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知识点:表意不明(知识讲解)
- 格式:docx
- 大小:57.59 KB
- 文档页数:1
病句辨析之表意不明表意不明是指表达所要传达的意思不清晰,难以让读者或听众理解。
在写作中,表意不明的问题是很常见的,例如错误的语法使用、难以理解的词汇、不连贯的句子结构等等。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表意不明的病句,我们分别分析其原因并进行修正。
1. “它的形态各异,色彩斑斓。
”这句话的问题在于“它”指代的物体未被明确说明,这会让读者无法理解所叙述的对象是什么。
修正方法是在“它”的后面加上一个名词,如“这些鸟类的形态各异,色彩斑斓”。
2. “这个问题既复杂而又深刻。
”这句话的问题在于使用了重叠词汇,导致语义表达不清晰。
修正方法是将其中一个词汇删除,如“这个问题既复杂又深刻”。
3. “这个组织极为重要,因为它很有价值。
”这句话的问题在于使用了空洞的词汇,没有具体说明这个组织的价值在哪里。
修正方法是具体说明这个组织的重要价值,例如“这个组织极为重要,因为它通过提供教育和援助,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4. “这个花园有很多漂亮的花朵,不同的颜色和形状。
”这句话的问题在于使用了过于笼统和一般化的描述,缺少细节和具体色彩。
修正方法是举例说明花园中的花朵类型,如“这个花园种植了五颜六色的玫瑰、牡丹和桃花,它们都是花朵的代表,形状各异,颜色斑斓,色彩缤纷”。
5. “这本书很好,我很喜欢它。
”这句话的问题在于没有具体指出为什么这本书很好,为什么喜欢它。
修正方法是举例说明书中的某些内容或者情节,以表达对它的喜爱和赞赏,例如“这本书的写作风格简洁易懂,情节跌宕起伏,令人回味无穷,因此我非常喜欢它。
”6. “这个工作很有意义因为它对社会有贡献。
”这句话的问题在于没有具体说明这个工作的意义和对社会的具体贡献。
修正方法是具体阐述这个工作的意义和贡献,例如“这个工作涉及到环境保护领域,通过研究和推广环保技术,可以共同保护我们的环境,这对于保护地球的未来和我们子孙的健康有着很大的贡献”。
7. “他是个非常好的人,但是有时候不太友善。
”这句话的问题在于使用了过于笼统的词汇,没有具体阐述他的行为表现是如何友善或者不友善。
病句辨析之表意不明病句是指在语法上出现错误或不规范的句子。
有时候,病句的问题不仅仅是语法错误,还可能导致表意不明确。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表意不明的病句,以及它们的正确表达方式。
1. 不知要干什么。
正确表达方式:不知道要做什么。
2. 在哪能买到这本书?正确表达方式:哪里可以买到这本书?3. 我们去商场逛了一下午。
正确表达方式:我们在商场逛了整个下午。
4. 她教了我怎么做菜。
正确表达方式:她教我如何做菜。
5. 他说自己累了不想再做了。
正确表达方式:他说他累了,不想再做了。
6. 我学了很长时间的英语。
正确表达方式:我学英语学了很长时间。
7. 看着她哭,我也不能不心疼。
正确表达方式:看着她哭,我也不禁心疼起来。
8. 我们一起玩了很多好玩的游戏。
正确表达方式:我们一起玩了很多有趣的游戏。
9. 她说话时声音很小。
正确表达方式:她说话的声音很小。
10. 他在街上遇到了一个人不认识。
正确表达方式:他在街上遇到了一个他不认识的人。
11. 老师说了好多知识。
正确表达方式:老师讲了很多知识。
12. 他总是在电脑前坐了一整天。
正确表达方式:他总是在电脑前坐了整整一天。
13. 他是我见过的最高的人。
正确表达方式:他是我见过的最高的人之一。
14. 这个问题很简单,我都解答不出来。
正确表达方式:这个问题很简单,我却解答不出来。
15. 提高抗风险能力对于投资者来说非常重要。
正确表达方式:对于投资者来说,提高抗风险能力非常重要。
通过纠正这些表意不明的病句,可以使句子更加准确,避免歧义,并提高写作的效果和表达的清晰度。
高考考点——辨析病句表意不明:清晰明确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如果语意令人费解,或者不能表达确定的意思,就会造成表意不明的错误,容易产生歧义。
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指代不明,二是有歧义。
一、指代不明1、指代不明:句子因代词或名词性短语指代不明而造成歧义。
主要指代词指代不明。
代词有两种情况:一是指示代词,如“此”“这”“这方面”等;二是人称代词,如“自己”“他(她)”等。
指示代词指代不明指前面的句子叙述了两种以上的事实情况,后面的句子中用指示代词“此”或“这”等来替代前面两种以上的事实情况,造成后面的句子有两种以上的理解。
例1:不几天,刘备率领大军到了零陵。
零陵太守刘度派大将刑道荣和他的儿子引兵出战。
例2:欣赏一首好诗不容易,创作一首好诗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小李对诗歌情有独钟,因此,他平时在这方面做了不少的努力。
解析:“这方面”指代不明,“这方面”是指欣赏好诗,还是指创作好诗,不明确。
(2017山东卷)C.这位前方记者采访到的专家表示,C919的试飞成功,标志着我国大型商用飞机的研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解析:“这位”修饰的是“记者”还是“专家”,不明确。
(2014年山东卷)C.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他不像在银幕上那样,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
2、对象不明:主要是因承前省略不当而引发的。
例1:孩子们很喜欢离休干部李大伯,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
解析:“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既可以看作承前省略主语“孩子们”的谓语,也可以指李大伯的行为。
例2:我看见张原扶着一位老人走下车来,手里提着一个黑色皮包。
解析:“手里提着一个黑色皮包”的主语是“张原”还是“一位老人”。
二、有歧义1、修饰不明产生歧义。
句子中的定语,因其修饰、限制的对象不确定,也会产生歧义。
例1:王校长和几个学校的领导一起参加了座谈会。
解析:“几个”修饰对象不明确,是指本校的几个领导,还是指其他学校的领导,不明确。
例2:今年4月23日,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来到国家图书馆,参观展览,聆听讲座,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世界阅读日”。
高考语文备考病句知识点:表意不明
“表意不明”是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规定要考查的六种病句之一,下面是2017高考语文备考病句知识点:表意不明,请考生及时阅读。
(1)指代不明
例如: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
(’这种主张‘指代不明)
(2)有歧义
例如:①他请几个营的干部参加座谈会。
(’几个‘修饰’营‘还是’干部‘?)
②在休假的这段时间里,我们的体重逐日增加,最高的达五公斤。
(很可能使人误会是逐日增加的量最高有五公斤,这当然不是事实,应把’逐日‘改为’都有‘。
)
③现全渠已勘测完毕144华里。
(没说全渠有多长,如果全长144华里,那么144华里只是全渠的一部分,那么不能说’完毕‘,该说’现全渠已勘测了144华里‘。
)
④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着作。
(可以解释为’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着作‘,也可以解释为’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着作‘。
如果作者意思是后者,就不如把’一种‘提到头上。
)。