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人物说话的三种方式及标点的用法
- 格式:doc
- 大小:12.81 KB
- 文档页数:1
引用人物说话的三种方式及标点的用法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引用人物说话的三种方式及标点的用法观察题目:1、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
”2、“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3、“是的。
”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引用人物的话有三种不同的方式,提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语气等的词语我们可以叫它们为提示语,提示语的位置可以在前,可以在后,可以在中间。
提示语后的标点是有变化的。
总结儿歌:提示语在前面,冒号引号紧相连;提示语在后面,后面画个小圆圈;提示语在中间,画个逗点在后面。
引用人物说话的三种方式:1、XX说:“XXX,XXXXXXXX。
”2、“XXX,XXXXXXXX。
”XX说。
3、“XXX。
”XX说,“XXXXXXXX。
”如果放到一句具体的句子里,应该是这样的“1、妈妈温柔地说:“宋庆龄,我们一起去伯父家。
”2、“宋庆龄,我们一起去伯父家。
”妈妈温柔地说。
3、“宋庆龄。
”妈妈温柔地说,“我们一起去伯父家。
”其中“XX说”或者“XX怎么样的说”这样的句子成分我们叫做陈述性成分。
陈述性成分可以放在引用人物所说的话的前、中、后,根据这个所以把引用人物说话归成三种。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要根据句子的情感适当的改变句子结束时的标点。
例如,如果是疑问句,最后应该用“”,如果是感叹句要用“!”等等。
举个例子:请大家注意下面句子中红色字部分。
1、妈妈说:“宋庆龄,我们一起去伯父家吧!”2、“宋庆龄,我们一起去伯父家吧!”妈妈说。
3、“宋庆龄。
”妈妈说,“我们一起去伯父家吧!”下面我们在一起看看在不同的引用任务说话的句子中应该怎么样用标点:三种引用人物说话的标点用法:通过前面几个句子的观察和分析,我们要一起来找一找三种用法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只有把这个规律记住了才能正确的使用标点:1、这三个句子里的字,即内容都是一样的,没有变化,只是顺序有变化。
引用人物说话的三种方式及标点的用法观察题目:1、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
”2、“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3、“是的。
”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引用人物的话有三种不同的方式,提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语气等的词语我们可以叫它们为提示语,提示语的位置可以在前,可以在后,可以在中间。
提示语后的标点是有变化的。
总结儿歌:提示语在前面,冒号引号紧相连;提示语在后面,后面画个小圆圈;提示语在中间,画个逗点在后面。
引用人物说话的三种方式:1、XX说:“XXX,XXXXXXXX。
”2、“XXX,XXXXXXXX。
”XX说。
3、“XXX。
”XX说,“XXXXXXXX。
”如果放到一句具体的句子里,应该是这样的“1、妈妈温柔地说:“宋庆龄,我们一起去伯父家。
”2、“宋庆龄,我们一起去伯父家。
”妈妈温柔地说。
3、“宋庆龄。
”妈妈温柔地说,“我们一起去伯父家。
”其中“XX说”或者“XX怎么样的说”这样的句子成分我们叫做陈述性成分。
陈述性成分可以放在引用人物所说的话的前、中、后,根据这个所以把引用人物说话归成三种。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要根据句子的情感适当的改变句子结束时的标点。
