢有强大的杀灭作用。
②生物指示剂:验证对耐受菌种的杀灭作用。
7.4材料的确认:应对消毒品种的合格供方、产品牌号等进行确认,见附件3《洁净车间消毒剂确认记录》。
8验证方法8.1熏蒸消毒方法1.根据洁净区待消毒区域的空间容积,计算消毒剂用量并准确称量。
2.关闭洁净室与外界联系的全部门和传递窗,并确认洁净室调配室人员全部撤离,停止空气净化系统运转。
3.熏蒸前对检查洁净室关键房间的温湿度,应达到甲醛消毒的最佳条件。
4.先将甲醛倒入容器中,后加入高锰酸钾,人立即离开。
5.对房间进行熏蒸消毒。
启动空调机,使甲醛气体循环约30分钟,关闭空调机,熏蒸试验时间为10小时。
6.启动空调机,25%氨水加入组合风柜排风口内不锈钢容器中,总用量为12.5L/次,打开送排风系统排风中和12小时。
记录见附件4《洁净车间熏蒸消毒方法确认记录》。
8.2熏蒸参数8.3熏蒸时间与周期:本次再验证选取熏蒸10小时并通风12小时后;下个消毒周期30分钟前的2种情况下进行生物指示剂试验(只做消毒后)、物体表面菌和沉降菌检测,对消毒效果及周期进行再验证。
8.4生物指示剂试验方法:在消毒前将枯草黑色变种芽胞生物指示剂放入注挤吹塑车间、中转库、组装车间远离风口各两处。
在消毒结束,新风循环12小时后,检验人员将菌片放入培养液中(培养液浸透菌片)。
然后置37℃48小时培养,另取一支未经消毒的指示剂作阳性对照。
8.5物体表面菌试验方法:在达到设定的熏蒸消毒时间(10小时),通风12小时后分别对洁净室(区)的各种表面进行取样、培养,检测是否有菌生长。
8.5.1取样点:分别包括设备、操作台、墙壁、地面等的开放表面与死角、缝隙处。
8.5.2准备:灭菌的生理盐水、灭菌的1ml刻度吸管、灭菌的平皿及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无菌的棉签、试管、酒精灯。
8.5.3取样方法:将内径为5cm×5cm的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灭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在规格板内涂抹10次(往返计为1次),将棉拭子放入10mL灭菌生理盐水的采样管中。
8.5.4阴性对照的确认将本次未用完的,稀释液、棉拭子、培养基等分别设阴性对照,按规定方法进行接种并培养。
8.6沉降菌试验方法:在达到设定的熏蒸消毒时间(10小时),通风12小时候将制备好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平皿按洁净室(区)沉降菌日常监测布点图放置,打开培养皿盖,暴露30分钟后,盖好皿盖倒置装入密封装置后转至培养室,将培养皿倒置于恒温培养箱内,在30~35℃中培养48小时。
8.6.1准备:灭菌的平皿及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酒精灯、恒温培养箱、高压灭菌锅。
8.6.2取样方法测试方法采用沉降法,即通过自然沉降原理收集在空气中的生物粒子于培养基平皿,经规定时间内,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让其繁殖到可见的菌落进行计数,以平板培养皿中的菌落数来判定洁净环境内活微生物数,并以此来评定洁净室(区)的洁净度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8.7试验方法确认对生物指示剂消毒方法、物体表面菌试验方法、沉降菌试验方法进行确认,见附录5《消毒试验方法确认记录》9验证环境9.1无菌实验室检测环境确认检查并确认无菌实验室检测环境应符合YY0033-2000标准的相应的洁净要求。
见附件6《无菌实验室检测环境确认记录》。
9.2洁净车间环境确认检查并确认洁净车间环境应符合YY0033-2000标准的相应的洁净要求。
见附件见附件6《无菌实验室检测环境确认记录》。
