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室验证
- 格式:pdf
- 大小:52.71 KB
- 文档页数:5
洁净室验收标准8大项
洁净室的验收标准主要包括以下8大项:
1.面积要求: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洁净室的面积应符合相应的规定。
2.室内洁净度:洁净室的洁净度等级应符合设计和工艺要求,包括浮游菌、沉降菌、
粒子数等指标。
3.温湿度要求:洁净室的温度和湿度应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以保证生产工艺的稳定
性和产品质量。
4.压强要求:洁净室的压强应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包括不同区域的压差、换气次数等
参数。
5.气流组织:洁净室内的气流组织应合理,避免涡流和死角,保证空气的流通和净化
效果。
6.设备配置:洁净室内应配置相应的设备,如空气净化器、风淋室、传递窗等,并保
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效果。
7.检测标准:根据不同的洁净度等级和生产工艺要求,应制定相应的检测标准和方法,
包括采样点、采样频率、检测项目等。
8.文件资料:洁净室的验收还应包括文件资料的审核,如施工图纸、设备清单、操作
规程、维护保养记录等,确保资料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以上8项标准是根据常见的洁净室应用场景和生产工艺要求制定的,但在实际应用
中,具体的验收标准可能因应用场景和工艺要求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验收时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洁净厂房验证方案第一步:设定验证目标和要求在洁净厂房验证方案中,首先需要设定验证的目标和要求。
这包括确定洁净室的等级、验证所需的测试方法和标准、验证频率等等。
例如,如果洁净室用于生产药品,验证的目标和要求可能包括满足药典的要求、验证洁净室空气中微生物和微粒的控制水平等。
第二步:制定验证计划根据验证目标和要求,制定具体的验证计划。
验证计划应包括验证的时间表、所需的资源和人员安排、要验证的参数和测试方法等。
例如,验证计划可能包括在洁净室启用之前进行初始验证,并在每年进行一次例行验证。
第三步:进行初始验证初始验证是在洁净厂房建设完毕并装修好后进行的第一次验证。
初始验证应包括验证洁净室结构、工艺装置和设备是否满足洁净室标准的要求。
验证过程中应包括室内空气质量、空气流向、室内静电控制、过滤系统效能等方面的测试。
第四步:进行例行验证除了初始验证,洁净厂房还需要进行例行验证以确认洁净室的性能和效果。
例行验证应根据验证计划进行,包括对室内空气质量、空气流向、过滤系统效能等参数的测试。
同时还应验证清洁程序和清洁剂的有效性,并进行定期清洁设备的性能测试,如过滤器的漏风测试和风速测试等。
第五步:记录和分析验证结果在每次验证过程中,需要详细记录测试结果、仪器校准记录、验证人员的资质与签名等信息。
这些记录将作为验证结果的证据,用于分析洁净厂房的性能和效果。
验证结果应与验证目标和要求进行比较,以评估洁净室是否满足标准的要求。
第六步:实施纠正措施和持续改进如果验证结果显示洁净室存在不符合要求的问题,应立即采取纠正措施。
纠正措施可能包括修复损坏的设备、改进清洁程序、更换不合格的过滤器等。
同时,应建立持续改进的机制,通过定期的例行验证和内部审核来跟踪洁净室的性能,并不断改进和优化。
综上所述,洁净厂房验证方案是确保洁净室环境符合特定标准和要求的重要过程。
通过制定验证目标和要求、制定验证计划、进行初始验证和例行验证、记录和分析验证结果以及实施纠正措施和持续改进,可以确保洁净室的性能和效果符合标准的要求。
GMP 制药厂房对洁净区内的微粒及微生物数量均有明确要求——通过日常取样来实现对洁净室微粒及微生物的监控,随着GMP 对洁净室环境要求的提高,新建项目通常通过EMS 系统对洁净室主要工艺区的温度、湿度、压差进行在线监测,并将环境监测数据作为药品的批生产记录的一部分用于产品放行的依据,本文针对GMP 药厂的洁净室进行了讨论。
洁净室概述洁净室作为洁净公用工程、洁净工艺管道、生产设备、洁净家具、消防系统、电气系统、洁净地面、洁净电梯的安装界面在项目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所以洁净室在设计与施工中通常与其它专业有很紧密的协调施工顺序关系。
洁净室的验证报告批准既是项目的里程碑事件,也作为洁净空调系统(HVAC)性能确认(PQ)开始执行的前提条件。
洁净概念2010 版GMP 对洁净室内部装饰提出了以下两条要求:洁净区的内表面(墙壁、地面、天棚)应当平整光滑、无裂缝、接口严密、无颗粒物脱落,避免积尘,便于有效清洁,必要时应当进行消毒(第四十九条)。