例如,如果是疑问句,最后应该用“”,如果是感叹句要用“!”等等。
举个例子:请大家注意下面句子中红色字部分。
1、妈妈说:“宋庆龄,我们一起去伯父家吧!”2、“宋庆龄,我们一起去伯父家吧!”妈妈说。
3、“宋庆龄。
”妈妈说,“我们一起去伯父家吧!”下面我们在一起看看在不同的引用任务说话的句子中应该怎么样用标点:三种引用人物说话的标点用法:通过前面几个句子的观察和分析,我们要一起来找一找三种用法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只有把这个规律记住了才能正确的使用标点:1、这三个句子里的字,即内容都是一样的,没有变化,只是顺序有变化。
2、三个句子里都有上引号和下引号。
需要用上引号和下引号把人物所说的内容引起来,这就能让人明白:引号里的内容才是这个人说的。
直接引语的三种方式及标点符号的标注方法速记歌诀:提示语在前面,冒号引号紧相连;提示语在后面,后面画个小圆圈;提示语在中间,画个逗点在后面。
直接引语的三种方式:1、某某说:“XXX,XXXXXXXX。
”2、“XXX,XXXXXXXX。
”某某说。
3、“XXX。
”某某说,“XXXXXXXX。
”例如:1、妈妈温柔地说:“宋庆龄,我们一起去伯父家。
”2、“宋庆龄,我们一起去伯父家。
”妈妈温柔地说。
3、“宋庆龄。
”妈妈温柔地说,“我们一起去伯父家。
”其中“XX说”或者“XX怎么样的说”这样的句子成分我们叫做陈述性成分。
陈述性成分可以放在引用人物所说的话的前、中、后,根据这个所以把引用人物说话归成三种。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要根据句子的情感适当的改变句子结束时的标点。
例如,如果是疑问句,最后应该用“?”,如果是感叹句要用“!”等等。
举个例子:请大家注意下面句子中红色字部分。
1、妈妈说:“宋庆龄,我们一起去伯父家吧!”2、“宋庆龄,我们一起去伯父家吧!”妈妈说。
3、“宋庆龄。
”妈妈说,“我们一起去伯父家吧!”下面我们在一起看看在不同的引用任务说话的句子中应该怎么样用标点:三种引用人物说话的标点用法:通过前面几个句子的观察和分析,我们要一起来找一找三种用法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只有把这个规律记住了才能正确的使用标点:1、这三个句子里的字,即内容都是一样的,没有变化,只是顺序有变化。
2、三个句子里都有上引号和下引号。
需要用上引号和下引号把人物所说的内容引起来,这就能让人明白:引号里的内容才是这个人说的。
但是这里要注意,第一种和第个种都只有一个上引号和一个下引号,而第三种有两个上引号和下引号,这是因为第三种其实是把一个句子分成了前后两个部分。
所以有两个上引号和下引号,如果把一个上引号和一个下引号看成一对,那么第三种就是需要两对,而其他两种只有一对。
3、冒号的区别(:),大家可能早就发现了,只有第一种(陈述性成分在前的句子)有冒号跟在陈述性成分的后面,而其他两第二种把冒号变成了句号。
引用人物说话的三种方式及标点的用法
观察题目:
1、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
”
2、“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3、“是的。
”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总结儿歌:
提示语在前面,冒号引号紧相连;
提示语在后面,后面画个小圆圈;
提示语在中间,画个逗点在后面。
引用人物说话的三种方式:
1、XX说:“XXX,XXXXXXXX。
”
2、“XXX,XXXXXXXX。
”XX说。
3、“XXX。
”XX说,“XXXXXXXX。
”
如果放到一句具体的句子里,应该是这样的“
1、妈妈温柔地说:“宋庆龄,我们一起去伯父家。
”
2、“宋庆龄,我们一起去伯父家。
”妈妈温柔地说。
3、“宋庆龄。
”妈妈温柔地说,“我们一起去伯父家。
”
举个例子:
1、妈妈说:“宋庆龄,我们一起去伯父家吧!”
