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削原理
- 格式:ppt
- 大小:1.05 MB
- 文档页数:45
机械制造中的磨削工艺工作原理磨削工艺是机械制造领域中常用的一种加工方法,通过磨削可以改善工件表面的粗糙度和形状精度,提高工件的质量和表面光洁度。
磨削工艺的工作原理涉及到磨削机床、磨削磨具和工件之间的相互作用,下面将从这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1. 磨削机床磨削机床是磨削工艺中的重要设备,它提供了对磨削磨具和工件进行相对运动的基础。
磨削机床一般由主要部件和辅助部件组成,主要部件包括主轴、磨削头、工作台等。
主轴通过驱动磨削头产生旋转运动,磨削头带动磨削磨具对工件表面进行磨削。
2. 磨削磨具磨削磨具是磨削工艺中实际进行磨削的工具,它包括磨削粒子和磨具基体。
磨削粒子的选择和排列方式直接决定了磨削的效果。
常用的磨削粒子有氧化铝、碳化硅等,它们具有硬度高、耐磨性好等特点。
磨具基体起到支撑和固定磨削粒子的作用,常用的磨具基体有陶瓷、金属、树脂等材料制成。
在磨削工艺中,磨具与工件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磨削粒子与工件表面的接触来实现的。
磨削粒子在磨削过程中对工件表面产生一定的切削力,切削力的大小与磨削粒子的硬度、粒度、磨削速度等因素相关。
磨削粒子与工件表面的接触越大,切削力越大,磨削效果越好。
3. 工作原理磨削工艺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磨削磨具与工件表面的相互研磨作用。
当磨削工艺开始时,磨削磨具接触到工件表面,磨削粒子通过切削力对工件表面进行破坏和剥离,同时产生磨渣和切削热。
磨渣被磨削磨具和工作台带走,切削热则通过磨削磨具和冷却液排出。
磨削工艺的工作原理中还存在磨削力和磨削温度的问题。
在磨削过程中,磨削力对工件表面产生一定的切削和热变形,而磨削温度则会影响磨削粒子与工件表面的接触。
过高的磨削力和磨削温度会导致工件表面的质量下降和工具的损坏。
为了提高磨削工艺的效果,需要采取适当的磨削参数和技术手段。
磨削参数包括磨削速度、进给量等,它们的选择需要考虑到工件材料、磨削粒度和切削力等因素。
技术手段包括冷却液的使用、磨削液的选用等,它们可以有效降低磨削温度和防止损伤。
磨削原理讨论磨具与工件在磨削加工过程中的各种物理现象及其内在联系的一门学科。
磨削原理的讨论内容重要包括磨屑形成过程、磨削力和磨削功率、磨削热和磨削温度、磨削精度和表面质量、磨削效率等,目的在于深入了解磨削的本质,并据以改进或制造磨削方法。
磨削原理的讨论始于1886年,美国的C.H.诺顿和C.艾伦合作讨论砂轮和磨削过程,20年之后订立出正确选择砂轮类别和砂轮速度的原则;同时发觉为了提高磨削效率和精度,必需对砂轮进行平衡,并在磨削过程中正确地修整砂轮(见砂轮修整)和使用切削液。
1914~1915年,英国的J.格斯特和美国的G.奥尔登对磨削用量、磨屑大小和选择砂轮等问题又作了进一步的讨论。
此后,磨削原理的讨论不断深入。
在磨屑形成方面,德国的K.克鲁格对砂轮上磨粒与工件的接触弧长和影响单颗磨粒的切深的因素进行了几何计算和讨论在1925年提出了讨论报告。
德国的M.库莱恩和G.施勒辛格尔以及日本的关口八重吉等人对磨削力作了讨论,在20时代末至30时代先后提出了磨削过程中影响磨削力的诸因素,并使磨削力的测量技术不断进展。
从30时代起,随着测量磨削表面温度试验技术的进展推动了有关磨削热的理论讨论。
对于砂轮磨削性能的理论讨论导致一系列新型高速砂轮的显现进展了砂带磨削。
由于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磨料的应用,磨削原理又得到新的进展。
70时代以来,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磨削的微观过程和超精密磨削的机理作了深入的分析。
磨屑形成过程磨粒在磨具上排列的间距和高处与低处都是随机分布的,磨粒是一个多面体,其每个棱角都可看作是一个切削刃,顶尖角大致为90~120,尖端是半径为几微米至几十微米的圆弧。
经精细修整的磨具其磨粒表面会形成一些微小的切削刃,称为微刃。
磨粒在磨削时有较大的负前角(见刀具),其平均值为—60左右。
磨粒的切削过程可分3个阶段。
①滑擦阶段:磨粒开始挤入工件,滑擦而过,工件表面产生弹性变形而无切屑。
②耕犁阶段:磨粒挤入深度加大,工件产生塑性变形,耕犁成沟槽,磨粒两侧和前端堆高隆起;③切削阶段:切入深度连续增大,温度达到或超过工件材料的临界温度,工件材料明显地沿剪切面滑移而形成磨屑。