各种管道、照明设施、风口和其他公用设施的设计和安装应当避免出现不易清洁的部位,应当尽可能在生产区外部对其进行维护(第五十条)。
具体实施体现在材料及施工工艺,可参照以下要求。
在洁净室设计中,任何表面材料必须能抵抗微生物生长,不允许采用有机材料及木制品。
在洁净区域,墙、地面、吊顶的内表面必须光滑,无裂纹,无细孔,不起尘,易清洁,可耐受洁净室日常使用的消毒剂。
目前药厂的项目均采用彩钢板,并通过顶圆弧和墙圆弧过渡,不易积尘,也存在局部非直接生产区域如洁净楼梯间的部分墙面采用环氧墙面涂料也是符合GMP 要求的。
灯具均采用洁净型,嵌入式并达到光通量及IP55 的要求。
当然有特殊要求的防爆灯具可采用明装式,但必须是易清洁,不积尘的型式。
高效箱为不锈钢304,散流器为不锈钢304 或钢制喷涂。
洁净室地面采用环氧自流坪(生产区,洁净楼梯),环氧彩砂(包装区)及PVC 或乙烯基卷材(实验室)。
洁净区人员数量与面积验证编写:日期:审阅:日期:日期:批准:1 of 141 概述洁净室是指将一定空气范围内空气中的微粒子、有害空气、细菌等污染物排除,并将室内温度、洁净度、室内压力、气流速度与气流分布、噪音振动及照明、静电控制在某一需求范围内,而给与特别设计的房间。
亦即是不论外在之空气条件如何变化,其室内均能俱有维持原先所设定要求之洁净度、温湿度及压力等性能之特性。
无论是对人员的保护,还是保持洁净区的洁净度,都需要通过控制进入洁净区人员数量来保证,因此必须对洁净室的人员数量进行验证,从而规范各操作间生产、操作人员和最多允许进入人员数量。
2 验证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净化间人员数量的控制3 参考资料《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18《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547-2019《YY0033-2000无菌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范》4 标准内容4.1净化间内工作人员每人每小时的新鲜空气量不小于40m³4.2《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18中规定:根据不同的空气洁净度等级和工作人员数量,洁净厂房内人员净化用室和生活用室的建筑面积应每人2m²~4m²,人员较多时,面积指标采用下限,人员较少时,面积指标采用上限4.3<无菌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范>要求:净化间内工作人员人均面积不小于4㎡5 验证过程5.1统计净化间的面积净化间人均占有面积不小于4㎡及每人每小时的新鲜空气量不小于40m³,确定净化区域能容纳最多工作人数。
5.2乱流洁净室总送风量的10~30%,层流洁净室总送风量的2~4%;5.3本公司净化间高度2.6米,净化间各功能间面积。
5.4洁净间人员数量5.4.1据《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18第4.3.5条及条文说明的规定,计算可得出:a.净化间S人员净化用室和生活用室 =S一更+S二更+S缓冲间+S洁具间+S洗衣间=13.6+3.8+6.5+3.5+7.6=35㎡设计人员数量MAX=S人员净化用室和生活用室÷2㎡≈17.5=17人设计人员数量MIN=S人员净化用室和生活用室÷4㎡≈8.75=8人一更间人员数量=S一更间÷2㎡=6.8≈6人二更间人员数量=S二更间÷2㎡=1.9≈2人缓冲间人员数量=S缓冲间÷2㎡=3.25≈3人洁具间间人员数量=S洁具间÷2㎡=1.75≈2人洗衣间人员数量=S洗衣间÷2㎡=3.8≈4人b.S人员净化用室和生活用室 =S一更+S二更+S缓冲间=2.92+2.92+2.34=8.18㎡设计人员数量MAX=S人员净化用室和生活用室÷2㎡≈4.09=4人设计人员数量MIN=S人员净化用室和生活用室÷4㎡≈2.045=2人一更间人员数量=S一更间÷2㎡=1.46≈1人二更间人员数量=S二更间÷2㎡=1.46≈1人缓冲间人员数量=S缓冲间÷2㎡=1.17≈1人c.S人员净化用室和生活用室 =S一更+S二更+S缓冲间=2.84+2.84+2.27=7.95㎡设计人员数量MAX=S人员净化用室和生活用室÷2㎡≈3.975=3人设计人员数量MIN=S人员净化用室和生活用室÷4㎡≈1.987=1人一更间人员数量=S一更间÷2㎡=1.42≈1人二更间人员数量=S二更间÷2㎡=1.42≈1人缓冲间人员数量=S缓冲间÷2㎡=1.135≈1人d.S人员净化用室和生活用室 =S一更+S二更+S缓冲间=2.84+2.84+2.27=7.95㎡设计人员数量MAX=S人员净化用室和生活用室÷2㎡≈3.975=3人设计人员数量MIN =S人员净化用室和生活用室÷4㎡≈1.987=1人一更间人员数量=S一更间÷2㎡=1.42≈1人二更间人员数量=S二更间÷2㎡=1.42≈1人缓冲间人员数量=S缓冲间÷2㎡=1.135≈1人5.4.2内包间和清洗间人员数量a.