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人标点符号的变化
- 格式:ppt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3
说话人在不同位置的三种标点用法在汉语中,说话人在不同位置使用的三种标点分别是逗号、句号
和问号。
1.逗号:通常用于分隔一个句子中的不同部分,表示语气上的停
顿或者强调。
比如:“他是一位勇敢、聪明的战士。
”、“今天天气
很好,我们出去玩吧。
”
2.句号:表示一个句子的结束。
比如:“他们在花园里玩耍。
”、“我今天晚上要去看电影。
”
3.问号:用于表示疑问语气的句子结束。
比如:“你今天来上班
了吗?”、“你愿意和我一起去旅行吗?”
除了以上三种标点用法,汉语还有其他标点符号,例如感叹号、
冒号、分号、括号等。
这些标点符号都有其特定的用法和语言表达方式,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使用。
说话人在不同位置的三种标点用法(一)在日常交流中,我们常常需要表达别人说话的内容。
而在不同的情况下,使用不同的标点符号可以使我们的表达更加准确、清晰。
以下是说话人在不同位置时的三种常见标点用法:1. 说话人在句首时当我们在表达别人说话时,如果这句话是由说话人开头的,应该使用引号标记。
例如:“我今天放假了,真开心!”他说道。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用引号将说话人说的话括起来。
这样的话,读者可以明确地知道这句话是由说话人说出来的,而不是由另一个人或者是故事的叙述者说出来的。
2. 说话人在句中时当我们在表达别人说话时,如果这句话是由说话人中间插入的,应该使用引号和逗号来标记。
例如:我问他,“你已经准备好了吗?”,他点了点头。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用引号将说话人说的话括起来,并在引号后面加上一个逗号。
这样可以使读者很容易地区分开来,知道哪部分是说话人说的话,哪部分是叙述者自己提出的问题。
3. 说话人在句末时当我们在表达别人说话时,如果这句话是由说话人结尾的,那么就不需要使用引号。
相反,我们使用句点来标记说话人说完了。
例如:“我去看演唱会。
”她说道。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用句点来标记说话人说完了,后面再加上一个标记“她说道”来说明这句话是由谁说出的。
通过以上三种标点用法,可以使我们的表达更加准确和清晰,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我们想要表达的含义。
注意事项不管采用哪种标点符号,都要注意以下几点:1.引号的使用:如果在句子中本身就包含了引号,我们可以使用单引号来标记说话人说的内容。
2.标点符号的位置:在使用逗号或句点标记说话人说话时,标点符号应该放在引号内部。
3.段落的换行:如果说话者更换了,应该再起一个新的段落来说明这是另一个人所说出的内容。
总结在表达别人说话时,我们可以使用引号、逗号和句点来进行标记。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号的使用方式,标点符号的位置和段落的换行。
通过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来表达别人的话,可以使我们的表达更加准确、清晰,更加容易被人理解。
一、引述句和转述句之间的转换:(1)标点符号的改变:引述句改转述句,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转述句改引述句,要加上冒号和引号。
(2)人称的变化:①引述句改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如:老师对我说:“把你的作业本拿来我看看。
”改:老师对我说,把我的作业本拿给她看看。
②当引述内容涉及其他人称时的改法。
如:姐姐对我说:“你说得对,我就这样做。
”改:姐姐对我说,我说得对,她就这样做。
上面的例句中涉及了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
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
③转述句改为引述句,第三人称“他”或“她”应改为第一人称“我”,说话内容涉及第一人称应改为第二人称。
如:老班长说,他没有完成任务,没把我们照顾好。
改:老班长说:“我没有完成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
”反问句与陈述句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二、反问句变陈述句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变“。
”。
练习: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4、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陈述句变反问句第一步与第三步正好相反,第二步一样。
1、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删去“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注意:是作谓语的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人物对话时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同学们,文字有温度,标点亦传情。
今天我们来学习人物对话时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顾名思义,人物对话就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物相互说话。