磨削加工原理
磨削加工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方法,通过磨削工具对工件进
行切削,以达到精密加工的目的。
磨削加工原理是在磨削过程中,
磨料颗粒不断接触工件表面,将工件表面的金属材料逐渐磨除,从
而形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磨削加工原理的关键在于磨料颗粒与工件表面的接触。
在磨削
过程中,磨料颗粒以一定的速度和压力接触工件表面,通过不断的
摩擦和冲击作用,磨削掉工件表面的金属材料。
这种磨削过程需要
一定的能量输入,通常是通过旋转的磨削工具或者工件本身的旋转
来提供。
磨削加工原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磨削工具的选择和使用。
不
同的磨削工具适用于不同的工件材料和加工要求。
常见的磨削工具
包括砂轮、砂带、砂纸等,它们的磨料颗粒大小、形状和硬度都会
影响磨削加工的效果。
此外,磨削工具的转速、进给速度、磨削压
力等参数也会对磨削加工产生影响。
在磨削加工原理中,还需要考虑磨削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和磨屑。
磨削过程中,由于摩擦和冲击作用,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能
及时散去,会对工件和磨削工具造成损坏。
同时,磨削过程中产生的磨屑也需要及时清除,以免对加工质量产生影响。
总的来说,磨削加工原理是通过磨料颗粒不断接触工件表面,将工件表面的金属材料逐渐磨除,从而实现精密加工的目的。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工件材料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磨削工具和加工参数,同时要注意散热和清屑,以确保磨削加工的效果和质量。
磨削原理的说明磨削是一种常见的机械加工工艺,用于去除工件中的金属材料,使其达到所需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它通过将硬度较高的磨粒与工件表面相互作用,通过切割和破碎的方式来去除金属材料。
在磨削过程中,磨粒与工件之间产生的磨削力和热量是主要影响磨削效果的因素之一。
下面将从磨削原理的角度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磨削原理的核心在于磨粒与工件之间的相互作用。
磨削时,磨料在磨具表面产生的磨削力将磨粒推向工件表面,磨粒与工件表面相互摩擦,同时切削进入工件中。
由于磨粒硬度高于工件材料,磨粒可以切入和切削工件材料,将其去除。
同时,磨削力也会产生剪切和破碎作用,进一步破碎和去除工件材料。
磨削力不仅包括切削力,还包括辊压力和摩擦力,这些力的作用使磨削过程更加复杂。
磨削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磨削时,磨削力和磨粒与工件间的摩擦产生热量,这些热量通过工件和磨具的传导和对流传递到周围。
热量的积累会使工件表面温度升高,如果温度过高,可能导致工件变形或热裂纹的产生。
为了控制温度,常常使用冷却液或润滑剂来降低磨削过程中的摩擦和热量。
磨削原理中还有一些影响磨削效果的因素需要考虑。
首先是磨削速度和进给速度。
磨削速度是指磨具与工件的相对线速度,进给速度是指磨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位移速度。
适当的磨削速度和进给速度可以提高磨削效率和表面质量,但速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加工效果。
其次是磨具的选择。
不同的工件材料和要求需要使用不同的磨具,例如砂轮、磨料带和研磨头等。
磨具的选择应考虑硬度、颗粒度、结构和绑定剂等因素。
最后是刀具与工件的角度和相对位置。
不同的磨削角度会对磨削效果产生影响,需要根据工件材料的特性来选择合适的角度。
总之,磨削是一种通过磨粒与工件表面的相互作用来去除金属材料的机械加工过程。
通过切削和破碎的方式来进行磨削,同时磨削力和热量的作用对磨削效果起到重要影响。
磨削过程中的磨削速度、进给速度、磨具选择和刀具角度等因素也需要合理调整和控制,以达到所需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磨削加工都有哪些类型及原理特点《磨削加工》以制造工艺为主线,数据与方法相结合,汇集了我国多年来工艺工作的成就和经验,反映了国内外现代工艺水平及其发展方向。