依据《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18,计算得出:内包间每人最少需要面积= 40m³÷新风量÷换气次数÷房间高度= 40m³÷30%÷25.3次/h÷2.6m=2.02㎡内包装间人员数量=S2.02=21.7≈21人初包装间÷b.净化间车间进入人数=生产区域的生产人数+检验员+部门领导人数/药监局检查人数/参观人数依据《现行各产品作业指导书及工作单》中的工作流程,需要在净化间完成的工序生产的人员数量:内包装间:2人检验员:1人以上为一条生产线所需操作人员数量,根据实际情况及最可能进入内包装间的最大上限人数进行模拟,可布置的生产人员需要7人生产现场需要人员初包装间2人检验员1人模拟部门领导/药监局检查人员/参观检查人员 4人c.依据《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18,计算得出:清洗间每人最少需要面积= 40m³÷新风量÷换气次数÷房间高度= 21m³÷30%÷30.2次/h÷2.6m=1.69㎡清洗间人员数量=S1.69=12.4≈12人清洗间÷d.净化间车间进入人数=生产区域的生产人数+检验员+部门领导人数/药监局检查人数/参观人数依据《现行各产品作业指导书及工作单》中的工作流程,需要在净化间完成的工序生产的人员数量:清洗间:2人检验员:1人以上为一条生产线所需操作人员数量,根据实际情况及最可能进入清洗间的最大上限人数进行模拟,可布置的生产人员需要7人生产现场需要人员清洗间2人检验员1人模拟部门领导/药监局检查人员/参观检查人员 4人5.4.3阳性对照室人员数量a.依据《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18,计算得出:阳性实验室每人最少需要面积= 40m³÷新风量÷换气次数÷房间高度= 40m³÷100%÷29.7次/h÷2.6m=0.51㎡÷0.51=19.6≈19人阳性实验室人员数量=S阳性实验室b.阳性实验室进入人数=检验员+部门领导人数/药监局检查人数/参观人数依据《现行各产品作业指导书及工作单》中的工作流程,需要在阳性实验室完成工作的人员数量:阳性实验室:检验员2人以上为阳性实验室所需操作人员数量,根据实际情况及最可能进入实验室的最大上限人数进行模拟,可布置的检验人员需要3人阳性实验室需要人员检验员2人模拟部门领导/药监局检查人员/参观检查人员 1人5.4.4 无菌检验室人员数量a.依据《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18,计算得出:无菌检验室每人最少需要面积= 40m³÷新风量÷换气次数÷房间高度= 40m³÷50%÷24.5次/h÷2.6m=1.25㎡÷1.25=8人无菌检验室人员数量=S无菌检验室b.无菌检验室进入人数=检验员+部门领导人数/药监局检查人数/参观人数依据《现行各产品作业指导书及工作单》中的工作流程,需要在阳性实验室完成工作的人员数量:无菌检验室:检验员2人以上为无菌检验室所需操作人员数量,根据实际情况及最可能进入实验室的最大上限人数进行模拟,可布置的检验人员需要3人无菌检验室需要人员检验员2人模拟部门领导/药监局检查人员/参观检查人员 1人5.4.5 微生物限度室人员数量a.依据《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18,计算得出:微生物限度室每人最少需要面积= 40m³÷新风量÷换气次数÷房间高度= 40m³÷50%÷25.4次/h÷2.6m=1.21㎡微生物限度室人员数量=S÷1.21=8.26≈8人微生物限度室b. 微生物限度室进入人数=检验员+部门领导人数/药监局检查人数/参观人数依据《现行各产品作业指导书及工作单》中的工作流程,需要在阳性实验室完成工作的人员数量:微生物限度室:检验员2人以上为微生物限度室所需操作人员数量,根据实际情况及最可能进入实验室的最大上限人数进行模拟,可布置的检验人员需要3人微生物限度室需要人员检验员2人模拟部门领导/药监局检查人员/参观检查人员 1人5.5综合所述,通过计算出各净化用室和生活用室人数(如上表格),及进入内包装间人数数量进行验证,对各房间在停留时间内进行尘埃粒子和沉降菌的动态监测分析结果6 验证的具体流程6.1洁净区最大人数数量的验证采用尘埃粒子和沉降菌动态监测6.2检测次数:内包装间、阳性实验室、无菌实验室、微生物限度室至少进行3次独立平行试验,其余各房间因停留时间较短,进行1次平行试验6.3验证操作6.3.1验证开始前,开启空调系统净化1小时6.3.2参与验证的人员按照《更衣程序》洗手、消毒、更衣;并全部进入内包间、清洗间,生产操作人员进行生产,其他人员(模拟人员)不接触产品。
