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说话四种形式标点符号的用法
- 格式:doc
- 大小:12.55 KB
- 文档页数:1
主语在中间的说话方式
说话人姓名和提示语在说话内容之间,标点符号的用法:在提示语前、后的说话内容加双引号,提示语后加逗号。
例如:
1、“太好了,太好了!”川川高兴地说,“等我长大了,也要读懂这本最大的‘书’!”
2、“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扩展资料:
提示语中标点符号的用法
四种形式概括如下:
1、说话人姓名及提示语在前,说话内容在后。
这种方法是写人物对话最常用的形式。
2、说话人姓名及提示语在后,说话内容在前。
使用这种对话形式,能够强调说话的内容。
先标双引号,在提示语后加句号。
标点符号的用法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常用的标点符号有16种,分点号和标号两大类。
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
点号又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
句末点号用在句末,有句号、问号、叹号3种,表示句末的停顿,同时表示句子的语气。
句内点号用在句内,有逗号、顿号、分号、冒号4种,表示句内的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
标号的作用在于标明,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
常用的标号有9种,即: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和专名号。
用法说明句号:句号的形式为“。
”。
句号还有一种形式,即一个小圆点“ . ”,一般在科技文献中使用。
陈述句末尾的停顿,用句号。
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句号。
问号:问号的形式为“?”。
疑问句末尾的停顿,用问号。
反问句的末尾,也用问号。
叹号:叹号的形式为“!”。
感叹句末尾的停顿,用叹号。
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也用叹号。
逗号:逗号的形式为“,”。
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
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
顿号:顿号的形式为“、”。
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用顿号。
分号:分号的形式为“;”。
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用分号。
非并列关系 (如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 的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
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也可以用分号。
冒号:冒号的形式为“:”。
用在称呼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
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
用在总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
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
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也可以用冒号,以总结上文。
引号:引号的形式为双引号““””和单引号“‘’”。
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用引号标示。
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完整版标点符号正确用法大全2016-12-07 16:41:00文/叶丹标点符号的考点要求学生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位置,着重掌握冒号、分号、破折号、引号、问号的用法及标号与点号的连用;能给现代文、文言文加标点;对错、漏标点能加以改正或补出,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
1标点符号的种类包括什么?1、点号点号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停顿和语气。
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
1.1句未点号用于句末的点号,表示句未停顿和句子的语气。
包括句号、问号、叹号。
1.2句内点号用于句内的点号,表示句内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
包括逗号、顿号、分号、冒号。
2、标号标号的作用是标明,主要标示某些成分(主要是词语)的特定性质和作用。
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分隔号。
2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完整版标点符号的用法:句号1.1定义句末点号的一种,主要表示句子的陈述语气。
1.2形式句号的形式是“。
”1.3基本用法1.3.1用于句子末尾,表示陈述语气。
使用句号主要根据句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陈述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1.3.2有时也可以表示较缓和的祈使语气和感叹语气。
标点符号的用法:问号2.1定义句末点号的一种,主要表示句子的疑问语气。
2.2形式问号的形式是“?”。
2.3基本用法2.3.1用于句子末尾,表示疑问语气(包括反问、设问等疑问类型)。
使用问号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疑问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2.3.2选择问句中,通常只在最后一个选项的末尾用问号,各个选项之间一般用逗号隔开。