2、“宋庆龄,我们一起去伯父家吧!”妈妈说。
3、“宋庆龄。
”妈妈说,“我们一起去伯父家吧!”。
引用人物说话的三种方式及标点的用法观察题目:1.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
”2.“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3.“是的。
”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引用人物的话有三种不同的方式,提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语气等的词语我们可以叫它们为提示语,提示语的位置可以在前,可以在后,可以在中间。
提示语后的标点是有变化的。
总结儿歌:提示语在前面,冒号引号紧相连;提示语在后面,后面画个小圆圈;提示语在中间,画个逗点在后面。
引用人物说话的三种方式:1. XX说:“XXX,XXXXXXXXX。
”2. “XXX,XXXXXXXXX。
”XX说。
3. “XXX。
”XX说,“XXXXXX。
”如果放到一句具体的句子里,应该是这样的1. 妈妈温柔地说:“宋庆龄,我们一起去伯父家。
”2. “宋庆龄,我们一起去伯父家。
”妈妈温柔地说。
3. “宋庆龄。
”妈妈温柔地说,“我们一起去伯父家。
”其中“XX说”或者“XX怎样地说”,这样的句子成分,我们叫做陈述性成分。
陈述性成分可以放在引用人物所说的话的前、中、后,根据这个所以把引用人物说话归成三种。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要根据句子的情感适当地改变句子结束时的标点。
例如,如果是疑问句,最后该用“……?”,如果是感叹句,要用“……!”等等。
举个例子:请大家注意下面句子中红色字部分1.妈妈说:“宋庆龄,我们一起去伯父家吧!”2. “宋庆龄,我们一起去伯父家吧!”妈妈说。
3. “宋庆龄。
”妈妈说,“我们一起去伯父家吧!”下面我们再一起看看在不同的引用人物说话的句子中,应该怎么样用标点符号:三种引用人物说话的标点符号:通过前面几个句子的观察和分析,我们要一起来找一找三种用法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只有把这个规律记住了,才能正确地使用标点:1. 这三个句子里的字,即内容都是一样的,没有变化,只是顺序有变化;2. 三个句子里都有上引号和下引号(需要用上引号和下引号把人物所说的内容引起来,这就能让人明白:引号里的内容才是这个人说的。
引用人物说话的三种方式及标点的用法观察题目:1、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
”2、“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3、“是的。
”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引用人物的话有三种不同的方式,提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语气等的词语我们可以叫它们为提示语,提示语的位置可以在前,可以在后,可以在中间。
提示语后的标点是有变化的。
总结儿歌:提示语在前面,冒号引号紧相连;提示语在后面,后面画个小圆圈;提示语在中间,画个逗点在后面。
引用人物说话的三种方式:1、XX说:“XXX,XXXXXXXX。
”2、“XXX,XXXXXXXX。
”XX说。
3、“XXX。
”XX说,“XXXXXXXX。
”如果放到一句具体的句子里,应该是这样的“1、妈妈温柔地说:“宋庆龄,我们一起去伯父家。
”2、“宋庆龄,我们一起去伯父家。
”妈妈温柔地说。
3、“宋庆龄。
”妈妈温柔地说,“我们一起去伯父家。
”其中“XX说”或者“XX怎么样的说”这样的句子成分我们叫做陈述性成分。
陈述性成分可以放在引用人物所说的话的前、中、后,根据这个所以把引用人物说话归成三种。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要根据句子的情感适当的改变句子结束时的标点。
例如,如果是疑问句,最后应该用“”,如果是感叹句要用“!”等等。
举个例子:请大家注意下面句子中红色字部分。
1、妈妈说:“宋庆龄,我们一起去伯父家吧!”2、“宋庆龄,我们一起去伯父家吧!”妈妈说。
3、“宋庆龄。
”妈妈说,“我们一起去伯父家吧!”下面我们在一起看看在不同的引用任务说话的句子中应该怎么样用标点:三种引用人物说话的标点用法:通过前面几个句子的观察和分析,我们要一起来找一找三种用法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只有把这个规律记住了才能正确的使用标点:1、这三个句子里的字,即内容都是一样的,没有变化,只是顺序有变化。
2、三个句子里都有上引号和下引号。
需要用上引号和下引号把人物所说的内容引起来,这就能让人明白:引号里的内容才是这个人说的。
引用人物说话的三种方式及标点的用法观察题目:1、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
”2、“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3、“是的。