输液器车间洁净室环境验证方案1验证目的洁净室的环境条件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环境控制过程是实现生产医疗器械产品洁净室的根本保证,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
通过对洁净室的人员、设备、物流进行日常监控、对空气净化系统进行维护保养,对收集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及趋势分析,以验证环境控制过程是否能够稳定地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
2范围2.1 本验证方案包括对洁净室的安装鉴定(IQ)、操作鉴定(OQ)和性能鉴定(PQ)的所有验证活动。
2.2 本验证方案适用于输液器车间10万级洁净室环境的验证。
3确认依据3.1 GB 50073-2001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3.2 GB50243-200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3.3 GB50365-2005 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规范3.4 GB/T 16292-1996 医药工业洁净区(室)悬浮粒子的测试方法3.5 GB/T 16294-1996 医药工业洁净区(室)沉降菌的测试方法3.6 JGJ 71-1990 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3.7 YY0033-2000无菌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范3.8 S/JS06-SC033-2007冷水机组操作规程3.9 S/JS05-HJCS-2007洁净区(室)环境测试规程3.10 S/GM01-06-2007 洁净室(区)卫生管理制度3.11 ISO14644-1~7洁净室和相关控制环境系列标准3.12 GHTF/SG3/N99-10:2004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确认指南4职责4.1在线技术中心负责验证方案和验证报告的制定与审核,验证数据的统计、分析、审核,并做出结论。
4.2生产部负责建立设备档案、验证方案组织实施;空气净化系统安装、管道施工的监督及验收,空气净化系统实施运行,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和保持数据。
4.3检验中心负责使用监测设备的检定校准工作,负责对洁净室环境的监测,对净化空气质量进行评价,并提供检测报告,参与验证方案和验证报告的会签.4.4 QA 参与验证方案和验证报告的会签,监督各部门按验证计划实施验证工作。
洁净车间验证方案引言概述:洁净车间验证是确保车间环境符合特定标准的一项重要工作。
通过验证,可以确保洁净车间的设计、建设和运营都符合相关要求,从而保证生产过程的质量和产品的安全性。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洁净车间验证方案。
正文内容:1. 设计验证1.1 设计规范验证:验证洁净车间设计是否符合相关规范,如ISO 14644标准等。
1.2 建筑结构验证:验证洁净车间的建筑结构是否满足洁净要求,如墙壁、天花板、地板等的材质和密封性。
1.3 空气流动验证:验证洁净车间的空气流动是否满足要求,如气流速度、气流方向等。
1.4 进出人员验证:验证人员进出洁净车间的程序和设施是否符合要求,如洁净室间的压差控制、人员穿戴洁净服等。
2. 设备验证2.1 设备清洁验证:验证洁净车间中的设备是否经过适当的清洁和消毒处理。
2.2 设备运行验证:验证洁净车间中的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并满足洁净要求。
2.3 设备维护验证:验证洁净车间中的设备是否按照维护计划进行定期维护,并记录维护情况。
3. 空气质量验证3.1 空气微生物验证:验证洁净车间中的空气微生物是否符合要求,如菌落总数、霉菌数量等。
3.2 空气颗粒物验证:验证洁净车间中的空气颗粒物浓度是否符合要求,如不同粒径的颗粒物浓度限制。
3.3 空气质量监测验证:验证洁净车间中的空气质量监测设备是否准确可靠,并按照规定进行定期校准。
4. 清洁程序验证4.1 清洁程序验证:验证洁净车间的清洁程序是否能够有效控制洁净度,如清洁剂的选择、清洁步骤等。
4.2 清洁剂验证:验证洁净车间中使用的清洁剂是否符合要求,如pH值、残留物等。
4.3 清洁工具验证:验证洁净车间中使用的清洁工具是否符合要求,如无纤维脱落、无静电等。
5. 文件记录验证5.1 验证记录:验证洁净车间的验证记录是否完整、准确,并按照要求进行保存。
5.2 校核记录:验证洁净车间的校核记录是否存在,并按照要求进行保存。