它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提示语 +人物所说的话 + 标点符号。
(例句:标明三个成分)例文《乌鸦反哺》中的对话妈妈对我说:“这是一只老乌鸦在叫。
它可能饿了,要吃东西呢。
”什么是提示语呢?就是对话中除了人物所说的话外,所做的启示性说明的文字。
它告诉我们这句话是谁说的,他怎么说的,说话的语气、动作、表情等。
这样人物就活灵活现了。
例如在这句话(妈妈对我说:“这是一只老乌鸦在叫。
它可能饿了,要吃东西呢。
”)中(妈妈对我说)是提示语(举例2个)你来试着找一找提示语我感到奇怪,便问妈妈:“它为什么不自己去找东西吃呢?”妈妈叹了口气,说:“它老了,飞不动了。
”人物对话时正确运用标点符号非常重要!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回顾《标点符号歌》。
标点符号歌标点符号很重要,组成文章不可少。
该用哪种小符号,都要认真来思考。
意思未完用逗号,一句完了用句号。
喜怒哀乐感叹号,提出问题用问号。
并列词语用顿号,并列分句用分号。
提示下文用冒号,对话引用加引号。
书文名称要标明,前后加上书名号。
有些意思要省掉,可以加个省略号。
转折解释破折号,表示注释加括号。
标点符号用准确,文章清楚都称好。
老师要强调一下说话之前用冒号提示,说话的内容加引号。
请看例句:(举一例)妈妈对我说:“这是一只老乌鸦在叫。
它可能饿了,要吃东西呢。
”刚才我们举的是提示语在前,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那么提示语根据表达的需要而位置变化,标点符号有变化吗?答案是肯定的。
同学们请看,提示语在中间,提示语在后面,说后面的标点有何变化。
(举两个例子:不同位置)“这是一只老乌鸦在叫。
它可能饿了,要吃东西呢。
”妈妈对我说。
(提示语在后)“这是一只老乌鸦在叫。
”妈妈对我说,“它可能饿了,要吃东西呢。
”(提示语在中间)不错,提示语在中间。
即:先写人物的话,然后交代话是谁说的,再继续写这个人物说的话。
说话人在中间标点符号的用法
当说话人的姓名或提示语位于说话内容的中间时,正确的标点符号用法是在前后的说话内容加上双引号,并在提示语后面加上逗号。
其规则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 双引号的使用:说话人的话应该用双引号标示出来。
如果说话人的名称或动作描写(即提示语)出现在话语的中间,那么在提示语前后的话语都需要各自加上一对双引号。
2. 逗号的使用:在提示语后要加上逗号。
3. 冒号和句号的错误使用**:在提示语后不应该使用冒号或句号。
如果提示语在中间,之前那句引号中的末尾不能用句号,可用逗号、问号、叹号、省略号、破折号。
4. 引号内标点的使用:话的标点符号必须在引号内,引号外(有引号后)不再使用标点符号。
5. 省略提示语时的用法:如果在对话中没有提示语,则直接在话语两边添加双引号即可,前文必须有对说话情境的描述来指明是谁的说话内容。
综上所述,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对于确保书面语言清晰、准确非常关键。
在撰写对话时,遵循这些规则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语句的结构,并分辨不同说话人的话语。
下面对这四种形式概括如下:
1.说话人姓名及提示语在前,说话内容在后。
这种方法是写人物对话最常用的形式。
就在提示语后加冒号、双引号。
例如:川川走过去,奇怪地问:“叔叔,您在看什么?”
2.说话人姓名及提示语在后,说话内容在前。
使用这种对话形式,能够强调说话的内容。
先标双引号,在提示语后加句号。
例如:“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川川总爱刨根问底。
3.说话人姓名和提示语在说话内容之间。
这种方法就是先写一句或一段人物的话,然后交代话是谁说的和人物继续说的话。
在提示语前、后的说话内容加双引号,提示语后加逗号。
例如:“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
4.只写说话内容,不写是谁说的。
这种对话形式简洁、明快,但说话人的姓名必须是在前面交代过的,对话虽然不写是谁说的,但读者一看就明白是谁说的话。
这种没有提示语的只要加双引号就可以了。
例如:“我在看‘书’呢!” “哪里有书啊?”
口诀记忆法:提示语在前先加冒号,后加双引号。
提示语在后先加双引号,后画句号。
提示语在中间,前后说话内容都加双引号,提示后加逗号。
没有提示语的直接加双引号,前文必有说明。
引用别人的话怎么打标点符号
在引用别人的话的时候,需要使用引号,一方面表示引用了别人的话语以示区分,另一方面起到了强调突出的作用,这是引号这种标点标点符号的两种作用。
引号常用的形式为:在“说话人说”的后面加上冒号,然后用引号将他说的话
引起来就可以了。
使用引号时的几种形式:
1、说话人在前,说的话在后。
例:约瑟说:“爷爷一定有办法。
”
这是最常遇到的一种情况,也是最简单的:只要在“说话人说”的后面加上冒号,然后用引号将他说的话引起来就可以了。
2、说话人在中间,说的话在两边。
例:“非常抱歉,孩子,”大树说,“我现在只是个老树墩,没有什么可以给
你的了。
”
这种情况就稍微复杂一点,一般用于说的话比较长,并且话有两层意思的情况。
说话人的话仍然是用引号引起来,不过说话人“说”的后面是用逗号的。
3、说话人在后面,说的话在前面。
例:“噢,我大概猜不出来。
”大兔子说。
这种情况下,说话人“说”的后面是直接用句号。
因为,这是一句话的结束。
4、说的话很多,引号连用。
例:孩子们太兴奋了,他们不停地喊:“有蛋糕和冰淇淋吗?”“有装饰物吗?”“有礼物吗?”
这么多的引号凑在一起,紧密相连,每一对引号之间都是没有其他标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