”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引用人物的话有三种不同的方式,提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语气等的词语我们可以叫它们为提示语,提示语的位置可以在前,可以在后,可以在中间。
提示语后的标点是有变化的。
总结儿歌:提示语在前面,冒号引号紧相连;提示语在后面,后面画个小圆圈;提示语在中间,画个逗点在后面。
引用人物说话的三种方式:1、XX说:“XXX,XXXXXXXX。
”2、“XXX,XXXXXXXX。
”XX说。
3、“XXX。
”XX说,“XXXXXXXX。
”如果放到一句具体的句子里,应该是这样的“1、妈妈温柔地说:“宋庆龄,我们一起去伯父家。
”2、“宋庆龄,我们一起去伯父家。
”妈妈温柔地说。
3、“宋庆龄。
”妈妈温柔地说,“我们一起去伯父家。
”其中“XX说”或者“XX怎么样的说”这样的句子成分我们叫做陈述性成分。
陈述性成分可以放在引用人物所说的话的前、中、后,根据这个所以把引用人物说话归成三种。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要根据句子的情感适当的改变句子结束时的标点。
例如,如果是疑问句,最后应该用“?”,如果是感叹句要用“!”等等。
举个例子:请大家注意下面句子中红色字部分。
1、妈妈说:“宋庆龄,我们一起去伯父家吧!”2、“宋庆龄,我们一起去伯父家吧!”妈妈说。
3、“宋庆龄。
”妈妈说,“我们一起去伯父家吧!”下面我们在一起看看在不同的引用任务说话的句子中应该怎么样用标点:三种引用人物说话的标点用法:通过前面几个句子的观察和分析,我们要一起来找一找三种用法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只有把这个规律记住了才能正确的使用标点:1、这三个句子里的字,即内容都是一样的,没有变化,只是顺序有变化。
2、三个句子里都有上引号和下引号。
需要用上引号和下引号把人物所说的内容引起来,这就能让人明白:引号里的内容才是这个人说的。
人物对话标点符号的使用人物对话标点符号的使用人物对话标点符号的使用,有三种情况,下面做个归纳。
第一种:×××说:“……,……。
”例句:他问:“写什么话好呢? "妻子说:“写什么都行,只要有‘红薯’这两个字……”(《薯忆》)第二种:“……,……。
”×××说。
例句:“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藤野先生》)第三种:“……,”×××说,“……。
”例句:“这儿出了什么事?”奥楚蔑洛夫挤到人群中去,问道,“你在这儿干什么?你究竟为什么举着那个手指头?……是谁在嚷?” (《变色龙》)使用过程中有三点需要注意:一、“说”字后面使用的标点符号因说话人位置不同而有区别。
说话人在话前的,“说"后面用冒号;说话人在话后的,“说”后用句号;说话人在话中的,“说”后面用逗号。
使用时必须按上面的格式,不得变更。
二、“话后”的标点符号必须标在引号内,引号外不能再用标点符号。
三、第三种格式中,“说"之前引号中的末尾句不能用句号,可用逗号、问号、叹号、省略号、破折号。
使用引号要注意的问题:一、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如:“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我们每一个人,无论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能飘飘然忘乎所以,而应以既得成就为新的起点,继续努力。
二、如果把引用的话作为作者自己的话的一部分,点号放在引号外。
如: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引号中的话引自清人沈德潜著的《说诗晬语》)1。
人物对话标点符号的使用
人物对话标点符号的使用,有三种情况,下面做个归纳。
第一种:×××说:“……,……。
”
例句:他问:“写什么话好呢?”妻子说:“写什么都行,只要有‘红薯’这两个字……”(《薯忆》)第二种:“……,……。
”×××说。
例句:“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藤野先生》)
第三种:“……,”×××说,“……。
”
例句:“这儿出了什么事?”奥楚蔑洛夫挤到人群中去,问道,“你在这儿干什么?你究竟为什么举着那个手指头?……是谁在嚷?”(《变色龙》)
使用过程中有三点需要注意:
一、“说”字后面使用的标点符号因说话人位置不同而有区别。
说话人在话前的,“说”后面用冒号;说话人在话后的,“说”后用句号;说话人在话中的,“说”后面用逗号。
使用时必须按上面的格式,不得变更。
二、“话后”的标点符号必须标在引号内,引号外不能再用标点符号。
三、第三种格式中,“说”之前引号中的末尾句不能用句号,可用逗号、问号、叹号、省略号、破折号。
使用引号要注意的问题:
一、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
如: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我们每一个人,无论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能飘飘然忘乎所以,而应以既得成就为新的起点,继续努力。
二、如果把引用的话作为作者自己的话的一部分,点号放在引号外。
如:
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引号中的话引自清人沈德潜着的《说诗晬语》)。
人物对话标点符号的使用
人物对话标点符号的使用,有三种情况,下面做个归纳。
第一种:×××说:“……,……。
”
例句:他问:“写什么话好呢?”妻子说:“写什么都行,只要有‘红薯’这两个字……”(《薯忆》)
第二种:“……,……。
”×××说。
例句:“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藤野先生》)
第三种:“……,”×××说,“……。
”
例句:“这儿出了什么事?”奥楚蔑洛夫挤到人群中去,问道,“你在这儿干什么?你究竟为什么举着那个手指头?……是谁在嚷?”(《变色龙》)
使用过程中有三点需要注意:
一、“说”字后面使用的标点符号因说话人位置不同而有区别。
说话人在话前的,“说”后面用冒号;说话人在话后的,“说”后用句号;说话人在话中的,“说”后面用逗号。
使用时必须按上面的格式,不得变更。
二、“话后”的标点符号必须标在引号内,引号外不能再用标点符号。
三、第三种格式中,“说”之前引号中的末尾句不能用句号,可用逗号、问号、叹号、省略号、破折号。
使用引号要注意的问题:
一、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
如: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我们每一个人,无论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能飘飘然忘乎所以,而应以既得成就为新的起点,继续努力。
二、如果把引用的话作为作者自己的话的一部分,点号放在引号外。
如:
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引号中的话引自清人沈德潜著的《说诗晬语》)
1。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要根据句子的情感适当的改变句子结束时的标点。
引用人物说话的三种方式及标点的用法
例如,如果是疑问句,最后应该用“”,如果是感叹句要用“!”等等。
观察题目: 1、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
”举个例子:请大家注意下面句子中红色字部分。
1、妈妈说:“宋庆龄,我们一起去伯父家吧!”2、“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2、“宋庆龄,我们一起去伯父家吧!”妈妈说。
3、“是的。
”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引用人物的话有三种不同的方式,提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语气等3、“宋庆龄。
”妈妈说,“我们一起去伯父家吧!”
的词语我们可以叫它们为提示语,提示语的位置可以在前,可以在后,可以在中间。
下面我们在一起看看在不同的引用任务说话的句子中应该怎么样用标点:提示语后的标点是有变化的。
三种引用人物说话的标点用法:通过前面几个句子的观察和分析,我们要一起来找一找三种用法的共同点和不同总结儿歌:提示语在前面,冒号引号紧相连;点,只有把这个规律记住了才能正确的使用标点:提示语在后面,后面画个小圆圈;1、这三个句子里的字,即内容都是一样的,没有变化,只是顺序有变化。
2、三个句子里都有上引号和下引号。
需要用上引号和下引号把人物所说的内容引提示语在中间,画个逗点在后面。
起来,这就能让人明白:引号里的内容才是这个人说的。
但是这里要注意,第一种引用人物说话的三种方式:种都只有一个上引号和一个下引号,而第三种有两个上引号和下引号,这是和第1、XX说:“XXX,XXXXXXXX。
” 2因为第三种其实是把一个句子分成了前后两个部分。
所以有两个上引号和下引号,2、“XXX,XXXXXXXX。
”XX说。
如果把一个上引号和一个下引号看成一对,那么第三种就是需要两对,而其他两种3、“XXX。
”XX说,“XXXXXXXX。
”
只有一对。
如果放到一句具体的句子里,应该是这样的“3、冒号的区别(:),大家可能早就发现了,只有第一种(陈述性成分在前的句1、妈妈温柔地说:“宋庆龄,我们一起去伯父家。
”子)有冒号跟在陈述性成分的后面,而其他两种方式都不需要冒号,更正确的说不2、“宋庆龄,我们一起去伯父家。
”妈妈温柔地说。
是不用冒号,而是把冒号换成了句号或逗号。
3、“宋庆龄。
”妈妈温柔地说,“我们一起去伯父家。
”第二种把冒号变成了句号。
请看下面例1句子,在“XX说”的后面跟的是句号。
其中“XX说”或者“XX怎么样的说”这样的句子成分我们叫做陈述性成分。
这是因为后面没有所说的内容了,结束了,所以用句号。
陈述性成分可以放在引用人物所说的话的前、中、后,根据这个所以把引用人物说例1:“宋庆龄,我们一起去伯父家吧!”妈妈说。
话归成三种。
.
第三种把冒号变成了逗号。
请看下面例2句子,在“XX说”的后面跟的是逗号。
这是因为整句话没有说完,还有半句在后面呢,所以用逗号!例2:、“宋庆龄。
”妈妈说,“我们一起去伯父家吧!”第三种句子标点的用法还要注意一点,就是“XX说”前面的部分结束后要用句
号或表示结束的其他标点,比如感叹号或问好,因为它实际上是把一个句子分成了两个完整的部分,所以不能用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