工艺基础包括车削、镗削、铣削、锯削、钻削、扩削、铰削、拉削、刨削、插削、磨削加工,齿轮、蜗轮蜗杆、花键加工,螺纹加工,特种加工,精密加工和纳米加工,高速切削,难加工材料的切削加工,表面工程技术。
主要包括磨削原理、磨削液、磨床与磨床夹具、磨料磨具、磨削加工工艺等内容。
磨削加工磨削加工1、外圆磨削主要在外圆磨床上进行,用以磨削轴类工件的外圆柱、外圆锥和轴肩端面。
磨削时,工件低速旋转,如果工件同时作纵向往复移动并在纵向移动的每次单行程或双行程后砂轮相对工件作横向进给,称为纵向磨削法。
如果砂轮宽度大于被磨削表面的长度,则工件在磨削过程中不作纵向移动,而是砂轮相对工件连续进行横向进给,称为切入磨削法。
一般切入磨削法效率高于纵向磨削法。
如果将砂轮修整成成形面,切入磨削法可加工成形的外表面。
2、内圆磨削主要用于在内圆磨床、万能外圆磨床和坐标磨床上磨削工件的圆柱孔、圆锥孔和孔端面。
一般采用纵向磨削法。
磨削成形内表面时,可采用切入磨削法。
在坐标磨床上磨削内孔时,工件固定在工作台上,砂轮除作高速旋转外,还绕所磨孔的中心线作行星运动。
内圆磨削时,由于砂轮直径小,磨削速度常常低于30米/秒、耐磨性是普通砂轮的20-100倍,极大的减少了砂轮的修正及更换频率。
3、平面磨削主要用于在平面磨床上磨削平面、沟槽等。
平面磨削有两种:用砂轮外圆表面磨削的称为周边磨削,一般使用卧轴平面磨床,如用成形砂轮也可加工各种成形面;用砂轮端面磨削的称为端面磨削,一般使用立轴平面磨床。
4、无心磨削一般在无心磨床上进行,用以磨削工件外圆。
磨削时,工件不用顶尖定心和支承,而是放在砂轮与导轮之间,由其下方的托板支承,并由导轮带动旋转。
当导轮轴线与砂轮轴线调整成斜交1°~6°时,工件能边旋转边自动沿轴向作纵向进给运动,这称为贯穿磨削。
磨削加工原理
磨削加工是一种通过磨削工具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的方法,它是一种高效的加
工工艺,可以用于加工各种硬度的材料。
磨削加工的原理是利用磨削工具的高速旋转和对工件施加的压力,通过摩擦和磨削将工件表面的材料去除,从而达到加工工件的目的。
磨削加工的原理包括磨削工具、磨削方式和磨削参数三个方面。
首先,磨削工具是磨削加工的关键。
常见的磨削工具有砂轮、砂带、砂布等,
它们通常由磨料、结合剂和孔隙三部分组成。
磨料是磨削工具的主要切削部分,它的硬度和尺寸决定了磨削工具的磨削性能。
结合剂起到固定磨料和提供切削支撑的作用,而孔隙则可以有效排除磨屑和冷却润滑。
其次,磨削方式是磨削加工的关键。
常见的磨削方式包括平面磨削、外圆磨削、内圆磨削、表面磨削等。
不同的工件和加工要求需要选择不同的磨削方式,以达到最佳的加工效果。
最后,磨削参数是磨削加工的关键。
磨削参数包括磨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冷却润滑等。
这些参数的选择直接影响着磨削加工的效率和质量。
合理的磨削参数可以减少磨削工具的磨损,提高加工效率,同时还可以减少工件的变形和提高加工表面的质量。
总的来说,磨削加工的原理是通过磨削工具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其关键包括
磨削工具、磨削方式和磨削参数。
只有合理选择磨削工具、磨削方式和磨削参数,才能达到最佳的加工效果。
磨削加工1. 磨削加工的概述磨削加工是一种通过研磨工具对工件表面进行切削的加工方法。
它通过切削工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在切削、研磨和磨痕的共同作用下,将工件表面不平整层次的高点消除,从而得到平整、光滑的表面。
2. 磨削加工的原理磨削加工的原理是力学切削。
在磨削过程中,磨粒对工件表面的切削作用类似于多个微小切削刃对工件表面的切削作用,因此磨削可以看成是由许多微小切削刃共同作用的切削过程。
3. 磨削加工的分类磨削加工根据磨粒的尺寸和磨粒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情况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主要包括:3.1 粗磨粗磨是指在切削速度较低、磨粒尺寸较大的条件下进行的磨削加工,主要目的是迅速去除工件表面的大量金属,使其达到一定的粗糙度,为后续磨削过程提供条件。