当选项较短且选项之间几乎没有停顿时,选项之间可不用逗号。
当选项较多或较长,或有意突出每个选项的独立性时,也可每个选项之后都用问号。
2.3.3在多个问句连用或表达疑问语气加重时,可叠用问号。
通常应先单用,再叠用,最多叠用三个问号。
在没有异常强烈的情感表达需要时不宜叠用问号。
标点符号用法全文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着控制语调、表达情感、分隔意义单位等多种功能。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可以使文本更加准确清晰地表达作者的意思,增强文本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在书写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是很重要的。
一、逗号(,)逗号是使用最为频繁的标点符号之一,它在句子中有着多种用法。
逗号可以用来分隔并列的词、短语或句子,如“我喜欢吃苹果、橙子、香蕉和葡萄”。
逗号还可以用来分隔长句中的部分,比如“在这次会议上,我们讨论了市场营销策略,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
二、句号(。
)句号是标点符号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它用来表示一个句子的结束,通常出现在陈述句、祈使句和语气疑问句的末尾。
例如“他毕业后去了美国留学。
”、“你做完作业了。
”三、问号(?)问号通常用来表示疑问句的结束,表明说话者对所提出的问题表示怀疑或者不确定。
例如“你几点回来?”、“你确定这么做对吗?”四、感叹号(!)感叹号用于表示感情、意志或心理状态的变化,给人以强烈的语气。
例如“多么漂亮的花啊!”、“快跑!”五、冒号(:)冒号用于引出直接引语或对上文进行解释、补充、总结。
比如“他说:‘我会努力工作’”、“她买了一些水果:橙子、苹果、香蕉。
”六、分号(;)分号是介于句号和逗号之间的标点符号,通常用来连接两个独立但是有关联的句子,或者用来分隔序列中的项。
例如“他喜欢游泳;他每天早上都去游泳池。
”、“我的朋友住在上海、北京和广州;她在这三个城市都有亲戚。
”七、括号(())括号用来插入一个补充性说明、解释或者对上文的补充说明。
比如“他(老师)早晨来了”、“我明天(星期五)有时间。
”八、引号(‘’、“”)引号通常用来引述别人的原话、表示词语的使用不太准确等。
比如“他说:‘我要走了’”、“这个词汇很‘生僻’”。
九、破折号(—)破折号一般用来表示对上文的一个补充说明、解释或者对上文的总结。
比如“他们一直在讨论这个问题——解决方案已经出台。
”标点符号在书面语言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表达意思,还可以增加文本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顿号逗号分号句号的用法顿号、逗号、分号和句号是标点符号中常用的四种。
它们在句子中起到了不同的作用和分隔功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四种标点符号的用法和注意事项。
顿号(、)是用于列举的标点符号。
顿号多用于对等的词语、词组或句子之间,起到分隔和连接的作用。
比如:"他们在活动中结交了许多朋友、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工作效率。
" 在这个例子中,顿号将一系列列举的内容连接起来,使句子更加连贯。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顿号前后的内容不能有重复,否则会造成重复并影响句子的表达。
逗号(,)是标点符号中使用最频繁的符号之一。
逗号在句子中常用于分隔并列词语、修饰语、状语等,起到断句和停顿的作用。
例如:"他买了一本书,两个苹果,三张电影票。
" 在这个例子中,逗号将并列的词语分隔开来,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句子的意思。
需要注意的是,逗号使用时要遵循逻辑和语法的规则,不应该滥用或漏用逗号。
第三,分号(;)在句子中一般用于分割独立的分句,起到连接和分隔的作用。
分号常出现在长句子、复杂的并列关系或有层次结构的语句中。
例如:"他出国留学时,学习了法语、德语、意大利语;他还参加了许多国际会议。
" 在这个例子中,分号将两个独立的分句连接在一起,强调了句子中的并列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分号使用时要注意句子结构的平衡,不应过度使用或错误使用分号。
句号(。
)是标点符号中用得最多的符号之一。
句号标志一个句子的结束,起到断句和停顿的作用。
无论是陈述句、疑问句还是感叹句,句号都是句子结束的标志。
例如:"我明天要去旅行。
" 在这个例子中,句号表示了句子的结束和停顿。
需要注意的是,句号使用时要注意句子的完整性,不应该逗号就能完成的句子结构不能使用句号结束。
综上所述,顿号、逗号、分号和句号是标点符号中常用的四种符号。
它们在句子中起到分隔、连接和断句的作用。
正确使用这些标点符号可以使句子结构清晰,表达准确。
说话标点的三种方式
标点符号是语言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在书写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也有着不同的方式。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三种不同的说话标点的方式,分别是停顿、问号和叹号。
一、停顿
停顿是一种常见的说话标点的方式,它可以用来表示语气的变化和语句的结构。
停顿通常使用逗号、句号、分号、冒号等标点符号来表示。
逗号是最常见的停顿标点符号,它可以用来分隔句子中的不同成分,使句子更加明确。
例如:“今天天气很好,我们可以去爬山。
”
句号则是表示一句话的结束,通常用于陈述句和命令句。
例如:“请给我一杯水。
”
分号则用于连接两个独立的句子,它相当于逗号和连词的组合。
例如:“我想去旅游;可是我没有时间。
”
冒号则用于引出一个列表或解释说明。
例如:“这些是我要买的东西:牛奶、面包、水果。
”
二、问号
问号是一种用于表示疑问的说话标点方式,它通常用于疑问句和反问句中,表示对话者的疑惑或询问。
例如:“你今天要去哪里?”“你难道不是我的朋友吗?”
问号还可以用于表示疑问的语气,例如:“你真的相信他说的话吗?”
三、叹号
叹号是一种用于表示感叹的说话标点方式,它通常用于感叹句和强调句中,表示对话者的强烈情感。
例如:“多么美丽的风景啊!”“我真的很喜欢这个音乐会!”
叹号还可以用于表示命令、警告和要求的语气,例如:“不要打扰我!”“小心!”