5.3 变更记录:验证洁净车间的变更记录是否存在,并按照要求进行保存。
洁净区检测要求和方法洁净区是一种特殊环境,通常用于生产、实验或医疗等需要高度清洁和无菌条件的场所。
为了确保洁净区的正常运行和达到预期的清洁水平,需要进行洁净区检测。
洁净区检测的目的是验证洁净区室内环境是否符合要求,以及评估各种因素对洁净区环境的影响。
洁净区检测要求可以根据具体的场所和需求进行定制,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洁净区检测要求:1.空气质量检测:洁净区的空气质量是最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洁净区的清洁水平和无菌条件。
空气质量检测通常包括测量温度、湿度、颗粒物浓度、气体浓度等指标。
这些指标需要符合相应的国家或行业标准。
2.表面洁净度检测:洁净区的表面洁净度也是需要检测的,因为表面的清洁程度直接影响环境的卫生状况。
表面洁净度检测通常包括测量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含量,以及化学残留物的含量等指标。
3.人员穿戴检测:人员在进入洁净区之前需要穿戴相应的清洁衣物和防护用品,因此需要对人员的穿戴情况进行检测。
这包括对人员的洁净衣物、手套、面罩等防护用品的完整性、清洁程度和无菌状况进行检查。
4.风量检测:洁净区在运行过程中需要保持一定的气流,以保证空气的流动和更新。
因此,需要对洁净区的风速、风量进行检测,以确保风量达到要求。
5.过滤效果检测:洁净区通常配备了高效过滤器,用于去除空气中的颗粒物和微生物。
因此,需要对过滤器的效果进行检测,以确保过滤器能够有效地去除污染物。
洁净区检测方法包括传统方法和先进方法,具体选择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确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洁净区检测方法:1.空气质量检测方法:空气质量检测通常使用空气质量检测仪器进行,如颗粒物计数器、CO2浓度计、温湿度计等。
这些仪器可以实时监测空气的温度、湿度、颗粒物浓度等参数。
2.微生物检测方法:微生物检测通常使用采样仪器进行,如生物气溶胶采样机、凝胶膜采样器等。
采样后,可以通过培养和PCR等方法,进行微生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3.化学检测方法:化学检测通常使用化学分析仪器进行,如质谱仪、液相色谱仪等。
空调系统自浄时间验证方案编制:日期:审批:日期:批准:日期:目录1、引言 (2)1.1概述 (2)1.2洁净区主要控制项目及参数 (3)2、验证目的 (4)3、验证范围 (4)洁净区生产车间 (4)4、验证小组成员及职责 (4)5、验证内容: (4)5.2仪器仪表的校验 (5)5.3沉降菌检测方法: (5)5.4空气消毒频率及周期确认: (6)6、质量记录 (7)附件1:沉降菌测试结果记录 (7)附件2:空调自浄时间记录表 (7)1、引言1.1概述1.1.1本公司洁净车间是XXXXX产品成品生产车间,按规范要求对生产环境有较高的要求,如温度、相对湿度、换气次数,压差、洁净等级等,空调净化系统就是将空气处理成符合要求后,送入各生产、包装操作房间,以满足上述要求。
本公司的空调净化系统按10万级的净化级别设计,是由空气处理装置、空气输送装置和空气分配装置等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系统,该系统能够对空气进行冷却、加热、加湿、干燥、净化和臭氧消毒处理,系统气流组织形式为顶送侧下回,气流经初、中、高三级过滤送入房间,室内回风经防倒灌的中效过滤器后,在空调机组与新风混合并密闭运行。
1.1.2本系统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1.2.1整套系统设备配置合理,所用材质、设计、制造、安装均按照规范要求及行业规范、标准。
1.1.2.2空调净化系统设计并安装自动控制系统,确保系统恒温恒湿;1.1.2.3为预防交差污染,系统为独立循环。
各区域洁净级别如下:1.2洁净区主要控制项目及参数监测项目技术要求监测方法监测频次温度18~28℃GB50591-20101次/班湿度45—65%1次/班换气次数十万级≥15次/小时1次/月静压差≥5Pa(不同洁净级别洁净室(区)之间)1次/月≥10Pa(洁净室(区)与室外)≥5Pa(洁净室(区)之间与非洁净室(区))尘埃粒子≥0.5um≥5umGB/T16292—20101次/季十万级≤3500000个/m3≤20000个/m3沉降菌十万级≤10个/皿GB/T16294—20101次/周2、验证目的对生产区域进行尘埃粒子、沉降菌的监测从而确定空调系统的自净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