3.2 精磨精磨是指在切削速度适中、磨粒尺寸适当的条件下进行的磨削加工,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消除工件表面的细小凹坑和凸起,提高工件表面的精度和光洁度。
3.3 超精磨超精磨是指在切削速度较高、磨粒尺寸小的条件下进行的磨削加工,主要用于加工高精度、高光洁度的工件,以提高工件表面的质量。
4. 磨削加工的过程磨削加工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基本工序:4.1 磨削前准备在进行磨削加工之前,需要对磨削工具进行选择和准备,包括选用合适的磨粒、绑定磨料和磨具、选择适当的磨削液等。
4.2 磨削磨削是磨削加工的核心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固定工件,调整磨削参数,启动磨削机床,进行磨削操作。
4.3 表面质量检测在磨削加工完成后,需要对工件表面的质量进行检测。
常用的表面质量检测方法有视觉检测、触觉检测和测量仪器检测等。
4.4 后续处理在完成磨削加工后,还需要进行一些后续处理工序,例如清洗工件、除去残留物和保护处理等,以确保工件表面的质量和性能满足要求。
5. 磨削加工的优点和局限性磨削加工具有以下优点:•可加工具有复杂形状的工件•可加工高硬度材料•可获得高精度的加工结果•可提高工件表面的质量和光洁度然而,磨削加工也存在一些局限性:•生产效率低,加工速度较慢•工艺过程较为复杂,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磨具和磨料的消耗较大,成本较高6. 磨削加工的应用领域磨削加工在各个制造行业中都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对高精度、高光洁度的工件加工需求较高的领域,例如:•汽车制造业:发动机缸体、曲轴等零部件的加工•刀具制造业:高精度刀具的生产加工•航空航天业:航空发动机叶片、轴承等零部件的加工•电子制造业:半导体芯片、磁头等精密元件的加工7. 磨削加工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制造技术和加工要求的不断提高,磨削加工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
成形磨床磨削的原理和办法是什么
在磨床模具制作中,使用成形磨削的办法来精加工凸模、凹模及型腔模块和型心,是当时最常用的,也是最有用的一种加工办法。
零件通常在热处理后进行成形磨削加工,减小了因为热处理后零件变形对模具精度的影响。
成形磨削加工的特点是质量好、精度高、加工速度快。
①成形磨削的原理模具的成形零件如凸模刃口及型腔拼块的几许形状,通常由鬃毛砖圆弧与直线
或圆弧与圆弧等几许线形分解成若干直线、圆弧等简略的几许线形,然后分段进行磨削,使其连接成油滑,光整并契合图样的一种磨削加工办法。
/
②成形磨削的办法成形磨削的办法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在平面磨床上选用修整后的成形砂轮或专用卡具进行成形磨削。
另一种办法是使用光学曲线磨床、坐标磨床、全能东西磨床等专用成形磨床磨削。
因为设备条件的约束,当前在中小型工厂大多仍使用一般平面磨床进行成形磨削。
双端面磨削原理
——洛阳市聚粹轴承机床有限公司
1磨削原理:
双端面磨削主要是由送料盘、两片砂轮组成的一种磨削方法,,其磨削原理图见图4-1.
滚子装在送料盘的工作孔内,送料盘旋转时,使滚子通过两片砂轮中间的磨削区;砂轮进行高速旋转,用两片砂轮的端面同时磨出相互平行的滚子两个端面。
当滚子由送料盘传送到磨削区时,由于两片砂轮同向高速旋转的作用,使滚子母线贴靠着工作孔的内表面,滚子实现自转。
但滚子自转的线速度远远低于砂轮切削点的线速度,加之送料盘作圆弧形运动的送进,而形成了砂轮对滚子的两端面磨削,使滚子获得理想的垂直度、平行度及端面粗糙度。
2磨削特点:
①同时进行两端面磨削,利用送料盘送进,可以连续性生产,生产率高。
②磨削时,利用两砂轮的切削力,使滚子外圆母线贴靠着工作孔的内表面,可见这是
以滚子外圆作定位基准,工作孔的内表面相当于支撑。
③双端面磨削过程和无心贯穿磨削过程相似,也要有引导、磨削及磨光区域,为此对
两砂轮的端面应进行修整;使之不相互平行,而是分别与送料盘的回转平面对称地倾斜一定角度。
④磨削时,可以得到较均匀的尺寸,易于实现自动上下料。
⑤工艺(机床)调整规律较难掌握,从磨削原理可以看出,滚子在工作孔内的支撑位
置是随砂轮磨削位置变化而变化,所以他们的定位方式很不完善,给调整带来一定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