停顿、问号和叹号都是在书写中常见的说话标点方式,它们可以用于表达语气、强调和感叹等情感。
在书写中,合理使用这些标点符号可以让句子更加清晰明了,也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
引用人物说话的三种方式及标点的用法观察题目:1.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
”2.“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3.“是的。
”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引用人物的话有三种不同的方式,提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语气等的词语我们可以叫它们为提示语,提示语的位置可以在前,可以在后,可以在中间。
提示语后的标点是有变化的。
总结儿歌:提示语在前面,冒号引号紧相连;提示语在后面,后面画个小圆圈;提示语在中间,画个逗点在后面。
引用人物说话的三种方式:1. XX说:“XXX,XXXXXXXXX。
”2. “XXX,XXXXXXXXX。
”XX说。
3. “XXX。
”XX说,“XXXXXX。
”如果放到一句具体的句子里,应该是这样的1. 妈妈温柔地说:“宋庆龄,我们一起去伯父家。
”2. “宋庆龄,我们一起去伯父家。
”妈妈温柔地说。
3. “宋庆龄。
”妈妈温柔地说,“我们一起去伯父家。
”其中“XX说”或者“XX怎样地说”,这样的句子成分,我们叫做陈述性成分。
陈述性成分可以放在引用人物所说的话的前、中、后,根据这个所以把引用人物说话归成三种。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要根据句子的情感适当地改变句子结束时的标点。
例如,如果是疑问句,最后该用“……?”,如果是感叹句,要用“……!”等等。
举个例子:请大家注意下面句子中红色字部分1.妈妈说:“宋庆龄,我们一起去伯父家吧!”2. “宋庆龄,我们一起去伯父家吧!”妈妈说。
3. “宋庆龄。
”妈妈说,“我们一起去伯父家吧!”下面我们再一起看看在不同的引用人物说话的句子中,应该怎么样用标点符号:三种引用人物说话的标点符号:通过前面几个句子的观察和分析,我们要一起来找一找三种用法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只有把这个规律记住了,才能正确地使用标点:1. 这三个句子里的字,即内容都是一样的,没有变化,只是顺序有变化;2. 三个句子里都有上引号和下引号(需要用上引号和下引号把人物所说的内容引起来,这就能让人明白:引号里的内容才是这个人说的。
人物对话标点符号的使用人物对话标点符号的使用人物对话标点符号的使用,有三种情况,下面做个归纳。
第一种:×××说:“……,……。
”例句:他问:“写什么话好呢? "妻子说:“写什么都行,只要有‘红薯’这两个字……”(《薯忆》)第二种:“……,……。
”×××说。
例句:“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藤野先生》)第三种:“……,”×××说,“……。
”例句:“这儿出了什么事?”奥楚蔑洛夫挤到人群中去,问道,“你在这儿干什么?你究竟为什么举着那个手指头?……是谁在嚷?” (《变色龙》)使用过程中有三点需要注意:一、“说”字后面使用的标点符号因说话人位置不同而有区别。
说话人在话前的,“说"后面用冒号;说话人在话后的,“说”后用句号;说话人在话中的,“说”后面用逗号。
使用时必须按上面的格式,不得变更。
二、“话后”的标点符号必须标在引号内,引号外不能再用标点符号。
三、第三种格式中,“说"之前引号中的末尾句不能用句号,可用逗号、问号、叹号、省略号、破折号。
使用引号要注意的问题:一、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如:“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我们每一个人,无论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能飘飘然忘乎所以,而应以既得成就为新的起点,继续努力。
二、如果把引用的话作为作者自己的话的一部分,点号放在引号外。
如: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引号中的话引自清人沈德潜著的《说诗晬语》)1。
下面对这四种形式概括如下:
1.说话人姓名及提示语在前,说话内容在后。
这种方法是写人物对话最常用的形式。
就在提示语后加冒号、双引号。
例如:川川走过去,奇怪地问:“叔叔,您在看什么?”
2.说话人姓名及提示语在后,说话内容在前。
使用这种对话形式,能够强调说话的内容。
先标双引号,在提示语后加句号。
例如:“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川川总爱刨根问底。
3.说话人姓名和提示语在说话内容之间。
这种方法就是先写一句或一段人物的话,然后交代话是谁说的和人物继续说的话。
在提示语前、后的说话内容加双引号,提示语后加逗号。
例如:“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
4.只写说话内容,不写是谁说的。
这种对话形式简洁、明快,但说话人的姓名必须是在前面交代过的,对话虽然不写是谁说的,但读者一看就明白是谁说的话。
这种没有提示语的只要加双引号就可以了。
例如:“我在看‘书’呢!” “哪里有书啊?”
口诀记忆法:提示语在前先加冒号,后加双引号。
提示语在后先加双引号,后画句号。
提示语在中间,前后说话内容都加双引号,提示后加逗号。
没有提示语的直接加双引号,前文必有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