9.3洁净车间的清洁熏蒸消毒前,将净化车间内物料转移或密封,进行清洁,减少药物对产品的污染,见附件6《无菌实验室检测环境确认记录》。
10验证检测10.1生物指示剂检测:经48小时培养后,若培养液变浑浊,颜色由红色变黄判为阳性。
培养液澄清,颜色不变为阴性,继续培养至七天。
见附录7《生物指示剂检测记录》 10.2物体表面菌检测:将每个采样管振打80次,混匀,10倍递减稀释,对每个稀释度(取3个稀释度),分别用灭菌的刻度吸管取1ml 将浸出液放于灭菌的培养皿(每个稀释度2个平皿),并注入20ml 的40-45℃的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待凝固后,在30-35℃下倒置培养24小时,观察结果,取菌落数为30-300的平板计算,求出平均菌落数。
结果计算: 菌数/ cm 2=见附录8-1《洁净车间消毒后物体表面菌检测记录》;8-2《洁净室消毒30天后物体表面菌检测记录》。
10.3沉降菌检测:10.3.1沉降菌测试前,被测试洁净室(或洁净区)温、湿度须达到规定的要求,静压差、换气次数、空气流速必须控制在规定值内。
10.3.2平皿进入被测房间前要先灭菌,采样时使用规定为Φ90mm×15mm 培养皿;由微生物检测员按《培养基配制》的要求配制营养琼脂培养基,培养基于121℃湿热灭菌30分钟,冷却平均菌数×稀释倍数 采样面积(cm 2)至45℃后灌注培养皿内,培养24h观察是否无菌;检查每个培养皿的质量,培养基及培养皿有变质、破损或污染的不能使用,将带培养基的培养皿密封转至监测区域(密封装置应进行消毒)。
10.3.3进入洁净室(区)监测时,采样者必须穿戴与被测洁净区域相应的工作服,操作人员将制备好的营养琼脂培养基按采样点布点(沉降菌采样点分布图)位置离地0.8~1.5m处放置,打开培养皿盖,暴露30分钟,检测人员及时填写记录,记录房间温湿度,压差及测试状态。
10.3.4盖好皿盖倒置装入密封装置后转至培养室,将培养皿倒置于恒温培养箱内,在30~35℃中培养48小时,并用3只培养皿作对照。
10.3.5用肉眼直接观察平皿计数,若平板上有2个或2个以上的菌落重叠,可分辨时仍以2个或2个以上菌落计数;由于细菌种类繁多,差别甚大,计数时一般用透射光于培养皿背面或下面仔细观察,不要漏计培养皿边缘生长的菌落,并须注意细菌菌落或培养基沉淀物的区别,必要时用显微镜鉴别。
10.3.6结果计算计算平均菌落数 =(M1+M2……+Mn)/n,式中 M1:1号培养皿菌落数,M2:2号培养皿菌落数,n:培养皿数。
见附录9-1《洁净车间消毒后沉降菌检测记录》;9-2《洁净车间消毒后30天沉降菌检测记录》。
10.4 验证标准A生物指示剂培养七天后仍无菌生长为消毒合格。
B物体表面细菌总数≤20cfu/cm2。
C沉降菌:①百级操作台:沉降菌≤1个/皿。
②一万级区域:沉降菌≤3个/皿。
③十万级区域:沉降菌≤10个/皿。
④三十万级区域:沉降菌≤15个/皿。
见附录10《验证结果》11验证结果的综合评价对工位器具清洗消毒效果及周期验证的结果进行分析与综合评价,详见附录12《验证结果的分析及评价》、《验证结论》附录13《验证报告》、附录14《验证证书》。
12 再验证周期12.1当更换消毒剂时应进行再验证。
12.2 当沉降菌和物体表面菌超过标准规定要求时应进行再验证。
附件1天台县双星医疗器械厂人员资格确认表附件2:天台县双星医疗器械厂计量器具确认记录洁净车间空气消毒剂的确认记录洁净车间空气消毒剂的确认记录洁净车间熏蒸消毒方法确认记录消毒试验方法确认记录附件6 天台县双星医疗器械厂检测环境确认报告附件7 :天台县双星医疗器械厂生物指示剂检测记录NO:洁净车间消毒后物体表面菌检测记录NO:洁净室消毒30天后物体表面菌检测记录NO:洁净车间消毒后沉降菌检测记录№:检测人:复核人:日期:日期:附件9-2 :天台县双星医疗器械厂洁净车间消毒后30天沉降菌检测记录№:检测人:复核人:日期:日期:验证结果验证结果分析及评价附录12 天台县双星医疗器械厂验证结论天台县双星医疗器械厂验证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